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Rufus Griscom、Alisa Volkman:談為人父母的禁忌

$
0
0

Babble.com 的站長 Rufus Griscom 和 Alisa Volkman 以真實又幽默的方式,探討四個有關做父母的禁忌,這是個孩子與父母們都該聆聽的故事,Rufus Griscom 和 Alisa Volkman為懷孕與生命帶出了更多的課題。


禁忌一:你不能說你沒有在第一分鐘的時候,就愛上你的孩子。

love-for-offspring

在生產前,身旁為人父母的朋友說:「當他們把孩子放在你手中時,你感到愛的感應,這是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震撼力量。」因此,許多父母在生產後,準備了一卡車的愛面對自己的寶貝,事實上,不真實感大於了那「一卡車的愛」;Rufus Griscom 和Alisa Volkman做了一件很詭異的事,他們記錄在不同時期對孩子的愛,也許,你會認為這有點離經叛道,因為「愛」是不能衡量的,但Rufus Griscom 和Alisa Volkman以認為愛是非黑即白的、愛是一生、一輩子、愛是一種過程的觀點去探究,卻發現「愛如果是非黑即白的」那才是問題的本身,這問題會令我們太過關注愛,也因為關注,而培養出更多需要、自我欺騙。


禁忌二:你不能說出,生小孩是多寂寞的一回事。

Alisa Volkman在懷孕的時候,總被訪客、鮮花、祝福包圍,但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卻被孤單侵蝕,雖然她對這些感覺有所預計,但卻比想像的難熬,她很驚奇,竟然沒有人跟她說過她將擁有這樣的感覺。於是,他們做了調查,發現有58%的媽媽,都表示有孤單的感覺,而當中67%更表示,在她們的孩子0-5歲或0-2歲時最感到孤單,為了準備這個必經的過程,他們發現印度的習俗,可以處理這段時期的問題,有一個習俗叫jholabihari,婦女懷孕7-8個月時,搬去與自己的母親同住,然後經過一系列的儀式和慶典;在她生下孩子的數月後,她才回到自己的核心家庭裡,這就是減低這個孤單時期的其中一個方法。


禁忌三:不能談論有關流產的經驗。

Alisa Volkman生下Declan後,再一次懷了一個男孩,但便在五個月後失去他。這顯然是一段很痛苦的日子,但她心底裡最真實的感覺是她感到羞恥、尷尬,她認為她無法用天然的生殖能力來孕育孩子。過了許久,她便開始爬出洞口,與別人談論,很驚奇的是別人的故事開始湧了進來,那些每天都見或一起工作、曾經親近的朋友、家人,那些從來沒有被觸動的故事,一幕幕地從森林裡走出來,這些秘密婦女世界,讓她感到既放心又擔心,Alisa Volkman:「流產是一種看不到的失去,這當中沒有很多的支持,也沒有真正的告別儀式與告別的場合。」這是個很普遍卻又很傷痛的經驗,因為15%-20%的懷孕會以流產終結,在調查之中,74%的女性會說,她們覺得流產是她們的錯,更糟的是,22%的女性甚至對配偶隱暪流產的事,但這明明就沒有誰錯的問題!


禁忌四:你不能說自己的快樂。

marriage-happiness

有了孩子之後,快樂是會一直下跌的。從調查發現,婚後對於婚姻的滿足感是明顯的下滑,跟廣義的快樂來比,也是相似的結果,而快樂程度再次上升,則是到第一個孩子上了大學之後,Alisa Volkman:「這個快樂的裂口,是沮喪的。」
當時間愈久,你便愈穩定,也許快樂停在那裡,但安全感的卻能完全包覆,妳可以放心煮飯、放心地等待、放心的愛,你擁有安全感的快樂,毋庸置疑。


替生命感到喜悅吧!

parenting-magazines-and-reality

也許,二十或是三十的時候,你懂得去對沖你的快樂;但為人父母時,安定與快樂的關係,更是我們該去平衡的,如何把快樂的基線調高,是你願意嘗試在所謂的家庭生活中談戀愛、享生活,偶爾旅行、與伴侶歡愉、跟孩子談心,我們並不是為誠實而誠實,而是希望能更誠實和坦然的面對這些經驗,讓我們一起集體的 把快樂的基線往上推!


撰稿:Aler 英圃華


1925 年的意外發明:3M便利貼

$
0
0

原文:Innovation on the Edges in 1925 – 3M
作者:Joichi Ito |  MIT Media Lab 總監


post-it

The Power of Pull 一書中,John Seely Brown 和 John Hagel 介紹了許多「非核心(邊陲)創意發想」的概念,與其囤積資產、掌控組織核心、掌管、精心計畫任何事,他們主張更該將「拉力」視為不可或缺的資源引進團隊,許多的創新發想既是在非核心組織及網絡架構下誕生。 我時常形容 Media Lab 就是個透過間接研究方式來尋找答案的組織,以解釋那些受限於我們狹隘視野,遭受漠視的問題。

真正的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是不會在以傳統獎勵、資金請人提供潛在答案,或其他以豐厚待遇進行研究的模式下萌芽;反之,那些創新、突破性的發想都來自於沒有答案、甚至是沒有解題方向的世界

然而,在這個我們一路誤打誤撞、邊做邊學,有如一張白紙的世界中,卻又常有著與我們專業能力及知識的高度關聯性;這種具全面性視野(重視周邊視野)和格局辨識的技巧,便是以「鼓勵意外收穫」、「開發新契機」為轉戾點,同時將現有技術發揮至最大效用的核心理念。

據我所知,在所有重視「周邊視野」和轉折的成功典範裡,3M 公司的 Dick Drew 在 1925 年發明紙膠帶(Masking Tape)的故事堪稱經典之一。據這則 傳奇性的故事 所述,Dick Drew 堅信 3M 公司在黏著劑和紙張所擁有的技術,足以幫助他研發出更好用的著色用保護膠帶─紙膠帶;他向當時的總裁 McKnight 升請許可,好研發紙膠帶,McKnight 卻向 Drew 表示,3M 是家砂紙公司,他不打算開發其他產品。

