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增加自信,兩分鐘就夠!- 從改變肢體語言做起

$
0
0

肢體語言一直是影響溝通的關鍵之一,當我們想到溝通的時候,我們想到互動。我們在互動中評斷別人,別人同時也評斷我們,但卻常常忽略了,自己其實也深受自己的肢體動作影響。我們都知道內在的自信會影響外在的肢體語言表現,那我們的外在肢體行為是否也能影響內在的自信呢?


肢體語言和權力的關係

在動物世界裡,權力和肢體語言有著微妙的關係。越是有權力的一方越會伸展身體,好比高舉前肢等,延伸更多空間的動作。人也不例外,不管是具正常視力者或是盲人,在跨越終點線的那ㄧ刻都會將雙手成V字型的向上高舉,不論他們是否曾經見過這個動作。相反地,當人和動物感到無助的時候都會蜷縮身體,盡量不去碰到其他人。而當面對一個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ㄧ方若擺出伸展身體的動作時,另一方就會自然地傾向做出相對應縮著身體的姿勢。這也間接影響了溝通者對自己的自信。

在 Amy Cuddy 哈佛 MBA 的課堂上,她發現權力和肢體語言的展現,在第一堂課就表露無遺。有些人大搖大擺地進教室、坐在正中央、擺放東西佔據更多的空間、發言時會高舉著手,而另外一些人則坐在位子上,縮著身體,舉手時將手放在桌上。不出所料,這和性別有關係,一直以來,男性都較女性來的強勢。另外,這兩種人也透露了課堂參與度高低的差別。課堂參與在商學院裡是很重要的評分項目,幾乎占了一半的成績。為什麼這些入學時幾乎一樣優秀的人,在成績上卻有差異? 既然參與佔了重要的比例,那是不是可以讓大家先假裝積極參與,進而真的影響他們,讓他們更積極參與?


由外而內地改變心態

他們做了一個實驗,在進到實驗室後,蒐集實驗者的唾液,再用2分鐘的時間擺出高權勢的姿勢好比神力女超人的姿勢,或其他伸展身體的姿勢。另外一組人則擺出低權力的姿勢如雙手交叉,摸著脖子等。接下來,他們會有一個賭博的機會,最後再取一次唾夜樣本。

下賭的用意是要衡量受試者是否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擺出高權勢姿勢者有86% 願意參與賭注,擺出低權勢的參與者只有 60%。在踏入實驗室後擺出高權勢姿勢的人睪固酮上升了 20%、腎上線皮質素下降了 25%,而低權勢者則睪固酮下降了 10%、腎上線皮質素上升了 15%。睪固酮是支配性荷爾蒙,腎上線皮質素是壓力荷爾蒙。強勢的領袖有大量的睪固酮,和少量的腎上線皮質素。一個充滿力量的人除了能支配和統治,也需要能面對壓力,不反應過度。而這 2 分鐘的姿勢,影響了荷爾蒙的分泌,能使一個人自己更果斷、自信或是退縮、緊張。身體確實是可以由外而內地影響心理狀態的!


生活中的應用–求職面試

你當然會懷疑維持幾分鐘的姿勢,真的能改變人生嗎?實驗室中的狀況可以怎麼樣應用在人生當中呢?每個人總會面對求職的時候,但你在等待面試時,你是否總是低著頭滑著手機或看著自己的筆記深怕遺漏了什麼重要的資訊? 這個時候你蜷曲著自己的身體,你應該做的其實是到洗手間用2分鐘擺出高權勢的姿勢,讓自己充滿力量!

他們又做了個實驗,讓受試者擺完姿勢後接受 5 分鐘的面試。在沒有考官知道誰在面試前擺了哪種姿勢的前提下,觀看錄影帶選擇他們要錄用的人。 他們全都選擇了面試前擺了高權勢姿勢的人!他們衡量了一些變數好比能力和面試內容,但幾乎都無關。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影響心理,心理改變行為,而行為會改變最終的結果」,這些人都表現出了真實的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影響。


假裝到成為真實

難道要一直假裝到達成目的後,又開始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不是我?Amy Cuddy 有這種親身經歷。

在她19歲的時候,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醒來時,頭部重傷,智商被診斷減少了 2 個標準差。醫生告訴她,她不可能完成學業,對一個從小被鑑定為資優生的人來說,頓時失去了對自我的認同。她不斷地努力,復學後,她比同儕多花了 4 年的時間終於完成大學學位並說服教授讓她進到普林斯頓。她當時覺得自己根本不配待在那。第一年的時候,她需要對 20 位觀眾做 20 分鐘的演說,她非常害怕,深怕自己被拆穿。她打電話給他的教授說她要放棄。教授卻跟她說:「你不可以放棄,我在妳身上打了賭,妳得留下。妳必須留下。你要假裝你值得在這裡,妳就一直講一直講,不管你有多恐懼,直到妳發現『天啊!我真的在做這件事!我已經成為這個人了!』」

她真的這麼做了!五年的研究生涯後到西北大學任教,再到了哈佛。她不再想:「我不配在這、我不應該在這」了。在哈佛的第一年,學期結束的時候有一位從沒在課堂上發過言的學生到辦公室找她。他進來的第一句話就說:「我不配在這裡。」當下,她完全可以體會學生的感受。她明白了兩件事。第一,她再也沒有這種感覺了;第二,他值得在這裡!他可以假裝,他可以成功。她告訴那位學生:「你值得在這裡!明天起就開始假裝,你要讓自己充滿力量!你將走進教室發表最令人驚艷的評論!」他真的發表了最棒的評論,大家都嚇了一跳,開始注意這位他們從未注意的同學!幾個月後,學生告訴她,他不僅是從假裝到達到目標為止,他從假裝到讓它成為真實!

“Don’t just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

你是否還駝著背,交叉著雙手,縮著身體?新的一年才剛開始,每天用 2 分鐘,就 2 分鐘,擺出高權勢姿勢,假裝終將成真,讓它內化成你的一部份,由外而內地變成一位有自信的人吧!


撰稿:Nancy


TED-Ed:「性」— 生命最美好的謎題

$
0
0

如果有一台時光機,你會怎麼樣向小時候的自己描述「性」呢?小嬰兒怎麼產生的,性又為什麼存在?身兼生物學家、作家、也是位舞者的 John Bohannon 告訴所有家長:讓我們坦白的與孩子們討論「性」這件事吧!

由 Carl Flink 編舞、Black Label Movement 舞團演出、Jelloslave 大提琴團體現場演奏所結合而成的十分鐘演講,會如何和大家談論最令人好奇、最原始、卻也總令我們難以啟齒的「性」呢?


難以啟齒的性教育

一開始,舞者們身著灰色服裝,用肢體動作表現演講中的各種情緒、甚至數據資料;配合著演講的內容與節奏,時而躍起、時而靜止;雖然談論的主題是性,演講卻從毒品開始,原因是:我們教育孩子性的方式,和教育孩子毒品的方式如出一徹。

當大人不願意親自、坦白的與孩子談論這些必然的生命經歷時,我們便等同將闡述權拱手交給教育體制與媒體。「不!別碰毒品!別碰酒精!別發生性行為!」多方便的教育模式啊!要保護孩子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徹底斷絕孩子與這些事物的接觸與瞭解,是嗎?

很顯然的,禁絕並不是個有效的辦法。下圖中,John Bohannon 以人體的高低展示美國高中生吸食毒品的數據資料:最左側的舞者代表吸食過海洛因的 1% 高中生、左至右分別代表迷幻劑(12% )、鎮定劑(12%)、古柯鹼(17%)、興奮劑(26%)、大麻(50%)!當然,酒精是最受青少年歡迎的禁品,最右側的舞者疊起羅漢,展示著嘗試過酒精的青少年的比例(92% )。


性,是生命最美好的謎題

那麼,最好的解決辦法到底是什麼呢?面對這些龐大的議題,我們總希望有個快速、全面性的解決之道,一次就回答所有的疑問,但生命並非如此運作的;也許,坐下來細細回想自己孩提時的疑惑、誠懇而坦白的用你生命體會到的性來教育孩子,是個不錯的方式!

記得嗎?早在青春期開始之前,我們就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而正規教育中的健康教育課程不僅來得太晚、也迴避了性的許多面貌:性的歡愉、不同的性取向、性偏好。我們與「性」初次見面的場景不在課本裡、也並非來自周遭的大人,而是那些深夜時的神秘探尋、同學間的耳語、漫畫店後方的隱秘書架、網頁旁閃動的小廣告、電影裡臉紅心跳的情節、或是媒體誇大且腥羶的語句…。

但這些,真的是「性」的真實樣貌嗎?真的是我們未來即將面對的情節嗎?是發生在眼前大人們之間的歷程嗎?

Black Label Movement 的舞者們在此時慢慢褪去單調的灰色衣物,換上奪目的螢光色系舞衣,John Bohannon 說到:「沒錯,與你的孩子談論『性』吧!但如果你只想搬出生硬的教材而非你自己的生命經歷,那你所講的只會是一堆廢話!」

坦誠,也需要練習。而最好的練習方式,就是與你自己心中的孩子對話!你以前都在想些什麼?又曾被什麼事情困擾過呢?


性的起源

在我們追憶童年時,John Bohannon 與舞者帶我們回到了千萬億年的過去,探究性的起源。我們共同的生命旅程從單細胞生物開始、慢慢成為多細胞、又逐漸爬上陸地、演化出交配機制、展開華麗的探險與追尋…。

性,是生命最美好的謎題、也是生命得以延續的秘密。許多生物受到本能的驅策,窮盡一生就為了實現「性」、使生命完滿並延續。而人類的性又更為美麗,從古至今被賦予了各式各樣的想像與情趣。也因此,它不該是個被封存、隱埋、一知半解的神秘國度,而是該以開放、愉快、健康的心態一同探討的生命課題!


TED 舞台的繽紛樣貌

在 TED 的舞台上,任何事都可能發生!來到這個舞台的講者,被規定要在短短 18 分鐘內闡述他的創意想法,而 John Bohannon 的演講結合了演說、現代舞、和現場演奏,帶來絕無僅有的精彩演講!John Bohannon 曾在哈佛主修生物,但他也撰寫科學評論、更成為一位舞者。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起,John Bohannon 每年都會舉辦「Dance Your Ph.D.」的競賽,鼓勵人們將自己的學術成果轉化為人人都能理解與欣賞的藝術形態:舞蹈!

這項競賽開放了物理、化學、生物學、社會科學這四領域的研究者投稿影片,各獲得 500 美金的獎金、年度最佳影片額外獲得 500 美金的獎金之外,得獎作品甚至能受到國際科學雜誌 Science 的正式認可!2012年的影片正在評選中,而你也可以點選連結進入網頁,觀賞2011年2010年、和2009年的所有投稿作品及得獎影片!

你曾被問到「你的研究主題是什麼?」後滔滔不絕的解釋時,卻看見對方的眼神漸漸失焦、有一搭沒一搭的應和你嗎?跨領域的舞蹈表演不僅引人注目,更讓學術成果脫離狹窄的象牙塔與僵硬的學術評鑑,使得新想法得以擴散、被談論、在群眾中流動、化身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動能! 不論是談論毒品、性、或者學術研究,我們都渴望社會有多來越多繽紛而活潑的對話。試著將你最獨特的想法結合不同的展演形式,讓人們眼睛為之一亮吧!


來源   >   撰稿:劉耘   |   影片:Let’s talk about sex – John Bohannon and Black Label Movement

科技+設計+藝術=創意型領導

$
0
0

一開場,羅德島設計學院院長 John Maeda 就分享了一段兒時經歷:他的老師告訴他父母:「John的數學和美術成績很好。」然而隔天當他父親轉述同一句話時,說的卻是:「John的數學成績很好。」他心想:「美術不好嗎?爸為什麼不提美術呢?」


從 STEM 轉變為 STEAM

同時身為程式設計者與藝術家的 John Maeda 從求學階段起就致力於模糊科技與藝術間的界限。當他還在麻省理工學院鑽研電腦程式時,知名藝術家 Muriel Cooper 鼓勵他追求他熱愛的現代藝術與設計;而在 1990 年代中期,也就是電腦軟體設計發展之初,他已逐漸在 MIT Media Lab 展露長才;2008 年 John Maeda 成為羅德島設計學院的院長後,他開始不斷推廣STEAM 改革」,將藝術 Art 融合進歐美教育體系中統稱 「STEM」(科學 Science、科技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的理工領域,成為「STEAM」。


科技、設計、藝術、與領導的跨領域思維

除此之外,John Maeda 自身求學和發展的過程,也使他跨越領域的界限、找到更新穎、更能因應未來社會的思考模式。近年來,『跨領域』三個字成為台灣許多大專院校的新寵,不少新興學程和創意競賽都鼓勵著學生們勇於追尋不同領域的知識,並與不同背景的人產生交流或合作。在繼續往下聆聽 John Maeda 的分享前,不妨先讓我們想想:「一個創意型領導者能從工程師、藝術家、與設計師身上學到什麼呢?」


『科技』:只是創造可能

John Maeda 首先從科技發展的軌跡談起。在觀察我們數位化的歷程後,他發現一套固定模式:每一項新的硬體,例如電腦、顯示器、手機問世後,承載的軟體不外乎由文字開始、漸漸出現圖像、緊接著就是音效與影像。他認為,科技確實為人們創造出新的可能,但是單靠技術的更新,似乎無法將人們的創造力從既有模式中完全釋放出來


『設計』:尋求解決之道

於是,John Maeda 在設計中找尋答案。設計即是探討形式與內容間關聯的學問,而藉由字型所帶來的不同感受,他展示了設計如何在人們的感官中像魔術般默默發酵、發揮影響。他也展示了年輕時數個富含實驗性質的創作,包含對聲音作出反應的方塊、模式變化多端的打字機軟體。

舉例來說,恐懼(Fear)這四個字母,可以因為字形的不同而使觀者產生不同的感受:若使用 Light Helvetica 字型(上排中間),看起來沒什麼威脅性;若使用相同字型、但將之放大(上排左),似乎就開始有了壓迫感。若改成上排右邊海盜般的字體,它看起來就像遊樂園海盜船上的標記,不但不恐怖,反而有些搞笑!左下角的字體讓「恐懼」看起來像是夜店招牌、而右下的字體則使它像是高級餐廳的招牌。若我們選用細長的字體並縮短間距、讓這四個字如下排中間一樣緊貼在一起,我們似乎真的能感受到恐懼所帶來的瑟縮寒氣了。也就是說,內容維持不變,感受卻因設計而有所不同!


