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臉書上的你仍會「活」著

$
0
0

Facebook、Twitter、Youtube已經是現代資訊的最佳溝通工具,人們利用網路社群創造新空間,利用視頻看盡世界大小事,不論是旅覽世界傳奇、還是小品連續劇等,這些傳播空間的進步皆使世界全球化,但是這樣的全球化究竟帶給我們生活什麼衝擊呢?


Adam Ostrow是一位新媒體創業者和評論家,他指導許多重要獨立新聞網站,讓許多獨立新聞網站更富有獨特性,他的文章經常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和倫敦時報等引用,由此可見他更是新媒體上不可或缺的狠角色。
Adam Ostrow在這訊息多變卻快速轉化的時代中,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你死之後,網路上的虛擬身分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這個身分是否能繼續「活」下去呢?

人類訊息的傳播方式由單線性轉為雙線性,快速與便利已成為新世代的最佳代名詞。截止到今年年底之前,全世界總計將會有近十億的人口活躍於各個社群網絡之中。而這其中擁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有一天他們將會面臨死亡!這樣的想法固然存有病態,然而這之中卻蘊藏了深遠意涵的議題值得我們深刻發掘。


訊息永不消失殆盡

Derek K. Miller是一位科學和科技類的新聞工作者,因罹癌而離開人世,他要求家人和朋友在他死後把生前預先寫好的一篇文章發布到網路上。他說:「就在此刻,我已經死了,而這也是我最後發佈的一篇部落格文章,我要求我的家人和朋友,當我的身體最終敵不過癌症的折磨而停止運作時,將這則事先準備好的訊息發佈出去,作為將這個活躍的網站轉變為歷史檔案的起點。」

當然,這名新聞工作者的資訊與檔案,被更加謹慎的被保存與留下,然而,這其中值得我們討論的是,現在仍存活的我們事實上都正在創造檔案,而這些檔案有可能會被儲存到某個角落,時代就是這樣的進步,這與過去截然不同,年邁的父母親或是祖父母在面臨寶貴回憶時,他們可能頂多擁有保存很久的一些照片或家庭生活影片 或是一本日記簿。但是如今,我們正在創造多元豐富的數位檔案庫!而這些檔案庫像是沒有壽命一樣,即使在我們離開人世之後,檔案仍會被永久的保留在雲端之中!


死神與存活者的新時代對話

Adam Ostrow也透過Foursquare網站呈現出「死神與存活者」的電子對話:
Adam Ostrow: 哈囉!
死神:Adam?
Adam Ostrow: 是的。
死神:死神可以隨時隨地將你抓走,甚至是在擁有生機之處。
Adam Ostrow: 你到底是誰?
死神:在一切都還來得及時,快登錄到ifidie.net!

其實該項服務所做的,非常簡單,就是讓你在死後,可以在Facebook上發布你生前完成的訊息或影片,讓你的故事在死後也能夠繼續生存。

另外一項叫做[千憶]的服務,這項服務允許你設立一個線上空間,讓你所愛的人們在你死後得以上傳照片、影片和故事。 時代的進步當然不僅只在於電腦、手機等電子產業,機器與人類的語言將更完整的結合,Tweets、Facebook、社群影片、視頻和部落格文章,除了可以當作資訊之外,更能衍生出解析一個生命體所留下的內涵,而當這樣的情況真的發生時,我們各種數位分身將真的可能在我們死後繼續和這個真實世界互動! 而我們現在習慣用的Twitter也有可能發展出「Next Twitter」,他可藉由分析你所有的推特串,以及所有你已經發布在Twitter上的內容,去預測你下一步可能會說些什麼。


機器人將是科技時代的新朋友

隨著我們科技能力的蛻變,你可以大膽想像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世界的進步模樣將是與機器人共創,MIT的Media Lab正在研究製造可以更趨近於人類互動模式的機器人。

假若機器人們與人的互動基礎奠基在專屬某個特定個性、以及此人終其一生所發布的數以萬計訊息內容而成的情況之下,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將會有所改變。
在這進步飛速的時代當中,人類所該學習的課題究竟是突破,還是維持傳統?「方便」帶來資訊留存的正作用,也帶來身份混淆的副作用,這些科技與傳播的更新互動,將為活生生流著血液的真實人類帶來什麼實質影響?倘若人、人生的定義有新的解釋,我們的時代將會是怎樣的時代?這些更是我們值得思索的重要問題。


撰稿:Aler


離家探險的意義?別只是思索,用雙腳實踐!

$
0
0

台灣超級馬拉松運動家陳彥博在幾週前完成了加拿大七百公里極地橫越賽,歷經11天意志與體力的考驗,成為第一個挑戰成功的亞洲人。近日,他在臉書上分享賽後調養身心的過程,不僅身軀瘦了許多,賽後整整七個晚上更是被同樣的噩夢驚醒,以為自己還在育空的雪地裡,孤立無援,面對未知與漫漫長路…。

陳彥博說,參加極限運動讓他發現存在世界的價值;而不管在哪個領域,所有像陳彥博一樣挑戰極限、甚至為此冒著生命危險的人們,勢必都要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這麼辛苦、危險、不適,到底為什麼還要去做?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英國極地運動家 Ben Saunders 這樣回答這個問題:「靈感和成長只會從逆境與挑戰中萌生,唯有踏出舒適圈、邁入未知的領域才能獲得!」


挑戰,只因它的召喚

許多登山者奉為圭臬的名言:「因為山就在那裡」源自二十世紀的傳奇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禮(George Mallory)。他也曾思索著一樣的問題,說到:「源源不絕的資訊會不會偷走我們想像的能力,或者取代我們實踐夢想的行動力?畢竟,如果已經有人完成了某個地區的探險,而我們都能以虛擬方式參與,那人們何必離家探險?」

馬洛禮在 1924 年攻頂喜瑪拉雅山時失去蹤影,如今我們僅知道,當年的6月8日中午,他的同伴抬頭望向山峰,在山頂不遠處的岩壁上瞥見一個移動中小黑點,而這個身影隨即被陰雲遮蔽,人們直到 1999 年才在山谷發現他的遺體;至今,仍沒有證據能確知他是否是比愛德蒙.希拉瑞(Edmund Percival Hillary)也就是記錄中最早攻頂之人,還早三十年登上埃佛勒斯峰頂。

照片中後排左二的馬洛禮看上去灑脫不羈,而他相信人內心有些東西會回應著山峰發出的召喚,那些非常艱困、尚未有人達成過的挑戰更能激發人們探索極致的欲望。Ben Saunders 不確定人心是否真存在這樣極端不理性的欲望,但至少在他的生命經驗裡,這樣的嚮往是確實存在的。

在2012年這場演講,以及2005年《踏著雪橇去北極》這兩場演講中,Saunders 訴說他26歲時獨自跨越北極,歷時72天的孤獨和恐懼,以及在達成那瞬間狂喜不已的歷程。

途中,他感受著方圓萬里之內只有自己一人的寂寞,也看著冰層隨著季節變化日漸崩裂,茫茫雪地中沒有任何指標和路線,唯一能證明他抵達北極點的證據,僅是一張模糊的GPS照片,螢幕上顯示著「位置:北緯90度」。

「北緯九十度整,好奇特的感受!現在這整個地球在我的腳下旋轉…一整個星球在我腳下!」

他站在北極點上,拍了照、錄了影,接著先用體溫暖了衛星電話的電池後,分別撥給母親、女友、和贊助商的執行長,但這三通電話卻都接到語音信箱。這種狂喜卻無從分享、極度喜悅與極度寂寞交融的瞬間,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若非親身體驗,恐怕我們永遠也無法想像。


橫跨北極的過去與未來

除了過程的艱辛與寂寞,Saunders 的極地冒險也經歷過失敗。2001年,年僅23歲的他嘗試了第一次遠征。他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探險家滑雪至北極,但探險才剛開始,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都發生了:他們被北極熊攻擊、遇上極度惡劣的反常天氣、食物不夠導致身體虛弱..。最後,他們的腳步趕不上冰層融化的速度,只得讓直升機前來搭救。

Saunders 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從這次的失敗困頓、沮喪、以及負債中重新振作;這次,為了達成他的夢想,他與世界上最頂尖的營養學家合作,制訂了全新的營養策略,為的就是「獨自」完成這趟被形容為「比攀登艾佛勒斯峰還危險 10 倍」的穿越北極探險,而他也的確做到了!

那麼,接下來呢?Saunders 的下一個目標是:三人步行來回南極點!(規劃路程為左圖紅線)

約距今一百年前,右圖中的探險隊曾歷經困境到達南極點,卻發現挪威隊伍早已到達;回程時這一行五人不幸罹難,而此後從未有人成功完成來回南極點的挑戰。今年十月,Saunders 的南極探險便會啓程,而我們也能在Saunders的網站上虛擬參與這場探險,坐在電腦前思索「探險」的意義;但在聽過 Saunders 的分享後,你是否隱隱覺得,除了思考,你是否也想用雙腳實踐些什麼?

現代人的生活比前人更安全、舒適、富足,好像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呼喚著我們去探險。想知道山有多高、河有多長、星星有多少,我們只需要幾秒便能在網路上找到量化後的精確答案,再用腦中的文字知識建構出對實體世界的想像;被資訊和現代生活馴化的我們,有時候就這樣誤以為世界上所有能被探索之處都已有過人們的足跡了。

然而,如同 Saunders 所說的:「親身體驗、參與、並竭盡所能,而非只是旁觀和思索,才是找尋人生意義的途徑。」若你已經隱隱感覺到平穩日常的邊界與侷限,就跨出腳步、走到陌生的地方、或挑戰你的體能極限,在探險旅途中與「離家探險的意義」相遇吧!


撰稿:劉耘

這麼工作最聰明!

$
0
0

關於該如何聰明的工作,坊間已有太多的書籍,用太多不管你做得到、或做不到的方式在「教導」你了,但是,究竟一個人為何無法提高工作效率?問題的核心在那裡?都不如 Jason Fried 在 TEDxMidwest 的一場 18 分鐘演講說的徹底。

開宗明義,Jason Fried 先拋出一個問題:「加果你真想把事情做好的時候,通常會去哪裡?」廚房、房子裡額外的小房間、地下室、咖啡店、圖書館,還有像是火車、飛機上等;也有人回答 「其實跟地點沒關係,」「只要是在清晨、深夜、週末的時候就可以」,結論是:幾乎沒人講「辦公室」。

問題來了,公司花大錢設置辦公室 還要求大家一定要進辦公室,但員工卻無法在辦公室內完成工作?

什麼原因?Jason Fried 點出你、我的共同心聲,通常大家上班時,一個工作天其實是分很多片段的,這就是辦公室的情況;常常有什麼事,就得分神去處理,跑去做別的事之後,再專心個 20 分鐘,就中餐時間了,然後又有別的事要做,再專心 15 分鐘,然後有人跑來問你的問題,等你回神,就五點下班時間了,然後回顧一整天,發現你根本什麼也沒做。

這是就擺在眼前的事實。很少人在辦公室真的有長時間、不被打擾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喜歡選擇在家工作,他們也許可能會進辦公室,但都是在很早的時候或是很晚大家都離開時,或等到沒人還是周末進辦公室,因為這樣才不會被打擾。

既然如此,為何不讓員工在家工作呢?很多主管會這麼說:「因為他們在家會看電視、睡覺、做別的事。」但其實,這些讓你分心的事,並不是真的干擾,因為這些干擾是自願性的,你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看電視、睡覺、決定什麼時候下樓、散步,而但辦公室裡的大多數讓人們無法好好工作的干擾,卻都是非自願的。

說穿了,你的上司不讓你在家工作,離開辦公室的原因是:
「如果我看不到人影,怎麼知道他在工作?」──標準「獨裁統治者的心態」

然後,他會告訴你,工作時真正會讓你分心的是 Facebook、Twitter 還有 Youtube 等其他網站, 他們甚至會完全禁止上班瀏覽這些網站,但真是如此嗎?

Jason Fried 點出現今辦公室裡的最大問題,其實是:M&M’s 經理(managers)和會議(meetings) ,這兩樣其他地方沒有,唯有辦公室裡會出現;經理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去打擾別人。他們很愛跑來「嘿,還好嗎?」 「報告你的進度」等等,而且都會在錯誤時機來打擾,正當你要好好做正事時,他們就會跑來煩你。

經理們會做的另一件更糟的事,就是會議,我們都心知肚明,會議不會是員工隨意召開,「馬上找十個人來開會。」、 「我不管你在幹麼,放下手邊工作開會就是了」,然後,儘管你正在想重要的事,或者在做重要的事, 突然間你就得停下手邊工作,被叫到會議室,坐下來討論無關緊要的事。

最後,Jason Fried 給了三個建議:

一、 在「周五便服日」之外,訂個「無言星期四」。在這一天,大家在辦公室都不要講話,完全靜默,你會發現完成的工作量有多驚人。

二、 將主動的通訊與合作,像是面對面、 拍肩、打招呼、開會等等,改為被動的通訊像是 email 或 MSN,因為這些東西都可以由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做。你可以關掉 email,但你關不掉老闆;你可以關掉 MSN, 但你躲不了你的上司。進辦公室後先專心工作,把工作完成之後再收發 email、開 MSN,因為很少有事情是緊急到需要馬上得到回覆的。

三、 如果你正巧有個會議要開,而你的權力夠大,就取消這場會議吧。

Jason Fried 給的建議,比較像是給老闆或主管看的,不過,也的確點出身為上班族的我們的心中無奈,而回歸到只是員工的我們,又該如何擁有一個優質的工作呢?


>> Shawn Achor: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

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

Shawn Achor 的 TED 演講:「優質工作的快樂秘訣」中提到:

普遍大家認為幸福及成功的公式是:「如果我更努力工作,我就會更成功,如果我更成功我就會更快樂。」不過 Shawn Achor 指出,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合科學邏輯且倒施逆行。

因為你的腦子每經歷一次成功,你就會把你期望的成功目標更改一次。舉例來說:當你一進了好學校,下一所學校就要更好;你獲得了一個好工作,下一個工作必須要更好;你銷售成績亮眼,我們就要提高你的銷售額目標。因此,如果你的幸福快樂是在成功的另一端,那麼你將永遠得不到這個感覺。

所以,我們需要想辦法把公式反過來寫,我們才能開始想像我們的腦子到底能做到什麼地步,因為在你感覺積極時,多巴胺會大量湧入你的身體裡,而多巴胺有兩種功能:它不但讓你感覺更快樂,它還會把你腦內所有的學習中心打開,讓你能以不同的方法適應這個世界。

Shawn Achor 發現有個方法可以訓練你的腦部,讓它能變的更積極,讓腦部運作更樂觀更成功。每天寫下 3 件另你感激的事,以及每天寫下 3 件新事,只需花 2 分鐘,連續 21 天,計劃終了時,你的腦部將開始記住這個模式-先從正面掃描世界,而不是先看負面。


>> Larry Smith:為什麼你無法獲得理想中的好工作呢?