妥協失敗的隔天,Drew 決定不管總裁的意願如何,堅決要開發紙膠帶。當 Drew 在實驗室裡研究膠帶時,McKnight 經過了實驗室,但卻在沒有阻止 Drew 的情況下離去 ─ 一個轉機便因此油然而升。不久後 Drew 找到了紙膠帶的配方,他保持低調,以權限內可升請最多100美金的前提下,簽了張 99 美金的支票,成功訂購了生產紙膠帶所需的器材。

之後的事改寫了歷史,3M 開發了紙膠帶龐大的市場,後來更進一步以 Scotch 膠帶(Scotch Tape)開拓商機;而他們原先的核心商品─砂紙,則被打入冷宮,營收不過是冰山一角;之後,類似的「非核心創新」故事則發生在 3M 的便利貼(Post it)上。

近來許多公司都開始採用 Google 的「5分之1時間(20 percent time)」,讓員工發展他們核心領域外的新技術。在 Media Lab 中,只要一聽到有人對我說:「那真的非常有趣,可惜不在我工作領域內」,我體內的細胞就不知道死了幾萬個。

在改變和破壞性創新全力衝刺、企業面對挑戰須更敏銳的時代,我認為關鍵就在於銘記 Drew、 McKnight 及他們出於善意地反骨,成功將 3M 轉型為大公司的啟示。開放創意革新,在充滿意外創新的相關領域中放手一搏的行為,在上個世紀仍屬異類,但在我們所屬的現代,這將是在汪洋大海中制勝的關鍵。


相關概念

Dan Pink談叫人意想不到的激勵科學

動機,單純的力量 by Daniel Pink


來源   >   翻譯自文章:Innovation on the Edges in 1925 – 3M  |  翻譯:Paul

四個關於空調的新鮮想法!

$
0
0

時序漸漸轉入冬季,街上人們陸續換上大衣、抵擋時而令人打哆嗦的涼意。但每當我們坐進汽車時,總得把窗戶打開好一陣子,讓車內又悶又重的氣味散去;或是,在走進辦公室的那刻突然感到懷疑:「這個時節…真的需要開冷氣嗎?」

這些問題其實都有個相同的根源:密閉的空間與不流通的空氣。由於許多空間的設計大多遵循以往的成規,被困在密閉空間或建築物(尤其是辦公大樓裡)的我們,往往只能依賴空調系統為我們帶來新鮮的空氣。但這樣的現況有沒有可能改變呢?

今天 TEDxTaipei 就要向大家介紹四個關於空調與空間的新鮮點子,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點新鮮氧氣!我們為各位摘要了四則演講,與你分享「會呼吸的金屬」、冷卻室外足球場的方法、三種能「種出」新鮮空氣的植物、與建築和萬物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我們每天行走、吐納之間有什麼新的可能吧!


Doris Kim Sung:會呼吸的金屬(2012)

過去,人們則用磚頭建造冬暖夏涼的建築,而空調問世之後,從曾經的奢侈品變成無所不在的必需品。我們創造了一個徹底依賴空調的環境,而材料是這一切問題的根源。我們可從 1930 年代厚玻璃板(plate glasses)的發明談起。許多新式建築(尤其是摩天大樓)都採用視野絕佳的落地窗,但這使得建築像溫室一般,室內溫度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升高,但我們又無法打開落地窗讓風吹進,更別說是停電時整棟大樓密不通風的狀況了。

在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任職的 Doris Kim Sung 希望找到新的材料解決這個問題。她給了自己一個挑戰:創造一種能像人體肌膚般調節氣溫的金屬!而她的發明便是熱雙金屬(thermo-bimetals):利用金屬體熱脹冷縮的原理,接合兩種膨脹係數不同的金屬片,當溫度變化時,兩者伸縮的長度不同,以致於向某一邊彎曲。它不用人為控制、不需能源的兩個特點,其實被用於許多家用電器中,像是熨斗、電鍋、和電毯;但使用在建築上可是第一次!

thermo-bimetals

有趣的是,Doris Kim Sung 在修習建築之前其實是主修生物的,而她的許多設計靈感都來自生物體,如前述的人體皮膚、甚至還有眼睫毛和蚱蜢!將熱雙金屬切割成特定的樣式,便能夠在陽光照射的高溫下彎曲、製造出能夠遮蔽光線的篷頂,但仍保留讓空氣流通的空隙!

其中,Doris Kim Sung 將熱金屬片交錯條狀的樣式,建造了名為“盛開(Bloom)”的裝置後,計劃用這種材料建造新建築、以及代替已蓋好建物中的窗戶。她認為熱雙金屬有取代窗簾和百葉窗的潛力,既可保有住戶的隱私又能降低對空調的依賴!


Wolfgang Kessling:如何替戶外足球場降溫(2012)

十年之後的六月,也就是 2022 年,卡達(Qatar)將舉辦世界杯足球賽,而 Wolfgang Kessling 的任務便是控制所有戶外球場及練習球場的溫度,確保觀眾和球員都能舒適的參與球賽。在這場於卡達首都杜哈(Doha)TEDxSummit 的演講中,Wolfgang Kessling 向我們透漏了他降溫計劃!

首先,他從舒適的定義開始談起。他解釋到,許多人把環境溫度(ambient temperature)和熱舒適性(thermal comfort)搞混了,另外,氣溫也不是舒適氣候的唯一因素;影響我們感知的,還有陽光(直射/漫射)、風(強風/涼風)、空氣溼度、輻射熱,構成一種較能反映人們舒適度的感知溫度(perceived temperature)。

perceived temperature

這群來自 Transsolar 的工程師與 Albert Speer & Partner 的建築師團隊用清晰的圖表呈現杜哈、墨西哥、美國奧蘭多、首爾、雅典、和北京戶外體育場的比較結果,並展示了他們的目標:利用遮蔽、輻射冷卻技術(第版夏裝設流動的冷水管)、引進乾空氣(而非冷空調)等被動系統,以及最重要的主動冷卻系統:百分之百的太陽能空調

Wolfgang Kessling 語帶自豪地說著:十年後,這些包覆體育場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將為世界盃提供遮蔽的陰影、以及不需使用化石燃料的空調,而世界盃結束後,這裡的能源便能進入卡達的電網,而觀眾也隨著這振奮人心的設計響起一陣掌聲。他也希望這樣的設計能應用到更多戶外空間:「人們希望來到舒適的戶外空間、而不是走進一個冷氣直往下吹的購物廣場!」

各位讀者歡迎到 Wolfgang Kessling 團隊網站上的戶外溫度試算器計算看看你周遭的舒適指數;而在5 amazing spaces with surprising ways to stay cool這篇文章中,大家也可認識五個運用創新思維保持涼爽的公共空間!