『藝術』:引發疑問和好奇心

當設計帶有著某種實用功能時,純藝術往往是沒有特定功能和評斷標準的。莊子所言的「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即說明了純藝術擺脫以技巧或用途作為價值評斷的標準,帶領人們脫離外在規範、思考存在的本質。在科技將所有過程與資訊數位化時,我們該如何將這些雲端科技結合人類對美的恆久不變的嚮往,進而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呢?

John Maeda 分享了一位新媒體藝術家的經歷:這位藝術家喜歡到古董店裡挖掘古物背後的故事,然而許多時候,店主只會強調古董的年代,似乎古董的珍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年代是否悠久、而曾經發生在這個物件上的故事和歷史完全不重要。作為一位新媒體藝術家,長谷川踏太明白,重點不在於古董是否夠老、他的創作媒材又有多新穎,重點在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無限可能性,而許多有趣的新發想就是結合了「新」與「舊」,產生令人駐足的好東西!


『領導者』:跨越領域界限、串連人群、引領行動!

若藝術能使人反思、產生好奇,那麼我們便可逐漸發現藝術與領導間的關聯。領導力包含了探詢問題的能力,而越來越多的創意組織已不再是等級分明的階層制度(Hierarchy),而是網絡狀的結構(Heterarchy)。過去的領導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或無法解決新的社會問題。此時,創意領導要如何串聯起不同領域的人們,使每個人的長才都徹底發揮、碰撞出新的可能呢?


Powershop:領導者的創意工具

John Maeda 現正進行的研究就是一個將科技與領導力結合、並帶有設計與藝術元素的軟體:Powershop。與以往建立組織圖的軟體不同,這款軟體所呈現的ceo並不列在組織圖最上層,整體架構也非分層形式;它以不斷移動的圓圈為主要形態,幫助領導者剖析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擁有跨領域能力的人選、或者各領域相互關聯的人等等。雖然這款軟體尚未問世,但我們每個人都能學習 John Maeda 的思維,反思現況、挑戰各領域的界限、突破舊有的遊戲規則!


撰稿:劉耘

2013年重要課題:學改變;再出發

$
0
0

2011年歐債危機摧毀世界秩序,2012年全球經濟在震盪中摸索,今年是學改變、再出發的一年。新年新氣象,2013年,你最想改變自己什麼?

期待改變,但大環境艱難,多數人最後可能仍無法改變。原因何在?「多數人希望會有新氣象出現,但藏在心底的魔鬼卻是:捨不得舊有的環境,因此害怕改變,一變動就惶恐不安。」

這誠如美國知名心理醫師克利絲汀(Kenneth W. Christian)的著作《這輩子,只能這樣嗎?》(Your Own Worst Enemy)中所提及的「低成就趨勢」(Underachievement),「低成就趨勢」指的是:個人心理層面的自我設限,當中包含了幾個特徵:容易放棄、猶豫不決、缺乏計畫和執行力、做事拖拉、凡事力求簡化、害怕失敗等。

如果你正中了「低成就趨勢」所說的幾項特徵,2012 年幾場 TED 的精彩演說可以幫助你更快下定決心,或者說,讓你更有信心去作些改變: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中提到,即使在不覺得充滿信心時站起來一副很有自信的樣子-可以改變我們腦內睪固銅和可體松的濃度,進而影響成功的機會;演說中還提供了 2 分鐘就能讓你提高求職面試成功機會的方法,值得一試。

TEDxTaipei 精彩全文:增加自信,兩分鐘就夠!— 從改變肢體語言做起


Sheena Iyengar:選擇的藝術則讓我們能更進一步去思索「選擇」這個難題,做或不做?要做多少?現在做或是過一陣子才做?這些全圍繞在我們周遭的「選擇」問題。且聽公認的「選擇專家」Sheena Iyengar 談談選擇背後的真相,當中她顛負了三個我們傳統所認為的好的選擇,包括:

1.自己為自己做選擇;
2.越多的選擇能讓你做出越好的決定
3.永遠別向選擇說「不」

TEDxTaipei 精彩全文:Sheena Iyengar:選擇的藝術


最後介紹,TED-Ed:八個成功的祕訣這個 2012 年最受歡迎的 TED 影片之一,由 Richard St. John 分享了他歷經 10 年的研究:面談 500 名成功者、探討1000個以上的成功故事後所得出的八個成功秘訣。裡頭 Richard St. John 自創了一個詞彙:Workafrolics,這是 work (工作) 與 frolic (歡樂) 的組合字,有「樂在工作」之意,發人深省,值得一看再看。

TEDxTaipei 精彩全文:TED-Ed:八個成功的祕訣


導讀:Charles

用 iPad 童書顛覆你的觀點!

$
0
0

在任何一個需要「動腦」的空間裡,你是否常被問到:「你的觀點是什麼?」

人類互相交流的目的便是想藉此得知彼此的想法,相互激盪!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文化背景、生長環境等等,而對事情產生不一樣的觀點,而你曾想過或許某些對你來說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另外一個觀點的解讀之下會變得不可置信嗎?在某一種議題之下,你是否曾經跳脫自己的框架,站在不同的觀點思考呢?


童書教育

在你的童年裡,兒童讀物應該佔有生活的一大部分吧!我們總是藉由圖像和文字組成的故事來認識世界。我們被教導要誠實,不能當「放羊的小孩」;在「小紅帽」的故事中,我們學到不要隨便聽信於陌生的人話;在伊索寓言的「狐狸請客」,用互動的模式讓小孩了解彼此尊重…這麼多的童話故事裡,我們所得到的是同一種觀點,但藝術家 Raghava KK 則開發了一種結合 iPad 的童書應用程式,當你在搖晃他的同時,故事裡的人物和觀點會隨著震動而改變!

你發現了嗎?仔細看看,圖畫中的一個小孩是由一對男同志夫妻來撫養,若是拿起iPad搖一搖,她們變成了一對女同志夫妻,再搖一搖,則換成了異性戀夫妻!

在這樣互動過程中,孩子們不被限制於「夫妻性別」的觀點,他們知道世界上有各種性向的存在,人人平等,而且一個美好的家庭是可以被任何人所創造的!


事實與偏見

Raghava KK 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印度教家庭、住在主要為伊斯蘭教徒的街區、在正統的教會學校上學,而他的靈感卻也正好來自於這些相異的性別種族和一觸即發的宗教衝突。試想看看,若是每個家庭的小孩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受到的都是同一個角度的知識與訊息,那麼就算時間過得再久,類似的情況是不是依然會發生?但若是為孩子換上了另一本互動童話書-一本關於印度獨立的童書,看完一遍,搖一搖,便換成了巴基斯坦的角度,再搖一搖,又出現了英國人的觀點!

在多元的世界生活,無論是誰都不免存有或多或少的偏見,而在 Raghava KK 的童書中,則藉由那些毛茸茸的可愛小動物來帶出這樣的觀點:

用圖像的方式展演出以色列-巴勒斯坦與印度-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與衝突。


藝術和創造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創造力是能在生活中被培養的:

「教導創造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最初階段教導孩子不同的觀點。」

而孩子用來學習的媒介是什麼呢?不外乎這些像是「教學手冊」的童書便是其中之一吧!所以一旦我們在童書中加入了各種不一樣的觀點,給予孩子們想像的空間,他們便能在擁有不同視野的環境下進行想像,並設身處地的去了解每一種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Raghava KK 指出:藝術和創造力是培養同理心的重要工具。

每個人都需要一顆開放的頭腦來尊重彼此的想法,我們或許沒辦法讓下一代過著完全沒有偏見的人生,但是你可以從現在開始以多種不同角度、不同面向的觀點來改變他們的想法!


撰稿:Sandy

Web 2.0 教父 Tim O’Reilly 精彩專訪

$
0
0

誰能讓MIT專家們佩服的五體投地?科技界的革命烈士和鬼才 Tim O’Reilly!橫跨科技、出版、網路多重領域的 Tim O’Reilly 於 1978 年創立 O’Reilly Media 、1993 年成立第一個入口網站 Global Network Navigator,而他對新興科技領域的敏銳觀察和前瞻性思考都使他成為 Web2.0、原始碼、Wi-Fi、Big Data、Maker Movement 等領域的要角。在以下訪談中,Tim O’Reilly 將暢談他對企業回饋、出版業、網路改變政府等議題的看法,更對微軟、蘋果、Amazon等大型企業提出獨到的批判見解!


原文:Tim O’Reilly’s Key to Creating the Next Big Thing
作者:Steven Levy | 

Tim-O’Reilly

在踏進 MIT Media Lab 的大門後,你一定會為映入眼簾新奇古怪的玩意感到驚嘆不已,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裝置之一便屬這台高科技相機了,它搭載了捕捉鏡頭範圍外畫面的強大功能,這台精密的儀器無疑是人類在科學成就上的偉大結晶,但若是 MIT 的專家們能早一步把眼光放在 Tim O’Reilly 身上的話,或許他們在研究上就不必那麼辛苦了,因為 Tim O’Reilly 對科技獨到敏銳的見解早已超越了常人的角度,和這台超強相機的鏡頭相比,這位科技鬼才長年在科技界跋涉的實戰經驗就足已壓倒性地蓋過這個高科技產品的魅力。

O’Reilly 是 O’Reilly Media 的創辦人,這家公司創立於 1978 年,以出版內容平易近人的電腦和科技類書籍聞名(順道一提,他們也再版了拙作《Hackers》一書,而之後 O’Reilly 更將觸角伸入會議及電子出版,甚至還設立一家分拆創投子公司,投資對象包括了一些新興軟體公司如 Foursquare、Bitly 和 Chumby,然而,與其說 58 歲的 O’Reilly 是個成功的 CEO,更多人會將他視為一位志在推動科技革命的烈士,他對新興科技極其敏銳的嗅覺是我們無法匹敵的,他曾在 1993 年就率先一步預知了網路瀏覽器的潛力,成立了頗受爭論的第一個入口網站 “Global Network Navigator”,他也查覺到開放原始碼將是孕育創新的溫床,便針對這個主題出版了不少書籍,也辦過不少場相關座談會,他利用網路崛起的契機作為媒介,全力推動 Web2.0 的概念,他將駭客視如珍寶,網羅他們在公司內大展長才使他在 Wi-Fi , Big Data(巨量資料)和 Maker Movement(自造運動)…等競爭上早一步贏在起跑點上。

Wired 雜誌團隊這次終於逮到機會,有幸透過 Skype 和這位長期周遊列國的 CEO 進行訪談,他目前正為一場主題為「解放社會經濟」的演說遠赴倫敦。


Wired雜誌:你近來的新格言是「回饋社會更多附加價值」,這句話有什麼含意嗎?

Tim O’Reilly:沒有人不想讓公司茁壯,但前提是,我們應先想想身為企業的本質,社會提供了我們相當豐富的資源,我們也因此獲利,這些資源理應是大家共享的,但一些企業卻不顧吃相,大口吞噬、壟斷這些資源,創造出專利權、著作權這些壁壘防止資產外流,除非哪天他們大發慈悲,否則大眾簡直和這些資源完全絕緣,這對孕育創新來說並不是件好事。許多科技公司的出發點都是「擁抱理想」、「實踐大眾化」和「緊握機會」,但如今科技卻和企業、創新理念…等漸行漸遠,勢力龐大的企業消耗資源和回饋的比例嚴重失衡,微軟就是印證這情形的例子之一,當初微軟創始時的企業理念是:「如何讓個人電腦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產品?」這個讓產品大眾化的概念在當時是相當有遠見的,但當微軟一登上了龍頭寶座後,卻開始閉門造車,不再汲汲營營於創造附加價值上了。


Wired雜誌:那麼,你要如何改變這個現象呢?

Tim O’Reilly:在我們公司,我們推銷的並非產品,而是夢想和理念,我們希望創新改變的種子能在各地萌芽,我藉由演講展開我的計畫,我曾和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談論「回饋更多價值」的概念,我告訴他這句話比起他們原本「絕不與惡為伍」“Don’t be Evil” 的座右銘更適合 Google,因為原本的口號僅是一個主觀意識,但「回饋」是可以被感受到的,而 Google 似乎也時常把這新教條掛念在心上,但放眼望去,這個理念的根紮得還不夠深,利益至上的想法是阻礙進步的藩籬,若企業對營運的想法不夠縝密,只把視線聚焦在眼前的獲利上,可是會和創新擦肩而過的。


Wired雜誌:就你所提出的概念,若能對一家公司發表建言,你會挑哪間公司呢?

O’Reilly:蘋果公司,他們顯然完全搞錯方向了,他們提出一堆專利訴訟,宣示自己對「多點觸控」技術的主權,但「多點觸控」根本不是蘋果研發出來的,他們只不過算是推廣並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手機上的功臣罷了,而現在他們卻表現出「我們從別人那有所收穫,但現在誰也別想從我們這得到什麼」的態度,我認為蘋果將會為此付出代價,漸漸喪失它獨特的魅力,因為它太盲目堅持於捍衛「所有權」了。


Wired雜誌:談談 Amazon 公司吧,它的角色在「回饋概念」下是「助力」還是「阻礙」呢?

O’Reilly:兩者皆是,Amazon 在拓展事業多角化上的企圖心是眾所皆知的,它吞噬了零售業大部分的疆域,現在它又想進軍出版業,但同時,Amazon 也回饋了不少,它的雲端計畫為業界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我對創辦人 Jeff Bezos 在推廣電子出版不遺餘力的努力也深感認同,這家公司亮眼的表現令我刮目相看,我只希望他們在實踐理念的過程中能再「溫柔」些。


Wired雜誌:在前陣子歐巴馬任職總統之際,你曾預言網路將成為改變政府的力量,但許多科技人對此心灰意冷,認為這個想法太過不切實際,你對此的看法是?

O’Reilly:我不會形容他們心灰意冷,我會認為他們早已喪失了熱誠,任何人在受雇於政府的官僚體系下多少都會被僵化,身為一位資深雇員和一位新手菜鳥簡直沒什麼兩樣,再者,這些人常常須要和以壟斷市場、企業理念為「付出愈少便可從政府手上挖到愈多」的承包商打交道,在 O’Reilly 公司時,打從我們發現網際網路無窮潛力的那刻起,我們便試著說服各家電信公司提供搭載 “Global Network Navigator” 瀏覽器作為前端介面的網路服務,但大家都把我們的話當作耳邊風,而當我們和出版商提出線上電子書的概念時,沒有一家公司有興趣想嘗試,同理可證,要把新觀念引進政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們通常都習慣墨守成規的生活模式,忘了要把視野放眼未來,在「耶利米書」中,先知耶利米苦口婆心、四處傳道卻無人理會,我認為自己的遭遇就有如主角耶利米般。


Wired雜誌:這聽起來有點像你先前提倡的 “Code for America” 計畫,將程式設計師納入市政府團隊,打造嶄新的應用程式和軟體的概念 ?

