我們還能吃什麼?
有毒澱粉、黑心醬油、過期泡芙與布丁(分別來自國內食品大廠義美與統一)…還有兩年前沸沸揚揚的塑化劑事件,就更別提充斥在我們週遭的垃圾食物了,究竟,我們還能吃什麼? 我們來聽聽TED講者,也被稱為「綠色通緝犯的」Ron Finley怎麼說。 Ron Finley其實是位運動時裝設計師,他來自洛杉磯South...
View Article第零場放映會 – What Makes The Hero
喜歡鋼鐵人的大學生、愛說話的說唱藝術家、不喜歡打小孩的媽媽,這一些看起來與彼此不相干的人,卻在一場活動裡有了交集…...
View Article擁抱缺陷.超越極限
有什麼是你無法缺乏的? 雙腿之於舞者;嗓子之於歌手,而什麼之於你呢?這些東西雖樣樣不同,卻同等重要,但是一旦將它抽離,你的夢想還有機會實現嗎? 開在藝術生涯的一槍 「雙手」之於藝術家,但在Phil Hansen同往夢想的路上卻殺出了一個程咬金-一雙「抖不停」的手!對念藝術的人來說,他無法好好握筆,無法畫出完整的直線,這幾乎就像給他的未來判了死刑。Phil...
View Article向陌生人學習吧!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這句話你大概已經不曉得已經從爸媽、學校和朋友的嘴中聽過幾千萬遍了,然而,你曾思考過,此觀念和其他社會規範標準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其實間接成了構築我們人際關係的主因,「離那些不熟的人遠一點,靠那些觀念相似的人近一些。」但這並非我們真正想要的情況,對吧?若我們想要精益求精,我們便會接觸那些和自己相差甚遠的人,因為我們總是能從不同類型的人身上學習! 如何定義陌生人...
View Article食品不安全!?其實,你我都是共犯
毒澱粉事件已經延嬈一個月,事情越演越烈,還登上國際版面,甚至連被不少人認定為「黑心王國」的中國大陸,都要將台灣製的食品下架… 民眾怪業者黑心,急於自清的食品業者則回過頭來抱怨是政府把關不嚴,搞的政府一面查緝,卻又對外宣稱其實毒澱粉的毒性很低,要民眾「不必過度驚慌」,結果,媒體成了另一個中槍對象,認為新聞報導誇大,危言聳聽。...
View Article美好的人生結局?
衛生署近日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包含乳癌、口腔癌、惡性腫瘤、高血壓……等,惡性腫瘤更是蟬聯31年十大死因之首,台灣人的壽命長度雖然持續地在增長,但若想要讓自己成為幸福、長壽的一份子該注意的不是只有健康,重視生命價值也是邁向幸福人生的一大步。 什麼是美好的人生結局?...
View Article不是魔術,十七分鐘不換氣!
一場TED演講是18分鐘,你能想像在演講的一分鐘後開始憋氣一直到演講結束嗎?一般正常人大概一分鐘不呼吸就有點受不了,如果你是憋氣擅長者,或許能夠撐到兩分鐘,又或是以憋氣做為生存工具的海女們可能可以撐到三分鐘,但是「十七分鐘不換氣」?美國著名魔術師David Blaine這次不變魔術,一起來看看他的神奇故事吧! 瘋狂體驗者 David...
View Article讓蓋茲夫人皺眉的事
讓蓋茲夫人皺眉的事 「關門,坐上馬桶,沖水,順利達陣!」這4個輕鬆平常的動作,是「噓噓」和「嗯嗯」的基本步驟。若將這道程序分解,不難發現所需道具琳瑯滿目; ¬首先,要有沖水馬桶、衛生紙、水龍頭、肥皂、雜誌、3C用品、極度隱私,還要一道可上鎖的門。把鏡頭「拉」回21世紀的孟買,印度;各位能想像所需的道具僅剩公路「一條」嗎?位於孟買以西,通往國際大門的機場高速公路,是當地小孩解決便便危機的開放式公廁。...
View Article擁有十萬名學生的教室
「Everyone is both a learner and a teacher.」 每個人都同時是學生和老師。 網路時代的來臨,使教育正在尋求急速創新、轉變的路口,網路授課使全世界轉變而成最大的資訊教室,學習,已成了無遠弗屆的事情。 什麼是好的學習環境? 2011年的秋天,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在史丹佛大學開了一門人工智慧課程(Introduction to...
View Article安海瑟薇:愛,是一種人情體驗,而非政治口號
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26日裁定同性婚姻合法,此推翻實行長達16年的婚姻保護法(DOMA)原定義「婚姻必須由1男1女組成」條文,這將改寫美國對婚姻的文化觀點。 6月2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在塞內加爾宣言,在法律和國家之前,無論性別和性取向,人民的權利與義務依法相同,這項原則應全球一體適用。 那些不斷為自己戀愛權利奮鬥的人們,終於讓愛的聲音擴張,讓更多人聽見, 愛,本就不該被定義、設計、限制。...