Kamal Meattle:如何「種」出新鮮空氣(2009)

在這場四分鐘的簡短演講中,Kamal Meattle 介紹了三種十分常見卻不容忽視的植物,不僅適合當室內植栽、生產我們所需要的新鮮空氣;有了它們,「你甚至能把自己關在一個大瓶子裡蓋緊瓶蓋,也不會窒息!」不僅如此,Kamal Meattle 甚至為他們分門別類,規劃了適合擺放的空間!

3 plants

由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塔塔能源研究所、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每四株黃椰子所轉換的氧氣就足夠一個人使用,而六到八株虎尾蘭能在夜裡把二氧化碳轉換成足夠的氧氣,黃金葛則是能移除空氣中的甲醛和其他揮發性化學藥劑

Kamal Meattle 在一個五萬平方英尺、容納 200 人的辦公大樓中種了 1200 株植物,成果十分顯著:在這裡待上十個小時的人有 42% 的機率能提升血氧含量一個百分點,且眼睛不適、呼吸系統問題、頭痛、肺功能障礙等問題都明顯減少、工作效率提升超過 20%、大樓能源需求也減少 15%!我們的世界人口不斷增加、未來在都市中生活與工作的人口將更密集、對能源的需求更劇烈;而拋棄舊的行為模式、運用這些大自然最簡單的空調設備,是你我都做得到的簡單革命!


Thom Mayne:建築的聯繫(2005)

「建築是一個理想與現實限制不停拉鋸的世界。」長相神似 Steve Jobs 的建築師 Thom Mayne 說到。他在這場演講中分享了建築從靈感、構圖、到完成的過程,也帶我們環繞世界各地、快速的瀏覽過許多充滿新意的建築,其中包含他所設計的綠建築:舊金山聯邦大樓(San Francisco Federal Building)。先讓我們看看這座大樓的初步草圖與完成品吧!

San Francisco Federal Building

舊金山聯邦大樓的塔樓部分,從 6 到 18 樓的辦公區是完全不使用空調的!建築物面向微風吹拂的方向,而建築的表層可由液壓操控移動,將空氣帶進建築物內。另一方面,高塔的主要電梯僅能停留間隔三層樓的高度,鼓勵員工多運動、步行上下兩層樓。

而我們也能從建築的草圖中看到他毫不設限的設計靈感。他在演講中分享了對建築的想法:建築與各的知識領域都有關聯,而建築師們將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土地、與時代印象反映在具體的建物上,逐漸成為城市、串聯起世界。Thom Mayne 的發想過程是曲線、如迷宮般迂迴的,而非只是如他所說的「蛋糕裝飾」,僅構想出一個毫無意念的模型、或是背離與土地的聯繫!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D Blog – Four very fresh ideas about air conditioning  |  撰稿:劉耘

TED-Ed:重新認識「思考」— 推論階梯

$
0
0

你可曾想過,我們每次作出決定與行動前,思緒是怎麼運作的呢?本次由 Trevor Maber 主講的 TED-Ed 就要向大家介紹我們腦中的「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以及這樣的心智模式如何害人們做出錯誤判斷,而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這個概念是由哈佛大學著名的管理及系統學者Chris Argyris所提出的一種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而這個理論與左手欄 (Left-hand Column)和兼顧主張與探詢(Balancing Inquiry and Advocacy)這兩個理論並列為行動科學領域中的三個最著名的工具,也在最經典的學習系統學著作(《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中被詳細的闡述。今天要介紹的推論階梯,就是用階梯的譬喻分析人們思緒從觀察、判斷、行動之間所經歷的七個階段:「觀察」、「過濾資訊」、「賦予意義」、「假設」、「作出結論」、「調整看法」、「作出行動」。現在,讓我們跟著可愛的動畫一起瞭解這個大腦中的迷你階梯吧!

ladder-in-brain


1. 原始資料(Raw Data)

在階梯的第一層,我們觀察原始資料及經驗,像是觀賞錄影帶一樣看著事件的發生經過。

ladder1


2. 過濾資訊(Filter Info)

接著,我們的大腦開自動代我們做出選擇:它依據我們的習慣或喜好,從觀察得來的資料中挑選出我們認為重要的資料及經驗。

ladder2


3. 賦予意義(Assign Meaning)

在第三層,我們開始詮釋這些資訊,為剛剛所挑選出的資料賦予意義。

ladder3


4. 假設(Assumptions)

緊接著在第四層,十分關鍵的過程發生了:我們根據先前所做的詮釋發展出假設,而我們也開始模糊掉事實與故事間的界限。

ladder4


5. 結論(Conclusions)

第五層中,我們根據剛剛的假設定下結論,而我們也在這階段決定了我們對該事件的情緒反應。

ladder5


6. 調整看法(Adjust Beliefs)

我們建立起對世界的種種看法與信念。

ladder6


7. 作出行動(Take Actions)

最後,我們根據方才所建立的信念採取行動。

ladder7


動畫中,Trevor Maber 透過停車位被搶走的故事舉例說明這個階梯如何運作、如何導致錯誤的推斷;當我們看見好不容易找到的停車位被人無禮的搶走,我們首先目睹了這個事件、從觀察到的資訊中篩選出對方急促的車速、剎車聲、以及駕駛的表情。

parking-lot

接著,我們開始將這樣的行為連結起過去認知的意義、並且做出假設和結論:「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依序排隊、相互禮讓才是對的,眼前這位插隊的駕駛,恐怕就是個沒有家教的混賬吧!」而面對這樣的情境,我們的大腦便告訴我們:此時我們應該表示出憤怒與不滿。於是衝突便發生了!