O’Reilly:沒錯,“Code for America” 組織的創辦人 Jen Pahlka 領悟到一點:與其期望政府有所改變,大眾必須先起身行動,“Code for America” 計畫的重點並非為政府打造專屬APP,而是在改變社會及文化上有所作為,他們的團隊在一項計畫上高效率的執行力令公務員們看得目瞪口呆,團隊在處理這項官方宣稱需耗時多年、耗資數百萬美元的計畫時,僅僅花了 6 個禮拜就達成目標,讓政府官員們無不捫心自問「自己究竟是怎麼搞得?」,這就是大眾付諸行動、推動革新的力量。

(註:“Code for America” 創辦人 Jen Pahlka 曾於TED發表演說,TEDxTaipei 也曾介紹過她「運用程式改變政府」的概念,你可以至網站了解更多相關資訊。)


Wired雜誌:你扮演著出版商、讀者和科技人的多重角色,你對「書」的未來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呢?

O’Reilly:那得要看你說的是「哪種一種書」了,書分為很多類,其中也有非常多「書」的內容是沒有必要寫成書的,例如紙本的地圖和地圖集在現在幾乎已經消聲匿跡了,線上字典和百科全書的普及也大大降低了出版字典和百科的必要性,我會購買各類參考書籍是因為我想要獲得其中的知識,況且若是哪天發生了什麼大災難,書絕對會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我對文學小說未來的存亡沒什麼感覺,它們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些達官貴人的消遣罷了,文學小說的歷史距今並不久遠,美國在 1850 年代期間最有名的小說家並非是創作出經典文學「白鯨記」 “Moby-Dick” 的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或寫出「七角樓」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的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而是擅寫適合大聲朗誦的長篇幅敘事詩作家亨利‧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所以就我們的認知而言,文學小說的歷史不超過200年,而如今娛樂和流行文化的型式也早已不同於以往了。


Wired雜誌:有些人認為網路是弱化專注力以及迫使長篇書籍絕種的元凶,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吧。

O’Reilly:關於書的部分,我的確認為有些地方值得討論,但有許多書其實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市面上充斥著許多內容乏善可陳的書,所以我想世上就算少了幾本這類書籍也無關痛癢,順道一提,我目前正沉溺在一本我愛不釋手的「有聲書」“The Swerve”世界裡,這是一本重新探討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Lucretius)的書,這本書相當有內涵且文筆流暢,一字一句都令我目不轉睛,所以我想我對長篇書籍未來的見解是,出版商得多花點工夫,想辦法充實書的內容來吸引讀者。


Wired雜誌:即使你比多數人都早一步了解到網路的力量,你在當時就已經完全預見它在未來無窮的潛力?

O’Reilly:我當時完全無法想像網路會發展成今天這個規模,我對發生在 1993 年時的一個小插曲仍記憶猶新,當時我的夥伴 Dale Dougherty 曾異想天開地說要把 Global Network Navigator 其中的一小部分拿來作線上雜誌,我記得我還對他說:「別鬧了 Dale,大家得用桌上電腦才能開瀏覽器,我們可沒時間解決他們每天背著電腦到處跑的問題…」,當時我沒料到的是,大家每分每秒都離不開網路。


Wired雜誌:所以你就憑著自己對網路潛能的直覺,在 2005 年 DIY 運動風行之際決定幫夥伴 Dougherty 開辦 Make 雜誌?

O’Reilly:沒錯,但「自造運動」絕對是 DIY 運動無法相比的,很多人都被早期的觀念給蒙蔽了,DIY 風潮是很棒,它讓我們親手打造自己專屬的東西,並對其中的過程有所了解,但「自造運動」更涉及了硬體在未來的發展性,就像嘗試把多點觸控技術運用在手機上一樣,來自紐約大學的「自造者」Jeff Han早就這麼做過了,因此你也可以將蘋果的iPhone視為「自造運動」中的第一個成功案例。


Wired雜誌:你也是提倡無線網路(ad hoc)「非會議」上的先驅,你舉辦了 “Foo Camp” 活動,邀請 200 位好友一同共襄盛舉,你之所以進行這項計畫的源由是?你又從中學到了什麼呢?

O’Reilly:我們第一場 Foo Camp 活動起於 2003 年,那是個正處於網路泡沫化的時代,所以公司有很多空間被閒置,活動當初的目的純粹只是為了好玩,並對那些長期付出寶貴時間、精力和想法的朋友表達感謝之情,而我想最後的結論不是「我們」學到了什麼,而是「他們」獲得了什麼,這也呼應了我「回饋更多價值」的核心理念,我樂於提供一個讓大家彼此交流的場地,我的女婿便是參加了活動才和我女兒結緣的!


Wired雜誌:你公司的表現向來都很出色,但卻從未像其他科技公司那般大放異彩,你曾有過「我才是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人,為什麼億萬富翁的頭銜卻獎落他人!」的想法嗎?

O’Reilly:完全不會,首先,我很清楚運氣在我們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要是我們不屬現在這個身分,我們每個人的成就也會有所不同,我曾多次讓機會從手中流逝,因為我一心只想創造出某種能夠長存下去的價值,當然我也會因此對公司的同事們感到不好意思,他們眼睜睜得看著其他趁勢而起的企業生意蒸蒸日上,和那些科技公司累積的財富相比,我們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過我非常滿意自己所擁有的成就和決定,我目睹過太多公司同事抱著出走、到外頭礦山裡大撈一筆的美夢,卻在進入兩、三間新興公司後無功而返的案例,我對一位同事的情況映像尤其深刻,他當時忿忿不平地認為我是位血汗老闆、對員工的未來根本不屑一顧,現在的他則在某個地方擔任侍酒師,矽谷裡有太多人對投機財富殺紅了眼,也有很多人單純靠運氣而大賺了一筆,我只希望那些幸運兒能把財富用在對的地方。


Wired雜誌:就你看來,你認為科技業所處的世界和真實世界是有所脫節的嗎?

O’Reilly:當然,我想矽谷的工程師們還未察覺到科技界背後正在醞釀的另一顆泡泡,泡沫化的危機曾在 2001 年爆發過,那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不過好消息是,這個災難也不是都只帶來負面效果的,因為在狂風暴雨下,那些努力不懈且相信自己方向的人將會堅持下去、繼續做自己,而只為淘金的投機者則會毫不猶豫得拍屁股走人。


來源   >   翻譯自文章:Tim O’Reilly’s Key to Creating the Next Big Thing  |  翻譯:Paul

劉耕名與鄒駿昇的現實童話

$
0
0

「想家了……」他們說。

旅居美國多年,坐擁專業的環境、高薪的生活,卻因為內心最深處那股簡單素樸的情感,選擇回到家鄉,終究是因為懷抱著對台灣這塊土地的使命感和歸屬感,讓兩個抱回多座國際級大獎的男子,不約而同選擇重新回到小島上,找不一樣的可能性。他們會聯手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著實令人期待。

page and ken

「小錫兵」是第一道璀璨的火花。從合作開始,近兩個月的黃金期,默契十足的鄒駿昇與劉耕名兩位創作大師,聯手創造出溫暖又堅強的小錫兵,雖然與安徒生童話有所不同,但這部「小錫兵」論插畫功力與情感深度,以全新的詮釋手法,溫暖的色調與生動的圖畫,成為童叟都喜愛的動畫故事。

work
(照片:劉耕名提供)

鄒駿昇謙虛地說,他只是提供一個故事平台,事實上《勇敢的小錫兵》,探究的是「戰爭與和平」的真實意涵,現實社會難以被掩蓋的矛盾性、人類雙重的良善與惡的共存面,在在引發讀者省思。繪本中的玩具屋場景,便是鄒駿昇巧思下的重要橋樑,如此有區域性的畫面,不免使我們反思究竟斷腳的小錫兵是入侵者,抑或是外來者,所謂的「壞人」真的是壞人,而「丑角」真的如同我們想像那般好笑嗎?透過場域的定格和角色的錯置,誘發讀者開始去真實的省思社會諸多不公不義的糾結,是情緒作祟還是真理蒙塵?一層一層抽絲剝繭,打開你蟄伏的內在。

page

談起這次合作,最有趣的碰撞從初次對話就已然發酵,劉耕名作品《好大一把槍》意外的與鄒駿昇的理念一拍即合,皆探討「戰爭與和平」。談起創作,劉耕名擁有的是一種務實感,扎實又精華的創作技巧,成功種下他作品的深刻底藴。

ken

懷有夢想的鄒駿昇與劉耕名,皆因對藝術的熱誠而勇敢到國外闖蕩,一晃眼,默默無名的狂熱藝術份子,頂著一座座國際大獎的光環,早已儼然成為國際舞台上倍受肯定的創作者。談起回台灣這片土地,甫由大蘋果返台定居的劉耕名,懷著濃郁的鄉愁,淡然笑說:「想回家了,你會覺得自己待在那裡好像不那麼自在,與外國人交往也總有些奇異。」他形容是自己的草根性太強烈,實質上,卻是愛鄉的心隱隱作祟。

一樣從紐約回來的鄒駿昇,當初早已習慣美國的規律生活、藝術化的紐約,選擇落根歸台的原因,在於一種使命感,即便談起美國的工作經驗,說的便是高薪、規律性的優質生活,但在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更需要的是大批具有使命感的專業工作者,而鄒駿昇正是那個從自己做起,不顧一切往前的台灣人,鄒駿昇堅定地說:「我想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從自己改變,為這裡努力!」這番話便道盡他熱愛藝術與台灣的心。

同為國際大獎常勝軍的鄒駿昇與劉耕名,一致認為得獎是正向肯定,但兩人有志一同地說:「得獎,只是優秀表現的一種證明。實質上,並不會使設計師的光環更閃亮。」在業界生存,似乎變成是一種實力的肉體搏鬥,除了要有點背景資料外,擁有「真本事」,才是不被淘汰的重要關鍵。

work1
(照片:劉耕名提供)

面對商業主流環境的諸多挑戰,鄒駿昇與劉耕名都提起「堅持」的關鍵性原則,即便必須要相應流行,他們除了傾力跟業主溝通外,便堅守自我風格,保留對藝術、文化的一己熱誠,即使是不成熟的嘗試,也勝於胎死腹中的策略。創作,難免有些瓶頸,鄒駿昇笑說,遇到瓶頸時,立刻停止創作,過過平常的日子,適當的切割,是非常必要的,最重要的第一步仍是保持思考,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有沒有「梗」很重要,「講多了也煩,不如做給他們看。」

安徒生童話中的《醜小鴨》:「出生在一個鴨場不要緊,只要你孵化自天鵝的蛋。」對於藝術創作者中,創作乃是種信仰,不在乎世人的意見是其必須肩負的使命,就如同鄒駿昇與劉耕名兩位大師一般,謙虛不自負,忠於自我卻不隨坡逐流,結果便是以誠感人,人亦誠而應。

work2
(照片:劉耕名提供)


撰稿者:英圃華 Aler / Gloria

越老越快樂!

$
0
0

老年人比較快樂,比中年人快樂,肯定比年輕人快樂!真的嗎? 

隨著時間在臉上刻下越來越多的痕跡,我們對整體生活的幸福感卻增加了!但是打開新聞,關於人口老化的問題比比皆是-疾病、貧窮、社會地位的消失…等等,現在的人越來越怕老,隨著知識散播,我們對老化的情形越來越了解,但卻也越來越恐懼,而你是否也認為這樣的過程是一種生命的「急速衰退」呢?


方型的人口金字塔

你知道在 20 世紀人類平均壽命增加的幅度,比前一千年加起來的總和還多嗎?而就在平均壽命增加的同時,人類的生育率也在逐漸降低。由人類年齡分布所組成的人口金字塔,最寬大的底部一向是年輕人,越往上到頂端則表示存活到高齡的老年人,而這樣的尖峰正逐漸朝著長方型改變。

人口老化的問題不外乎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效應之一,雖然我們的基因並不比一萬年前的祖先強壯多少,但是卓越的文化、科學帶來的轉變,改善了人類的健康和福祉,而它們也消除了從前人類「過早死亡」的現象,讓你我能夠順利的過完一生。


年紀越老越快樂嗎?

根據研究指出,「老化」在各發面對我們都帶來了顯著的改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曾進行了一項調查,他們詢問受事者在過去一周內是否有過顯著的情緒困擾,而最終的結果則發現:老年人的困擾比中年人少,更比年輕人少,我們的壓力、煩惱和憤怒全都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

而身為史丹佛長壽中心主任的 Laura Carstensen 也曾經質疑這個被稱為「老化矛盾」的現象。Laura Carstensen 和她的團隊對同一批人進行了一個超過十年的追蹤觀察,他們研究這群原始取樣年齡介於 18 至 94 歲之間受試者的情緒變化,以及他們如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她讓受試者每星期攜帶一次呼叫器,在這期間他的團隊會隨時呼叫他們並詢問一些關於心情方面的問題:如快樂,沮喪,悲傷…等等,以 1 至 7 分來評斷,藉此得知受試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變化。

而根據研究發現:

- 並不是某一世代會比其他世代更能夠掌控情緒,而是相對來說,隨著年齡增長,同一個人會呈現越來越正向的情緒體驗。

- 年長者所擁有的情緒變化似乎更複雜!他們能夠同時接納快樂和悲傷,並且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讓年長者來拯救你

是什麼造成這樣的改變呢?Laura Carstensen 指出,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一種「感應時間」的特殊能力,我們不只感應時間,也會隨著年齡生長而意識到我們無法長生不死。而當你發現剩下來的時間越來越短的時候,你的目標便會有所改變: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不再擁有全世界的時間,就會看清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生命中的瑣事,似乎變的不那麼重要了!我們漸漸把大部分的時間拿去關注那些對我們有意義,會讓我們開心的事,我們把生命投資在更為重要的情感部分並且更懂得珍惜,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我們變得更快樂。但除此之外,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也會隨之改變,導致我們對於不公平、不公正的容忍度也跟著降低了!

現在你聽到「人口老化」的反應是什麼呢?雖然它的確帶來不少問題,但是若是妥善解決並加以利用這些獨特的優點,讓一群才華洋溢、情緒穩定,甚至教育程度更高的公民來增進整體社會的生活品質則有何不可呢?現在,我們別再只討論如何拯救老人家,不妨開始討論如何讓他們來拯救年輕人吧!


