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不需要靠學歷來包裝

$
0
0

最近幾周,有兩則和「學歷」相關的新聞,幾乎占據了各大新聞版面。

擁有政大博士學歷的高材生,決定改行賣雞排,遭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重批:「應課浪費教育資源稅」,也逼得教育部長蔣偉寧只好回應,未來博士班名額必須總量管制。

國中畢業的世界麵包冠軍師傅吳寶春,因為未曾取得大學學歷資格,遭台灣的大學拒於EMBA學程之外,同時傳出新加坡大學積極跨海搶人,這下子又炒熱了「新加坡能,為什麼台灣不能?」的題目。

吳寶春不靠學歷而拿了世界冠軍,但也有人頂著博士學歷擺攤賣雞排,這兩個例子以極端的對照,好像同在演繹「學歷無用論」;只是,吳寶春終究想回到知識殿堂多讀一點書,也在在突顯了台灣不重視技職教育,不重視一般的人文教育,使得像吳寶春這樣的名人,即使在職場上有了成就,仍想去大學的EMBA班就讀。

其實,台灣社會會對這兩則新聞特別「心有所感」,與近年來嚴重的「學歷通膨」(degree inflation)-大學學歷成本愈來愈高,價值卻愈來愈低的現象有關,而這在台灣就業市場日益普遍。

過去只要求大學畢業的工作,現在也可能非碩士生不用。至於為何企業總愛聘請高學歷者大材小用呢?答案很簡單:現在上大學的人愈來愈多,但台灣經濟連年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導致整個就業市場嚴重傾向雇主。

「當你每份徵才廣告都能收到上百封履歷時,總得用某些方式來做淘汰。」這是一家台灣五十大企業人資主管曾經說過的話。

也導致,「30 is the new 20」這句英文流行語有了新的詮釋。過去,這句話指的是:30歲的人也可以做20歲人所做的事情,保持年輕活力。但如今在學歷通膨威脅下,大學學歷卻逐漸貶值只剩高中價值,甚至年近30歲,還只能從事過去20歲人所做的初階工作。

學歷究竟重不重要?恐怕是見仁見智。不過,誠如TED講者Andreas Schleicher在其「Use data to build a better schools」演講中所說:「驗證真實生命的方式不是我們背誦學校所學知識的多寡,而是我們能否因應突如其來的改變。」這就應該是大家該拋開學歷高低,必須正視的課題了。

“The test of truth in life is not whether we can remember what we learned in school, but whether we are prepared for change.”


Andreas Schleicher:用資料改善學校


Andreas Schleicher在這場演講中揭示了兩個重要觀念:

第一個觀念:測量一個人在學校花的時間的多少,或者他們取得什麼樣的學位,並不能判斷其實際工作能力。

Andreas Schleicher設計了一個名為「PISA」的國際學生評估方案,他採取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視角。 這個評估方案對於學生是否能簡單地複製他們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不很感興趣,而是想測試他們能否運用他們已學的知識來進行推理,並將新知識運用到解決未知領域的問題中去。

Andreas Schleicher的論點是:對生活的真理的檢驗,不在於我們是否能記住了多少 我們在學校裡學的東西, 而在於我們是否作好了隨時應變的準備、在於我們是否已經作好了從事那些 需要使用但還沒有發明的技術,去解決我們今天還沒無預料的問題的新工作崗位的準備。

PISA 總共測試了74個國家的學校系統, 這些被測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7%。 這個圖展示了這些國家的(教育)表現。 紅色表示稍低於OECD的平均值。 黃色代表一般般,綠色的國家做的很好。 你可以看到,亞洲的上海,南韓,新加坡; 歐洲的芬蘭; 和北美的加拿大都做的很好。 從表中明顯一個巨大的差距在於: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 在15歲年齡階層,上海的孩子比和智利孩子平均多受了3年半的教育, 如果算上其它教育更落後的國家, 這個差距將達到7個學年。 現在的年青人 對現代經濟所做的準備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第二個觀念:我們毋需為了一國的教育成就,而犧牲學生公平受教育機會;這也意味著,在教育政策上,我們是可以做到教育成就優秀,而且學習機會分配均等的。

Andreas Schleicher特別舉韓國與盧森堡兩個「學生平均教育經費」差不多的國家為例:

韓國在這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來吸引好的優秀的人才加入教育行列。同時,韓國延長學校時間,此舉進一步拉高教育投入。 最後,韓國要求他們的老師不但要教好書,還要做好個人職業發展。他們在教師的職業發展與協作 和其它很多方面投入資金。所有這些都得花錢。 韓國怎麼付得起呢?答案是,韓國學校實行大班額教學,此舉大大降低了辦學費用。

反觀盧森堡和韓國的生均教育經費是一樣的。 但盧森堡的家長、老師甚至決策者們,都喜歡小班教學。走進小課堂時很令人愉快,所以他們把錢花在那裡了,然而。小班教學使得辦學經費大幅增加,其教育經費的投入也只是一次性的, 而代價是:老師的收入不太好,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長,而且,基本上,老師除了教學沒時間做別的。

Andreas Schleicher的結論是:沒有一個地方教育系統的品質超過老師的品質。因此,高性能的教育系統會很小心地 招聘和選擇老師並培訓他們; 它們會留意如何幫助那些在困境中掙扎的老師提高教學效率,和如何去核定老師的工資; 它們會提供一個老師們能團結工作的環境去架構好的做法;它們為老師提供各種途徑,促進教師的職業成長。

而那個國家做得最好呢?答案是芬蘭。因為在芬蘭,只有5%的學生表現,會因為處於不同學校當中會出現變化,這意味著,在芬蘭每個學校都成功。怎麼做到呢?他們吸引最強的校長放到最難的學校,將最有才華的老師放進最有挑戰的教室。

聽完Andreas Schleiche的演講,你應該也已認同,一個人在學校花的時間的多少,或者他們取得什麼樣的學位,並不能判斷其實際工作能力。再簡單點說,學歷不等於成就,


而在2013年TED年會當中,一位年僅15歲的小男生,更是身體力行證實了這個觀念。

Jack Andraka:胰臟癌診斷方式


Jack Andraka是2013年TED年會演講者當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在現場發表一項新的、改良過的胰臟癌診斷方式,這項診斷方式領先現有任何醫療方式。他改良出來的診斷方式不但準確率高達90%,敏感度提高了400倍,連成本都降低到原檢測方式的兩萬六千分之一。最近,他這項劃時代的突破獲得了英特爾國際科學暨工程大賽(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的頭獎。

Jack Andraka在TED演講上開宗明義就說:一個想法的價值,不需要靠學歷包裝。

他會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Jack Andraka早先就對胰臟癌產生興趣,當他了解到胰臟癌的早期診斷具有相當的困難度之後,便開始從「他的好朋友」-Google蒐集和這個主題相關的資訊,因而開啟了這項研究。他甚至還因為在科學課看奈米碳管的文章而非處理課堂作業惹上麻煩。當他將自己想出來的製程、時間控制表、預算等等都寫了下來,透過電子郵件寄給200個任職於研究機構的教授。

結果是:199個教授都拒絕了他,直到有一位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教授卻接受了他的提案。Jack Andraka說:「只要你寄出的電子郵件夠多,總會有一個人說好的。」然後,這位課堂成績不佳的天才又再重申一次:一個想法的價值,不需要靠學歷包裝。


建議不妨再看看藝術家Raghava KK的這場TED精彩演講:你的200年的計劃是什麼?

Raghava KK:你的200年的計劃是怎樣的?


你必定有你的未來5年計劃,但那麼未來200年計劃呢? Raghava KK在這場演講中介紹他的電子傳承藍圖-他如何做到能夠在200年後也被記住-並鼓勵大家做同樣的事。

Raghava KK說道,你要知道,無論你同意與否,我們是無時無刻都在留下我們的電子足跡, 所以,我真的很想用我們的200年計劃來建立我們的電子遺傳,這不單單只是電子記憶,我是相信能把我們的過去與未來好好的遺傳下去。

而他的最後一句話,最讓人動容,Raghava KK說道:「教育是很好,但是是我的創意讓我知道,我比教育定義出的我更棒!

“Education is great … but it’s really my creativity that’s taught me that I can be much more than what my education told me I am.”

Raghava KK讓我們知道,「學歷的價碼」與「知識的價值」,其實是兩回事,確實,教育是最重要的工具,它為我們留下有意義的傳奇,它教了我們究竟我們是誰,也幫助我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定位;但如果,若因為如此就抬高了「學歷的價碼」,而忽略了「知識的價值」,那就不是件所樂見的事了。


最後,分享一則TEDx Taipei在2012年年會中「未來教育2.0」主題的演講,談的是美少女黑嘉嘉這位台澳混血棋士,是如何靠著「自學」,獲得如今的成就。

黑嘉嘉:充滿鼓舞性的自由教育


今年18歲的黑嘉嘉,出生於澳洲布里斯本,四歲隨父母移居台灣,學習中文。六歲初次接觸圍棋,便深深為之著迷。十一歲因父親工作的調動,再隨父母移居美國聖地牙哥,沒了老師指導,家人認定她棋士夢該碎了。但黑嘉嘉透過網路自學,每天課餘硬擠出三小時上網下棋,兩年後,竟達網路圍棋顛峰。

黑嘉嘉於十四歲在大陸通過定段賽,取得中國棋院的職業初段證書;曾代表台灣參加二○一○年廣州亞運圍棋賽;她還曾與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組成混雙組合,一度打敗了旅日棋王張栩和棋后謝依旻的王牌組合。

靠著自學,黑嘉嘉取得難能可貴的成績單,還不只如此,她多才多藝,會彈鋼琴、琵琶、體操和芭蕾舞,而這些全和她的「學歷」無關;黑嘉嘉這場名為「充滿鼓舞性的自由教育」,聽完後不只讓人對現有教育體制產生進一步的省思與觸,而且還相當「賞心悅目」-外形亮麗如明星的黑嘉嘉,四歲就開始拍廣告,舉凡美語、印表機、雞精、沙士等,以及歌手陳小春等人的MV,都看得到她可愛的身影。


導讀:Charles


TED 2013 直擊世上最不可思議的夢幻世界(下)

$
0
0

搖晃手中的玻璃球

TED當家的演講活動在執行上是非常明確坦率的,各講者的場次會被分配、安排在不同時段、長約2小時的主題會期(session)中,如‘Secret Voices,’ ‘Coded Meaning,’ ‘The Spark,’等…會期上,活動共有12個會期,同時也在活動前段時安排穿插了幾場來自TED Fellows和 TED U的演講。

一些講者的表現十分突出、內容發人深省、幽默甚至會給人一股難以置信的感受,但有些卻只是上台報告了事,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成就和願景,另一些則只是單純地介紹他們的職業,整場演講毫無爆點可言,「以上就是我所做的事,謝謝大家。」糟糕的是,他們的工作內容也不算特別有趣。

今年年會的演講內容涉及了經濟、貧困、醫學藥物、精神疾病、藝術本質、讓絕種生物重生、機器人、打造更好的政府及各種五花八門的主題內容,我發誓我親眼看到音樂家Peter Gabriel和一支彈鋼琴的大猩猩同步登台的畫面,而這也確實讓我看傻了眼,驚嘆不已。

TED也因它讓各類傑出領域者在台上發光、分享理念的手法而出名,而為了確保講者並非毫無依據的吹噓,策展人Chris Anderson和他的夥伴June Cohen也會不時對演說內容提出高專業度的質問。

而在成為TEDster菜鳥一員後,我發現到的一個驚人的事實是,並非每場演講都有著振奮、扣人心弦的功效,事實上,有些演講其實是相對乏味、表現平平到甚至無趣的地步,而不意外的是,TED並不會把每場會期的演講都上傳到網路上,因此大眾對TED完美無缺的印象,其實是經過層層把關後才擺放在TED網站上的成果。並非每位講者在台上所傳達的訊息都是具啟發性或有趣的,就在我振筆疾書的當下,僅僅只有4場演講有幸被上傳到TED 2013網頁上。

慶幸的是,在這個重談話性質的活動期間,你大可不必把屁股黏在主場大廳的椅子上,TED團隊特別設置了一個佈滿懶骨頭坐墊和零食的休息區,並同步轉播場內演講。

TED也在演講中注入了不少娛樂效果,像今年TED便邀請了小提琴家Ji-Hae Park、吹奏樂家Wang Li、由小朋友組成的樂團The Sleepy Man Banjo Boys及其他表演團體,為活動增添了不少樂趣。

另外,我覺得相當有意思的一點是,以現今青少年和流行文化的標準來看,由於TED觀眾的成員組成結構,許多表演者的興致似乎不怎麼高亢熱絡,舉例來說,Beardyman的B-Box或舞蹈團體 Rich + Tone Talauega的表演對TEDster們來說或許就相對突兀,但這些表演在目前現實生活上早已見怪不怪,甚至稱之過時也不為過,而這次TED落差最大的一起文化隔閡差異是發生在第一階段會期中的一場表演上,TED策展人Chris Anderson在表演開場前,向一大群白人觀眾介紹TED在紐約一家小餐館中「發掘」古巴鼓手Pedrito Martinez的故事,卻完全不知道Martinez之前早就登上了紐約時報版面、還是位曾參予過葛萊美得獎唱片製作的音樂才子,由此可見TED對這位貴賓的了解並不深入。

在各會期中場休息期間,大家會移駕至會場大廳或會場外頭的水泥製風格入口處及便道那兒,一踏出主場大廳,映入眼簾的便是各類成員混雜而成的團體,與會者們會聚在一塊、整隊、再分裂成各小隊,盤算著下一場交際活動,或在陽光下席地而坐咬著零嘴,這些片段無時無刻都不斷地重播著,就像是會發生在大學校園中的畫面一樣,只不過在這兒,大家的年紀都稍長了些,在中場休息期間,我也和其他人交流,從他們身上聽到了不少超級有趣又新奇的論點,以某方面來說,我倒還希望這些中場休息時間能夠再長些,因為對我來說,TED「散撥好點子」的核心概念便是在這些時刻徹底發揮了它的力量。

TED的禮儀規範─TEDiquette

TED也有著專屬的一套遊戲規則、規範及禁忌、溝通方式和流程(TEDiquette),一些最棒也最關鍵的規定是出於需求而立,而少數規範的設立過程似乎就沒那麼謹慎。

我在觀察TEDster們的行為舉止後,最先注意到,同時也是最明顯的小動作就屬他們「轉移視線」的方式了,由於每位在TED場內的成員都必須掛上TED的名牌,且活動場地都有數位保全人員為此嚴格把關,而名牌的位置又不偏不移地恰巧落在事業線附近,對於一個時常和他人(特別是和女性)作目光交流的人來說,對這樣轉移視線的情況確實會相當不自在,而這些名牌的除了讓大家知道你的名字和公司外,参與者們也會透過名牌的資訊來選擇要交流的對象,我曾數次目睹幾位TEDster低著頭朝鎖定的談話目標前進,卻在途中(因為目標不夠有趣?知名度不夠高?還是搞錯對象了?)打退堂鼓,選擇加入另一個社交圈,我也發覺到自己在和其他TEDster交流的過程中也會不時將目光移到對方的名牌上,希望自己能清楚了解談話對象的人生故事,當然其他人也會對我投以回報的眼光。