conflict

然而,一如現實世界中一樣,我們的判斷很可能是錯的!這位搶走停車位的駕駛下車、道歉連連,解釋到他是因為妻子即將臨盆,情急之下才停了這個停車位!此時,我們才會發現,我們所觀察到、篩選過的資訊不足以完整地瞭解事件經過,導致我們做出了接下來一連串的錯誤假設、結論、認知、與行為!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後,他人的推論梯子打破了我們原有的想法,情緒也因此有了轉變。

ladder-break

下圖便指出,依據這個心智模式,人們會在每一次的思考的第六個階段建立起信念,影響著下次我們在第二階段挑選資料的偏好,逐漸建立起每個人獨有的價值觀及思考路徑。也就是說,藉由認識我們心智模式的運作,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大腦很可能是偏頗、不可靠的,需要不時地由梯子上往下檢視自身的反射性情緒和思考。

ladder_of_inference

因此,我們不妨練習著在作出行動前停下來想想:我的思考是否夠完整、周延,而非倉促的跳到結論去(jump to conclusion)?我們是否站在自己的梯頂上、將我們習以為常的個人假設當作事實、從而用自己的價值去評斷他人?當發生誤會、衝突、偏見時,我們能否重新檢視自己的假設和結論,並試著瞭解對方腦中的推論梯子與我們有何不同呢?另外,除了不斷的反思,共享觀察成果與資訊也能幫助我們拓展獨自思考所形成的僵化思路!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沒有意識的狀況下對周遭環境作出各種判斷及反應;今天,就讓我們在重新認識「思考」這件事背後運作的模式後,試著打破固守的成見與信念、用全新的視角觀察世界吧!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Rethinking thinking – Trevor Maber

Jeff Hancock: 數位時代的新型謊言

$
0
0

「抱歉!我稍早沒有接到你的電話,剛剛訊號不太好!」這句話大家覺得耳熟嗎?這可是人們在數位時代演化出的新型謊言!讓我們看看來自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Jeff Hancock 與他的團隊對於謊言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根據統計,每個人平均一天會說一到兩次謊!Jeff Hancock 在他於 TEDxWinnipeg 的演講中分享到,網路的匿名性和模糊地帶已經徹底改變人們溝通的方式,我們因此有了全新的說謊方式。他的研究團隊將人們在簡訊、email、和網路評論中所說的小謊言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3-types-of-lies

1. 男管家(The Butler)「男管家」類型的謊言幫助我們劃開這個網路通訊無所不在的社會中與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聯繫,卻能使我們保持友誼。舉例來說:「我正在路上了」或是「抱歉我稍早沒有回覆訊息,我電池沒電了/我這裡訊號不太好)!」就屬於這類謊言。

2. 襪子布偶(The Sock Puppet)這類型的謊言讓人們保有身份的隱秘性,例如人們在交友網站中美化自己的形象。

3. 代筆(The Chinese Water Army)這類型的謊言則是為了建立起公眾領域的名聲,在中國則稱作「網路水軍」,例如某些公司在自己的產品網頁中張貼數百則正面評價。


Hancock 同時也注意到一些更出乎意料的有趣現象:即便科技使我們演化出這些新型說謊方式,我們在網路上還比在現實中誠實,而email 反而是最誠實的一種溝通形態,而且人們也很少在像LinkIn這樣的線上履歷表中誇大自己的經歷;即使是交友網站上的個人檔案,人們也只是撒點無關緊要的小謊言,像是微調自己的身高或體重(下圖右下角圖片中,直線表示人們真實的身高體重、紅點表示謊報的身高體重,兩者之間差距不大)。

lies-on-internet

那麼Facebook呢?這個感覺是能假造個人形象的網路平台在 Hancock 的研究中卻是個能精準反映人們個性的管道:研究團隊比對了親近好友與一個人的認識,與眾多陌生人依照臉書評斷出的個性,竟發現兩者高度類似!也就是說,Facebook 是能反映人們的個性的

而比起網路通訊,人們講電話時說謊的比例要大更多!面對謊言,我們只有 54% 的機率能判斷正確,而自古以來人們所說的「靈魂之窗」,眼睛,也被近代科學證實,並不能作為評斷說謊與否的依據。那麼,人們在科技通訊中比現實裡面對面接觸還要真實的現象,到底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Hancock 的團隊推論,這和科技把一切留下紀錄有關。回溯到語言的起源,語言家普遍認為人們自五萬五千年到十萬年前演化出語言,書寫卻只有五千年的歷史,印刷術僅存在五百年,而識字律到二次大戰時才逐漸普及。在遠古的最初社會,人類的每個發音、每句言語都永恆的消失了;但現今的科技卻演變成全盤記錄下一切的、甚至結合網路,使這些資料被兩人以上所擁有!在這樣的環境,也難怪書寫的通訊方式要比言語更真實了。這樣的推論,不知道各位讀者同意嗎?


detect-lies

身為社會學者,Jeff Hancock 正著手研發能夠辨識假造網路評論的軟體,而他也相信這些謊言有一定模式能夠追尋。他在演講末尾說到,也許人們在生活中頻繁的說謊,但大部份時間,我們的謊言無傷大雅!他也再次提及了古希臘哲人Diogenēs 日日打著燈籠尋找誠實的人卻沒有結果、以及孔子對於真誠的追尋,提醒大家終於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想瞭解更多關於謊言和真實、科技與人性之間巧妙的關係嗎?我們為各位準備了另外四則關於謊言的演講,歡迎各位選取您感興趣的主題觀賞!

Pamela Meyer:識破謊言的假面(2011)

若上則演講中 Hancock 相信謊言時常發生,Meyer 則認為謊言出現的機率更高了,幾乎無所不在!比起剛剛所預估的每天說謊一到兩次,她認為每人每天會說謊 10 到 200 次!這場演講中,她將帶我們認識我們成為騙子的原因、怎麼識破謊言、以及如何更進一步,從學習識破謊言到尋求真相,最後達到人與人間的信任!


Marco Tempest:真言假語(及iPod)的魔力(2011)

在 TEDGlobal 2011 這場五分鐘的演講中,魔術師 Marco Tempest 利用三個 iPods 為我們展示了真相與謊言的真諦。魔術的核心即是欺騙、騙過眾人的視覺與認知,但魔術對 Tempest 來說卻是世界上最真實的展演!


Dan Ariely:受干擾的道德準則(2009)

為什麼人們不斷的欺騙、說謊、偷竊呢?行為經濟學家 Dan Ariely 分享了他對此的研究,探討了人們做出這些行為的時機和原因,並不像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那樣簡單!