為什麼你無法獲得理想中的好工作呢?""

另一場 Larry Smith 的 TED 演講:「為什麼你無法獲得理想中的好工作呢?」則提到熱情的重要性。在Larry Smith的眼中,依著自身的興趣從事工作或事業,是不見成功的,成功的關鍵在於-你的熱情,你真的曾經試圖尋找過你的熱情嗎?

Larry Smith說道:熱情是你的最愛。熱情是能夠幫你建立你的天份的最高表現。 熱情、興趣—這兩個不是同一碼事。

「Passion is your greatest love. Passion is the thing that will help you create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your talent.」

「你想要什麼,你想要什麼,你想要什麼,這就是熱情。它超越了興趣。您可以有 20 種興趣,然後是其中之一可能會抓住你,其中之一可能會讓你投入超過其他的任何事情, 然後你才可能算是找到你最愛的,比較過之後,都超過了所有其他你感興趣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熱情。」這是 Larry Smith 獲得 TED 全場聽眾鼓掌最熱烈的一段演講。


>> Matt Cutts:用 30 天嚐試新事物

用

當然,如果在你的心中,還是沒有找到那件你最愛的,不妨試試 Matt Cutts 的方法,聽聽他在 TED 的演講:「用 30 天嚐試新事物」。


>> Nigel Marsh:怎樣達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怎樣達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除了工作,我們大部份人更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曾經因為掙扎於工作與生活間,而毅然放下一年工作的 Nigel Marsh,在這一年間對此有了新的體悟:

一、 解決工作與生活間平衡問題的第一步,是確認你現實的處境,以及現實的社會處境。試著問問自己:是否過著一些令人沮喪的生活?長時間努力的,是在做一份自己也討厭的工作?為的只是去買一些其實自己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而必須去討好一些自己其實不喜歡的人?

二、 必須認清的是,政府和大型企業,並不準備去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停止外望,這是我們個人的責任,得為我們想為的生活而爭取。商業公司是天生設計成去搾取你的所有而同時逃避責任。有良心的公司會在公司設立育嬰室,看似很開明,但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惡夢,這代表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這血腥的工作間。

三、 我們需要考慮究竟我們怎樣去選擇工作與生活間平衡的時間框架。如果你渴望的理想是:充份的休息之後,和太太及孩子共進早餐,上班途中開車送孩子上學;工作三小時, 午飯時間和朋友做運動,另外再工作三小時,然後和一些朋友在酒吧喝點東西。接著,開車回家和太太、孩子在一起吃晚飯,再靜修半小時,並且有美好的性生活,還可以帶小狗散步。那麼,試著拉長你的時間框架,將這些原本一天內想做的事,放大成一星期內完成,你仍會感覺達到平衡。

四、 如果你想做的事情很多,而且不是立刻能達成的,試著去追求接近平衡,並且以一個平衡的方法。


>> 蔣勳:留18分鐘給自己

留18分鐘給自己""

關於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該如何取得?蔣勳去年在TEDx Taipei的演講:「留18分鐘給自己」,也有相當精彩的看法。

提醒你,試著預留時間些時間給自己,不管在專業還是家庭生活,都要預留時間給無法預見的事件和訊息,畢竟,太緊湊的行程會造成壓力;而且,如果你不在工作與工作之間預留時間,讓自己轉換心情,是會將自己壓垮的。


導讀:Charles

Google Glass 給予你更好的數位化體驗(TED 2013)

$
0
0

Sergey-Brin

就在今晨,Google共同創辦人Sergey Brin戴著未演先轟動的Google Glass現身,重返TED舞台!這支超吸睛的高科技眼鏡,採用語音控制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概念,省去時下主流的觸控操作,想用 Google Glass 紀錄下眼前美景,一句「拍照」的簡單口令就可輕鬆搞定!

Brin回想起15年前創立google時的願景,「我當初的構想是,資訊會自動自發地在對的時間點提供協助,你甚至不需透過搜尋引擎。」但現在,我們在得到資訊後,反而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我們都成了只關心自己的手機的低頭族。Brin反思:「難道人類就注定要用這種方式來互動?難道未來的交流方式就是在街上駝著背、低著頭,手指滑著一片毫無感情的玻璃?」Brin更質疑:「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剝奪,誰會真的想把自己的身體搞成這副德性?」

在敘述研發過程中,Brin更爆料自己的秘密:「我有一緊張就會不由自主抽搐的毛病(tic),頻繁使用手機也是人類在緊張時會有的一種習慣動作,但即便陷入焦躁不安,我寧願抽一支菸也不會低頭滑手機,至少抽菸的動作比低頭帥上好幾倍!之後,我開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在發現自己竟把無數時間奉獻在與e-mail獨處時,如此封閉的生活方式簡直讓我大開眼界!」

Google也盼望,在未來,人類能以更創新、符合人性的數位化方式彼此互動和交流。

一窺這支高科支眼鏡的面貌吧!»

最後在舞台上,Chris Anderson問道:「多少錢,何時開賣?」,Brin 回答:「早期,採用申請才可以得到,你可以在推特(tweet)到 #ifihadglass。你可以用 Yahoo 或 Bing 關注一下。」今天是申請最後一天,他也說,Google glass的成本是$1500美元。


翻譯:Paul | 原文:TED Blog – “It’s a little freaky at first, but you get used to it”: Sergey Brin and Google Glass at TED2013

創造驚奇的藝術

$
0
0

奧斯卡熱潮持續延燒,而由李安所執導,在台灣拍攝,並拿下四座小金人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成為近日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其中,不僅片中無數美不勝收的大海場景令人回味,更由於負責製作本片視覺特效的 Rhythm & Hues Studios 公司遭遇財務危機,並在頒獎典禮當天於場外抗議,讓許多人注意到電影特效產業的重要性、發展現況與困境。

為此,TEDxTaipei 特別介紹兩則電影特效的演講,由資深特效人 Robert Legato 與 Ed Ulbrich 揭開《阿波羅13》、《鐵達尼號》、《雨果的冒險》、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背後令人驚嘆的特效技術,喜愛這幾部電影的讀者千萬別錯過了!


用視覺欺騙大腦,呈現心中的「真實」

電影的本質,就是用快速播放圖片所造成視覺殘留來欺騙我們的腦;而電影中的特效拉高這種「幻術」的層次:呈現出超越物質世界、但更貼近人們想像與情感的畫面,因為只要我們騙過腦,大腦就會如熱戀中的情侶般盲目,不顧一切人工假造的畫面,只為感受電影中所呈現的美好氛圍!

《阿波羅13》、《鐵達尼號》、《雨果的冒險》的視覺特效總監 Robert Legato 曾做過兩個有趣的實驗。首先,為了知道人們被哪些畫面吸引,他在拍攝《阿波羅13》前邀請一群人觀賞真正的太空梭升空畫面,並在影片結束後立即請大家說出印象最深的片段。他發現,人們會改變影片內容,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他因此明瞭,電影特效要做的並非截取或複製事物真實的畫面,而是捕捉人們腦中的想像!下圖中,我們看見滅火器和錫罐做成的太空梭模型,而取景角度則是匯聚了不同人的記憶再加上自由創作,就成了《阿波羅13》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升空場景了!

然而,不只是觀眾,就連真正參與過升空計劃的太空人也不會有「符合真實」的記憶!Robert Legato 做的第二個小實驗,就是將拍攝完成的影片給NASA諮詢師檢查其中細節。不出所料的,這位曾是阿波羅15計劃的太空人的批評影片充滿錯誤、完全不合常理,但有趣的是,當導演播放了他自己出任務的實際錄影資料,他卻說:這也是錯的!也就是說,人們的記憶從來就不等同現實世界的真實!


當然,電影特效也會遇上需要完全仿真的時候。《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曾親自搭乘潛艇到海中拍攝沈船,帶回不可思議的美麗畫面,但,整部電影光靠他所拍下的畫面並不夠;他請來 Legato 填補畫面間的空白,代表 Legato 現在必須創造出與真實沈船水準相當的畫面!於是,他們在車庫製做了縮小的鐵達尼號和潛水艇,在煙霧中拍攝所需的畫面。

演講中所播放的影片片段穿插了導演拍攝的真實沈船(下圖左列)以及特效人員創造出的景象(下圖右列),Legato 也分享了兩者之間最顯而易見的差別:由於導演在深海拍攝時,不可能拍攝到自己乘坐的潛水艇,因此只要有兩艘潛水艇同時出現於畫面中的場景,就是特效團隊的傑作!


《雨果的冒險》則是 Robert Legato 另一部精彩作品,其中,電影裡車站警衛的被火車拖行的畫面是怎麼拍的呢?讓演員被火車拖行過於危險,且攝影棚內的火車也是固定的、不可能移動。因此,他們利用俄國導演 Sergel Eisenstein 在 1910 年發明的拍攝方式,讓攝影機與人物所站地板一起移動(下圖右),如此一來,背後靜止的火車拍出來就像是移動的狀態了(下圖左)。

此外,「一鏡到底」的鏡頭也是假造出的幻象。為了讓觀眾與這個以火車站為家的男孩一起穿梭在車站深處的重重密道,團隊用了五個場景、請兩位不同的男孩,在不同時間拍攝了五次!下圖左邊是第一個場景的結束鏡頭,右邊則是第二個場景的開始之處;將左右兩段影像融合後,就會是中間的「一鏡到底」畫面了!


放棄現有工具,尋找更傑出的科技!

另一部電影特效工業界傳奇的電影,就是《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特效師 Ed Ulbrich 在演講 揭露班傑明巴頓「做臉」過程中分享了這部被稱作「聖杯傳奇」的電影的製作過程:主角班傑明的頭部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完全由電腦合成!在導演大衛芬奇的堅持下,Ed Ulbrich 與團隊決心要用同一位演員飾演主角、不靠任何化妝技術來拍攝返老還童的班傑明!

首先,劇組決定將班傑明的頭與身體分開,讓不同年齡的不同演員演出班傑明各個人生階段的身軀,而演員演出時,頭戴藍色的頭套(下圖左上角),方便日後特效團隊將頭部替換成布萊德彼特的頭。接著,他們在布萊德彼特臉上塗滿感應磷粉(下圖右上角),利用「輪廓提取技術(Contour)」和「臉部表情辨識系統(FACS)」,搜集他臉部的 70 種基本表情動作,組合出他的無限多表情!

但這還不夠。為了呈現不同年齡的臉部表情,劇組請來化妝特效大師 Rick Baker 和超現實雕刻家 Kazu Tsuji 製作了三個班傑明的雕塑模型(下圖左下角),分別是 80、70、60歲的樣子,再將剛剛建立的「布萊德彼特的表情目錄」資料數據重新定向到模型上(下圖右下角)。經歷了好幾種技術的疊合,我們終於獲得了班傑明在不同年齡的所有表情!


其中,「輪廓提取技術(Contour)」十分值得一提。當時已有「動態捕捉技術」,也就是讓演員身著緊身衣,利用四周的紅外線感應來捕捉緊身衣上的反光標記點,再由動畫師將數據輸入到電腦 3D 人物上。但因為此技術所呈現的臉部表情如下圖右側所示,十分粗糙,他們便放棄了這個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轉往其他領域找尋新科技,而磷粉感應的輪廓提取技術整合最新的軟體程式碼,終於讓劇組獲得點與點之間的細緻變化,呈現出骨頭與皮膚在不同年齡的變動,皺紋、酒窩、細紋等等,毫不遺漏!(下圖左側)


除此之外,特效團隊更須創造出燈光系統,好讓頭部與身體接上時能融入各個場景的光線,更設計了眼睛系統,並依據布萊德的齒模雕塑出不同年紀的牙齒。


最後,一個稱作「情緒捕捉技術」的過程,將先前所製造出的表情細緻的添加上電腦做不出的豐富情感。整個過程花了特效製片公司 155 人共兩年的時間,其中的奧妙難以在短短十八分鐘內分享完!光是幾秒鐘的片段,就是數十個繁複的拍攝及製作過程堆疊而成,而觀眾幾乎不會察覺到這些都只是虛擬出的影像!


從製作層面來看,特效無疑就是電影的靈魂。電影特效團隊利用最先進的科技工具,融合最精緻的藝術媒材,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模擬現實世界的運作,甚至構築出遠超過現實、卻更能感動人心的想像國度;一個短短幾秒鐘的鏡頭包含了無數專業技術人員和藝術家的細心雕琢,而瑣碎繁複的工作內容更需要無比的耐心與堅持!

現今,電影特效工業並未受到與其價值相應的重視,不僅特效公司面臨財務危機、大眾的目光也時常只聚焦於知名演員和導演。藉著分享更多精彩的電影幕後製作過程,我們除了向每一位成就出觀眾聲聲讚嘆與感動的技術人員至上敬意,更希望能為觀眾帶來欣賞電影時的不同視野!下次走進戲院,除了欣賞劇中故事與演員演技,不妨也在觀影後試著認識電影中的特效肌理吧!


撰稿:劉耘

用色彩找回你的城市

$
0
0

位於希臘的左上方的阿爾巴尼亞有個名為 Tirana 的城市,這個首都之城不僅選出了一位藝術家擔任市長,更讓這位市長連任兩次,在任職 11 年間用最獨到的色彩政治學打擊貪腐,甚至舉辦了彩繪城市的公投,為「政治」兩字添上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繽紛色彩!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就讓這位曾被票選為2004年世界市長的 Edi Rama 告訴你!


不只是藝術創作,更是政治手段

對 Tirana 市的居民來說,Edi Rama 這個名字與兩件事劃上等號:一是拆除違章建築以取回公共空間,二是用色彩找回城市中消逝的希望。當他剛當選市長、市政府預算極少的景況下,藝術搖身一變,成為 Rama 感染民心、喚醒歸屬感、甚至爭取主導權的最佳政治行動!