記者的身份也讓我的名牌與眾不同,我拿到的是一張角落標有黑色「媒體」字樣標籤的名牌,一張我相信會讓許多人謹言慎行的名牌,當然這也許純粹只是我個人的想像罷了。

而這也讓我間接了解到TED最棒的一條規則「你可以和任何人交流」,不論對方是誰,大家身上都掛著相同的名牌(除了專屬媒體朋友們的黑色記號牌子除外),因此,若你想和好萊塢明星Ben Affleck或Google創辦人Sergey Brin聊上一會兒都不是問題,當然這並不擔保你們的對話過程能百分百順利進行,但現場並無特別限制,完全開放歡迎大家踴躍嘗試,不過我也確實目睹過不少失敗尷尬的談話案例。

TED希望大家都能夠親自參與,参與者黏著度幾乎是這場盛會不可忽視的原則,所以若你沒有出現在會期活動現場上,那你最好也心繫TED,在別處一同觀看直撥內容。

若你想提前離開,那你也真的「太不TED」了,因為就連回到了飯店都有TED精心策劃、一整晚如派對、表演之類的活動,在經歷了幾小時、由光著上半身的作家Stewart Brand和身穿彩色骷髏睡衣年輕人所主演的「鬥智競技賽」後,音樂家Amanda Palmer隨即將Westin Long Beach飯店的大廳搖身一變轉換成英國龐克搖滾樂團The Clash知名歌曲”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中的場景,並要求觀眾在她表演過程中一起揮舞手中的懶骨頭坐墊。

你絕對不會想錯過體驗這些無限供應的美味飲品和無數文化衝擊的經驗。

TED不想放過每一個與會者,事實上它需要大家留下來,因為除了一場接一場的會期演講、取之不盡的佳餚和舒適的休息區外,TED更需要「人們」,讓這個夢幻的T.A.Z.空間活躍起來。

在會場中也有些規範,如「請勿在活動進行期間使用筆電,否則你將錯過不少好事,若你身邊有人正在用筆電,也請別吝嗇用你關愛的眼神來提醒他們。」而策展人Chris Anderson也為引導TED成員們表現「起立鼓掌」這個表達敬意的舉動下了不少工夫,「別對起立鼓掌這個行為感受到壓力,特別是一場觸動你心的演講,若你有股想站起來拍手的衝動,卻發現場中沒有其他同伴的話,也請別害羞!他說的簡直對極了,這也是我在第一場會期中記的第一筆筆記。

講者的受歡迎程度其實有跡可循,這股氣氛並非來自講者,而是來自於TED觀眾身上,你可以從一些短促、微妙的行為中觀察到,例如聽眾拍手鼓掌時不夠賣力或維持時間過短…但我不認為這是TED本身的問題,我想會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當許多多愁善感、特立獨行的人齊聚一堂,聽著台上講者介紹自己為了生存而逃離北韓的故事後,隨之而來的掌聲就像是如釋重負般,將時空拉回現實,而這種發自內心的感受是許多聽眾不由自主做出的反射動作。

一個另類的異教團體

曾有人和我說:「TED就像是一個異教團體」,其實,不只一個人這麼對我說,許多大會的新成員也都這麼想,TED就有如一個無神論異教團體,但它沒有特定的宗教儀式,TED推崇社交互動,而非鎮壓或征服,而會場上也確實可以嗅到幾分宗教氣息,但並非傳統的教條或孤立、排外主義,而是一股鼓吹意念、思想開明的自由風氣,它忽略了知識的存在,要求大家時時抱著一顆求知若飢的心、讓心胸大門永遠都保持在開放狀態,絕不壓抑心中對提問、質疑事物的渴望。

但就我看來,TED也少了些質疑、判斷議題的空間,我會有這樣的想法,一部分是因為在TED中,其實沒有什麼辯論的機會,當然,在活動稍晚、酒會之後,也有所謂為參予者所舉辦的辯論會,但就連那些辯論會都給我一股為保護苛護講者概念而行的感受,或許反對方也擔心自己提出質疑後很有可能會被標上「思想封閉」的標籤,或被認為自己提出的問題失焦…等,一位掛著黑色名牌的記者和我說,在某些場合,他會先自行關閉腦中用來否定他人論點的「狗屁不通偵測器」。

此次TED大會中最吸睛的,是在活動第二天,第五會期中的演講,策展人Chris Anderson邀請Elon Musk展開一場爐邊會談,他們談及了未來的太空、地球旅行,以及對未來地球命運在重要不過的「再生能源規畫」,Musk呼籲人類對太陽能的需求應要和其他資源(如天然氣和石油)看齊,他慎重地向Anderson表示:「若我們不這麼做,那我們麻煩可就大了。

緊接著Musk這位聰明又成功,擁有企業家和發明家雙重身分講者的下一棒,則是一位年僅18歲的神童Taylor Wilson,他曾於4年前踏上TED舞台,向大家介紹自己在家做出一台核融合反應爐的故事,諸如此類的題材在TED裡到處都是。

Wilson透露自己之後不會念大學,他會直接運用他手中握有的,一個體積更小、更安全的核融合反應爐技術展開創業之路,和上一位曾兩度進入大學就讀、鼓吹大眾投入無汙染再生能源行列的Musk相比,這位相對年輕、缺乏教育背景的科學家確實給了Musk致命的一擊。

但也只有在TED,你才能目睹到兩個差異性如此懸殊的概念(及講者)在同一個舞台上較量,這兩場演講的高品質是無庸置疑的,但若你仔細想想,台下的富豪聽眾很可能在聽完演講後,對投資小型核融合技術躍躍欲試,太陽能科技便因此被打入冷宮,在意識到類似情況的可能性後也不禁令人唏噓。

當然TED也存在著不少爭議,像在今年原屬TED Fellows program一員的Eddie Huang就因擅離TED位於洛杉磯場次的Podcast活動,而遭TED取消會員資格,Eddie是紐約Baohaus餐廳的店長,他在前陣子出版了自傳 Fresh Off the Boat,也曾在Joe Rogan節目訪談中介紹自己遭TED解雇的過程,而他也確實稱TED為一個異教團體。

他在節目中向Rogan表示:「我整個禮拜就只是奉命行事、到他們指定的地點做他們指定的事,這簡直和山達基辦的夏令營沒什麼兩樣,我覺得真的是糟透了!我奉獻了整整4~5天的時間,他們每天都有為你量身打造,長達13個小時的活動,沒錯,『整整13個小時』,假如你還參加了會後活動,有時候加起來甚至還會延長到14或15個小時!」

對此,TED則將之視為因成員無法履行自己入會承諾的一場意外插曲,Fellows program 的頭頭Tom Rielly在信中表示:「當Eddie選擇加入團隊後,他也接受了活動期間不遲到早退的條款,在大會活動期間Eddie有兩天的時間不見人影,在他藐視其他在場成員努力及無法秉持工作職掌的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將他從成員名單中剃除,我們祝他一切安好。」

據TED表示,共有高達1200人申請名額僅僅只有20人的Fellows program計畫,因此他們對這些勝出者的一舉一動也非常謹慎,但在另一方面,Eddie的論點也沒錯,若要全程參與TED所有的會期和活動,你必然得有驚人的熱情和毅力。

雖然說TED並未對所有會員都實施類似Fellows計畫中的高標準,但策畫人們也確實極盡所能地想讓大家都沉浸在這顆聖誕玻璃球的世界中,而當然,幾乎每一位我遇到參予者也都樂於享受待在這個夢幻世界裡的感覺。

激盪共鳴出無限雪花

就像某些人會做的一樣,要把TED批評的一無是處是相對輕而易舉的事,你可以把TED形容為一個由狂熱異教徒組成、菁英統治、自我感覺良好,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團體,把它視為一個有錢人用來交流的遊樂園,將策展人Chris Anderson刻畫成一位以救世主自居的自大狂,用各種缺點來數落它,但我認為若僅僅以這些觀點來評斷TED,是相當不正確也不公平的。

TED說穿了就只不過是一場大會活動,一個需要入場門票、提供免費飲料的活動,但就單單以一場會議的角度來看,TED獨特的魅力吸引力確實讓我耳目一新,這也無疑是我參加過最正派、最有意義的會議活動了!若你問:「活動過程是否有瑕疵?」當然有!「是否會尷尬冷場?」或許吧?「是否有時會和活動脫節?」又有誰不會呢?「TEDster們是否對此愛不釋手,喜歡這場活動的一切巧思?」針對這點我絕對敢打包票保證!

而多數參予這場盛會的來賓們似乎也對「分享好點子」的概念感到樂此不疲,無價的點子,一場接一場充滿智慧的演講和新發現,而在循規蹈矩、隱隱約約的宗教色彩、孤立又有如異教徒無私奉獻的世界下,TED成員們似乎都信奉眼前著所謂的「疑問之神」,而這尊大神也確實是我們目前最該禱告祈求的對象,因為攤在我們眼前的難題已無法一一再透過過時的科學、數學、信仰、哲理和「想法」來解題了。

除了TED這個以新思想浪潮構築的世界外,還能有什麼其他具有實際功效、更理想的T.A.Z.呢?我也非常樂意提供TED充分的時間來找出解開這道謎題的解答,畢竟天底下並沒有所謂的爛問題,對吧?


翻譯:Paul | 原文:Inside TED: the smartest bubble in the world

奔向自由的北韓逃亡記

$
0
0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幸福

很多事情總是越神秘,我們越想知道!隨著第一部北韓電影「金同志飛起來」登陸美國的熱潮,又再度讓許多人想深入探究這個總是蒙著一層神秘面紗的國度,但是在這個浪漫喜劇的包裝之下,北韓人民生活的明暗兩面是否能同時被看見呢?一起來聽聽出生於北韓的Hyeonseo Lee在TED的舞台上勇敢說出她歷經了大半輩子的逃亡故事。


全世界最好的國家

世界看你看得很清楚,但是你卻什麼都看不到

活在像是童話般的世界,認為自己住在全世界最好的國家,Hyeonseo Lee從小就以身為一個北韓人而感到驕傲。但是隨著年紀增長,他開始瞭解到自己的國家原來也有著令人恐懼、驚愕的事情隨時在發生,她看過公開處刑、死亡家書,甚至親眼目睹一個無人協助卻奄奄一息的婦女倒在路邊,手上還抱著她羸弱的孩子…

而一場90年代中期的大饑荒,將北韓的生活拉到了谷底,超過一百萬人的死亡,而那些僅存者則是要透過吃草、抓蟲、嚼樹根才得以存活,而電力缺乏的情形也日漸嚴重,當黑夜降臨的時候你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中國燈火照在鴨綠江上反射的微光:

這是一張北韓夜晚的空照圖,和鄰國們相比,北韓的黑夜特別長

-為什麼他們有光,我們卻沒有?


隱姓埋名的逃亡生活

而在飢荒歲月中,Hyeonseo Lee被送至中國遠親的家避難:

雖然只隔著一條狹窄的鴨綠江,但是邊境的鴻溝卻隔著兩個世界。

在中國,他身為「北韓難民」,被中國政府視為非法移民的一種,而這樣的身分不僅生活困難重重,更是危機四伏,隨時都有可能被遣送回國:

在演講中Hyeonseo Lee指出,某些在中國的北韓人民會向外國駐華使館尋求庇護,但若是被中國警察抓到的北韓人則會被遣返,而在那之後的下場可能是虐待、監禁,或是公開處刑。

歷經十年的逃亡之後,Hyeonseo Lee決定冒險到南韓。想想看從小便離鄉背井,不是「生活」,而是隨時如坐針氈的「逃亡」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換做是你又會冒多大的險去換取自由呢?


你認識北韓嗎?

我們眼中的北韓可能就是一個眾所皆知的共產體制國家而已,但是一個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和Hyeonseo Lee一樣的「脫北者」冒著生命危險逃離北韓,而他們為的又是什麼?

在2009年,一位美國記者曾出版了一本書-《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誠如台灣也曾經存在的狀況,世襲的北韓領導被「神格化」成所謂的民俗救星,但不同的是,這些對我們來說已經成為存在課本上的「歷史」,但在現今的北韓,這一然是他妹生活的一大部分。

圖片來源

你能想像若是你的兒子得了罕見疾病,而最終他被國外請來的醫生治癒,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做?或許親自到醫院對醫生表達感謝?但若這個例子發生在北韓,他們卻會帶著全家上下到領導人銅像前跪拜感謝。

北韓人民從不懷疑?

在威權的領導下,他們都相信自己的生活是世界之首,但在書中寫到一位金醫師的遭遇:

"金醫師在飢餓邊緣冒險偷渡中國,他看到地上放著一碗裝了食物的小鐵碗。 再仔細一看——那是米飯, 不僅是白米飯, 裡面還拌著肉片。

金醫師已經不記得上次吃白米飯是甚麼時候的事。 為什麼米飯會擺在這裡, 而且居然放在地上? 當金醫師聽到狗叫聲時, 一下子全明白了。

就在前一刻, 金醫師還有點希望中國跟北韓一樣窮。 她仍願意相信自己的國家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 但現在她無法否認眼前出現的這一幕:中國的狗吃得比北韓的醫師好。"

一天吃一餐也覺得幸福?

對我們來說,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但是對北韓人民而言,「資訊」可能只是一種領導的方式。你有想過,到底為什麼北韓人民會覺得自己「最幸福」嗎?

「金日成萬歲!金正日,二十一世紀的太陽!自立自強。堅持黨的領導!」

北韓長期處在資訊封閉的狀態之下,無法透過網路,各界文宣獲取外界知識,一但接獲告密,下場或許就像「脫北者」一樣,再也無法過著所謂「幸福」的生活。


同片土地‧兩個世界

經過一連串的逃亡,Hyeonseo Lee從北韓到中國、到南韓,最後帶著家人一路逃到了寮國,最後在陌生人的協助之下,保出了因「非法入境」而入獄的家人,Hyeonseo Lee曾經問他為什麼願意伸出援手,而他說:

「我不是要幫你 我幫的是北韓的人民」

這句話對Hyeonseo Lee或對北韓人來說都象徵了一個新的希望,該如何從外界支援或是國際上的協助,讓北韓在某些需要協助的地方從內而外的開始改變,而現在,這些問題正受到大家的重視:

Liberty in North Korea」組織建立了庇護所,在中國的邊境協助那些困難的「脫北者」。

Save My Friend」組織也曾發起「反對遣返脫北者運動」,希望中國政府能停止遣返那些逃離北韓的難民。

當國家都無法保護你的時候,你更要挺身而出。

Hyeonseo Lee站上TED,帶我們去了一個未曾接觸過的世界,曾經,她也身處其中,但現在她扮演起「改變者」的角色,透過金源和資訊的傳播,她希望能從內而外的改變自己的國家。

「北韓」對我們來說可能依然太過陌生,我們也無從得知到底哪種面向才是他們「真正」的世界,或許有些太過偏頗,或許有些刻意隱瞞,但是「自由」無非是人人嚮往!期待有一天他們也能開放,讓我們得以一窺究竟-「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更多資訊:Discovery-北韓心聲


撰稿:Sandy

全球最年輕的核融合天才

$
0
0

還記得兩個禮拜前TEDx Taipei「談反核沒意義 現在要談的是廢核」封面故事中,那位年僅18歲的核融合天才Taylor Wilson嗎?

