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跳脫偏見-我坐輪椅潛水

$
0
0

雖然從古至今都不乏「跳脫身體限制」的成功例子,貝多芬在失聰後仍能創作,以武洋匡和蓮娜瑪麗亞雖五體不滿足卻更能夠「用腳飛翔」,但是當我們聽到「身心障礙者」的時候,或許依然帶有一絲根深蒂固的成見,就如同看到這個圖示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

先問問自己,然後一起聽聽Sue Austin的親身經驗,或許它會讓你改變想法!


擺脫「不能」的偏見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能用雙腳走路,你該怎麼辦?
一場大病,讓Sue Austin不得不改變她接觸世界的方式,對我們來說,「輪椅」象徵著殘疾,但是對Sue Austin來說,「輪椅」帶來了新的自由,讓她能重新感受微風輕拂,能夠重新上街體會世界的美好。而這樣的樂觀固然難得,但我們對她的眼光又是如何呢?

-他們彷彿視我如無物,就像我身上披著隱形斗篷

當Sue Austin問人們:提到「輪椅」你會想到什麼?
而回答總是:「局限」、「恐懼」、「可憐」、「拘束」…
那麼你的答案呢?

像這樣來自外在的成見,漸漸的影響了Sue Austin,好像被負面意見催眠,她開始在心中疏遠自己,變得不敢用自身的角度看待自己,而不斷地、深深地因為他人的成見,進而影響她和自己交流的方式。


一段重獲自由的嶄新旅程

而有感於此,Sue Austin決定為自己訂下新的目標,擺脫外界的種種偏見,進而開始從事藝術創作。她將自己的輪椅稱為「能量椅」,希望藉由藝術向外界傳達她在使用「能量椅」時的自由與快樂:

誰會想到輪椅能變成畫筆呢?透過這些影像,Sue Austin扭轉了我們對於「輪椅」的既有概念,當所謂「殘疾工具」變成了「藝術器材」,而我們對於「殘疾者」的視角也轉化成「藝術家」了!

Sue Austin嘗試著為她的快樂留下腳印,而當我們看到這令人意外的驚喜時,就像打破了對於輪椅用者的成見,而Sue Austin不止步於此,她嚮往更進一步的自由,於是,在2005年的時候,她坐著輪椅-潛水:


透過了可深入海底的輪椅,Sue Austin在水中享受了360度無拘無束的自由,而這場特別的旅程讓所有看到影片的人都能感同身受,甚至還有人說:「我也想要一台潛水輪椅!」


讓理念被相信

我相信自己,但是該如何讓人相信我?

Sue Austin認為自己因為「輪椅」得到了自由,但是人們卻不願信服,而我們常說「眼見為憑」,那若能將你的「理念」打造成「事實」,那麼還會有人不相信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抱怨他人的「不懂」,但其實這樣的成見便是激發自己前進的最佳良藥!讓你獨特的理念成功實現,就像Sue Austin一樣,曾經,坐著輪椅潛水是無稽之談,但是當她創造這項新的法寶時,她也同時創新了一種看法、認知、認同,讓我們拔起了對於輪椅用者根深蒂固的偏見。

那麼現在,學會停止抱怨,為你的理念找出實現的方法,開始讓自己被相信吧!


撰稿:Sandy


每天都應該做的事

$
0
0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這麼做。

先看看一個故事。

曾受邀在TED演講的Neil Pasricha,原本過著美滿平靜的生活,大學畢業前就找到人生摯愛,還結交到認定是一輩子的好友,但只過了兩年,一切都改觀了,Neil Pasricha的婚姻出現了危機, 一天,他的妻子下班回家告訴他:「我已經不愛你了。」 那是他經歷過最痛苦的事, 也是所聽到過最讓人心碎的話。

之後,僅僅過了一個月,又得到另一個更痛心的消息,Neil Pasricha的好友傳出患了精神疾病,他才在星期天晚上十點半跟好友講過電話,就在第二天早上,他發現女友失蹤了。很不幸地,他結束自己的生命。

Neil Pasricha形容當時的他,頭頂黑雲密佈,就算使勁全力也無以振作。於是,他告訴自己,我真的需要讓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積極面上。 於是,有一天晚上,他下班回到家,打開電腦,成立了一個小網站-1000awesomethings.com 「一千件絕妙之事」

Neil Pasricha:絕妙3A


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只想提醒自己,生活中有許多人人都愛的,簡單而隨處可見的小快樂,只是,通常我們很少談起這些快樂- 譬如,那些主動為你免費續杯的餐館服務員;在一個婚禮上,你坐的那一桌可以首先去選餐;穿上剛從烘乾機裡拿出來仍然熱乎乎的內衣得到的幸福感;或者,在超市,正巧碰上收銀員多開了條新的結帳通道,然後,本來你排在最後一個,立刻衝過去後,你現在排第一了……

於是,慢慢地, Neil Pasricha的心情開始好轉。原本,除了他母親,沒人讀這個部落格。當他媽媽將部落格網址轉發給爸爸以後,流量翻了一倍,一直到了幾百萬次。最後,他接到一通電話, 電話那頭的聲音告訴他:「您剛剛獲得了全球最佳部落格大獎。」幾天後,Neil Pasricha 走上紅地毯,走上頒獎台,接受了威比獎(Webby Awards)的最佳部落格獎項。接著,十家出版社搶著跟他討論把部落格文章整理成書的事情。一轉眼到了下一年,《The Book of Awesome》《絕妙之書》有六十五週登上國際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Neil Pasricha原本可以很輕易、自然地開一個抒發負面情緒的部落格,對著全世界發洩他的沮喪,但他反其道而行,為了舒緩心情,他成立1000 Awesome Things部落格。而這個落格的概念很簡單,「每一個工作日寫一則超棒的事,從第一千件開始倒著寫起。」

以下是幾件摘自這個部落格的絕妙之事:

「不知大家有沒有經常去買麵包呢?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麵包店總是有一種令人溫暖的感覺,當你去到門口的一刻, 一陣陣的麵包香就包圍著你 - Awesome呀!」

「剛想著到超級市場買東西時,看一看今天有什麼便宜,當你望著那塊極大又充滿著不同食品和紅色大字體的廣告板時,你發覺你今天最想買的東西已經是On Sale List排行榜的其中一樣,Awesome!」

「當電台正在播放著你最愛的情歌, 而這首足以讓你感動落淚的歌,剛剛在你找到停車場泊車位停下的一刻完美結束, Awesome!」

還有,

第992件:在婚禮晚宴上,你坐的桌子被點名可以第一個去拿自助晚餐。
第841件:玩電動遊戲「金頭腦益智問答」!遊戲上的分類都是你最擅長的題目。
第697件:把免洗筷很完美地分開來。
第572件:學會一個新的快捷鍵。
第464件:當電影裡的角色去到一個你認識的地方。
第388件:你跟一個朋友之間的笑話惹得某個陌生人忍俊不住大笑。
第329件:把一個大家都打不開的罐蓋扭開。
……

我們每日經歷的,可能只是平凡的生活,可能只是不斷重複的工作,可能只是不斷重覆接觸相同的人事物,但Neil Pasricha提醒我們,平凡當中,總有精彩的地方,請不要忘記,用一點時間去欣賞世界的美與好。其實,生活也可以很精彩,這個世界其實好漂亮,好Awesome的,你相信嗎?

其實,Neil Pasricha的許多絕妙之事是知覺的經驗(嗅覺、聽覺、觸感等)、巧合(幸運感)、人際互動中的正面經驗(善意、溫暖)、小趣味,這些都是生活隨處可見、垂手可得,而非金錢換來(你還記得上一次買衣服的快樂感維持了多久?)、競爭獲勝、拼命努力的結果。

我想,Neil Pasricha之所以讓人覺得感動,是因為他捕捉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共有卻忽略的幸福,並且散播出去。所以他自己快樂、他的文章也引起眾人的共鳴,鼓舞人心。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日常生活其實可以很精彩呢?不知你今天過得快不快樂,滿不滿足呢?雖然每天總是匆匆忙忙, 但只要我們願意用心留意,傾聽和觀察,很多事情都可以很AWESOME的!所以,從今天起,你也應該這麼做,用幾乎不需要金錢成本的工具(紙筆、網路),以及一點時間,回想、蒐集正向的事物跟經驗(這些也不太花什麼錢)。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快樂感自然而然便產生了。


每天都應該做的事,還有呢?

知名遊戲設計師Jane McGonigal曾經設計出一個名為「Super Better」的小遊戲,這可以讓一般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已經過科學證實,有助於提高身體、心理、情緒與社交的適應力。重點在於,經常做這個的人,居然能比一般人多出十年的壽命!

Jane McGonigal:能讓你多活十年的遊戲


1.身體適應力:
• 站起來走三步
• 雙手握拳高舉過頭

想要增強身體適應力,讓自己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並且能更快的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站起來走動!在我們沒有坐著的每一秒,都是在讓心臟變得更強壯!

2.心理適應力:
• 彈五十次響指
• 從一百開始每個七個數字倒數

想要增強心理適應力,讓自己更容易集中精神,並擁有更大的毅力與決心,就該做些「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這可是科學家說的,因為意志力就像肌肉,你越是鍛鍊,它越是強壯,所以面對一些小挑戰不要放棄,就像彈響指這種荒謬的小事,就是增強意志力的好方法之一!

3.情緒適應力:
• 如果你在室內,找一個窗戶向外看;如果你在室外,找一個窗戶向內看
• 快速的在youtube或是google搜尋你最喜歡的動物寶寶

想要增強情緒適應力,讓自己有激發正面情緒的力量,如同心理學家常掛在嘴邊的「三比一正面情緒率」,因此就該產生三個正面的情緒,來抵銷一個負面情緒。藉由窗戶看往另一個空間,是產生正面情緒的很好方法,另外,正面的情緒,像是好奇心或愛, 這就是我們看到動物寶寶時所感受到的。

4.社交適應力:
• 和某人握手六秒
• 用簡訊,臉書等等途徑和某人說聲簡短的感謝

想要增強社交適應力,可藉由以上的活動,讓你確實從周遭的環境中得到更多力量,另外,與人握手六秒,更會提升血流量的催產素,這是一種信任荷爾蒙,它將會使握手的兩人產生彼此幫助的動力!


不妨還可以參考Cesar Kuriyama的作法,他在TED演講時提到,他所發起的一個「每日一秒」創新行動!該怎麼做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拿起你身邊任何的攝像軟體拍下自己每天生活的一秒。沒錯!只有一秒而已!將這些「一秒」按照日期排序,會將我們的生命像影片一樣串連,當十年過去了,你便會擁有一部長達一小時的影片,專屬於你!而且它濃縮了這十個年頭來所有日子的精華,一天都不放過!

Cesar Kuriyama:每天一秒記錄人生


你是否曾經費盡心思去做一件事,但日子久了竟然淡忘到需要別人提醒才逐漸回憶起?又或是在和老朋友聚會的場合裡偶然談起曾經讓你笑破肚皮的故事,而你卻疑惑著說:我有這麼講過嗎?又或翻開陳年的照片,才赫然想起旅行時初嘗的美味小吃…我們常說,時間會過去,而記憶會留下,但是這顆腦袋能裝進的記憶有多少?若是這些曾經美好都隨著時間消失了,那我們生活的痕跡是不是也跟著淡化了呢?

當我們的時間慢慢的前進,它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便是記憶了!其實,不管用任何形式,不論是旅行日記,365日相片計畫的app,或是Cesar Kuriyama的「每日一秒」,只要你用心記錄每天的生活,哪怕只記錄了一秒,都能讓你更積極的去過有意義的每一天,而在你各種形式的記憶體裡,你將永遠不會忘記你所活過的那一日!


最後,想分享Matt Cutts的TED演講影片。是否有些事情,你一直想去做,但就是…從沒嘗試過?Matt Cutts建議:用30天嘗試做新事物。這場簡短,輕鬆愉快的演講提出了一個簡明的方法,用來思考目標的訂定和實踐。

這個想法其實非常簡單,想想那些你在生命中一直想做的事,然後在接下來的三十天裡嘗試做這件事,事實證明:三十天剛好是一段合適的時間,在你的生活中去養成一個新的習慣,或者,改掉一個習慣–例如看新聞。

Matt Cutts:用30天嘗試新事物



撰稿:Charles

十二則關於恐怖主義的演講

$
0
0

幾天前的深夜,波士頓馬拉松競賽傳出爆炸案;怵目驚心的畫面被即時播送至全世界,立刻引發國際間對於「恐怖攻擊」的疑慮:這場攻擊的目的為何?兇手是誰?此外,更引起不少人對於「恐怖主義」的反思:當歐巴馬說在十六日的聲明中首度使用了「恐怖攻擊」這個字眼形容此事件並說到「用炸彈來對付無辜平民不論何時都是恐怖主義行為。」時(來源),可曾想過美國軍隊在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在葉門等地區造成的無辜傷亡?

去年美國總統大選前,TED 彙整了12則演講影片的播放清單,針對「恐怖主義」提出不同面向的觀察和看法,反映出二十一世紀軍事安全政策的多面向。這十二支影片中,有描述911事件如何影響生命的個人故事,也有來自國家安全階層人員的說法,更有來自經濟角度的分析。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恐怖主義」?未來世界又該怎麼做才能通往和平之路?不妨看看以下的影片。


Jason McCue:恐怖主義是一個失敗的品牌(2012)

「打擊恐怖主義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你如何看待它?因為你看待它的角度決定了你回應它的方式。若你用傳統的角度來看恐怖主義,它是犯罪行為、戰爭,很自然的,你的回應就會是以牙還牙、與之作戰。但若你用一個較進步的角度來看,恐怖主義應該更像是一種因果關係,而從這個角度所產生的回應方式就不會是報復的方式」

國際知名律師和管理人 Jason McCue 提出一個打擊恐怖主義的全新方式:把它視為一個品牌,而它就像可口可樂一樣,不但對健康有害、更對人們帶來負面影響。恐怖主義的弱點究竟在哪?如何擊破對它的迷思和神話,並同時證實我們有更好的方式?


