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TED-Ed:認識癌細胞與癌症治療

$
0
0

癌症,這個人人聞之喪膽的疾病,在現代社會中顯得越來越常見。我們都害怕生活鐘琳琅滿目的加工食品、電子用品、工業建設、或是環境污染會把癌症帶入你我的生命中,但恐懼與拒斥並不會因此保護我們免於傷害!本次的 TED-Ed 便運用溫暖近人的毛線與穀類為素材來表現組織與細胞的各式樣態,使我們暫時拋開恐懼,冷靜且客觀的認識它的形成、以及對付它的方式!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要認識癌症和癌症治療方式就必須先認識細胞的生成。我們都知道,單一細胞以倍數成長,而癌細胞其實就是受到環境刺激而突變的細胞。通常,身體跟從著「多數決」的原則,會自動發現不尋常的細胞並予以消除;但當變異細胞的數量到達某一程度,身體便以為這些細胞也是正常生物體的一部份了!

cell


對付癌症的治療方式有三種類型,而醫師便依照癌細胞的位置和擴散速度決定治療方式:

1. 手術切除:適用於腫瘤生長緩慢且只生長在單一部位
2. 放射治療:腫瘤生長快速且已侵略周圍的組織
3. 化學治療:罹癌器官遍佈全身

放射與化學治療鎖定的細胞都不只是癌細胞而已,而是包含了癌細胞與正常細胞,而藥物攻擊細胞的時機其實就是每一次(不論好壞的)細胞進行分裂之時。

therapy


舉例來說,健康的肝細胞、頭髮細胞、與癌細胞三者分裂的速度不同,引發藥物生效的頻率也因而不同:癌細胞生長的速度異常的快,也因此引發最多次藥物的作用、健康的肝細胞只在器官有損傷時進行複製、但像頭髮細胞這種無時無刻都在分裂增生的細胞來說,麻煩可就大了。藥物治療所引發的掉髮、起疹子、噁心、嘔吐、疲倦、體重減輕、疼痛等副作用,就是因為皮膚、內臟、及血液的細胞分裂的次數非常頻繁、所受到的藥物攻擊也十分強烈。

cells


然而,這些副作用都將只是一個過程,若及早發現、及早開始治療,癌症並不是無法治療的絕症。因此,為了維護你我的健康,除了平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嚴格為環境污染把關、也不要忘記定期做健康檢查,不讓任何突變的細胞有搗亂的機會!

healthy


註:

由於TED-Ed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We all start life as one single cell. Then that cell divides. And we are two cells, then four, then eight. Cells form tissues, tissues form organs, organs form us. These cell divisions, by which we go from a single cell to 100 trillion cells, are called growth. And growth seems like a simple thing because when we think of it, we typically think of someone getting taller or, later in life, wider, but to cells, growth isn’t simple.

所有的生命起源都來自一個細胞。他分裂成兩個、四個、八個…細胞逐漸形成組織,組織形成器官,而器官便構成了我們的身體。單一細胞逐漸分裂成十兆個細胞的過程就叫做「成長」。提及這個詞,我們總是想得很簡單:一般都會想到某人長高了、變壯了,但對細胞來說,成長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Cell division is an intricate chemical dance that’s part individual, part community-driven. And in a neighborhood of 100 trillion cells, some times things go wrong. Maybe an individual cell’s set of instructions, or DNA, gets a typo, what we call a mutation. Most of the time, the cell senses mistakes and shuts itself down, or the system detects a troublemaker and eliminates it. But, enough mutations can bypass the fail-safes, driving the cell to divide recklessly. That one rogue cell becomes two, then four, then eight. At every stage, the incorrect instructions are passed along to the cells’ offspring.

細胞分裂就像一場繁複的化學舞蹈,一部份是獨立運作,某部分又由群體所主導。在一個擁有十兆個居民的細胞群體中,有時難免會出些差錯。我們所稱的「突變」就是細胞中控制著生命密碼的 DNA 出了錯。大部份的時候,細胞會偵測出這些變異並自行消滅它,或者系統也會偵測並消除掉突變的細胞;然而,突變的數量若是夠多,這些變異的細胞就可能會通過這些防禦機制,恣意地進行細胞分裂。一個突變的細胞就這樣分裂成兩個、四個、八個… 。每一個階段,細胞中的錯誤指令就被傳了下去。



Weeks, months, or years after that one rogue cell transformed, you might see your doctor about a lump in your breast. Difficulty going to the bathroom could reveal a problem in your intestine, prostate, or bladder. Or, a routine blood test might count too many white cells or elevated liver enzymes. Your doctor delivers the bad news: it’s cancer.


隨著時間推移,這個細胞也許就形成了你乳房中的腫塊;如廁時的困難可能肇因於腸子、前列腺、或是膀胱;或者,進行健康檢查時可能檢驗出血液中過多的白血球或升高的肝臟酵素。此時,醫生便宣布了一個壞消息:這是癌症。




From here your strategy will depend on where the cancer is and how far it’s progressed. If the tumor is slow-growing and in one place, surgery might be all you need, if anything. If the tumor is fast-growing or invading nearby tissue, your doctor might recommend radiation or surgery followed by radiation. If the cancer has spread, or if it’s inherently everywhere like a leukemia, your doctor will most likely recommend chemotherapy or a 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and chemo. Radiation and most forms of chemo work by physically shredding the cells’ DNA or disrupting the copying machinery. But neither radiation nor chemotherapeutic drugs target only cancer cells. Radiation hits whatever you point it at, and your blood stream carries chemo-therapeutics all over your body.




情況發展至此,你就得依照癌細胞的位置以及生長狀況對症下藥。若腫瘤生長緩慢且只生長在某個部位,動個手術也許就能解決掉它;若腫瘤生長快速且侵略了周圍的組織,醫師也許會建議使用放射治療、或是先進行手術切除後再做放射治療;若癌細胞已經擴散,或者罹癌的部位本身就是遍佈全身(例如血癌),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化學治療、或是放射治療與化療同步進行。放射治療與大部份的化療會破壞掉細胞的 DNA 、或搗亂細胞複製的程序,但這兩種治療鎖定的細胞都不只是癌細胞而已。放射治療會攻擊所有放射線照射到的部位,而血液則會把化學療程的藥物帶至全身。


So, what happens when different cells get hit? Let’s look at a healthy liver cell, a healthy hair cell, and a cancerous cell. The healthy liver cell divides only when it is stressed; the healthy hair cell divides frequently; and the cancer cell divides even more frequently and recklessly.



那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對於這些治療的反應各是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健康的肝細胞、頭髮細胞、與癌細胞吧。健康的肝細胞只在器官有所損傷時進行複製,頭髮細胞則是無時無刻都在分裂增生,而癌細胞生長的速度比起正常細胞更快、更瘋狂。

When you take a chemotherapeutic drug, it will hit all of these cells. And remember that the drugs work typically by disrupting cell division. So, every time a cell divides, it opens itself up to attack, and that means the more frequently a cell divides, the more likely the drug is to kill it.



當你進行化療時,藥物會攻擊所有細胞,而藥物的作用是搗亂細胞分裂的程序。也就是說,每一次細胞開始分裂時就是藥物產生作用的時候,而分裂頻率越高的細胞就會引發越多次的藥物攻擊。

So, remember that hair cell? It divides frequently and isn’t a threat. And, there are other frequently dividing cells in your body like skin cells, gut cells, and blood cells. So the list of unpleasant side ef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 parallels these tissue types: hair loss, skin rashes, nausea, vomiting, fatigue, weight loss, and pain. That makes sense because these are the cells that get hit the hardest.



記得頭髮細胞嗎?它分裂的很快、但並不對身體造成威脅,且身體中存在著其他分裂頻繁的細胞,像是皮膚細胞、內臟細胞、血液細胞。因此,治療癌症時常見的副作用就反應在這些部位,像是伴隨而來的掉髮、起疹子、噁心、嘔吐、疲倦、體重減輕、疼痛等,原因正是因為這些細胞分裂的次數非常頻繁。

So, in the end, it is all about growth. Cancer hijacks cells’ natural division machinery and forces them to put the pedal to the metal, growing rapidly and recklessly. But, using chemotherapeutic drugs, we take advantage of that aggressiveness, and we turn cancer’s main strength into a weakness.




總結來說,癌症與「成長」緊密相連。癌症綁架了細胞自然的分裂機制、逼迫它們任意的胡亂成長。而藉由化療的藥物,我們就能控制它侵犯細胞的速度,將癌細胞分裂快速的特性轉變成它最大的弱點。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How do cancer cells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healthy ones? – George Zaidan


3 個關鍵時刻:印證 YouTube 取代傳統媒體的有力證據

$
0
0

2012 年 9 月,一場大地震襲擊哥斯大黎加,震波將在 60 秒後衝擊北方 250 公里處的尼加拉瓜首都─馬納瓜,然而,地震發生後僅僅 30 秒,地震相關訊息竟早已搶先一步在 Twitter 上露臉。

three-youtube-moments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影片,是 2012 年 Storyful.com 總編輯 Markham Nolan 在 TEDSalon London 的一場演講,透過他獨特的見解,點一下滑鼠這個現代人再平常不過的小動作卻是迫使媒體轉型的重要關鍵;他表示:「身為新聞記者一定要有即時反應的能力,觀眾們會評論新聞,而他們對新聞的反應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能沒有觀眾,他們幫助記者挖掘新聞題材,引導新聞從對的方向切入,讓故事呈現在世人眼前。

每一分鐘就有時數高達 72 小時以上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e,Facebook 上每秒就有 3500 張新照片,如同 Nolan 所言「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量,去蕪存菁成了重要的關鍵,但這在執行上卻有如大海撈針」,這個現象改變了記者的定位,Nolan 解釋:「我們的工作不再是為觀眾找新聞,而是過濾這些消息來源,因為你的資訊很有可能是不正確的。


在 Nolan 精采的演說上,他分享了他和工作團隊在處裡合成照片、判別影片真實性及建立 Twitter 高可性度網友名單的過程,透過「阿拉伯之春」、「桑迪颶風」及「敘利亞戰亂」這些知名真實案例,你將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一窺 Storyful 成員們是如何運用智慧,在新聞事件撲朔迷離的謎團中挖掘真相;而 Nolan 也分享了他對 YouTube 的看法,及它一步步吞噬傳統新聞媒體的過程。

演講結束後,Nolan 在他的部落格上分享了他對 YouTube 現象的見解,解釋他深信 YouTube 將取代傳統媒體的原因,他認為發生在近期的三起事件正是暗示他改變正蠢蠢欲動的前兆,他寫道:「上周三我在 TED Salon 上和 250 位觀眾分享了我的觀點,我認為 YouTube 網站將成為證明人類存於世上最重要的數據資料庫,這是個相當大膽的聲明,但我想這還不至於站不住腳,目前 YouTube 已是傳播世界各地 LIVE 畫面的即時窗口,也是這個世上記錄地球生態活動最大、可得性最高,集各種影片為大成的超級資料庫,有些影片是即時紀錄型態的影片,一些則涉及了過往的題材,這些影片的數量正以前所未有、驚人速度持續飆長,在星期三舉辦 TED Talk 那天,在我演講結束那刻就已經有時數多達 864 小時以上的影片被傳送到 YouTube 上。


關鍵時刻之一:美國「民主黨大會」

三件發生在今年的大事,徹底改變了我對 YouTube 的看法,第一起事件是美國今年的「民主黨大會」,我想收看的是一場純正,沒有任何評論、黨派色彩或偽客觀性質的大會轉播,而YouTube上正好就有為全國大會設立的主題專頁,大會開始後,我可以自由進出瀏覽直播頁面,當話題趨於單調乏味,我也可以事後再選擇是否要觀看自己錯過的那些片段。

令我感到震驚的是,我沒有開電視觀看電視台是怎麼報導這場大會,這完全沒有出現在我的選項上,反之,我直覺性的選擇了 YouTube 作為我的首要目標,我甚至沒有考慮福斯 (Fox) 或 CNN 頻道,YouTube 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我收看大選過程的第一站,我拋下遙控器,投向 iPad 的懷抱,這是相當驚人的轉變,YouTube 一直以來都是我收看過往影片的第一選擇,但以一起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新聞事件來說,YouTube 竟取代了其他方案,攀升它在我心中的地位,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關鍵時刻之二:極限太空跳傘

極限運動家 Felix Baumgartner 的「太空跳傘創舉」是今年第二大事,共有 800 萬人透過 YouTube 的 LIVE 畫面一同共襄盛舉,傳統新聞頻道不可能撥冗寶貴時間全程播放跳傘過程,就算有報導播出也可能只是斷斷續續的片段,但提神飲料品牌「紅牛」(Red Bull) 在 YouTube 的專屬頻道卻有辦法提供贊助,直撥一刀未剪的跳傘全紀錄,在影片中,座艙上升到太空邊緣的那刻讓人看得如痴如醉,高空跳傘前紀錄保持人兼任務軍師 Joe Kittinger 徘徊在 Felix 耳邊細心的提醒話語,對他來說是既甜蜜又沉重的負擔,我順手把筆電連上電視,體驗著 YouTube 大螢幕版的視覺饗宴,繼續見證這個歷史時刻,同時腦內也閃現出一個念頭:不曉得要是電視台提供直播的話,也能無時差地播放 LIVE 畫面?