撰稿:Sandy


陸子鈞:失控的不是疫情,是媒體!

$
0
0

陸子鈞的朋友暱稱他「科宅」;一個三句話不離科學的科學狂熱份子!從生物學領域畢業後的他自從加入 PanSci 泛科學後,每天做的事就是他最喜歡的事:與大家分享科學的故事。然而在這場 TEDxTaipei 演講中,他要談的不是科學本身,而是他在分享科學的過程中所領悟的道理。


「失控的不是疫情,是媒體!」

演講中,他分享了他對三則科學新聞的觀察,並清楚的指出片面且扭曲的媒體報導是如何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1. 伊波拉病毒

首先,去年九月世界衛生組織公開了伊波拉病毒在剛果的疫情後,台灣媒體無不對這個殺傷力足以作為生化武器的病毒加以渲染,祭出「伊波拉病毒失控蔓延剛果」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目光。但若利用網路稍加查詢,我們不難找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原始新聞稿及歷年來此病毒的疫情報告。

世衛組織所發佈的消息清楚的指出:「不建議對剛果地區進行貿易或旅遊的限制」,換言之,人們仍可自由的進出剛果而不受到病毒的威脅。那麼,台灣媒體聳動的標題除了引發失焦的討埨、使民眾對世界產生錯誤的想像之外,對社會有什麼正面的助益呢?


2. 安眠藥與死亡率

下一則科學新聞不是在遙遠的非洲,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在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裡,許多人需要服用安眠藥才能安穩入睡。去年三月,媒體報導「研究指出,安眠藥與死亡率相關」,並以字體和色彩凸顯「死亡」兩字後,許多人因此自行停藥。

但實際上,這是一份因為過程不夠嚴謹而遭到學術期刊退稿的研究,國外媒體如 BBC、TIME、CNN 在處理此報導時,僅用了「兩者有相關」的描述,並在報導中直接說明「此研究遭退稿」、「結論受到質疑」,在提供資訊的同時不以煽動為目的,而是提供資訊給大眾參考,讓讀者保留判斷是非的空間。


3. 手機電磁波與癌症

最後一則新聞則是關於人人都使用的手機。「講太久手機可能讓人得腦癌」的論述早已不是新的都市恐怖傳聞,我們不時就能聽到這樣的論調重出江湖。2011年3月世衛組織將電磁波列入「B2致癌物」的時,台媒無不大肆的報導此事,甚至使用了「手機電磁波會致癌」的聳動標題。

然而,手機的普及率在過去十年大大上升,但腦癌患者的數量卻並未增加,這兩者間的相關性值得懷疑;另外,新型手機使用的3G通訊技術所發出的電磁波也遠比傳統GSM來的弱許多,我們不難判斷出媒體筆下的「手機致癌」說法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將流動的「水」匯聚成堅硬的「冰錐」

人們面對新科技、科學新發現,總不免抱著懷疑和恐懼的心態;但其實,些許的調查與判斷就可以免除無謂的疑慮,正確並安心的使用科技產品、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生活。陸子鈞所想像的未來,就是一個充滿求證、辯證討論、清晰思維、不受媒體操弄的社會。他與 PanSci 泛科學平台所作的,就是匯聚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將許多發表在零散科學部落格的優質文章彙整在同一個平台,並用幽默輕鬆的語調將科學化為人人都能參與的饗宴。

這個平台不僅是提供大眾一個吸收新知、思考辨證的地方,更為這些科學部落客提供了交流與對話的可能:一位畜牧業博士就因為發表了一篇對於美牛議題的評論,與另一位生物遺傳學者產生了精彩的辯論;儘管兩人立場不同,卻因嚴謹而理性的討論而產生共鳴,互相欽佩對方的專業與涵養,也同時為大眾提供了多角度的視野。

身處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我們取得與散佈資訊的方式已明顯轉向網路,人人都能在網路上暢談看法、分享新知、一點一滴地拼湊出事實的原貌。但,若想改變世界,就必須將這些零散的個人力量匯聚起來,如同陸子鈞所說的,將流動的水匯聚成堅硬的冰錐;只有整合眾多微薄的力量,才能進一步改變世界!

他在演講最後這麼說到:

「如果你看見世界有什麼需要改變的地方,那就去做,不要認為自己的力量很微小就放棄,因為一顆星光再微弱,億萬顆星光也能照亮黑暗的夜空!」

而電腦前的各位讀者們,你準備好改變世界了嗎?


撰稿:劉耘

李取中:媒體該回到個人核心價值

$
0
0

面對這個媒體紛亂的世代,李取中先生便以狄更斯《雙城記》中的一段話,先對這個世代作了註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


人類正處於科技文明發展最繁華富裕的時代,但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引發出種種問題,像是金融海嘯、環境災害、貧富不均、人權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是智慧的年代,各位只要有網路,隨時都可以找到想要的資訊與散播個人的訊息,而最愚蠢的是,因為網路的訊息量龐大到無法想象,其中含有很多個人的主觀意見、偏見與意識形態,是非對錯你我可能都無法分辨。

早在1964年,一本來自加拿大的哲學家 Marshall McLuhan 的著作 《Understanding Media(認識媒體)》,書中已經預示到這個世代的媒體現況,其中的兩點,也清楚說明這的世代的媒體現況,也就是「媒體即訊息」、「使用者即內容」。媒體代表著透過傳播方式,將訊息傳播出去,相對著也代表著一種價值,不論媒體握有多少資訊內容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媒體如何呈現訊息的價值。至於使用者即內容的論述,以目前的網路發展來看,所有透過網路上傳照片、訊息與連結等內容的人,都可以成為獨立的媒體。媒體的界線被科技發展打破,不再侷限於電視、報紙和雜誌,而是你、我。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與媒體環境中,媒體必須在社會中扮演的重要價值包括「培養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人們找到人類核心價值的主張」,這可以用幾個歷史事件來說明。

美國阿拉巴馬洲曾實施所謂的「分離平等政策」,政府規定所有公共設施都必須分割為白人區和黑人區。而在 1955 年 12 月 1 日,一位偉大的黑人女性 Rosa Parks,她拒絕在巴士上讓座給白人,因為這違反了人類的基本價值,但她也因此被逮捕,隨後掀起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風潮。


1967 年,美國女性 Katherine Switzer 為爭取女性權利,闖入只准男性參賽的馬拉松競賽。


1936 年,德國正受納粹統治,從當年流傳下來一張群眾向希特勒敬禮的照片中,發現裡頭有一位平凡百姓手交叉抱胸,表示他對納粹的不滿。


2012 年 02 月,美國發生了一起與種族偏見相關的重大案件,一位西班牙裔白人在街上看見一位穿著帽T、手插口袋年輕黑人(崔馮.馬丁)後,認定這個年輕黑人一定是宵小份子,便拿槍射殺這名黑人;這個案件引起非常大的爭議,甚至連 NBA 邁阿密熱火隊員也群起穿上帽T、手插口袋,表達著:「我們都是崔馮.馬丁」,都可能是下一個,因為種族偏見下的後害者。


在這些歷史片段中,看到獨立思考與體現人類核心價值的重要性。人們常常將一切發生的事情視做理所當然,而這種態度也通常代表主流價值觀,但是必須思考的是,「自己真正的想法呢?」這是培養獨立思考的過程。

德國基本法》第一條明訂,人的尊嚴不可受到侵犯,國家一切權力均有義務尊重並保護人性之尊嚴。不管是獨立的思考能力或人類核心價值的主張,都必須在虛擬世界被呈現出來,因為在虛擬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媒體。即使只是一個按「讚」的動作,都必須先思考「我為什麼要按讚」、「這個動作有沒有侵犯人類的核心價值」。當然,在實體世界中,希望所有人都能謹記這些價值觀。

媒體在現今社會的價值,其實是來自於「獨立思考」與「人類核心價值」。


撰稿:林義閎 Henry

從維基百科中玩遊戲

$
0
0

表演藝術家和說書人 Rives 是 TED 舞台的常客;當大部份講者只有一兩支 TED 演講影片時,Rives 在 TED.com 可是有五場膾炙人口的 TED 演講!擅長結合網路、科技、與影像來說故事的 Rives 被稱為「2.0 詩人創始者(the first 2.0 poet)」,這次他要怎麼帶我們環繞地球、重溫兒時的百科遊戲呢?


百科遊戲 遊戲簡介

規則 1:在維基百科輸入任何一個詞彙,閱讀那篇文章。
規則 2:在這頁中找到你所不知道的新知識,並物色下一個你想查詢的詞彙,回到規則 1!


看起來十分平凡的規則,對吧?

但在 Rives 生動幽默的演講中,這個簡單的小遊戲竟能夠交織出了一場十分鐘的精彩旅程,帶著我們從「地球」這個詞彙開始、登上高山、深入地心、雨林、海洋後,隨著太空猩猩一起從太空凝視遊戲的起點:我們的地球。

這場演講的靈感來自於 2012 年 3 月,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英百科全書宣布停止印刷,將長達 244 年的紙本出版史畫下句點。Rives 感嘆時代的變遷,遂將兒時查詢百科全書的記憶延展到現下的時空,透過簡單的遊戲讓人們憶起從前逐條查詢頁數、不經意的發現新知、或被精緻的圖片引開注意力的美好時刻!若你喜愛 Rives 的表演風格,他的《凌晨四點鐘》和《表情符號的故事》你可絕對不能錯過!


紙本出版業的未來?

新舊時代的轉變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過去,而不甘於遺忘的人類總在新科技裡挖掘舊時代的痕跡,用創造力賦予它們嶄新的記憶。若我們用 Ngram,也就是《從五百萬本書學到的事》演講中所介紹的軟體查詢「百科全書」、「維基百科」、「google」三個詞彙的使用次數,我們不難看到「百科全書」逐漸被人們淡忘的起始,正是網路產業初探世界、google公司在加州誕生的 1998 年!

放眼四周,面臨著相同時代考驗的還有報業和平面雜誌業。繼去年 3 月份大英百科全書宣布絕版停印,紙本字典正式走入歷史後,擁有 79 年歷史的新聞周刊 Newsweek 也在去年 10 月宣布停印紙本轉向數位化;且讓我們試想,在那個電子書、平板電腦、和雲端產業越來越普及的未來世界裡,我們還有多少機會觸摸到實體書本呢?而傳統書本的功能逐漸與網路結合、被搜尋引擎大幅度取代的同時,人們的思考模式或記憶又有什麼轉變?

面對數為取代紙本這個必然的趨勢,Rives 的百科全書遊戲不僅轉化了人們對舊時代的緬懷之情,更讓我們看見世界環環相扣的連結、重溫年少時對純粹知識的嚮往、驚歎人類無窮的好奇心與行動力!

而在這個少了淡雅油墨氣味與紙張觸感的新時代,也許,游標將會是我們開拓知識疆界的長矛,鍵盤則是敲響思想火花的打火石,每個超連結所展開的也不只是個網頁,而是記錄著人類冒險、發現、與創造的詩篇!日常生活重複性與瑣碎已日漸磨損你對世界的想像嗎?不妨也來一場 Rives 所發明的百科全書遊戲吧!


撰稿:劉耘

張以明:未來媒體是一場新運動

$
0
0

「過去,媒體只是「少數人」將「部份」事實呈現;未來,媒體是透過群眾的力量,一起建構事實,突顯豐富的全貌」

你認為,未來媒體會是什麼樣貌?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性?現正參與「未來媒體實驗室」計畫的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長期關注於網路科技對於媒體的破壞性創新,他看到了網路所掀起的一波新革命,正逐步衝擊IT、媒體、娛樂、知識、教育與政府等各個公私領域,也看到了未來媒體可能的希望。


將「歷史」變成「新聞」的可能性

有沒有可能,未來的媒體可以把歷史變成一場運動?1944年、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波蘭華沙有一群平均18歲的青年,以寡敵眾對抗德軍,36天後,高達兩萬人在這抗爭中喪生;多年經過,如今的波蘭政府希望運用年輕人熟悉的方式,讓他們了解、關心這段歷史,最後他們選擇了Facebook。

華沙市設計了一對來自 1944 年的情侶,讓他們在 FB 上對話。女主角 24 歲、男主角 23 歲,這對虛擬情侶每天在 FB 上用動人的文字故事、影片、照片,讓所有網友體驗歷史上的這 36 天。36 天中,共有 4000 人按讚、800 則回應、1400 個小時的熱烈討論,所有波蘭媒體都加入討論這段歷史運動;於是歷史有了一個新的陳述方式,而我們透過新的媒體模式,認識了過去的歷史。


顛負思維的「三隻小豬」童話

除了波蘭華沙的例子,英國《衛報》也曾發表過一部相當有趣的微電影《三隻小豬》:

故事一開始:鎮暴警察進入三隻小豬的家裡,因為三隻小豬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把大野狼給殺了,還活活烹煮。接下來這個事件開始在網路社群上激起熱烈討論,大家都認為三隻小豬是情由可原的受害者,而大野狼就是名符其實的加害者,直到有人利用新媒體在社群網站上貼的一張照片,才證實大野狼其實是氣喘病,原本以為大野狼用吹氣之力吹倒三隻小豬的房子的事實是有問題存在。最後果然真相大白,竟然是三隻小豬交不起銀行貸款,為詐領保險金鋌而走險,不得不殺了大野狼。

這個事件其中要訴說的是,原本是黑白分明的新聞事實,有好人跟壞人,可是在新媒體的環境裡,多了新的面相,原來,大野狼只不過是個部分加害者,真正的加害者其實是次貸危機的銀行。

《衛報》透過這個微電影告訴全世界,影片中發生的情節正是未來媒體的面貌。過去的媒體只是報導單一真相,但是在未來的媒體環境中,必須透過不同的載具以接近讀者,甚至必須在以 audience 為主的社群網站上與閱聽人互動。


從 Media 變成 Wedia

透過這兩個例子,張以明認為:未來媒體的核心就是「破壞性的創新」,而這股力量將來自所有的數位原住民,他們讓社群分享交流成為主流,讓大家手上拿著的行動裝置成為最重要的媒體。也就是說,過去的媒體,只是「少數人」呈現「部份」事實,可是未來的媒體,卻有可能透過群眾的力量一起建構事實,凸顯最豐富的全貌。

傳統一對多的媒體傳播方式,也將會轉變為多對多的傳播方式,因此,未來的媒體人不僅要懂內容製作,還必須懂得結合新科技做出新的突破,也因此,未來媒體會需要更多有別於傳統媒體的營運人才。

最後,張以明為未來媒體給了一個全新的定義:媒體,將不只是 Media,更與該 是Wedia;把 M 翻轉過來成為 W,這個翻轉,代表的是一場運動、一股力量,一場革命,也是一個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的未來媒體可能性。


撰稿:Charles

媒體巨獸;你好大,我不怕。

$
0
0

面對媒體巨獸,除了上街遊行抗議之外,你、我還能做什麼?