911療癒故事:兩位母親的諒解和友誼(2011)

911事件影響了兩個青年的生命,而他們的母親因此展開了一段不尋常的友誼;Rodriguez 的兒子911事件中喪生,el-Wafi 的兒子則被控參與這場攻擊而判處無期徒刑。這兩位母親手牽手站上TED舞台,不僅講述她們跨越文化差異、從彼此身上學習、找尋諒解的過程,為其他母親帶來正面力量,更展現了女性柔軟包容的力量如何改變世界、反抗暴力。


Loretta Napoleoni:恐怖主義背後錯綜的經濟(2009)

經濟學家 Loretta Napoleoni 追蹤新興的跨國恐怖組織、秘密金錢交易、以及那些恐怖活動的資金來源,她與我們分享了一個重要的發現:資助恐怖主義的經濟來源往往與西方國家緊密相聯。


Thomas Barnett:為和平繪製新地圖(2005)

國際安全策略專家 Thomas Barnett 以寬廣視角觀察美國安全政策及在世界各地的軍事政策,並從過往經驗中對未來提出建言。在這場笑聲不斷、幽默卻不失深度的演講中,他欲瓦解美國冷戰後軍事策略,並提出一個不僅實際、合理,又簡單的令人驚嘆的建議:將軍隊一分為二!


James Stavridis: 一位海軍上校對於全球安全的看法

海軍上校 James Stavridis 提倡一個開放且合作的全球安全系統:想獲得安全,我們必須合作並除去彼此間的藩籬,建立橋梁而非牆壁。


Hasan Elahi: 聯邦調查局, 我在這裡!(2010)

911事件之後,身兼藝術家和教授的 Hasan Elahi 被聯邦調查局整整追查半年。他決定「減輕」聯邦調查局的負擔,在搜查過程中更主動的提供資料;他認為,再也沒有比主動分享「所有生活瑣事」更能讓 FBI停止追查他的日常活動了!


Sharmeen Obaid-Chinoy:自殺炸彈客學校(2010)

紀錄片製作人和記者 Sharmeen Obaid-Chinoy 曾拍攝《Children of the Taliban》、《The Lost Generation 》、和《Afghanistan Unveiled》等片,在這場演講中更用影像帶我們看見塔利班培訓自殺炸彈客的過程。在貧窮與宗教等因素相互交織的情境下,這些兒童的生活情況如何,又怎麼樣在五個步驟下,被塔利班說服成為一名自殺炸彈客?


Joseph Nye:全球權力轉移(2010)

前任美國國安局秘書 Joseph Nye 在演講中提出,我們必須重新定義、重新連結國家間的關係,建立一個正向而多元的關係。他也強調所謂的軟實力(soft power),也就是影響的力量,在現今世界局勢中漸趨重要,他也認為二十一世紀有潛力發展成一個相互合作、互信互利的時代。


Marc Goodman:未來犯罪的想像(2012)

安全專家 Marc Goodman 畢生鑽研罪犯和恐怖份子,檢視各組織如何以最新科技作為武器。在這場令人毛骨悚然的演講中,Goodman 告訴我們3D列印和個人化製藥等新發展出的科技怎麼成為恐怖份子犯罪的工具;而解決之道就是讓所有市民成為安全防禦體系的一部份,讓我們對危機有所準備。


Jody Williams:切合實際的世界和平觀(2011)

「我們可以改變世界。」諾貝爾和平奬得主 Jody Williams 說。她用鋒利的言語訴說世界各地追求和平的故事,強調了女性用和平對抗暴力、對抗恐怖主義控制的重要角色,也強調每個個體都有帶來和平的能力。


Peter van Uhm: 爲何我選擇槍枝(2012)

「有時只有槍支才能劃分善與惡。」荷蘭國防部部長 Peter van Uhm 分享了他走向用武力維持和平一途的過程,說明當槍支在善人的手中時,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Rory Stewart: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時間到了(2011)

Rory Stewart 不是典型的英國國會議員;他同時也是作家和冒險家。他在911事件後親身走過阿富汗、與人民和軍閥對話,並在 Kabul 成立了慈善機構。他分享過去軍隊介入波士尼亞的成功經驗,並表示謙虛和對當地的了解才是成功的關鍵。演講中,他主張美國撤軍,並不只因為這些「安全部署」只會帶來暴力,更因為西方國家對現今軍武政策的樂觀主義只會導致「不可避免、無法想像、隱形」的失敗。


來源   >   編譯自文章:Playlist: 12 powerful talks on terrorism  |  編譯:劉耘

54 場演說如何改變糾結人生

$
0
0

一個39歲完美主義者和54場童叟無欺,誠實爆表的TED演講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一次專屬我的TED新體驗。

在地球村生活近四十年,受到TED演說的驅使,那一股想挑戰自己的衝動不時在心裏蠢蠢欲動。Matt Cutts的:“用30天嘗試新事物” 令我聯想 A.J. Jacobs的“我的聖經狂想曲”,靈機一動而播下這次計劃的種子。


Matt Cutts:用30天嘗試新事物


A.J. Jacobs依照聖經指導原則生活的一年

依照這些演說,我擬定出一份為期一年的計劃書,分門列舉為期30天想體驗的新事物。

每月1 號,我從清單上嘗試一個項目,在15號試驗第二種。也就是說,同一時間有兩個項目進行。有些是很實際的〈減低吃肉量30天〉,和其他富哲學性質〈脆弱的力量30天〉。為了整理一年23項體驗的名單,我聽了(甚至反覆聽)大約200場TED演講。我用幾個月的時間作出規納,還預留日後想嘗試的新事物的空隙。我對自己打包票,要將這些點點滴滴毫無保留的記錄在部落格,這番誇下海口的行徑讓我頓時體驗到什麼叫"脆弱的力量"。

我一一聯繫所有的啟蒙者,讓他們知道其精湛演說在我糾結人生裏激起了不小浪花。難以置信的是其中有不少人回信!像是Seth Godin, Alain de Botton, Barry Schwartz, JD Schramm, Susan Cain, Derek Sivers和Richard St. John。信中他們的言辭鏗鏘有力,語間充滿支持我的慷慨鼓勵。Carl Honore和Sheena Iyengar在推特裏提到這份計劃書,如一劑強心針,一舉衝高了我的部落格人氣。David Logan也不遺於力的寫了電郵,傾囊相授領導者地位的心得。

2011 年11月 1 日,我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挑戰。第一項30天的時裝,靈感來自Jessi Arrington的演說“穿二手衣”


Jessi Arrington:穿二手衣

原本以為這是個好玩簡單的入門體驗,一方面可以擺脫我一貫標準的黑、白、灰著衣風格,又能滿足戰略性血拼,讓容貌變得更妖驕美麗。直到第二天結束,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誤入歧途! 風格大變之後,我反而感到格外的暴露。談到搭配服裝,“融入人群”一向是我潛意識裏堅信不疑的如來真言。要漠視別人對我的評頭論足,對我而言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挑戰。

終於深深體會這個計劃比我想像的要難。

計劃進行到活動4,12月中旬之際,我研發出一套流程:腦海裏先演練一遍過程,接著設定步驟,再轉化為實際行動。活動進行到第9,意外發現其實要挑戰30天素食並不難。這項活動真的是功不可沒;受到Graham Hill的影響,2月開始我改在上班日吃素;它不僅僅激勵我在飲食上作調整,也大幅對抗我的荷包縮水。 所以我仍至始不渝地遵循這項體驗。


Graham Hill:我為什麼要在上班日吃素?


計劃進入下半年,一些極度發人省思的體驗在我內心不斷炮轟。我不諱言,能在10月底完成這些令人抓狂的試驗根本是場天大的意外。30天的選擇是根據三場演說─Barry Schwartz的“選擇的弔詭”Sheena Iyengar 的“選擇的藝術”Alain de Botton的 “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Barry Schwartz:選擇的弔詭


Sheena Iyengar:選擇的藝術


Alain de Botton: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他們涉及用放大鏡檢視自身選擇;意識究竟是什麼在駕馭抉擇,如何設定界限,限制自我選擇,並且對天下無完美之物有所領悟。我花了時間仔細考量成功到底意味著些什麼;詳細列舉出這些清單的好處是,一來替未來鋪路,二來對自己瞭解的更透徹。畢竟對於過去所作的抉擇,我也不能拍胸脯保證一定都是正確的。

說到不自豪,對於較不突出的個人特質,由“30 天的時間”體驗裏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透過對Philip Zimbardo“時間心理學”的理解,又詳細檢視了一番我的過去、現在、未來。


菲利浦津巴多對時間概念的詮釋

我發現他稱之為“past negative”,那些過去令人傷神的事物也曾讓我的天空矇上一片灰,壓在心頭。他的話如當頭棒喝,讓我徹底思考分散壓力的方法。

以下就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活動清單:時裝;感謝,讚美與用心;懂得聆聽;3A生活法則;中式簡餐;驅使的動力;放慢腳步;簡單;減低吃肉量;快樂多一點;先入為主;寫信;心動不如行動;選擇;面對錯誤;脆弱的力量;時間;憐憫之心;以及平衡。

2012 年10月底,21項活動終於告一段落。 我發起的“塗鴉記事本”,用來提供塗鴉者一個記事的平台,源自Sunni Brown的 “塗鴉者,團結起來! ”。從這裡我體認到自己的優點、弱點、希望,以及最重要的,真正想從世界獲得什麼。對於計劃的落實,我感到無比欣慰。
由於這些體驗都跟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和需求息息相關,所以也特別容易觸發情緒。有些時候這些體驗陪我度過生活的艱難─進行“更多的幸福”時我見上岳父最後一面。 然而有時也讓生活深受重措;工作忙到不可開交之際,我卻花了大把時間在“選擇”和“面對錯誤”這些體驗上。

總體而言,它帶給我的經驗不外乎:

• 你遠比自己想像的堅強;不到關鍵時刻,不顯出看家本領。也就是真人不露相。
• 對於自己的不完美,要保持開放的心胸。它能加深對其他事物的觀點。
• 千萬別低估作的力量;只要作就有力。
• 不要過度自省,免得妨礙身心健康。
• 如果您要嘗試類似的體驗,試度對自己寬容一點。

我一直都曉得適者生存的道理,即便過程中傷痕累累, 難免偶爾憤世嫉俗,但是通常也能從艱難的挑戰裏大難不死,跳脫出來成為更好的人。長久以來,力量和勇氣就是生命裏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一直不確定該如何去運用罷了。鼓起勇氣完成計劃之後,才發現這些特質其實早已具備。雖然我不斷試著去接受,但也意想不到自己是如此的後知後覺。

最後,很感謝 TED 提供了這些繆思,更感謝那些啟發與眾不同想法的講者們。最重要的還有我的伴侶、家人 (尤其是我老哥的驚人作品,見插圖) 以及閨中密友們在計劃進行時給予無限的愛與支持。這些人缺一不可,少了他們這項計劃就不可能實現。希望你們不會覺得乏味。


翻譯:Melody | 原文:My Year of TED: How 54 talks changed a life

藝術可以改變世界

$
0
0

「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在詢問的當下,JR:「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搶著改變世界了!」

改變世界的定義是什麼?革命、發聲、抗議……還是?
藝術家JR將告訴你,顛覆世界是種權利、藝術、行動、想像力!

12年前的JR或許是為了要宣告「存在」而將作品貼在街上,但這趟創作之旅並非如此簡單!現在,他拍別人的照片貼上各國街頭,為了說:「他們存在!」從巴黎的郊區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牆壁上, 到肯亞的屋頂上, 到里約的貧民區, 用紙和膠水–就是這麼簡單。

JR在2011年許下他的TED願望時,他說:「我要轉換我的概念,你們把照片寄給我,我將會將它們印出來,寄回給你們,然後你們將把照片貼在能為你們個人發聲的地方。」—這就是顛覆計劃(Inside Out)。肯定即是他行動的驅策力,因為肯定生存、公平、正義,所以相信他能為世界做的絕非只是紙上的藝術,它能創造世界藝術,

2012年JR已經印了10萬餘張形形色色的海報,而且每天持續不停的在寄送,如今他已經發送超過100個國家、120,000海報,裡面有的是大規模的參與者,或是以個人身份信息轉換成件藝術作品的藝術項目,這些照片揭示了許多難以接觸、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圖像,世界各地的故事就這樣裸露的展開。

JR慣有的工作形式是–沒有功勞,沒有商標,沒有贊助商。因此只有少數人完全的做好心裡準備,他們跟JR同心協力給地球上想改變世界的人們更多力量。

在突尼西亞所完成的上百幅肖像。他們把這些自己肖像貼在當地獨裁者的肖像上面,Slim和他的朋友走片全國,到處貼了上百張的照片,為的就是展現這個國家,他們將顛覆計劃轉化成他們自己的世界企劃。

這張照片則被貼在警察局內,你所看見在地面上的,是警察追蹤這些照片中人們的身分證。

這是在俄羅斯,對抗那些對同性戀歧視、憎惡的象徵。
Chad用照片無聲的抗議:「我們有權利。」他們將顛覆計畫做為一種無聲抗議的平台。

Sharmeen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舉辦了一個TED活動,將城市中看不到的臉,貼到她鎮上的牆上。

在北達科他州的北美洲的立岩民族保留區,有個從達哥塔那哥塔部落來的人(名字不詳),為展現北美洲原住民依然存在。他在部落保留區內貼滿肖像,他的子孫們到現在仍持續地爭取這個權利,而JR每次在紐約有一面創作牆時,會使用他的照片,持續散播這項計畫。

Monica和一群攝影師在世界上最危險的邊境之一的墨西哥華雷斯城,拍了幾千張的肖像貼遍整個邊境。

同時間在伊朗,Abololo冒險的貼了一個女人臉的照片,展現他對政府的反抗。

這是一所學校進行的計畫。孩童們在課堂上製作照片,老師集合起來後,他們再將照片貼在校園內,這項計劃使得他們得到消防隊員的幫助。當然,應該要有更多學校執行這種計畫。

這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這是關於兩國和平契約的遊行活動。在九月初時,有45萬人都手拿著自己的照片作為宣告。

在另外一方面,人們還用照片將街道和建築物包起來,隨處可見。

JR所領導的計畫在一年內執行了幾千次行動,並帶動千萬人參與,更創造了幾百萬個景象!JR發起了全球規模最大且持續進行中的藝術參與計畫。


「藝術可以改變世界嗎?」

也許在一年之內難以定論,畢竟這只是個開端,但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向思考,「藝術可以改變人的生命嗎?」JR以自身的經歷與所見:「是的,而且你知道嗎?這只是剛開始!」JR讓藝術不僅存有生命美、價值性甚至人權,他以「沒有功勞,沒有商標,沒有贊助商」的工作方式,讓力量更無窮,世界將真的聽見有人在呼喊,被忽略、不公平的事情總有一天也會全部浮上台面,讓我們一起跟JR顛覆這個世界吧!