關鍵時刻之三:敘利亞內戰

第三件大事是戰火綿延的「敘利亞內戰」。「敘利亞戰爭」和「阿拉伯之春」在 YouTube 眾多上傳的影片中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它們皆屬具爭論性、可證性的影片,戰爭發生期間,外國媒體被阻擋在門外,但相關消息卻從自家門內走漏,戰事透過緊握手機的民眾、軍人和革命家們所拍攝的影片散佈到世界各地,而上禮拜聯合國也對其中一部影片內容發表聲明,表示假使經查證確認影片內容屬實,很有可能將此依戰爭罪進行審判,現在在 YouTube 伺服器上,就正有著滿山遍野的證據任人參閱。


YouTube 上的「黑洞」

我們是有史以來留有最多筆紀錄的世代,人類從未處理過數量如此龐大的資料,而這個現象也透露出傳統新聞媒體將逐漸走入歷史的訊息,透過 YouTube 你能清楚了解過去媒體躡手躡腳地從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央、美國黨團大會、太平洋諸島,世界各地帶回側錄影片的老套手段,然而,能確定的是,這些紀錄要在世上產生迴響還指日可待,因為地球村的時代並非就和文化相聯性劃上等號,在 Storyful 作業時,我們就已注意到相聯性差異伴隨的問題,我們監測到了數個散落在 YouTube 上的「黑洞」,而某些非洲國家的影片似乎難逃這些黑洞的吞噬,例如:當我們需要搜尋剛果、馬利或其他中非國家的新聞影片時,完全是徒勞無功的,而伊拉克的相關資訊似乎也在 YouTube 的世界中缺席;另外,我之前也負責替 Google 處理來自奈及利亞、塞內加爾迦納選舉相關影片,這些新聞影片的播報手法和內容都相當生動有趣,在品質上也絲毫不遜色,我認為假使能提供這些國家合理的網路上傳速率,比較、統計一個國家(地區)的影片或許能作為研究全球相聯性關係一個有趣的參考資料


隨著 YouTube 影音世界無邊無際、持續膨脹現象而產生的問題是,我們在網路上所作的搜尋動作簡直有如大海撈針,管理、組織這些大量資訊,便成了讓網站平台更方便、有效率的關鍵,假使能放寬對資訊的限制,讓更多地方的人們方便取得網站資源,將大有可能衝擊目前的媒體業,多數電視台對我們的影響將變得渺不足道,從我們風靡 YouTube 頻道和利用它追蹤最新時事的行為來看,YouTube 要取代傳統媒體只是早晚的事。

而這又將對現今主流媒體產生什麼影響呢?從前陣子各家媒體對經營 YouTube 頻道加以重視的態度來看,這個現象已成為現今媒體的趨勢,從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建立的 Timecast videos 線上影音網 線上影音網和他們對大選全面性的報導、Weather Channel 網站透過 YouTube 播放 LIVE 畫面,24 小時不打烊地追蹤 Sandy 颶風動態及後續災情,到老字號媒體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成功利用即時線上新聞網整合風格以保守、偏財金聞名的形象,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新聞媒體組織不能再把自己侷限在電視頻道或是報紙(包含網路版)的框架上,媒體工作者必須以大眾的生活型態為出發點,提供各種型式的新聞內容,縮短新聞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才能在大眾傳播的世界中嶄露頭角


來源   >   編譯自文章:3 moments in 2012 that show YouTube may soon overtake traditional news sources  |  撰稿:Paul

David McCandless:資訊視覺化,橫跨美感和理解力的設計

$
0
0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訊息經由無所不在的媒體、網路…等,24 小時不停歇地轟炸你我的生活,然而,在面對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數據資料,我們又真的能夠涓滴不漏地吸收這些資訊的內容嗎?透過巧妙的色彩圖形化設計,生硬冰冷的資訊和繽紛的藝術碰撞出新的火花,大幅提高身為視覺動物的人類對繁瑣資訊的理解力,同時也讓我們在運用資訊和理解資訊上有了新的省思。


在資訊叢林中找到方向

資訊記者 (Data Journalist) David McCandless 在從事多年記者工作後,有感於爆量資訊伴隨的問題,他開始著手研究資訊設計(Infographic Design),利用吸引人類視覺感官的色彩圖形結合數據資料,設計出各類高效率的資訊圖表,讓人們在解讀大量資料上一目了然,透過蒐集各種資料加以整合比對,資訊設計能讓從未有過交集的資料產生關聯,進而讓人們對這些組合訊息有了新的觀點

David McCandless 在影片中介紹的「十億美元圖表」,就是資訊視覺化設計一個完美的例子,利用各種顏色和方塊來比較各項以「十億美元」為單位的事件,將方塊大小替代數字大小,顏色表示資金流向 (如收益、戰爭、金援…等),讓我們有系統的理解這些龐大的資料,在身處大量資訊的叢林中,這張圖表就像是一張地圖般,標示出各種資訊的定位和距離,提供方向指引,讓我們不至於在資訊世界中迷失。

billion-dollar


資訊是孕育萬物的土壤

對 David McCandless 來說,資訊就像是一種肥沃、富含創造力的土壤,利用網路和其他工具聯結灌溉,圖像、資訊圖表和資訊視覺化就能生長出有如繁花綻放的花海,它們看似毫不相干,但經過整理分析卻又能產生出新的訊息;在一張顯示各個月份和數據走勢的資料中,你能猜出這張圖表透露出的訊息嗎?透過分析統計 Facebook 上資料,這張圖表也顯示出,圍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資料並非只是單純的數字和訊息,任何資訊在經過整理整合後都有可能呈現出一個不同凡響的另類視野。

data1

每 3~4 月及聖誕節前 2 週是這個活動的高峰期,你能猜出這張圖表要表達的訊息嗎?

information-is-beautiful


視覺:你我共同的第二語言

資訊視覺化設計省去了我們在腦內處理繁瑣資料的程序,讓我們一眼就能掌握重要訊息,在處理一項資料設計工作時,David McCandless 和丹麥物理學家 Tor Norretranders 攜手合作,將人類感官轉化為電腦數據概念,他們發現在所有感官中,視覺對資訊的反應速度是最快的,相當於網路寬頻的速度,觸覺則有如 USB 的傳輸速度,聽覺及嗅覺好比硬碟,味覺反應僅達到計算機的速度,而我們面對資訊真正產生的意識的效率則相形見拙,在幫助吸收資訊上微乎其微,資訊透過視覺接收無意識的灌注到我們體內,然而,視覺對圖形顏色組合是相對敏感的,是專屬人類眼睛的語言,假使能有效利用視覺語言,便能打造出一個雙語環境,讓我們對資料的理解力倍增。

data2


改變思維的資訊設計

在資訊視覺化的領域中,瑞典教授 Hans Rosling 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曾於 TED 提出「用數據改變思維」(Let Datasets Change Mindset)的構想,完整的資料將會改變我們對事實的認知,而利用網路科技和圖像設計整合資訊,便能創造出具有生命能量的資訊,資料透過網路隨時自動更新,再以APP或其他軟體以簡單明瞭的圖像型式活生生地呈現在世人眼前,這對幫助我們在茫茫大海中搜尋、吸收可靠資訊是相當有利的;單一資訊或許只是一個客觀事實的呈現,但假使我們能對各種資訊運用自如、交互整合,便能從中激發碰撞出各種不同的主觀視野,甚至改變我們對某些事物的刻板印象,透過資訊視覺化的概念,我們發現資訊自由流通將激盪出各種創新想法,假使能讓各資料更開放透明,讓大家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或許我們在生活、工作上或重大議題上也以更全面開闊的視野去看待

planes-or-volcano

圖中的兩塊紅色三角形各代表前陣子「冰島火山爆發」中,火山和飛機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能猜出哪個活動的碳排放是較大的那塊嗎?


延伸閱讀:Hans Rosling:「用數據改變思維」

在資訊視覺化先驅 Hans Rosling 教授的這場演講中,他運用了強大的資料視覺化軟體,展現資料靈活有力的驚人傳達力,打破我們腦內既有世界觀的刻板印象,他認為每個國家地區和事件都是單一、特殊的案例,在處理重大議題和其他問題時上不能僅以「洲」或某個整體及結論來看待。影片中展現的軟體 Gapminder 圖形 提供多數國家的詳細資訊(包括經濟、健康、教育…等數據)以圖形、顏色搭配資料,這套軟體完全開放使用,也可以於網站內下載,使用者可以選擇兩項分別列於 X、Y 軸的參數,比較各國在各項資料上的差異,也可以利用播放鍵,讓幾十年的歷史資料在僅僅數秒內呈現在你的眼前。


撰稿:Paul

Caroline Casey : 展望超越自我限制

$
0
0

「甩掉那些標籤吧,因為我們都是與眾不同、精彩絕倫的人!」

當你17歲的時候,你曾夢想做什麼樣的人呢?

熱愛速度的 Caroline Casey 從小便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賽車手,但在17歲那年,在一向被她認為只是「看好玩而已」的例行眼科檢查中,醫生問道了她的生日願望,她回答:「我要學開車!」隨後,在一片沉默而詭異的氛圍下,Caroline Casey才終於發現真相:原來打從出生時,我就領有視障手冊。


超越身體給自己的限制

不論你有沒有近視,試想看看在你眼前抹上一層厚厚的凡士林會是什麼樣子?你有辦法正常生活嗎?而 Caroline Casey 正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成長,但唯一不同的是,它擁有來自家庭給予的強大信念。而身為父母,會是以什麼樣的決心,讓孩子在十七年的歲月裡對於自己的殘疾完全不知情!她並沒有被送去殘障學校,而是過著和一般小孩一樣的生活,上正常的學校,做一切「正常人」會做的事,因為父母決定告訴她:妳看的見!妳不用被貼上任何標籤,沒有人能限制你的潛力和能力!

沒錯,家庭的力量帶來的影響遠大過我們的想像,從小 Caroline Casey 便被賦予「相信」的能力,她始終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而在往後的11年,Caroline Casey發誓絕對不讓別人發現自己看不見,因為她不想成為一名輸家,或是弱者。她當過考古學家,她打破了文物;她管理過餐廳,她摔破了盤子,而最後她得到了一個全球諮詢性的工作,而且,沒有人知道她看不見!


從全球顧問變身大象騎士

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尤其是當自己明明不完美卻又要努力的扮演「完美」這個角色時,想想看,那會是多麼累人的一件事!在一樣極度需要視力的環境下工作,「看不見」真的很困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在得到工作的兩年後,Caroline Casey 終於向經理承認她的視覺障礙,而「承認失敗」這件事情對大家來說都一樣,它像是一根棒槌一把敲碎了我們的信念,我會感到沮喪、惶恐甚至迷惘。

-妳到底為什麼要拼命的抗拒自己的身體限制?
-妳真的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嗎?

我們是否常常為了「抗拒」而在無形中把自己變了樣?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貧困而裝的富有,不想被別人看不起而假造學歷,而這些只不過是片面價值觀的外在評斷,真正的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在經歷挫折後,Caroline Casey 給自己下了個挑戰,她要變成大象騎士!就像《森林王子》裡的莫格利一樣。


做真實的自己

我們都有聽過「盲人摸象」,但是你有聽過盲人騎象穿越印度嗎?因為自己強烈的信念,Caroline Casey 完成了這項挑戰,她說:「過去我所相信的是錯的,因為我沒有完全相信自己。」

當我們想要製造別人眼中的完美形象時,便失去了「做自己」的意義,世界上有多少人為了各種原因而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在幾個月後,Caroline Casey 辭去了工作,成為了社會企業家。她希望結合商業及媒體的號召力,用振奮人心方式重建殘疾者的社會價值。「看不見」,沒什麼大不了,相信自己就對了!

在人生中,你為「自己」做過多少決定?事業、學歷、薪水,不代表幸福﹔汽車、摩托車、大象,不代表自由。做真實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若是我們打從內心的相信自己,就能讓改變發生。

不一定要當最棒的人,但要當最棒的自己!


撰稿:Sandy

放手,才能點燃創造力!