Taylor Wilson國小五年級時愛上核能,14歲已搞懂「核分裂」原理(即現有核能發電廠的運作方式),高中還沒畢業,就曾獲邀為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上課;18歲,他發表一款自己設計出的小型核子融合反應爐;他在接受CBS節目專訪時曾表示,「每當我碰到與核能有關的東西時,那種感覺無法形容,就像是與女友相處一樣的感覺。

談反核沒意義 現在要談的是廢核


你是否好奇?是什麼樣的生長與教育環境,得以造就出這位全球最年輕的核融合天才?

Taylor Wilson的成長過程其實與一般小孩無異,只不過他追求自我興趣的執著程度,讓父母覺得有些極端。三歲時,他迷上建築裝備,那年聖誕節,他要求的禮物是硬頂工程帽、螢光背心以及「貨真價實」的橘色工程錐(Taylor Wilson唾棄玩具),並真的利用這些裝備在家門前指揮交通。七歲時,他決定成為太空人,他房裡有一張海報,上頭列出美國航太總署及俄國人自一九三○年代起建造的每一具火箭,海報剛貼上去沒幾天,他便可以將所有火箭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

Taylor Wilson十歲時,祖母送了他一樣禮物,這禮物是一本名為《輻射童子軍》的書,內容描述一個真實故事:一九九○年代初期,一位名叫大衛‧韓恩(David Hahn)的少年在自家後院的苗圃,建了一座核反應爐。在大衛就快把整個社區用核武炸掉之前,環保署即時派人著全套防爆裝把它拆了。這本書中清楚提出警訊:「小朋友,別在家裡模仿這種行為。」

這本書對Taylor Wilson意義非凡,從中也看出他和多數小孩的最大不同處。大部份的小孩應該會是清楚記得「小朋友,別在家裡模仿這種行為」這句警訊;但對Taylor Wilson而言,卻是看到這本書提出的一項事實-那就是,如果小朋友真的嘗試建造核反應爐,是有可能成功的。當然,前提是,如果夠聰明,而且知道怎麼搞的話。

想當然爾,Taylor Wilson是認為自己辦得到的,但如果你是Taylor Wilson的父母,你會怎麼想?

事實上,就在Taylor Wilson收到《輻射童子軍》這本書的同一年,請記住,就是他10歲那一年,Taylor Wilson的父母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

某一天,Taylor Wilson請父母到後院欣賞他的創作後,他們對兒子的看法完全改觀。那天,Taylor Wilson的父母很配合的跟著兒子來到後院,他自豪的展示一個塑膠藥罐,裡頭塞了糖及他老爸的樹根剝離劑。Taylor Wilson從網路上得知,樹根剝離劑含有硝酸鉀,硝酸鉀若與糖混合,點火後就會爆炸。接著,他在塑膠罐的頂端裝了引信,並劃下火柴。這舉動來得太快,快到他的父母還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及思考。然後,不到幾秒,竟爆出轟雷巨響,連鄰居都嚇一大跳,紛紛驚慌的跑到屋外,他們往Taylor Wilson家後院望去時,發現空中出現了一朵迷你的蕈狀雲。

就在這場震撼教育後,Taylor Wilson開始瘋狂的蒐集具有放射性的製品,而且,很明顯的是,他不只是想擁有這些東西,還想親自做實驗,而且是最具挑戰性的實驗:建造一組小型核融合反應器。

如果你是Taylor Wilson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答案是:他十四歲時在父母的車庫裡蓋了一座小型核融合反應器雛型。Taylor Wilson的父母夫婦一直希望Taylor Wilson對輻射的喜好會稍縱即逝,但顯然,他對輻射的迷戀卻是與日俱增。更令人煩惱的是,他對上學已逐漸不感興趣,雖然他的學校成績依舊全是A,但上課時卻都在睡覺…

透過許多朋友的幫忙,Taylor Wilson的父母找到了一間名為大衛森學院的學校,就位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雷諾市。

大衛森學院


雷諾市,以賭場、脫衣舞俱樂部及酒吧而聞名,但這裡卻也藏了一所專收天才兒童的學校-大衛森學院,裡頭的小孩個個神通廣大,但在一般的學校卻適應不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陰影:因為太聰明而遭人嫉妒。

從一九九九年以來,大衛森夫婦便一直在協助這些孩子,找尋適當的輔助與資源,來超越自我。二○○六年,大衛森夫婦在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找到合適的校地,創立了大衛森學院,開始對外招生。

與其天天在家提心吊膽,不如幫Taylor Wilson換個環境。威爾森夫婦二話不說,馬上打包搬家。沒想到來到雷諾市之後,Taylor Wilson遇到一位良師,慢慢帶領他發揮自己的專長。

然後,接下來的故事就是:Taylor Wilson帶著研究成果角逐英特爾國際科學工程展(ISEF,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在這場素有「科學展超級盃」之稱的比賽中,擊敗全球來自五十多國的一千五百多名參賽者,一舉拿下冠軍。

接著,他連續兩年在TED發表演說,計畫2年內造出核融合反應爐原型,5 年內上市。還被富比士《Forbes》雜誌稱作「能源界的比爾.蓋茲」(The Bill Gates of Energy)。Taylor Wilson還架設了自己的網站-「」。

Taylor’s Nuke Site


還記得Taylor Wilson的啟蒙老師-《輻射童子軍》這本書嗎?

《輻射童子軍》的主角大衛‧韓恩(David Hahn)的「核能」興趣,最後完全被穿防爆衣的消防人員給澆熄了,Taylor Wilson則有幸繼續下去,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親友的支持」。他的父母展現了無比的耐心,他們從沒有擋了他的路,即使每一次他們都直覺想替Taylor Wilson踩剎車,但最後還是讓他適性發展。他們完全相信Taylor Wilson,也在他身上下了賭注!

試著再問自己一次:如果你是Taylor Wilson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撰稿:Charles

一個TED講者的最大夢靨

$
0
0

四月一日,愚人節,我們來看支輕鬆有趣的TED演講影片吧!

這支TED演講只有三分鐘,題目是「一個TED講者的最大夢靨」(A TED speaker`s worst nightmare)。「號稱」創業家的Colin Robertson,必須在三分鐘的時間內,在TED講臺上講述他的一場關於太陽能科技的醫療照護解決方案。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令人想像不到的新發現。」很吸引人的開場白。「我從事太陽能科技產業。 我新創立的小公司,想要藉由群眾外包的力量,將我們自己融入環境之中。這是個介紹我們工作的簡短影片。」

然後…Colin Robertson準備的電腦當機了,只見他手忙腳亂的按著搖控器,又得一方面安撫觀眾:「稍微等一下。可能要花點時間啟動。」最後,他不得不放棄:「我看我們就… 我就直接跳過這段影片。」

看來真的很窘,接著,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台下突然出現觀眾打開彩虹雨傘並旋轉起來,然後,你一定要看下去…


莫名其妙,搞什麼東西嘛!可能是多數人看完影片後的第一反應。其實,Colin Robertson才不是什麼創業家,至少不是我們一般認知的創業家,或許,他也完全不懂得太陽能科技。Colin Robertson是全球知名的公共場所表演藝術組織「 Improv Everywhere」合夥人之一,這個組織總愛在公眾場所製造一些狀況,令周圍的人既產生混亂之餘,亦希望會令他們心情輕鬆一下。他們的宗旨是:「我們專搞狀況」(We Cause Scenes)。

Improv Everywhere最出名的活動,就是年度「地鐵不穿褲運動日」,這個活動已經從簡單的一招了事演變成年度盛會。故事是某年一群幹員約好不穿褲子搭地鐵,在地鐵上面假裝很驚奇地發現忘記穿褲子出門,接著很巧合地剛好一個褲店老闆出場,成功化解尷尬… 活動演變至今,「不穿褲運動日」像病毒般散佈到許多都市。


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團體的名字,是Improv,是沒有e的,其實,這個單字的意思是「即興的」。雖然Improv Everywhere的每次演出都是計畫過,不過,因為大眾的反應是無法預測的,因此仍是有相當的「即興」成份存在。他們還有許多相當KUSO的活動,不妨看看:

如果,你希望對這場「一個TED講者的最大夢靨」演講有更深入的瞭解,可以上Improv Everywhere官網,看看他們是如何策劃這種別出心裁的TED演講。

相關文章:Spinning Beach Ball of Death


撰稿:Charles

比藥物還有效的醫療系統

$
0
0

健康,終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健康不平等,是二十一世紀人類該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所謂的健康不平等,並非是指健康狀態失衡,而是意味著社會上所存在的各種不平等,不論是階級、社會疾病歧視、環境壓迫、醫療系統缺失等現象,然而該如何讓健康失衡、貧富差距減小、醫療窮人縮減,使制度能夠真的有助於眾便是我們該共同思考的問題。

Rebecca Onie在社會企業界佔有一席之地,更被Forbes雜誌列為2011年世界重要的社會企業家,她是健康訊息(Heath Lead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擁有熱情笑容,與強烈行動力的她,在TED演講中提出「貧窮對健康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居住環境是健康惡化的淺藏惡根

Rebecca Onie在實習時從低收入戶的病人眼中看出居住的潛藏危機,許多低收入者因染上愛滋或其他疾病,導致醫藥費過多而無法負荷房租費用;更有母親因居住環境不夠整潔、蟑螂四處,每日都得從蟑螂堆清醒,導致女兒氣喘病日漸嚴重,Rebecca透過這些案例,除發現經濟收入是影響健康來源之外,更察覺出「健康與居住」的重要相聯性,然而,光是發現而沒有實質的幫助並不能改變什麼結果,沒有及時性地搶救、扭轉健康與生活品質,「改變」都將止空談,於是,她決定更深入地接觸醫療領域,她進入波士頓的醫療中心從旁觀察,並實質的詢問醫生「如果你有無限的資源,會給你的病患什麼?」同樣的問答重複出現,答案卻都顯示出大同小異的結果:即便給予需要的抗生素、藥物,然而最大的問題卻是病人沒有足夠的營養食物。


食物就是最佳良藥

Rebecca的博士Jack Geiger在1965年在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貧窮地區創立社區健康中心,當時有很多營養不良的人來求診,而Jack Geiger給予的良藥卻是「食物」,Rebecca開始發現食物將給予比藥更大效益的健康,她將這項看似大家都瞭解的基本常識,卻沒有人實行的「醫療方式」帶入健康訊息(Heath Leads),
從處方籤著手,不以抗生素、吸入劑、藥物治療,而是以「病患需要什麼才能保持健康」為診療,醫生透過了解病人身高、體重、家裡存糧的狀況不只讓診療結果更好,也更能開給病患他們所需的資源,使健康導向美好。


成立健保系統而非病保系統

假若,我們一直有非常直接的方法讓病患健康,為何我們卻不曾使用? 如果我們知道要如何成立醫療照護的「健保」系統,而非「病保」系統為什麼我們不做呢?

建立所謂的醫療照護系統制度更如Rebecca建議的,這是需要讓社會誠實面對的議題,而非僅用制度去控制、建構,這更是需要在期待、公平的正反面內尋求一定的解答,當醫療照護系統能讓人們對健康更為信任,相信社會的健康貧窮也將會日益減少。

你能想像嗎?產業發達的台灣,有二十二個鄉鎮區是沒有藥房、診所,在這些貧窮地區,他們就是屬於醫療窮人,醫療所帶出的問題,並不只是單純的健康問題,這其中還牽扯各種制度、政策、教育等課題,若我們仔細思量健康不平等的狀態,會發現制度上的缺失,更顯示出社經發展的狀況,貧富差距所造成的「醫療選擇」促使民眾的健康不一,富人可多選擇預防的治療措施,而窮人卻只能以醫療費用作為治療考量,因此,如果醫療照護系統制度的設計理念開始從「人權」與「福利」著手,而不把醫療當作商品(保險),這似乎對人民的健康更有實質的幫助。


撰稿:Aler

解放你腦內的超能力風暴

$
0
0

你是否也對「獵殺代理人」這部電影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該劇中,未來的人類已能夠利用科技,在真實世界中操控代表自己的機器「代理人」遊走天下,就像現實版的線上遊戲般,使用者在家就可透過意念控制專屬的仿生人上班、購物或參加社交活動,但你可能不知道,神經學家Miguel Nicolelis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主導過不少類似的相關實驗,讓「念力」這項超能力不再僅限於小說和電影世界,而未來,人類或許還能夠藉由這項技術,造福因脊神經損傷而癱瘓的數百萬名患者,讓他們重拾行動能力!