你可以登入下列網址參與活動:http://www.insideoutproject.net/en


撰稿:Aler

54 場演說如何改變糾結人生

$
0
0

一個39歲完美主義者和54場童叟無欺,誠實爆表的TED演講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

一次專屬我的TED新體驗。

在地球村生活近四十年,受到TED演說的驅使,那一股想挑戰自己的衝動不時在心裏蠢蠢欲動。Matt Cutts的:“用30天嘗試新事物” 令我聯想 A.J. Jacobs的“我的聖經狂想曲”,靈機一動而播下這次計劃的種子。


Matt Cutts:用30天嘗試新事物


A.J. Jacobs依照聖經指導原則生活的一年

依照這些演說,我擬定出一份為期一年的計劃書,分門列舉為期30天想體驗的新事物。

每月1 號,我從清單上嘗試一個項目,在15號試驗第二種。也就是說,同一時間有兩個項目進行。有些是很實際的〈減低吃肉量30天〉,和其他富哲學性質〈脆弱的力量30天〉。為了整理一年23項體驗的名單,我聽了(甚至反覆聽)大約200場TED演講。我用幾個月的時間作出規納,還預留日後想嘗試的新事物的空隙。我對自己打包票,要將這些點點滴滴毫無保留的記錄在部落格,這番誇下海口的行徑讓我頓時體驗到什麼叫"脆弱的力量"。

我一一聯繫所有的啟蒙者,讓他們知道其精湛演說在我糾結人生裏激起了不小浪花。難以置信的是其中有不少人回信!像是Seth Godin, Alain de Botton, Barry Schwartz, JD Schramm, Susan Cain, Derek Sivers和Richard St. John。信中他們的言辭鏗鏘有力,語間充滿支持我的慷慨鼓勵。Carl Honore和Sheena Iyengar在推特裏提到這份計劃書,如一劑強心針,一舉衝高了我的部落格人氣。David Logan也不遺於力的寫了電郵,傾囊相授領導者地位的心得。

2011 年11月 1 日,我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挑戰。第一項30天的時裝,靈感來自Jessi Arrington的演說“穿二手衣”


Jessi Arrington:穿二手衣

原本以為這是個好玩簡單的入門體驗,一方面可以擺脫我一貫標準的黑、白、灰著衣風格,又能滿足戰略性血拼,讓容貌變得更妖驕美麗。直到第二天結束,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誤入歧途! 風格大變之後,我反而感到格外的暴露。談到搭配服裝,“融入人群”一向是我潛意識裏堅信不疑的如來真言。要漠視別人對我的評頭論足,對我而言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挑戰。

終於深深體會這個計劃比我想像的要難。

計劃進行到活動4,12月中旬之際,我研發出一套流程:腦海裏先演練一遍過程,接著設定步驟,再轉化為實際行動。活動進行到第9,意外發現其實要挑戰30天素食並不難。這項活動真的是功不可沒;受到Graham Hill的影響,2月開始我改在上班日吃素;它不僅僅激勵我在飲食上作調整,也大幅對抗我的荷包縮水。 所以我仍至始不渝地遵循這項體驗。


Graham Hill:我為什麼要在上班日吃素?


計劃進入下半年,一些極度發人省思的體驗在我內心不斷炮轟。我不諱言,能在10月底完成這些令人抓狂的試驗根本是場天大的意外。30天的選擇是根據三場演說─Barry Schwartz的“選擇的弔詭”Sheena Iyengar 的“選擇的藝術”Alain de Botton的 “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Barry Schwartz:選擇的弔詭


Sheena Iyengar:選擇的藝術


Alain de Botton:一種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

他們涉及用放大鏡檢視自身選擇;意識究竟是什麼在駕馭抉擇,如何設定界限,限制自我選擇,並且對天下無完美之物有所領悟。我花了時間仔細考量成功到底意味著些什麼;詳細列舉出這些清單的好處是,一來替未來鋪路,二來對自己瞭解的更透徹。畢竟對於過去所作的抉擇,我也不能拍胸脯保證一定都是正確的。

說到不自豪,對於較不突出的個人特質,由“30 天的時間”體驗裏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透過對Philip Zimbardo“時間心理學”的理解,又詳細檢視了一番我的過去、現在、未來。


菲利浦津巴多對時間概念的詮釋

我發現他稱之為“past negative”,那些過去令人傷神的事物也曾讓我的天空矇上一片灰,壓在心頭。他的話如當頭棒喝,讓我徹底思考分散壓力的方法。

以下就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活動清單:時裝;感謝,讚美與用心;懂得聆聽;3A生活法則;中式簡餐;驅使的動力;放慢腳步;簡單;減低吃肉量;快樂多一點;先入為主;寫信;心動不如行動;選擇;面對錯誤;脆弱的力量;時間;憐憫之心;以及平衡。

2012 年10月底,21項活動終於告一段落。 我發起的“塗鴉記事本”,用來提供塗鴉者一個記事的平台,源自Sunni Brown的 “塗鴉者,團結起來! ”。從這裡我體認到自己的優點、弱點、希望,以及最重要的,真正想從世界獲得什麼。對於計劃的落實,我感到無比欣慰。
由於這些體驗都跟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和需求息息相關,所以也特別容易觸發情緒。有些時候這些體驗陪我度過生活的艱難─進行“更多的幸福”時我見上岳父最後一面。 然而有時也讓生活深受重措;工作忙到不可開交之際,我卻花了大把時間在“選擇”和“面對錯誤”這些體驗上。

總體而言,它帶給我的經驗不外乎:

• 你遠比自己想像的堅強;不到關鍵時刻,不顯出看家本領。也就是真人不露相。
• 對於自己的不完美,要保持開放的心胸。它能加深對其他事物的觀點。
• 千萬別低估作的力量;只要作就有力。
• 不要過度自省,免得妨礙身心健康。
• 如果您要嘗試類似的體驗,試度對自己寬容一點。

我一直都曉得適者生存的道理,即便過程中傷痕累累, 難免偶爾憤世嫉俗,但是通常也能從艱難的挑戰裏大難不死,跳脫出來成為更好的人。長久以來,力量和勇氣就是生命裏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一直不確定該如何去運用罷了。鼓起勇氣完成計劃之後,才發現這些特質其實早已具備。雖然我不斷試著去接受,但也意想不到自己是如此的後知後覺。

最後,很感謝 TED 提供了這些繆思,更感謝那些啟發與眾不同想法的講者們。最重要的還有我的伴侶、家人 (尤其是我老哥的驚人作品,見插圖) 以及閨中密友們在計劃進行時給予無限的愛與支持。這些人缺一不可,少了他們這項計劃就不可能實現。希望你們不會覺得乏味。


翻譯:Melody | 原文:My Year of TED: How 54 talks changed a life

對慈善思想的誤解

$
0
0

為什麼世上的乳癌組織還沒有找到根治乳癌的方法?
救助流浪兒團體為何還未解決城市中無家可歸的問題?
為什麼捐去公益產業、慈善機構的金錢並沒有發揮效益?


慈善,既是構成世界的重要因子,那為何人們的善資源卻沒有蝴蝶造成效應?
Dan Pallotta以行動主義者及籌款家的身份,在此解答:「這些社會問題其實很大,我們的團體相比之下猶如螳臂當車,信仰體系更使得它們顯得渺小,總有兩套規章制度,一套是對非謀利團體、另一套是對趨利的世界。」

這事實上是種族歧視,它在五種方面歧視了非謀利團體。


第一:賠償

當非謀利團體在系統內製造的價值越多,實質上他們賺的錢越多,嚴格來檢視,這似乎是種買賣、價值觀的交易,我們不喜歡非謀利團體花錢,卻希望他們更在公益服務上創造福祉。我們總對那些透過幫助別人而獲利良多的人有本能的厭惡,但有趣的是我們對於那些擁有龐大財富而又不幫助他人的人無以厭惡,這樣的道德觀念,實而有種強烈且顯著的弊病,它給出了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要麼最好的給予自己和家人;要麼為世界作出貢獻。有些人或許會認為MBA的精英都是貪婪的。一個人每年捐給飢饉救助會十萬元 ,從而少交五萬元的稅當然相對較為便宜,即使這樣他們都有可能比救助會的總裁多賺許多,更因為捐錢,而被社會稱做大慈善家,還能終生保有這些勢力和影響力,並廣受讚譽。

第二:來自宣傳與廣告營銷

我們告訴謀利機構把錢都花在廣告上,讓廣告創造營運奇蹟,但我們偏不喜歡看見慈善捐款被花在為做廣告上,我們或許會認為慈善若作太多廣告是過度浪費的,與其把錢花在廣告,不如投資在更多需要的人身上,然而究竟是誰說把良善投資在廣告上就不能帶來蝴蝶效應,引起更多人團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試想一下 一個連市場行銷都不被允許的行業,又如何能夠產生最大效益?我們會教導營利品牌宣傳產品的所有好處,但卻告訴慈善機構「你不能夠宣傳你做過什麼好事」, 那你認為消費者的鈔票會落入哪一邊?

第三:效益風險上的歧視

迪士尼為要求更好的品質而提高收益,約莫虧掉一部二億元的電影,但沒有人會起訴它,反而會因為它耗資,而吸引更多人潮;但要是非謀利團體籌了僅一百萬的款項,但在頭一年沒有達到75%的盈餘,聲譽就會遭受質疑,因此非謀利機構所要承擔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銳意進取大型籌款活動卻步,怕的是一旦失敗它們便會聲名狼藉。

第四:是時間。

亞馬遜網站連續六年未發盈利給投資者,人們都還有耐性,他們知道這是個在市場中獨佔鰲頭的長線項目,但要是非謀利機構夢想要花六年創做個龐大項目 而這些錢都不會被用在有需要的人上,全部金錢都用在投資項目上,鐵定會引來許多反叱,然而,這是不公平的,我們都知道,醞釀一個好的計劃得花一些時間。

第五:盈餘

謀利的商業可以靠分紅來吸引人們投資,但非謀利機構不可以,謀利能獨霸市場,但非謀利機構卻得不到成長機會以及理想的資本。

非謀利機構所處的劣勢

非謀利機構不能像謀利機構般宣傳、廣告去吸引新客戶,且沒有像謀利機構有能力承受客戶風險,也沒有像謀利機構擁有時間去找那些客戶,更沒有股票市場支助…..總有些非常危險的問題縈繞著這種觀念:「捐款有多少是落到非謀利事業?有多少落入非謀利機構的營運開銷?」Dan Pallotta強調這些問題實是漏洞百出的,第一我們認為開銷是無意義的,它並不屬於非謀利事業–但它絕對是,特別是於備用機構發展;第二個問題是開銷總是在低水準,日常開銷在某種程度上是事業的大敵!

當然,誰都不希望自己投擲出去的錢,毫無成效的僅用於廣告、機構建設,但當我們總把道德批判放在第一位,許多非營利團體實質上是難以有勇氣建構出更完善的福利,而這些都會反彈到社會之中,在一個正常社會裡,當越多的捐款出現,就代表著有更多的資金在支持建構福祉,要是我們培養這種慷慨的思想,那麼非謀利機構將有所改變,發揮巨大的作用,當然,我們更大方時,就得更督促、更關注那些真正帶著使命感工作的機構,別忘了我們投擲所累積的財富資糧是用於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上。


撰稿:Aler

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就感的七個秘訣

$
0
0

“When we think about how people work, the naive intuition we have is that people are like rats in a maze.”

你是否也認同,薪水高低就代表了一切呢?「只要能領高薪,要我做牛做馬都無所謂!」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表示,若你這麼想,那你就太小看不可思議的人類了!

「我們對現存職場及勞工市場的觀點,就好像在迷宮中用乳酪利誘頭腦簡單的白老鼠一樣」,那麼,若錢並非萬能,該怎麼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又獲得成就及滿足感呢?


乳酪並非萬靈丹

哪裡有乳酪,我們就往哪裡去,聽起來再合理不過了。畢竟,沒有人能阻擋香氣濃郁又可口的乳酪對吧?奇怪的是,當靜下心來觀察人類的生活實況後,矛盾的地方便出現了,舉例來說,我們常會在媒體上看到許多過程壯烈艱辛卻又深深吸引我們的挑戰,若人類一心只想追求平順快樂,那麼為何還會有人願意承擔各種潛在的風險、受寒受凍,在受盡攀登一座比自己高上數千倍珠穆朗瑪峰的煎熬後還樂此不疲呢?

這意味著,除了享受在迷人沙灘上喝調酒、吹海風的悠閒時光外,我們更嚮往的,是決定出國當一個背包客、走高空鋼索,或上太空跳傘,挑戰人生巔峰,那股「激勵」、「鼓舞」著我們的能量。


別輕易澆息工作熱忱

Dan Ariely提到一位目前任職知名銀行畢業校友的經歷,「我花了超過兩個禮拜的時間,每晚熬夜趕工製作公司併購專案的PPT簡報,圖表、表格,所有資料一應俱全,並在報告前一天交件給老闆審核。」他始料未及的是,老闆冷冷的回道:「嗯,很棒的報告,不過併購案已經取消了。」

一段簡短冷酷的回應就這麼摧毀了他費時兩個禮拜的心血,讓他的心情盪到谷底,Dan解釋,這位校友其實非常享受在打造完美專案報告的過程上,打擊最深的,是當他意識到自己嘔心瀝血的傑作,竟如此輕而易舉地被打入冷宮,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他為這份報告所付出努力。

Dan將這種情況稱為薛西弗斯式效應(Sisyphic),在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因犯錯遭到懲罰,眾神命令他把山下的石頭往山上推,但當他終於抵達山頂時,石頭卻又被推到了山下,相同的場景也出現在監獄片裡,獄卒命令犯人在地上挖洞之後,又下令叫他們回填剛剛才挖好的洞,下列的(秘訣一)及(祕訣二)也證明,這種瞬間摧毀工作成果的行為,確實會降低工作的效率,但同時,若能反轉運用這個簡單的公式,便能輕易提高生產力。

(秘訣一) 展現成果可提高生產力

實驗內容:
在一項由哈佛大學主導的實驗中,Dan要求受試者用樂高拼出系列玩具中「生化戰士」的角色,參予者在拼湊完第一隻角色後可獲得3美元作為獎賞,若想繼續實驗,獎金則會減至2.7美元,以此類推;實驗分成兩組,第一組受試者的樂高作品在完成後會被保存至實驗結束後才拆解,而第二組則是在受試者完成作品的當下立即遭拆散。