當 Tirana 市第一棟灰暗公寓的外牆被漆上亮橘色彩衣時,車道擁塞、人民爭相前來觀賞,但卻引來了負責資金援助的法國歐盟官員極力阻止。「為什麼呢?」Rama 問他,「因為你選的顏色不符合歐洲標準。」歐盟官員回答道。

面對這樣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說辭,Rama 回應:「我們會自己選擇我們要的顏色,若你不讓我繼續這個計劃,我現在就在路上召開記者會,告訴大眾,你們看待我們的方式就如同社會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時期的審查者一樣。」

歐盟官員的態度立即軟化了,詢問 Rama 是否有妥協的空間。「很抱歉,沒有。妥協在色彩中代表灰色,而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灰色了!


「美」如同城市的守衛

「『美』就如同一個守衛,在警察或國家不在時繼續執勤。」演講中,Rama 以他豐富的比喻訴說他對城市的觀察。當新色彩在城市蔓延開時,一種「改變」的情緒和行動也悄悄擴散著。亂丟紙屑的情況減少了,繳稅的意願也大增,雜貨店老闆更拆下了百葉窗,安心的換上透明的落地玻璃窗;那些平整的路面、新植的樹木、和彩繪的建物給人受保護的感覺,而這並不是「美」所誤導出的幻覺,因為犯罪率確實下降了!

Tirana 市在1990年代經歷了一段無政府時期,當時混亂的局勢讓人們喪盡希望。也許,彩繪牆面不能餵飽小孩、也不會照料病患或教育文盲,但她卻讓人們感受到一股精神力量,認知到這個城市的人們正同心協力為彼此找尋更好的生活解決之道;換言之,她給予這座城市它最需要的:希望和溫暖。

而 Rama 也分享他藉由改造建物來消滅貪腐的過程:原本的接待中心裡,訪客來到這個城市卻得排長長的隊伍、承受風吹日曬,只為了從一扇小窗口獲得一張執照或許可,且窗口背後的職員根本看不清全貌。許多人為了免去這些過程開始行賄,而雖然職員一個換過一個,卻沒辦法根除這些貪腐的行徑。

「如果你把一個清廉正直的德國官員調來這些窗口,他們一樣會染上這樣的收賄文化。這無關於基因或道德感,這是制度和組織上的問題,更是環境與尊重的問題。」Rama 說。而在他們移除小亭子,建立新的接待中心後,賄賂情況便消失了!


我們可以改變世界!

言談間善用比喻的 Rama 將現今的政治形容為「一場諷刺的團隊比賽」:比賽被政客主導,民眾卻被晾在體育館的座位上,而他們對政治的熱情也漸漸讓位給盲目和絕望。政治只能激起更多衝動和悲觀,卻無法激起社會凝聚力,或市民對城市的嚮往。

而這場以藝術為主體的城市運動從簡單的粉刷外牆開始,從外觀著手改變人們內心的想法,由下而上除去包裹其中的陳腐制度,成功的的改善的一個城市!Rama 說:「當人們說什麼都不會改變時,試著停下來想想10、20、50、100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們的世界由改變的腳步來定義,我們可以改變這世界!」


撰稿:劉耘 | 圖片來源:8 views of Tirana, Albania — with its bright, multicolored buildings

那些衛生棉教我的事

$
0
0

在追求男女平權的現代,性別的界線似乎已不再像過去那般明確,我們有叱吒商場、政壇的傑出女性領導人,神乎其技的男性女裝設計師…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兩性在生理構造和某些方面上確實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隨著觀念的進步和改變,不論你身屬何方陣營,學習和理解雙方的差異總是能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今天,透過這位印度「烈士」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 無私的奉獻,我們將以男性角度,深入這塊既平凡又陌生的純白神秘棉狀物,從中體會女性的偉大,進而投入改善印度及各國女性生活的革命運動!


生活在物質資源相對充足的台灣,或許我們從未重視過衛生棉的地位,何況電視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號稱功能齊全的衛生棉廣告,一切似乎就是這麼理所當然,但這對遠在地球另一處的印度婦女們來說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在印度,許多家庭礙於經濟因素,使用衛生棉的女性比率僅僅只有 2%,多數女性大都使用不衛生的破布、葉子…等材料草草了事。

事件的起源發生在甜蜜的新婚期,Muruganantham 的妻子 Santi 一天躡手躡腳的鬼祟行為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正當他準備當起柯南,抽絲剝繭時,事實的真相反而讓他倒抽了一大口氣,其實一直以來,妻子都是用一塊他甚至不會拿來擦車的「破布」來處理月事,而在質問妻子為何用如此不文明的方式處理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片看似平凡無奇的衛生棉,對多數需料理家務的印度婦女來說,竟是相對沉重的負擔,偉大的女性們被迫在家庭負擔和生理衛生間做出取捨。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理解狀況後,Muruganantham 決定為親愛的老婆和全印度女性的健康奮鬥,他要開發出一個物美價廉的衛生棉,並誇下海口,誓言要將印度女性的衛生棉使用率提升至 100%!然而,革命的道路總是崎嶇不平,從實驗對象、過程到籌備資金無不困擾著這位烈士,一開始,Muruganantham 滿懷信心地跑到家裡附近的商店,準備買衛生棉回家徹底剖析一番,而店員謹慎包裝衛生棉的反應更讓他覺得自己活脫是個在交易贓物的壞蛋;東西到手後,他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一個令人屏息振奮的時刻,在經歷過漫長的 29 年人生後,這是 Muruganantham 和純白神秘體第一次有如此親密的接觸!

在解構了白色神秘體後,Muruganantham 輕鬆一派地想,「不過就是些成本不高的棉花嘛!如此簡單的構造,何不自己動手,幫愛妻做一個呢?」,在研發出第一代自製衛生棉原型後,他起初勉強說服妻子擔任實驗(受害)對象,但機伶的Santi也不是省油的燈,經歷幾次試驗後,她終於受不了丈夫的瘋狂實驗,而 Muruganantham 在吃了妻子、家人和醫學院學生的閉門羹後,決定放手一搏,自告奮勇地當起了衛生棉試用者!他把動物的血液裝進瓶子中,並用管子做連接,每走幾步路就擠幾滴血到內褲上,以模擬女性生理期的狀況,他甚至還將自己比喻成登月勇士阿姆斯壯,號稱自己是「第一位使用衛生棉的男性。」

如此壯烈的犧牲奉獻讓他對女性同胞深表尊敬,實驗期間,他徹底體驗了生理期造成的不便,他總是驚慌失措,那些潮濕和不潔的經歷始終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同時他也了解到,這塊白色棉狀物並非自己想像中的那般簡單平凡,單純使用棉花的功效有限,他得投入更多時間研究其它材料,在和醫學院學生合作時,他的妻子甚至懷疑他的實驗只不過是想在外頭拈花惹草的幌子,實驗的不順及夫妻關係失和也讓他產生出打退堂鼓的念頭。


伴隨熱誠而來的成就

經過四年的努力,Muruganantham 終於打造出一台價格親民且上手容易的衛生棉製造機,若以商業角度思考,一個企業的新發明總是能透過申請專利而賺取大把鈔票,但這位衛生棉革命家卻有著一套不同的人生哲理,他思考著:「一些企業家在累積財富後會開始投入公益行列,那為何不在一開始就有所行動呢?」,因此他決定只將機器交付在窮鄉僻野婦女自助團體的手中,超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原本僅出於改善妻子生活品質的發明竟跨越了地理界限,被多國採用,和其他大牌廠商分庭抗禮,而他白手起家的身分更讓他躍身成印度管理學院的教授和講師。

圖為 Arunachalam Muruganantham 發明的新機器,相較於傳統所費不貲又笨重的機器(上圖),Muruganantham的新發明顯得更親切上手

這些社會、事業上的成就並非 Muruganantham 當初發起革命的目的,就如他在影片中所說,若你想賺大錢、擄獲夢中情人的芳心,就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你認為是正確的事吧!透過他對自己理念的堅持,順利從無名小卒搖身一變成了改變世界的發明家,在演講的結尾處,他更為現今社會提出發人深省的疑問,「世上分為三種人:沒受過教育、受過一點教育、和受很好教育的人。今天,我這個只受一點教育的人為社會做出了改變,各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又做了什麼呢?」


撰稿:Paul

這是我想要的未來台北城市!

$
0
0

3 月 15 日,TEDx Taipei 要到廟口「開講」囉!我們將在台北市最古老的商業聚落-迪化街商圈的霞海城煌廟,與大家共同勾勒未來的台北城市藍圖與風貌。

「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是一個人幸福的首要的條件。」
──歐里庇德斯(希臘劇作家)

你,最喜歡那一個城市?是美國紐約、中國上海、或者澳洲雪梨、英國倫敦,還是台北…它們各有其特色,誠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詮釋:「城市有區別才能存在。」

而你夢想中的台北,這座城市又該展現如何的風貌?「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的人追求的是什麼?」-出自芬蘭著名的城市規劃和建築專家伊利爾。

別懷疑,你,正是參與未來台北城市藍圖與風貌的一份子。TEDx Taipei 團隊邀請你 3 月 15 日共襄盛舉,也特別選出五場關於未來城市的TED演講或文章,由你們來票選決定:「這是我想要的未來台北城市」。

一、 讓城市容納更多人的聰明設計
二、 不可思議的屋頂森林
三、 用色彩找回你的城市
四、 神奇的感應城市
五、 「從搖籃到搖籃」的永續城市


一、讓城市容納更多人的聰明設計


城市創造了大部份的財富和機會,隨著越來越多人往都市竄流,該如何保有都市的優點,去蕪存菁?

在 Kent Larson 目前參予的中國城市發展計劃中,他希望先從發展細胞社區開始著手,建立起小型都會細胞社區,讓市民在步行20分鐘的距離內滿足各項需求,社區電力、網路供應站等設備都可以集中設置,再將各個社區以大眾運輸串連,並發展各地獨特的街道景觀!

Kent Larson並提出折疊汽車、機動性公寓、及其他創新設計,讓未來城市就像過去的小村莊一樣有效率地運作。


二、不可思議的屋頂森林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度是綠地少得可憐的經濟重鎮,根據貝魯特美國大學的報告指出,該城市的公園綠地僅佔城市土地面積的3%。

因此,建築家Wassim Melki擬定一項叫做「Wonder Forest」的計畫,他搬來可種植中型樹木的盆栽,並且放置於屋頂上,形成所謂的「永續屋頂」。從天空中鳥瞰貝魯特城,這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屋頂森林。

其優點是既不會占用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也能淨化當地的空氣品質。當大片植栽綠意覆蓋住城市屋頂,就像一層保護網,可阻絕陽光直接照射建築物,提供城市人更涼爽的生活環境。


三、用色彩找回你的城市


美化一個城市。Edi Rama 在當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市的市長時,選了這看似簡單的道路。

他當了11年地拉那的市長,他拆除違章建築來取回公眾空間,用顏色來找回在他居住的城市已經消失的希望。而公眾空間的復甦,不僅喚起了人們已失去的對這城市的歸屬感,更激起了人們對自己居住地的驕傲。

而當到處都見得到新的色彩,一種想改變的情緒開始轉換人們的心靈。比如說,人們開始減少在街道上亂丟紙屑,開始願意繳稅,開始感受到那些他們已經遺忘的感覺,而「美」就如同一個守衛,在市區警察不在的時候繼續執勤。


四、神奇的感應城市


Carlo Ratti以F1賽車的概念解釋感應器(sensor)的用途,現今賽車借助數千個感應器進行即時監控,讓賽車本身變得有智慧,也更能夠因應競賽中的各種狀況。換個角度思考,只要將感應器的概念運用在城市中便可以輕易規畫出「最佳化的城市」。

他舉例: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道路收費系統,可自動辨識進入市中心的車牌,並且根據車輛行駛地點向駕駛人收取費用,如此一來,當車輛通過市區時,不僅可節省50%的等待時間,也能降低15%的廢氣排放量。

為了迎接奧運,英國倫敦街頭遍布配備Wi-fi的智能垃圾桶,這款智能垃圾桶前後兩面均備有大螢幕並且不間斷的播放著各種新聞,讓隨處可見的垃圾桶形成了倫敦都市區內數據中心交換站,由於Wi-fi的設備讓每日的新聞消息、公車時刻表,甚至未來奧運的賽程與消息,都能通過這台智能垃圾桶進行信息的公開傳遞,因為具有較高的時效性和公眾性,當有緊急情況發生時智能垃圾桶即能發揮它強大的功效


五、「從搖籃到搖籃」的永續城市


「從搖籃到搖籃」這個觀念,應該已經被許多人接受了,但應該要如何做?致力於環保的建築師兼設計師 William McDonough提供了解答。這是他正在中國進行,以「從搖籃到搖籃」模式所規劃的城市之一。

他確保城市裡每人都有新鮮空氣、乾淨的水,以及每間公寓在白天某個時刻都會有直接日照。公園,就是個生態基礎建設;每人距運輸系統都在步行五分鐘內;如果你沖馬桶,糞便將進入廢水處理廠,處理後當資產賣,而不是有害物;水全部取來建構濕地作為棲地重建。

糞便回收產生的天然瓦斯,再回到城裡作為炊煮用燃料;混合肥料則全被取回到城市的屋頂,那裡可以耕作;所有工廠中心和所有工業區屋頂的太陽能板可供應全城電力所需。


導讀:Charles


發現你的樂觀偏見

$
0
0

樂觀=認知錯誤?

又是一個打破我們舊有思考的新觀念,「樂觀」難道不好嗎?為什麼我們需要加上「偏見」來形容一個看似沒有缺點的字眼呢?對於Tali Sharot來說,樂觀永遠要加上偏見才會合理,到底是為什麼?快來為你的「樂觀偏見」找個解答吧!


永遠加上「偏見」的樂觀

你曾經高估過自己嗎?其實大約80%的人都有這種傾向!或許是因為在生活中不太常經歷到極差的情況,我們總是認為那些壞事「不可能是我」,而低估了它們的可能性!就拿人生大事「婚姻」做為例子:

根據調查,在西方國家中的離婚率為40%,也就是說,在五對佳偶當中會有兩對在未來面臨分居、離婚、分家產…等等的情況,但是當你把這個問題拿去問剛步入禮堂的新人,他們給你的答覆一定是:「百分之百不可能!」似乎我們腦中的樂觀總是大於了實際的成分,我們的樂觀細胞大大的低估了離婚的可能!