講者Miguel Nicolelis是美國杜克大學一位赫赫有名的神經學專家,他在學校教書時總會提醒學生:「一個神經學家就像是天文學家,因為他們要面臨的腦細胞數量就好比宇宙數不盡的星系」,而就如Miguel所描述的,我們的腦中約有著數十億組神經元,幾世紀來,科學家們費盡心思想透過這些細胞,了解人類最初的面貌,因為,我們對世上所有的事物的看法,曾有過的歷史及往後未來將有的作為其實都來自於這些由無數神經元組成、一團團波濤洶湧的暴風圈,它們最終翻山越嶺,爆發形塑成各種諸如記憶、信仰、知覺、感受甚至是對未來的規劃和憧憬。


大腦的翻譯機─腦機介面

這些腦內風暴所譜出的樂曲就如Miguel兒子所述「聽起來就像是邊爆爆米花邊收聽訊號不佳的廣播電台」,這就是我們把音響接上腦袋後的情況,數百個腦細胞就像被烹煮料理般在鍋上滋滋作響,演出一曲即神秘又獨特的大腦樂章,而科學家們要做的,便是極盡所能地分析、解釋這些來自人類深層腦海,不平靜的音符。

「神經學家就好比是勇往暴風眼處挺進氣象學家,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暴風圈生成的位置恰巧就在你我腦中。」-Miguel

12年前Miguel的實驗團隊就已經打造出一個所謂的「腦機介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他們設計了幾個感應器,好用來監聽記錄這些腦內的暴風交響曲,再想辦法擷取這些音符訊息,將之轉譯成數位語言,讓人造機械能在同一時間接收、理解這些訊息並順利運作,科學家們希望藉此評估機械和人體接收大腦訊息的差異性,若他們成功打造出能夠接收甚至回應大腦訊息的人工電腦,他們便能再次將這些訊息丟回人腦。

Miguel早在10年前就著手研究相關的實驗,他們找來一隻猴子明星Aurora擔任實驗對象,以柳橙汁作為利誘手段,誘使Aurora操縱搖桿玩簡單的電動遊戲,當游標移到螢幕上頭的目標時,猴子便能嚐到一小滴果汁做為獎賞,而身為聰明靈長類一員的Aurora甚至還會耍些小手段,在任務目標出現前就先亂槍打鳥地用搖桿滑動螢幕上的游標,Miguel還打趣地說:「你只需一小滴柳橙汁便能征服所有猴子,甚至所有靈長類都難以拒絕它致命的吸引力!」

就在Aurora沉迷於電玩和美味果汁的當下,實驗團隊可也沒閒著,他們全程紀錄了猴子腦中的活動過程,並將這些訊息傳送到一隻特製的機械手臂上,接收Aurora腦中的訊息,讓機器重現猴子腦中的行為。這起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要讓猴子在不需動用肢體的情況下,純粹使用腦中的意念來指揮螢幕上的游標,而驚人的是Aurora也確實學會了念力!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將一個靈長類生物的意念從腦中解放,透過人工機器解讀大腦語言,最終順利和真實世界產生互動。

之後,Aurora更意識到自己在透過意念操縱機械手臂的同時,也保有自由操縱她本身肢體的能力,牠依舊能用手搔背、伸手抓人,做任何牠想做的事,這場實驗實現了猴腦和體外人造機器共生的想像,Aurora已能透過「腦機介面」釋放這些原本受限於猴腦中的欲望,並利用額外的人造機械手臂解讀訊息進而產生動作。


穿梭虛實之間的奇幻體驗

上述這些實驗,是神經科學家們早在10年前就已得到的結論和成就,時間快轉回科技發達的現代,科學家們甚至不需再透過機械手臂,僅需利用電腦技術,替猴子量身打造出一個專屬的虛擬角色,再運用猴子腦中的腦細胞活動來控制電腦上虛擬人物的行動,以虛擬猴子的身分探索虛擬世界。

在虛擬世界中所出現的物體在外觀上和現實生活並無明顯差異,但當虛擬猴子接觸到虛擬物件後,物件便會發出電子訊號,傳送回現實世界猴子的腦中,讓真正的猴子感受到觸覺!而在短短4周的時間裡,猴子的大腦就已知道該如何應付這個新感官知覺,就像習得了一項新技能或天賦一樣!猴子們也確實解放了原本受限於腦中無形的意念,在完全未經肢體、物理接觸下,為身在虛擬世界的角色注入靈魂。

在接下來的另一場實驗裡,科學家在電腦中設定了3個目標物,若猴子成功利用電腦中的虛擬手掌挑中正確的目標,便能獲得柳橙汁作為獎勵。這場實驗和10年前的實驗其實沒什麼兩樣,唯一的差別就在於,原本該有的實體機械手臂並未出現在此次的實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完全不具物理形體的虛擬手臂,猴子必須完全利用意念操控虛擬手臂,再透過科學家為個別虛擬物件所設的電子訊號,虛擬猴子接觸虛擬物體後產生的訊息隨之傳送到猴腦中轉譯成觸覺,猴子便能透過這樣的程序摸索、挑選出正確的目標。

這張圖片上方的圖示紀錄了猴子在操縱「實體搖桿」時,其125組大腦腦細胞的活動情形,而下方的圖示則是猴子運用意念控制「機械裝置」和「虛擬角色」的情況,猴子的大腦已開始適應、容納接受這新天賦,就好像將這種感知方式視作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般。

這項驚人的發現實驗也證實了一點,我們的感官知覺及意識並非受限於形體的軀殼或表皮內,我們對音樂、汽車、運動和服裝的觀感其實都源自於我們大腦內的活動,透過這顆迷你智慧宇宙深處的無盡訊號所形塑而成。


讓癱瘓者重拾行動能力的超能力

在前幾年的另一場實驗中,科學家在位於美國東岸的杜克大學裡,安排了一隻猴子在踏步機上走動,接著,他們透過電腦技術,擷取、傳送了猴子腦中的訊號,並連結至一台位於日本京都ATR腦科學研究處的機器人上,如眾人所料,機器人就像被賦予生命般開始移動,而機器人移動的過程也被全程拍攝記錄傳送回美國,讓猴子意識到自己的超能力。一隻猴子竟能解放原本存於腦中的意念,運用「空想」的方式來控制一個體積大上6倍,遠在地球另一處的機器人,這確實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而科學家們對這個位於我們雙耳間小宇宙所做的任何努力,最終都可能為世上最棘手的神經學謎題帶來一道曙光,目前有數百萬人因脊椎神經受損問題,喪失了原有的行動能力,患者的大腦雖仍不斷發出各種訊號,但這些訊息始終無法跨越因肢體缺陷而形成的斷崖。Miguel最終的目的,便是為這些患者建造另一條取代受損脊神經的「替代道路」跨越斷崖,利用「腦機介面」解讀患者大腦的訊號,將訊號傳送至為患者量身打造的機械裝備上,讓患者重拾行動的能力。

讓魔法變成科技的秘訣

Miguel回想起他一路走來,漫長顛簸的過程「我在10年前發想這項計畫時被潑了不少冷水,大家都說要讓癱瘓者重新站起來簡直是癡人說夢!我回想到當自己還小的時候,親眼在電視上看著幾個瘋子胡言瘋語地吵說要飛上月球,那時我還真搞不懂NASA為何不乾脆直接派星艦爭霸戰的Kirk 和Spock執行這項任務,畢竟他們真的稱得上是箇中翹楚!」

任何新的科技發明在真正問世、達到普及之前,或許就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而將魔法變為科技,化夢想為實際的秘訣,或許,就如同Miguel外婆所說的:「『不可能』之所以存在,只不過是因為你付出的努力還不夠把它扭轉為『可能』罷了!」


撰稿:Paul

教育,從“心”開始

$
0
0


未來的學習在”雲”上,當教育加速創新時,我們的態度準備好了嗎?

今年的 TEDPrize 大獎搬給了 Sugata Mitra 教授,Sugata 幾年前把電腦鑲在牆上 (a hole in the wall) 並連上網, 讓印度的小孩子能夠自由探索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改變從ㄧ群小孩,ㄧ所學校,ㄧ個村莊,蔓延到了整個印度,他提出了未來教育三個重要的元素 – Broadband (寬頻)、共同協作 (collaborative)、鼓勵 (ecouragement) 。 Sugata 的觀點來自於長年的實驗,讓孩子在正向,鼓勵式的環境下學習,老師的角色退居成對話促進者 (conversation facilitator),讓孩子們決定自己要學什麼,用探索的方式學習。

全球的教育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從大學到小學。 哈佛、MIT等名校把課程放在網路上成立了 edX, 由史丹佛等三十幾所大學聯合發起的 coursera, 專注於數學教學的 Khan Aacademy 等線上課程 (MOOC) 正在不斷地告訴我們學習的方式正不斷的改變,從教室到線上,從老師對學生,變成學生對學生 (peer-to-peer)。而老師的角色也正在改變,老師正由所謂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變為內容策展人 (content curator),從以前的傳授知識更要變成問問題賀啓發學生思考。而這個困難在於整體的體制設計是用升學率和分數評量成功,孩子不是產品,如何能用衡量生產線上的良率來衡量呢?

教育專家 Sir Ken Robinson 在 TED 大會上說:“教育不只要改變,教育要革命。”今天的世界不缺缺乏內容,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任何我們想學的科目而學歷再也不是ㄧ種藉口更不能成為門檻。然而,最需要改變的是人心,如果我們看待教育是用ㄧ種啓發,鼓勵而重視過程的態度而不是ㄧ味的要求結果分數或許我們會有更多更快樂學習的孩子。


撰稿:許毓仁 Jason Hsu


大人該向小孩學習什麼?

$
0
0

You must lend an ear today, because we are the leaders of tomorrow.
你們現在得耐心傾聽,因為未來是由我們小孩作主。—鄒奇奇(Adora Svitak)

這支TED演講影片,想必許多人都已看過,選在四月四日兒童節這天,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再次重溫這支點閱率將近240萬次的影片。一個12歲的小孩鄒奇奇在TED舞台上,對著一群大人們演講,「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What adults can learn from kids?)鄒奇奇穩健的台風、流利的口條、無懼的眼神,以及言之有物的想法,在在的跟大人們展現出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鄒奇奇:大人能向小孩學到什麼?


一、 學習非理性思考

或者,用「大膽想像」這個詞你比較能夠接受。你是否曾經有過遠大的夢想,卻裹足不前?心裡頭總想著「不可能啦!」,或者,「這要花很多錢」,也可能「這對我沒好處」。

但對小孩而言,通常沒這個困擾,小孩比較不會被綁住,比較不會找藉口逃避,小孩有各式各樣的志向和樂觀的想法。而大人為何總是綁手綁腳呢?有時候對是因為對歷史太了解,更可能的原因是,有美好理想落空的經驗,卻因此被束縛住。和大人最大的不同處是,小孩還是夢想世界上是有「完美」存在的,而這樣子很好,因為想要讓一件事成真,得要先有夢想的藍圖。

二、 學習信任對方

小孩已經從大人身上學到很多了,其實,小孩也有很多東西想跟大人分享,大人和小孩之間應該要彼此學習。不過,現實卻和理想有些差距,這和信不信任對方有關,或可說彼此缺乏信任。如果不信任某人,就會對那個人多加限制,結果就是,大人常常低估小孩的能力。而事實是:「我們(小孩)喜歡挑戰,但大人如果對我們的期望不高,我保證,我們小孩就會爛給你看。」

以下,就是鄒奇奇的親身故事。打從四歲起,我就喜歡寫東西;我六歲時,媽媽就買了裝有微軟Word作業系統的筆電給我, 我寫的三百多則短篇故事,都是用那台筆電完成的。我後來想出書,我爸媽不但沒笑我,說小孩子還想出書這類的話,也沒要我長大再說,反而很支持我,但找了很多出版社都碰壁,一家規模很大的童書出版社竟然說,他們不跟小孩合作,「童書出版社不跟孩童合作?」後來,有一家「行動出版社」決定放手一搏,相信我、願意聽我的想法,他們出版了我第一本書《飛舞的手指》(當年,鄒奇奇僅七歲),從那時起,我就受邀到上百所學校演講,在數千個教育工作者發表演說,也才會有今天的演講。

最後,鄒奇奇作出結論:請傾聽小孩的聲音,向小孩學習,並且相信我們,對我們期望高一點;世界之所以會進步,就是因為新的世代不斷成長發展,進而比上個世代更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脫離黑暗時代,不論你們現在的地位為何,一定要幫孩子們創造機會,好讓我們長大後能打敗你們。


2012年TEDx Taipei年會中,才國二的吳承儒以「科學真正的出發點是懷疑」為題分享他的成功故事,也同樣具體展現一個小孩子因為大膽想像(卻是大人眼中的非理性思考)而發揮出的「超能力」。而這,絕非多數大人能辦得到的。

吳承儒:科學真正的出發點是懷疑

為了找出地層下陷對高鐵的影響,吳承儒跟爸爸分期付款借了15萬元,每天5點半出門趕搭高鐵,一個月內共搭了200趟,只為了得到最多的數據,以研究測量震動與分析的方法,別人搭高鐵是坐在椅子上,他卻是坐在地板上測量震動數據等…當有了數據後卻不會運算?吳承儒又找到了耶魯大學物理課程、還到台大旁聽學「傅立葉分析」,接著又意外發現手機可以偵測震動,開始學寫手機程式,累得他一個月下來瘦了6公斤!
而吳承儒的這一切作為,只因為他上網搜尋老師的英文名字「Iris」,卻意外發現有個國外研究機構-美國地震學聯合研究會(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IRIS),因此讓他起心動念「追」下去。

而吳承儒的堅持沒有白費,他在2012年獲得了「國際科學展覽會二等獎」,成了最年輕的得獎者。吳承儒說,那麼堅持就只因為好奇,因為「找到答案的爽度很高」,所以會繼續找下去!「注重尋求答案的結果,大於得到的回報」,試問,已經成年的我們,有多少人能保有如此的赤子之心辦到呢?

吳承儒說:「懷疑是為了確保認識的事物絕對可靠!」來來回回坐在高鐵地板上兩百趟的他,在這場演講中,分享了他主動尋求解答的動力與過程。他緊緊抓住好奇心、透過許多網路管道學習他所需要的技術與相關知識,研究出詳實的結果破除媒體散播的迷思。吳承儒的研究精神,正如同他的座右銘:知名科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所言: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你管別人怎麼想?)


許多方面來說,小孩因為敢大膽想像(非理性思考),讓許多事從不可能變成可能。一名在南舊金山就讀的六年級生Thomas Suarez是,他的與眾不同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到,當大部份的同學都還在為足球鞋傷腦筋或準時收看迪士尼節目時,他已經擁有自己的公司Carrot Corp,開發出兩款iOS App,並在TEDx演講!

吳承儒:科學真正的出發點是懷疑

提到小孩特有的「不理性思考」,不禁讓人聯想起企業面試新員工時,經常會出現的「智力測驗」。

1.請用一筆劃、四條直線將以下九個點連起來:
2.同樣以一筆劃,卻只能用三條直線,將以下九個點連起來:

● ● ●
● ● ●
● ● ●

註:這兩題智力測驗,都能在網路上找到答案

據瞭解,這個遊戲是起源於日本幼兒園的智力測驗題,結果發現,不論是第一題或第二題,95%的小朋友都能找出答案,但當它拿來測驗成人,第一次就能答題正確的,卻是不到10%;其實不是我們懂得比小孩少了,而是我們懂得比小孩多太多了,就被「框」住了,知識越多,卻反而越懶惰。

這個遊戲,其實不是挑戰數學,它希望帶來的啟發是:

第一,凡是都是可以亂來的,不要有什麼規矩,所以你必須打破一些框框;

第二,凡是我們認為解決不了的,並不是真的解決不了,而是我們的限制太多,沒有找到方法而已。

而這些,正是大人能向小孩學習到的。

最後,分享兩場音樂神童在TED舞台上帶來的音樂饗宴,一位是年僅11歲的天才小提琴手Sirena Huang,以優異的技巧與細緻情感的演奏,讚揚了她的樂器的永恆設計;另一位Jennifer Lin,同時是鋼琴家也是作曲家,她談到有關創作的過程,也用隨機選取的音符,以鋼琴演奏出有如魔術般的即興演出。很榮幸的,她們兩位都是華人。

Sirena Huang:耀眼的小提琴演奏


Jennifer Lin:即興鋼琴演奏



導讀:Charles

愛情與欲望的巧妙習題

$
0
0

你希望總是陪在自己身邊的伴侶是什麼樣子呢?

說穿了我們在感情上總是有點小自私,我們希望伴侶是能談天說地的親密朋友,也希望他們能夠永遠保持神祕的性感魅力。但是你知道嗎,我們對伴侶的兩種需求其實是存在矛盾的!該如何解開愛情與慾望的巧妙習題?先讓我們聽聽Esther Perel在演講的開場對大家提出的幾個問題吧!

為什麼好的性愛容易消逝?
人們能夠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心生嚮往嗎?
為什麼禁忌總是如此充滿誘惑?
為什麼性愛製造寶寶,而寶寶卻註定了愛欲的消失?

到底愛情是什麼感覺?欲望又有什麼不同呢?


保持欲望的關鍵是什麼?