實驗結果:
第一組受試者平均拼湊了11隻「生化戰士」,第二組則只完成7隻就放棄。

結論:
雖然說第一組成員也知道他們的作品最後還是難逃被摧毀的命運,但和作品擁有一面之緣、回顧自己付出努力的環境也間接提升了整體的工作表現。

(秘訣二) 若工作不受重視,對獎賞的期望也就越高

實驗內容:
在MIT舉行的實驗中,受試者們將拿到一張打滿字母的文件,他們的任務是在頁面上找出相同的字詞,和第一場實驗一樣,每進入新回合,受試者得到的獎金也就隨之遞減。此次的實驗共分為三組,第一組受試者在完成要求後會在紙上留下名字,然後將作品呈遞給研究人員,研究員在看過作品,嘴上示意地發出「嗯哼」的聲音後,並將之疊在另一堆文件上;第二組的受試者並未留下姓名,研究員在完全不看一眼的情況下直接把作品疊在桌上;第三組受試者的作品,則在呈交後當場就被送進碎紙機。

實驗結果:
第三組受試者要求的獎金是第一組的兩倍,而第二組成員的預期獎金則和第三組相差不遠。

結論:
「忽略作品」和「直接將作品送進碎紙機」的殺傷力大同小異,要達到「激勵」的效果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但另一方面,消除「激勵」效果也是輕而易舉的事,若我們不把這當一回事,我們會喪失許多創造激勵環境的機會。


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IKEA效應

比起獎賞,刻苦銘心的「過程」似乎更能激勵人心,Dan分享了自己組裝IKEA傢俱的例子,雖然他對傢俱的DIY手冊一頭霧水,也絲毫沒有閒情逸致沉浸在惱人的組裝過程上,但在親手組好傢俱後,他對這套傢俱的喜愛度卻遠超過其他傢俱;另一個類似的例子則發生在自製蛋糕粉上,自製蛋糕甫在市場推出時,料理步驟簡單到讓人難卻步,沒有哪個家庭主婦會興高彩烈地「宣稱那是她親手完成」的烹飪作品,食品製造商了解到這點後,改良了蛋糕粉的配方,現在,大家都得自己做出打蛋、倒牛奶的動作才能享用到「自製」蛋糕的美味,而下列的(秘訣三)也應證了這個理論。

(秘訣三) 愈困難的任務,伴隨的成就感也愈大

實驗內容:
在這次的實驗中,Dan安排了兩組實驗對象,一組為完全沒接觸過摺紙的新手,另一組則是沒有參予過程的旁觀者,新手們在拿到紙張和教學說明後,需折出指定的形狀,由於受試者多為摺紙新手,作品當然也不怎麼美觀,在完成作品後,Dan詢問這兩組人馬願意花多少錢購買這些作品;而在第二階段的實驗中,Dan更增加了摺紙的挑戰性,在沒有提供教學說明的情況下,要求受試者折出指定形狀,受試者的作品當然也就更粗糙了。

實驗結果:
和旁觀者相比,參予摺紙過程的受試者願意多出5倍的價錢買下醜陋的摺紙作品,而參予第二階段、更具挑戰性實驗的受試者也願意花更多的錢買下自己的作品。

結論:
我們評估工作薪資和所付出的努力有著一定的關聯性,而我們通常也會誤以為別人有著和我們相同的評量標準。


亞當斯密VS 馬克思

亞當斯密曾提出生產線的概念,指出一根釘子需經過12道製作手續,若將12道手續個別分配給12個人作,便能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馬克思則認為,工作和人的關聯性比追求生產效率更為重要,若一個人只處理同一道手續,釘子整體的品質便不會在他的考量範圍內。

Dan表示,若處在工業革命時代,亞當斯密高效率的生產線概念是相對合適的,不過,我們目前所處的,是一個以知識經濟為導向、一個注重「意義」大於「效率」的世界,鈔票也不再是激勵人們投入工作的萬靈丹了,意義、成品、挑戰、認同感、主導權…等,都會是考量的重點,而若我們能將這些概念運用在職場上,或許我們就能打造出一個快樂又有效率的工作環境!

下列的實驗為同場加映的研究,參考看看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吧!

(秘訣四) 若自己的工作能造福他人,我們會無意識地受到激勵

實驗內容: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前陣子刊登了心理學家Adam Grant在密西根大學內募款客服中心主導的一場實驗,實驗中,研究人員安排10分鐘的時間,讓受募款獎金補助的學生和客服人員攀談。

實驗結果:
一個月後,客服人員花在電話推銷上的時間增加了142%,募款金額更增加了171%,但客服人員都否認工作效率、業績和受益學生的造訪有關。

結論:
實驗顯示,客服人員對自己幫助到別人的好感,會在潛意中產生激勵作用,雖然他們無法明確指出驅使他們前進的原因,但他們的表現確實提升了不少。

(秘訣五) 若答應過要幫助別人,我們會盡量信守承諾

實驗內容:
心理學家Grant在一所醫院主導的另一場實驗中,他在醫院洗手台上方分別放置「一雙乾淨衛生的手能讓您遠離疾病」和「一雙乾淨衛生的手能幫助病患遠離疾病」的標語。

實驗結果:
在掛有「幫助病患遠離疾病」標語的洗手台上,醫生和護士使用肥皂和洗手乳的次數增加了45%。

結論:
幫助別人的「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能產生激勵作用。

(秘訣六) 正向增強能提升表現

實驗內容:
要求兩組哈佛大學學生,在實驗中發表演說及接受面試,第一組的研究人員會作出微笑、握手等友善的動作,第二組則以皺眉、插腰來取代。

實驗結果:
第一組學生在回答和數字相關問題的正確率高於第二組的表現。

結論:
我們能否克服壓力取決於我們的感受,若我們覺得自己能搞定一切(如第一組的情況),我們會進入信心滿滿的「挑戰姿態」;相反的,若我們對眼前的挑戰毫無把握,我們便會垂頭喪氣。這意味著,當我們對自己能力充滿信心時,我們將受到更大的激勵,表現也會更突出。

(秘訣七) 引發正向情緒的圖片能提高專注力

實驗內容:
在廣島大學的一場實驗中,研究員將學生分為兩組,並在學生們個別觀看動物及動物寶寶圖片的前後,測試他們的反應力。

實驗結果:
兩組成員的表現都有進步,但看過可愛動物寶寶圖片學生進步的幅度較大。

結論:
研究員認為由可愛動物引起的正向情緒能幫助我們提高專注力,提升需要高度注意力工作的表現,現在,你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在辦公桌上擺放可愛的熊貓寶寶照片了!


來源   >   編譯自文章:What motivates us at work? 7 fascinating studies that give insights  |  編譯:Paul


目擊者為什麼會錯認?

$
0
0

八里「媽媽嘴咖啡」雙屍命案,咖啡店店長呂炳宏因為目擊者-金紙店老闆的指證歷歷,差點成了冤大頭,最終真相大白,金紙店老闆才坦承錯認;這不禁讓人聯想起多年前前衛生署長涂醒哲捲入的「舔耳案」,當時這起「此涂非彼屠」事件,不僅讓我們領略了此消彼漲的戲劇性張力,也再一次見識到「曾參殺人」的傳媒威力。

然而,在爭論熱潮漸漸退燒,整起事件還未被拋進新聞焚化爐而灰飛煙滅之前,或許我們應該沈澱冷卻下來捫心自問:我們的社會該如何可以避免重蹈「指認錯誤」的覆轍?

TED 講者 Scott Fraser 是名犯罪學心理學家,他專門研究有關目擊者是如何記得犯罪事件,也為之作證的心理層面。這場有力的演說,聚焦於一件發生於日落後的致命槍殺凶案。他指出,就算是離犯案現場非常近的目擊者,也會製造「記憶」,記得他們並未見過,甚至不可能見到的事情。聽完 Scott Fraser 的演講,會讓人對司法體系的「冒失」,起了毛骨聳然的感覺。


最近 10 年,在美國總共有 25 萬又 280 件案件,是因為錯誤判決而在事後被平反的案件,最驚人的是,在所有翻案案件當中,竟然有高達四分之三,是在受審時僅根據目擊者指證的證詞就遭定罪。「我們知道目擊者的指證並不可靠。」這是 Scott Fraser 的開宗明義。

一件發生於 22 年前的謀殺,1991 年 1 月 18 日在加州,當一位父親步出自家大門要求他的兒子和兒子的五個朋友趕快回家,完成學校功課並準備上床睡覺時,一部車緩緩地開過,就當車子通過父親和這些孩子們的剎那,一隻手從副駕駛座窗口伸出來,然後,「砰,砰」兩聲槍響,擊殺那位父親,車子隨即疾駛而去。

負責調查的員警超有效率,他們在 24 小時內,就讓嫌犯雀屏中選︰一個 17 歲大的孩子,就住在槍擊案現場三個街區遠的地方,並在槍擊案後的隔天,警方展示給一位在現場的少年,他說:「就是他。這就是我看到的殺了那位父親的槍手!」這就是聽證會法官唯一聽到的「證據」,17 歲少年因此受到一級謀殺罪名的審判,被判終身監禁。


你真的能從這十張照片中認出,誰才是你只驚鴻一瞥的槍擊犯嗎?

沒有任何有少年指紋的手槍被找到;沒有任何車輛,被指認出來是當時槍擊犯由車窗伸出手來的那輛車;也沒有任何人曾被指控為當時槍擊犯車輛的駕駛;至於不在場證明,也因為作證者僅有少年的父母親,而被法官認為:「哪一位身為父母者,不會為兒女當時行蹤說謊,特別是涉嫌謀殺案件?」

這位少年被送到監獄服刑,他堅持自己無辜,一直堅持了21年。

究竟是哪裡出錯了?Scott Fraser一言以敝之:「我們的腦子痛恨空白。」
The brain abhors a vacuum.(It) fills in information that was not there.

即使是在最棒的觀察條件,最清晰的狀況下,我們的大腦仍會對眼前的經歷重新編排後,才記錄於大腦裡。簡單說,其實這些記憶都只是支離破碎的片段,而且,這些片段,是儲存於大腦的不同部位裡,當我們「必須」得回憶起整起經歷時,大腦才會將這些片段重組,這稱之為「記憶重建」。

也因為這樣的過程,我們記得並不完全,其實我們只是記得一部份,然後呢?不知不覺地,不必有任何動機,我們的大腦就會自行對記憶空白處「補白」,原來並不存在的記憶,只是透過推理,猜想,竟然就自動的拼湊成整起事件了。

Scott Fraser說道,多數目擊者並非有意的,但這就是我們一向所信任的大腦經常會犯的錯誤,因此,如何從司法體系與偵查制度上進行改革並確實執行,避免因為目擊者的錯認造成無可挽回的錯誤,是必要的。

比如說:

一、應該先探求目擊者對過程描述的精確程度,掌握目擊者對描述嫌犯特徵及犯罪過程的能力、目擊時間的長短與其注意程度,以及指認時距離案發時的間隔長短。

二、不得「單一指認」,亦即不能僅是提示「單一」嫌犯資料(如相片),讓目擊者只是進行回答「是」或「不是」的「是非題式」指認,而應提供「多數」符合指認特徵之疑犯照片讓目擊者做「選擇題式」的指認;

三、所提供之指認照片,應必須多數符合目擊者所描述特徵,如先前指認凶手為蓄鬍之人,則提供照片應包含多位蓄鬍之人在列。

四、指認前不能有任何誘導或暗示影響指認,甚且要先告知指認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在所提供的指認資料當中

接著,Scott Fraser的演講猶如一場精彩的辦案小說,他如何一步步抽絲剝繭,讓真相還原,讓這起長達21年的冤獄終於還人清白。

當年17歲的少年,如今已經將近40歲了,他遭錯認為槍擊犯而受審時,他的女朋友已經懷孕,並且在他坐牢時生下了個小男孩;如今,洗刷清白並重獲自由的他,選擇繼續他20多年前未能實現的大學夢,他現在就讀於加州大學長堤校區,巧合的是,他的兒子現在也就讀這間大學。


這是他出獄後與他太太的祖母相擁而泣的照片。

最後,Scott Fraser提醒我們,記憶並不精確,不管是那些我們認為是真的,或是我們信任的記憶。無數與此相似的案例,正都是人們都是這麼信任自己的記憶,因此,我們都得非常小心,我們所有的記憶都已經過重建,它們來自我們的原始經驗,以及事後所有的經驗。而這些記憶是動態的,會不斷修改,而且超不穩定,

All our memories are reconstructed memories. They are the product of what we originally experience and everything that’s happened afterwards.

因此,我們都要切記,對於我們的經驗精確度要謹慎小心,不管我們自以為記得多清晰,也不管我們多確定它們有多正確。


撰稿:Charles

TED-Ed:非懂不可水資源

$
0
0

水,是孕育所有生命的源頭。人體有 75% 是水,地球有約 70% 的面積被水覆蓋,而天文學家探索太空時,目光也總被水的蹤跡而吸引。本週地球日剛過,就讓我們用 Christiana Z. Peppard 製作的兩則 TED-Ed 動畫來溫習地球上最重要的資源:水資源,再接著看看幾場關於水的有趣演講吧!


水資源分佈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水資源的分佈與利用:

地球上有 97.5% 是鹹水,剩下的 2.5% 才是人類能利用的淡水;在這比例極少的淡水中,更只有 0.3% 的地表水和 29.7% 的地下水能為人所用,其他 70% 都被冰封在冰帽和極地裡。


水資源利用

而自上世紀開始,工業發展和激增的人口使得人類對淡水的需求大增,讓水資源變成一個極為重要的全球議題。每個地區各自面臨著不同的水資源狀況,而如何分配、利用水資源則必須因地制宜,是一個攸關你我的區域議題。

若先不管區域差異,整體看來,美國、歐洲、中國等高度工業化國家使用了最多的水,而全球有高達 70% 的淡水使用在農業用途;22% 是用來生產電力、提煉石化燃料、以及生產各種產品的工業用水;我們用來煮飯、清潔、洗澡、飲用的家庭用水僅佔 8%。


水資源分配

「等等!農業用水竟然佔了所有淡水的 70%?而我洗澡刷牙用的家庭用水只佔 8%??那我何必節省用水呢,反正我用水份量只佔那麼一丁點,一點也不會影響到全球水資源分配,也根本不是造成水資源匱乏的主因嘛!」

不,先別急著下結論,來看看 Christiana Z. Peppard 怎麼說!

首先,農業使用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資源的原因十分簡單:人類需要食物,食物仰賴灌溉水;而當人類高度發展,人口增加、食肉量也增加時,大規模養殖動物等於必須栽種更多的作物,所需要的水就更多了!