$
0
0

Julie Burstein 在演講台上揮舞著一只陶杯;她是位陶藝迷,尤其喜愛日本茶道中的樂燒(Raku)。對 Julie Burstein 來說,樂燒最迷人的部分就在於製做陶器的速度、以及任何缺陷都被珍惜的特點。而這也影響了她製作電台節目的方式,從中領悟到掌控與放手兩者之間的微妙平衡。「這兩股力量不停的拉扯;不論是在我製作電台節目、或與我家的兩個青春期孩子溝通時。」


當她開始著手撰寫她的書 Spark : How Creativity Works 時,她瞭解到:「日常經驗所衍生出的創造力比我們想像中還多,而『放下』也是我們該學習的。」她高高舉起陶杯,試圖將它摔得粉碎;雖然陶杯並沒有破,觀眾席也傳來意料中的笑聲,但這個小插曲並不影響到她點出演講中最重要的一點:創造力通常來自破壞。就如同陶器上的裂痕是在高溫燒煉下自然生成的,而這本該是缺陷的現象,在樂燒文化中卻被成為人工無法假造、獨一無二的珍寶。

raku

製作藝術及文化節目 Studio360 的多年經驗使得 Burstein 了解引起觀眾共鳴(empathy)的最好方式:訴說故事。在這場演講中,她透過四則真實故事與大家分享點燃創造力的四個關鍵:


經驗 Experience

「許多藝術家都提到注意週遭環境的重要,而這些經驗就是我們首先需要擁抱的。」在印度小鎮成長的電影導演 Mira Nair 在首次看到充滿異國情調的 Jatra 民族劇團來到鎮上時,她立刻就知道自己要投入表演領域。Burstein 說:「我熱愛這個故事,Mira Nair 開放她的心,緊抓住那點燃她內心火苗的事物,而這也使她成為一個獲獎無數的導演。」

Jatra 民族劇團


挑戰 Challenge

當小說家 Richard Ford 還是孩子時,他被診斷出嚴重的閱讀障礙。與其垂頭喪氣並氣餒的看待自我,Richard Ford 轉而訓練自己運用閱讀障礙帶給他的文字敏銳度,細細地品味言語的奧妙,而非只是傳達意旨。所謂的閱讀障礙只是閱讀的速度慢了些,不是殘疾!如同 Burstein 說的,閱讀障礙並沒有損害到這位普利茲獎得主;他做的不是「克服」閱讀障礙,而是從中學習,傾聽言語中細膩的樂章。

dyslexic


限制 Limitation

藝術家 Richard Serra 在年輕時移居佛羅倫斯,而 Diego Velàzquez 在 1656 年的知名畫作 Las Meninas 對他意義非凡;畫家將自己繪入畫中,從畫布中望向讀者,仿佛是要替觀者畫肖像一樣。對 Serra 來說,這是個意義重大的瞬間:他瞭解到,他永遠無法成為畫家!當他返回佛羅倫斯後,他立刻把所有的作品丟到河中,而 Burstein 坦言,此舉真是太瘋狂了!他只不過是盯著一個逝世 300 多年的人的作品,就決定拋棄他所有的畫作!有趣的是,Richard Serra 的放棄反而幫他另闢新的道路;他也許放棄了繪畫,但他可沒放棄藝術!「Serra 透過雕塑達到他在畫作中達不到的事情;讓觀者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Richard-Serra


失去 Loss

「為了創造,我們必須站在現實世界與期望中的世界之間,」Burstein 說到:「我們必須誠實地面對否定、心碎、戰爭、和死亡這些艱難的事物。」紐約攝影家 Joel Meyerowitz 不間斷地拍攝紐約世貿大樓在各種光線和時間點的樣貌,特別是911事件摧毀它之後。透過 Meyerowitz 團隊的拍攝過程,我們看見的不僅是這個歷史事件的經過,更有他們逐漸培養出在廢墟中發現美的過程,挖掘了大自然透過時間減輕傷痛、改變事件的能力。

Burstein 描述了她最近與 Meyerowitz 見面的經過,並對他的執著表示仰慕。Meyerowitz 笑著同意他對攝影的執著,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他堅持著「正面思考」的態度,就像 TED 一直想帶給世界的影響一樣!

Joel-Meyerowitz


毀滅與創造之間

Burstein 在演講末尾再度展示陶器之美。在一張一百年前的日式茶杯照片中,我們可看見上面明顯的裂痕。與其遮掩這些裂痕,修補它的藝術家決定強調它、選用金漆填補。對 Burstein 來說,現在這只茶杯要比它破掉之前更美了!當我們凝視這些裂痕時,仿佛可以看見他們訴說著:我們都活在創造與毀滅之間、掌控與放手之間、而你我都該學會撿起碎裂的片斷、從中創造新生命!

crack

Ken Robinson 曾訪問 Burstein :創造力時常與藝術相提並論,但不論在科學、教師、或家庭教育等各個領域,人們都需要創造力。那麼,為何在她的書中僅聚焦於藝術界的中的創造力呢?Julie Burstein 回答到,她想探討藝術與真實生活的連結方式,因此觀察了各式各樣人們在各種活動中發揮創造力的方式。藝術能顯著的表現人們的創造力,並使我們用不同的角度觀賞平常的事物。然而,她同意一切活動都蘊含著創造力,包含煮晚餐、甚至是胸腔科醫師將知識整合為圖型。

Seth Godin 則說,如果失敗不被視為一個選項,那成功也絕非選項之一。『創造』其實就只是不斷的失敗,直到你發現可行方式為止。與 Julie Burstein 曾提到相同點是,他認為創造力的培養是有跡可循的。若這些充滿創造力的人們都經歷過類似的事件,他們也必然擁有共通的特質。因此,若你還想著:「他們比較有創造力,我做不到」的話,那你可就錯了!


來源   >   編譯自文章:How to spark inner creativity: Julie Burstein at TED2012  |  翻譯:劉耘

開放,是創新的源頭

$
0
0

從教育開始

前陣子剛從荷蘭回來,十一月的阿姆斯特丹秋意濃,紅黃色的樹葉散落著街道,暖陽偶爾灑在運河上映出美麗的倒影,來往的人群騎著腳踏車穿梭在這座古城。這次來完成THNK,阿姆斯特丹創意學校( Amsterdam School of Creative Leadership) 的第二期課程。這次的課程主要針對上次研究的專題 – 教育大未來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的發想提案對荷蘭的高教司題報。

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想的是如何做ㄧ各系統化的改變而不是逐步地改善系統,就如同英國教育創意家 Sir Ken Robinson 說:『我們現在需要教育革命而不是改革。』(We need educational revolution not educational reform.),我在想ㄧ個全新教育系統是自由的,是互動的,是重視實作的,是鼓勵互相分享的,是全球的,是社群的,改變老師學生的ㄧ對多絕對關係,重視過程而不只是分數。我想了過去將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學到了什麼發現學到最多的是從失敗的經驗。我也在想社群媒體的興起如何可以運用在教育上。


蜂巢型的學習系統 (Beehive Learning System)

過去的二十年網路的出現改變了ㄧ切,從互聯網到物聯網,而連結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教育上。我在的這ㄧ組發表ㄧ個以蜂巢組織為原型的學習系統 (beehive learning system)。這個系統強調學習是相互聯結的,就如同網路的世界的串聯ㄧ樣,所有的知識不再是單ㄧ的系統(silo)而是形成交互相關的網絡。而老師的角色改變為策劃者 (curator),她/他的工作不再是由ㄧ對多或是由上對下般的教學 (instruction),老師是搜集整理引導資料的角色,是ㄧ個促進者 (facilitator)。 在內容方面,學習應該要走出課本,目前正蔚為風潮的線上學習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已經有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所創辦的edX (https://www.edx.org/),史丹佛等三十幾所名校聯合開設的 Coursera,專注在高中數學的 Khan Academy,當然還有 TED 等。這麼多的線上教材如何使用呢? 學習者並不需要照單全收,而是選擇自我想要學習的,依照自己的進度規劃,而學習的模式更趨向社群學習 (social learning) 和連結學習 (networked learning)。建置ㄧ個全球學習的資料庫 (global learning archive),讓學習同步。而這個資料庫也將開放所有的老師上傳他/她的remix版本,讓內容再生內容,形成ㄧ種有機的生態系統(organic ecosystem)。 學習的目的不只是考試拿分數,更重要的是學會 start up 的經驗,教育的體制應該有更多 project-based learning,讓每個學生學會像創業家(entrepreneur)ㄧ般的思考。教室應要像車庫ㄧ樣,像ㄧ個共同工作空間,學生隨時都可以製作模型,DIY 等等。

蜂巢型的學習系統或許現在還不存在,但是這樣的思考卻是重要的,開放是創新的源頭。


開放創新 (Open Innovation),啟動下ㄧ波革命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第三波的工業革命將從數位製造業 (digital fabrication) 開始。過去的製造業在於大規模的產出和單ㄧ化的生產線。高級的良率和產能讓成本降低,也讓許多的工廠移到大陸,東南亞,當這個模式遇到瓶頸時,3-D印表機的普及即將改變ㄧ切。這種以前只有工業設計或建築專業使用的立體印表機原本用來輸出大型模型。ㄧ台造價昂貴,通常只有學校或研究機構買的起。 近幾年來這個3-D印表機越做越小,Makerbot (位於美國東岸的ㄧ間startup,專門製桌上型3-D印表機) 發表了ㄧ台才六百美金的3-D印表機,想像現在的3-D印表機就像當年的個人電腦ㄧ樣,幾年後將會更普及。 這樣的ㄧ個機器能開膜,製作小型的模型,想象你是ㄧ個工業設計師,用 Makerbot 印出了ㄧ個你自己設計的iphone手機殻模型,然後用這個模型向金主募資,你不必花大錢請工廠開膜,製造業的模式被改寫了。
Open Design,Share Design

對設計師來說開放創新啟動了ㄧ個共利 (co-profit) 的時代。設計師可以把他的作品或設計圖上傳到平台以供下載,使用設計圖的消費者付費給平台,平台再和設計師拆帳。這樣ㄧ個co-profit的模式創造了ㄧ個三贏的局面,消費者將有機會使用到更多客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長尾理論 (Long Tail) ㄧ書的作者 Chris Anderson 在他的新書 Makers 也預測下ㄧ波的創新在從硬體開始,結合開放程式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產品。

這樣ㄧ個預測對以製造業起家的台灣來說值得深思,因為我們可以不斷的降低成本,提高良率贏得更多的訂單,但是如果我們不思考如何創新,搭上這ㄧ波”開放”的熱潮,無論是在教育或是設計,文創等,我們將失去更多先機。


文/Jason 許毓仁

別再一心多用了!試試專心一致吧!

$
0
0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若你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在每天工作的九小時內有多少時間是令你手忙腳亂的?打開電腦,用左邊視窗回復重要信件,用右邊視窗瀏覽會議紀錄,突然電話響起,將電話夾在肩上,手裡還繼續打字,同時手機又有訊息傳送過來… 若你是一個學生,課本放在電腦桌上,一邊打報告一邊用臉書、講手機,還不時會有小視窗彈跳出來…


不管你屬於哪種身分,在科技產品的包圍下,雖然生活便利許多,但也讓人恨不得自己能有三頭六臂,隨時處理蜂擁而來的訊息。

你以為做菜不需要專心嗎?現在,我們一邊煮飯,一邊講電話、發簡訊、上臉書,最後再拍幾張超棒的照片上傳!身為設計師的Paolo Cardini拍下了他一心多用的結果:

cooking


他指出,或許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同時處理多件事情而能完美達成的,但並不代表我們也是這百分之二的超人!一般來說,一心多用不但讓效率低落,根據英國的研究顯示,甚至還會大大降低我們的智商!

為此,Paolo Cardini設計了多款的3D印刷手機殼,讓我們把像超人一樣的智慧型手機簡單化,聯絡的時候當電話,拍照的時候當相機,迷路的時候當指南針…

monophone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花大錢買智慧型手機,然後再多花一筆錢買一個讓它智慧減低手的手機殼!但是「專心一致」的確是我們應該試著進行的生活模式。根據報導指出,一般上班族平均在工作時間受到沒有必要的打擾中斷多達兩小時,如果每天多給你兩小時專心工作,可能公司老闆就不用再付加班費了!

或許是現代人漸漸覺得時間不夠用,關於「效率」的研究越來越多,當我們已經習慣成為一位「一心多用者」的時候,面對外在的資料和訊息,我們便無法有效的進行過濾,或分辨哪一則訊息對自己或目標更為重要!

想要重新找到做事的效率嗎?試試看關上你四周多餘的科技產品,用「專心一致」來重整生活步調吧!