你的樂觀導向

我們對自己樂觀,對孩子樂觀,對家人樂觀,但是對坐在我們旁邊的人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真的是這樣嗎?試著回想看看從前學校的家長會,是不是每位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聰明的那一個?就算不會畫畫,那至少創意很好!或許數學很差,但是卻很會寫書法!那再讓我們用另一種角度思考,當我們自己或家人生病時,我們總是認為「沒關係!一定會好起來!」而若是偶然遇見一個不相干的病人,第一個想法可能就變成了「真糟!他可能活不過一年。」

而這是為什麼呢?那正是我們腦中的樂觀偏見在作祟!現在讓我們跟著Tali Sharot一起來做個樂觀實驗測試看看吧:

試想看看,以下這些能力,和其他人相比,你是屬於圖上的哪個位置:

1. 和別人相處得很好?
2. 你有多少吸引力?
3. 你有多有趣?
4. 你有多誠實?
5. 你有多謙虛?

你都位於哪個位置呢?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自己擺在一般水平之上的區域,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次次都比別人好!但若是拿「總是以樂觀偏見的信念生活」和「保有期望不高的態度」相比,到底哪種對我們才是有益呢?


幸福的祕訣

常聽到別人說:「不抱有期待就不會失望。」既然我們都擁有樂觀偏見,那是不是所謂「幸福的祕訣」就是不抱期待呢?假設我們不期待愛情,當他它沒有發生時我們便不會失望,但當有一天它突然降臨時,便將會是一個讓我們快樂的大驚喜!這樣的假設看似無誤,但是Tali Sharot卻有三個理由來推翻它:

一、不論發生什麼事,期待高的人通常自我感覺較好
拿兩個學生來說,研究顯示,一個期待高的人會將自己的成功歸於自己的人格特質,他們認為:「因為我很聰明所以我考一百分!而我以後也會繼續考一百分!」但是當他們失敗時,不是因為變笨了,而是因為:「只是這次考試不公平,我下次會考更好!」而相反的,對於期待低的學生來說,當失敗時,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太笨,但是當成功時,他們卻想:「是這次考試太簡單,我下次一定會露出馬腳。」

二、不論結果如何,單純的期待行為使我們快樂
經濟學家George Lowenstein曾在校園做過實驗,他問學生:「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個名人的吻?」而選擇有:現在馬上、3小時內、24小時內、3天…等等,而研究發現學生最願意購買的不是馬上就來的吻,而是等待3天的吻!為什麼為這樣?因為如果你現在馬上就被親了,而這一切也就結束了!但若是要等待3天,而在這3天之內你便會有預期、等待的快感!就像我們喜歡工作的週五勝於休假的週日一樣!因為撐完了週五,便能得到兩天的假期,而過完了週日,得到的便是一周的工作!

三、樂觀不只和成功有關,它導向成功

為什麼降低期待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呢?許多時候「樂觀」是能將我們導向快樂與成功的,當我們期盼前途是光明的,我們的壓力及焦慮會隨之降低,不但煩惱減輕,更擁有能使人健康的優點!


聰明的使用樂觀偏見

我們的期待來自於樂觀偏見,而事實上若是我們沒有了樂觀偏見,似乎人人都會變得有些沮喪!以輕度憂鬱者來說,因為他們對於展望未來方面完全沒有樂觀偏見,所以實際上他們比健康的人來的現實;但若是拿重度憂鬱者來說,因為他們有悲觀的偏見,所以往往盼望前途會比結束和死亡來的差。

而雖然「樂觀」的確能改變主觀的現實,但是有時不切實際的樂觀卻會帶來危險,它有可能導致金融崩潰、造成計劃錯誤。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應該是:

保護自己免除樂觀危險,但同時對未來保有希望,從樂觀的許多成果中獲益。

當我們瞭解了樂觀偏見,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將它趕走,而是期盼自己能找到折衷的辦法,想去好的計畫,讓自己免於不切實際的樂觀危機。

看看上圖吧,如果你是一隻悲觀企鵝,相信自己永遠不會飛,那麼你就只能永遠站在岸上;而若你是一隻極度樂觀的企鵝,你盲目的相信自己會飛而一頭栽下去,當你撞到地面時你會發現自己有了大麻煩;但若你是一隻瞭解如何善用樂觀偏見的企鵝,你相信自己會飛,而且擁有當計劃失敗時能夠保護自己的降落傘,那麼,就算事情並不如意時,你依然能夠翱翔天際!


撰稿:Sandy

談反核沒意義,現在要談的是廢核

$
0
0

擁核?反核?不論你對核四的態度是什麼?總算不必再任憑立院諸公,依著個人或政黨利益說了就算,核四公投確定開步走,這一次,你能用投票來表達你的意見。

只是,為何只有兩個選項?至少我還聽到另一個聲音-廢核(停止使用現有核一、核二與核三廠);雖說核四公投總算是體現民意,但似乎還不到百分百。

既然沒有「廢核」這個選項,那究竟是擁核、還是反核的人多?TEDx Taipei 曾在粉絲專頁上丟了一個問題:「到底核能該不該存在」,調查結果是,有將近八成的台灣網友都否定核能有存在的必要性!

這個結果「當然」完全不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倒是美國 TED 曾經在 2010 年舉辦過,首度以辯論會形式的一場演講,現場的美國聽眾卻是壓倒性的贊成核能(根據主持人推估,在辯論會開始前,擁核與反核的比例約 75%:25%),頗讓人訝異。

沒想到,美國與台灣的民眾對於核能的立場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當然,這場演講是在日本福島311震災之前所舉辦的。

這場辯論會中,分別代表擁核的 Stewart Brand 和反核的 Mark Z. Jacobson 兩位專家;各自提出了幾個觀點,來支持自己的立場。頗值得我們深思:

辯論:這個世界需要核能嗎?


支持方:
1. 人類需要穩定供應的能源,但目前的再生能源都還無法穩定供應。
2. 發展了四十年的核能製造的廢物比目前的主要發電消耗品煤炭還少很多。
3. 再生能源,如風力或太陽能,都需要很大的腹地來產生電力。
4. 過去的核彈頭可以回收做為發電的材料,達到裁軍的目的。

反對方:
1. 核電廠製造的二氧化碳比再生能源還多。
2. 蓋一座核電廠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在那段時間中又浪費更多能源了。
3. 其實風力發電的佔地面積只有那根柱子接觸的地表,其餘的空地可以做更多利用。
4. 核廢料會助長某些國家的軍事武器發展

看完這場辯論,不知你是否已動搖原來對於核能的態度?倒是美國TED現場的聽眾有不少轉了念頭,根據主持人的推估,原先擁核與反核的 75%:25% 比例,在 20 分鐘的辯論會後,成了 65%:35%,有一成擁核的人跑票了。

美國民眾會對擁核持正向態度,一個重要的原因和擁核的 Stewart Brand 專家所提的第4個論點有關,在於核能並非只有我們現存-以「核分裂」方式產生能源的核能發電廠,美國已積極發展毋需太擔心核廢料問題,且能源產生效率更大的「核融合」技術。


什麼是「核融合」技術?

簡單來說,現代的核電廠使用的發電技術,稱為「核分裂」(台灣現有的核一、核二、核三廠或預計要建造的核四廠,都是核分裂技術),其原理是利用中子撞擊一顆重原子(通常為鈾或鈽)後,重原子會「分裂」成兩顆輕的原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核融合則是相反的過程,將兩顆輕的原子核對撞後,形成一顆較重的原子,並在過程中放出能量。不論哪一種,能量的來源都是核反應的過程中減少的質量,透過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 E=mc² 轉換。

看不太懂?無妨,反正「核融合」技術與現有的「核分裂」技術相較,它有幾項優點:

一.產生的能量極大,較核分裂技術大上數百倍
二.沒有放射性污染的核廢料產生
三.核融合技術所需要的原料為氫元素,取得容易,因為只要有水就有氫

這等於幾乎完全屏除了現有我們對於核能發電最大的疑慮,只不過,一直以來,核融合技術的發展,始終處於「只聞樓梯響」的情況。

不過…

在才剛落幕的 2013 年 TED 年會中,年僅 18 歲,卻已是核子物理學家的天才兒童 Taylor Wilson,現場發表一款他自己設計出的小型核子融合反應爐,這個裝置可產生 50 到 100 百萬瓦特電力,能夠為約 10 多萬戶住宅提供電力;Taylor Wilson 提到,未來將燃燒舊核武廢料(目前採用的是熔鹽),還能替住宅、工廠或開發中國家提供電力。

Taylor Wilson 於 2013 TED 大會演講報導


Taylor Wilson 已是第二度上 TED 演講,前一次是 2012 年,當時,他的開場白是:我是一個核子物理學家,這可能有點難以相信,但我真的是。我想要說服大家的第一點是:「核融合」技術將會成為 T.Boone Pickens (美國能源泰斗)曾提起的,讓我們連接未來的橋樑, 因為「核融合」將會是未來的能源。第二點則是要證明:孩子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Taylor Wilson:沒錯,我蓋了一座核融合反應爐


14 歲時就已弄懂「核分裂」原理(即現有核能發電廠的運作方式)的 Taylor Wilson,高中還沒畢業時,就曾獲邀為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上課,講解如何將這套成本僅數百美元的研究成果,應用在反恐行動的高科技設備中。
他計畫設計的專型核融合反應爐,燃料是熔化的核武放射性原料,並可將燃料封在內部,持續用30年。Taylor Wilson表示,「我認為這有強大潛力足以改變世界。」他說,「冷戰時建造龐大的核武火藥庫,我們不再需要它們……如果能把將其好好利用,反應爐『超愛』這些東西。」實驗顯示:Taylor Wilson設計的反應爐運作時的溫度,比一般核子反應爐低,即使出現裂痕也不會噴洩出任何東西。

Taylor Wilson 計畫 2 年內造出反應爐原型,5 年內上市。他說,這不只能對抗氣候變遷,還能將電力帶給開發中的世界,「想像如果反應爐裝在火箭上,飛到其他星球去移居,即使到達之後還有電力可以用。

Taylor Wilson 認為,人類不可能永遠依賴石化燃料做為能源,過去發生的核電廠意外,1986 年的車諾比(Chernobyl)事件和 2011 年日本的福島電廠事件,和處理核廢料所衍生的問題,他認為核能發電不是永續的方法,他一直思考在擁核與反核之間,是不是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若你對核融合技術感到興趣,希望有更深一層的瞭解,還可觀賞物理學家 Steven Cowley 的 TED 演講:「核融合是未來的能源」。他確信,核融合是唯一可以解決能源危機的永續方案。他解釋為何核融合是可行的,並詳談他與許多人投注一生心力的計畫內容,與時間競賽著,希望能盡快創造出這個新能源。

這是 Steven Cowley 的願景。他說:當人們在說核融合是 30 年後的技術,甚至永不可能發生時,我會說:「真的啊,但我們已經做到了呢。」不是嗎?我們在 1997 年的時候,已做出一千六百萬瓦的核融合能量。而在 2013 年我們將會再次啟動它打破之前的紀錄。但這還不是核融合的能源。這只是讓核融合發生而已。我們必須把反應移到核融合反應爐裡。因為我們希望地球有維持三千萬年的核融合能源。這是我們正在建造的裝置。

Steven Cowley:核融合是能源的未來



最後,分享兩篇 TED 演講:美國太空總署(NASA)奈米技術部研究員 Jonathan Trent 的「微藻,未來生質能源的超新星」,以及美國前副總統 Al Gore 的「對最近的氣候變遷趨勢發出警告」。

前者,Jonathan Trent 分享他正在研究如何於外海養殖微藻,並用它來處理廢水並生產生質能源。他將微藻稱之為你可稱之為「沒有化石的燃料」,他的研究顯示:相較於其他可作為生質能源的農作物,1英畝(1英畝=4046.86平方公尺)的微藻,每年至少可提煉出 2~5000 加侖(1加侖=3.7853公升)的油料,足以和石化燃料抗衡,微藻除了可以消耗廢水中的二氧化碳,淨化汙水,也沒有農業、民生用水或占用土地的問題。

Jonathan Trent:微藻,未來生質能源的超新星



後者,則是著有《不願面對的真相》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呼籲人們重視全球暖化議題的 TED 演講。在這場 2009 年的演講中,他用影像清楚的告訴大家(當時最新的)南北極冰帽溶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也用諷刺的手法揭穿所謂「淨煤科技」(clean coal technology)的謊言,提出了他所想到的解決之道:發展再生能源。

美國前副總統 Al Gore:對最近的氣候變遷趨勢發出警告



然後,3月9日,我們出發-一同上街參加「反核大遊行」吧!


導讀:Charles

2013 TED Prize 大獎得主的遠大抱負

$
0
0

幾十年來,我們不斷重複把同樣的問題掛在嘴邊,究竟「未來教育的面貌會是什麼模樣?」,而這也是「世界的教育部長」Ken Robinson 爵士一直以來都相當關注的課題,終於,在這次的 TED 2013 上,Ken Robinson 正式宣布了 2013 TED Prize 的獲獎名單,一位手中握有眾人盼望已久、亟欲渴求解答的救世主,終於現身於世了!