前一陣子「小三」的議題當道,對許多人來說,在一段婚姻中保持欲望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那其中關鍵到底是什麼?Esther Perel指出,要讓它持續下去基本上是仰賴著兩種人類基本需求的調和:

1. 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
2. 我們對新奇事物的渴望

所謂安全感,它包含著渴望安定、可依賴、可信任、甚至永恆,而這些組織起來變成為了-「家」。但同時,我們無法抗拒自己的另一種強烈需求,我們渴望冒險、新奇、神秘、危險、未知,以及意料之外的驚喜!而這卻使得我們想要到處跑!從前,我們可能認為婚姻是一種「終身合夥關係」,但是現在,我們希望伴侶是萬能的,提供我們所想要的一切,包括以上提到的所有!


愛和欲之間是什麼關係?

愛和欲之間能相互調和又或相互衝突呢?Esther Perel指出,「愛」即是「擁有」,「欲」即是「渴望」,當我們沉浸在戀愛的浪漫世界時,我們真摯的希望了解所愛的人,拉近距離,增進彼此情感。但是欲望卻恰恰相反!我們不想要這些已經擁有的東西,這些已經注定的結局激不起我們的興趣!為了探究這個矛盾,Esther Perel問了世界這個問題:

你在什麼情況下覺得伴侶最有魅力?

這是伴侶本身散發出的魅力,和性無關,而Esther Perel發現在眾多國家裡,無論文化、性別或種族,有許多答案不斷出現:

1. 「我認為伴侶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她不在身邊、我們相隔兩地,或是小別後的重逢時。」

我們常說「小別勝新婚」的原因不外乎於此吧!當伴侶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重新想像」和他們在一起的情形,這種想像力的產生則是因為伴侶不在身邊的渴望,而這份渴望正是欲望的主要成分。

2. 「我認為伴侶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當他做著全心熱愛的事情時。」

認真的女人最美!當然男人也是,當我們看到伴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如魚得水,這些讓他們自信滿滿,容光煥發的時刻,會讓眼前這個我已經非常熟悉的人瞬間變回了那個有點神秘又難以捉摸的人!

3. 「我認為伴侶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他讓我感到驚訝時。」

所謂的驚訝並不是當我們收到意外之禮的驚喜,而是在伴侶身上的新穎元素。這種新穎就如同新的一面,不是平常所熟悉的,而是將自己新的面貌嶄露出來。

欲望的危機=想像力的危機

Esther Perel為了做研究,走訪了大屠殺倖存者的比利時社區,她希望從反面探討愛欲的議題。在社區裡住著兩種人,一種是大難不死,一種是劫後還生,而大難不死的人往往擔心受怕,因為無法信任而小心翼翼,他們無法享受歡樂、心安,就無法充滿想像力;而劫後還生的那人則認為性的喚起是死亡的一劑解藥,他們知道如何求生,想像欲望能讓自己「更好」。

而Esther Perel又問了以下兩個問題:

1. 什麼情況下讓我會性致全無?

當我不喜歡自己的身體、當我年華老去、當我工作不順、當我沒有自信、當我感受不到存在的價值、當我感覺自己沒有權利去渴求,去享受歡樂…

2. 什麼情況下讓我性致勃勃?

很多時候,我們的重點都擺在「外物激發了我」,而卻忘了將自己擺在問題的考量之中。其實,欲望的關鍵在「自己」,「我」被欲望喚起的時候有哪些?試想看看,如果你今天感覺了無生趣,那麼就算伴侶在情人節準備了再大的驚喜,對你來說可能就只是無感而已。


聰明夫妻維持欲望的秘訣

普魯斯特曾說:「真正的發現不只為了全新的景色,更是為了全新的眼光。」

就如同以上所說,愛的元素恰好和欲望相反,若是要它們同時存在,則必須由我們自己去調和。而那些成功維持的夫妻又是如何達成的呢?

其實他們也能夠理解,責任和欲望相互矛盾,而欲望就像月亮一樣,它是有盈虧的,它間歇性的存在並消減。但他們有本事讓激情重燃,為什麼? 因為他們解開了這個關於愛情和欲望的謎題:當你在疊衣服時,性致可不會突然之間從天而降!他們了解,無論發生什麼事,在婚姻或是一段長期關係中的性是有預謀的!它有意策劃而且確實存在!


撰稿:Sandy

DeExtinction,讓絕種生物重回世界

$
0
0

若能看著活生生的長毛象行走在北美洲凍土上會是什麼感覺?或者,當我們抬頭看見成群的旅鴿翱翔天際,人們又會如何重新對待這個在1914年因人類大量獵捕而正式絕種的美麗物種?

縱貫歷史,人類的出現象徵著許多物種的滅絕;現在,Stewart Brand 告訴世界,我們已經擁有能使這些曾被人類趕盡殺絕動物們復活的科技。我們該怎麼做、該不該做、又該從哪個物種開始?


關於 TEDxDeExtinction

就在三週前,35 位生物學家、基因學家、研究員、保育學家、和各路專家齊聚在
國家地理學會
位於華盛頓的總部,討論著將會推翻你我認知、甚至讓兒時幻想成真的驚人研究:「滅絕物種重生計劃(DeExtinction)」

這場聚會起因於國家地理學會的一個概念:「上世紀的發現是在尋找未知,而這個世紀則是在創造發明。」因此,當它們瞭解到世界上有許多科學家正進行著不同型式的滅絕物種重生研究,但彼此卻素未謀面時,決定資助並主辦了這場
TEDxDeExtinction
並進行網路直播,成為史上第一次公開的滅絕物種重生會議。



策展人 Stewart Brand

Stewart Brand 是1960年代環境運動先鋒之一,更是 TED 舞台的常客。他觀看歷史的視角獨特,曾在 2004 年分享了他的「萬年鐘計劃」;2010年時又再度登上 TED 舞台,進行一場關於核能的辯論,認同核能發電和基改作物。

而今,Stewart Brand 與世界分享了他更大膽的新嘗試:他和 Ryan Phelan 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Revive & Restore,致力於「以負責任的方式復元並保存滅絕物種」。而這場由 Revive & Restore 與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共同策劃的活動邀請了 35 位科學家前來交流、尋求合作的可能;在頂尖生物學與最新科技的結合下,人們是否真能將已絕種的物種重新帶回這世上、這將造成什麼樣後果、又會面臨什麼樣的道德問題?


「滅絕」與「重生」

其實,早就有已絕種動物重生過了。

人類史上第一個滅絕動物重生的案例發生在 2003 年。科學家捕捉到最後一隻布卡多山羊(bucardo),從牠的耳朵取下細胞組織後將其野放。數個月後,這隻僅存的山羊被樹壓死,科學家便以一隻活體山羊作為代理孕母、用先前保存在液態氮中的組織進行「再造」;但由於跨種動物複製有時會造成生物的呼吸系統問題,這隻布卡多山羊寶寶的便因肺臟發育不全而只存活了十分鐘。

如今隨著科技進展,我們已擁有組合並修復基因體的技術,能夠重新拼湊出破碎的DNA、用相近物種作為孕母,讓消逝的物種重回世界並健康的生長。Revive & Restore 讓物種重生這世界的計劃主要有三階段:

1. 重組基因序列 Genomic Revival
2. 人工繁殖及圈養 Captive Breeding
3. 野放 Return to the Wild

而他們目前正著手重生的絕種生物就是旅鴿(Passenger Pigeon)

旅鴿曾經是世界上最為常見的一種鳥類,但其群體生活的特性卻使得牠輕易的變成獵槍下的犧牲者,被人類當作主要食用肉類。由於旅鴿一次只下一顆蛋、不易回復族群大小的特性,曾經多達50億隻的旅鴿很快的就在1914年,最後一隻名為「瑪莎 Martha」(下圖)的旅鴿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去時,宣告滅種。

現在,旅鴿的 DNA 序列已被哈佛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 Beth Shapiro 完成定序。她利用一小塊旅鴿標本的腳部組織,取出原始(但碎裂)的 DNA,重建完整的基因體。接著,他們選擇與旅鴿最接近的存活物種:帶尾鴿,仔細辨別兩者基因體序列中不同之處,用旅鴿特有的基因序列(如表現出長尾、紅眼、桃紅色胸羽、群居等特徵的基因)取代帶尾鴿原有的基因體序列。

這時,他們可能會遇上一個問題:沒有親鳥,如何教導乳鴿成為一隻真正的旅鴿? 這也是「滅絕物種重生計劃」正探尋的問題:復元基因組就等於復元物種嗎?

對此,每個物種的情況都不盡相同。例如復活已絕種植物後,除非為它授粉的物種沒有滅絕,它才有可能再度興盛;但若加州兀鷹滅絕了,科學家便不確定能否成功復原此物種,因為兀鷹幼鳥需要成鳥的教導才能存活。

旅鴿也許不需要親鳥指導,因為大部份鳥類行為都包含在 DNA 裡,而且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打算讓信鴿教導年輕的旅鴿如何結隊飛行、築巢和育幼。然而,在沒有群體的情況下,單獨的旅鴿能存活嗎?年幼的長毛象又是否能在牠們的近親,亞洲象,的扶養下順利成長?當物種回到野地時,大自然能夠教導他們多少?

許多復活已滅絕物種的實驗都在進行著、找尋這些問題的解答。

荷蘭的科學家們正在重現歐洲野牛(下圖1);聖地牙哥則有一個「冰凍動物園」(下圖2)在過去 35 年內蒐集了超過 1 千種物種的組織、冰封在攝氏 -196 度的低溫下;有科學家便利用「冰凍動物園」中瀕臨絕種的爪哇野牛組織生產出健康的野牛寶寶,至今仍健在(下圖3);蘇格蘭的科學家則是將獵鷹的皮膚細胞恢復成全能幹細胞、植入雞蛋胚胎後讓雞長出獵鷹的生殖腺,待他們發育完成後,就可以生出獵鷹(下圖4)。

「滅絕物種重生計劃」似乎是一個全新的可能;過去的一萬年,人類讓自然缺了一角。而今我們有能力、也許也有義務,去修復這些損害。然而,這個計劃會是我們彌補過失的方式嗎?或者,我們該從過去試圖干預自然的作法中學取教訓,更專注在保育瀕危動物上,而非花費心力於復元已絕種物種?


修補小仙女,或是潘朵拉的盒子?

這場 TEDxDeExtinction 會議中,生物學家和保育學者熱烈的發表著他們不同的觀點。

保育生物學者 Stanley Temple 形容,物種的未來像一個平衡的三腳凳,三個支柱分別是「保護(protect)」、「保育(conserve)」、和「復原(restore)」。如今,我們增加了一個可能性:「重生(revive)」,因此整個平衡也需要轉變。

保育生物學家 David Ehrenfeld 相信,我們必須放下我們的傲慢並且冷靜地看待「恢復滅絕物種計劃」中種種令人振奮的消息;因為,到頭來,這充其量只會是「消遣式的保育行動(recreational conservation)」,而必將耗損現今保育所達到的成果。此外,動物福利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被復活的物種會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侵略其他物種?甚至,如生物道德學家 Hank Greely 提及的:這個計劃是否是神,甚至是達爾文所不樂見的?。

演化生物學家 Beth Shapiro 解釋到,我們還未達到將長毛象復活的第一步。我們只知道長毛象所有基因中的38億對基因組,僅僅是整個謎團的一半而已。她認為,「恢復滅絕物種計劃」不過是一場白日夢,但卻是場值得追尋的白日夢,因為「這將能延伸出無數研究,也將匯聚起所有保育學家、倫理學家、分子生物學家、以及像我這種在凍土中挖掘骨頭的人,互相學習複製基因組、基因如何與其他基因互動、和結合兩個不同物種的基因的技術。」

演講末尾,Christ Anderson 對策展人 Stewart Brand 提出了這個關鍵的問題:「也許有些人會謹慎地問到:『等等,也許人類不應該這樣干預自然,這可能會有預期外的後果…。這就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誰知道裡面裝了什麼?』」

而 Stewart Brand 回應到:「首先,是人類先干預了自然才導致滅絕。」「最根本的問題也許是,牠們重回世界時可能會取代現存的鳥類,而這些鳥類可能也是人類熟悉並喜愛的物種。對於這點,我可以大致地告訴你計劃地走向;這個重生計劃會是一個漫長且緩慢的過程,可能需要好幾世代的努力。」

言下之意,Stewart Brand 要大家別緊張,一切不會發生的那麼快;但共同策展人 Ryan Phelan 告訴親臨會場的TED編輯 Becky Chung:「現在,計劃進行的速度很緩慢;但過了某一個時間點,改變將會以指數的速度成長,就像第一台電腦的出現一般。」


一場令人暈眩的時空之旅

TED 編輯 Becky Chung 形容,這場 TEDxDeExtinction 就像一場令人暈眩的時空之旅;螢幕上閃動的影像從2,588,000 到 11,700 年前的更新世(Pleistocene),一下子跳到 2080 年世界可能的模樣,轉眼又談論起最後一隻袋狼(Tasmanian tiger)被殺的 1936 年,卻又突然間回到近在眼前的明日、人類正一步步完成長毛象的DNA定序…。

「人類好奇的天性,不但沒有將我們限制在自身的生態體系中,更無法限制我們的傲慢與希望;「好奇」既是科學進展的催化劑,更是科學的終極目標,而探問那些令我們感到驚奇的事物,更將引領我們走上創新的航道。」

她在活動結束那天時發現,「我們該不該恢復已滅絕生物?」這個問題其實早有答案;科學家們流露高亢的情緒,會場更是迴盪著「我們沒有其他選擇」的氣氛。

也許,科學創新的軌道是無法阻擋的。

Stewart Brand 說:「絕種不只是死亡;它比死亡更巨大。(“Extinction is a different kind of death — it’s bigger.”)」過去我們總以為,「絕種」便是指一個物種「永遠」消失了;未來,或許我們得修改「絕種」一詞的定義?誠如 Ryan Phelan 所說:「此刻,我們還有時間思考:我們想要的未來究竟是如何?怎樣才是負責任的做法?而所有公民都該加入我們的討論。」

Revive & Restore網站首頁,你可以看到藝術及生物學家 Isabella Kirkland 名為「消逝(Gone)」的作品,繪有63種已絕種動物。這些自1700年開始陸續消逝的物種,或已化成骨骸、或浸泡在福馬林中,構成一幅貌似華麗卻了無生氣、彌漫死亡氣息的畫面;而畫中的旅鴿會在我們可見的未來飛出這幅畫、再次興盛於地球上嗎?

此刻,我們還不知道答案,但能確信的是,許多科學家、生物學家、和保育學者,正協力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試圖回答未知的疑問、思索著各種可能。

TEDxDeExtinction 預計在四月中之前將所有演講影片全數上傳至網站,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往觀賞,參與這趟不可思議、並且值得深思的旅程!你也可以閱讀TEDxDeExtinction 講者之一的 Carl Zimmer 在國家地理頻道雜誌的專文 Bringing Them Back to Life


來源   >   編譯自文章:What I learned at TEDxDeExtinction  |  翻譯及撰稿:劉耘

別掉入新聞標題的陷阱!