撰稿:Sandy

談談不公的正義

$
0
0

Bryan Stevenson 是一位公益律師,同時也是阿拉巴馬州 Equal Justice Initiative (公平正義組織) 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他長期關注美國人權公義、種族問題、弱勢族群、犯人人權…等問題,並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奔波於監獄、看守所中,為提倡司法改革和幫助那些被世人所忽視的弱勢族群盡一份力,他的演說可說是2012TED最激勵人心的演講之一,為解決司法正義問題上提供一個不同角度的視野。


司法正義下的不公

Bryan 表示,和 40 年前相比,美國監獄的受刑人人數已高達 230 萬人,是全世界服刑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在大量的判決中,18~30 歲的黑人就有 3/1 的人在拘留所和監獄裡,在一些大城市裡,更有高達 50~60% 的有色人種年輕人遭判刑,一股絕望、令人窒息的氛圍正籠罩在有色人種貧困社區中,司法系統已被種族、貧窮和政治…等問題所扭曲,但人們卻故作態然、不聞不問,例如在阿拉巴馬州,如有犯罪紀錄就會被判決褫奪公權,34% 的黑人男性因此永久喪失投票權,使選舉人數比例和選舉權通過前不相上下,這個龐大的數字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us prison


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在美國,死刑議題也是相當複雜的,美國是世上唯一一個會判處孩童死刑和終身監禁的國家,Bryan 長期為受刑犯們辯護,也讓他對「死刑」這個制度有了更深的體悟,他認為人們通常會朝「人類是否該為犯罪而死?」的方向思考,卻忘了自己身為人類的定位─「人類是否有權力結束他人的生命?」,在美國每 9 位死刑犯中就有一位是無辜的,Bryan 以飛機作為比喻「若每 9 架飛機就有 1 架會墜機,那麼我們八成不會讓飛機飛上天」,除了死刑議題、人權和種族歧視等問題每天就在你我眼前上演著,但人們卻有默契達成共識,對這些問題和歷史置之不理。在 Bryan 於德國一場談論死刑的演講上,一位學者表示她對美國死刑問題深感痛心,她解釋德國沒有死刑,因為從歷史告誡他們,絕對不能「有系統地殺人」;在南非,人們選擇面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歷史,讓國家團結向前邁進;而曾震驚國際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也在雙方的和解下和平落幕,這些案例都在在說明了我們必須正視問題才有辦法解決問題

innocent people


在為一位 14 歲孩子辯護的案子中,Bryan 無懼旁人的眼光,挺身而出,諷刺荒謬的司法制度讓年輕的弱勢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他在送往法庭的議案上大剌剌地寫著:「請視我的被告,一位窮困 14 歲的黑人男孩子,如同一位有權有勢的 75 歲白人企業經理。」他的言論引起法庭譁然,同時他也了解到法庭之所以喧然大波的真正原因:他的言論涉及了種族、貧富差距和不平等,因為他試著解決長久以來被世人忽視的問題,打開了潘朵拉之盒,破壞了表面的和諧。

children


公義和人性:進化的必要成分

人類對創新、娛樂、科技及任何美好事物都有所憧憬,但在現實世界裡,光鮮亮麗的外表下一定潛藏著傷害、墮落、不公的黑暗面,Bryan 認為,人類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不能就這麼把這些燙手山芋擱置在一旁,如果不在乎人權和生命,空有先進的科技也無法使人類進化,在評論一個社會品格時,科技、經濟和財富是不會出現在名單上的,反之,一個社會在面對窮困、弱勢和罪人的態度和方式將是考量的重點。當然,在面對這些難題時,各個國家的情況都是相對特殊的案例,我們不能以偏概全,Bryan 的觀點讓我們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而假若能放下一切成見,讓人們正視這些長期受忽視的問題,不再拖泥帶水,勇於面對、攜手找出解決方法,相信我們對身為人類的定位也會有更深層的了解,社會也將更進步完整。


撰稿:Paul

TED-Ed:不可思議的生物性別!

$
0
0

每當我們看見親朋好友懷孕時總會問到:「寶寶是男生還是女生呢?」

你知道嗎,這個問題背後其實就潛藏著我們對人類性別決定機制的認知!大家都熟知,人類寶寶性別由 XY 染色體決定,而男女的機率各半;但對廣大動物界的其他生物來說,性別可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更複雜!TED-Ed 講者 Aaron Reedy 與動畫團隊 Buzzco Associates, Inc. 合作製作的這支動畫,就告訴你生物界複雜的性別決定機制!


基因決定性別

你是女生?或男生?我們理所當然的將人群分為這兩種性別。人類的寶寶在懷胎十七週之後,會逐漸顯露出基因密碼所決定的生理性徵,而對大部份的哺乳類動物來說,性別都是在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的那刻就決定好的,而由一對 XY 性染色體所決定的男女性別各有一半的機率:女生為 XX,男生為 XY。由於只有男生的性染色體有 X 及 Y 兩種組成可傳遞下去,人類後代的性別其實是由父親決定的!

mamals

也就是說,在科學知識尚未普及的傳統社會中,社會上重男輕女的觀念常錯誤的將壓力施加在女性身上;但實際上,決定胎兒性別的可是父親!有些動物,例如鳥類與某些爬蟲類動物,也是由基因決定性別;不同的是,鳥類決定後代性別的是擁有 ZW 性染色體母鳥

boy-or-girl


單倍雙倍體性決定系統(haplodiploid system)

動物界還有著各式各樣有趣的性別決定機制。螞蟻和蜜蜂就屬於「單倍雙倍體性決定系統」。螞蟻社會中有著複雜的社會分工,而一個蟻巢只會有一隻蟻后。這隻蟻后將雄蟻的精子儲存起來,若是在產卵時讓卵子受精,受精卵就會成長成雌蟻,離開巢穴、成為蟻后、建立新的王國;但若在產卵時未讓卵受精,未受精的卵則會產出雄蟻,成為螞蟻王國最堅強的工蟻陣容!

ants

讀至此,你是否和我一樣好奇:究竟蟻后是如何決定何時讓卵受精、怎麼知道巢中的工蟻數量已經足夠、是時候使用儲存好的精子產生雌蟻呢?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ants


環境決定性別

此外,也有許多生物的性別是由周遭環境、生長發育時間點、與族群中的性別分佈所決定的。首先,短吻鰐及錦龜就是由溫度決定性別。產下的卵還沒有所謂的性別之分,等到發育期中的某個關鍵時刻,這些卵才會因為巢中的溫度而產生雌雄之別。若溫度高於特定溫度,卵會孕育出雌龜,而較冷的溫度則會使胚胎變成雄性。也就是說,錦龜的世界中,只有火辣熱情的女孩(熱)和冷酷的男孩(冷)!

turtle2

另外,若是這些生物的性別由環境溫度所決定,那麼現今全球暖化及氣後變遷的問題又將對這些生物造成什麼影響呢?值得我們思考!

turtle

許多熱帶魚,例如小丑魚,則是在生命後期才有性別之分。所有的小丑魚在出生時都是雄性,逐漸長大、成熟時,他們會變成雌性。試想一個社會中,幼稚園及小學中只有小男孩,而國高中裡的學生卻又只有女孩,是不是很神奇呢?有趣的是,魚群中只有最優勢、最大隻的雌魚,與最優勢的小雄魚能交配,若這隻雌魚死去,那麼方才那隻魚群中體型大、最具優勢的雄魚就會立刻轉而變成雌魚、取代她的位置!

tropical-fish

除了上述這種「轉性」的有趣機制,性別也可以因為幼體所處的地點而有所不同。綠蠕蟲的性別決定於幼蟲掉落的地點:若幼蟲掉到海底上,牠便會成為雌性;若幼蟲掉落到雌性身上,牠則自動變成雄性!

Green-Spoonworm


性別沒有分別!

除了上述這些孕育出不同性別的機制,更有些生物的性別界線是模糊的!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蚯蚓是「雌雄同體」,還有有趣的鞭尾蜥蜴,藉由孤雌生殖與假交配,讓一個全是女生的族群也能繁衍出後代、生生不絕!

desert-lizards


在形形色色的動物世界中,我們看見不同的性別樣貌與運作方式;而這一切都提醒著我們萬物的多樣與奧妙;當發現自己被習以為常的邏輯思維綁住時,不妨走進自然,看看這些豐富的令人讚嘆的存在吧!也許能因此突破固有的想法也不一定呢!

animals


註:

由於 TED-Ed 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My wife is pregnant right now with our first child, and when people see her with her big baby bump, the first question people ask, almost without fail, is, “Is it a boy or is it a girl?” Now, there are some assumptions behind that question that we take for granted because of our familiarity with our own human biology. For human babies,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re’s a 50/50 chance of either answer, boy or girl. But why is it that way? Well, the answer depends on the sex determination system that has evolved for our species.

我的太太懷了我們的第一胎,而每個人看到她大腹便便的模樣時總會問到:「寶寶是男生還是女生呢?」在這問題背後,其實潛藏著我們對人類性別機制的認知。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人類寶寶是男生、女生的機率各半;但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就在於人類這個物種的生物決定機制。



You see, for most mammals, the sex of a baby is determined genetically with the XY chromosome system. Mammals have a pair of sex chromosomes, one passed down from Mom, and one from Dad. A pair of X’s gives us a girl, and an X and a Y together gives us a boy. Since females only have X’s to pass on in their egg cells, and males can give either an X or a Y in their sperm cells, the sex is determined by the father and the chance of producing a male or a female is 50/50. This system has worked well for mammals, but throughout the tree of life, we can see other systems that have worked just as well for other animals. There are other groups of animals that also have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but their systems can be pretty different from ours.

對大部份的哺乳類動物來說,寶寶的性別是由基因中的 XY 染色體所決定的。哺乳類動物有一對性染色體,其中一個來自母親,另一個來自父親。若染色體為 XX 的為女生、XY 則為男生。由於女生的染色體中能透過卵子傳遞給下一代只有 X,而男生則有 X 及 Y 兩種可傳遞下去,後代的性別其實是由父親決定的,而男女機率各半。這套系統適用於哺乳類動物,但在生命圈的光譜中,各種生物的性別決定機制大不相同!有些動物的性別也是由基因決定的,但運作的方式就與我們相差許多。



Birds and some reptiles have their sex genetically determined but instead of the sex being determined by Dad, their sex is determined by Mom. In those groups, a pair of Z sex chromosomes produces a male, so these males only have Z’s to give. However, in these animals, one Z and one W chromosome together, as a pair, produces a female. In this system, the chance of a male or a female is still 50/50, it just depends on whether Mom puts a Z or a W into her egg.

鳥類和部分的爬蟲類是由基因決定性別,但是男是女不是由父親決定,而是由母親的基因決定。在這些動物中,一對 Z 染色體能產生雄性,而 ZW 則產生雌性。這套系統中,雌雄兩者的機率也是各半,而決定全落在母親傳遞了 Z 或者 W 給後代!



Certain groups have taken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in completely other directions. Ants, for example, hav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sex, and because of it, if you are a male ant, you do not have a father. In an ant colony, there are dramatic divisions of labor. There are soldiers that defend the colony, there are workers that collect food, clean the nest and care for the young, and there’s a queen and a small group of male reproductives. Now, the queen will mate and then store sperm from the males. And this is where the system gets really interesting. If the queen uses the stored sperm to fertilize an egg, then that egg will grow up to become female. However, if she lays an egg without fertilizing it, then that egg will still grow up to be an ant, but it will always be a male. So you see, it’s impossible for male ants to have fathers. And male ants live their life like this, with only one copy of every gene, much like a walking sex cell. This system is called a haplodiploid system, and we see it not only in ants, but also in other highly social insects like bees and wasps.

有些物種的性別決定機制則全然不同。舉例來說,螞蟻就有著世上最有趣的性別決定機制,使得所有的公蟻都沒有父親!在一個蟻群中,勞力分工十分精密,有兵蟻守護蟻巢、工蟻搜集食物、清掃蟻窩及照顧幼蟻、以及一位蟻后和一群專門交配的雄蟻。蟻后與牠們交配,並儲存下這些雄蟻們的精子。有趣的部分來了!如果蟻后產卵時用上了這些精子,這些卵就會孕育出雌蟻;然而,若她產卵時沒有讓卵受精,這些卵仍可變成螞蟻,只不過他們的性別都會是雄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雄以都不可能有父親的緣故了!所有的雄蟻一輩子就只擁有這麼一種基因,幾乎可以說是行走的生殖細胞。這樣的機制被稱為「單倍雙倍體性決定系統」,而像螞蟻、蜜蜂、黃蜂都屬這類。



Since our own sex is determined by genes, and we do know of these other animals that have their sex determined by genes, it’s easy to assume that for all animals the sex of their babies still must be determined by genetics. However, for some animal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will be a boy or a girl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enes at all, and it can depend on something like the weather. These are animals like alligators and most turtles.

由於我們人類的性別由基因決定、也有其他動物的性別由基因決定,我們很容易就認為所有動物都是如此。但是,生物界中還有許多生物的性別跟基因毫無關係,而是取決於其他因素,像是天氣!短吻鱷和絕大部份的烏龜都屬這類。



In these animals, the sex of an embryo in a developing egg is determined by the temperature. In these species, the sex of the baby is not yet determined when the egg is laid, and it remains undetermined until sometime in the middle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eriod, when a critical time is reached. And during this time, the sex is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temperature in the nest. In painted turtles, for example, warm temperatures above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ill produce females within the eggs, and cool temperatures will produce a male. I’m not really sure who came up with this mnemonic, but you can remember that when it comes to painted turtles, they are all hot chicks and cool dudes.

這些動物卵中的胚胎性別因溫度而有所不同,寶寶的性別在卵被產下時還尚未決定,而是到了整個發育期中的某個關鍵時刻,才會因為巢中的溫度而產生分別。舉例來說,錦龜的巢比某個溫度標準還高時,卵會孕育出雌龜;而較低的溫度則會讓這些胚胎變成雄性。對此,有個不知是誰發明的簡易的記憶方式是:錦龜的世界中,只有火辣的女孩(熱)和冷酷的男孩(冷)!



For some tropical fish, the question of will it be a boy or will it be a girl isn’t settled until even later in life. You see, clownfish all start out their lives as males; however, as they mature, they become female. They also spend their lives in small groups with a strict dominance hierarchy where only the most dominant male and female reproduce. And amazingly, if the dominant female in the group dies, the largest and most dominant male will then quickly become female and take her place, and all of the other males will move up one rank in the hierarchy.