此外,雖然減少沖澡時間或隨手關水確實無法讓你成為解決世界水資源危機的救星,但節約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美德!而且也別忘了,這些數據只是宏觀的總體平均值,當春雨遲遲不來,新聞傳出水庫缺水的消息時,你大概就能清楚的感受到,水資源議題的其實更該放在區域範圍來討論,以地區觀點來決定如何妥善利用。


台灣的水資源問題

我們的世界衝斥著各種水資源問題:有些地區缺乏乾淨的飲用水,有些地區得靠女性和孩童用頭頂著極重的水缸取水,更有數不盡的河川汙染問題。當我們觀察台灣這座四面環海的小島,我們看到的是,沿海地區因超抽地下水而有地層下陷的危機、許多劣質工廠將廢水直接排進河川、未經完善規劃的河川整治工程破壞原有生態、過多科學工業園區搶奪農業用水…。這些問題並非無解,而是端看我們有沒有堅定的用心解決它!

如同 Christiana Z. Peppard 在影片中所說的:比起減少洗澡用水,我們更該思考如何將水這個滋養眾生的資源轉變為公共利益,這才算是正義,而這需要集體努力才能達成!


更多TED演講

想看更多關於水的 TED 演講,你可以先來看看古代人充滿智慧、效用遠超過現代建設的儲水設計;或者,你也可以用水質偵測器「水金絲雀」辨別眼前的水能不能喝,再接著看 Lifesaver 淨水瓶神奇的把髒水變清澈!而如果有一天,你前往一個缺水的國度而面臨沒水可用的情況時,「乾洗澡」就能派上用場了!

Anupam Mishra:古代儲水的巧妙設計(2009)

在全印度雨量最少、每年只有六公分降雨量的黃金沙漠(The Golden Desert),有種叫昆德(kund)的古代儲水設備能滴水不漏的儲存雨水、供應人們一整年的飲用水,是許多現代工程(例如運河和水泥蓄水池)望其項背的絕妙設計!

演講中,Anupam Mishra 也介紹了許多傳統蓄水池豐饒清澈的樣貌,告訴世界,這些古老的工程技藝甚至比現代的技術更優異,而尊重並珍惜大自然的每一滴資源與傳統的智慧更是所有文明的根本。

Sonaar Luthra:認識水質偵測器「水金絲雀」(2011)

2010 年 10 月,海地在發生海嘯後飽受霍亂肆虐,而霍亂傳播的途徑便是水。Sonaar Luthra 因此發明了一個簡單工具「水金絲雀 Water Canary」,使用者不需要特殊訓練、不用化學試劑、也不用等待,就能快速測試出水質乾淨與否。它的運作原理使用光,放入測試樣本幾秒鐘之後,汙染的水會顯示紅燈,安全無毒的水則顯示綠燈!

Michael Pritchard:把骯髒污穢的水變成飲用水(2009)

南亞海嘯和卡崔納颶風襲擊美國後的災難畫面讓 Michael Pritchard 決定做些什麼來改變這一切。經過不斷嘗試,他發明了 Lifesaver 濾水瓶:一個孔隙只有15奈米大,能過濾最小的病毒(25 奈米)和最小的細菌(200 奈米)的水瓶,而當過濾內層需要更換時也能自動顯示,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來看看他在演講中魔術般的將混雜汙水、雜質、兔子排泄物的髒水變成清澈無菌的飲用水吧。

Fahad Al-Attiya:一個缺水的國度(2013)

卡達,一個世界上數一數二富有的國家,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陽光、風力,卻也極度缺乏一項攸關生命的資源:水,也因此全國有 90% 的食物得仰賴國外進口。水利建設工程師 Fahad Al-Attiya 便向大家介紹他們正在進行的計劃:海水淡化工程(desalination)。

Ludwick Marishane:沒水照樣能洗澡(2012)

生活在南非的 Ludwick Marishane 看著無數人只因沒有水洗澡而罹患沙眼、甚至導致永久失明,就在高中時用維基百科和 google 搜尋乳液的相關資料,接著用一隻其貌不揚的 Nokia 手機寫下「乾洗澡」的獨門配方、商業企劃書、和專利權書 —— 全球首款能代替洗澡的乳液就這麼誕生了!他甚至生產了貼心的一次用包裝來符合當地人的需求!來看看這個被 google 評選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年輕人之一的幽默演講吧!


撰稿:劉耘

談脫離貧窮

$
0
0

如何界定貧窮,貧窮所指為何?貧窮是個很廣泛的概念。在中文裏,貧、窮兩字解讀為「極度不足」、「匱乏」之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指的卻是「缺乏錢財,生活拮據困乏、資源短缺……」。

通常我們習慣用收入來評估生活品質,將「窮人」定義為一天賺不到幾百塊的人,但貧窮牽涉的層面很多,收入只是其中之一,貧窮代表的是種無力的選擇,匱乏到缺乏個人自由。


研究貧窮問題二十多年的Jacqueline Novogratz,在與朋友前往非洲歷史上最久的貧民窟之一馬沙爾谷窟途中,發現貧窮背後的真實意義。這佔地約1.5公里長,300公尺寬的土地,卻不思議的擁擠,馬沙爾谷窟有超過50萬人口,他們多半擠在小小的鐵皮屋中,腳底踩的是屋旁的骯臟檅物,而一間鐵皮屋內更是塞滿八到十人左右,在這裡販賣的盡是暴力、毒品、性愛,在馬沙爾谷貧民窟出生的小孩,他們一代代的注定得夾縫中求生存。

「其實窮倒還好,出賣肉體受的屈辱,才最為難受。」

在一次偶然機會中, Jacqueline Novogratz在這溷濁空氣中遇到了Jane,Jane在18歲時結婚,很快就生下孩子,20歲時便懷下第二胎,然而母親卻在此時離世、先生也另結新歡,接二連三的壞事逼迫她得出賣肉體,然而,賣淫並非如我們想像得那般容易,很多時候,Jane賣命、賣笑的拉客可是卻毫無收入,Jane說:「其實窮倒還好,出賣肉體受的屈辱,才是最令人難受的事。」2001年是她生命的轉捩點,Jane透過朋友得知Jamii Bora信貸機構,該機構擁有借窮人金錢的服務,但前提是借的錢不得多於現有存款,因此,Jane花一年的時間努力存下50美金,之後便開始貸款,

很快的她買下縫紉機替人做衣服,後來越做越上手,逐漸演轉型經營二手衣市場,Jane花三塊多美金買件舊的晚禮服,她運用巧手替衣服加上緞帶和花邊,再製成一件件蓬蓬的洋裝賣給其他婦女,讓這些女人、女孩們可以穿著洋裝參加盛會,這些整新的禮服,帶給Jane豐收的原因就在於:人生的場合中,即使是窮人也想盛裝慶祝。

用貧窮爭到的富裕人生

不久,Jane在一天內便可賺超過4美金,這當然已不太符合「貧窮」的定義,在一次的種族暴動中,Jane便被自家趕出,逼迫她落腳別處。但Jamii Bora信貸機構給予Jane新的契機,該機構因清楚「貧窮」問題除考慮單向收入外,更得衡量整個經濟範圍,因此該機構和Acumen等組織合資,釋出長期貸款和投資方案,共同打造低價的住宅區,此住宅區設計理念便是以像Jane這類客戶的需求而設計,Jane因Jamii Bora信貸機構的幫助有了新的環境與人生。

「看看我,你還沒死還活得好好的,那就要幫助別人。」

經過大風大浪的Jane的人生觀更瀟灑,當Jacqueline Novogratz詢問Jane會不會害怕新環境、想念過去的馬沙爾時,Jane勇敢的說:「有什麼好怕的?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我還患有愛滋,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有什麼好想念的? 難道我會想念暴力、毒品或缺乏隱私嗎? 難道我會想念老是擔心孩子安危的日子? 只要給我十分鐘,我立刻可以打包走人。」 她的生活已經與過去不同,Jane的靈魂現在是飽滿且充滿愛的,談起年輕時的青春夢想,她說:「我的夢想已經和小時候想的不太一樣了,現在仔細想想,我以前想嫁個老公,但其實是想組個充滿愛的家庭」她還說:「我以前想當醫生,但其實我真正想做的是服務人群,療癒別人的傷痛,所以我很感激現有的一切」,Jane現在每星期輔導愛滋患者兩次,她總對那些病患說:「看看我,你還沒死還活得好好的,那就要幫助別人」,雖然Jane並非開藥的醫生,但Jane給予他們的東西或許更為珍貴,是希望、誠實、與關愛。

在經濟危機下,人群更容易畏懼、畏縮,Jacqueline Novogratz以Jane的故事作為借鏡,當我們瞭解「貧窮並非甘於平凡」時,隨著對生命的渴望,自由將以一種智慧的面貌呈現,這種自由並非指各種消費機會和擁有物質生活來定義,而是指心靈上的豐收;當代的基本經濟體系總以「自利」作為「行為動機」,更易以極大化生產、慾望、權利做為基本原則,忘記真正的滿足感是什麼,因此,一旦制度上有缺失,就會湧現世界各地的各種頹態,這些顯現實質上是給我們革新的機會;給我們改變世界的機會,當我們願意將各種服務、產品提供給全人類,如此一來,他們才能自己抉擇,這將是擁有尊嚴的第一步,這樣才算給跟Jane處相同狀態的群眾一個交代,這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我們該為自己交代。


撰稿:Aler

一種更寬容、溫和的成功哲學

$
0
0

一種米養百種人。
能在職場上成功往往只有「強者生存,適者生存」,在面臨看似唯物主義的社會,
你曾思索過關於你現在的這份職業,能帶給你「未來」什麼嗎?是金錢、成就、還是滿足感?


希望過索取的人生呢,還是過一種給予的人生?

「職業危機焦慮症」通常發生於星期一的前晚,面對要上班的前一天,腦子胡思亂想、心裡的壓力一沉,瞬間墜入自我實現與唯物主義相互拉扯的鴻溝之中,雖不至痛苦,但卻讓人焦慮難熬、徹夜難眠。這是個事業恐慌的年代,在我們自以為理解人生目的與職業為何時,現實面總是來個正面重擊。

現今雖比以前容易過上好生活,但要保持淳樸、單純的心,卻比以往難上許多,事業的追趕、生涯規劃的焦慮讓我們成為人生焦慮症的囚徒,著名作者和電視節目主持及製作人Alain de Botton說造成如此折騰人心的原因:我們身邊到處都是勢利鬼!

勢利鬼無所不在!

如果你今天參加一個派對,想必短暫的幾分鐘內,第一個遇上的問題就是:「你是做什麼的?」這個經典問題,馬上會讓對方對你下評論,這就是現今最主要的勢利—職業勢利,勢利鬼總是切割那一小部份的你,來判斷你的價值,當你有光鮮的職位稱號他們便扒著你不放、敬你三分;若與你沒有利害關係,他們總立刻結束話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如此在乎職業、金錢、物質生活,這除了是能不能溫飽的問題,更牽扯到面子、情感層面,面對當今的經濟社會,我們常說自己生活在一個唯物化的時代,在物質壓力下養成社會群眾的貪婪性,Alain de Botton說:「這其實不是個特別唯物的時代,只是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社會,它把一些情感的獎勵掛鉤在物質上,而社會大眾要的不是物質優渥,其實,我們要的是那份掛在上面的獎勵。」這樣的想法,使我們對奢侈財有了新觀點,也許,當你下次看到有人在開法拉利跑車時,不要想「這傢伙一定是貪心鬼」;你該試著同情的想「喔!這個人脆弱到不行,他需要很多愛滋養」,換句話說–要對他關愛,不要鄙視他!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使今日的生活過得比以往更複雜,其中一項便是對職業的期盼,過去因階級、性別、世襲的觀念讓我們很難對一份工作有很高的期待,然而,現在的價值觀卻總能充滿好消息:任何人能成就任何事,你可以選擇創業,只要你喜歡、你願意,任何事都可以出頭天,這想法棒透了!這意味著人類開始學習平等、尊重的精神!

不幸者Vs失敗者

在互動的社會關係中,我們總會因負面的事物帶來焦慮的情緒,嫉妒也好、鄙視的眼神也好,Alainde Botton點出這種自我低落循環,實質上都與「功績主義」相關。在功績社會中,擁有天份、動力、技能,你就有機會爬到最高階級,但問題是:如果你打從心底相信那些在社會頂層的人都是精英,這也同時暗示,你正以一種殘忍的方法,相信社會底層的人天生就該在底層—這種想法讓失敗變得更慘忍,當你碰上一個非常窮的人,你或許形容他是「不幸的」,但若他事業無成,你或許就會形容他「事業失敗」,然而在不幸者和失敗者之間,是真存有差異的,對於相信「誰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該有信仰上的變化,神不再是主導,自己才是主導者」。

聖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書:「按地位來論斷人是一種罪。」
當你按照對方名片上所印的頭銜對他做出評價–這是罪,因為地位根本不能算數。換言之,誰都沒有資格能評論他人,因為你根本不明白他人的真正價值,關於不為人知的部份,你不能以全知的方式來看待他人。
在我們以認為理解「成功」為何時,若要你假想一個成功的人,你心底浮出的想法或許會是:這個人可能很有錢、在哪個領域很有名……等等,然而,這真的是成功嗎?