先分享一篇在部落格上看到的文章,這是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劉士豪的親身經驗:

有位女同學透過臉書來跟我談,希望我支持「反媒體巨獸」運動

「我當然支持呀!為什麼不支持哩?」

看到我願意支持,同學有點感動,她跟我說很多老師「尤其是商管學院的!」沒幾個像我一樣有種的!不像那些大眾傳播的教授們,同學說,幾乎都不但支持,還走上街頭身體力行

聽她這麼說,老教授倒有興趣了,於是我就問了:

「同學,妳有在看報紙嗎?」

ㄟ!沒有哩!

「同學妳有看電視新聞嗎?」

ㄟ!不太看,但,最近比較常看

真有意思,一個不看報紙、不常看電視新聞的小女生,居然會站在我面前,熱切地希望我「反對媒體巨獸壟斷」哩!

接著,劉教授提出了他的觀察與看法:

過去十年,大眾媒體對我們一般大眾的影響力極速的萎縮,不錯,現在,影響力也許還很大,不過,你問任何一個人:十年後,大眾媒體還會不會有跟現在一樣的影響力,除非是白痴,大概都會跟你說「不可能」。

如果一個一般國人的注意力,大眾媒體只剩二十、三十%的影響力,它是不是被壟斷,大約不太會是一個多重要的問題,這就像今天如果有人壟斷了全台灣的公用電話,你大約是理都不想理他。

我會注意到這個社會真正的危機是,剩下的七十到八十%的注意力,到底是被誰給壟斷走了?這,才是我真正、真正應該好好搞清楚的事。

最後,這位小女生要我拍張照PO上臉書,看來,她的資訊來源跟藍的綠的大眾媒體根本沒啥關係,壟斷她的資訊來源的是:臉書
是她的朋友、是她的同志,透過社群媒體,幾乎百分之百的壟斷了她對這件事的認知。

我,終於瞭解大眾媒體,雖然看起來,還是雄壯威武的巨獸咆嘯、怒吼得好像有多大的力量;但是,實情是,一頭死抱著越來越衰敗影響力的「媒體巨獸」

在剽悍的社群跟網絡世界裡,其實「只是一隻待宰的蠢大象而已」。

本段內容取自:劉教授的魷魚市級 – [反媒體巨獸?] 如果我是大眾傳播系教授!!!


不只是劉士豪教授的親身體驗,現實生活中,「《商業周刊》遭7-11下架」事件,也確實證明了網民的影響力,而2012年幾場TED的演講中,也同樣提到了社群媒體,其影響力已逐漸超越了大眾媒體。博理基金會策略長張以明:未來媒體是一場新運動中就提到:「過去,媒體只是「少數人」將「部份」事實呈現;未來,媒體是透過群眾的力量,一起建構事實,突顯豐富的全貌。」他還為未來的媒體世界提出一個新名詞:WEDIA,張以明說:將M翻轉過來成為W,這個翻轉,代表的是一場運動、一股力量,一場革命,也是一個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的未來媒體可能性。

國外的例子,則可看看 2012 年 Storyful.com 總編輯 Markham Nolan 在 TED Salon London 的一場演講:3 個關鍵時刻:印證 YouTube 取代傳統媒體的有力證據,當中,Markham Nolan舉出「美國民主黨大會」、「極限太空跳傘」與「敘利亞內戰」三起重要國際事件,來證實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不只已遠超過傳統媒體,甚至,其即時性、完整度與真實性,都較傳統媒體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重新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面對媒體巨獸,除了上街遊行抗議之外,你、我還能做什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就讓我們一同大聲說:媒體巨獸;你好大,我不怕。

最後,再分享兩則2012年TEDxTaipei的演講影片:陸子鈞:失控的不是疫情,是媒體!


李取中:媒體該回到個人核心價值,前者談的是,目前的大眾媒體報導,是如何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後者則提醒大眾媒體,必須在社會中扮演的重要價值,包括了「培養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人們找到人類核心價值的主張」。


導讀:Charles

在貧民窟點燃教育希望

$
0
0

教育,一個一個慢慢來吧!

我們常聽到:用教育拯救貧窮,用教育改變世界,似乎「擁有知識」是許多改變的前提,所以世界上出現了所謂的「義務教育」。但是對於某些連這個基本義務都無法負荷人而言,他們是否也能有跳脫改變的機會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基金會或在各界有聲望的學者都砸了大把鈔票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公益學校」、「希望學校」等等,它們被視為一種公益行為,一個回饋社會的方式。但是若相比起同樣規模的一般學校,這些不下少數的公益學校卻很難擁有相等的教育品質。


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

在印度,約有兩億個孩子無法上學,又有一億多個孩子,上了學卻不會閱讀。而在幾年前,Shukla Bose 辭去了在企業界的工作,投身於教育,成立了 Parikrma 基金會,並在印度的貧民窟建立了第一所 Parikrma 學校。而這樣的計畫受到了很大的質疑和迴響,許多人開始問她:你打算做多大規模的教育?你預計招收多少學生?你希望什麼時候開設分校?但在公益教育這一塊,Shukla Bose 選擇了另一條路:

「我們不是在玩數字遊戲。我們希望每次接受一個孩子,帶領這個孩子度過教育期,送他們上大學,讓他們為更好的生活努力。」

Shukla Bose 在推行教育上「重質不重量」,不建立大規模的公益學校,也並未接收所有的失學孩童。或許你會想,若是把同樣的金錢花在建立更大的學校,是不是能夠讓更多的貧民窟孩子擁有接受基礎教育的機會?而 Shukla Bose 則指出,雖然這樣的學校沒有辦法在短及內就顯示出教育改良的成效,但是以長遠的發展計劃而言,這些受到 Parikrma 學校教育的孩子卻更能有實質上的改變!


教育迷思

在 Shukla Bose 推行的教育計畫中,她發現了許多我們對於「貧民窟孩子」的刻板印象,你是否也曾經認為:

1. 貧民窟的孩子不會說流利的英文,他們的家庭成員也不會,和他們同齡的孩子也不會。
2. 貧民窟的孩子永遠不可能掌握ICSE(印度中等教育認證)的課程。
3. 貧民窟的家長對於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不感興趣,甚至更希望她們能出去工作,賺錢養家。

而在 Shukla Bose 的觀察中,這些全是錯誤的!這裡的孩子就和一般人一樣,甚至因為自己的生長環境而更努力。他們接受各個領域的教學,並在專業表現和比賽上擁有非常優異的成績。而在演講中,Shukla Bose 也說道:「不久前,甚至還有位於印度明星學校的孩子希望進入 Parikrma 學校來就讀!」


點亮生命

從教育衍生的力量往往難以預計,Shukla Bose 曾提到在貧民學校所舉辦的家長座談會,一開始,來參加家長都是以「蓋手印」的方式來表示出席,而現在,他們開始「簽名」了!而是什麼造成這樣的轉變呢?想當然,這些受到教育的孩子不僅僅改變了自己,更影響了家人。

在貧民窟內,或許有很多在各個方面具有潛力的孩子,有人擁有藝術天份,有人對體育很在行,但是在缺乏知識的情形下,有多少孩子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藝術家」、「運動員」這樣的職業?

至今,Shukla Bose 已創立了四所一般學校以及一所專科學校,這一千多個孩子來自於 28 個貧民窟與 4 所孤兒院。雖然這樣的數量並不驚人,但是在更有規劃的教學之下,這裡的學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品質。

短時間內,在「質」與「量」的取捨上,總是不免受到爭議,是該基礎性的全面改善,還是一個一個慢慢教育呢?當你回到教育的本質,讓孩子真正學到知識才是我們更需要的。而 Shukla Bose 所堅持的小規模教育,在幾年之後或許能將這些擁有良好教育的孩子從這裡開始擴散,把更好的教育理念傳達出去,創立更多類似的教育機構,讓他們在「量」的方面也得以改善!

而你是否對於教育現況感到不滿呢?不妨開始著手改變吧!


撰稿:Sandy

十個經營品牌的創意故事

$
0
0

Apple, AT&T, BMW, Disney, GE, HP, Intel, Siemens, Sony,
以上這些品牌,你認識其中幾個呢?

相信不少人全都認識!這些全球知名企業有個共同的品牌經營幕後推手:Frog 設計創新公司。這場演講中,行銷顧問 Tim Leberecht 要與大家分享「掌控權」在企業、員工、和顧客間的收放藝術、以及如何讓一個團隊與工作環境更富有創意與人性!


歸納 Tim Leberecht 的觀點,我們為各位統整出三種方式:

方法一:釋出掌控權給員工及顧客

研究顯示,讓顧客和員工擁有更多控制權、並深度的參與創意或設計的發想過程,能使顧客和員工心情更好、更有生產力!舉例來說,樂團 Radiohead 讓歌迷自行決定售價、巧克力公司 Anthon Berg 讓顧客以「做一件好事」購買巧克力等等;而給予員工最終極的掌控權就是讓員工自定薪水和選擇上司!

方法二:收回掌控權、創造有意義的互動

然而許多時候,制度化和過多的選項反而使人們選擇保守或孤立。這時,若公司能適度的收回掌控權,例如規定員工參與公司活動、或進行利他的行為,能讓公司整體生產力更高!更少的選擇也許能帶來更豐富的人際互動!

方法三:超越掌控的思維

如同作家 Jennifer Egan 說:「微笑是一扇半開半闔的門(A smile is a door that is half open and half closed)」,掌控權的收放拿捏也許不是那麼的絕對,而是彈性且開放的。每家公司視局勢和情境來決定給員工和客戶多少控制權,或是微微一笑、保持開放、接受各種可能性!


Tim Leberecht 更在演講中介紹了十個極具創意、突破常規的品牌經營實例:

1. Patagonia 請客戶別買他們的產品

戶外服飾品牌 Patagonia 在紐約時報刊登這樣的全頁廣告「別買這件外套!」,並透過 email 為這個廣告註解到:「Patagonia 志在長久營運並留給子孫一個永續的環境,因此,我們今天要做一件完全背離商業常理的事:我們希望你少買些,並在你花每一分錢購買這件外套及其他任何東西前能多想想!」Patagonia 同時也鼓勵客戶修復他們已擁有衣物、轉讓舊物等等。這種共享價值觀的做法也許有損短期銷售量,但卻能建立品牌的長期忠誠度!(資料來源:The Cleanest Line


2. Interflora 寄送花束給不順心的客戶

英國花束寄送公司用創意的小驚喜告訴客戶:他們永遠送服務到家!2010 時,Interflora 辦了這樣的活動:藉由觀察客戶在 Twitter 上的貼文,寄花給當天過得不順心的客戶!他們不僅在 Twitter 與客戶互動、給予鼓勵、也徹底展現了公司產品 — 鮮花 — 那芬芳動人、溫暖人心的特質!公司經理 Simon Collister 說到:「我們必須傾聽人們需求,並給予溫暖、人性的回應。」 (資料來源:Marketing Magazine


3. Semco 讓員工自行決定工作時間和薪水

一家巴西的製造商 Semco 的員工不必一早九點趕著打卡,也不一定要趕著五點下班的車潮,因為他們被允許自行決定工作時間!員工得以選擇更符合他們生活形態的工作時間,甚至能自行決定薪水與上司;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過去27年都採用這樣的作法。(資料來源:Suite 101


4. Radiohead 讓歌迷決定專輯售價

樂團 Radiohead 在 2007 年發表的新專輯 In Rainbows 並非透過實體店面販售,而是在網站上讓消費者自行決定下載音樂的價錢。這個做法十分冒險,樂團也在一年後公佈他們的銷售狀況:他們發現,確實有大部份的下載者選擇不付費,但其他歌迷自願付出的費用卻使得他們這張專輯的總銷售金額高於上一張專輯 Hail to the Thief.(資料來源:NME


5. Anthon Berg 販售巧克力並推廣善行

去年三月,丹麥糖果製造商 Anthon Berg 的巧克力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來到這個名為「慷慨之店(The Generous Store)」臨時糖果攤位,消費者得用一個承諾換取巧克力:承諾他們會對自己所愛之人做一件好事!這些巧克力的價格標簽上寫著各式不同的方式,有「親手做一份早餐送到你所愛的人床上」、「這一整週都不要對你父親說謊」等等。顧客帶走巧克力後無需付款,而是實行這個承諾並上臉書分享自己的故事。(資料來源:Dogo News


6. Netflix 提供員工完美假期

Netflix 的 CEO Reed Hastings 在今年稍早於 Business Week 發表一篇標題為「如何讓你的員工自由(How to Set Your Employees Free)」的文章,解釋他讓員工自由規劃放假天數的理由:「我們關注的是人們完成事項的多寡,而不是他們工作的時數。」此外,IBM 從 2003 年就開始實行類似的措施,近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跟進。(資料來源:CNN


7. Microsoft 與駭客合作

Microsoft 在 2010 發行 Kinect 這款不需遙控器、而是用姿勢操控 Xbox 360 遊戲的感應器時,吸引了無數開放軟體程式設計師的目光,打算為這個感應器編撰驅動程式。一開始,微軟採取強硬的措施防止系統被駭,但卻在後期態度逆轉、轉而與之合作,瞭解到讓這些駭客參與創造將更為有趣!(資料來源:Mashable


8. KLM 發送客戶喜愛的驚喜小禮

2010 年時,荷蘭航空公司 KLM 在機場隨機的挑選旅客,趁旅客通關進入機場時觀察社群網站上所顯示的偏好作為下機時的驚喜小禮物!送出的禮物包羅萬象,有香檳、手錶、一套筆記本、食物等等。有位足球迷就在他前往紐約的路上收到了 Lonely Planet 所出版的足球酒吧旅遊指南!(資料來源:The Next Web


9. Frog 高速會議加深員工間交流

Leberecht 所任職的公司 Frog 定期舉辦高速會議(speed-meeting),讓新進員工也能輕易且快速的融入公司!如下圖所示,高速會議裡的每個員工都有機會一對一認識彼此,而這樣的做法不僅減少員工間相處及溝通的問題,更提高公司整體向心力!(資料來源:Conference Basics