而某些熱帶魚的性別會到生命後期才會出現。所有的小丑魚在出生時都是雄性,但當他們逐漸成熟時,他們就會變成雌性。小丑魚的小型社會階級分明,只有最有優勢的雌魚和雄魚會生育後代。令人驚奇的是,若魚群中最優勢的雌魚死去,那麼魚群中體型大、最具優勢的雄魚就會轉而變成雌魚、取代她的位置,而其他所有的雄魚都將因此遞補至更高一層的階級!



In another very different ocean animal, the Green Spoonworm, the sex of the babies is determined by a completely different aspect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his species, it is simply a matter of where a larva happens to randomly fall on the sea floor. If a larva lands on the open sea floor, then it will become a female. But if it lands on top of a female, then it will become a male.

海中還有另外一種生物擁有十分不同的生物性別決定系統:綠蠕蟲。 綠蠕蟲的性別決定於幼蟲掉落的地點:若幼蟲掉到海底上,牠便會成為雌性;若幼蟲掉落到雌性身上,牠則自動變成雄性。



So for some species, the question of boy or girl is answered by genetics. For others, it’s answer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for others still, they don’t even bother with the question at all. Take whiptail lizards, for example. For those desert lizards, the answer is easy. It’s a girl. It’s always a girl. They are a nearly all-female species, and although they still lay eggs, these eggs hatch out female clones of themselves.

對一些物種來說,性別由基因決定;對另一些物種來說,性別則由環境決定。然而,還有一些動物的性別根本沒有這些分別,像是鞭尾蜥蜴!對這些沙漠中的蜥蜴來說,性別之迷十分簡單:所有人都是女生!這是個幾乎都由磁性組成的物種,而當她們產卵時,卵中會孕育出他們自己的複製品!

So will it be a girl or will it be a boy? Throughout the entire animal kingdom, it does really all depend on the system of sex determination. For humans, that system is a genetic XY system. And for me and my wife, we found out it’s gonna be a baby boy.

究竟是男還是女?在廣大的生物世界中,性別決定系統決定了一切!而對人類來說,基因 XY 決定了性別,而我與太太的寶寶將生下的是:一個男孩!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Sex Determination: More Complicated Than You Thought

建立愛的小額貸款

$
0
0

「施比受更有福」

當你有能力「施」的時候,你又是如何看待那些被「受」的人呢?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看過甚至體驗過某些悲慘的故事:餓到皮包骨的嬰兒、沒有錢念書的小孩… 這些故事讓我們感到難過,進而激發內心的憐憫,但是時間久了,越來越多的故事變成了隱藏的壓力,我們開始的抗拒這些悲傷,因為我們沒有能力給予他們需要的協助,漸漸的我們停止聆聽這些故事,因為它讓人心生愧疚。而在不虞匱乏的生活環境下,我們被教導要幫助那些缺乏生活能力的人,我們募款、捐贈、參加活動,但是回過頭想想這些行為,它是發自內心的關懷,還是為了讓自己減少愧疚、讓自己感覺不那麼冷血而付出的投資呢?

小額募款組織 kiva.org 的創辨人 Jessica Jackley 意識到自己逐漸變調的心態,我們把所謂需要幫助的人貼上了標籤,藉由捐款的媒介,我們花錢購買一種心安的生活,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的關心漸漸消失,只留下金錢交易的軀殼。


貧窮 Poverty

「終結貧窮」,在新的一年裡始終是許多人的希望,但是什麼是真正的貧窮?它不會只因為我們單純的施捨而永遠消失,而應該以協助的角度出發,讓他們有能力發展並改善生活。Jessica Jackley 透過 grameen bank 的啟發而認識了「小額借貸銀行」,它專門設計給只需要幾塊錢就能改善生活的人,藉由這幾塊錢讓他們有能力改變,進而創造更好的未來。她辭去工作,飛到非洲親自聆聽這些故事,她對於「貧窮」有了不同的想法,當地的人每天睜開眼睛就想著如何改家庭的生活,他們擁有堅強、富足的心,只是缺乏了一點點金錢的協助。

金錢 Money

幾塊錢對我們來說可能吃頓早餐就沒了,但是對於貧困的人來說,那幾塊錢足以為生活帶來嶄新的變化。多了一筆小額資金,牧羊人能多買幾隻羊,讓工作更有效率,再藉由賺取的一點小錢漸漸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他們有錢買蚊帳、讓房子加道鎖,甚至送小孩去上學。Jessica Jackley 將這些故事放到 kiva 的網站上,提供大家選擇自己喜歡,想支持的故事,自由捐贈,而至今 kiva 已借出超過一億五千萬美金,而且每筆錢都是由 25 元的小額借貸累積而成,在全球有超過一百萬個債主,來自兩百多個國家!

愛 Love

Kiva 在企業主和借貸者建立的連結不僅是金錢交易,而是喚起了我們對於貧窮地區的尊重,我們相信他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做對自己有益的事,它改變了從前「捐贈」的觀念,建立了更堅固的連結,讓借貸者重新找到希望,而由我們驗證他們的尊嚴。


Jessica Jackley 也在演講中分享了她在 Kiva 學到的新觀念:

tomorrow today
1. 我們看到機會,並且決定做出行動來把握它,讓明天能過得比今天更好。

loan-attention
2. 以貸款促進彼此連結,不同於一次性的捐贈,在還款的過程中,雙方便有了溝通的藉口,而這種持續性的互動能讓彼此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love-and-money
3. 比起單純的金錢支援,多了來自世界的鼓勵能給予借貸者更多能量,更加深了小額投資的意義。

Jessica Jackley 藉由 Kiva 說出了發生在貧窮地區的故事,它們一點都不悲慘,而是一則則關於為夢想努力的故事,她體醒我們用「關愛」去尊重貧窮的議題,以平等的方式協助他們進行改變,而你是不是也動動手指,從今天開始加入改變世界的行列呢?


撰稿:Sandy

戰爭中的和平藝術

$
0
0

以色列及伊朗間的衝突已持續了數十年,使得世界對中東地區的印象一直是紛亂動盪的。然而,以色列設計師 Ronny Edry 在演講中與大家分享的不是令人怵目的戰爭照片,而是一張張充滿愛與互信的海報;每一張海報背後都代表一個渴望和平的心,企盼著透過圖像,逐漸在圍牆的兩端譜出一段愛與諒解的故事。


1. 從單向獨白到雙向對話:《We Love You》與《Not ready》

以色列設計師 Ronny Edry 十分喜歡在 facebook 上分享圖片,通常只有幾位朋友會按讚;但就在今年的 3 月 15 日,他所貼的一張圖片卻獲得截然不同的迴響;照片中,他抱著手中握著以色列國旗小女兒,搭配著「伊朗的人們,我們永遠不會轟炸你們的國家,我們愛你們。」的字樣。

Ronny Edry 在他於 TEDxJaffa 的演講中解釋到,以色列與伊朗長期處於相互交戰的狀態,但這張圖片造成網路上大量轉貼一事仍使他震驚:「那天,當他起床並打開電腦時,看見臉書上有無數個紅色通知訊號,許多來自我的國家(以色列)、但我不相識的人與我交談;更有些訊息來自伊朗的人們,」Ronny Edry 說到:「在現實生活中,當以色列人走在街道上時,是根本不與伊朗人交談的。」

緊接著轉貼和讚而來的,是希望能製作相同款式海報的詢問訊息,Ronny Edry 也接到越來越多伊朗人寄來的真誠信件,更開始出現了伊朗版本的海報。「他們也許很害羞的不願在海報中露出面容,但他們渴望將同樣的訊息帶給世界,他們也想發聲。現在我們終於能溝通了,單向的白變成雙向對話;以色列人與伊朗人傳遞著同樣的訊息給對方,而我們原本該是敵人的。」

iranians-we-love-you


這項藝術行動逐漸擴大,終於引起 CNN 的注意與報導。Ronny Edry 說到:「通常,中東的新聞總是充滿壞消息;但這次,終於有一件正面的新聞了,我們展現的是真實的世界。」

這場全民參與的「海報對話」大受歡迎,他也因此成立Israel Loves Iran 網站與兩個 Facebook 社群:《Israel Loves Iran》和《Iran loves Israel》,網友更創立了許多類似的社群,像是《Palestine Loves Israel》和《Israel Loves Palestine》,世界上也有越來越多戰亂之地開始了這樣的網路活動。

下列圖片,就是 Edry 與設計師友人所設計的以色列海報:

posters_israelis

這些則是由伊朗人製作的海報。

posters_iranians

而Edry 最新、最大膽的活動,則名為《Not ready》,每張海報都寫上了「還未準備好要死在你們的戰場中」

not_ready


2. 法國藝術家 JR 的《Face 2 Face》與《Inside Out》

Edry 的作品提醒了我們一位獲得許多 TED Prize 的作品:JR 的《Face 2 Face》,而這也是他口中史上最大型的違法攝影展。

2007 年時,JR 和夥伴 Marco 拍攝了有趣且令人讚歎的黑白人物照,照片中的人物是從事相同工作的以色列人和伊朗人。他們的面容被放大後融合在一起,張貼在那堵將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分隔開來的牆面上。JR 說,這是他和 Marco 行經此地時,省思了為何兩個文化無法和平共處時所萌生的靈感。

網站上這樣寫到:「這些人看起來如此相似,說著近乎相同的語言,就像一對在不同家庭生長的雙胞胎兄弟一樣,而批著面紗的女性則有位雙胞胎姐妹被隔在牆的另一端;農夫、計程車司機、教師,眼前都有著一位雙胞胎兄弟,但他們卻不停的相互攻擊。」而這場展覽的目的,便是要將這些面容展示給另一方。

face_to_face


2011 年,JR 更成立了一個全球性的計畫:《Inside Out》,讓每位網友上傳圖片,並立刻獲得海報大小的印刷品,用來進行一項具有社會意義的行動。因為《Inside Out》這項計劃,JR 再次前往以色列,花了兩周時間、開著一輛有巨型照相亭的卡車行經耶路撒冷、Tel Aviv、 Ramallah、和 Bethlehem 等地。參與者步上卡車並拍下照片,馬上就能獲得一張印有他們面容與標語的海報。而這個別名《Time is Now, Yalla!》的計畫目的,就是要展現出衝突與戰爭的集體印象中,被抹煞、視而不見、的個人生命故事與渴求。

inside_out


3. 融合多元文化的藝術節慶:The Festival of Festival

除了以上介紹的兩位藝術家,每年更有無數的藝術家齊聚 Haifa 的海港,為了消弭衝突而努力著。Beit Hagefen 是 Haifa 的阿拉伯及猶太文化中心。從 1993 年開始,The Festival of Festival 這個慶典就開創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藝術活動:Coexistence Walk,慶祝著日期重疊的齋月(Ramadan,伊斯蘭教的聖月)、聖誕節(基督教節慶)、和光明節(Hannukah,猶太教節慶)。

每年此時,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來到此地,針對同一個主題在街道與建築上進行創作,希望透過藝術將人們團結起來。其中,有些藝術家的父母就分別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而這些為了族群和平而做的努力對他們意義便顯得格外重大。

The Festival of Festival 每年吸引了約二十萬名民眾來到此地,約有 75% 的參與者來自其他城市。這個節慶也已經成為此地區多元文化的表徵,而 Beit Hagefen 的執行董事在 The Jerusalem Post 報導中說到:「讓人們團結起來、而非爭論不停的最好方式,就是藝術與文化。」

festival-of-festivals


英國塗鴉藝術家 Banksy

此外,十分著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 Banksy 也透過噴漆與塗鴉,在街道上訴說著人類社會中權威與戰爭的荒唐面,以及世界不分種族、性別、國及對於和平的共同渴望。

2005 年,Banksy 在以色列人為了阻擋巴勒斯坦人所建立的西岸高牆(West Bank Barrier)上創作了九件作品;每幅塗鴉作品都在牆上開創一種可能,而不論是利用氣球飛越圍牆、開一扇窗、爬上梯子、拉開布簾、或是沿著虛線剪開一扇門,都表達著人們渴望突破堅固水泥牆、讓雙方看見彼此、互相對話的那天到來!

banksy


認識以巴衝突

如果各位觀眾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衝突根源並不熟悉,不妨參考這支六分鐘的動畫,除了瞭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為何常年處於爭戰之中、也想想離這些國家相隔甚遠的你我又能做些什麼!別忘記,每個人看似渺小的聲音,凝聚起來將成為巨大的力量!


來源   >   編譯自文章:4 efforts to diffuse conflict in Israel with art  |  翻譯與轉撰稿:劉耘

改變世界的攝影作品

$
0
0

「照片觸動了人們的內心,從而致使改變的發生」

我們都玩過看圖說故事的遊戲,就算是再普通不過的圖片,要說出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依然是易如反掌!而一張真實的相片,記錄了某個正在發生的瞬間,當我們看見眼前被相機保留下的畫面,它不會是靜止的,而是衍伸出一連串躲在相片背後的故事。

我們用相機寫歷史,因為圖像所帶來的瞬間震撼遠比單純的文字敘述多了許多!而現在的你,在看到一張張令人瞠目結舌,難以忽視的相片時,你做出的行動會是什麼呢?。


影響

就憑一張薄薄的相片能夠改變世界嗎?沒錯,它當然不會為世界帶來任何轉變,但是相片背後的故事卻足以觸動人心,用我們的力量來影響世界。華蓋創意的共同創始人 Jonathan Klein 指出,某些圖片不但能跨越國籍、宗教、種族,更大的力量在於它們可以不容置疑地揭露社會上的重大議題:

polar-bear

一目了然的震撼!雖然我們無法確認當初攝影師拍下照片的動機或理由,但它的確激發了更多的環保意識,或許今年夏天你就會因為這張照片而少開點冷氣!

slaughter

它真實的呈現了人類在歷史上的不堪,引起更多人道思想的議題及考量。在你眼中,最危險的是大自然的反撲還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相殘殺呢?