$
0
0

走進商店,如果你發現架上擺著印有「大腦圖片」的商品,千萬別輕易購買!仔細看看商品細節,發現它沒有告訴你的事,因為某些商品的功能可不是這麼簡單而已!


過度簡化的新聞標題

我們都知道「斷章取義」是個負面的形容詞,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卻常常被它吸引!以下兩個標題,哪一則會讓你想點進去一探究竟?

1. 血清素如何影響人類反映?
2. 你只需要一個起士三明治幫你做決定!

答案可能很明顯,可是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很難想像吧,它們其實是出自於同一個研究!血清素和起士?那在研究結果和報導的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或有什麼原因會讓他們如此不同?而這就是所謂「標題的演變」!新聞常用一些聳動的標題來吸引讀者,但是事實是否真的如它所說呢?

Molly Crockett和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檸檬飲料,為了研究「血清素」如何影響我們在「不平等待遇」下的反應,而在飲料中添加的色氨酸則是影響血清素濃度的物質。研究結果發現,在色氨酸濃度較低的時候,我們比較容易在不平等待遇下報仇。接著看看以下圖片吧!這些都是在研究結果出爐後的新聞標題:

起士和巧克力到底是從哪來的?事實上,「色氨酸」也存在於兩者之中,於是「色氨酸」成了「巧克力」和「起士」,而吸引眼球的標題也就誕生了!但重要的是,他和事實相符嗎?


你說的是真的嗎?

而這樣的做法,似乎也常常在行銷學上出現!當我們進便利商店,一定不難發現這樣的飲料:

它標榜喝下之後你能減少壓力、改善情緒、集中精神、並提升積極態度!這麼多功能的飲料誰不想購買?而Molly Crockett為了一探究竟而上官網查詢,但是卻沒發現任何相關研究和資訊!反思一下台灣飲料架上的商品,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呢?

另外,Molly Crockett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情形,她在飲料的標榜功能旁邊看到了一張「大腦」的圖,你知道它是有特別用處的嗎?

上面這張圖是我們對同一篇文章的贊同程度,而左邊是沒有放置大腦圖片的結果,右邊則是配上大腦圖片的結果,根據研究顯示,包含「大腦圖像」的數據的確讓我們對於文字敘述有更多信任!下次,我們在買東西之前可要對那些附有「大腦圖片」的產品好好研究一番才行!


事實的一體有兩面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這類的「神經騙局」呢?
紐約時報曾經刊登過以下專欄:

「你愛的你Iphone!說真的。」

那這樣的結果又是什麼產生的?這個研究是對16個受試者進行大腦掃描並且讓他們觀看正在響鈴的Iphone影片,而結果顯示,他們腦內一個叫做「腦島」的區域會被激發,而這個區域則是和「愛」、「同情」等等的情緒有關,所以得出的結果是-「我們愛Iphone!」
但是你知道嗎,這個區域它不只掌管這類型的情緒,它同時也會影響像是記憶、 語言、注意力,甚至憤怒和厭惡!所以若是以相同的邏輯來說,我們可能也會「討厭」我們的Iphone囉?


做出聰明選擇

現在資訊傳播已經是無遠弗屆,各式各樣的標題也應運而生。而Molly Crockett指出,我們應該著重於真正的「科學研究」,而不是一昧的聽信簡化又誇大的聳動標題!

我們常說「以訛傳訛」,而標題的演化似乎正是進行這樣的過程!我們應好好解讀它的另外一面,或許我們沒辦法控制標題產生,但是下次閱讀時,記得點進去看看詳細內容,不要輕易相信一晃而過的斗大標題,因為你可能正掉進它的陷阱而渾然不覺呢!


撰稿:Sandy

Stand up for yourself!為自己站出來吧!

$
0
0

Shane Koyczan: 「若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你該換一面新鏡子了!」

有沒有一種經驗是,在你人生低潮、沮喪,甚至覺得一無所有時,頓時聽見心裡深處的一個聲音:你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不論是消化自我情緒、給予自己power!這個聲音甚至告訴你必須擁抱不平衡,學會成長、承擔,靠自己的力量衝出泥沼。


什麼叫做「好的夢想」?

孩童期的Shane Koyczan,很單純的只是想要成為一個男人,8歲時,他想當海洋生物學家;11歲時,他希望自己一個人生活;13歲時他開玩笑說想殺掉一個小孩;然而到了14歲,他就被要求要嚴肅考慮以後的職業生啀,然而當Shane Koyczan誠實的說出自己想成為作家的夢想時,他卻遭到父母的駁斥!這顯然是一個很弔詭的行為,我們總是被灌输要自由、快樂的追逐夢想,然而,長大的時候,我們必须得變成跟自己不同的样子,犧牲原本的自我,符合他人的期望,我們要適應新生活,我們要戴上「身份」面具,然而,「身份」、「夢想」真的應該這麼容易的被抹去、否定嗎?

孩童時期,心是單純、柔軟、有吸收性的,任何俱有評斷性的言論一旦進入孩童的耳朵中,便容易在孩童的心中種下悲傷的隱性種子,因此,若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要求得明確的自我定位,這更是嚴苛且困難的,即便如此,自我定位這個挑戰仍不免從孩童期開始學習,當我們被賦予身份定位的同时,我們首先面臨的是被他人詢問:「長大後你想做什麼?」然而,這個問題真的是公平的嗎?它不但預先假設了我們不能維持現在的樣子,更忘記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都只是孩子」。


「Stand up for yourself」!

Shane Koyczan提起幾個故事:一位臉上有塊小胎記的九歲女孩,從小就依附在「醜女孩」的標籤裡,她的生活充斥著紙團與「注意,狗出沒」、「臉上像是寫了錯誤的答案」等惡評,女孩雖平安長大,但這樣的孩童期陰影深深沖擊著她,即便她現在已有了家庭,她也難以發現自己的美好,無論她的孩子與丈夫深深愛著她,她也難以感覺得到。另一個是關於一個男孩被嫁接在另一個家庭上的故事,三歲時他就飲下了一杯孤單、兩杯苦難的酒,八年级時開始接受治療與心理測驗,四五次自殺未遂、一波一波的抗憂鬱藥,以及「嗜藥者」的外號填滿它的生活,而父母也只跟他說:你要克服它,到現在,他仍像根TNT炸藥桶,兩端都能輕易被點燃,儘管有才華的他,能被他人注目,但他真實的感覺卻難以被他人理解,「當天空開始墜落時,天空將會如何的扭曲」這些深刻存在他腦中的印象,卻無法與人交談。

許多人的成長環境,都伴有欺負、捉弄的回憶,那些成天舞刀欺負他人的傢伙,在他人身上造就的一些因子:自卑、覺得沒有人愛待、生活偶有孤獨……,容易讓他人在面對生活、自我時陷入灰色漩渦,事實上,這些外在條件根本就無法顯示內在的豐盛,皮貌根本就不是人活著最重要的要素,女孩臉上的小斑塊永遠也藏不住她內心的柔軟與美,男孩的抑鬱也永遠藏不住他的才華。要拋下這下對自己的成見時,第一件事就是:「Stand up for yourself」。


學習療癒自己,親吻自己傷口

那些被披上怪胎的名號,感覺不被眾人所期待的人們,在啃咬孤獨時,仍會親吻自己的傷口,嘗試治愈自己,但是,光是這樣做是不夠的,如同Shane Koyczan說的:「當我們決定要粉碎過去的一切,而這些將只會是過去的瓦礫」,我們該為失敗者喝彩,因為我們就是他們,現實的故事是我們成長的經歷與信念,不論故事的主角是誰,當我們能克服困難,回味痛苦,稱讚這些體驗,並不斷的在喜怒哀樂中平衡,生活的苦澀也會是美的。


Shane Koyczan《To This Day》


撰稿:Aler

讓恐懼成為你的人生夥伴

$
0
0

曾經有研究指出人最害怕的事情並非死亡,而是公開演說。你是否也曾為生活中的事情感到害怕?大至國際戰爭的一觸即發,小至第一次開車上高速公路。這些恐懼侵蝕著我們的勇氣,讓我們變得裹足不前。我們都曾經無所畏懼,跌倒了會再爬起來,但長大之後,一些過去的經驗反而使我們對於各式各樣的事情帶著恐懼。愛利諾.羅斯福曾說過:「人生的目的是要過生活,無所畏懼地盡情品嘗,為擁有更豐富的經驗,熱切地接觸新事物。」

著名暢銷書「每週工作四小時」的作者Timothy Ferriss ,小時候曾經恐懼游泳、有語言學習障礙,到現在精通6種語言,熱愛游泳。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解構所有讓他恐懼的事物。

Tim Ferriss:擊破恐懼,任意學習

Tim Ferriss 因為身為早產兒,出生時有肺部的問題,自小就很怕水。 七歲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夏令營,有天和其他孩子們玩跳水穿入游泳圈的遊戲,當他跳入水的時候,一個調皮的孩子抓住了他的腳踝。在水中掙扎的他,以為自己就要溺斃,好險有人及時分開了他們,從那之後,他再也不敢游泳也一直無法克服這份恐懼。

25年後的8月,他利用了兩個星期反思和游泳有關的相關問題,從像支溺水的猴子游不到20公尺到能夠在大海裡游1公里!站在岸上穿著三角游泳褲的他,感覺就像他的偶像無敵浩克一樣。


解構恐懼

「生活中最佳的成果往往被錯誤的觀念和未經證實的假設淹沒。」

他能克服游泳的恐懼來自於一位朋友對他說:「如果你能完成一公里的游泳公開賽的話,我可以一年不碰咖啡因。」而這位朋友是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於是,他開始找尋各種方法,他向鐵人三項的運動員請教,因為他發現游泳選手往往不太會教學。他試過浮板、槳狀手板也向奧林匹克的選手上課,但都無濟於事。直到他遇上了“魚式游泳(Total Immersion Swimming)”的創辦人Terry Laughlin ,開啓了他研究生物力學的路。

從生物密度研究身體和水面的位置的適當比例到流體動力學研究力量的分配,徹底分析了這個游泳的方法,不僅讓他克服障礙,現在的他,熱愛游泳。


教材v.s 教法

你是否也曾經覺得自己的英文不好?或是沒有語言天分?Tim Ferriss 曾經和多數美國人一樣在國、高中時期學習西班牙文,但學了幾年後仍只會說:「廁所在哪?」且未必聽得懂別人的回答。在高中二年級時,他轉到新的學校,而他大多數的朋友都在學習日文。他想:「為何不懲罰自己?我也來學日文。」 6個月後,有個去日本交換的機會,老師向他保證每天都會有日文課幫助學習,會是個很棒的經驗。

第一次出國的他來到東京,到了學校,老師遞了一張紙給他,上面全是漢字,而他,一個字也不會念。後來發現這課程表完全是普通日本高中生的高中課程,如微積分、世界歷史等等,而不是他認為的日語教學。

恐慌的他開始找尋完美的語言學習法。他到書店找了所有的書和CD 但都徒勞無功,值刀他發現了一張由日本教育部在1981年所訂定的1945個常用漢字表。日本許多出版社都限制自己使用這些漢字,以促進掃盲。當他開始使用這討教材後,他的日文開始突飛猛進,最後聯朝日新聞都會念。完成一年的交換後,在16歲回國的他,甚至開始當起日文翻譯,並繼續應用這種教材甚於教法的方式學習將近12種語言。一個曾經不善語言的人現在能流利地聽、說、讀、寫六種語言。

這個方式告訴我們:「往往不是你如何去做,而是你做了什麼,才是決定性的因素。」這區別了做事有效的、做正確的事和做事有效率、把事情做好的差別,不管是不是重要的事。


內隱v.s 外顯

2005年,他到阿根廷旅遊。在這個以探戈聞名的國家,他決定去一探究竟,於是去參觀了探戈舞課程,但並不打算參與。教室裡面有10個女人和2個男人,是個很好的比例。老師一見到他就說:「你得參與!」一種迎戰或逃跑的恐懼席捲而來,因為在大學時曾經參加國標舞社,在練習時踩到女伴的腳。當眾尖叫的她,讓他感到顏面盡失,再也不願留在國標舞社團。但這次老師一開始的鼓舞,讓他決定報名一個月的課程並著手研究也給自己一個期限決定參賽。

他先請了一位女教練來教他女舞者的角色。跟隨,因為先瞭解女舞者所培養的細心和能力,才不會再犯大學的錯。他和教練一同研究了贏得總冠軍賽的舞者,分析他們的舞蹈特質、能力和其他要素,甚至採訪了一些舞者。他發現,這些專業的舞者中,在專業的技術和訓練方式上給予外顯的建議。然而,他們擁有一些內隱的共通點而並不自覺。

重點在於三個部份:一、長舞步,二、不同類型的轉軸,三、節奏上的變化。專注在這三個方面讓他能和有二、三十年經驗的人競爭,讓他創造了世界紀錄贏得世界錦標賽的冠軍。

恐懼是你的朋友。它是個指標,顯示出你不該做的事,但往往更多時候,它表明你應該做的事。在生活中得到最好的結果,往往源自於一個簡單的問題。最嚴重的後果是甚麼?利用你自己的能力分析架構,套用在讓你恐懼的事情。套用在你偉大的夢想。


別怕,用想像力克服恐懼!


在面對恐懼事物時,我們可以思考最糟的情況是什麼?將自己的恐懼投射在未來的時間裡,就像一場即將登場冒險的故事。把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作者和讀者,學習如何閱讀自己的恐懼,並用想像力克服。若是能用理性的方式來面對,懂得分辨「值得準備的恐懼」和「不值得準備的恐懼」,在你自己的想像中的故事裡就可以預先做好準備!


增加自信,兩分鐘就夠!- 從改變肢體語言做起


除了由內在的想像力克服恐懼之外,也由外而內地增加自己的自信,迎戰恐懼。從每天的姿勢改變起,擺出高權勢姿勢,每天只要兩分鐘。不論在面試前或是做任何讓你恐懼的事之前,讓自己短時間內增加能量!在改變姿勢,增加自信之後,開始迎向恐懼!


構成英雄的要件


當你自己生命中的英雄!英雄故事的主角往往離開習以為常的生活,歷經劫難、面對恐懼,在危機出現的黑暗時刻,一項重要寶藏的出現扭轉結局,完成任務後雖回歸平靜,但這趟旅程帶來了重生。如同Joseph Campbell 所說:「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你未必要像Tim Ferriss 一樣成為無敵浩克,但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克服自己的恐懼,讓自己成為心目中最棒的英雄吧!


撰寫:Nancy 楊雅琇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
0
0

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前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八日因中風在倫敦麗池飯店(Ritz Hotel)辭世,享年八十七歲。柴契爾夫人是英國第一位、至今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國主要政黨第一位女黨魁,她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間擔任首相,在當時男人主導的全球政壇裡,樹立獨特的施政風格

對於這位全球知名的政治人物,你有多少理解?