10. American Express 讓旅行變成遊戲

有些人可能會在旅行前詳盡的規劃旅程,卻也有些人熱愛在最後一秒鐘才決定目的地!American Express 觀察到這些隱藏在顧客心中冒險情懷,便在去年推出了 旅行規劃軟體 Nextpedition:這個軟體在人們購買機票時詢問他們十五個問題,並針對這些回答規劃一場夢幻之旅,而旅客要到起飛的前一天才會知道他的目的地!(資料來源:Travel and Leisure


來源   >   編譯自文章:10 brand stories from Tim Leberecht’s TEDTalk  |  翻譯及撰稿:劉耘


姐姐妹妹站出來-讓世界有更多的女性領導者

$
0
0

Sheryl Sandberg 對妳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她和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她是2012 年時代雜誌百大人物– 擔任有著 8 億使用者的Facebook 營運長。

畢業自哈佛大學的她,曾擔任麥肯錫顧問和 Google 全球網路行銷副總裁,自 2008 年出任 Facebook 營運長,每年為臉書增加了約 600 億新台幣的營收。

每天都五點半下班的她,致力於推廣女性在家庭和職場上平等的世界。


女性在全世界並沒有在任何職業裡擔任最頂尖位置的角色。190 位國家元首中,有 9 位是女性。世界上所有的議會裡,只有 13% 的席次為女性。企業裡頭,C 級職位、董事會席次,頂多 15%。自 2002 年以來,這些數字都沒有變化,還是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即使在我們認為是由婦女領導的非營利組織世界裡,在高層位置的婦女也只佔了 20%。

另一個問題在於,婦女在職業成就和個人實踐上面對較艱難的抉擇。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表示,已婚的高層管理者,三分之二是已婚有孩子的男性,只有三分之一是已婚有孩子的女性。

我們要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如何去改變在頂端的數字?這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 Sheryl Sandberg 認為最好的答案就是:讓婦女留在職場上。

不過,她也坦承,在要前往演講的會場前,她在幼稚園和三歲的女兒道別,女兒抱著她的腿,哭叫著「媽媽,不要上飛機。“」沒有女人會因此不感到愧疚。因此留在職場上,並不是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正確的選擇。

但如果妳想繼續留在職場,那麼有三件事情妳必須切記。


ㄧ、別總是坐在會議室的角落

女人長期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當你測試男人和女人,使他們估計完全客觀的標準問題好比平均成績。男性的估計值通常較實際值偏高,女性則估計得偏低。女性通常不會在職場上為自己爭取權益,根據調查踏入職場的新鮮人,有 57% 的男人會為自己爭取較高的第一份薪資,而只有 7%的女人這麼做。男人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當你問他為什麼成功時,他會說 「因為我很棒!」女人則歸因於外在因素好比是因為他人的幫忙、運氣好或是真的很努力等等。

為什麼這很重要呢?因為從來沒有人會選擇坐在會議室一角,而不是桌邊的人進到公司高層、也沒有人會因為認為自己不應得到晉升而升職。

“No one gets the promotion if they don’t think they deserve their success, or they don’t even understand their own success.”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多麼希望她能夠去告訴所有和她一起工作的優秀女性:「相信自己。為自己爭取。擁有自己的成功。」但數據顯示,成功和討喜對於男性來說呈現正相關,對女性則呈現負相關。

哈佛商學院曾做了一個個案研究,在矽谷有一位非常成功的風險投資管理家叫 Heidi Roizen 的女性企業家。一位教授將個案發給兩組學生,而兩份個案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那就是將 Heidi 改成 Howard。這一個字的差別有了很大的差異。好消息是,這些學生皆認為兩個人都同樣勝任這份工作。但壞消息是,每個人都喜歡 Howard ,認為他是一個很棒的人,想為他工作。但 Heidi 呢?不太確定。她可能有點自我,不太確定是否想為她工作。這就是女性在職場上必然碰觸到的偏見。

我們必須告訴我們的女兒和同事,相信是因為做到了 A 而得以晉升、坐在桌邊。

關於這一點,Sheryl Sandberg 分享自己曾發生過的親身小故事。她曾在 Facebook 裡對一百名員工演說,而演講結束後有一位女性上前向她分享她今天所學得的東西。那位女性說:「我學到我必須一直舉著手。當妳說將再開放兩個提問時,我和其他人都舉了手,而當你回答完兩個問題後,我將手放了下來,我注意到所有的女性都將手放了下來,但還有一些男性繼續舉著手,而妳,也對於那些未曾將手放下的男性,回答了更多的問題。」

Sheryl Sandberg 說道,如果連這麼在乎這個議題的她都沒有注意到,那麼做為公司和團體管理者的人,又有多少會注意到男性比女性多爭取了更多的機會呢?

因此,我們必須讓更多的女性坐在桌旁 (sit at the table) 。


二、讓伴侶成為真正的合作夥伴

數據顯示,一個擁有一個小孩的家庭中,如果女人和男人都是全職工作,女人在家事的工作量上比男人多兩倍、在照顧小孩的時間上多三倍。這對女人來說,等於多了兩份工作,而男人呢?只有一份。所以當家裡需要人時,女性通常是選擇退出職場的那位。

在現代社會裡,我們給男人成功的期待壓力比女人大。這也讓男性在家工作來支持女性是困難的,但我們必須讓在家工作成為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共同分擔家事,讓更多女性留在職場。研究也顯示,有相同收入和相同責任的家庭,只有一半的離婚率和更美滿的性生活。


三、別在妳必須要離開前「離開」

當一位女人開始想要孩子的時候,她開始想在生活中留些空間給他的孩子。從那一刻起,她不再舉起她的手、不再爭取升遷、不再接受新的挑戰。問題是,就算從懷孕的那天起算,還有九個月的孕期和三個月的產假,但女性甚至很早就開始思考回歸家庭這件事。事實上,從訂婚、結婚到計劃生孩子,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曾經有一位員工為這件事來找她,她反問她說:「所以你計劃要生孩子了嗎?」她說:「喔不,我還沒結婚。」甚至,那位員工根本還沒有男朋友。

重點是,當你因此開始在工作崗位靜靜地後退時,會發生什麼事?妳不再舉起手、不再爭取升遷、不再接受新的挑戰,而這些事,應該是當妳有了小孩後,在面對妳的工作非常有挑戰性,又實在很難放下在家裡陪伴孩子的時間時,才應該發生的。

工作必須是有回報的,妳必須感覺到妳是在發揮作用的。如果兩年前妳錯過了晉升的機會、三年前放棄了許多機會,妳將在回到職場時感到無聊。因此,妳必須不斷地把腳放在油門的踏板上。別在妳必須要離開之前,心態上已選擇離開。留下來,直到妳必須要暫時為孩子休息一下,然後再做決定。

不要太早做決定,尤其是當妳甚至沒有意識到妳正在做決定的時候。

由女性來營運的公司和國家,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希望未來的男孩們,可以選擇在職場或是在家裡工作;希望未來的女孩們可以選擇不只是成功,而是可以因為她的成就受人喜歡。


撰稿:Nancy

創意大師 David Kelley 的設計思考哲學

$
0
0

大名鼎鼎的David Kelley是知名創新設計公司IDEO和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D. School)的創辦人,然而,就在他正達人生事業顛峰之際,他卻發現自己得了癌症…。


原文:Ideo’s David Kelley on “Design Thinking”
作者:Linda Tischler | 

走進史丹佛大學 D. School 的課堂上,一股撲鼻而來的拉麵香味讓人瞬間忘了這是間教室,創意大師 David Kelley 就悠哉地坐在一張特大號的紅皮扶手椅上,和一旁的學生打成一片,絲毫沒有擺出一絲大師該有的架子。今天加州帕羅奧圖市(Palo Alto)的天氣相當不錯,外頭陽光和煦,氣溫約在 26 度上下,一道耀眼的陽光就灑落在大師背後的電腦螢幕上,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身兼創新學院和設計顧問公司 IDEO 創辦人的 Kelley 正滔滔不絕地和學生解釋「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概念,一套出於他發想的創意理論,也是他當初決定成立這所學院的目的。

D. School 今天的任務:改造大家以往對拉麵的概念,打造出讓人念念不忘的拉麵新體驗

一些學生顯然對這項任務感到有些迷惑,他們手足無措地用手中的筷子翻攪碗中的拉麵條,究竟「打造出完美拉麵饗宴」和設計又有什麼關係?是要想辦法設計出更精美的包裝?讓麵條變得更有嚼勁?還是要為這項大學宿舍的熱門食品添加些讓人愛不釋手的小玩意?

接著,Kelly 便對大家對今天任務的疑問解惑,外表身形削瘦、童山濯濯的 Kelley 蓄著一搓有型的八字鬍,他是個一眼就能讓人卸下心防的大好人,他說道:「有天我受邀到 Pacific Heights 用餐,在餐會上我告訴女主人說我是設計師…」,她接著說:「這樣啊,那你覺得我們家的窗簾好不好看?」 現在,讓我們把時空拉回教室,Kelley 鄭重表示,類似這樣的對話場景是絕對不會發生在 D. School 課堂上的!

「今天各位之所以會聚在這,是因為我們要開始從以往『設計師』的身分,進化成一位『設計思考者』!」,「當我們以設計思考者的角度看待事物時,我們便能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創意,面對任何難題都會想出辦法迎刃而解!」

「我們要開始從以往『設計師』的身分,進化成一位『設計思考者』!當我們以設計思考者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時,我們便能展現出異於常人的創意,面對任何難題都會想出辦法迎刃而解!」

這個概念顯然和以往我們對創意的定義大相逕庭,因為「設計思考」主張創新是可以從心所欲的,創意發想的過程就有如科學實驗般按部就班,這個概念完全抵觸了多數人,包括現場的 50 位學生,對創意的看法,Kelley 則笑著表示:「通常大家會認為,創意和靈感的泉源是來自天堂的天使,他們會在關鍵時刻顯靈,指引你下一步該做什麼。」

IDEO 公司目前有 8 個辦公處,擁有超過 500 位員工分佈在世界 3 大洲上,公司在處理任何任務上,從幫美國銀行刺激顧客存款額的計畫,到改善 Kaiser Permanente 醫院的護士輪班制度,都採用了 Kelley 的「設計思考法」,在過去 30 年內,IDEO 公司曾幫 Intercell 公司開發出滲透型的「無針疫苗」,成功幫寶僑公司(Procter & Gamble)旗下的食品品牌「品客」改頭換面,改造自行車品牌 Shimano,設計出更舒適宜人的自行車體驗,甚至還幫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重新設計了一套機場安檢通關程序,讓以往飽受旅客詬病的流程煥然一新。自 1978 年開始 IDEO 公司已累績了超過 1,000 項專利,並從 1991 年開始成為各設計獎項的常勝軍,獲頒的設計獎項高達 346 項,這份殊榮是其他設計公司望塵莫及的;如今,「設計思考」已成為 IDEO 公司營運的核心概念,在商業上的表現也毫不遜色,在年收益中貢獻公司高達近 1 億美元,這些都是利用設計思考,替幾家大公司解決問題的收穫,他們的顧客包括啤酒商(Anheuser-Busch)、Gap、HBO、柯達、萬豪酒店(Marriott)、百事可樂、PNC 集團,及其它上百家知名企業,IDEO 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治癒美國和各國公司創新空洞的名醫。

2008 年時,Kelley 這位史丹佛大學棟梁之一的大人物事業正黃騰達,他獲頒國家設計獎(National Design Award)、美國工程學界的最高殿堂─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對他發出邀請函、史丹佛大學也邀他擔任工程學教授一職、甚至連英國設計大獎 Sir Misha Black Medal 也將大獎頒給他,讚許他長年在「設計教育上的貢獻」,紐約市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館長 Cara McCarty 對 Kelley 的成就深表認同,她表示,Kelley 在推動設計創新概念上的努力絕對是其他人無法匹敵的。

此外,Kelly 還有個人見人愛的妻子,一個他愛得不得了的女兒,和一大票朋友,在他的好友群中,也不乏幾張知名臉孔,如蘋果的賈柏斯和演員羅賓‧威廉斯。

Kelley 也就這麼過著事業有成、幸福美滿的人生,直到他發現脖子上腫塊的那天,一切都變調了。

那天,Kelly 人正在女兒小四的課堂上,教孩子們如何透過「設計思考」設計出更好用的背包,突然間他的手機鈴聲大作,醫生的號碼在螢幕上閃爍著,他踏出教室,把手機貼到耳邊,「你得了癌症」醫生的聲音毫不留情得透說話筒傳到他的耳內,Kelley 回憶起當時的狀況:「在得道消息後,我依然回到教室把課上完,但我的表現簡直是一蹋糊塗了。」

Kelly 得的是鱗狀細胞癌末期,在長達一年半來都被誤診為是腮紅腫,等到他發現不對勁時,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結上了,「我可以從大家臉上的表情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Kelley 淡淡地說。

從 Kelley 初步的檢驗結果來看,病情似乎不太妙,但身為一位天生的樂觀者,Kelley 相信透過信心和現代醫學的力量,他一定能戰勝病魔,不久後,腫瘤科醫師在他面前秀出統計數據:上頭生硬的數字冷冷地透露出一個訊息:他有 40% 的機率再活 4 年。「但就在我看到數字的那刻…」,Kelley 說道:「身為工程師,你對數據總有一定的敏銳度,我想這個存活率的算法一定和年齡拖不了關係,便隨即叫醫生拿出詳細數據讓我看,醫生看了看表單上的內容,病患存活率年齡的中間值是 56 歲,我當時正好就是 56 歲,所以我想我一定撐得下去!」

而之後 Kelley 所面對的,是一連串有如地獄般的磨難:化療、手術、放射線治療帶來的折磨正一點一滴的考驗著 Kelley 的意志力,發炎腫脹的喉嚨使他難以下嚥,揮之不去的噁心、嘔吐感使他無法專心閱讀,甚至剝奪了他看電視的權利,「我花了整整 9 個月的時間試著控制住嘔吐的欲望,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喪失了唾腺及味蕾的功能,整個人消瘦了一大圈、體重下滑了 40 磅。

Kc Branscomb 是 Kelley 的妻子,她也是前 IntelliCorp 公司的 CEO,夫妻倆透過賈柏斯而結緣,現今 61 歲的 Kelly 對他妻子在他住院期間提供的幫助讚不絕口,她全心全力照顧 Kelley,安排醫師看診、在爭取保險給付上絲毫不退縮,她對所有療程、藥物和其他大小事都瞭若指掌,但 Kelley 表示他的弟弟 Tom 才是那個幫助他脫離心靈苦海的救世主,「我們倆曾在同一個房間窩了 18 年…」他哽咽,接著說:「他犧牲了自己原本的時間每天都跑來陪我。」