行動

現在的媒體會因為某些藝人的合照而鬧得滿城風雨,就算他們真的只是喝杯咖啡而已!由此可知,一張照片帶來的影響力有多大!

diana-and-aids

Jonathan Klein 指出,照片也具備消除人們的無知和猜疑的力量。曾經,我們對於愛滋病患者有很大的不解及恐懼,而在當年,透過黛安娜王妃的這項舉動,讓世界上的人大大的消除了對愛滋病的偏見。

hunger

你會做出行動還是乾脆把心關起來呢?在它被刊登之後,許多資金及物資從世界各地被送至蘇丹拯救饑荒,難道是照片改變了世界嗎?不是的,而是我們在相片的背後為它加上了註解、得到了共鳴,進而採取我們應該做的行動!


創造

你一定曾經透過各種媒介看過疾病饑荒、生態破壞或是國家戰爭的照片,或許是為了製作簡報、又或只是偶然瞄到路旁的廣告單,但是不論因為哪種原因,任何一張震撼人心的照片都不會自己創造出它的價值。當靜止的圖片擺在眼前時,我們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價值觀與不同的思考解讀,重新整合成一張屬於自己的相片,並與之共鳴。

回想看看哪張相片影響你最深呢?試著分享給其他人,創造價值並採取行動吧!


撰稿:Sandy

在財政懸崖邊學習

$
0
0

Adam Davidsonl 是紐約時報雜誌財經專欄作家,亦是 “Planet Money” 廣播頻道的主持人和創辦人之一,他的節目旨在提供大眾一個客觀、優質、富教育意義的財經資訊,讓財經新手們能經由幽默風趣、簡單明瞭的訊息了解世界經濟的運作,在他早期的節目 “The Giant Pool of Money” 中,他追蹤紀錄了美國房貸危機的始末,被紐約大學新聞研究處評選為十年十大傑出傳媒作品之一;透過他於TED精闢生動的演說和分析,經濟危機的情況或許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糟,而這顆牽動著全球經濟命運的未爆彈也可以是激勵我們茁壯的養分。


將危機視為轉機

Adam Davidson 對研究美國面臨經濟潰堤之際、各黨政見分歧的歷史相當感興趣,財政懸崖的問題讓他聯想到了美國在建國初期備受爭議的經濟議題,這起事件堪稱是美國經濟史中的經典,當時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頓和首任國務卿傑佛遜,對美元金融政策未來的走向大相逕庭,漢密頓主張政府應設立中央銀行,否則美元將毫無價值可言,經濟也將一蹶不振,傑佛遜則激烈反駁,表示美國才剛脫離帝國主義,民眾排斥一切權威體系,此舉無法輕易被採信,而在中央銀行成立後,反對派鼓譟斥責政府徹底摧毀了美元的未來,然而隨著時光飛逝,大家也漸漸地接受了這個系統,到頭來,美元成了最穩定、合適的貨幣之一,每個人都享用著它所帶來的便利性。

據美國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資料顯示,若美國繼續對眼前的危機袖手旁觀,到了 2027 年,國家負債便會達希臘財政赤字等級,債務約占 GDP 的 130%,屆時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債卷商將收手不再信任美國,美國的經濟也將應聲倒下,但 Adam Davidson 認為和希臘相比,美國還有 20 年的時間可以做足準備、避免危機發生,財政懸崖反倒提供了美國兩黨一個學習如何合作解決問題的契機。

federal-debt


隱藏在對立下的中立

相較於「財政懸崖」一詞,一些人更將此視為是「黨派危機」,就在 Adam Davidson 對政黨分裂亂象感到失望之際,他在去年得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美國民眾在面對經濟問題上的態度是相對溫和中立的」,根據美國政府的支出數據顯示,政府將 55% 的錢投注在社會福利(Social Security)中的 Medicare、Medicaid 及相關計畫上,而令人驚訝的是,資料透露出無論黨派立場為何,多數美國人都喜歡這個超過整體費用一半以上的制度,甚至是僅供弱勢族群的 Medicaid 也跌破眾人眼鏡,獲得壓倒性的支持,甚至有 50% 的美國人贊成逐漸延長法定退休年齡,多數人也支持刪減 Medicare 對高齡富人的補助金,顯然大家對此愛不釋手,希望社福制度能長存下去,而這也點出一點:美國民眾因槍枝管制、墮胎法、生態環境議題而表態支持某黨的情形或許是顯然易懂的,但在面對經濟危機時,美國並非想像中的分裂,多數人希望的是盡快修補制度的漏洞,而非毅然決然地將之抹去;這個人人皆屬無黨派立場的秘密一直都存在著,一些研究美國政治傾向的機構如 Pew Research 和芝加哥大學的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 也指出,要找到一位完全支持單一黨派的死忠粉絲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social-security-medicare-medicaid

social-security-medicare-medicaid


問題在解題而非信仰

Adam Davidson 認為在思考財政懸崖問題時,別一股腦地認為國家是一分為二,大家都得選邊站,我們可以先將現況視為一個遭思想陳腐理論家們所操控的舞台,他們在部落格和媒體上唇槍舌戰,鼓吹大家必須採納他們的政策,否則將大難臨頭,但回顧歷史,諸如「中央銀行事件」和「大蕭條」…等,這些危機終究會雨過天晴,政客們或許聲勢浩大,但卻從未、也無法完全體現大眾的觀點,因此在面對經濟危機時,國會只要能試著學習「以共同溝通的方式為解決問題踏出第一步」,就已足以紓緩危機引發的恐慌了,政府甚至不必勞心費神,將精力完全鑽研在打造出完美無缺的方案上,因為比起經濟問題,外界對事件的觀感才是引發不安的根源,越晚採取行動,旁觀者們對一個國家的信心也就跟著流逝,也沒有人會想投資一個無力處理家務事的國家;經濟危機和因不同信仰引發的宗教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反之,這是一個可以解決的數學難題,假若能即早面對,我們便有更充裕的時間能著手解題,而答案也終將呼之欲出。


撰稿:Paul

改變世界的九個觀念

$
0
0

世界正在加速的改變,舊的經濟模式不再適用,全球氣候的變遷牽連到的不只是溫度的上升,更影響著我們每日的經濟活動,臉書(facebook)成為網路史上最大宗的公開發行集資案,我們的教育體制急需改革…等等的改變正推著我們前進,無論喜歡或是不喜歡,重點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1. 群眾集資的興起 (The rise of crowd-funding)

你會做好吃的麵包,想要開ㄧ間麵包店,可是沒有資金,怎麼辦? 你有好劇本,想拍電影,可是沒有資金,怎麼辦?把你的想法丟上網,向社會大眾募資吧。群眾集資 (crowd-funding) 網站 Kickstarter 讓創意人可以把想法或是作品放到網路上然後透過網路小額捐款,讓想法成真。 社會企業 kiva 讓你可以透過小額捐款做善事,你可以利用這個網站對發展中國家的微型創業家捐款,成就他們的事業並且改善他們全家的生活,這些微型創業家大多是在農村裡經營小生意,令人驚訝的是還款率高達95%。


2. 翻轉吧,教育

過去20年的教育循著工業革命製造業的模式,以原料加配方的方式生產出產品,鮮少有跨領域的學習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訓練。 學生在僵化的體制下用著早已不合時宜的教科書和以考試成績定成敗的結果論。 在學習的過程中甚少有喘息的空間,更遑論被鼓勵發掘自己的天賦和熱情。 這個急需改造的教育體制,在近五年來有了變化。 Salman Khan 創辦了 Khan Academy ,自製數學教學影片,目前累積了上百個影片,提供超過十萬個學生和老師使用。 原來是史丹福大學教授的 Sebastian Thrun 創辦了 Udacity 讓數十萬的人可以透過網路選修電腦程式語言課程。 TED 發表了 TED-ED 教育計畫 召集老師和動畫師重新製作教學影片,並置入評量系統,讓教育者可以在上課時利用這個系統並追蹤學生學習的成果。

這些工具的出現,讓教育翻轉過來,讓學習變得更互動有趣,不再只是上課聽講,回家寫作業,而是更有互動和刺激思考的過程。


3. 去集權化的組織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未來將有更多的獨立工作者(independent freelancer),他們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被大公司淘汰,而是因為能力太強了,在大公司裡窩著對他們沒啥好處。他們是產品設計師,程式語言設計師,使用者經驗設計師,他們在世界各地移動,有案子就聚在ㄧ起,案子結束又分奔各地,他們創造了 App 經濟,他們像海星ㄧ樣的繁殖。大公司需要這樣的人,因為他們的才華帶來了不同的觀點,他們工作快速也且能夠創造出驚奇的效果。


4. 利他的商業模式 (For Profit,For Purpose Business Model)

金融海嘯,歐債證明了過去二十年建立在全球經濟的成長模式 (growth model) 不再可行,如果要永續生存,企業更不能再只考慮到股東 (shareholders) 更要考慮到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企業被衡量的指標不只是獲利而是永續指數和願景。利他的商業模式 (for profit,for purpose business model)因而興起。TOMS Shoes 倡導 你買ㄧ雙,我送ㄧ雙 (One for One)給非洲的小朋友,現在更開始在網站上販賣眼鏡,同樣也是買ㄧ送ㄧ。 社群媒體網站 Change.org 讓你可以對不滿的議題發起抵制,用群眾的力量來倡導公共改革或是對抗大型企業。每ㄧ年 TED 固定頒發 10萬美金給ㄧ位講者或是ㄧ個點子,定邀請大眾共同來完成這項任務,過去被資助的有 Bono 的聲援非洲慈善組織,潔米. 奧力佛 (Jamie Oliver) 改變兒童飲食習慣的計畫。


5. 更開放的世界 A more open world

Open-source,open-data,open-government 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新的名詞。開放 (open) 除了技術上的用語之外或許也可以解讀為心態上改變,未來的世界強調的是協作 (collaboration)。知名的設計顧問公司 IDEO 成立ㄧ個名為 Open IDEO 的計畫,讓使用者上去提問題,並且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目前已累積有超過四千個點子(inspirations)在上面,超過三萬名的使用者。以公司的管理者來說或許嘗試在內部發起類似 Open Ideas 的專案,鼓勵員工提出想法和創新的點子,開放的心態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6. 愛與同理心 Love & Compassion

當唯一的不變就是改變 (The only constant is change) 時,愛與同理心或許是面對這個時代的處事準則。藍色毛衣 (Blue Sweater),慈善創投基金 Acumen Fund 的創辦人 Jacqueline Novogratz 說: “ 我們的行動決定我們想要的結果。” 如果我們對我們生活的周遭毫無感覺,如果我們對於別人的受難沒有同理心,我們思考的界限將會非常的狹隘。


7. 支持在地 Act Local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我們該如何應變呢? 最簡單的方法是回到你的社區吧。從現在開始購買當地生產的農產品或者是試著在你家的屋頂開始種植ㄧ點蔬菜。支持在地的品牌和發起ㄧ項運動來改變你的社區。當你要購買ㄧ項新物品時,想想是否可以用交換的方式獲得,當你要丟掉ㄧ件衣服的時候,想想是否還有人需要。


8. 快樂指數,而不是生產毛額 GNH not GDP

20世紀初國家追求經濟繁榮,GDP成長是追求的重要指標,台灣也不例外。不丹 (Bhutan) 提出了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 快樂指數來衡量國家的成長。他們把教育列為投資重點,發展產業並重生態,對於重大開發案皆經過非常審慎的生態衝擊評估,他們重視的是如何將美麗的土地保存給後代。 今天的我們也該重新審視,我們在追求的是什麼? 我們在追求成功的同時是否也獲得快樂呢?


9. 開創,創新 Start UP

臉書公開發行上市(IPO)的金額高達110億美元以上,成為網路史上最高的集資金額,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其創辦人祖柏克 (Mark Zuckerberg)的天才和相同的機運。但是現在是創業 (startup) 最好的時機。過去10年來創業致富的人轉成了天使創投 (angel investors) 成立了育成中心 (incubation center) 如 Y Combinator 等,提供了創業家所需要的資金和輔導。Paypal創業人之一 Peter Thiel 更成立了 Thiel Fellowship 提供20位20歲以下的年輕人10萬美金從大學休學ㄧ年,開創事業。 這是ㄧ個每個人都有夢想,而且夢想都可以成真的年代。你還在等什麼呢?