Michael Shermer:自欺背後的模式(2010)

人們堅信著某修無法解釋的信念,像是幽浮到似曾相識(déjà vu),Michael Shermerur將這些信念的原因歸因於一個簡單的因素:為了生存。人類的祖先在避免危險時的行為模式遺留在我們的血液中,使得我們傾向在無意義的事件中尋求意義,走著同一條熟悉的路、或是深深的迷信著難以解釋的現象!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D Blog – 5 talks that are all about lying  |  撰稿:劉耘

Robert Full:向壁虎的尾巴學習

$
0
0

在許多人類未知的領域裡,有多少事情是大自然的早知道?從模仿青蛙游泳的蛙式,一直到現今熱門的仿生學,在追求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該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生存的環境,哪天或許會突然發現大自然早就提示你很久了!


一隻壁虎,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驚聲尖叫,對其他人可能是視若無睹,但是在Robert Full的眼裡,壁虎的腳指可是能讓生物互利共生的好點子!你曾經想過為什麼一隻壁虎能夠飛快的攀岩走壁嗎?在牠們的腳上沒有大大的吸盤更沒有雙面的魔鬼氈,而是有著數百萬計的細毛,看起來就像一塊有葉狀結構的地毯。Robert Full指出,在壁虎腳上的每根細毛有著極多的分叉端,而每根腳趾則約有20億個奈米大小的分叉端,這些小細毛讓牠們能藉由凡德瓦力 ,也就是分子間的作用力來吸附物體!而現在這個人造的乾式黏氈已經被實驗團隊製造出來,更有人順利的用它來攀岩!

gecko


但是對實際的壁虎來說似乎還少了些什麼,而測試壁虎機器人的工程師則說到,如果沒有了尾巴,機器人就會從牆面上掉下來!這項數據給了Robert Full一個好問題,動物爬牆時會用到尾巴嗎?而平常我們所謂的尾巴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1. 儲存脂肪
2. 捲住東西
3. 提供靜態平衡

以袋鼠為例子,或許尾巴也能做為抵銷力的一種。然而大部分的尾巴似乎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力,試想看看我們穿著恐龍裝到處走動的樣子,或許連上個廁所都很不方便!但當然的,我們裝在身上的是一條不會動的尾巴,那若是條活動式的尾巴呢?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了!

在過去的TED演講中,Nathan曾經提過關於活動尾巴的概念,依照他的說法,Robert Full又做了一個有趣的動物實驗:讓一隻壁虎在某個表面往上爬,但他們在中央設置了極一個光滑的區塊,想看看壁虎的尾巴會怎麼做。而結果和他們料想的一樣,壁虎在爬到光滑區塊的時候會向下滑落,但這條活動的尾巴卻幫了大忙,它像壁虎的第五隻腿一樣,給與支撐,使牠穩定!

而除此之外,Robert Full也透過其他許多實驗來證實動物尾巴的多功能!在超越仿生學領域上,Robert Full認為我們應積極的建立生物共生學,將大自然的靈感應用在技術上,進而讓基礎研究能更進一步。而生物和科學又該怎麼相互結合呢?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會從大自然取經一樣,我們應致力於跨領域的交流,學習如何從其他學科中獲益。

你曾經因為討厭數學而選擇生物領域嗎?或許未來在你的研究中它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這些之前還有個大前提,不論你擅長的是哪個領域,我們都應該保護大自然的天然設計,否則這些秘密將會用永遠消失,甚至有些我們都還沒發現呢!


撰稿:Sandy

留給世界18分鐘的禮物

$
0
0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八分鐘,你想對世界說什麼?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八分鐘,你想對世界說什麼?

偉大的領導在於真誠的溝通,ㄧ個成功的演講不只是能撼動人心,引起共鳴,更重要的是它能激起你採取行動 (Take actions) 的力量。好的演講不用是長篇大論,好的演講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激起串連人類情感的共鳴。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 的我有ㄧ個夢想 (I Have a Dream)演講只有17分鐘,它的影響力流傳千古。賈柏斯 (Steve Jobs) 在史丹佛的畢業致詞只有13分鐘。

過去三年策劃 TEDxTaipei 與超過 150個講者合作的經驗,藉由跟他們發現 (discover),設計 (design)的故事的過程,如何將 18 分鐘塑造成ㄧ個令人難忘的體驗,如何梳理(weave)講者們人生的寶貴經驗,脈絡,關鍵時刻,如何設計故事軸線(story arch),討論呈現方式 (delivery),創造空間場域 (immersive condition)等等對我來說是ㄧ項很大的學習,也是ㄧ個共創的過程(co-creation)。 我把這些想法整理出來,跟各位讀者分享。


1. 你希望告訴後代的子孫什麼樣的故事? (What stories do you look forward to telling our children?)

這個是我問講者們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我希望他們的演講能不斷地流傳下去,他們是對未來講話,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人生想法的整理。 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著名的最後ㄧ堂課 (The Last Lecture) 邀請即將要退休的教授對全校學生講最後ㄧ堂課。 2007 年當時已經罹患癌症末期的 Randy Pausch 教授給了ㄧ個<最後ㄧ堂課>演講,他展現的生命力,韌性至今深深烙印在所有看過影片的人。在你設計演講前,不如想想你想對後代的孩子們說些什麼。


2. 演講是ㄧ種表演。 (Speech is Acting)

ㄧ個好的演講不只是口語的;它是五感的。ㄧ個好的演講是觸覺,聽覺,味覺,視覺,動感的。你的表達,手勢,臉部表情,台上走位,如何運用道具,舞台空間都是設計的ㄧ各部分。如果你是廚師,你如何把味道帶給到觀眾; 如果你是ㄧ設計師,你如何帶著觀眾走過設計的旅程。2011年TEDxTaipei沙龍的講者江振誠是ㄧ位國際名廚,他用現場繪畫的方式表現了他對食物的八角哲學。


3.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你只有18分鐘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你必須要有選擇,去蕪存菁,最好是能夠在前期的發想過程裡,把所有的點子用樹狀圖寫下來,找個各個點子彼此的連結,找出你演講的骨幹 (kernel),去除掉多餘的部分,只留下重點。最後可能只找出兩個或三個重點,深入去描繪它,發展出ㄧ個完整的架構。


4. 勾勒出你的願景。 (Paint Your Vision.)