Kelley 請弟弟負責處理一切對外聯繫事務,通知他的好友自己目前的狀況不方便和他們聯絡,Tom 補充說道:「有至少 100 個 David 的朋友告訴我,他們知道我哥不方便說話,但他們是他的超級好友,我哥看到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Kelley 11 歲的愛女是幫助他走過低潮的支柱,「我不想在她成長過程中缺席,這個想法是激勵我撐下去的催化劑,但這當然也不是特效藥,就在你對人生已看開後,寶貝女兒的畫面突然浮現在腦中,你對她少了父親的童年感到於心不忍,此刻,渴望生命的火苗才又再度燃起。」

在帕羅奧圖市的 IDEO 總部內,Kelley 坐在一個未來感十足的帳篷裡,娓娓道來他的人生故事,在抗癌期間他也接受了精神科療程,「在你認清人生所剩無幾後,你開始思考究竟自己想做的是什麼,什麼才是你真心所愛的?假如不受時間所限,你又會怎麼規畫?」Kelley 和精神科醫生開始著手分析,試著找出自己心中的摯愛,最後他發現 IDEO 就是他的一切,為 IDEO 打拼就是他的人生目標,「我深信,協助大家重拾創造力是我來到世上的使命;我作的不是什麼大事業、我不是超人更非偉人,我的任務只是教大家學會左右腦併用,發揮創造力的潛能,幫助我們克服眼前的難題和抉策。」

「癌症讓我更堅持自己要走的路。」

Kelley 罹癌時,身邊好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千方百計地想找出能幫他復原的方法,他們寄一堆早日康復卡、電影、卡通給他,前 MIT Media Lab執行長、現於羅德島設計學院(RIDS)擔任院長的前田約翰(John Maeda)特地親手作了一個專屬網站送給 Kelley,網站裡掛著一張 Kelley 在白宮的照片,照片周圍則圍繞著 2001 年國家設計獎其他得主,但卻都有張 Kelley 的臉,網頁上頭亮著「沒有人不想成為 David Kelly!

「David是那種有著神祕魔力、讓你不禁想要模仿的人」,前田約翰說,「他就像充滿智慧的芝麻街布偶一樣,人見人愛,讓人樂於支持他的想法,他為人謙虛簡樸,就像一個會在便利商店裡買思樂冰的大好人,不可否認地他是名真正的無名英雄!」

Kelley 一身牛仔褲搭法蘭絨襯衫和條紋襪的悠閒打扮,開著雪佛萊卡車地穿梭在 IDEO 公司和史丹佛大學間,從他一身有如沙加緬度(Sacramento)茄農的穿著來看, 實在很難讓人把他和知名設計大師湊在一塊兒,(Kelley 也招認他愛車如癡的一面,他的收藏品有 67 年款法拉利、57 年款保時捷和一輛32年款的福特老爺車),即使是在相對偏僻的俄亥俄州長大,Kelley 並未因此就被地理位置的限制所拘束,Kelley 家中年紀最輕、小他 4 歲的弟弟 Tom 表示:「David自認他小時候的他是個怪咖,但其實他一點都不怪,他還組過搖滾樂團呢,你相信嗎?他曾是個搖滾天王!」在開往 Kelley 家鄉 Barberton 鎮的路上,現在就掛著一個以他為榮的路標,「歡迎來到 David Kelley 的故鄉 Barberton」。

自卡內基美隆大學畢業後,Kelly 任職於波音公司,他在那設計出他號稱「航空界史上重要里程碑」的傑作:波音 747 客機廁所「使用中」的標示牌!之後他回到老家俄亥俄州,於國家收銀機公司(NCR),作著相對死板的工作,而上天似乎注定要激發出 Kelley 體內的潛能,在 1973~74 年的石油危機期間,Kelley 在一次偶然的共乘機緣下,從其他乘客身上得知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科的消息,Tom 表示:「若沒爆發石油危機,David 或許從此就只是位技術老練、卻感受不到工作樂趣的工程師。」

於史丹佛大學就讀期間,Kelley 遇到了他的恩師 Bob McKim,一位將心理學運用在設計上的先驅。Kelly 說道:「我當時就感覺到自己沒法適應大企業的模式,我不喜歡那些階級制度,只要能和朋友們一起工作我就心滿意足了。」

1978 年,Kelley 和幾位史丹佛的夥伴們創辦了一家設計兼工程公司,就開在帕羅奧圖市內的一家服飾店樓上,1981 年他們設計出搭配蘋果電腦圖像化介面的滑鼠,這傑出的項設計至今仍被採用。

對 Kelley 這顆 24 小時不停運轉的腦袋來說,矽谷就像是一個塞滿金銀財寶的大寶庫,指引他深入創新企業的營運方式,從惠普電腦的企業文化、全錄公司 PARC 研究處突破工程學和社會科學隔閡的創新技術,到已創新聞名的蘋果公司,這些經典傑著全都是滋養 Kelley 成長的養分。

到了 1991 年,Kelley 和設計出第一台筆電的 Bill Moggridge,及擅於科技產品視覺設計的 Mike Nuttall 決定把 3 家公司併成 1 家,開啟了 IDEO 公司注定不同凡響的一頁。

在帕羅奧圖市商業區的大樓群中,IDEO 公司的總部的風格就像是一所新潮蒙特梭利學校加嬉皮客公寓的綜合體,五花八門的標誌和畫架隨處可見、會議室的牆面上貼滿了便利貼,口香糖販賣機、木琴和芝麻街布偶 Elmo 就擺在一旁,顯然是衝著 Kelley 而來的幽默之舉,另一邊則停著一台改裝成會議區的復古福斯小巴,車頂上則放置了度假風情的海灘椅。

這些充滿童趣的裝飾想當然耳也是出自 Kelley 的巧思,因為他相信孩子在遭教育體系蹂躪前,就有如一顆渾然天成、富含創造力的璞玉,而 Kelley 為了實踐他設計教育的理念,他也在當地各校開設另類的教學課程,引導孩子們能夠靈活地操控左右腦,他也時常喜歡將英國教育先驅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的名言掛嘴邊:「在教育學上,創造力和識字率的重要性是不分軒輊的」

Kelley 對設計教育的樂愛也讓他了解到自己對設計獨一無二的見解,足以吸引更多人加入他設計思考的行列,他也知道透過商業運作的方式,絕對能將他的想法推廣到全世界,「假如說改變世界是你的最終目標,那麼商業將會是你達成目的最快的速成法」。

IDEO 的另一項特色是,公司的運作模式並非總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就好比是一個有機體,不斷邁向進化之路,他們在協助客戶處理各項任務上,也都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從早期在矽谷設計科技產品、專研設計體驗,到現在替各家創新力匱乏的公司進行診療,然而,即便公司的理念已逐漸成型,Kelley 在推廣設計思考概念上卻也花了不少功夫,IDEO 提供的服務非常簡單,它利用設計來幫助其他公司成長,但他們真正提供客戶的,更像是一個煥然一新的體驗,「就好像魚不知道自己是濕的一樣,我們最後才發現到,客戶真正得到的價值是他們在想法上的轉變,當他們懂得運用新概念的那刻,離成長、創新也就更近了」。

在一次和 IDEO 公司 CEO Tim Brown 的會議上,Kelley 的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與其說 IDEO 主張「設計」,不如稱此為「設計思考」,Kelley 表示:「我不是個咬文嚼字的文人,但在「設計思考」一詞冒出頭的那刻我的確被震懾住了,因為到頭來這一切都符合邏輯,我可以稱自己為一位擅長設計法的專家,而非設計傢俱或車子的設計師。」

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院長 Roger Martin 發表他了的看法:「IDEO 完全改變了我們對設計的認知,他們把設計從物質轉移到改造組織上,這套創新的概念甚至可以運用在急診室和購物車上!」

而 IDEO 費勁功夫鑽研的創新理念也逐漸引起各家頂尖設計公司的注意,Martin 表示 IDEO 是第一家同時提供改造消費者觀感和企業結構、文化服務的公司,在進行創意革新時若只把焦點聚在單一方面,最終的效果可能就無法令人滿意。

設計思考對偏傳統保守,特別是注重市場行銷、工程的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伊利諾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Patrick Whitney 就鼓勵過不少學生去 IDEO 闖蕩,他表示自己也曾看過不少排斥設計思考的案例,「很多學生都擁有企管和工程學位,在學校,他們學到了機會集合的概念,他們透過數字,找出自己最有把握的資訊,然後樂觀其成!」

然而,在創新的種子開花結果前,必然得先解決一些積年累月下來的問題,面對並著手分析難題通常是解開謎題的不二法門,這個過程通常會是創新靈感露臉的大好時機,而設計進行這套流程正是 IDEO 的拿手絕活。

「在衝刺前先回頭看看」是 Kelley 花了不少時間才體悟到的哲學理念,在 80 年代中期,他提案的流程通常會對:理解、觀察、腦力激盪、設立原型幾大點進行個別分析,但他們的客戶通常會不耐煩地希望直接從步驟 3 開始,而 Kelley 也漸漸瞭解到前幾個步驟才是催化出創新點子的肥料,也是 IDEO 之所以與眾不同的原因,「對我來說,能領悟這點是相當重要的,我之後對不遵守遊戲規則的案子一概不予理會,因為他們忽略了真正的價值。」

從為開發中國家設計抽水機,到替 RED 公司研發音樂服務, IDEO 全都採用了這套流程,萬豪酒店(Marriott)最近也請 IDEO 幫他們改造旗下中等價位旅店品牌 TownePlace Suites,萬豪原本想將 TownePlace 酒店大廳轉為較為樸實親民的風格,但 IDEO 員工親自調查後發現,旅客根本不想待在大廳裡,IDEO 團隊計畫負責人 Bryan Walker 解釋:「在大廳中遊蕩意味著你目前無所事事,旅館大廳顯然是個讓人鬱鬱寡歡的地方,給人開朗映像的旅客會在入住前就規劃好活動,他們會到附近的網球場練球、去教堂走走、品嘗當地美食…」這讓團隊開始思索該如何把 TownePlace 增添些溫馨感,在一連串的腦力激當後,他們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在大廳牆上擺上一張超大地圖,並標示出旅客最愛的私房景點,這不僅能讓初次登門的旅客進一步認識當地環境,也讓旅客彼此有了話題可聊,一張簡單的地圖就這麼成了活絡社區感情的大功臣,其他分店一開始對此半信半疑地,但在設計團隊邀他們參觀位於舊金山倉庫的大廳樣本後,他們對這項設計五體投地,紛紛點頭答應,一年後,旅客對新大廳滿意度一舉增加了 16.8%。

就連寶僑公司也被 Kelley 神奇的魔力給吸引,寶僑執行長 A.G. Lafley 親自率領 40 名跨國領導委員兩度造訪 IDEO 總部,希望能從了解這家公司的生態,寶僑創新設計及策略部副部長 Claudia Kotchka 形容:「我們的資深經理簡直看傻了眼,他們領悟到設計不只是美感,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是只有統計和分析」,然而,即使在帕羅奧多市的經歷讓寶僑大開眼界,他們回到辛辛那提市後的情況可就沒想像中的那麼順利了,他們在設計流程中的創意始終無法在商業上取得票房,Kotchka 也因此受了不少打擊,她決定打電話向 Kelley、羅特曼管理學院院長 Rotman’s Martin 和伊利諾大學的 Whitney 求救,希望能透過 3 位大師的指引走過這次的難關,在 2005 年夏秋之際,3 位大師透過設計流程成功改造並整合了整個產品製造團隊和企業策略方向,他們甚至還培訓寶僑員工在往後的日子保有自己規畫設計流程的技能。

Kelly 說道:「不是所有工程都一定要我們包辦,我們提供客戶必要的能量,教他們釣魚而非吃魚。」

Kotchka 表示寶僑目前已有 100 多位自行培訓的設計師,「這樣的轉變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我們不僅設計產品,更將設計運用在工作、組織流程和生產過程上!」

IDEO 公司也將類似的手法傳授給西岸知名健保給付醫院 Kaiser Permanente,在成功解決 2004 年的一則任務後,IDEO 決定要改造 Kaiser 醫院因護士換班造成訊息傳達不彰的問題,而 IDEO 公司對設計理念的堅持也打動了 Kaiser 醫院,這家醫院之後成功杜絕了配藥不當的問題,更採用 IDEO 的設計,部屬一個能夠緊盯醫生、護士、藥劑師們開處方、裝袋和配藥動作的專屬團隊,光是美國,一年就有超過 150 萬人淪為用藥不當的受害者,而根據 Kaiser 醫院所有影音和學刊資料顯示,中斷醫護人員配藥動作是造成用藥不當的罪魁禍首,IDEO 設計團隊針對這點展開研究,他們改造藥物的運送流程、避免閒雜人等擾亂配藥作業,他們設計出寫著「別煩我!」的圍裙,在配藥機台前掛上紅色的「禁止進入!」標示,成功解決了配藥過失的問題。

這項設計腰斬了醫院的配藥過失量,同時使配藥效率上升了 18%,Kaiser 醫院目前已將這套設計流程推廣到其他 36 家相關醫療機構,也不吝嗇的分享他們成功的秘訣,Kaiser 醫院的創意顧問部長 Christi Zuber 表示:「Kaiser Permanente 一直都與創新為伍,IDEO 讓我們學會了運用設計來解決問題。」,或許我們很難想像麥肯錫這樣知名的管理公司會願意分享他們成功的秘訣,但 Kelley 在 IDEO 貫徹了他的理念,他相信能公司能運用的力量不斷進化。Kelley 在一場公司未來展望的會議上表示:「我樂於傳授成功的祕訣,因為我相信我們每一天都能想出更棒的點子,創新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Kelly 除了愛車成癡的一面外,他最愛的設計就是他的溫馨小窩,由他一位創立 Memphis 設計集團的名師好友 Ettore Sottsass 親自操刀,那是一棟蔓延伸展、有著折衷主義風格的超現實建築傑作,建物包跨括一棟專屬愛女的綠色獨棟建築、一個給太太專用的 2 層樓高的桶狀拱型辦公室,及一棟塊狀結構的客房,那也是 Kelley 在家中養病的好地方。