Robinson 於開場介紹時表示:「現行的教育制度讓無數的孩子們與學習漸行漸遠,考試和學習的界線也不再明確…」他接著說:「好奇心是點燃學習動力的導火線,而鼓舞人們擁抱學習的祕訣,就是創造、提供各種可能,讓大家的思想更開明活絡。」

緊接著,Robinson 於會場正式宣布,Sugata Mitra 為榮獲一百萬美元獎金,本屆 TED Prize 大獎的贏家!Mitra 曾於去年兩度出席 TED Talks 演說,也曾替 TED 出版一本名為 Beyond The Hole in The Wall 的電子書。

大獎得主 Mitra 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們,除了在接受傳統教育外也能有機會透過其他管道自學,也就是說,讓他們沐浴在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的環境下,透過自我探索、研究和同儕分享、交流達到學習的目的;Mitra 也於 TED 舞台上許下了一個大膽、具遠見的心願:「協助孩子摸索心中無限能量的世界為導向,全力投入改變未來教育的行列。」為了讓這個夢想成真,他也請 TED 社群一起幫他打造一所位於印度教育實驗室的「雲端學院」,孩子們可藉此透過網路和各種資訊、線上教師產生連結,展開一場充滿知識饗宴的冒險;他希望 TED 能設計出一個以孩子為導向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學習。

Mitra 於演說中提出了他的看法,「現存的教育制度是出於 300 年前,大英帝國之手的過時產物」,演講開場時,他更表示「英國在維多利亞時代時,創造了一套由人組成、國際通用的『人工電腦系統─官僚體系制度』,而為了讓系統能順利運作,他們需要數量龐大的人力,這些人必須要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所以,學校就這麼誕生了,學校就是生產人工電腦零件的工廠,這些人(零件)的字跡必須工整、他們要能讀能寫,還要會算加減乘除。」

但這些技術在「真正的電腦」問世後已不再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了,Mitra 表示:「『失敗的教育體制』一詞或許聽起來很炫,但這套系統並非不得體,事實上它是一套精工細造的完美產物,只是…我們不需再依賴這套系統,因為它已過時,早該壽終正寢了!」

我們不知道未來科技的樣貌,我們也無法預測以後的工作會需要哪些技能,因此,Mitra 認為「教育應該要為每個人拓展出各種學習的可能。」

Mitra 之前的研究足以為他許下心願背書,在 1999 年時,Mitra 開始著手進行一項他稱之為「牆中洞」的實驗,他跑到印度德里一處貧民窟中,在一面高約 3 吋(約 90 公分)的牆上鑿了個洞,並把電腦擺進洞內,幾個小時後,孩子開始聚集在牆邊,好奇地問 Mitra 有關電腦的問題,但 Mitra 在表示自己毫無頭緒後便隨即離去,不久,孩子們竟已經知道如何上網,並透過同儕交流,提升使用網路的效率;Mitra 接著在距離 300 哩外一處更與世隔絕的聚落重複先前的實驗,他在馬路旁架設了一台電腦,當他幾個月後回到那兒時,孩子們竟已在路旁打起電動遊戲了!他們還對 Mitra 說:「我們想要更快的處理器,還有一支更好用的滑鼠!」另一則令 Mitra 不可置信的是,這些孩子們表示「由於電腦只有英文介面,他們就透過自學學英文。」

Mitra 形容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把「自學」一詞說得如此理所當然。

之後,Mitra 繼續著手實驗,他想知道位處偏遠地區的學生是否能單純地透過一台語音輸入機,學習一套截然不同語言的發音系統,實驗結果證實,這套方法確實有效,而喜出望外的 Mitra 接著更加天馬行空地計畫他的下一個實驗:「一個母語為塔米爾語的 12 歲孩童是否能透過一台英語介面的電腦,學習了解複雜的 DNA 核酸複製生物技術?」

這項實驗進行的速度相對緩慢,但實驗結果卻相當令人振奮,幾個月後,孩子們開始透過電腦學習那些遠遠超出他們學齡範圍的專業知識,3 個月後的一項測驗顯示,孩子們對此專業的理解程度從最初的 0% 一舉躍昇至 30%,但 Mitra 對此結果顯然不甚滿意,他想深入了解孩子潛力的力量,因此他找了位毫無相關專業知識的 22 歲女性擔任孩子們的導師,利用「祖母法則」,一套單單僅以支持和鼓勵取代傳統教育的教授方式進行實驗,之後,孩子們對此專業科目的理解程度又更上了一層樓。

Mitra 說道:「我們正身處在一個學習新知僅需花費不到 2 分鐘時間成本的世界中,知識在未來是否已不再重要?」Mitra 對此疑問並未多加評論,但他希望能挑戰並推翻現今以教學、考試及無止境重複填鴨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就如他所說的,孩子們視懲罰與考試為一大威脅,這些過時的方法早已不適用於大英帝國時期後的時代了,他呼籲人們應將教育從以往脅迫的觀念轉為一種相對愉悅的體驗。

Mitra 也介紹了他另一項實驗:「雲端奶奶計畫」(Granny Cloud),一個由退休教師所組成的社群,透過Skype連結各教學中心,提供孩子們在課業上必要的協助和鼓勵,Mitra 稱此類教學環境為 “SOLE” —self-organ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 (自組學習環境),課程以學生求知若飢的好奇心為核心,並以多樣化的同儕評量和證書認證取代過去一致性的大小考試。

「若我們能將教育的方式進化成一種『自組有機體』的型態,學習的動力便會油然而生,重點不是在學習,而是教育的方式。」

Mitra 抱走的1百萬美金 TED Prize 大獎並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是一筆供他在全球實踐教育理念的種子基金,這筆金費能使他一項在印度的雲端學院計畫順利在今年動工,這所劃時代學院囊括了教育和研究中心,勢必能為往後的「自主學習」教育型態注入一劑強心針,學院採用雲端技術管理,同時也會有專人 24 小時觀測,這項計畫的資料是完全透明開放的,任何有興趣的人都能進一步深入了解。

若你對 Mitra 提出的 SOLE(自組學習環境)概念相當感興趣,他也提供父母、教育家、教師一套實用的工具包,這份線上資源能幫助大人們為被好奇心驅動的 8-12 歲學童提供協助,而關鍵便是「問些不平凡的大問題」,例如:「要是有顆隕石正朝地球飛來,你從何得知它是否會撞到地球?」Mitra 一直以來也都為孩子們對類似問題的反應深感著迷。

在演講進入尾聲時,Mitra 也分享了一則趣聞,他回想了之前的經驗:「當時有個小女孩跟著我四處晃,我說我想提供一台電腦給大家用,她立刻伸出手來對我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翻譯:Paul | 原文:TED Blog – A school in the cloud: Sugata Mitra accepts the TED Prize at TED2013

愛情,有道理可言

$
0
0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我們就來談談愛情吧!

首先,愛情不總是快樂的,甚至,多數人都有痛苦的經驗,這你應該不否認吧!美國曾經進行一項針對大學生的愛情調查,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曾經被自己真愛的人拒絕嗎? 第二個則是:你曾經拋棄真正愛妳的人嗎?不管男女,回答兩者皆是的人將近 95%,顯然,幾乎沒有人能從愛情中全身而退。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仍如此渴望愛情,甚至願意為愛而死?

關於這個問題,你可能有數以萬計的答案,那不妨來聽聽,美國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曾在美國 TED 演講時作的解釋。她為了更深入了解這個十分真實且與我們切身相關的生理需求-愛情,與她的研究團隊,用核磁共振儀 (MRI) 掃描那些沈浸愛河以及剛被拋棄的人的腦部。

Helen Fisher:戀愛中的大腦活動


Helen Fisher 的樣本數總共有 32 名瘋狂陷入愛河的人們, 其中的 17 位愛的瘋狂,而且,愛獲得了回應;另外 15 位同樣愛得入骨,但才剛剛被甩了。

在進行腦部 MRI 掃描之前,Helen Fisher 會問他(她)們各式各樣的問題, 最重要的問題總是同一個,那就是:「你有多少時候,會想到這個人?」 他們總是回答:「整日、整夜,我無法停止想念他/她。」最後一個問題則通常是:「你是否願意為他/她而死?」 這些人總是回答說:「會呀!」 就像問能不能遞一下鹽罐子的輕鬆平常。

進行大腦掃描時,Helen Fisher 會給實驗者看一張愛人的照片,另外一張是尋常普通的相片, 看這些照片之間,會有一個轉移注意力用的小活動, 藉此觀察大腦在高度運作時 以及在休息狀態的一些狀況。

實驗結果出爐:

● 17 位愛的瘋狂,且愛獲得了回應的「熱戀中人」, 在靠近腦底部的小地方發現了腦部活動,該處叫做腹側蓋區 (VTA),VTA 區是腦部回饋系統的一部份,比負責認知思考的腦區深很多,也比負責情緒的腦區深。該區細胞會製造一種稱之為「多巴胺」的自然激素,然後將之送到腦部的許多區域。Helen Fisher 發現,這個「熱戀中人」腦部特別活躍的區域,在古柯鹼毒癮發作時,也有相同反應。

Helen Fisher 的結論:

浪漫的愛情是一種癡迷,讓人沈淪耽溺,令人神魂顛倒、喪失自我;你無法停止惦記另一個人,因為有人在你心裡紮營。
Romantic love is an obsession. It possesses you. You lose your sense of self. You 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another human being

浪漫愛情的主要特徵是渴求, 強烈的想要和某一特定對象長相左右的渴求,不只是性,更是於情感上的需求。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tic love are craving: an intense craving to be with a particular person, not just sexually, but emotionally.

● 而另外 15 位同樣愛得入骨,但剛剛才被甩了的「失戀中人」,則在 3 個腦部區域發現活動,其中一個活動的腦區,竟然就是那個與強烈的愛情相關的腦區-VTA 區。天呀,真糟糕,大家都知道,一但被拋棄,我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把這個人忘了,然後重新開始生活;不過,事與願違,我們實際上反而愛的更深。

「失戀中人」第二個活動腦部區域,則是在計算得失的腦區。你知道的,當你躺在床上像具屍體般,或是動也不動的看著相片時,其實,在你的腦子裡無法控制的是:你不斷的在算計,究竟自己做錯了什麼? 為什麼失敗,又失去了什麼?要怎麼討回來?

最後,但卻重要的是,Helen Fisher 在一個腦區發現活動,這個腦區和一個人會對另一個人的深度依戀有關。也難怪,有那麼多因愛犯罪的案例會產生,尤其當我們在愛中遭到拒絕時,這個腦區的大腦回饋迴路作用,會讓人感到極度有活力、專注,且極度有動力並非常願意窮盡一切,只為贏得所想要的。

Helen Fisher 的結論:

浪漫的愛情是一種癮 ,一種在順遂時,極度美好;然情況有變時,則極度糟糕的癮。
Romantic love is an addiction: a perfectly wonderful addiction when it’s going well, and a perfectly horrible addiction when it’s going poorly

浪漫愛情不是一種情緒…它是一種驅動力,直接從精神上發動出來的力量, 精神上想望和渴求的部分。
Romantic love is not an emotion. … It’s a drive. It comes from the motor of the mind, the wanting part of the mind, the craving part of the mind

因此,為什麼你愛了這人卻不去愛那個人,時機很重要、近水樓台很重要、神秘感也很重要。當你愛上某個有點神秘感的人,一部分原因是神秘感會刺激大腦產生更多多巴胺,可能就推動你跨過愛情萌芽的一個門檻。你會愛上一個在你的「愛情圖譜」中條件符合的人-這圖譜上放的條件是你從小到大無意識間慢慢建立起來的一張特徵清單,在於你主導對另一個人深度依戀的腦區,已將這些條件內化了。 而你會受特定的人所吸引,事實上,是因對方大腦系統正好和你是互補型的。


Helen Fisher 的另一場 TED 演講,則是從社會學的角度, 解釋了愛的演化論、愛的生物化學基礎,以及它的社會性重要意義。

Helen Fisher:談論愛情


她提到,女性進入職場帶來的一個極大衝擊是在性、浪漫愛情及家庭生活。最重要的是,女性的性自主開始覺醒。她說道:我總是覺得驚訝,當有人問我:「為什麼男人都那麼愛出軌?」 而我總說:「你憑什麼覺得是男性比較愛出軌呢?」「嗯,出軌的男性比較多啊!」我說:「那你認為這些出軌男人都是和誰上床了?」 這是 — 基本算術!

其次,浪漫愛情主張的抬頭, 根據 Helen Fisher 的調查,91% 美國女性以及 86% 美國男性表示,一個對象即便每一項條件和他們所開列的都符合,若是不愛對方,就不會跟對方結婚。一個探究了 37 個社會的研究顯示,世界各地的人,都希望與自己的配偶沉醉愛河。媒妁之言的婚姻,現已逐漸式微了,

第三,Helen Fisher回應她自身所進行,針對32個人「熱戀中人」或「失戀中人」所進行的MRI腦部研究。她說,愛情其實是由三個大腦系統:性慾、浪漫愛情和依附感所組成的,只是,這三個並非總是好好的彼此連結;你可能對長期伴侶感到深深的依附感,同時強烈的感受對另一個人的愛戀,然後還對這兩人以外的其他人感到性衝動。 簡言之,我們可以同時愛上好幾個人。

接下來,Helen Fisher還計畫進行兩項關於愛情的研究:

其一、為什麼我們是愛上某人,而不是其他人?
其二、許多人都結婚 10 年,甚至 25 年以上了,為什麼他們依然認為自己的愛火未熄?

讓我們拭目以待。

Helen Fisher 的「為什麼許多人已結婚多年,他們依然認為自己的愛火未熄?」研究還在進行,另一場輕鬆有趣的 TEDx 演講,作者 Jenna McCarthy 已先揭露關於婚姻的驚奇研究,並分享經營婚姻的一些訣竅。其中一個訣竅:想要有幸福的婚姻,就千萬不要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Jenna McCarthy:你所不知道的婚姻


開宗明義,Jenna McCarthy 就說,用不著大費周章的做科學考證我們也知道什麼會使婚姻出現問題。彼此不尊重、厭倦對方,成天上網玩臉書,或者是有了外遇。即使是一些完全相反的例子,彼此尊重,生活有驚喜,家裡沒網路,這些徹底的遵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仍舊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破裂。

所以,Jenna McCarthy 說,與其想盡辦法排除這些問題,不如去瞭解那些白頭到老的夫妻們有什麼共同點? 他們都是怎麼做的?