你有18分鐘對世界講話,如果講得好,你可以改變世界。潔米. 奧利佛 (Jamie Oliver)在2010年的TED年會上推倒了ㄧ整推車的白糖,告訴美國民眾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過度肥胖即將把孩童們推向死亡邊緣。他警告美國如果再不改變學童的學校飲食計劃的話,後過將不堪設想。這個演講引發了美國全面式檢討中小學的餐廳供餐的計畫。今年TEDxTaipei年會上年僅17歲的卓佑宣說出她的故事她在出生幾個月之後罹患重病後來靠著換肝才能存活,呼籲所有的人可以響應器官捐贈。 她的演講只有八分鐘,但是感動了所有的人。


5. 在舞台上忘掉你自己。 (Lose Yourself on Stage)

你必須要放下所有的戒備,在舞台上坦誠相見。你對觀眾溝通不在於投影片上的資料,而在於你真誠地把故事呈現出來。2012年TEDxTaipei沙龍的講者連志展是ㄧ位登山冒險家,在過去的七年他帶隊攀登世界七大高峰,對於生命熱情地追求和執著令人動容,我邀請他分享在登山關鍵時刻的領導。志展花了時間準備演講,活動前ㄧ天也到場彩排,按時交了投影片。演講當天,志展登台時臨時決定要忘掉他所準備的ㄧ切,把投影片切掉,他說: “ 我要帶領你們(觀眾) 感受登山時失去ㄧ切奧援時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在剩下的時間裡,志展努力回想登山時的關鍵時刻,有時他緊閉眼睛,表情痛苦,有時他望向遠方,似乎眺望著心中的大山,我們跟著他領略山的意義。他不只是給了ㄧ個演講,他帶所有人爬了ㄧ座山。


6. 無聲勝有聲 (Silence is Power.)

有時候沈默的力量超乎想像。2012年TEDxTaipei年會的講者卡照是阿美族少數僅存仍然用手工編織漁網的漁夫。編織魚網是ㄧ個複雜的手工藝,當我想像這樣ㄧ種技藝如何在舞台上呈現時,我想到了與其讓卡照演講,不如讓他實作,我邀請他在三個禮拜前開始編織漁網,然後我們用影像記錄過程,年會那ㄧ天卡照把未完成的漁網帶到舞台上編織,銀幕上播着卡照捕魚拍的影片配上他用阿美族語娓娓道來傳承古老技藝的重要 — “自己的玩具自己做,自己的人生自己編織”。然後由卡照的兒子優席夫在旁口述父親的故事。整場演講八分鐘,卡照用無聲的力量感動了現場的觀眾,無一沒有為他的執著動容,而掉淚 。


7. 採取行動 (Inspire Actions.)

ㄧ個好的演講最重要的是能夠啟發行動 (Inspire actions)。印度勝雄甘地說:“成為那個你想要看到改變的人。(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約翰.甘迺迪說: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 ㄧ個好的演講要能後招喚 (calling)人心,啟發行動。
TED講者 Derek Sivers 在《如何開始ㄧ個群眾運動》的演講裡提到,ㄧ定要有ㄧ個傻子開始行動,然後ㄧ群人加入,最後就形成了群眾運動 (movement)。


8. 讓你的聽眾意猶未盡 (Always leave your audience wanting something more.)

好的演講就像是成年好酒,你要留下最後ㄧ杯下次再飲。就像賈伯斯在他的演講會後總會不經意地說: “我還有ㄧ件事要告訴你 (one more thing)”。好的演講應該是啓發聽眾的想像力,讓他們渴望更多,想要發掘更多。讓你的聽眾在結束後能繼續討論演講內容和你互動,真正的溝通和建立共識是在演講結束的那ㄧ刻開始。如同蔣勳老師在今年TEDxTaipei年會的演講,他用18分鐘念了ㄧ首詩,提醒我們要在生命中把十八分鐘留給自己,當我禮貌地詢問老師還有沒有什麼要說,是否要跟觀眾多說幾句話,老師說:“不了,這樣就夠了。” 可謂是創造渴望的大師。


18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鮮少有機會把自己的思考整理用故事的方式呈現。或許以上的例子可以作為如何設計ㄧ個好的演講體驗的參考。下次送ㄧ個18分鐘的禮物給世界吧。


撰稿:策展人 許毓仁 (Curator, Jason Hsu)

Cassandra Lin:煉油成金,台裔少女的超人夢

$
0
0

小時候,你是否也曾幻想過自己像卡通中的英雄角色一樣,發揮正義感拯救世界?不過,未曾見過世面、乳臭未乾的小鬼又能做些什麼呢?在美國羅德島州,一群小學生就這麼展開他們 「拯救世界」的超級任務!

今年14歲的台裔少女Cassandra Lin和朋友們在4年前利用回收烹飪廢油來提煉生質燃料的「TGIF計畫」(Turning Grease into Fuel),再供應給社區無法負擔暖氣油錢的居民,這項創新的計畫透過CNN、MTV、聯合國官網首頁及各大報章媒體在全球放送,讓他們一舉成名、獲獎無數,甚至兩度受邀至白宮,證明他們人小、卻有著足以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

Cassandra Lin


實踐理念

Cassandra在10歲時參加了一場由羅德島大學舉辦的「解決能源危機博覽會」,展覽的資訊讓她驚覺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在會場,她和一位生質燃料公司的負責人攀談,輾轉得知生質燃油可以經由烹飪廢油提煉的技術;然而,讓她決定付諸行動的導火線,是報紙上一篇關於社區暖氣問題的報導,原來有許多家庭在冬天時無法負擔暖氣的燃油費,而提供資助的慈善團體金費也將入不敷出,她靈機一動,設法把取自回收廢油的生質油供給慈善機構使用,不但減少了碳排放,也解決了社區的暖氣問題,她招募夥伴加入計畫,一頭栽進了改變世界的旅程。

就和大人們一樣,他們建立團隊,在餐廳召開周會,一起腦力激盪、嘗試各種方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知道要讓計畫永續經營必須要面對的各種現實面,因此也以商業角度考量,規劃出四大策略:「招募夥伴」、「讓大人出力」、「獲利原則」及「化繁為簡」。