撰稿:Jason 許毓仁

照片會說話:TED 2012嚴選攝影大賞

$
0
0

2012 年對 TED 來說意義非凡,首先,TED 影片瀏覽數突破10億大關!接著我們也將 TED Prize 獎助金的上限提高至100萬美元!常言道,「一張照片能勝過千言萬語」,在此,我們便彙整了幾張 TED 在 2012 較具代表性的照片,這些攝於TED活動的照片來自世界各地,從美國加州的長灘(Long Beach)、英國愛丁堡、達卡首都杜哈(Doha)到紐約,期望你能享受、沉溺在欣賞我們年度特選圖集的世界中!


1. 電子改造人(cyborg)藝術家 Neil Harbisson 在 TEDGlobal 中介紹他辨認柳丁「聲音」的過程。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Neil Harbisson:我聽見顏色!


2. 小提琴家兼 TED Felow 成員 Robert Gupta 於演講前的開場準備。在 TEDGlobal 的演講中,他分享了自己在醫學院和小提琴間抉擇的歷程。

攝影/Ryan Lash

延伸閱讀 -
Robert Gupta:音樂及醫療之間


3. 講者 John Bohannon 具有科學家兼記者的身分,他和舞蹈劇團 Black Label Movement 在 TED2012 演講上聯手出擊,以教育為出發點,結合演講和肢體舞蹈,生動地向觀眾介紹「性」這檔事。

延伸閱讀 -
Let’s talk about sex – John Bohannon and Black Label Movement


4. 參加卡達 TEDxSummit 活動的兩種交通方式:開車或騎駱駝!

攝影/Kris Krüg

註:TEDxSummit 是專為 TEDx 成員舉辦,長達一個禮拜的 TED 高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 TEDx 成員聚集在由 Doha Film Institute 主辦的開幕會上,活動內容包含了工作營、演講和文化相關活動。


5. Salman Shaikh 於 TED@Doha 上談論「中東衝突」的議題,TED@Doha 是 TED 14 Talent Search 計畫的活動之一,活動也利用 TEDxSummit 的舞台作為舉辦場地。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註:TED@Doha 是 TED Talent Search 計畫的一環,活動於4月17日開跑,正好和 TEDxSummit 的行程交疊,因此現場有 700 位觀眾都是 TEDx 的成員,你甚至在講者群中也能發現他們的蹤跡!

TED Talent Search 是一項起於 2012年4月~7月的活動,TED 在 6 大洲、14 座城市內舉辦另類的 Salon,希望能藉此挖掘新的人才,為那些值得我們聆聽的聲音和想法盡一份心力。


6. 芝麻街布偶(Muppets)成員之一的Scooter受邀於TED2012開講。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Scooter at TED2012 (Yes, the Muppet!)


7. 社會心理學家 Amy Cuddy 於 TEDGlobal 藉由牙買加運動員─閃電波特(Usain Bolt)迎接勝利的姿勢,揭露人類肢體語言的秘密。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


8. 高空鋼索藝術家 Philippe Petit 在 TED2012 演講中的「營火」片段。

攝影/Ryan Lash

延伸閱讀 -
菲力浦.佩提:高空鋼索上的旅程


9. TEDx 成員於 TEDGlobal 活動期間成功登頂英國愛丁堡亞瑟丘(Arthur’s Seat)。

攝影/Bret Hartman


10.一位 TEDYouth 活動的參與者把優葛杯改造成喇叭。

攝影/Ryan Lash

註:TEDYouth 是一項專為高中生舉辦、為期一天的活動,內容除了演講、手作工作營外也安排了有趣的會談,TEDYouth 也和全球超過 100 起以上自發性的 TEDxYouthDay 活動同步開跑。


11. Bryan Stevenson於TED2012的演說無疑是今年最激勵人心的演講之一。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談談不公的正義


12. 圓形中的創意:TED University位於英國愛丁堡散發古典風格的舞台。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和 Ryan Lash


13. 在 TED Talent Search 計畫之一的 TED@Nairobi 中,TED 策展人 Chris Anderson 和年僅13歲的發明家 Richard Turere 同台的畫面。

延伸閱讀 -
Richard Turere (age 13): My invention that outsmarted lions


14. 封面設計師 Chip Kidd 於 TED 2012 一場談論「以貌取書」的演講。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Chip Kidd:設計書的封面是很嚴肅的事。好啦,它不是。


15. 多才多藝的跨領域表演團體 Quixotic Fusion 在預演時與光線共舞,美麗又奇幻的畫面。

攝影/James Duncan Davidson

延伸閱讀 -
Quixotic Fusion:與光共舞


16. 說唱詩人(slam poet)David Fasanya 和 Gabriel Barralaga 於 TEDYouth 舞台上一躍而上。

攝影/Ryan Lash


17. 一位年輕的 TEDYouth 參與者迫不及待地和講者互動,這些孩子燃起了我們對未來的希望

攝影/Ryan Lash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he Best TED Images of 2012  |  翻譯:Paul


創造力與自信心的源頭

$
0
0

每一個人都擁有改變世界的精神

不管是在小學美勞課畫的作品,還是長大後針對公司寫的企劃報告,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成果建立於別人對自己下的評論當中。一聲讚美「好有想法的點子!」或是一句批評「你到底在做什麼東西?我看不懂!」都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所謂「創意」,便是超越極限,所以它不該被定位在「有,沒有」或「是,不是」的絕對關係裡。若是心血來潮創作一幅天馬行空的畫,你又怎麼能說它到底有沒有創意呢?


打破規則

在你的校園生活裡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盡心盡力的完成一幅水彩畫、一件陶土雕塑之後,卻遭到同學的嬉鬧嘲笑或老師不留情面的貶低。在生活中我們似乎永遠無法避免他人的評斷,而根據 IDEO 的創始人 David Kelley 指出,遭受批評的其中某些人從此再也不相信自己是有創意的人,而這種童年時經歷的改變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深刻,甚至一直到我們長大成年。

這被 David Kelley 視為一種「評價恐懼症」,我們常常希望卻又不敢去做某件事情,因為我們害怕接受評價,我們害怕若是說出來的想法「不正確」,便會受到眾人的「判決」。

但事實上,這些不過是其他人片面的想法,其實誰也不知道當我們堅持到底的時候會不會做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成果!而如果有機會回到 19 世紀,當你看到坐在旁邊的小男孩整天畫著歪七扭八的幾何形狀,你能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幅作品價值千萬美金的畢卡索嗎?


克服恐懼

在演說裡,David Kelley 談到了他和著名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的交流。Albert Bandura 擅長治療病人的各種恐懼症,他曾經在短時間內讓受試者克服對於蛇的懼怕。試想,若是現在要你和你最害怕的東西共處一室你會怎麼說?當然會說「不!」

而在 Albert Bandura 的實驗中,他將受試者帶到雙面鏡前近距離的觀察蛇的動向,經過一系列的步驟讓他們逐漸適應,甚至打開門讓受試者戴上皮手套觸摸那些蛇。而當他們摸到蛇的那一刻,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他們被治癒了!而這些天生對蛇恐懼的人最後竟能將牠們放在自己的膝蓋上並且毫無懼怕,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的某些恐懼又何不去努力克服呢?

而這樣的過程被稱為「引導性精熟」(guided mastery),這些人經過引導、改變而觸摸到蛇,最終減輕了人生中的其他焦慮。David Kelley 指出,當克服恐懼之後,我們能更努力,更堅持,學會在失敗面前表現得更有韌性。我們在過程中獲得了新的自信,一種能達成自己的目標,並能改變世界的感覺!


累積自信

在人生中,我們總是朝著某些我們相信或嚮往的方向努力,但有時候,當這些我們一直追尋的信念被推翻時,往往會陷入低潮而懷疑自己。

設計師 Doug Dietz 曾在醫院中觀察自己設計的核磁共震器的使用情形,他驚訝的發現,原來將近八成的兒科患者在做磁共振之前都須服用鎮靜劑來消除害怕。原先,他對於這台拯救性命的成果非常自豪,但是呈現在眼前的卻是孩子對這台機器的恐懼。他對於這個事實感到沮喪,但在經過 David Kelley 的改造流程之後,他重新找回了自信,他彩繪了原本冷冰冰的核磁共震器,讓它重新詮釋了檢查時所帶來的噪音和機器運行。而在這項改變之後,需要服用鎮靜劑的孩童數量竟從原先的 80% 減少到僅剩 10%!

你還在害怕自己沒有創造力嗎?讓害怕成為熟悉然後慢慢克服,經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讓自己更進一步!人人都有創造力,人人都能夠改變世界,我們不應該侷限於某些刻板觀念,就從現在開始,放手去做讓創意飛翔吧!


撰稿:Sandy

擁抱相異性,擁抱自我

$
0
0

「當你完全為你的生活負起責任時,便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曾轟動的經典心靈書籍、電影《在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把人性的著急、迷惘與固執拍得淋漓盡致,印壓於電影中的夢想課題,透徹的引起觀眾探究人生存的真實意義;倘若,心真的如此沒有邏輯性,腦袋的思維還有他法控制心靈,不受煩惱、負面所影響,自在地跟自我溝通與自我合一?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曾說,我思故我在,這意味著思想成為存在的證明,正因為生命不斷的游走,更造成思想與情感上的湧動;心靈老師賴佩霞在去年年會上,以溫暖慈愛的聲音分享她的成長經歷,在過去跌跌撞撞之餘,最後回到的是家庭,回家,成為覺醒的第一步,成為愛自己的初始,即便排斥、厭惡、嚴厲地對待自己,在人生漫漫長路中,想要使生活更平靜,便是回家,回歸到自我的心中宇宙,與自己對話,擁抱相異性。

有著棕色皮膚與深色長髮的 Thandie Newton,長期與自我身份產生衝突,她習慣成為異類,她是引起注目的無名小卒。19 歲時,她申請上大學,在面試時,博士問:「你怎樣來定義種族呢?」她毫不思索地回答:「膚色。」這件事給她的啓發,並非止於探討種族的劃分界線,而是體悟從過去人種的歷史蛻變,生命的初始與流程本該被讚賞,種族儼然成為不合理的概念,種族,實質上是基於恐懼與無知的自我所創造而來。


未經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然而 Thandie Newton 並未受這樣的啓發而減少自我懷疑,強烈的異類感與想消失的念頭仍非常強烈,接踵而來的自我災難使她染上了貪食症,接受心理咨詢的她,依然相信自「我就是全部」,然而,我們所創造的整個價值系統,客觀地都是爲了支撐這個自我價值,圍繞個人形象所建的產業、工作等等,似乎都足以證明自我是個「真實存在的」,然而,答案是否定的,它只是一個投影,由人類聰明大腦創造出來的投影,容易欺騙我們自我,好讓我們無需面對死亡這一現實。


對自己誠實為合一的根源

在有條理地大腦與心大亂鬥時,合而為一這件事情變得更為重要,意識到合一性的真實存在,與自我其實僅僅是一個投影,事情就變得開始輕鬆多了,Thandie Newton:「我能如此深刻感受到他人的痛楚,看到無名小卒裏的不凡靈魂,都是因爲我沒有一個我的自我來擋道,本以爲缺乏實在的存在,卻成我感悟的源泉」,對 Thandie Newton 來說,排斥、不接受自我的事實,因為對自己誠實而瞬間而散,嚴肅成為正向的磨練,她給自己更多的權利,享受當下成為她的本源。

Thandie Newton 卸下了種族的防備界限,重新擁抱相異性,重新愛上自己,或許「我們也可以鑽到自我這個龐然大物下面,點燃一隻自覺的火炬,找尋我們的本源,那我們得以與其它生物相聯」,就如同 Thandie Newton 對自己誠實外,也為生命誠實,勇敢地直視不可避面的死亡,但也真愛當下的生存權利,總對即將來臨的事情保持驚喜,這些簡單的意識,便是我們回歸的開始。


撰稿:Aler 英圃華

在宇宙槍戰中存活的秘訣

$
0
0

我們所處的地球其實就有如宇宙射擊場上的一個大標的,數以百萬的小行星正圍繞著太陽運轉,很不幸的,其中難免有些行星的軌道會和地球重疊,這些太空子彈們的體積有的小如砂礫,它們在和大氣層摩擦燃燒後便在我們眼前蛻變成一顆顆動人且不具破壞力的流星,但另一些不速之客的造訪可就不那麼浪漫了,它們的大小範圍可以從石頭、足球場到甚至一座城市那麼大,在 6500 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行星就這麼迎面撞上地球,使當時星球霸主恐龍的帝國在一夕之間化為歷史。

當然,我們很清楚在短期間內,還沒有必要為另一顆超級隕石杞人憂天,至少在未來的 100 年內,我們還是可以無憂無慮得過日子,但我們也知道,光是一顆寬 100 公尺左右隕石撞擊地球後所釋放的能量就足以媲美 10 幾顆核彈爆發的破壞力,這個情況顯然不是我們所樂見的,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運用聰明的腦袋瓜避免災難發生呢?