關於成功Alain de Botton提出更引人省思的觀點:

1.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成功。
我們常聽到工作和休閒得相互平衡,但你不可能全部擁有,所有對成功的想像必須得承認他們同時也失去一些東西、放棄一些東西,我想一個智者能接受如我所說:總是有什麼是我們得不到的。
2.我們對一個成功人生的想像不是來自我們自己而是來自他人。
如果你是個男人,你會以父親做榜樣;如果你是個女人,你會以母親做榜樣,
我們也易從電視、廣告等各樣市場的宣傳中得到我們對成功者的想像,這些東西影響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

然而,培養自己獨特的觀點已經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了,若是長期受到他人的價值框架影響,很容易讓自己的夢想變得模糊不清,Alain de Botton慣以哲學角度,探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際遇:「我們不該放棄我們對成功的想像,但得確定那些都是我們自己想要的。」當無法獲得自己想要的已經夠糟糕了,最糟糕的是,若你在人生旅程的終點才發覺你所追求的從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這才是最悲慘的事情,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正是一種更寬容、溫和的成功社會,而不是功績主義的社會。


撰稿:Aler 圖片:摘自網路

腦部新探遊

$
0
0

過去三十年,人類在醫療重大疾病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今天,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數銳減了百分之八十五;由於心臟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例與當時相比,也減少了百分之六十三;一度被認同為宣判死刑的愛滋病患者,由於醫術發達,也增加了存活的機率。就連罹患中風的患者也有三分之一安然返家的機率。 
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主任Thomas Insel表示:“這些卓越的改變都只是一部份而已。” 他在一場加州理工學院舉辦的專題演講中聲稱,總結都歸究到理解病情、早發現、 及早干預病情有關。

Thomas Insel: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ental illness


一體有兩面,Insel說,可悲的是,消息有好就有壞。自殺率在過去三年未見起色,而九成的自殺都跟精神疾病有關,五人之中還有一人精神受創。科學家對這些高風險疾病卻未能全盤掌握之外,他們實際上也不知道要如何命名此類疾病。目前比較合適卻容易引起誤解的名稱像是 "精神障礙“、“行為障礙”。其之所以容易引人誤解是因為它們形容的是症狀,而不是疾病本身。

Insel 說: “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使用的錯誤術語,反而造成了醫學前進的阻礙 "。他主張 "一種需要被重新灌輸,宣導成’腦部疾病’的正確概念。
Insel 在演說中,透露人類即將對大腦,他稱之為“超現實複雜器官”改觀的原因。隨著科學家更深入理解大腦運作、發展,他們更能及早瞭解罹患腦部疾病模式。 如同心臟疾病,或許也能因此確定腦部疾病的風險因素所在。想探索如何比初部症狀更早預知腦部疾病嗎?來點入這段驚人的談話吧。

Insel也提及:“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無疑是醫學界的捷報",“與其等到心臟病發作才進行初斷,每年在美國至少要犧牲一百一十萬條心臟病患者的性命;苦守到病症出現,直到情況越演越烈,才判定罹患腦部疾病,這種‘行為上的錯亂’就是問題所在。“
Insel 的演說令人想起兩則深入人心的TED播放單。

其中一場演說“多種思維模式”,發表了多位與腦部疾病共存者的經歷。由法律學者Elyn Saks揭開序幕;描述她罹患精神分裂症,以及自閉症的積極人士Temple Grandin抗病的心路歷程。躁鬱患者Joshua Walters捫心自問:如何在令人瀕臨崩潰的藥物治療中乘風破浪,從人生邊緣突破勝出?

All Kinds of Minds


Insel 的一席話讓人想起另一個播放表“大腦如何運作?”彙集一系列引發科學家探索頭腦的頂尖研究。由神經學家Daniel Wolport作先鋒,提出大腦進化,以及Allen Jones倡議的大腦路徑圖,最後由Michael Merzenich作總結,述出大腦具可塑性的證據。

How does my brain work?

值得一提的還有由史丹佛大學進行研究,窺探精密大腦的大腦透明技術。請上Thomas Insel的部落格一探究竟。


翻譯:Melody | 原文:Thomas Insel’s insights on mental health: a tale of two TED playlists

別再為得獎而設計!

$
0
0

你是否曾有過看到酷炫概念商品,恨不得當下掏腰包消費的經驗? 酷炫的概念車常讓人目瞪口呆,一看到就讓人忍不住說: 「天啊!我願意立刻買下那台車!」

那麼,為什麼今年新車的款式和去年還是沒什麼差別?又或者,我們對政府大刀闊斧地打造各項設施的政策時有耳聞,但當局一廂情願砸下重金、卻事與願違的情況也不占少數,不但得不到民眾的青睞,也浪費了納稅人的心血和得來不易的土地…究竟從設計工作室到工廠間出了什麼差錯?


不只是花瓶的成果設計

產品設計師Timothy Prestero從為新生兒保健的一項設計講起,全球每年有四百萬名新生兒活不到一歲,其中180萬名寶寶其實只要有足夠的保溫措施就能活下去 。

在尼泊爾新生兒病房中,擺放著一台台由日本捐贈的保溫箱,但是,少了關鍵的技術人員和零件,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變成垃圾。

Timothy Prestero了解到這點後,決定改良保溫箱,他和設計團隊花了好幾個月進行研究、在消耗無數張便條紙和原型機測試後,新款保溫箱終於大功告成。和概念車不同的是,這產品是想法和實用性結合的結晶,理應能啟發製造商和使用者。

但情況並未想像的那麼樂觀,到頭來,真正進過這個保溫箱的寶寶,只有一位替TIME雜誌拍照的嬰兒,產品雖然獲得認同,也抱走不少獎項,光鮮亮麗的設計卻在實用性上吃了閉門羹─寶寶在保溫箱的時間過短,根本連躺都還沒躺暖。

事實是,設計不是效果太慢,就是根本沒用,設計師應該為「成果設計」,不只是做出漂亮的產品,而是讓世界變得更好。


沒有愚蠢的使用者,只有愚蠢的產品

Timothy Prestero了解到「成果設計」從某方面來說,就是為製造商和銷售設計。因此,在他下個計劃中,尋找製造商成了他的首要目標,設計團隊在越南找到生產新生兒設備的製造商,便在詢問、了解市場需求後,決定從治療「新生兒黃疸」著手。

「光療」是治療黃疸的方法之一,藉著用藍色的光照遍寶寶的肌膚達到療效,在美國,每位嬰兒配一座燈架,但鏡頭一換到亞洲的醫院,用法就變了調,光照強度是光療法的關鍵,在放入過多嬰兒後,治療效果大打折扣,但在沒受過訓練,也沒有測光器的情況下,沒人回知道;另外,當媽媽在病房中看到寶寶在藍光下,光溜溜又無助的樣子,多少會替寶寶蓋上毯子,或許這看來有點蠢,但設計團隊也因此發現了一個重點,沒有愚蠢的使用者,只有愚蠢的產品他們必須以存在主義的方式思考,以使用者的角度,了解他們利用產品的方式。


產品外觀的重要性

越南製造商曾開發出廉價耐用的「立式保溫台」和「正壓呼吸器」,在越南治療了五萬個孩童,但醫院的醫生和管理人都看過重播幾百次的「急診室的春天」,他們知道醫療器材該有的樣子,比起便宜實用的設備,他們更想要酷炫的高科技產品,或許這很荒謬,但確實有些醫院會將廉價寒酸的器材拒於門外,於是,設計團隊也考量到產品外觀的重要性,要讓人信任一樣器材,就得讓它看起來值得信賴;最後,他們終於設計出了內外兼具的「螢火蟲光照設備」。


要改變世界,就得為成果而設計

改變世界是Timothy Prestero的理念,他理解到設計師必須像存在主義者般地思考,注意使用者、製造及銷售。“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dumb user, there are only dumb products.”沒有愚蠢的使用者,只有愚蠢的產品,我們是為我們想要的世界設計? 為我們擁有的世界設計? 還是為即將到來的世界設計? 在產品設計業界中Timothy Prestero學到了“Design for Outcome”的道理,若真想改變世界,就為成果而設計吧!因為那才是真正有用的設計!


撰稿:Paul

老是存不到錢嗎?開始為明天儲蓄吧!

$
0
0

對很多人來說,從領到人生中的第一份薪水開始就面臨了這樣的問題:
「明明認真上班賺了錢,我怎麼還是月光族?」

存錢真的這麼難嗎?為什麼下定決心要存錢卻老是花得更多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在「財務行為學」(Behavior Finance)上發生了一點小問題!
而你也有到了月底就口袋空空的煩惱嗎?一起聽聽經濟學家Shlomo Benartzi提供的存錢妙招吧!


你的人生有保固期嗎?

先拿出你口袋裡的手機吧!你知道嗎,或許他的未來比你更有保障呢!在我們購買手機的時候,許多人早在費用裡加了一筆「保固費」以保障日後使用上的大小缺失,但是反觀自己,你為你的人生「保固」了嗎?

事實上顯示,我們有很多人無法做到「對未來做好準備」這件事,就如同剛才提到的例子,若是把它用在「儲蓄」上來看,現在存錢,等於先把未來的老本留住,但是把錢花在我們目前看不到的事情上往往是更加困難的,而這就要歸咎於「財務行為學」了!

那「財務行為學」是什麼呢?
其實它是結合了心理學的一種經濟學科,利用心理學的角度來闡釋某些在經濟學上無法解釋的行為,進而透過它來化解我們在經濟行為上的盲點!
關於「存錢」,聽聽看Shlomo Benartzi的有趣解釋吧:


為什麼我的帳戶數字都沒有上升?

存不到錢?Shlomo Benartzi在演講中指出了三個導致我們成為月光族的原因:

1.「當下」的自制力失控-
花錢的當下總是美好的,但是我們在掏出錢包的同時卻忘了這些鈔票帶來的損失。用個例子來說明,如果現在問你:「在演講的中場休息會有零食供應,你會選擇吃香蕉還是巧克力?」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先選擇香蕉吧,但是當「真正」的中場休息時,在兩種食物都在眼前的「當下」,多數人會禁不起巧克力的誘惑而放棄了健康的香蕉。就像儲蓄一樣,我們選擇了花錢快樂的當下,而不是存錢這個長遠之道。

2.懶得去做的「惰性」-
我們總是安逸於自己的舒適圈,不習慣生活中出現改變,就如同在大學課堂中,如果要讓全班都贊成某個提議,那麼我們提出來的問題一定不能是「贊成的舉手」,而應該是「不贊成的舉手」。因為我們的「惰性」讓自己安於現況,不做任何反應,就如同存錢一樣,我們老是想著「明天再去存」,而明天到了卻又因為懶得翻找那些麻煩的手續,或不想花時間跑一趟銀行而又讓儲蓄計畫停擺。

3.對於「損失」的厭惡感-
我們常常把「存錢」想成了一種「錢不見了」的感覺,回想看看你是否也有這種時候呢?如果我們給猴子一顆蘋果,牠可能會開心接受,但是若是先給牠兩顆蘋果然後再拿走一顆,雖然同樣是得到一顆蘋果,但是牠可能會大發雷霆!

同理可說明,我們本來口袋裡應該有一萬元可以花,但是因為五千元被存款機吃掉,所以能供花用的錢就只剩下五千元了!而就是因為這種思考模式,導致我們對於存錢的想法往往更為痛苦,認為自己辛苦賺錢變少了,為了存錢,我沒辦法花錢滿足自己,沒辦法和從前一樣獲取相應的報酬。


財務行為2.0-為明天存錢!

那麼要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Shlomo Benartzi和他的夥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點子-為明天存錢!

1.為了明天而存-
在腦中想想為未來存錢的好處:我們可以用這筆金額環島一回、買一輛好車、換一次出國旅行…當我們身處當下的時候或許沒辦法體會「存錢」的利益,但是如果想像自己從明天開始「存更多」,那麼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我們或許能有一筆財富發展自己的興趣,甚至是在地球上做更為有意義的事!

2.賺得越多存的越多-
你曾經有這種感覺嗎?當自己月入三萬時沒有存到錢,但是當加薪成月入四萬的時候依然是月光族的成員!那麼到底該如何決這個問題?Shlomo Benartzi指出,若是我們能夠將「增加」的薪水直接轉到儲蓄額度裡,那麼便不會有「存更多導致花的錢變少」的心態,因為在我們還沒有感受到薪水變多的短暫滿足之前,這些都已進了儲蓄戶頭!

3.自動存款機制-
最後,有沒有一種能讓我們不費吹灰之力的儲蓄之道呢?Shlomo Benartzi建議公司企業開始這麼做:在發薪水給員工的同時,一併把薪水的一部分匯進儲蓄戶頭裡!這麼一來,我們並不會感受到自己的錢「變少了」,因為我們不需要自己拿錢去儲蓄!雖然這種方式並不會讓我們「賺錢」,但是在心理因素的層面來說,因為我們沒有「損失」,所以比起掏錢出來儲蓄更為輕鬆,而且能在不知不覺為自己的老本存底!

而Shlomo Benartzi曾在中小企業中實施這項「未來存款」計畫,他邀請公司職員,每當調高薪資的時候都加碼存進百分之三以上,那結果如何呢?來看看這張圖片:

那些過去無法存款的人們實施的存款計畫,在三年半與四次的調薪之下,他們竟然存了四倍之多!

「開源節流」說起來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卻是難上加難!我們都知道:打敗敵人要從了解他開始!當我們認識了財務行為學帶來的行動障礙,那麼再下一步便是要將它轉換成解決行動!先靜下心來想想擁有一筆錢所帶來的好處,從小額開始慢慢累積,過一天再存更多,又或許能和企業合作,達到自動化的「無感儲蓄」!雖然日子依然一天天的過下去,但是或許在不知不覺中,你的儲蓄戶頭裡卻已經開始累積一筆屬於自己的成功基金!


撰稿:Sandy


小心!鳥出沒

$
0
0

「人類在與瘟疫的戰爭中打了敗仗。」

這是曾以《大瘟疫》一書同時獲得皮博迪獎(The Peabody Award)、喬治.伯克獎(George Polk Award)和普利茲獎(Pulitzer Award)三大著名新聞獎項的美國著名女記者Laurie Garrett,在《大瘟疫》書中的驚悚結論。

Laurie Garrett所指的「瘟疫」,還包括許多流行性疾病,有從非洲和美國爆發,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的愛滋病;具有抗藥性的結核病菌捲土重來,以驚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曾在幾個月間肆虐亞洲,吞噬了多少鮮活生命的SARS;以及,已經連續多年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不斷傳來死人消息的禽流感,包括H1N1、H5N1,以及最近正流行的H7N9。

2007年,正當全世界擔憂爆發H5N1禽流感大流行之時,Laurie Garrett曾對一群TED聽眾作了一場強而有力的演講,在如今H7N9肆虐之際,再回看這支演講影片,頗有可供借鏡之處。。

Laurie Garrett:1918年流行性感冒的教訓


全球化的結果導致交通量大增,許多人隨時隨地在全世界大量的移動,病原體也搭著便車跟著一起到處移動;所以,一個在中國不知名城市爆發的禽流感,不再只是個默默無名的事件,而是一個全球化的事件,如果爆發全球大流行,其嚴重性等於好幾個卡崔娜颶風同時發生。

Laurie Garrett發現,禽流感這個疾病會減低某種特定的免疫系統調節物質,因此,導致死亡的其實不是病毒,而是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你的身體向你抗議: 「這東西太詭異,我要抓狂了。」

因此,當你的免疫系統將所有的哨兵派遣出去,回報說:「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鬼東西,」 「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樣子的東西。」 你的身體決定先派出狙擊手,但根本沒有用,因為根本就沒有適用的抗體;再派出坦克車跟砲兵也沒有用,因為那些T細胞也不認得它;最後,你的身體只好動用核能武器,結果刺激細胞激素連鎖反應,造成整個免疫系統湧入肺部,最終死於肺炎。


那種口罩最有效?要準備多少呢?