主動出擊

有了四大策略的雛形,團隊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宣傳回收計畫,讓人們付諸行動、一同參與,他們把計畫分為三大部分,「推廣回收計畫」、「蒐集和提煉廢油」和「批發生質油」,在實踐這些規劃的過程中,他們賣力宣傳,發放數千張傳單、舉辦說明會,甚至自己寫起「強制回收廢油草案」送去議會和委員們展開國會都不曾採用過的「兩黨溝通」,展開雙向協調,最後順利讓州長簽字,使法案生效!另一方面,他們為了讓學校採用生質油,也採取了主動出擊的攻勢,率先研究生質燃料在各方面的數據資料,他們作實驗、調查生質油的可靠度和安全性,完全埋首於生質燃料的世界,並統整出一份報告於校委會發表說明,成功地讓學校所有校車都採用生質燃油。

Turning Grease into Fuel

Turning Grease into Fuel

Turning Grease into Fuel


天真直率的思維

這些小學生們的創新成就讓凡事深思熟慮、正經八百的大人們大吃一驚,在這些孩子們眼中,要做出改變就得付諸行動,找出方法並解決問題,作你自己的超人,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或許隨著心智年齡的增長,我們被許多教條所僵化,也有了包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也不再那麼單純,然而,藉由這則故事的啟示,我們每個人體內一定都存在著強大的力量,如果連10歲的孩子都能改變世界,還有什麼事情能阻礙經歷比他們更豐富的大人呢?也許下次孩子訴說他們的夢想時,我們不會再嗤之以鼻,以大人世界的觀點勸告他們別再癡人說夢,如果能激勵孩子,指引他們突破重圍,也許你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也許未來的世界也真的會不太一樣。


撰稿:Paul


Julian Treasure:建築設計師應該使用耳朵的原因

$
0
0

設計,無非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幫手,但是影響生活的因素除了看的見的有形物體之外,我們是否都忽略了無形的力量?而這項看不見的建築藝術,就是無時無刻都存在著的-聲音。我們會用視覺為考量來建造一個我們認為「美」的環境,那麼既然有建築設計,同樣的是不是也應該要有建築的「聽覺」設計呢?試想看看,一個飄著濃郁咖啡香,襯著木造桌椅的優雅下午茶餐廳,看上去是一個設計完美的休憩場所,但是一旦打開它的背景音樂,嘈雜的人聲,交談聲,杯子碰撞,甚至是磨豆機,全部混雜在同個空間裡,而你則必須提高音量來讓坐在對面的朋友聽見自己,那麼,這裡還是一個優美的聽覺環境嗎?

而這些會讓我們發瘋的環境,不只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影響健康,連帶著我們的社會行為以及我們的生產力都會受到影響!Julian Treasure指出以下原因:

一、周遭環境
聲音是一種被動的傳遞,它無時無刻都影響著我們的生理、心理、認知以及的行為。就算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之下,他還是不斷的在影響著我們。

二、干擾
當人們在溝通的時候,訊息必須被傳送同時被接收,當我們「有意識」的傾聽對方時,就算你身為一個良好的訊息傳送者,而我也是一位好的並有意識的聆聽者,但當我們身處的環境不甚理想時,我們的訊息依然無法被好好傳遞。


在以下兩個我們關心的領域:健康及教育,Julian Treasure提出了很好的例子:

醫院:
我們都知道,當病人需要從疾病中痊癒,除了多喝水多休息之外,一定需要一個良好的復原環境,而睡眠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它能讓細胞再生並自我康復。而在嘈雜的醫療環境中,就算能夠睡著,但是我們的身體仍會告訴自己:「這裡是危險的,我受到威脅」等等感知,而連帶的,我們的睡眠品質下降,當然也就康復的慢了。除了病人外,環境也影響著醫療人員,數據指出,隨著醫院噪音程度的上升,醫院員工的配藥出錯率也會上升!

教室:
在英國,落成了一所由頂尖設計師耗資千萬英鎊打造的旗艦學校,它有個像是企業總部般的中庭,緊接著中庭的則是沒有背牆做隔閡的教室,而坐在教室裡學習的學生根本聽不到老師在說什麼!Julian Treasure呼籲大家停止開放式教室的瘋狂設計。而他也說道,在傳統教室中,坐在第四排的學生對於語言的辨別理解度僅剩下50%,雖然並不代表他們的學習成效只剩一半,但也確實證實了他們必須花更多的心力理解教學內容。

而Julian Treasure指出,這些絕大部分都是受到回響的時間影響,在常見的教室中,回響時間為1.2秒,但若是藉由一些改善措施,如吸音材料等,則能讓回響時間縮短至0.4秒!而教室內的聲音聽起來也更加清楚了!

而若是擴展到城市設計的範疇,有環境設計,辦公室設計甚至居家設計,但似乎大家都忘了將「聲音」納入設計的範圍內。而依照WHO估計,約有 1/4 歐洲人口因為都市的噪音導致睡眠品質的下降,更何況是我們長時間生活的辦公室及住家!

「隱形的建築設計」,現在開始重視建築的傳聲系統,親身體驗並感受設計的本質,而非只注重它的視覺觀感而已。你還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或是讀書效率嗎?或許該從改善你的聽覺環境開始,或許今天就能在午夜之前上床睡覺了!


撰稿:Sandy

Neil Pasricha:絕妙3 A!

$
0
0

2008 和 2009 年對 Neil Pasricha 來說是段煎熬的日子:妻子的離去、好友患精神疾病後自殺身亡、電視機無時無刻播送的氣候異象、戰爭、和經濟危機,抑鬱的心情難以言喻。他是怎麼樣從這段經歷中走出來的呢?方式十分特別:藉由成立網站:1000 Awesome Things


Neil Pasricha 說到:他成立網站的宗旨是想提醒自己「生活中有許多人人都愛的,簡單而隨處可見的小快樂,我們只是很少談起這些快樂」而當他看著網站流量不斷增加,並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告知他獲得全球部落格大獎時,他還以為是詐騙電話呢!獲獎之後的他邀約不斷,部落格的文稿也被彙集成書:Book of Awesome

book of awesome

這場演講中,Neil Pasricha 便與我們分享了這段時日中,他所領悟的3個帶來快樂的祕訣:態度(attitude)、知覺(awareness)、和真實的自我(authenticity)!