View Article向心中的源頭探索
向心中的源頭 (internal compass) 遠遠比你擁有路線圖 (roadmap)重要。思考如何思考將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最近思考問題時經常遇到瓶頸, 發現自己在繞圈子, 有時習慣性地直接找解答或是詢問朋友或長輩, 漸漸地卻發現自己所追求的解答並無法從外界獲得。 朋友, 長輩或許會給ㄧ些客觀意見或個人經驗分享, 網路上也有很多的參考內容, 但是後來發現這些都無法滿足自己。...
View Article別讓電腦把你淘汰!
人類VS電腦,誰會獲勝? 你可能覺得,在計算方面我們或許比不上它的程式運作,但在需要「動腦」的時候,人類當然略勝一籌!但是在科技越來越「智慧化」的今天,我們還能保持這樣的局面多久呢? 2011年,一部IBM生產的智慧電腦-Watson,在美國的益智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打敗了幾十年來的最高獎金得主Brad Rutter和記錄保持人Ken...
View Article公開情資,才能帶來正面的改變
美國國安局(NSA)承包公司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所引發的美國、厄瓜多、中國與俄羅斯與等多國關係緊張的「史諾登風暴」,再次將「全球最大爆料者」維基解密創辦人Julian Assange推上檯面。 維基解密自2006年成立以來,因為接連發佈秘密的美國外交電報,Julian Assange即成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甚至,於2010年11月,在美國施壓下,國際刑警組織以Julian...
View Article設計快樂的七個祕訣
我們生活,我們追求名聲、財富、健康,但是到頭來,幸福的終點還是來自於這個可以輕易到手,卻又難以取得的「快樂」(happiness)。 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致力於分享快樂理念,她把快樂的元素融合成能影響大眾的互動創意,他認為一個沒有愉快心情的人,做不出能讓人感受歡樂的作品。那麼要如何同時兼顧快樂與設計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Stefan Sagmeister的快樂旅程吧:...
View Article未來工作的面貌:迎戰來勢洶洶的機器大軍
科技不斷推層出新,機器在過去幾年的時間展現了它們未曾有過的新技能,「新機器時代」的機器大軍正一點一滴地滲透我們的生活,它們在習得了基本的聽說讀寫和有待加強的翻譯能力後,開始試圖理解人類世界,如今它們甚至覬覦著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的就業市場。 先發制人,一睹你未來的競爭對手 自動化技術或許會讓卡車司機逐漸被自動無人駕駛車輛取代。...
View Article性別暴力!男人,其實這是你的問題
儘管多年來,世界各國政府或民間組織對男女平權及性別暴力問題都投入許多努力,但要真正改變社會上普遍不利於女性的傳統觀念,我們需要更多像Jackson Katz的男性領袖挺身而出。 為什麼性別暴力是「男性議題」? Jackson Katz是性別暴力防治教育先驅,多年來致力在美國運動界、軍隊及學校進行教育。他認為我們應該重新界定性別暴力到底是與誰相關的議題?...
View Article受夠了!我們失敗的學校!
近日,被公眾討論的沸沸揚揚十二年國教問題,充滿許多矛盾、衝突。十二年國教在政策定位上,定義教育是國民的權利而非義務,將「聖賢才智平庸愚劣」都拉在同一線上,並推動社區高中,但若想推動社區高中,就得讓高中職更加優質化,以便使均質化策略更加完善,然而,教育部在編列預算時,多部分的金額是用於免學費政策,讓各高中優質化、均質化的編列預算只有13%左右,如此的政策品質的確讓人懷疑。...
View ArticleDerek Sivers :「夠好」的人生選擇
人生是什麼?相信這是許多人一生中尋找的答案,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透由自己的力量賦予生命意義。讓我們跟著Derek Sivers的腳步,一同探索他的人生看法,一起發掘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人生就是選擇 我們的一生當中面對了無數的抉擇,可能是每天我們自己都沒有察覺出的那些無關痛癢的選擇,亦或者是人生的每個階段裡所作出的各個重要抉擇,而毋庸置疑的,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擇都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View Article教你識破商人詭計!
為什麼我總是買了比我預計多很多的東西? 為什麼我總是在折扣季花下比平常更多的錢? 我們都做過決策,但其實我們卻不能保證這個最終決定完全出自於自己的意願。在生活中,我們總是需要填寫或大或小的選擇題,而你有想過嗎,或許這些選項中有讓你誤入圈套的陷阱!那麼到底是誰影響了你最終打勾的決定呢? 你的行為非理性! 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Dan...
View Article行為背後的動機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動機。 你行為的動機是什麼?是什麼驅使你直至今日,而非以十年前的模樣工作? 內心是驅策行為的無形力量,選擇相信,才能夠使行為成真,就如學習並不只是一種原則,而是因你身置其中,內化而直至為真。多數的人因受情感的驅使,導致靈魂的偉大心智失去方向,但是失控的錯覺情緒卻是使心智更迷惘的罪魁禍首,無法靜下思考便難以讓好事成真。...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