我們是不是一定要用N95?這種最新科技、最高品質,能完全貼合臉部配戴的口罩?還是我們可用其他的口罩?事實上,在SARS流行期間,我們從香港的經驗得知,大部分的感染是因為人們摘除口罩的方式不對,手被口罩外側汙染就去揉鼻子,結果就中獎得到;要注意,目前所知如SARS或 禽流感的病毒並不是到處飛散的微生物,如果你因為恐慌就去買N95口罩,真的是太荒謬了

另外,我不會開始囤積任何東西,不管是為你自己、你的家人、或是你的員工,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你不可以回收口罩再利用,所以如果你想要撐過18個月(全球大流行病毒的流行期間是18-24個月),你得為家裡的每一份子購買足夠18個月用的口罩,可能嗎?


隔離有效嗎?要做到什麼程度?

911事件之後美國曾大規模關閉機場關閉,但依據超級電腦的分析,這樣作的效益不大,只能將爆發的時間延後一些些,而且還會阻礙我們的準備工作,舉例而言,所有的面罩都在中國製造,一旦關閉了所有的機場,我們要如何把這些面罩送到世界各地?我們要如何將疫苗運送到世界各地?因此,關閉機場只會有反效果。

不過,遠距通訊會有一些幫助,或許可以減少疾病的暴露,因為人們不用到辦公室對彼此咳嗽,或是碰觸共通的物品,或經由接觸造成病毒傳播,只是,這得取決於你的公司,能否以這種方式持續經營一段時間?


服用「克流感」能防止禽流感嗎?

克流感最主要的副作用是類流感症狀,所以,如果你們全家都在服用克流感預防,你該如何分辨到底是誰真正得了流感?而且,如果長期使用克流感,它的副作用之一是產生自殺的意念。

還有另一件有趣的事情:人服用克流感之後,只有20% 會被妥善代謝 轉化成人體內有效的成分,其餘的會轉化成一個穩定的化合物,通過各種過濾系統進入環境中的水,因此有機會進入帶原的水鳥體內,提供這些病毒,產生抗藥性的機會,我們已經在越南及埃及的,人對人傳染案例中觀察到,對克流感產生抗藥性的病毒,因此我個人認為克流感能對抗流感的期限,應該是非常非常的短暫。


哪些因素會決定全球大流行的時程長短?警告指標是什麼?

哪些因素決定全球大流行的時程,我們不太清楚,但很顯然的,病毒的效力終將減弱,不再是會致人於死的病毒,然後去找別的宿主,依據過去的經驗,這大約需要18到24個月的時間。

不過,如果你看到嚴重的人對人傳染的證據,也就是,不只是互動親密的家人,或因為照顧生病者而受到感染,而是社區感染,像是學校中的感染、宿舍中的感染等等類似的狀況,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世界衛生組織從上到下都會同意發布警告。


有沒有辦法,在一個人症狀顯現之前,就知道他已經感染?

這是我一直都在倡導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快速診斷的方法,目前美國的疾病管制局將他們發展出來的一種檢測法視為「快速檢測 」,但得在高階的實驗室裡,並且由充分訓練的研究人員進行24小時的分析,我認為,快速診斷的方法,是像試紙這麼簡單的東西,你可以在家裡檢查自己的小孩:如果變色就表示得了某種禽流感,以我們目前在科學方面的進展,目前DNA檢定的能力,作到這麼方便的篩檢並不難。


Joe DeRiSi:利用病毒篩檢解決醫學謎團

Laurie Garrett所建議的快速檢驗方法,在另一場TED演講中也有提到,生化學家Joe DeRiSi提出利用病毒DNA來診斷病毒(及其造成的疾病)的新方法。他致力於研究這些在我們四周的病毒,以及如何將累積許久的病毒學知識轉化成簡單的掌上型單一檢驗法?

Joe DeRiSi將我們現在對檢驗病毒 及生活中各種病毒基因的所有了解 轉變成一個小小的DNA晶片。

Joe DeRiSi舉他所製造關於呼吸道疾病相關病毒的晶片。他培養了一些細胞,以各種病毒感染,再用螢光標定核酸,也就是那些培養的細胞釋出的基因物質–其中大部分的是病毒,接著 再將這些核酸片段放上晶片,如果DNA序列相合,兩者就會相黏,這時可以觀察螢光分布,晶片上的螢光點,就代表某病毒的存在。

利用Joe DeRiSi的方法,可以快速的辨別病人感染的是那種流感病毒, 以知約有102種病毒會造成普通感冒,只有102種,是因為人們懶得再增加感冒病毒的名單長度了;而透過這顆晶片,即使沒有高科技的電腦軟體計算模式跟配對,你也可以分辨出每一組條碼,進而辨別出感染了什麼病毒再對症下藥。

甚至,Joe DeRiSi還指導TED聽眾如何自己製作一台能製作DNA晶片的印表機,「如果你有錢買Toyota Camry, 你也能做一台DNA印表機,」這是他的結論。他還將 製作詳解放上網路,並提供完全免費下載,而且,這部DNA印表機所需要的零件都是些市面上買得到的東西 -你可以在自家車庫做一個DNA印表機。


Seth Berkley:愛滋病病毒與流感 — 疫苗的策略

如果,你對於禽流感還想更深入的了解,再介紹兩支TED演講影片,一支是醫學博士Seth Berkley說明目前先進的疫苗設計、生產與配送流程,以及疫苗的發展進度將如何滅絕全球的疾病威脅,包括愛滋病、瘧疾與各種禽流感。當中,Seth Berkley還特別放映一支探討「有效的愛滋病疫苗該如何運作」的影片。

Seth Berkley在演講中特別提到兩個觀點,頗讓人省思:

一、 大公司都不願投入疫苗研究,不見得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方面的技術太難,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疫苗是窮人生意,這也導致,自從30多年前愛滋病病毒被確認是引起愛滋病的元兇之後,全世界各大藥廠針對愛滋病所開發出來的藥物,比其他疾病所開發的藥品總和還要多,儘管這些藥都還無法完全治癒愛滋病。

二、再棒的疫苗,也要能發放給所需要的人,才會有價值,為了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將最有效的疫苗設計和有效率的生產方法結合在一起。Seth Berkley提到,對多數流感病株來說,平均一顆蛋,可以製造1~2 劑疫苗;先前發生在墨西哥的豬流感,由於在雞蛋裡的生長狀況很糟,平均一個雞蛋只能製造0.6 支疫苗。這可響起警訊了,萬一禽流感再來襲怎麼辦?你知道禽流感病株會感染成千上萬的家禽,然後我們會連用來製造疫苗的雞蛋也沒有了。

因此,Seth Berkley提出新觀念-毋需再使用傳統採用雞蛋生產疫苗的方法。比如說,流感 H 棘蛋白上的特殊片段可以誘導免疫系統作用,若將這片段切下,並將之附著在另一個不同細菌的尾端,會導致激烈的免疫反應,而這種疫苗的片段非常的小,因此能在普通的實驗用細菌—大腸桿菌內培養。如你所知,細菌能快速增殖,就像做優格一樣簡單。這樣,我們就能製造足夠的流感原病株疫苗給世界各地,只需要少數的工廠生產,只需要短短的幾周,而且不再需要雞蛋了,所需要的成本也少了很多。


Nathan Wolfe:叢林病毒獵殺之旅

另一則關於禽流感的TED演講,則是病毒獵人Nathan Wolfe談及,他如何搶得機先,在病毒剛剛崛起之時,便防堵其從動物傳染到人類,在病毒奪走百萬條生命之前,如何智取伺機而動的傳染病。


最後,分享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的部落格文章,希望大家在擔憂H7N9的同時,能夠藉由更認識它們,產生疫苗效果以外的「心理抗體」。

每次一講到人流感,禽流感,就不免有個什麼H和N,很多人經過這麼多次媒體轟炸,還是不清楚是在 H什麼N什麼,今天就讓我用比喻的方式,給大家一點概念。

從前有個老偷兒很厲害,常常入侵民宅,什麼門鎖都擋不住他,如入無人之地。
老偷兒最厲害的絕活,就是獨自研發出 16 把萬用鑰匙;因為擁有這 16 把鑰匙,他可以解開各式各樣的門鎖,也就理所當然地可以大搖大擺,進入任何人家中偷東西了。

但是老偷兒很賊,很怕別人搶了他飯碗,所以他把每支萬用鑰匙編了號,從H1編到H16,每次收徒弟,一律只打一種編號的鑰匙給學生。這些後生晚輩偷兒學成出師,卻因為只拿到其中一種標號的鑰匙,結果只能打開某一類型的門鎖;比如說拿到 H1的鑰匙,就只能打開擁有這種鎖的房子。

村莊裡的人很厲害,發現老偷兒什麼鎖都會開,決定發明另一種鎖,就是進門和出門,要用不同的鑰匙打開。 這下又多了一道障礙,因為小偷進到屋內偷東西,偷完之後門打不開,出不了門,只能在屋裡等著被警察抓,這也不是辦法 。

老偷兒摸索了一陣子之後,又另外發明出 9支「出門專用」的萬用鑰匙,這下誰也難不倒他了。即便如此,老偷兒還是不肯傾囊相授,他把出門專用的鑰匙也編號 N1到N9,每位徒兒只能得到一把。有一天,老偷兒突然死了,徒子徒孫們繼承了他的行竊事業,卻再也沒有一位小偷能像師父一樣無往不利,因為他們只有兩把鑰匙,一把是進門的 H,一把是出門的N,能偷的家庭都很有限。

故事裡的這些小偷,就是在比喻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一定帶有兩把鑰匙,這兩把鑰匙各自有編號H1~16,以及 N1~9,比如說曾經大流行的H1N1,抑或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H7N9,都是這樣分類的。

如今大家應該知道 H和N是做什麼的了:H是入侵動物呼吸道細胞時所需要的鑰匙(進門使用),而N則是病毒在細胞裡繁殖搞破壞之後,要離開細胞去繼續感染更多人的鑰匙(出門使用)。

然而,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有一支編號H7的鑰匙摔到地上缺了一角。沒想到這一摔竟然歪打正著,不小心打開了平常開不了的門,進入了平常無法入侵的動物,也就莫名其妙地造成了感染。

今天我們討論的 H7N9禽流感病毒,一般只會感染鳥類,但H7蛋白在經過小小的突變之後,竟然打開了平常並不熟悉的門(人類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造成好幾例人類的感染。

但是先別擔心太早,因為病毒雖然進了屋子裡搞破壞,卻沒有鑰匙可以出門,也是白搭。H7N9禽流感病毒所擁有出門的鑰匙N9,並不是我們人類細胞所熟悉的編號,所以理論上這些病毒進入細胞後,會被困在細胞裡出不來,導致無法大量繁殖。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目前 H7N9禽流感,依然沒有「人傳人」的個案產生。

所以要被 H7N9 禽流感感染,必須的條件是:必須接觸到帶有這隻病毒的鳥,鴿子,雞,鴨等等活禽,甚至可能要「大量暴露」,才有可能得到。而且就算你身邊的人中標了,也很難傳染給你,因為病毒在他身體裡出不來,就自爆了。


撰稿:Charles

TED-Ed:光影視界

$
0
0

對正盯著螢幕的你我來說,「視覺」和「色彩」也許已成為一個習以為常的感知能力,但每當雨過天晴、彩虹高掛在天際之時,光線的魔法總會再次抓住我們的目光,讓我們憶起對宇宙造物的驚歎。

究竟,這般美景是如何進入我們眼睛?人類對「光」的認識從古至今有什麼改變?我們對「光線三原色」一詞又有什麼認知錯誤呢?讓 Colm Kelleher 的 TED-Ed 動畫帶我們重溫光影視界,再接著看看「光」如何結合科技、設計、舞蹈、攝影!


重新認識「光線三原色」

小時候,我們在自然課中學到,彩虹的形成,是因光線在水滴的折射下「色散」出色彩斑斕的光譜;當我們換了教室,美術課老師告訴我們的,則是光有「三原色」,能構成人眼能辨識的所有色彩。如果你把兩者混為一談,以為我們所見到的「七彩」彩虹是由「三原色」所構成,那你就錯了!

色彩的本質就是光線,而人類幫每個波動頻率不同的光波取了名字,也就是「顏色」;而我們所能見到的可見光便是紅色與紫色之間一系列光波。自然界的光就有如下圖般,充滿不同波動頻率的光線,並非只有紅、藍、綠三色。


而若要理解「光線三原色」的道理,就得先認識人眼辨識顏色的構造;這一環,也是我們過去可能疏漏的部分!人眼接收光線的構造是眼球底部的「視網膜」,而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為兩種:「桿狀細胞」「錐狀細胞」

其中,下圖右側的「桿狀細胞」在低亮度時負責接受光線,僅能偵測光線的明暗,但「錐狀細胞」就不同了!如下圖左側所示,人類擁有三種錐狀細胞,分別接受紅、藍、綠三種光線,分別將不同的訊息傳送到腦部。


當我們的眼睛接受到一束來自自然、具有黃色頻率的光波時,我們並沒有接受黃色光波的錐狀細胞,但由於黃色光的頻率接近紅色及綠色光的頻率,這兩個錐狀細胞便將訊息傳送到大腦,在我們的腦海中產生了黃色的影像!

而當我們認識了人眼辨識顏色的構造後,電視製造商可省下了不少麻煩:他們只需要用到紅、藍、綠三色的光源就能混合出任何人眼所能感知到的顏色!



光是粒子還是波?

在另一支動畫中,Colm Kelleher 介紹人類對光線的認知如何演變,也提出了一個我們鮮少思考的問題:光是粒子還是波?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時常聽到「光波」這一名詞,卻也能聽到有人使用「光子」一詞來描述光線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古人對光線的理解開始探討。最早對於光線的討論,可追朔到古希臘哲人柏拉圖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他們認為「光」源自人的眼睛,而眼睛會發送出肉眼看不到的微小探測器,收集遠處物體的資訊後,送回眼裡,產生視覺!

然而,這樣的想像固然充滿詩意,卻有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如果光線來自眼睛,為何仍會有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

阿拉伯科學家海什木在一千年後提出了新的看法,認為古希臘的光學理論完全不合邏輯,我們的眼睛根本不會發送什麼會搜集情報的超迷你探測器,只是接受射進來的光線罷了!


接下來數百年的近代科學史,則可看到科學家們苦苦思索光的特性:光究竟是如原子般的微小粒子,還是如池塘漣漪般的波?首先,牛頓相信,太陽所發射出的光是由原子般(稱作「光子」)的微小粒子組成,而他的假設能夠說明光表現出的某些特性,例如折射。

然而,十九世紀的科學家所做的一系列實驗卻清楚的證明了光不可能由微小粒子所構成;例如,當兩道光線交錯時,若光是由微小而實心的球體所組成,兩束光的微小粒子理應該產生撞擊,造成粒子不規則地四處彈跳,但實際上,光線交錯時卻不會彼此影響、而是直接穿越彼此!