在 1983 年時,Kelley 和 Sottsass 開了一家結合義大利設計和矽谷科技產品的小公司(他們設計的電話,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列為館藏展品,但在市場銷售上卻吃了敗仗),他了解美國設計總被批為不如歐洲設計的原因,「他們認為設計就是美術,那是他們的文化,但我對名畫和畫家一無所知,這是美國不如歐洲的地方…」,或許美國設計在米蘭傢俱展上無法發光發熱,美國仍然有著其他國家少有的魅力:「多樣性」,從 Kelley 對設計的想法,民族大熔爐的人口結構都是灌輸我們創造出非凡創新想法的元素。

這正是創造出 D. School 的原料之一,一個能將數據至上的史丹佛大學生變身成創意思考人的童話世界,它對商業、法律、教育、醫學、工程…各個領域的學生都展開雙臂地熱烈歡迎,因為他們知道多樣性就是滋養創新的能量。

近幾年,各大學也爭相風靡跨領域合作的魅力,位處史丹佛校園 James H. Clark Center 的生物醫學工程及科學便是這場跨學科浪潮中的佼佼者,Kelley 花了 8 年時間才成功說服史丹佛大學接受他的瘋狂想法,成立一個沒有學位卻不失專業的設計學校終於美夢成真,Tom 說道:「在 David 一心想要打造 D. School 之時,他跑去校長 John Hennessy 面前,接著長篇大論地說『我知道學校在挖掘知識上的成就,我們有一堆諾貝爾獎得主把全部的心思花在鑽研各種難題上,但如果我們搞錯方向的話呢?要是答案不在地心深處,而是在無邊無際的水平線上?我想我們應該嘗試水平思考!』」憑著這股磅礡氣勢,Kelley 總算找到了知己,2005 年,他又說服了軟體公司 SAP 創始人 Hasso Plattner 掏錢投資 D. School 3500 萬美元,2008 年秋天,一棟占地 42,500 平方英尺的 Hasso Plattner 設計學院如期完工,屹立在史丹佛大學的校園內。

人在德國沃爾多夫總部的 Plattner 表示:「若美國想繼續保有創新王國的頭銜,相關得設計課程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對各類產品來說,設計或許是一種商業和市場手段,但 David 對設計的熱情已超乎了設計本身,也確確實實地打動了我。」

Kelley 對自己在史丹佛校園白手建立的設計王國還是多少感到有些難以置信,「我在這邊生活了 30 年了,從來沒有人會想正眼看過我,他們還曾經想縮減我的辦公室,那不過才 78 平方英尺大,現在我卻有辦法和校長面對面,討論我是否還需要其他新建物!」,校長 Hennessy 目前正考慮把創造力視為史丹佛大學另一個必修學科,就像外語學習一樣。

不論設計思考是否真的改變世界,Kelley 的拉麵設計學是否真的能派上用場,他對設計思考的憧憬和理念正活生生得在他親手打造的課堂上上演著,清潔用品公司 CleanWell 執行長,也曾是 Kelley 學生的 Dan Bomze 說道:「David 值得歌頌的一點是,他把生命奉獻在他所信仰及追隨的人上,他相信他的選擇一定會造福世界,從他身上,我學到了一個人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當他辦到後,卻樂於分享他的成果使大家與有榮焉,讓所有參與者都跟著他一起蛻變。」

Kelley 現在的身體已經完全康復了,他活力十足、創意無限,但每半年他還是得回醫院做身體掃描,以確保癌細胞沒有轉移到其他地方,他的經歷也再次讓所有人都體悟到,生命是消縱即逝的。

Kelley 坐在 IDEO 總部的帳篷裡,身子往前一傾地說:「我知道癌症隨時都可能復發,所以我最好把握這次的機會,盡我所能把信仰灌輸到大家身上,畢竟那真的挺管用的!」


來源   >   翻譯自文章:Ideo’s David Kelley on “Design Thinking”  |  翻譯:Paul

一夜好眠的力量

$
0
0

這是你第幾次在大半夜告訴自己:「我明天一定要早點睡!」

人的一天有 24 小時,我們工作、上學、並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光是這些就快把日子用光了,我們哪來的時間睡覺?而你是不是也常常這樣想呢?


你知道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是什麼日子嗎?

正是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為了喚起大眾對它的關注,睡眠醫學學會從2008年開始發起了這項健康計畫,希望讓大家了解睡眠到底有多重要!


睡眠不足的虛榮心

「睡眠不足」代表著什麼?對某些人而言,它儼然已經成為了「剛強」、「成功」的象徵。我們常聽到人說:「我昨天只睡了兩小時!」「這三天我只花了五小時睡覺!」這些被剝奪的睡眠時間似乎是被我們良好運用著,但你知道嗎,只要多睡個五小時,或許這份讓你累了三天的報告就可以在一天內結束!

很多人常將「晚睡早起」視為一種「超級忙綠」和「超有效率」的表現,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身兼作家與主持人的 Arianna Huffington 在短短的演講中指出,已有許多在商業、金融、政治各方面的出色領導者,因為處在睡眠不足的當下,而做出了糟糕的決策。


人可以不睡覺嗎?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而睡眠對我們的身體來說便是一個良好的修復工具!在睡覺的時候,我們減少身體的能量消耗,並同時將耗損的細胞進行修補,解毒,為新來的一天做準備。只有當我們的身體得到足夠的深度睡眠時,我們才有能量去迎接新的挑戰!


睡眠的力量

你也是睡眠被剝奪的人之一嗎?Arianna Huffington 在演講中提到自己的親身經驗。在幾年前,她因為工作過勞而昏倒,她的頭撞在書桌上,撞碎了顴骨,右眼縫了五針…而在這之後,她開始了一段了解睡眠的旅程,她做研究,並和許多醫生及科學家碰面,而現在 Arianna Huffington 所得到的結論便是:

-要達成更有成果、更具創造力、更快樂生活的方法,就是獲得足夠的睡眠。

然而現在人的生活卻多了一位睡眠殺手-科技產品!有多少人習慣在睡覺之前用個 facebook,看看 youtube,或是拿起手機傳訊息、講電話?你有發現在你想著「要睡覺了」,和你真正放下手機、閉上眼睛時差了多久嗎?當你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期間,你把自己的頭腦再度轉換成了日間模式,而它不但延遲了睡眠時間,更連帶導致了不良的睡眠品質。

工作沒效率?考試考不好?不如先讓自己睡飽再說!

現在,不要再認為「睡覺」是在浪費時間了,閉上眼睛好好體會睡眠的魔力吧!


撰稿:Sandy

過多的選擇讓我們不快樂

$
0
0

三年前開始創業的時候,有朋友問說為什麼要放棄外商公司大好的前程和安定的環境而選擇了創業這條路?除了冠冕堂皇的說: 『我想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我不想要讓自己有太多選擇。 如果眼前有四扇門可以通過,與其站在門前躊躇哪ㄧ扇門比較好走,不如把其他三扇門關掉只留ㄧ扇門走。 回想起人生中幾個關鍵時刻的決定其實都沒有讓自己有很多的後路或選擇,唯一想法是全力以赴。在做決定的過程中,考量的重點並不是決定背後的利益或是成功的機率(雖然這個佔了ㄧ部份)而是做了這個決定後我會不會快樂。


更多選擇真的會讓我們快樂嗎?

我們活在ㄧ個選擇爆炸(choice explosion)的年代。貝瑞. 史瓦茲 (Barry Schwartz) 是ㄧ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在 2008年的 TED 演講中提到更多選擇不會讓我們快樂。他舉例說: 幾十年前就只有ㄧ種款式的 Levi’s 牛仔褲,非常容易做購買決定。現在光款式,型號,版型,花樣就有好幾十種。原本只要花十五分鐘買ㄧ條牛仔褲,我們常常試穿了ㄧ兩個小時結果兩手空空的走出來。結果是更多的選擇並不會讓我們更快樂。 我們做決定變得困難,因為我們的選擇變多了,多到我們比較不出那ㄧ個比較好,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在決定要選擇不要什麼,到最後我們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了。 而在這眾多選擇當中,我們變得更不快樂。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選擇多了而更快樂,相反的我們每天在這些選擇中穿梭,在每ㄧ個決定中比較好壞,計較成敗,即使佔ㄧ點點便宜,我們都要算計ㄧ番。 而這樣在多種選擇來回的矛盾也反映我們的工作的抉擇上。我要不要跳槽,等發完年終後再離職,我該選那間公司對我以後申請出國念書比較有幫助,我這樣做不知道主管會不會喜歡,巴結這個同事對於工作會不會有幫助…等等。我們不斷來回奔波在不同選項和衡量利害關係中,我們對每ㄧ件事變得有多重的期待 (multiple expectations),我們忘記了什麼讓我們快樂。


多ㄧ個讚,多ㄧ點快樂?

不可否認的,網路時代分享就是力量 (sharing is power)。科技的進步讓分享變得更簡單了。跟朋友上餐館,拍ㄧ張美食的照片,輕輕ㄧ按,照片上傳到臉書,瞬時間全世界都知道你在大啖美食,你的快樂以光纖般的速度傳送到網路上,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接二連三給你ㄧ個讚,幾分鐘後這張照片累積了幾十個讚,幾十個留言,你暗自竊喜。 我們活在這種虛擬式的快樂,網路上的言論左右著我們的心情,獲得快樂似乎變得簡單了,但是失去快樂卻也變得更容易了。當有ㄧ個留言是我們不喜歡,我們心情大受影響,我們忙著回應留言,急於辯解。上傳ㄧ張照片後,我們每隔半分鐘把手機打開,數數看多少人按讚了,我們的快樂隨著按讚次數的多少而改變。多ㄧ個讚並不會讓我們多ㄧ點快樂。網路,智慧型手機,臉書讓我們變得只專注在短暫現成的虛榮(instant gratification),忘掉了吃飯的時候真正重要的是坐在對面的那ㄧ個人和餐桌上的食物而不是3.5吋螢幕裡有多少個留言,多少人按讚。


降低期待吧,回到初衷

貝瑞. 史瓦茲 (Barry Schwartz) 說:『快樂的祕密是降低期待。(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low expectations) 。』當我們以成敗和利害來衡量工作和人際關係時,我們的出發點變得不單純,你是否記得第ㄧ次學騎腳踏車的那種許喜悅,那種克服恐懼,單純渴望學習的動機? 當我們是小孩的時候,所有的事物是單純的,發自於初衷,曾幾何時我們把這樣的本心忘記了,我們的人生被種種的抉擇和其背後帶來的結果給牽絆住了。我們變得對自己和別人都有過分的期待,對所有的選擇都希望帶來附加價值。但是人生並非如此,不ㄧ定所有的事情都有雙贏局面,並非所有的問題都有公式可以解決。 那該如何做呢? 降低期待,回到初衷吧。當我們對所作的事情–無論是創業,工作,求學,感情,親情–都抱持著ㄧ種單純的渴望,讓自己回到那個無所畏懼的小孩第ㄧ次學習如何騎腳踏車,記住那種快樂。 回想三年來創業的過程,固然辛苦,濛濛懂懂,但憑著初衷本心,遇到困難,甘之如飴,倒也快樂。


撰稿:Jason 許毓仁

王艾莉的瘋狂夢想種子

$
0
0

「我要成為藝術家。」王艾莉幼年時的一句童言,果然成真。

大部份人的童年幾乎是粉紅色的:嘴裡舔著糖果、手抱著娃娃、掌心抓著小汽車,擁有溫暖的微笑,還有天真的夢想。在王艾莉的童年裡,成為藝術家的夢想種子,早已落入她的心田,悄悄發芽,走過十幾年青春年華的王艾莉,談起小時候,便是種對藝術的瘋狂,她的童年是用色彩塞滿的、用熱情填補著,她笑說小時候的「夢想」,或許是誤打誤撞的一個過程,是突然性的決定,脫口而出的一句童言,即便如此,她對於要「成為藝術家」似乎是越來越堅定,她帶著夢想,在汗水中啟航。


「相信」是通往夢想的種子

即便成長路上,許多人都認為藝術是條沒有結果的路,但王艾莉仍堅守自身信念,順利的以皇家藝術學院前五名優秀生畢業;原以為人生開始順遂的她,卻發現挑戰才正要開始,受邀到米蘭展覽的她,因為作品過重,而無法以個人名義攜帶,因此,她便成立「王艾莉設計有限公司」,一間帶有熱情的設計公司,就靠著八分因緣際會與兩分荒唐而誕生。初期,鬼靈精的她以星巴克為她開始的辦公場所,除了方便性佳外,最重要的是幫她省下了極大資本,一個月只需要4500元左右的資金,她便擁有多間「分公司」,她穿梭在各地並巧妙地與每個客戶愉快地工作。


環遊世界的創意設計

靈感總來自生活的王艾莉,在一趟敦煌的沙漠旅程中,讓她開始思考水、雨、城市的相互關係,如果世界有這麼多地方會下雨,那雨的味道、顏色、形狀又是什麼呢?她突發奇想地創造一台能夠「自動游走的實驗室」,它有著基本的濾芯配備、儲水桶、空壓機等等,王艾莉希望帶著這台實驗室環遊世界,接取世界上的雨水,讓世界上的人能夠了解雨水、感受雨水,雨水被儲存下來後,將可以被各個城市相互交換的飲用、觀看,城市間的雨水或許也可以做成冰棒,像是台北的雨水冰棒、東京的雨水冰棒等等,想要創造出更多幽默、有生命力的設計,讓人與人間更能和萬物合一。


瘋狂的自我要求

與眾不同的王艾莉,在每天的早晨都會觀覽三十至四十個部落格,在朋友眼裡這是種瘋狂的行為,但在王艾莉的眼中,這是她的任務、基本工作,她認為一個藝術家、設計師該做到的除了是份內工作之外,便是要瞭解自身世界外的崎嶇風景,因此每天早上,她便會選取最精華的文章分享於她的部落格,長時間的文章累積,也誕生出設計雜誌《The Binder》,這本雜誌不會透露流行時尚的尖端消息,它是本關於夢想者的追夢過程、追夢理想,《The Binder》載著各個夢想家,更載著王艾莉的熱情。


年輕時,似乎總有著青春勇氣瘋狂的追求夢想,但卻沒有堅持的信念,對於夢想往往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面對無法持久時,人們容易把理由歸咎在於「困難如夢」,然而該面對的卻是夢想絕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藏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的距離。


「Dream what you want to dream; Go where you want to go; Be what you want to be, Because you have only one life and one chance to do all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你只有一生,你只有一個機會,有夢就趕快追吧!」

這結論聽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從王艾莉的口中道出,卻是如此的接近真實。


撰稿:Aler 英圃華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