其中一個共同點就是,太太的身材還有外型保持的比先生好。原因很簡單,因為男人對性的最高理想,就是對象能比他們自己的外型更正點。這個研究的可貴之處在於,我們女人其實不用為了討好另一半而拼命減肥,只要維持著比我們的先生瘦一點就好。所以說,與其耗費心神的去節食或上健身房,只需要讓老公變胖一點就好啦,或許多烤兩塊派。

另外,最快樂的夫妻們,都懂得善用正面思考。例如,一個快樂的太太,與其去酸丈夫的啤酒肚有多大,或去催促對方慢跑減肥,她可以聰明的說,「哇,親愛的你好貼心唷,辛苦的把肚子養大,這樣我站在旁邊就顯得比較瘦囉!」或者說,「幸好你有好好保存體脂肪, 這樣抱著你就不怕冷囉。」

再者,越樂意幫忙做家事的丈夫,在妻子眼裡就越迷人。

還有個有趣的例子,研究指出,在童年相片裡露出笑容的人,比較不會離婚。

以及,看個浪漫喜劇片 都會導致婚姻幸福指數下降!浪漫喜劇讓我們的生活相對顯得慘不忍睹。所以理論上來說,我們該反向操作,選看演員都很不幸被謀殺的電影,或是被車撞,然後車子還爆炸,這樣我們離開戲院時,會感到自己的人生還是有光明的。

接下來這個就驚悚了:離婚是會傳染的。根據研究:當你有個好朋友離婚了,你自己也離婚的機率 就提高了百分之七十五。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捍衛幸福婚姻? 答案是:千萬不要,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貝蒂戴維斯,珍克勞馥,荷莉貝瑞,希拉莉史旺,珊卓布拉克,瑞絲薇絲朋,她們得到奧斯卡獎後馬上就變單身了。這是小金人的詛咒,婚姻的死亡之吻,我們該全力避免得到這個獎。


最後,分享一篇 TED-Ed 的影片,這支影片以動畫方式教你如何加速化學反應,並獲得約會對象的秘密!

影片以學生為主角,場景正好在校園內,頗適合正處於青春期,正值愛情萌芽之際的年輕人。

TED-Ed:加速化學反應、並獲得約會對象的秘密!


讓大腦更靈活的電動遊戲

$
0
0

看看整個台北市,不管是在公車、捷運或是教室、餐廳,往往都是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這些電子產品在生活中的分量也越來越大。而從前被視為「帶壞」小孩的代表-電動遊戲,現在也成了能聲名大噪的國際比賽,然而就算隨著社會變遷,「電動遊戲」在你的印象中可能還不至於「有益」的程度吧!但這可說不定喔!讓大腦學家 Daphne Bavelier 帶你發現電動遊戲的新面貌吧!


到底是誰在玩電動?

說到電動遊戲,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小孩」,但是你看看許多家庭,在送孩子上床睡覺之後還拿著電玩把手的人是誰呢?

根據研究指出,電動遊戲玩家的平均年齡是33歲,而並非是8歲小孩,而且根據電子業者的預測,未來的玩家很有可能是上了年紀的高齡族群!

然而家長們對於電動遊戲往往存在較大的反感,若是回到家裡看到小孩拿著遊戲搖桿坐在電視機前射擊敵人,直覺反應可能是:「你就不能做些比射殺殭屍更有意義的事嗎?」但若是發現孩子們拿著數獨解題,或抱著厚厚的莎士比亞,心裡可能備感欣慰,認為它是可造之才。當然,並不是說整天打著電動遊戲就能讓你變的更聰明,「沉迷」總不是件好事,但如果在「適量使用」的前提之下,或許那些射擊型的電玩會對我們的反應能力有正面的影響!


玩電動的刻板印象

要了解電動遊戲,首先來看看我們對它的既有看法吧:

1. 電動遊戲會讓你的視力退化

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合理的結論,但是在Daphne Bavelier的測試實驗中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比較看看以下兩張圖,左邊為不常使用螢幕也不常玩電玩的平均視力,而右圖則為那些每周花5~15小時打電動的玩家的視力結果:

很驚人吧,那些常常打電動的玩家視力竟然比不打電動的人來的好!而Daphne Bavelier也指出,這些玩家的視力表現是優於兩個方面:

一、 他們能在雜亂中看到細節
二、 他們能夠分辨不同的灰色色階

而在生活上來說,這就表示他們在觀看藥品罐子時,不需要放大鏡就能看清那些微小的藥品說明,或表示在大霧瀰漫時開車,因為有分辨灰度較好的能力而得以較輕易的分辨出前方汽車!

2. 電動遊戲會讓你的注意力變差

而關於受試者的注意力,Daphne Bavelier對他們進行了以下實驗:

請你跟著一起做做看吧!試著念出字體的「顏色」,而不是「單字」本身!這是不是有點困難呢?在念顏色時的速度應該比念單字慢了許多吧!因為在這個遊戲中,文字「本身」的意思和它的「字體顏色」是矛盾的,而你能多快的解開這個矛盾,則決定於你的注意力有多集中!

根據實驗結果,經常玩動作電動遊戲的人比一般人更能快速地解決矛盾,可想而知,玩動作電玩是不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分心等問題的。


違背常識的大腦發現

經過以上實驗,Daphne Bavelier發現,在對於玩家們做腦成像時,在下列三個控制腦部的區域,他們都比一般人來的更有效率:

1. 控制注意力的大腦頂葉皮層
2. 控制我們如何保持注意力的大腦額葉
3. 控制我們如何分配、調節注意力以及處理矛盾的前扣帶皮層

而在「多工處理」(multitasking)的實驗方面她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所謂多工處理就表示在同一個時間點做了超過一件的事,例如一邊開車一邊使用手機。這樣的行為會對我們帶來危險是因為我們把用來開車的注意力分散到了手機上,導致我們無法敏捷的注意車況,但是對於常玩電動的玩家來說,實驗發現他們在不同任務之間的切換能力則比一般人來的更好!

而既然在動作電玩遊戲中,我們能得到這些對於大腦的可塑性學習、注意力、視力等的有利影響,那是否也能製作某些用於教育,或病人復健的電動遊戲呢?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Daphne Bavelier 對受試者進行了「心智旋轉」的訓練,看看以下圖片,你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分辨出左邊的目標型狀是屬於右邊四個圖案中的哪一個:

而在實驗中,他們強迫平常不玩動作型電玩的人在兩周之內玩10小時的動作遊戲,而後發現在兩周後,受試者的表現比之前更好了!

在種種的實驗佐證下,Daphne Bavelier 致力於將這些遊戲用在教育和醫療康復上,並希望這些效果能夠持久存在!但就像目前我們所瞭解的,許多富有教育意義的遊戲我們玩一玩便覺得無聊,而那些玩起來刺激有趣的動作電玩又容易讓人沉迷。要做出讓兩者平衡的遊戲則需要腦科學家、娛樂軟體界和發行商的合作,而目前這項計畫已經著手進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這種讓腦袋活化的電玩遊戲了!


撰稿:Sandy

旅行,為了什麼?

$
0
0

旅行,是為了什麼?

「每次旅行中,我會刻意讓自己有一個獨處的時空,企圖找回那個自我的存在感。」-美食作家 謝忠道

「旅行這種事大多是相當累人的。不過有些知識是疲累之後才能親自學到的。有些喜悅是筋疲力盡後才能獲得的。這是我繼續旅行所得到的真理。」-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

「對我來說,重點不是出發去那裡旅行,而是出發。我是為旅行而旅行。最棒的事就是前進。」- 蘇格蘭詩人、旅遊作家 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

「很明顯的,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不歇止地改變我們對於生活的想法,深刻又長久。」-美國作家 米莉安.畢爾德

「我想,到一個我尚未去過的地方,我就會快樂起來。」- 法國詩人 波特萊爾

「旅行幫助我們找回自己。」-法國小說家 卡繆

「旅行只有一種,即是走入你自己的內在之旅。」- 德國詩人 里爾克

「世界是本書,不從旅行獲得充足,而是為了心靈獲得休息。」- 羅馬共和國演說家、政治家 西塞羅

「旅行是一件讓人感到有趣的事。在旅行中,你總是可以發現你沒看過的新事物,一直都很有趣。你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永遠有很多新的事物等著你。」-Lonely Planet創辦人 東尼.惠勒


對於你來說,旅行又是什麼?

TEDxTaipei曾在2011年舉辦過一場名為「旅程的力量」(The Power of Journey)沙龍,當中的幾場演講,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作家洪震宇,以及擔任旅遊社總經理的游智維,聯手搭檔分享了他們的「我的旅行小革命運動」。旅行本是件舒服自在的事,為何會和革命這個嚴肅且略帶暴力的字眼聯結?

在於洪震宇與游智維深信,旅行可以作為革命的一種形態;而與其說是激進的改變外在世界,他們所主張的「革命」更接近一場改變內在的深層革命:「或許旅行結束後,世界不會因此而改變,但重要的是,我們的腦袋變了,世界從此變的不一樣。」

換言之,旅行對游智維與洪震宇只是一個工具,他們真正想做的是:腦袋裡的革命。比起宣講式的吶喊,在玩樂中感受及學習,想必更能觸及人們的心!

對於游智維與洪震宇而言,旅行的意義不在目的地是那裡,而在於過程中遇見的人與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這些能滲透人心、跨越人與人之間藩籬的溫暖故事,才是洪震宇與游智維所謂「旅行」的核心。

游智維和洪震宇的「旅行小革命」



連志展,1973 年生,曾在三年內攀登世界七大洲的七座最頂峰,這段期間,他曾經無數次瀕臨生命臨界的考驗,無數的意見再紛歧,然不論前方是如何危險,登上世界七頂峰的夢想,總讓他能夠一再凝聚眾人,重新點燃就要熄滅的希望。

『爬山』,為何知道可能會危險到失去生命還要去做,一定要這麼偏執去做這件事嗎?這是連志展在「勇氣在世界最頂端」演講的開場白。

而他的回答是:

登山從來都不是為了征服山,而是為了征服自己內心的軟弱。在爬的時候總是可以找到無數的理由告訴自己不要再爬,那要如何在每當想要逃離的時候,讓自己再度找到力量,堅持走下去。在面對內心難以想像的恐懼與徹底的害怕時,如何要變得不害怕。這些都是我藉由登山體悟出來的,因此登山對我來說代表的是,要走過盡頭,那盡頭之後又是什麼,是另一個世界,是更不會害怕,也更清楚自己對生活與對生命的理解。

連志展:勇氣在世界最頂端



當然,你不見得要像連志展般當個登山家,但旅行的意義何嘗不也是為了追尋自我?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電影中,將一位女性從失去自我到擁有愛人與被愛能力的過程刻劃出來。她在婚姻中迷失了自己,於是她衝突、她迷網、她無助…最後她接受了在峇里島一個算命師-賴爺的建議去跟神禱告。然後她得到了體悟:人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其實是在追尋神的過程,而我們總要追到精疲力盡時才會發覺,原來神一直在我們自己的心中,不在外面。

「看完,真想暫時放棄現有人生,來段一個人的旅行。」這是我周遭朋友看完這部電影最常有的感想。

只是,也必須想清楚的是,對於「一個人去旅行」這種機會,會有兩種矛盾的感覺,一者是自我追尋解放,一者是逃避。而自我追尋和逃避,往往是一體兩面的事。

該如何定義人生中的迷失和信仰?每日汲汲營於追尋的人生成功定義不一定能自我滿足,因盲目追尋所獲得到的答案,也不見得可靠。往往,一趟旅行能夠帶給你答案。

同場加映:如果你好奇《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 Elizabeth Gilbert 為何能夠如此深刻闡述這段自我追尋的故事,不妨來聽聽她在TED的演講:

Elizabeth Gilbert:創作力的培育



最後,分享兩則TED演講,第一則是影像魔術師Erik Johansson的「嘖嘖稱奇的不思議攝影術」,Erik Johansson的攝影作品常讓人無法「一目了然」,在於這些作品並非在真實世界存在的,而是需要透過短暫的思考之後才能理解其中巧妙之處,但是這些不可思議的影像卻還是由所謂的「真實」所堆疊而成的。

你不妨試試Erik Johansson的想法,「捕捉一個想法,而不是捕捉一個瞬間」,然後,如果你有什麼地方是想去去不成,或是還來不及前往?就順著Erik Johansson提供的作法,再加上你的想像力,從工作岡位上跟著想像去旅行吧!

嘖嘖稱奇的不思議攝影術



另一則電影導演Karen Bass 的「和影像一起去體會世界」演講,可以讓你在還未能展開新旅程之前,透過Karen Bass 的鏡頭去窺探這個無可限量的地球驚豔。

對於見識過世界許多不可思議的 Karen Bass 來說,什麼地方讓他故地重遊呢?

答案是:在南美洲安地斯山的高原上,似乎是個完全超自然的地方,它位於海拔一萬兩千英呎,環境惡劣,空氣稀薄,而且非常的冷!比起地球,或許說是火星更為適合!

但就是因為這樣極端的氣候,稀薄的氣層給予了觀星一個最佳的場所!你很難想像,在白天這個沙漠會結冰的地方,到了夜裡竟然會出現像是童話般令人讚嘆的畫面,你什麼都不需要,只要用最簡單的雙眼安靜的欣賞大自然的禮讚。

和影像一起體會世界



導讀:Charles

拜託,別再用專業術語解釋科技了!

$
0
0

讓想法更容易理解,並不代表讓想法變笨!

要讓世界變得更好,我們勢必得仰賴一些各有所長的專業人士!有些學者是研究腦科學的佼佼者,有些資訊人員則在電子界有傑出表現,而這些關於生活的大小事,從能源、環境到醫療系統,其中原理雖然艱澀,但卻和我們息息相關。而對於我們這些「外行者」來說,勢必也擁有「讓世界更好」的責任!但是科學家們美好的想法往往伴隨著更多讓人退避三舍的詞彙!那到底要如何建立起「外行者」與「行家」的溝通橋梁?就和Melissa Marshall一起尋找通往科學奇幻大門的鑰匙吧!


聽得懂的科學

事實上,我們或許對於某些非專業領域的議題很有興趣,並且希望能再多了解一點,但是當科學家向大家說明的時候,先拋開那些過度繁複的字句吧!請告訴我們:為什麼你的科學和我有關?

舉個例子來說,若是學者只說明他正在研究的幾種特殊骨骼,我們可能會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如果可以讓我們理解,研究重要的骨骼網格狀結構,是為了讓我們能夠預防、並治療骨質疏鬆症,那似乎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要盡可能的讓一切簡約,而不是變得簡單。當我們聽科學家的演講,或是閱讀相關期刊報導的時候,是不是常常覺得我們和科學家之間有一道「溝通之牆」?

科學家說話的方式,常常是造成溝通障礙的原因之一,有時候某些術語會讓人顯得專業,但它也有可能完全沒有傳達到你要表達的意思!在說明的時候,你當然可以說「場域與時態性」(spatial and temporal), 但為什麼不說「空間和時間」(space and time)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呢?

有時候,其實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讓我們了解科學,就拿剛剛的例子來說,當你想要了解「骨質疏鬆症」時,科學家最喜歡用的方法便是:

骨質疏鬆症的定義-
1. …
2. …
3. …

雖然這或許精確的指出了什麼是骨質疏鬆症,但是對我們而言,這些過於精確的條列式數據卻讓我們更難以理解了!