為了描述光線這種時而表現出粒子特性(如折射、照射到金屬時能將能量以「量子」的形式傳遞給金屬中的原子),卻又有波的獨特特性(如干涉)的現象,被稱作「波粒二象性」,而物理學家們因而產生了革命性的新理論:量子力學


更多 TED Talks

重溫了光線的知識後,不妨看看以下的現代發明家、設計師、舞蹈家、攝影師是如何運用光線,創造出令人驚艷的發明與作品吧!最後,更要帶你思考光線的另一個面向,看看「光」所造成的危害。

Harald Haas:讓每顆燈泡都為我們傳輸無線資料(2011)

若世上每個電燈泡都能傳輸資料會是怎樣的情景?Harald Haas 介紹了名為 SIM OFDM 的技術,使一盞貌似普通的檯燈,能傳輸超高畫質的影片到講台後方的大螢幕上!當普通的燈泡結合信號處理技術後,就能平行並同步傳輸上千筆資料流,所能傳輸的資訊竟然遠超過一個行動通信基地台,並且更快、更安全、範圍更廣!


Ramesh Raskar:萬分之一秒攝影(2012)

至今,「光速」仍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但人類已經能透過攝影,看見它慢慢移動的樣子!這則演講中,能捕捉到兆分之一秒的「飛秒攝影技術」不但讓我們看見光線的慢速移動、光線在水波中的折射、甚至能看光線如何停留在一棵熟透的番茄內,或者利用光線反射的時間差距來「看見」牆後的物體!


Rogier van der Heide:為什麼光明需要黑暗(2010)

光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因此,「照明」成了室內設計與建築設計中的重頭戲,光線擺設的方式大大影響了空間所營造出的氛圍!照明工程師 Rogier van der Heide 以新的角度闡述他對光線與黑暗的看法,介紹了許多典型建築中縝密的光線設計。


Quixotic Fusion: 與光共舞(2012)

Quixotic Fusion 是個多元的空中雜技團體,表演形態融合了舞蹈、戲劇、電影、音樂、視覺效果等。在 TED 2012 的舞台上,他們帶來了三段超越現實的舞蹈演出,讓人一邊觀賞一邊好奇的思索:這般奇幻的表演是怎麼做到的!


Lucianne Walkowicz:仰望天際、改善被光害污染的夜空(2011)

滿天繁星的夜空對城市居民來說,可能是一種奢求;Lucianne Walkowicz 在提醒我們仰望天空、注重日趨嚴重的光害汙染之餘,也告訴我們:這些並不是沒有解決辦法的!現今,我們的路燈設計是用與室內相同的全方位照明燈,但其實我們只需要路燈照亮路面,而那些向上投射的光線(約60%)實則是被白白浪費、且也造成光害汙染的。

鬍渣型不型—鬍鬚的坎坷情史

$
0
0

1535年,英王亨利八世開始實施鬍鬚徵稅。隨後的200年,俄國彼得大帝也向鬍鬚討伐;不允許人民恣意蓄鬍。歷史上美國麻塞諸塞州的法律規定,男人蓄山羊鬍必須申請許可;聽來雖然可笑;不過脖子下架著一把刮鬍刀,就算你再有千百個不捨也得遵從。頒發過的法令林林總總,雖說有人嚴厲禁制落鬍腮,但是在美國尼蘇達州,不留鬍子還曾經是違法的呢。

值得慶幸的是,最後人類終究將這些毛髮無稽大戰劃下句點。藉由這7位令人印象深刻的鬍鬚型男我們來一窺大鬍鬚時代吧看完他們的演說説不定您也會按耐不住性子想偷偷蓄一撮鬍子哩 (憑空想像的也算)。

生命、 自由和追求緩輕痛苦: Paul Krugman在 TEDxColumbia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校

在 TEDxColumbia國際與公共事務學校的演說中,Paul Krugman 擴展其幸福經濟學的功能,告知觀眾要如何發揮經濟學的最佳效用,以減少痛苦。其中引述了兩位鬍子夥伴Sigmund Freud和 Ben Bernake的重要作品。


學習失去: 一件關於爭論的趣事: Dan Cohen於 TEDxColby大學

我們為何要辯論?大鬍子哲學家Dan Cohen在 TEDxColby大學揭示要贏得爭論的妙方也許就是─輸掉它。


摻雜醜陋與野蠻的藝術會是神聖美學的一道危機嗎?Dimitri Goossens將在 TEDxUtrecht為您解困。

Dimitri Goosens一語驚人他頂著超炫鬍鬚造型在TEDxUtrechet揭示出介於藝術與媒體之間傷風敗俗之事物的所有原型。


A.A.Milne,龐克搖滾和打破所有年齡禁忌: Chris T-T 於TEDxBrighton

現身於TEDxBrighton的龐克搖滾手Chris T-T將解釋他是如何親歷年代交替;狂熱粉絲團從原本熱血的無政府主義者,搖身變成青春一逝不返的家長群。他要如何逆轉曲風,從大相徑庭的年代裏蛻變風格以滿足原觀眾群的重要性。


Evereman 只為你: Everman於 TEDxPeachtree 2012

Evereman在亞特蘭大當地,是眾人皆知的“鄧不利多”。他可說是此鬍渣型男特集裏最受矚目的焦點人物。不時抽動著他那足以禦寒的一片鬍,敘述著由他發起的街頭藝術計劃。


您不可不知的“老物新知”: 由Wae Nelson在 TEDxOrlando提供

機械工程師轉行為園丁的鬍鬚型男Wae Nelson來負責為您介紹Biochar “ 負生物炭”,一種用來改善園藝的產量,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化合物。


北澳大利亞的消防管理和新開創: TEDxDarwin 2012 Strikder

令人忍不住多看兩眼的博物學家Strider,討論長期不斷的火災對澳大利亞生態,一個因森林大火而聞名世界的國家與其深切影響力。


翻譯:Melody | 原文:7 Tedx Talks by guys with excellent beards

快樂陷阱與真實自我

$
0
0

近年來,社會上的「正面思想」持續不斷的發燒,從著名的「秘密」到「向宇宙下訂單」等正面書籍已經出了超過四十餘本,關於「快樂」的研究既已多如牛毛,那為何人類仍是無法天天快樂呢?
《快思慢想》的作者Daniel Kahneman不如以往從「正向思想」討論快樂議題,從邏輯的領域帶領你探究自我,了解經驗、記憶、自我的巧妙關係!


三種認知陷阱

首先,我們得承認「快樂」並不簡單。事實上,「快樂」並不常態,即便正向思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帶給人無限的衝勁,但卻也容易讓人忽略自己脆弱的那面。
Daniel Kahneman:認知陷阱將會影響到一般人對自身的快樂觀感有所偏差。「快樂」這個詞並不實用,因為這個詞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複雜的。
第二種認知陷阱是經驗和記憶間的混淆:舉例來說,當你對生活感到「快樂」,跟你對生活保持「樂觀」這是不同的觀點,即便兩者都有其正向意義,但是對生活保持樂觀並不代表他的生活一直都很快樂,對於這種錯覺我們必須得有所警覺。
第三種認知陷阱是聚焦錯覺:當我們想到一些關於快樂生活的情景時, 我們勢必會覺得它特別重要,這是一個真正的認知陷阱對於這種快樂的錯覺、幻象,它避無可避。

記憶快樂vs真實快樂

我們在思考自己和別人時,時常用兩種標準評斷,而這個評斷的標準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第一種則為經驗自我,這是一種活在當下、洞察當下的自我狀態,雖能回味過往經歷,但基本上這只是一個「當下」,舉例來說,醫生所接觸的通常是「經驗自我」,就像是當醫生觸碰你時問你:「這裡會痛嗎?」另一個自我則是「記憶自我」,這是主要記錄生活、抒寫生活故事,醫生要找他時會這麼問:「最近感覺如何?」,這兩種自我是非常不同的,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兩者的容易使人混淆,這使我們不了解「快樂」的真相。

舉一實際例子:當某人在聽交響樂時,覺得音樂真是美妙至極,就在演奏快結束的當下,卻突然冒出可怕、刺耳的聲音,他生氣的情緒馬上展現出來,他認為這個聲音毀壞此愉快的經驗。若是深究這件事的核心,事實並非是因為「刺耳的聲音毀壞整段經驗」而是因為他將刺耳的聲音記得太清晰,導致他只剩這段有污點的記憶,但是,前面聆聽到快樂音樂的記憶難道就是假的嗎?

真實的自我與記憶的自己,兩者是非常不同的,我們之所以不懂快樂,正是因為兩者的相互混淆。記憶自我靠說故事的方式將故事上傳,因此,我們在談論經驗故事時,並不是我們自己在談論,而是靠著記憶的來訴說,記憶自我所傳達的經驗力量實質上是力大無窮的,當記憶自我建構一個好的經驗,我們就會認為結果並沒有那麼糟糕,這就是信念與心念的影響力。

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處理時間的方式。

就經驗自我而言,如果你有一個假期,第二週和第一週同等快樂,那麼兩週下來 快樂的份量將是一週假期的兩倍;記憶自我卻不是這樣算的,對記憶自我來說,兩週假期,並不一定比一週假期好多少,因為期間沒有任何新記憶的加入,故事的劇情依然如舊。因此「時間」是區分記憶自我和經驗自我的關鍵因素。

然而,人生並不是都是由故事組成的,在我們面臨人生重大決定、選擇的時,記憶自我將會作出重大的決定,假若某位病人已經歷過兩位不同的外科醫生來做胃腸鏡檢查,當他再決定從中選一位繼續治療時,病人將會選記憶中感覺比較好的那位,這就是透過記憶去選定熟悉、安全感的結果。

因此,經驗自我與記憶自我面對「快樂」這個議題也會有兩套見解:
經驗自我在乎的是「每一刻我有多快樂」,記憶自我在乎的是「我的人生有多快樂?」我們或許會把快樂的真正原因放在滿足感,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們擁有錢、權力、情人…….等等,但是如果快樂真的那麼簡單,那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快樂研究」了!

Daniel Kahneman:「我們不應該把快樂當作活得好的代名詞。」

「快樂」與「活得好」這無疑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快樂的本質並不是與生活安逸相互聯結,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錢人不一定快樂、有美女左右卻仍是孤寂的原因了。要理解快樂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最複雜的原因在於,並不是擁有外在條件就可以享有無限快樂,Daniel Kahneman:「你必須拋開過去的方式 做一些很不同的事情,至少,我們不應該把快樂當作活得好的代名詞!」


撰稿:Aler

請你的對手吃午餐吧!

$
0
0

坦白說,這並不算是一個極為和平的世界。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是強烈且混亂的,原因在於,每個人的心裡都可能住著多重的自己,驕縱的、溫順的、善良的、貪勢的……..即便現在只有兩個人在對談,但事實上,說不定有四個腦袋、好幾張嘴巴在對話,就像故事中心裡有善良的天使、壞心的惡魔一般衝突,人心,多端善變又難以捉膜—–無關男女。


泰瑞沙修女:「這世界的問題,皆起因于我們把家庭的範圍定義得太小。」

這世界最值得慶幸的是,自由已存於每人心中,語言是自由、行動是無拘束的。然而,正因為如此,右派、左派大力相互衝突;社會主義跟資本主義相互抗衡,文化間似乎總在藉著批判凸顯各方差異,用惡魔化的口吻侵襲對方,而這些侵擾,也在文字上大肆的傳播、干擾,舉例來說美國政治立場的兩方面暢銷書:《自由主義是一種精神缺陷》、《拉什•林堡是個大白痴》、《笨蛋與愛國者》、《與白痴爭論》……等等書名都極具諷刺,即便這種諷刺幽默的手法是為了吸引讀者矚目,但這是很危險的,這會使世界更分歧、分化。

Elizabeth Lesser發起新提議:「請你的對手吃晚餐。」

這無疑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這個舉動是非常有益處的,許多時候我們總在不了解事件,將口語夾雜著偏見、不尊重的攻擊他人,小至個人,大至群體,Elizabeth Lesser建議我們先成為「旁觀者」,即便再忙碌,都要相信這個新方法對所有人都有益處的,因為它可以抵消我們排斥異見者的趨勢。如果你是一個共和黨人,你或許可以和一個民主黨人一起吃午飯,不先入為主,聆聽意見,如果這對你而言是十分困難,既倒胃口、又讓你覺得顏面盡失的,那就先從身旁的人開始練習!比如說談論墮胎的看法、代理孕母……等等,聆聽一個與你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與你生活相互抗衡的聲音,也許你的生命將會有所轉變。

我們應該繼續聖人的工作

出生在政治家庭的Elizabeth Lesser,形容自己內在衝突嚴重,心裡住著「神秘家」與「戰士」,兩種極為不同的性格常常對話,家裡的價值觀是:「你如果有智慧,那你就不該相信靈性的東西。」極為喜歡探究神秘的Elizabeth Lesser似乎成為家裡的怪胎,她認為事實不一定眼見為憑,她試圖窺探愛因斯坦所謂的「日常生活意識的光學幻象」,看見世界更細緻、精華的神奇景象,像是海底的奇幻世界,並不是只有珊瑚礁,其實也有些色彩繽紛的微生物,人類意想不到的世界景象,Elizabeth Lesser透過她的神秘家個性一步步追尋,在追尋靈性的道路上 讓她對所有的假設性都產生疑問,Elizabeth Lesser :「我對我的不全然知道感到驕傲。」

Elizabeth Lesser最衝突的地方就在於,當神秘學家的她正在滔滔不絕的說宇宙、世界多奇妙時,戰士的她會聽不下去–因為戰士總是關心當下的世間發生的情局,在她體內的兩種性格,各背負不同使命,她一輩子像戰士般的為女性議題奮鬥,從事政治活動;也像神秘家的探究世界、用愛關懷世界,她也是環保運動的活躍份子,Elizabeth Lesser:「聖人似乎都有著勇敢奉獻的基因。但事實上,我們也都有能力做他們做的事,而現在我們也應該做他們做的事。」

要做一件大事,是必得經過許多磨練,你得從各個角度了解事情的真理,學習分享、理解知識,Elizabeth Lesser提議「與對手吃飯」的原因,就在於創造一種溝通奇蹟,你可以開始了解「不去說服、答辯、打斷」的尊重,也可以了解異見者世界與自己世界之差異性,傾聽,正是人類最需要的溝通方式,當雙方同時願意放下「我什麽都知道」的成見,雙方將會開始卸下他們的防護武器,同時向對方邁出一步。

偉大的波斯詩人盧米曾這麽寫過:「放下這些誰對誰錯的成見,在這之外,有一個地方,讓我們在那裏相見吧。」


撰稿:Aler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