 事實上,現任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同樣來自保守黨,因此,若想進一步瞭解柴契爾夫人的政治理念,可從David Cameron於2010年在TED的演講「新時代的政府」中一窺其面貌。(註:這場TED演講後三個月,David Cameron成為英國首相)


一開始,David Cameron便以一張全球政府支出赤字統計鐘的投影片作為開場,上頭顯示著:全球各國政府的合計負債數字高達32兆美元。

「現在政治上最迫切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用更少的錢而做得更好?因爲不會有足夠的錢來改善公共服務來改善政府,或來改善政客們掛在嘴上的這些事。所以,如果你還是一直認爲,成功就是花更多的錢在公共服務、在健保、教育、公共政策上,以爲要求政府花更多的錢就是進步,那你將來的日子會不太好過。」David Cameron將這場演講的結論,開宗明義就說出來。

他的說法,其實也就是柴契爾夫人所屬的英國保守黨的一貫主張:基本上,英國保守黨一向主張對絕大部份的事務都減少政府干預,因此其主張自由市場經濟,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建立所謂的「小政府」;也因此,英國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

如David Cameron所言,在保守黨的哲學裏,有兩件事,是跟這個議題密切相關的。第一個,如果你給人們更多的權力去掌握他們的生命,如果你讓他們掌握自己的方向,那麽,就能創造更好更壯的社會。第二件事,我們相信要順從人性,政治和政治家要成功必須尊重人們,讓他們做自己,而不是去告訴人們該怎麽做,那麽,我想我們真的可以在全體福祉上有進步,在更強健的社會裏有更多的快樂,而不需要花一大堆的錢。

聽起來很完美?

事實上,柴契爾夫人在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她透過減稅、國營事業私有化等鐵腕措施,確實重振起英國的經濟活力;然而,降低稅收、限縮公共支出、提倡私有化又削弱工會等作法,卻也導致英國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種下現在無法彌補的貧富差距,導致窮人無法翻身。而這也是為何柴契爾夫人過世消息傳出時,英國各地許多勞工階級鼓舞歡慶的原因。

而在David Cameron眼中,如何能在堅守「小政府」概念下,又可逐漸弭平由於政府「無所為」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呢?他認為,在三個方面可以有改變:透明度、更多的選擇、和責任歸屬,他認為,在於這些改革可以真的賦予人民權力。

談到透明度,David Cameron提到,在以前,只有政府能擁有資訊,只有少數議員能試著拿到資訊並去質詢、挑戰政府的正當性;在未來,完全的透明度會帶來很大的改變。他舉例,如果所有政府招標的合約都在網路公開,大家都看得到合約條件内容是什麽,這會讓政府的錢更好用,也會全面增加人民福祉。

再來談選擇。David Cameron認為,現在大家都網路購物、比價,上網做很多事,但是這項功能還沒有拓展到教育、健保、和治安上,未來如果藉著資訊革命,大家能上健保的網站去查,哪些手術項目、能看到醫生的資歷,醫院的清潔比數,哪間醫院感染管制做得好,這些以前都由衛生署所掌控的資訊,那人民就能透過自由意志選擇,來。

第三個大改變則是-明確的責任歸屬。David Cameron秀出一張芝加哥的犯罪分佈圖。他說,以前只有警察有這些資訊,知道誰在哪犯了什麽罪?因此我們必須在政府裏面另外僱人來監督警察的執法;若是一般老百姓也看得見這張犯罪分佈圖,什麽時候誰在哪裏犯了什麽罪?不僅可以讓人民「趨吉避兇」,甚至也可以藉此堅督讓警察確實地負起責任。因為,你若可以看得到犯罪的發生,你也就有機會叫警察負責。

這場TED演講內容,其實就是David Cameron的政治理念,也是柴契爾夫人所屬的英國保守黨的一貫主張的延伸,你認同嗎?


聽完David Cameron的TED演講後,你是否好奇英國的另一大政黨-工黨的政治理念?不妨來聽聽英國前工黨黨魁,也是英國前首相Gordon Brown在2009年TED年會上與TED主持人Chris Anderson的精彩對談。(註:Gordon Brown在這場對談後的十個月,因籌組聯合政府失敗辭職下台,由David Cameron接任)

相較於保守黨,英國工黨更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在經濟上,工黨同樣傾向減少政府干預,但為保持總體經濟穩定增長,工黨強烈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尤其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而這點,卻是英國保守黨最持反對意見的,如柴契爾夫人即從不跟歐陸國家唱和,對歐洲整合更是質疑,她尤其主張:英國絕不能放棄代表主權的英鎊。

Gordon Brown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問題之一是,保護主義的興起,人們只看到自己,只會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並不惜犧牲他國的利益。實際去看看世界經濟的動態,少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它是無法往前進的。再過幾年,任一保護主義國家,自己也將被摒除在外,無法分享世界經濟發展的利益。

他認爲,國家的利益跟全球的利益如對付貧窮和氣候變遷,在長期來看,是一致的。因此,在短期間內,為應付氣候變遷,或為安全問題採取行動,或為其他人提供教育的機會 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建立一個更健全的全球社會,讓人們可以互相和平共處,也可以互相溝通,會讓各國間的關係也更穩固。

他舉2004年南亞大海嘯為例,當世界各國一起合作 來應付地震或者是氣候變遷可能引起的後果,這些問題將可以處理得更好。擺在眼前的大好機會那就是:藉由人們的合作,才能真的處理到問題的核心,而這是以前孤立主義,或有限結盟的組織所辦不到的。

Gordon Brown認為,他談的概念本來就是人們道德感的一部分。所以,經營的基礎不是自利,是人們的理想和價值觀, 這些信念是永遠不會熄滅的。而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你如何說服人們,這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我們必須重建全球的組織,使他們能面對現在的挑戰。


撰稿:Charles


大腦存在的真正原因

$
0
0

大腦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可以改變自己的結構與功能,即便滿臉皺紋、疾病纏身,大腦也會持續產生變化。人腦,存有複雜且奧妙的運作模式與令人驚奇的適應性,這更是引起科學家們深入探究的重要原因。

神經學家Daniel Wolpert除了從科學的角度探究大腦的重要性之外,更細說大腦的「控制權」,從真實的生活案例討論大腦與自我行為的相互影響。


為什麼我們和某些動物會有大腦呢?

並非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大腦,因此,若我們想知道大腦的作用,就得瞭解大腦的進化史,也許,你會認為大腦的存在是為了思考、判斷,如果你從這個角度思考,這有可能使你誤判大腦的存在原因,Daniel:「大腦的存在是為了產生適合且複雜的動作。」這意味著不論是說話、姿勢、寫字、冒汗……等等,都需藉由收縮肌肉達成;感覺、記憶和理解程序,也需要與肌肉配合,因此,大腦最神奇的地方在於「整合」,這意味著感官系統的的整合度,包括跨感官的整合度。
Daniel Wolpert的團隊想要做的是:針對人類如何控制動作這件事去進行逆向工程,也就是說當我們送出一個指令時,肌肉亦會反應收縮的現象,你的手臂或身體的移動,將得到來自於視覺、皮膚、肌肉等處的感覺回饋,當然這種回饋也會充斥雜訊,舉例來說:當你將手放在桌子底下,試著用另一隻手去找到它的位置,但有可能會有誤差幾公分的現象,這是因為「感知回饋中有雜訊」,同樣的,若遇上重要事務處理、執行任務時,大腦也會充滿不確定性和變異性。

大腦的老套通路

當我們對某些事物產生新的信念時,人們習慣先設定預期結果,然後再作出行動,想像你正在學習打網球,當球朝你飛過來時,你必須學習控制球的落地位置。依據Daniel提出的貝葉斯的理論,透過這些反覆地學習經驗,可以由大腦開始學習控制資訊,並將這些資訊合併,Daniel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學習新的動作技巧時,也有同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我們學習且累積了關於世界的許多統計資料時,我們也漸漸受到自身感知器官產生的雜訊,當我們「習慣」某種通路時, 我們也將低估自身產生的力量,因為大腦產生的特定神經迴路,導致我們容易一成不變。

設定好的優良通路

你或許會認為,擅長進行「優秀動作」的人,腦部的演化過程似乎更為,然而在人生中,也可以藉由練習、學習讓腦部通路變得更靈活,而設定一個靈活的通路祕訣就在於:設法降低負面雜訊的干擾,基本的概念是,當你計畫你的行動時, 其實就是在排除雜訊了,當干擾變少時,大腦便可以開始控制行動。大腦神經迴路的變異性推翻了數百年所定義大腦不可改變之觀點,更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大腦可以透過思想和動作的訓練來改變它的結構與功能,所以千萬別低估自己的能力了,不論是面臨重大疾病、需康復等情況,當我們能夠瞭解如何控制動作、訓練大腦時,所有的傷害都有可能有復原的機會!千萬別小看動物的簡單的行為動作,因為動物們腦中可是正在進行令人驚訝且複雜的思路過程!


撰稿:Aler

超極致防水效應

$
0
0

打開新聞,如果氣象預告下周都是下雨天,或許很多人又要唉聲嘆氣了吧!
但是為什麼多數人都討厭雨天呢?

因為帶傘很麻煩,而且濕濕的傘又不能放進包包裡…
因為鞋子會進水,如果穿著雨鞋又很悶…
因為到處都會溼答答…

那麼如果現在有種能解決這些困擾的祕密武器,或許我們對「下雨天」就不再那麼反感了!


保持乾爽的秘密

那到底要如何「防」水呢?Mark Shaw在TED的舞台上示演了這項科技產品:

我們平常認識的水應該是流動性的,但是在這裡卻變成了一顆顆圓滾滾的水珠!Mark Shaw在在演講中指出,只要塗上了「超疏水」的奈米材料,它便會在表面形成一片防水保護層,就像圖中顯示的一樣,加上超疏水的表面變得非常「怕」水,而且滴水不漏!


什麼是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

那是什麼樣的材料才能稱為「超疏水」呢?簡單來說,我們都知道,當水接觸表面的時候會形成「水滴」,而這樣的水滴越圓,它就越防水。那當水滴超圓的時候,也就是水滴和表面接觸的角度大於150度時,它便稱為「超疏水」!

或許我們對於150度有點沒概念,那麼看看上圖吧,基本上剛上完蠟的車子和水的接觸角度是90,而我們塗在擋風玻璃上的塗料大約是110度,而這種奈米超疏水則是160到175度左右!

接下來看看下個示範吧:

可別以為這是相框,這其實是一片在外圍塗上了超疏水塗料的玻璃,當我們將水倒上表面的時候,它就像個平面容器一樣,我們甚至想把水往外潑都不行!而Mark Shaw指出這正是因為在這種塗層的表面覆蓋著讓它變「粗糙」的奈米粒子,它擁有十幾億的小空隙,而這些空氣和奈米粒子一起吸附了空氣分子,讓物體的表面上擁有一層「空氣保護傘」,那麼當那些水性材料遇到它的時候便不會附著其上了!


除了防水還能做什麼?

而這樣的奈米塗料它不只防水,對很多其他的水性材料也很有作用,例如水彩,油類,或水泥等等!而除了我們最基本的「防水」之外,它也能用來「防滑」,因為若是沒有水的話當然也沒有冰;而它也能用來「防腐」,因為「腐蝕」的原因也是因為水;而他更能用來「抗菌」,因為沒有水的話細菌便不會存活!

試想看看,如果這樣的奈米材料能夠非常普遍的運用在生活中,那麼若是在雨傘上噴上一層超疏水,那麼就算下再大的雨,當我們把雨傘收起來的時候它依然完全是乾的!又或許我們能在衣服上擁有一層超疏水表面,就算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噴到番茄醬,它依然能像新的一樣!

那麼你覺得這樣的「超疏水」科技,除了防水還能做什麼?
來看看Mark Shaw在舞台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演出:

它或許也能是一場藝術饗宴!塗上超疏水的TED字樣在紅色液體中完整顯現了!發揮你的想像力,和我們分享你的「超疏水」應用吧!


撰稿:Sandy

一個平凡不再的世界

$
0
0

一場場不尋常的學習革命,正在看似平常、你我習以為常的網路上蠢蠢欲動著,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眾人關心的課題,倘若我們口口聲聲地說教育需要改頭換面,心裡卻又對新型態教育感到不安或排斥,那我們又怎麼能期盼教育應該要不一樣呢?仔細觀察,透過網路學習的方式早已有跡可循,我們上TED網站觀看一部又一部發人深省的演講、用Google搜詢不懂的知識、用線上地圖規劃旅遊路線、點閱網友的商品開箱文評估商品好壞,更別說網路上散落無數有關Q&A文章的論壇,我們正利用網路學習,就和在學校的教室沒什麼兩樣,而現在,更有無數個專門提供教育資源的網站紛紛冒出頭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便分享了他在參加哈佛和MIT聯辦大會,有關線上學習概念的心得,或許,線上教學和正統大學並不存在所謂「誰有資格取代誰」的問題,或許,「共生」正是教育真正需前進的方向,一個沒有學習邊界,永遠不停止心中對新事物渴望的世界。


我在前兩天,參加了一場由MIT和哈佛大學主辦,主題為「線上學習和住宿式學院教育未來發展」的會議,即所謂的「若我的孩子能透過大量開放式線上教學免費學習知識,大學憑什麼還要我每年繳5萬美金的學費?」

大家或許認為「大規模開放式線上教學」(MOOCs)概念的炒作意味濃厚,不過我在波士頓的司機對這樣的說法不以為然,一天,我在抵達洛根國際機場後,隨即搭上了Michael Sandel的車,他是我一位在哈佛大學任職,教授蘇格拉底「正義論」的老友,目前有一千名學生在上他的課,而且,他的課程在3月12號正式登陸MIT和哈佛大學合作的線上教學平台edX,成為該平台第一門人文課程。

在和他碰面後,我注意到了穿在他腳上,一雙五彩繽紛的運動鞋。

「你從哪搞來這雙鞋的啊?」我問道,Sandel接著解釋,他最近去了南韓一趟,因為他的「正義論課程」在南韓已有韓語字幕,還在國家電視頻道上放送播放,使他成了南韓家喻戶曉的名人,南韓人甚至還邀請他擔任一場專業棒球比賽開球儀式的嘉賓,並送上一雙七彩運動鞋讓他登台開球!沒錯,一位哈佛哲學教授被邀請到韓國棒球場上擔任開球嘉賓!因為有太多的粉絲被他在節目中「化解道德難題」的方式所打動。

Sandel前陣子才剛在首爾一座露天劇場,為一萬四千名觀眾舉辦一場互動式課程,他中文字幕版本的線上課程,在中文網站上的瀏覽數已高達兩千萬人次,中國日報還形容:「Sandel橫掃中國的魅力,通常只會出現在好萊塢明星和NBA球星身上。」

當然,並非每位大學教授都有著通吃海內外的魅力,但MOOCs所引發的革命浪潮,是確確實實地存在的,儘管它眼前仍有著相當漫長的道路和阻礙。

以下是我從這次會議上擷取的一些重點心得:

一、

如同歷史學家Walter Russell Mead所述,各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從原本的「時間取向」轉為「質量取向」,如今Google已成了獲取知識的泉源,因此,現在這個世界所在乎的,並非「你知道什麼」,能讓你脫穎而出、並讓人願意掏腰包買單的是「你能用你的知識做什麼?」,不會再有人因為大學認定你化學及格,給你C+的成績和學位就雇用你,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更「看重能力」的世界,它對你是如何獲取這些能力其實沒什麼興趣─不論你是透過線上課程、四年制大學還是公司內部訓練,它關心的是你是否能證明自己足以掌握這些能力。