先發制人

第一步:偵查並鎖定敵人。要在無邊無際的宇宙星海中觀測到直徑僅約 100 公尺的小行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一台動作敏捷、可觀測宇宙大量面積的超級天文望遠鏡,好隨時監視環伺在我們周遭的敵人,好消息是,我們已經擁有這種高科技的望遠鏡了!而為了防患未然,我們也準備打造更多這種宇宙哨站。

Phil Plait:「光是一顆直徑約100公尺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所釋放的能量就足以媲美10幾顆核彈爆發的破壞力,這顯然不是你我所樂見的,我們需時時保持警覺!」

當然,一些小行星所處的位置還是有辦法逃過我們的法網,它們離太陽離得太近,使我們難以從地表上進行觀測,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案,方案 A:打造一艘能近距離在太陽周圍航行的太空船,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有效地觀測敵人的動態,不必勞心費神、虎視眈眈得往太陽盯著看;而方案 B 則是把一台天文望遠鏡送上離地球不遠的太空裡,讓它擔任起監視器的工作;這兩個方法各有利處,而值得慶幸得是,我們目前已開始著手對這兩項計畫展開行動了!

方案 A 是由 B612 基金會所提出的太空計畫,B612 基金會是一個由天文學家、太空人和工程師們組成,為研究「小行星相關問題」所創辦的組織,他們希望能透過私人捐款,打造一艘名為「哨兵」(Sentinel) 的太空梭,哨兵將貼近太陽,在和金星相似的軌道上航行,不放過任何可疑目標;方案 B 則是由 NASA 所引領,一項稱為 NEOCam 「隕石警報器」(Near-Earth Object Camera) 的太空望遠鏡計畫;在這兩大計畫中,科學家們利用行星帶有溫度的特性,在冰冷寂靜的太空透過紅外線觀測行星動態,希望能掌握到 90% 直徑大於 140 公尺、衝著地球而來的小行星,「哨兵」能看見 NEOCam 無法觸及的太陽深處,而 NEOCam 則具有接近地球的地理優勢,能快速地的對太空進行掃描,在有效率地將資料傳回地球,多虧了這兩大守護神相輔相成的合作模式,我們總算能高枕無憂得望著燦爛的星空。


殲滅敵人

那麼,要是兩大守護神,或是其他地球上的觀測站很不幸地發現了不速之客的蹤影,我們又該怎麼辦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得先承認自己對在影片中介紹的「拖吊」方案情有獨鍾, 通常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會發射一台探測器至太空,再以全速衝刺的方式迎面痛擊眼前的敵人,撞擊產生的能量會稍微改變行星行進的速度,運氣好的話便能打亂其原本的航道,讓它和地球擦身而過。

而為了確認這顆小行星之後的動態,我們會隨即將第二台探測器送往小行星旁,追蹤監視它的行動,這台探測器能穩定的在行星周圍運轉,然後運用機器本身的引力,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將隕石拉離原始軌道,這個計畫相當費時,我們愈快有所行動,情況就對我們就愈有利,因為要安排太空探測器的任務是無法一蹴即成的,這也是為什麼盡早追蹤敵人在計畫中會如此舉足輕重的原因。

但很不幸地,我們目前還沒有類似的計畫,甚至連草稿都還沒打!目前 B612 組織已開始朝此方向展開研究,但 NASA 似乎對此興致缺缺,當然 NASA 的預算有限,除非國會和總統把這當一回事,慷慨撥款經費,否則 NASA 恐怕不會貿然行動。


坐立難安?倒還不至於

目前,我們還沒發現任何會威脅地球的小行星,雖然我們手中握有一份可疑目標的黑名單,以隨時掌握它們的一舉一動,但這些小行星會衝向地球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至少我還沒有提心吊膽到為此夜夜失眠的地步。

在我著筆的書 Death from the Skies! 中,第一章就開門見山地介紹了行星撞地球的歷史,我對研究造成恐龍滅絕的撞擊效應陷入無法自拔的地步,就在我提筆進行描述時,災難當天的慘況有如身歷其境般,生動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承認自己一直都是大災難之類題材的大粉絲,我想沒有人能抗拒它的吸引力,憑著這份感覺,我也因此和相關的事物有了緊密的連結,在研究、經歷過那麼多事後,我可以大膽的說,我並不畏懼,但我確實為此感到憂心,而計算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在避免危機上幫了不少忙,畢竟這些災難不會天天發生。

但我們也別就這麼妄下定論,有了輕敵的心態,在充裕的時間內原地踏步等於是贈送隕石一張飛往地球的機票,我們可是充滿智慧的人類,比起當年的恐龍聰明太多了,在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的那刻,我們編曝露在無數遠自天外的潛在危機下,而我有絕對的信心認為我們有預知災難前兆的能力,並有所行動,我們已位處在起跑點上,但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專家,當然也必須有大量的經費用來長期抗戰,與其坐以待斃,我想金錢的花費不過只是九牛一毛,就和多數科學實驗般,在天文學界中,人們不是砸錢在研究上,而是在投資上。


來源   >   編譯自文章:How to Defend Earth From Asteroids  |  翻譯:Paul

用攝影串連世界

$
0
0

一個好的攝影作品,要知道如何用照片來敘述一個故事

我們每天在網路社群或電視媒體上瀏覽大量的影像,有時候它看看就過去了;有時候它讓你會心一笑,而有些則從照片的背後為你打開了世界的門。回想看看你是否也曾看過這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瞬間呢?


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總監 David Griffin 列舉了許多攝影大師過去的精彩作品,當你看到這幾張在一秒不到便被截取下來的畫面時,第一個浮現在腦中的想法會是什麼?是對於未知世界的驚奇?還是拼湊成一段精彩的封面故事?

Randy Olson 所拍下居住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拍攝的俾格米人:

Chris Johns 拍下正在跨越東非大裂谷的駱駝群,你覺得牠們呈現的形狀歪斜詭異嗎?事實上這些是從俯瞰的角度拍下的駱駝影子:

Nick Nichols 拍下珍古德和黑猩猩最真實的連結:

Emory Kristof 拍下的這張照片,想必你一定不陌生,大名鼎鼎的鐵達尼號:

而這些令人著迷的影像究竟代表著什麼呢?當我們的生活逐漸被五光十色的媒體生態所箝制時,它們依舊保有著自己的力量,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影像魔法。我們用相片記錄下稍縱即逝的那一刻,在某個時間點,搭配我們的記憶,就像一張定格照片一樣存在自己的腦海裡。而攝影便是如此,它不光是記錄了那個瞬間,並且包含了攝影師當下的情感,透過薄薄的相紙,和觀眾建立起一種感同身受的聯繫!


David Griffin 說道,每個人在自己一生中至少能拍到一兩張很不錯的照片!而他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讀者作品」驗證了這一點,但是身為一位攝影師,僅憑幾張好的照片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照片活起來」

他指出,優秀的攝影師必須知道如何用照片來敘事,David Griffin 透過了幾個例子讓我們感受攝影中的敘事力量:

不為人知的野生保育區

在以上的照片中,你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在扎寇瑪國家公園,攝影師 Nick Nichols 原先的動機只是想拍攝幾張富有異國風情的動物照片,而在觀察和溝通的過程中才發現,在這裡最重要的物種便是扎寇瑪的大象族群。平常,在管理員的保護之下牠們過著安全的生活,但當雨季來臨,牠們便會到保護區外覓食。Nick Nichols 用無線電追蹤了象群的首領,卻在幾天後發現牠與同伴被盜獵人殺死在保護區外,只為了牠值錢的象牙。

而在照片所敘述的故事中,它讓我們以不同的觀點來關注野生動物,關於自然生態,關於動物的守護者,關於人類的破壞。


慢慢縮小的自然生態

而某些時候,只憑一張簡單的照片便能向世界傳達某些觀點。一隻在流刺網中掙扎的鯊魚,一堆被漁夫丟棄的漁獲,一隻被拿到非洲市場販賣,僅剩骨頭而魚肉外銷至歐洲的魚…

攝影師用照片傳達某些不言而喻的人類課題,讓我們試著關注,並且留下一個值得省思的空間。


攝影的力量

透過影像,攝影師揭示了世界的社會議題、某些我們不想面對的事實,又或是詼諧有趣的經典畫面與令人嘖嘖稱奇的自然美景。他們將照片串連,提醒我們重視那些你所看不見卻正在發生的事,又藉由影像傳達我們的人性與期待。

用幾則發人省思或幽默有趣的小故事,讓照片超過記錄下的瞬間,向觀眾展現了攝影真正的力量。而這種由影像激發出的積極能量更將世界緊密連結,讓每個人了解世界面臨的挑戰,也讓每個人發現世界擁有的希望!


撰稿:Sandy

科技最前線!

$
0
0

不久前,TEDxTaipei 為大家介紹了 2012 年最重大的科技發明:3D列印,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紹更多最新科技,例如飛行機器人、直接讀取腦波並操作電腦及機器的耳機…。這些科技將帶領我們的社會走去哪裡、又將引發什麼樣的改變呢?讓我們一起走到科技最前線,將奔放的想像力結合驚人的新發明,在腦海中勾勒未來世界的樣貌!


1. Ramesh Raskar:兆分之一秒攝影(2012)

Ramesh Raskar 展示了高速攝影的最新突破:能捕捉到兆分之一秒的飛秒攝影技術!現在,MIT Media Lab Camera Culture 團隊已經能夠藉由攝影看見光子的慢速移動、光子在水波中的折射、看光線停留在一棵熟透的番茄內、我們甚至能藉由光線反射的時間差距來「看見」牆後的物體!未來不必照攝充滿輻射的X光,只需要一台這樣的攝影機,就能照出過去X光才能發現的疾病問題!


2. 鳥般飛翔的機器人(2011)

很多機械都能夠飛行;但沒有一隻能像「聰明鳥」一樣,展開仿佛是真正鳥類的雙翅,柔軟的揮動翅膀飛翔!Markus Fischer 與 Festo 公司團隊在2011年所發明的 SmartBird 以海鷗作為原型,體積大卻輕巧,更在能源效率使用及空氣動力學的認知領域中立下里程碑!


3. Sebastian Thrun:Google 自動駕駛(2011)

十八歲時,Sebastian Thrun 最要好的朋友喪生於車禍。當他知道大部份車禍起因於駕駛而非車輛時,他開始致力於研發無人駕駛的車輛。他所研發的自動駕駛車 Stanley 在 2005 年贏得了 DARPA 沙漠競賽,能夠自動感應周遭所有的事物並作出及時判斷。這些努力與創意最後也化為 Google 令人驚嘆的無人駕駛車;也許未來,我們將能因為這項科技降低車禍發生的機率、甚至解決塞車問題!


4. Boaz Almog:懸浮超導體(2012)

經典物理學中,摩擦和能量消耗是必然存在的,但超導體卻不受此限!Tel Aviv 大學 High Tc Superconductivity 團隊示範了量子懸浮量子鎖定的最新進展:懸浮超導體!Boaz Almog 展示了超導體片是如何懸浮在磁力軌道上,而據他所言,這薄薄一片不到三釐米的超導體片能夠輕易並穩定的使其七萬倍重的物體懸浮在半空中!未來,我們能利用超導體來儲存能量、製造電纜,並將量子懸浮與鎖定技術與交通工具結合!


5. Tan Le:解讀腦電波的儀器(2010)

電影阿凡達中,行動不便的主角用大腦控制著替身的各種行動;而今天,我們也能在真實世界中做到了!Emotiv Lifesciences 團隊的執行長 Tan Le 帶領大家見識如何用這項儀器:只要集中注意力幾秒、讓電腦學習你的腦波變化模式,想像力真的可以是你的超能力!不管是電玩、智慧住宅、輪椅,都可能結合這項科技,讓我們更輕易地與周遭世界互動!


6. Johnny Lee:Wii 搖桿的新用法(2008)

許多發明家都希望能用簡單便宜的設備組合成實用的教育工具,而 Johnny Lee 展示了他所發明的 Wii 遙控設備,便是將一個 40 美金的遊戲搖桿轉變成數位白板、多點式觸控螢幕、以及頭戴式3D立體眼鏡!軟體也開放讓全世界下載,希望能激發更多有益於世界的發明!


7. Blaise Aguera y Arcas:最新「相片合成」技術(2007)

Blaise Aguera y Arcas 結合「海龍」相片瀏覽技術後所研發的軟體 Photosynth 令人驚嘆,能夠徹底改變我們觀賞數位圖像的方式!利用網路上全人類所上傳的靜態圖片與資訊,Photosynth 就能建立令人屏息的真實場景全貌,帶我們翺遊其中!這項在2007年推出的科技被微軟買走後,未來將會有何發展呢?不妨到 Photosynth網站看看!


8. Harald Haas:傳輸資料的電燈泡(2011)

若世上每個電燈泡都能傳輸資料會是怎樣的情景?Harald Haas 介紹了名為 SIM OFDM 的技術,用一盞貌似普通的檯燈傳輸超高畫質的影片到講台後方的大螢幕上!普通的燈泡結合信號處理技術後,就能平行並同步傳輸上千筆資料流,所能傳輸的資訊竟然遠超過一個行動通信基地台,並且更快、更安全、範圍也更廣!


9. Lisa Harouni:3D 列印技術(2011)

2012 可以說是3D列印最大突破的一年;這項已經發展了三十年的科技終於在去年實現、甚至普及!Lisa Harouni 介紹了這項嶄新的製作方式,甚至能夠製作那些過去因太過精細而還無法處理的精密模型!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ch breakthrough (9 talks)   |  翻譯與撰稿:劉耘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