你知道「重點提示」的英文是什麼嗎?是「bullet point」,而bullet 就是子彈!Melissa Marshall在演講中開玩笑的說,若是凡事都用條列式說明,不但無法讓人聽懂,它更可能宰了你的報告!


良好的知識溝通

不管是在哪種專業領域,或只是一般的日常生活,要讓人瞭解的最好方式就是站在聽話者的立場思考!看看以下兩種報告形式,哪種類型的報告會讓你更有興趣了解呢?

有時候我們如果可以善用圖片、例子或故事的型態,不但化解了我們對於專業領域的恐懼,更能讓人耐心的聽完你所擁有的專業知識!

而Melissa Marshall也指出了製作不枯燥投影片的訣竅:

1. 使用單一,可讀的句子,讓觀眾得以理解。
2. 提供視覺圖像,吸引注意力,獲得更深的知識。

當我們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模式,或許更多的好想法便會從中激發:

這個Melissa Marshall的「溝通方程式」總結了一個完美理解的方法!我們將學者擁有的【科學】減掉【條列式重點】和【專業術語】,除以【相關性】,再乘上【超棒的研究熱情】便會等於【充分理解的互動過程】!

溝通方程式讓所有的專業知識變得平易近人,當我們擁有了完善的溝通橋梁,那麼建立起更美好的世界或許就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了!


撰稿:Sandy


城心城意 City with Heartbeats

$
0
0

雞蛋糕的香味、菜市場的氣息和迪化街的氛圍,屏棄演講廳內的舒適與華麗,TEDxTaipei首次直接環抱這樣的台灣傳統文化、將演講台搬進大稻埕永樂廣場,就是要衝撞古新內外的城市思維、勾勒未來的台北城市藍圖與風貌!

  在廟口開講,這次的「台北,城心城意」和以往的演講截然不同,採取完全開放的方式、讓全市的居民都可以自由參與。早在場地預備時,就有許多的在地居民好奇的指著TEDxTaipei的字樣、詢問工作人員相關的資訊了。結果,本次演講最精采的畫面其實不在舞台上,而是發現以往不會出現在台下的各種面孔。或坐或站,有拄著拐杖的阿公、嚼著檳榔的阿伯和燙了一頭捲髮的阿嬤,他們和大家一樣,都認真地在聽都市創新的多樣思維。

  談都市的未來風貌,思考絕對要活躍、要多樣、也要有同理心。因此,本次活動邀請的講者不僅有台灣的徐仁修、Michael Lin和莊熙平,也有來自加拿大的劉力學、香港的Cecillia Tham、莫斯科的Maira Slavona和瑞典的David Carlson-

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用獨特的方式為了更好的都市而努力。


  開始暢談城市思維前,開場表演的街頭藝人Bbox香蕉就用西方傳來的節拍重擊了傳統的老街。雖然和一旁的雞蛋糕阿公有截然不同的氣息,但台灣味點心和跳躍節拍的交揉,卻切合的為「台北,城心城意」拉開了序幕。


「在我們的城市裡面,我們可以選擇過另外一種生活。」-劉力學

  一上台就津津有味的啃著台灣在地蔬菜,首位講者劉力學是位法裔加拿大籍的台灣農夫。融合了三個國籍的身分,他秀出一張張台灣蔬菜的圖片在螢幕上,笑鬧著說:「不要讓一個加拿大人跟你們講這是什麼菜!這是小白菜阿!」聽來是個玩笑,但對許多不熟悉在地生態的朋友們來說,卻如一記當頭棒喝般震撼。
  
  不停推廣廚餘回收法,劉力學認為面對台灣一天就有一萬七千噸廚餘的困境,雖然推行上會困難重重,但「所有的地方都可以作一樣的事!不要怕蟲、不要怕風、不要怕雨!」用天然陽光的方法,處理城市的黑暗髒汙。


「Collaboration is the key!」- Cecillia Tham

  Makers of Barcelona的創辦人,Cecillia Tham用藝術和設計的眼光看待世界,期許大家都用團結的力量改善環境的問題。她認為我們都應該要對自己做的事有無限的熱情,而且大家都要「Be the pimp! You have to connect the people!」因為每個人都有能力為世界盡份心力。


「因為心跟腦分離了,所以才有很多神經病。」-徐仁修

  身上帶著十分濃厚的自然氣息,徐仁修帶著荒野保護協會的精神,和我們談了都市人的封閉與隨處可見的美麗。他認為,因為我們一直在接收上面灌輸下來的思考,所以大家都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其實是很聰明的。

  生活不該全然的在城市中度過,因為我們的「每一個細胞都記憶著祖先流傳下來的東西」,而那些東西都存在於自然的生命中。適時的拋開城市的束縛、去尋找自己內心深處從屬的事物後再回到城市中,一定會過得更快樂。


「嘗試中的過程才是最valuable的。」- Michael Lin

  逢甲大學建築系出身、現任麻省理工Media Lab Greenwheel主持人,Michael Lin以精準的科學角度剖析城市、解決問題。不斷強調從做中學的精神,他說:「我們總是在做做做做做後發現越來越糟糕,但是透過一個互動就有機會把一個創意激發出來。」提出許多可能改變城市風貌的嶄新科技,我們期待綠色的城市有一天能在他的團隊手中成長茁壯!


「Why can’t we make our own city?」-Maria Slavona

  強調「都市原型設計」和「社會互動參與」的概念,Maira Slavona認為所有的居民都應該學會和都市對話、並且改變自己思考的模式;但是改變居民的思考模式要從何開始呢?她說:「To change it you have to make new school!」透過教育後的新思考模式,居民就可以自己展開對話、著手改造城市了。


「用一個生態的角度看待城市。」-莊熙平

  甚麼環境能讓一顆種子發芽、茁壯、甚至成為一片森林?思考城市的時候,是否能向這樣的歷史教訓學習、開創一個新的思考方式呢?建築專家莊熙平認為:「也許我們不要再設計任何東西了-也許我們應該少一點設計規則和控制、多一點寬容空間,留給變化發生!」

  將城市的建造比喻成生態環境的孕育,是一個巧妙的思考方式。就像堅持有機的農夫思考一般,對產出的細心呵護是必要的、但毋須灑額外的農藥促進不自然的成長。因此,孵育城市也以有機的方式思考、絕對自然健康。


「We have to start with a WHY question!」-David Carlson

  不叫自己設計師、而稱自己為「設計協調者」的David Carlson以自身的熱情做最好的範本,拋出了許多民眾應該思考的問題、激勵我們不斷的向上成長、進而改變世界:「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design it!」參與這個世界,就會有所成長。


  演講結束後,講者們和策展人Jason一起走入迪化街的古早巷弄、體會台灣傳統文化的氣息。台北的未來城市風貌會走向何方,雖然難以預料、也有許多現實的考量,但對話跟思考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TEDxTaipei誠摯地邀請你,從今天開始,一起城心城意地對待這個美麗城市。


撰稿:Vince

別小看你不平凡的領導力

$
0
0

Marianne Williamson:「最大的恐懼不是我們無能,而是我們強大有力,不可限量。」

你認為你能被稱為一個「領導者」嗎?又或是當別人稱你為領導者時你會不會感到自在呢?我想或許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吧!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或許在你根本沒發覺的時候,你的領導力正在默默的「發芽」呢!


哪種領導力才算數?

所謂「領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常常把「領導者」視為一個遙不可及的位階,好像必須經過積年累月的努力才有資格冠上這個頭銜,但是如果我們在此時此刻承擔下這個「領導者」的名稱,好像又會被認為是某種自大、驕傲的表現。

所以我們開始習慣稱頌那些「豐功偉業」,同時小看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值得被讚揚的事,我們不稱功,不引以為傲,但其實難道只有當上總統、董事長、老闆…等等才算是領導者嗎?讓我們來看看Drew Dudley如何重新定義領導力吧!


發覺你從來不知道的影響力

Drew Dudley在演講中提到了他在大學畢業前發生的故事:在學校的最後一天,一位女孩突然走來向他說道:「謝謝你,你曾經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

她告訴Drew Dudley,在四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她曾經對於這個新環境感到非常害怕,她害怕到相信自己根本還沒做好上大學準備。在註冊的那一天,她知道自己真的沒辦法,當她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她看到了Drew Dudley-拿著一個Shinerama(加拿大慈善機構)的牌子,上面寫著:「學生團體共同對抗囊腫纖維症」,並且拿著一桶棒棒糖邊走邊發。突然,Drew Dudley在她面前停下來,拿了一支棒棒糖給她身邊的陌生男孩,說道:「你必須給你身旁這位漂亮的女孩一隻棒棒糖!」那位陌生男孩滿臉通紅,她為了化解尷尬便接下了那支棒棒糖,沒想到Drew Dudley居然和站在她身旁的父母說:「你看看!離家的一天,你的女兒就已經從陌生男孩手上接下糖果!」當時圍觀的群眾都笑了起來,而那位女孩告訴則Drew Dudley,在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站在對的地方,它不應該調頭回家!而就在他畢業前夕,她找到了Drew Dudley,並說出她的感謝。

一個無心的舉動,化解了女孩對於上大學的恐懼,而有趣的是,Drew Dudley根本不記得有這件事!那麼你呢?或許也曾經有改變他人的影響力,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看重你的「棒棒糖時刻」

人類大腦的記憶庫似乎真的有限,一位女孩在四年後突然走向一個陌生人並告訴他:「你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而像這樣改變人生的重要時刻當事人居然完全不記得!

回想看看,那你的生命裡又有多少「棒棒糖時刻」呢?在一年365天之內,有誰說了哪句話,又或是在某個場合發生了你些事對你的生命帶來了好的影響?它可能是在課堂中某位同學仗義的協助,可能是在公車上無心的舉動,但是我們之中有誰會真正像那些人表達自己的感謝?我想應該很少吧!但是,就像那位女孩一樣,你不說出來,別人可能永遠不知道!他們不會知道自己曾經對他人伸出那隻重要的手。

現在,若是問問自己,你曾經是別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那個人嗎?你可能會說不是,但說不定你正是身為那些「領導者」之一,只是尚未被告知而已!


重新定義領導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棒棒糖時刻」的催化劑。而所謂「領導力」,它並不一定要大到足以改變世界,因為我們總是將它想的遙不可及,而導致我們忽略了就在身邊發生的影響改變。

不如,就從現在開始表達自己的感謝吧!這一點小小的改變能讓周遭的人發現原來自己是具有影響力的,讓我們也擁有影響力的自信。而領導力其實並不遙遠,它就像棒棒糖時刻,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它能讓看見我們對彼此生命的影響,然後學著開始看重、珍視它。

參考連結:Shinerama


撰稿:Sandy

你也能 DIY 智慧型材料(Smart Materials)!

$
0
0

「我們也許還沒有科幻小說裡許諾的飛行車,但我們已經有會依不同溫度變色的牆壁、能捲起的鍵盤、以及能夠瞬間變不透明的窗戶!」— Catarina Mota

過去,我們曾為大家介紹開放資料(Open Resources)勢不可擋的趨勢與影響力,也有越來越多開放資料平台相繼出現,不僅打破各種資訊管道的限制、降低專業知識門檻,更讓公眾發揮合作與分享的力量。而在這股「人人皆能自學、開放才是力量」的趨勢中,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材料界的開放平台:OpenMaterials.org


是時候認識「智慧型材料」了!

這些被稱作「智慧型材料(smart materials)」的素材能做出許多創新的新玩意兒,但目前大眾卻對這些高科技的複合材料不夠瞭解,難以在少量需求下取得,也幾乎沒有任何有關使用、製造這些材料的資料訊,更有許多資訊被視為商業機密或有專利保護,僅大學和公司能夠取得。然而,「創新通常不是來自專業人士;很多時候,業餘愛好者才是創造者和改良者,像登山車、個人電腦、飛機等等機械都是如此。」 而 Mota 合作創辦 OpenMaterials.org 的初衷,就是開放並分享這些與創新材料相關的實驗、資訊、教學、和 DIY 步驟。

但我們為什麼要認識智慧型材料呢?Mota 精闢地指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不了解的東西,而這些我們不了解、卻天天在使用的物件,常常反過頭控制了我們。我們使用的物品、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全都會對我們的行為、健康和生活品質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如果我們身處的世界充滿了智慧型材料,我們就該去認識、了解它們!

演講中,Mota 介紹了這些創造者(Makers)如何將創意想法變成實體發明。以下,我們便為各位讀者挑選了幾個精巧的發明作品,並介紹了一些目前在 OpenMaterials.org 網站被廣為討論的智慧型材料!


導電油墨(Conductive Inks)

這可以說是目前討論最熱烈的智慧型材料了!混合了銀或碳等傳導粒子的顏料能用手工或是印刷的方式附著於紙張上,讓普通的紙片搖身一變,成為現今最具潛力的創意媒材:印刷式電子產品( printed electronics)!我們只需要普通的紙張和一台稍加修改的印表機,就能夠生產出便宜、有彈性、可以回收的電路。目前,導電油墨的還未能取代銅或其他導體,但我們已可以看見它的無窮潛力;有了導電油墨,我們能像畫圖或列印圖片一樣,創造出任何形狀的電子產品!

在這支影片中,你能看到一些 Mota 正進行的實驗,利用導電油墨、紙、和簡單的電子材料(如電阻器和電晶體)做出各種小型電子燈!

或者,你可以參考這則教學影片,自己做出一枝導電油墨筆!

對演講中 Mota 所介紹「紙片喇叭(Paper Speaker)」的印象深刻嗎?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詳細的製作教學!