二、

因此,我們必須從目前「聖人台上傳教,學生台下筆記」的學習教學方式,轉變成要求並賦予學生順著自己的腳步,透過網路學習、掌握基本知識,讓教室變成學生和教授討論、從事實驗,一個「應用知識」的場所,這種融合線上課程和傳統教室的「混合模式」似乎也廣受認同。

在去年秋天,聖荷西州立大學採用了MIT線上的電路和電子學導論課程,學生們先看了線上教學影片在家做作業,再到教室裡上課,課程的前15分鐘是由教授主導的「Q&A時間」,而剩餘的45分鐘則是「解決問題和討論」,初步數據顯示,這門課及格的學生數從原本僅約60%一舉躍昇到將近90%,且由於這門課是踏入科學及科技領域的入門課程,這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潛在的學生會因此邁向更高階的專業及職業領域。

三、

我們會要求水管工或幼稚園老師需通過認證才得執業,但卻沒對授課的大學教授制定類似的標準,現在情況不一樣了,MOOCs將豎立起一場教學競賽,迫使教授們和眼前的網路競爭者面對面,並改善他們的教學方式。
四、

重點整理:

現存的住宿式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和其體系下的「教師對學生」和「學生對學生」間互動所帶來的效益仍不容小覷,但若要再創佳績,大學必須接受更多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運用少量的經費、採取適當手段,融合科技以改善教育成效。我們仍需透過更多研究才能找出真正有效的方法,但原地踏步絕對不會是好主意。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兼「破壞式創新」專家Clayton Christensen曾辦過一場發人深省的演說,內容為「現今傳統大學和60年代通用汽車之共通點」,如眾人所知,後來的豐田汽車運用其突破性的技術,從原本的默默無名,最終取代了通用的地位。Chrstensen提到,哈佛商業學院已不再教授基本的會計入門課程了,因為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提供的線上會計課程廣受好評,讓哈佛學子們趨之若鶩,紛紛投向它的懷抱。

當「卓越」變得如此唾手可得,「平凡」便不再占有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edX是哈佛大學和MIT合作的線上教學平台,網站也提供了其他頂尖大學的課程。
Coursera是由幾位史丹佛大學教授創辦的教學網站,網站也和多家大學合作,課程種類五花八門,從科技、商業、食物、到藝術和音樂應有盡有。
Khan Academy是一所非營利教育機構,主辦人Salman Khan也曾上過TED舞台,分享他從拍攝業餘Youtube教學影片轉戰開放式教學網站的過程。

求知若飢的你,更可以參考之前TEDxTaipei發佈的「自主學習教育革命」及其他和新型態教育相關的文章,祝你學習愉快!


翻譯:Paul | 原文:The Professors’ Big Stage

瘋狂之愛與家暴秘密

$
0
0

歌德曾說:「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然而,在社會上某些人的家庭卻成了暴力的溫床,當愛與暴力相互依存、緊密難離時,瘋狂、失控便轉眼佔據親密關係。Leslie Morgan Steiner是一位作家,她以真實經歷寫下著作<瘋狂之愛>,詳述她過去在家庭暴力中的不安與恐懼,家暴的秘密–這是一個人人都該正視的問題。


任何家暴的第一步都是要引誘並吸引受害者

Steiner在一個溼冷的晚上遇見Conor,當時他在華爾街一家極知名的銀行上班,他有著圓通通的紅臉頰、褐黃色頭髮淳樸的外表,貼心、優秀、幽默的特徵給Steiner完美的第一印象。Conor與Steine交往時,一開始便以信任為基礎,Conor總是透過傾訴創造出一種彼此信任的神奇氛圍,即便Conor告訴她的秘密是刺痛且慘忍的受暴過往,但在最後Conor似乎也以長春藤盟校畢業、華爾街的優秀工作身份作為最後的完美結局,這些完美的互動實質隱藏了許多爆炸性因子。


第二步是要孤立受害者

Conor在某個週五晚上,告訴Steine他辭掉他的夢想工作,想跟她一起共度餘生,在新的城市有個新家,當然,許多人總會為愛犧牲,Steine也不例外,即便她將離開熟悉的城市,遠離親人、朋友,但被愛沖昏頭的她一點也沒察覺不對勁,因為Conor並不可能在週五大方宣布:「嘿!這場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戀愛很棒,但我必須向下一步邁進,我必須孤立你並施暴於你」、「我必須要讓你遷出這間公寓、搬出這城市,鄰居將不會聽見你的尖叫,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也看不到你身上的瘀青」。
瘋狂之愛–Leslie Morgan Steiner從此正式一頭栽進一個經過小心盤算,俱足身體、財務與心理的恐怖陷阱。


第三步引入暴力的威脅

一搬到新英格蘭,Conor便開始露出不尋常的舉動,他買了三把槍,一把放在車子前側置物櫃、一把放在床上枕頭的下方、第三把放在口袋裡隨身攜帶,Conor有理由的說著他的需要,因為童年時經歷的創傷,他需要槍支才能感到受到保護,然而這些舉動更是種下未來的恐怖生活。兩人在婚禮的前五天,Conor以Steiner的情緒做為藉口,在早上七點,雙手掐住Steiner頸部,勒著她的脖子讓頭去不斷撞牆,五天後,Steiner脖子上的十隻指印已散去,她仍穿上母親的婚紗,嫁給了危險人物,Steiner記憶猶新的說,就算發生這些事,她仍相信未來是幸福快樂的,她給予自己藉口:只是因為婚禮和共組家庭而備感壓力,這是單一個案。
然而,恐懼的是這並不是最後一次,Steiner的生活接二連三地發生家暴。

面對家庭暴力問題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提出「為什麼家暴受害者不離開?為什麼要留在打她的男人身邊?」等問題,然而,家庭暴力真的只是「離開、不離開」那麼簡單的問題而已嗎?Steiner以為自己是世界中的特例,她認為自己孤單無援,但據調查指出每三位美國女性中就有一位,曾是家庭暴力受害者或潛在的目標,而疾管處的報告指出每年有1,500萬名兒童受虐,她一點也不孤單,然而究竟為何她留下來?Steiner:「我並不知道他在對我施暴,我甚至認為我是位堅強的女性,與一位大有問題的男人相愛,而我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幫助他解決問題、回到正軌的人。」

Steiner:「因為我們受害者知道一些你們通常不了解的事。」

離開施暴者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因為家暴模式中的最後一步,是殺害被害者。超過百分之70的家暴謀殺案發生在受害者決定結束雙方的關係,因為對方的離開,加害者更無所顧忌,即使加害者已再婚或斷絕財務資源,加害者以及操弄家庭法庭制度讓被害者及其子女感到恐懼,因為家庭法官經常會強迫這些子女在沒有監控的情形下與毆打他們母親的加害者共處,但我們仍然會問,為什麼她不離開?
然而,有些事情並不是三言兩語構成的。


家庭暴力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

家庭暴力並不會因為任何種族、信仰、職業、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事實上,它無所不在,甚至有任何機會發生在每個人的生命之中,大多數的人或許會認為,大部份的家庭暴力以女性佔為多數,因此將家庭暴力視同女性自身的問題,其實不然,所有的親密、群聚關係都不是由一人所組成,如果家庭真是避風港、棲息地,那麼家庭暴力是我們最不想看見的。

Leslie Morgan Steiner優秀特質與成功的工作經驗似乎不太讓人相信她是位典型的家暴生還者,她的著作<瘋狂之愛>更非僅止在訴說自我故事,這是她幫助受害者的一種方式,更是對社會的最終要求。家庭,永遠是人類社會的基礎,權力和法律的作用更是從此開始,因此,任何人都須瞭解家庭暴力的秘密,選擇沉默只會助長暴力,若能讓家暴曝光就有能力結束家暴!


撰稿:Aler

「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細緻光譜

$
0
0

是「她」…?還是「他」?iO Tillett Wright 還未開口,相信許多人腦中根深柢固的性別印象了就已被打破了!若是你進一步參與她的計劃,而她要求你幫自己在「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以 0-100 分來評分,你又會把自己的「同性戀指數」評幾分呢?


性別和性向的窠臼

「我們在看到別人的第一刻起,就把對方裝進了不同的『盒子』:這個人危險嗎?迷人嗎?有沒有可能成為交往對象?有時,僅僅是『你從事什麼職業』這個問題都像是別人打開了一個小盒子,打算把你塞進去一樣。這些分類充滿侷限、太過狹隘,而且十分危險。」

我們幾乎是用習以為常到毫無知覺的程度,在看見他人的瞬間下意識的將對方套上性別公式;稍加熟悉後,又往往不經意的落入性向的窠臼:他/她是男性或是女性?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同性戀關係中又是扮演「男性」或「女性」?


毫無束縛的靈魂

生長於1980年代的曼哈頓市區,iO Tillett Wright 自小便遠離了社會觀點的束縛。「在我成長的地方,如果你不是變裝皇后、激進分子、或某種行為藝術家,你才是個怪胎!」iO Tillett Wright 說。

她六歲那年決定她要當一個男孩,於是剪了頭髮、順利加入男孩們的籃球賽,也開始了她假扮成男孩的八年人生,更在十一歲時成為童星、飾演電影中的小男孩;而這整整八年期間,她的朋友、學校老師、和電影導演,沒有任何人知道她是女孩。


(註:左圖來自jeffprobst節目訪問片段)

你也許會問,那她的父母怎麼想呢?

「在我離經叛道的童年經歷中,最幸運的就是我從未被要求要把自己歸類到某個明確的類別。我能夠自由的做自己、成長、隨時改變自己。」

在一個距離龐克音樂中心不到兩條街的家庭,iO Tillett Wright 父母開放的思維讓她的靈魂自由抒發、展演;即便是她十四歲那年重新當回女生、交了女友、又在三年後愛上男人的這些過程,她的父母連眼皮都沒眨一下!

「我必須澄清:我不討厭我的身體或性別,不覺得我投錯了胎;我只是覺得參與了一場精心籌備的演出。」

她曾是一位小女孩、小男孩、女孩打扮的男孩子氣女孩、甚至在初到德國時還成為一個超級性感、幾乎過度補償的夢幻尤物(上圖左),直到經歷無數摸索後,才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模樣:一個男孩子氣的女孩,喜歡的對象不因性別而有所區分!


來自社會的敵意

只是就在約五、六年前,美國社會辯論著一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她看著一個國家因不同的宗教信仰、投票制度而劃分成許多地理界限:有些州支持、有些州反對,而這些地理界限也逐漸蔓延開來,試圖在她身上劃下界限。

於是,她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拍攝新時代的女孩們,擁有與 iO Tillett Wright 一樣的特質:擺盪在兩個極端之間、穿蕾絲內衣玩滑板、剪短髮並塗指甲油、喜歡女孩也喜歡男孩 — 一群拒絕被放進任何盒子、拒絕被定義的女孩。

iO Tillett Wright 捕捉她們的自由的身影,但她也看見這小小烏托邦​​外的社會並非如此理想:人們憤怒的辯論著、將任何「異性戀之外」的情感批評為禽獸一般;這才讓她驚覺,她在自己的國家被視為異類、被法律規範為二等公民。

「為什麼人可以僅僅根據他人性格中某一個特徵,就剝奪走各式各樣人們的權利?他們怎麼能說我們都不配享受與他們一樣的公民權利?這些人有試圖了解這些被他們歧視的受害者嗎?他們知道他們所投下的票在支持什麼、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她想,如果這些人有機會凝視著他們眼中「二等公民們」的眼睛,也許,他們在投票前能停下來、多想想;而 Self Evident Truths 攝影計劃便油然而生。


Self Evident Truths:「不證自明的真理」

「對我而言,攝影不僅僅是曝光膠卷那麼簡單。它讓觀看者看到新事物、體驗從未有過的感受;最重要的,它讓人們看見他們所畏懼的人。」

這些不打光、沒有特別做造型或化妝的黑白肖像,捕捉了所有「自認不是100%異性戀」人們的身影,讓同性戀(Gay, Lesbian)、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這些名詞 — 也就是性別語境中簡稱的「L.G.B.T.Q.I.A.」族群 — 讓這些字眼脫離白紙黑字的疏遠詞彙,成為你眼前真實的面容。

iO Tillett Wright 也定下了大膽而明確的提問:「我要求你們看著這些肖像的眼睛,對他們說,他們不配享有跟你一樣的權利。」,讓那些曾歧視任何性別的人們直搗自身價值觀的盲點。

她用兩週的時間拍攝五十份作品,接著在洛杉磯的一間藝廊辦了場展覽,讓觀眾自由免費索取攝影作品,而計劃空前的成功!這使她的目標更上一層樓:現在,她預計要拍下約拍攝五千到一萬幅「非 100% 異性戀」之人的肖像,而她目前已在美國19個城市內拍攝了近 2000 張!


分類不是過多,而是太少!

隨著計劃的進行,iO Tillett Wright 的想法也改變了:Self Evident Truths 攝影計劃並沒有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相反的,差異被突顯了。我們的盒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她開始在問卷中加上一個問題,要填寫者在「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用 0 到 100 分來評估自己「同性戀的程度」,而許多人的自我定位都落在模糊的「灰色」位置。當然,人類多元的樣貌不是單一維度就可以區分的,而這個評分法便旨在於突顯這些分類與真實世界的落差。

「這些分類、二分法、過度簡化的盒子,或許有希望變得沒有用處並開始消失。因為這些標準無法描述我們所看到的、所認識的人,也不能代表我們。我們看到的是人類的多樣性,而親眼看見他們使得人們很難否認他們的人性。至少,我希望這些面孔讓他人更難否定他們的人權。」

而 Self Evident Truths 更延伸出了子計劃:We Are You,更明確的告訴世人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理念:人生而平等


性別運動不僅是為了爭取同性婚姻

我們看見,烏拉圭在四月中通過同性婚姻法、美國在三月底通過加州同性婚姻法案、法國實施了十四年的民事伴侶制度(PACS)後,同性婚姻法也可望於近期內通過、荷蘭新一代年輕人更是在十二年婚姻平等的環境洗禮後,已然完全無法想像「同志不能結婚」的情況;只是另一方面,俄國卻在三月中一讀通過一項禁止「宣傳同性戀」的法案、法國仍有大批民眾抗議同性婚姻法…。

而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呢?在這波儼然已成浪潮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中,台灣民間組織已於去年起草一份「同志婚姻、伴侶制度、收養、多人家屬」的民法修正草案,而我們的社會是否有足夠的胸懷,將自由及人權「還給」異性戀之外的族群?

如同 iO Tillett Wright 說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是不證自明的。」 性別運動中,爭取婚姻合法的訴求絕非只是要求這份權益,而是爭取律法之前人人平等的身份;而性別運動更不會以「成功爭取婚姻合法」為終點,而是喚起整個社會中越來越多人的性別意識與尊重!


We Are You. 我們別無二致。


撰稿:劉耘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