形狀記憶合金(Muscle Wire)

目前,形狀記憶合金能支撐的重量有限,還不能做出像是捲起百葉窗或推動重物的動作,但我們能利用這樣的合金創造出一些小型機械。過去以馬達為動力的機械在運作時,動作會不夠順暢、或會在運轉時發出不少聲響,而形狀記憶合金的優勢就是能做出全然無聲並且柔和的動作。影片中,按壓一個手工製做的感應鈕就能推動合金,讓兩張小紙片優雅的開合。


感溫變色顏料(Thermochromic Pigments)

感溫顏料可依照不同溫度改變顏色。目前所普及的兩種感熱材料的原理,一是透過除去白色材料(leuco dies),二是運用液晶(liquid crystals)在某個溫度點會重組並改變色彩的特性。下方影片中,便是這款新的感溫顏料被體溫、或其他被加熱的物質如鎳鉻線、鋼條等觸發變色情況。

試想,若將這個材料應用於幼兒奶瓶上,不就能讓家長輕易的辨識出牛奶的溫度嗎?或是,用感溫顏料做成壁紙,讓溫度為你的牆面帶來春天的氣息!(設計師:Shi Yuan)


電子紡織品(Electrotextiles)

用線、紡織品、混合了電子材料(或被電子材料包覆)的紗線,就能做出電子紡織品!目前可取得的金屬纖維有許多不同的織法和材質,人們也才正開始發掘這些材料的潛力。下圖是展示了目前研發出的有趣的應用,業餘愛好者和產品設計師更是利用電子紡織品製作出可捲起的柔軟鍵盤、能操控智慧型手機的大衣,以及能加強電子功效的衣服!


漫射光線的壓克力板(Light Diffusing Acrylic)

當壓克力摻了無色的發光粒子,就成了能漫射光線的壓克力板!這種材料能創造出均勻發光的平面體,在下方的圖片中,一排 LED 燈光被一片漫射光線壓克力板包覆,而最左上角為未開燈的樣子(透明);隨著內層 LED 的燈光變換,我們可看見它絕佳的漫射光線特性!這個材料目前多用於室內裝潢和多點觸控設備。


感應金屬裝置藝術 —「蓮花穹頂(Lotus Dome)」

若你對智慧型材料有興趣,不妨看看 TED 設計部總監 Mike Femia 強烈推薦的智慧材料裝置藝術品:「蓮花穹頂(Lotus Dome)」。這個不可思議的裝置藝術作品是運用智慧材料感應出人體的位置,讓數百朵智慧型金屬片隨著周圍人的步伐綻放、伸展,流瀉出的光線也隨之變幻!


Mota 說:「搶先擁有新科技的知識,是確保我們對自身未來擁有發言權最好的方式」,而以上這些有趣的材料和作品都只是智慧型材料的冰山一角而已!許多不可思議的材料,例如磁力油墨、依紫外線強弱變色的液體、感溫塑膠、布加上墨水與奈米碳管製成的電池、電流通過時會發亮的電線等,等著你去發掘、創造!


來源   >   編譯自文章:5 smart materials, from inks that conduct electricity to acrylic that diffuses lights  |  翻譯及撰稿:劉耘

敢於否定

$
0
0

「沉默是金」…嗎?
這次真的要為沉默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為什麼大家都知道老闆錯了,卻沒有人願意指出來?」
-在「大難時代」這本書中提到這句話…

現在如果有人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肯定會讓人笑掉大牙吧!但是在十六世紀時,支持「日心說」的哥白尼可是被許多人當成瘋子看待呢!在生活中我們往往認為「否定」是不尊重,是挑戰權威,但是你有想過嗎,或許你的不否定會被當成贊同?而在不知不覺中你的不否定就成了制約自己的最大框架?


開放性的資訊不一定能帶來改變

為什麼「不」的力量這麼重要?Margaret Heffernan在演講中說了一個故事:

1950年代的倫敦有一位專門研究新興流行病學的女醫師Alice Stewart,在當時,她對某個疾病難題很感興趣:為什麼兒童癌症的垂死病人通常來自於富裕家庭?依照研究顯示,大多數的疾病都和貧窮有關,但是到底有什麼原因而造成了這個異常現象呢?在成千上萬的研究假設中她最後發現,這些死亡的孩子在還沒出生前,他們的母親照的X光次數是其他人的兩倍!這個發現對當時的傳統思考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最酷炫的新科技竟然是造成兒童癌症的殺手!消息傳開後,這個新發現似乎讓人感到興奮,甚至被認為能得到諾貝爾獎,但是為什麼在整整25年之後,英美國家才禁止懷孕婦女照X光呢?

很多時候,某些知識訊息因為開放,更容易取得,我們想要的時候隨時都能獲取,而漸漸的我們便習以為常,不再關注。就像在當時,每周都有一個小孩面臨死亡,但卻什麼事都沒發生!


最好的夥伴不當回聲蟲

到麼到底要如何實施改變呢?分享給大家Alice Stewart的有趣思考模式:找一個不斷反對你的人!我們在找事業夥伴時可能會希望他和我們「志同道合」,但是你知道與Alice Stewart合作的統計學家George最大的工作是什麼嗎?他說:「我的工作就是證明Alice Stewart是錯的!」他積極的運用不同方式來證明Alice的錯誤,他為Alice的理論創造矛盾!因為唯有他無法證明Alice的錯誤時,她便能擁有自信,並知道自己是正確的!

有建設性的矛盾=思考

你敢擁有這樣的夥伴嗎?想想看,當你在組別裡發表自己的意見時,你希望聽到組員說:「對對對,好好好,是是是,我也這麼覺得。」還是:「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有些地方我不認同…」或許別人的想法不一定對,但你總有聽過「良藥苦口」吧!我們來看看Margaret Heffernan給大家建擁有設性矛盾的建議:

1. 找到和我們大不相同的人
2. 和擁有不同背景、不同教養、不同思考方法和不同經驗的人們進行交流
3. 做好改變自己的準備!


正面的衝突

所謂正面的衝突可不是指「面對面吵架」,而是衝突後所帶來的「正面效益」。通常我們害怕和別人起衝突,不敢和別人正面交鋒。而為什麼常常在組織裡做出的決策總是怨聲載道?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思考」!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思考。 但這不是因為他們不要,而是因為他們不能。而他們不能是因為在組織裡的人太害怕衝突!

沒有人是一樣的!這就是討論必須存在的目的,而沒有了衝突的討論就等於缺乏思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討論到底還有沒有意義呢?


經常進行挑戰並且嘗試被挑戰

我們都瞭解「否定」的重要性,我們知道這些「否定」就是思考的開端,但是我們常常忘了一點更重要的事:我們也要被否定!

如果仔細想想為什麼會害怕衝突,原因常常是因為:「因為我怕他會生氣。」「他總是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那若是換個角度想,在我們否定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需要被不同的意見挑戰,沒有人會因為被反駁而開心吧?但是唯有嘗試被否定,別人才敢否定你,那麼你的意見才有被思考討論的空間!

下次,先改變自己的心態吧!敢於看見、打破沉默、製造衝突,而這樣的衝突便會是正向並擁有建設性矛盾的最好思考!

參考閱讀:大難時代 Wilful Blindness

大難時代 Wilful Blindness


撰稿:Sandy

TED 2013 直擊世上最不可思議的夢幻世界(上)

$
0
0

還在為先前錯過TED 2013 LIVE直播而懊悔不已嗎?沒關係,透過知名科技資訊網站The Verge 主編Joshua Topolsky生動又細膩的第一手報導,你也可以一同體驗身在TED大會現場的感受!除了TED台上充滿啟發性的演講和光鮮亮麗表演外,Joshua更直擊TED神秘的大本營,運用他敏銳的觀察力及精闢的見解,以紙筆介紹、紀錄下各種發生在眼前的大小瑣事和趣聞,活動的一切,從開場前、進行到中場休息的每一個片段都被刻劃得淋漓盡致。

今天,我們就讓時光倒流,再次進入TED 2013無比精彩的世界吧!


為期一個禮拜的烏托邦世界

請先想像你正身處在一顆充滿夢幻色彩的聖誕玻璃球中,一顆位於美國西岸,陽光和煦的加州、有著美麗沙灘映襯的聖誕玻璃球,腦中有畫面了嗎?很好!

通常一顆聖誕玻璃球裡頭總會有些建築物,當然,這顆與眾不同的玻璃球也不例外,一座開放超過半世紀,囊括多功能會場、旅館和水族館的長灘(Long Beach)會議中心就佇立在球內,除了基本的建築物和車水馬龍的街道外,聖誕球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裡頭的人物和雪花了!這些象徵著「想法、理念及好點子」的雪片,在我們的把玩下四處飛舞著,和球內的人群們交織成一曲和諧悅耳的樂章,在長達一個禮拜的期間內,來自各地的人和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碰撞交融,流動交流、美食佳餚全都融為一體,集結在這顆不可思議的聖誕球中。

一年一度的TED大會(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是一個以12~18分鐘TED talks來分享好點子,並於網路上免費分享的活動,而上述聖誕玻璃球的景象,正是幫助我理解和描繪TED最棒的比喻了。

在真正參予TED活動前,我們對TED的印象通常來自於網路上的演講短片,那些講者會戴著肉色耳機,滔滔不絕地和觀眾分享他們遠大的抱負和理念,但其實,除了理念、講者之外,TED大會更像是一束壯麗卻也短暫的煙火,它吸引了來自各地,最聰明、古怪、具影響力、知名的人士一同參予這場盛宴,而當所有人都匯集到這顆玻璃球後,便開始激盪、引爆出無限的創意雪花!


在介紹TED前,我們先談談「自我暫存空間」T.A.Z.(Temporary Autonomous Zone),一個出自無政府主義學者作家Hakim Bey筆下,用來形容一場不全然因國家、政府而發起的革命,它可以是為解放土地、時間甚至想像空間而行動的閃電游擊戰,並在政府出手干預前就率先自行解散改組;Bey主張T.A.Z.為一個由共同需求及愛好而生的社群架構,該組織並不完全對外開放,但它歡迎任何具備同質性和熱誠的成員,它是一種超越、延伸了親情、契約、同盟和心靈…等的親密關係,組織內部的互動是相對平等,而非大型的階級制。

然而,上述這兩則比喻都無法完全形容TED的真實面貌,但概念已相差不遠,TED有點像是T.A.Z.,它是一趟發生在加州長灘曇花一現的奇幻旅程,由實體、心理和精神等成分構成,為了之後蛻變而分裂,耐心等待下一次於各地綻放的契機。
事實上,以TED目前如此龐大的規模來看,我們很難想像TED當家策展人Chris Anderson沒有被Bey於1991年發表的論文牽著鼻子走,但TED確實有著Bey筆下未提及的特色,和一個方向明確、得以永續經營下去的模式,Bey的T.A.Z.是一個泛政治化且激進的概念,但驅動著TEDster們的力量卻相對簡單扼要,那就是:「擁抱思想交流


深入玻璃球的奇幻世界

我在活動開場前幾天早一步抵達TED會場,地處洛杉磯南邊的長灘市區是個相對遼闊空曠的港都,這兒的景象不禁令人聯想起電玩遊戲「模擬城市」,或一個缺乏謹慎都市計畫的傑作,你甚至可以想像當時的畫面,有人閉著眼睛、在地圖胡亂一指地說道:「就把城市蓋在這吧!」洛杉磯和紐約同樣併列為重要的大都會,而身在長灘的感覺就有如從紐澤西遠望曼哈頓那般。

早鳥的身份讓我有幸一窺TED會場脂粉未施的原貌,等待佈置的攤位和各種設備就散落在場內四周,而我更搶先一步、前進TED神秘的「media cave」,一個專門處理活動期間大量影片的地方,這個位在會展中心地下室的媒體中心有著超低的天花板及昏暗的燈光,和一瓶瓶超美味的巴西莓果能量飲料!

TED原先粗糙的會場骨架在經過修飾後開始有了活力,規模也比我當初想像的大上許多,雖然和每年吸引上萬人朝盛的「消費性電子大展」CES略有不同,但TED會場上同樣也有許多贊助商、咖啡攤、帳篷和休息區,且會場每個房間都擺放著一台提供各式免費飲料的大冰箱,有如一座取之不盡的湧泉!同時,若你前往場內的6個指定地點,還可享受幾小時就供應一次的手沖咖啡和現泡茶飲;另外,我們還在會場上拿到一袋裝有價值300美金太陽眼鏡、期限長達3個月的電影優待券、桌上遊戲組和一具絨毛玩偶的超值贈品包;場上每天都有熱心勤奮的工作人員提供大量美味又兼顧健康的食物。

對會場的自助餐點沒興趣?那就去外頭的流動餐車那晃晃吧!眼前的這一切資源或許有些超過、甚至到放縱地步,但不管怎樣,我很清楚若少了這些共享資源,是絕對無法打造出專屬TED的T.A.Z.世界。

一個不尋常,令人驚嘆連連的地方,而這一切才正要開始呢…


玻璃球中不可或缺的魔力

這次的TED大會共有大約1500位來賓參加,另外也有幾百位則是出席了遠在棕櫚泉(Palm Springs)舉辦的TEDActive活動,會場內雖然人山人海,但卻不會給人過於擁擠的感覺。

現場來賓的身分相當多元,不乏知名人士、企業CEO、政治人物、工程師、設計師、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甚至皇室成員,雖說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但TED仍給人一股(在缺乏適當形容詞的情況下)以「白人為主」的觀感,但這份感覺並非源自於我本身,而是我在會場中自其他TEDster們身上所接收到的訊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你能感受到種族多樣化是白人亟欲渴求的目標。

以階級制度的角度來看,TED也並非是一個人人平權的世界,但TED確實極力爭取、試圖躍身成一個農民和貴族得以互相交流思想的場合,在場上你可以隱約甚至明顯嗅查到與會者們因世代、經濟、社會階級所產生出的隔閡,隨著身為TED一員的時間愈長,對上述的情況的感受也就愈深,而講者、前講者、名人、CEO和普通TED參予者們間的差異便是造成TED成員彼此格格不入的原因,這些與會者們汲汲營營地掃瞄、鎖定下一個社交活動空間,我也親眼目睹了A咖成員和熱愛派對的B咖成員們在尷尬的互動交流下,加劇了他們在階級上差距,表露無遺的景象,如:名片被強塞到某人的手中、大咖成員們試圖絞盡腦汁以化解僵硬的談話氣氛…

New York Magazine 雜誌也曾在去年引述了一名參予者對TED大會的評論:「TED有著一小群天資聰穎的A段班成員和CEO,以及一大群出身B段班的資深副總裁,因此,B段班成員的數量,間接影響了整個場內氣氛,為社交場合刻畫出一幅有趣的景象。」

對於一個號稱集結各界精英、不對外開放的大會來說,TED會場人山人海的情況確實令我跌破眼鏡,這也說明了一點,TED並非是一個高攀不起的殿堂,它其實也很平凡。


翻譯:Paul | 原文:Inside TED: the smartest bubble in the world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