態度(attitude)

天有不測風雲,每個人的生命旅途總有不順遂的時日,也總有些經歷會讓人心碎不已、萬念俱灰,例如摯愛的背叛、親人的死亡、生活的失序、甚至只是許許多多日常裡的不順遂積累而成的抑鬱。當你因或大或小的煩憂和噩耗感到沮喪痛苦、認為所有註定發生的厄運令你毫無選擇之時,Neil Pasricha想提醒所有人:你仍可以選擇心的方向

「你可以自暴自棄、自怨自艾,永遠消沉下去;或者,你可以傷心,然後選擇重新振作、面向未來。不管這個選擇多麼困難,不管你心裡承受多少痛苦,你都要選擇向前看、繼續生活, 一小步一小步地向未來前進。」


知覺(awareness)

隨著年齡漸長,我們逐漸把感官關閉,對於周遭的人事物聽而未聞、視而不見。此時,讓我們練習用孩子的眼神觀察世界吧!孩提時所看到的世界如此嶄新、簡單的草地或遊戲就能令我們喜悅半晌、留戀在無邊的歡愉中!記得拿出口袋中的幾枚銅板、偷偷溜進雜貨店換取幾塊餅乾糖果就樂不可支的心情嗎?或是在放學的路上經過樸實無華的小麵包店,享用著不用錢的麵包出爐香氣?或是看看卡通、打打電動,便輕易拋開煩惱、進入無邊幻想國度的心情?

去感知就是去記住:你眼中的世界也曾是嶄新的!」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全新的,而重新喚醒這樣的知覺意識就是記起:這個孩子仍是我們的一部份,他並未消失,只是被日常生活與時間的消長給遮蓋住罷了!


真實的自我(authenticity)

Neil Pasricha 分享了一位美式足球員 Roosevelt Grier 的故事:在球場上,他是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彪悍球員,而私底下,他卻熱情的擁抱他的嗜好:針織!這項看似衝突且與形象不同的嗜好不僅能讓他放鬆、幫助他搭訕女孩、甚至還因此出了一本書:《Rosey Grier男式刺繡》!

Roosevelt Grier

敢於流露真性情就是真實自我的意義所在。心安理得地做最真實的自己、順著自己的心意,不論在什麼場合或與誰對話,都能讓你享受特別的滋味。你會遇見跟自己合得來的人。你會去到自己做夢都想去的地方。你順著自己的心意,最後將會感覺非常滿足!」

若你願意,生活中俯拾即是驚喜與美好!超市的水果可能遠渡重洋才來到你手中、碗中的每一粒米都飽含農人一整季的悉心照料、承載我們的運輸工具是多少科學發明的絕妙結合、而我們日夜使用的網路又是多少工程師的苦心傑作。

只有我們人類能體驗綿延的文明,擁有建築、農業、財富、民主、飛機、高速公路、室內設計、占星術、時尚雜誌、狂歡會,而即便是那些看似巨大不可解的氣候變遷問題、戰爭衝突、社會改革等紛擾,不也正是人類證明智慧與信念,同心協力突破困境的時機嗎?

我們只有最多一百年的時間去享受生活!能夠體會這奇妙無比世界的時刻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或是已逝的過去,那就是此刻!沉浸在悲觀、自責、愧疚、不安、沮喪、或種種負面心境的時刻將使你錯過許多;而無論遭遇到多大的打擊,時光都不會因此停止轉動。讓悲傷的情緒抒發完後,你絕對能繼續前行、重新以孩提時的感知能力來體驗世界的美好、擁抱獨一無二的真實自我,享受充實而美滿的生命:只要你願意


撰稿:劉耘

學校是扼殺創意的元兇嗎?

$
0
0

「你我及世上各機構都對聳立在我們眼前的危機有了警覺,修補並改變當前支離破碎的教育體制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立刻展開行動。」-Sir Ken Robinson


我曾兩度在 TED 開講,首場處女秀始於 6 年前,當時 TED 的型式和目前不太一樣,那是一場約 1200 人參與的私人演講,活動結束後,我的演說內容被收錄成 DVD 發送給現場觀眾,而我當時的演講主題便是「學校是否扼殺了創意?」;幾個月後,TED 的策展人 Chris Anderson,打電話給我,表示他們有意將一些演講上傳到 TED 網站上測測市場水溫,其中也包括了我那場演說,所以他們想徵求我的同意,那時的時機點恰到好處,社群媒體剛有了雛形,大眾也開始風靡 YouTube 及各類短片,TED 當初的一小步瞬間成了一大步,引爆一場全球瘋文化的狂潮,目前網站已有數百部影片任君挑選,影片下載數也突破 10 億大關。

我很驚訝自己第一起演講是目前為止 TEDTalks 中點閱數最高的,這部影片的足跡遍布在全球 150 多個國家,大家用各式裝置平台下載這部影片,下載數量也已超過 2 千萬次,這部影片持續在 TED 網站上以每天1萬次上下的數字發燒,當然,我必須承認這和「江南 Style」8千萬驚人的下載量來比,確實黯然失色了不少,但對一場 20 分鐘關注教育的演講來說,這個數字無疑是一張亮眼的成績單,這部影片不斷地在全球各大小型會場、研討會和集會上放送,想當然耳,觀眾數量也必然會超越下載量,估計至今已有超過 2 千萬人觀看過此影片。

在過去 6 年間,我不斷收到來自各界的電子郵件,把影片分享給父母的年輕觀眾、撥放影片啟發學生和校長的老師們、關心小孩教育的家長、各組織的領導人,究竟這場演講如此受矚目和歡迎的原因為何?

在我演講中有兩大主題,第一點:我們每個人體內天生就有著一定程度的創造力可塑性,但我們的主流教育體制的取向總是選擇壓抑這些能量,第二點:基於個人、經濟和文化層面,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找回這些能量,並反思現今的主流教育取向,確保我們走在正確的改革道路上;這則演講之所以能聲名遠播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所探討的主題確確實實地正中你我下懷,在每個人體內深處都引發共鳴,我不斷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那些被現有教育排擠的受害者,衷心地感謝我讓他們了解自己並非特立獨行的異類,在我的演講中,我提到了我當時著手編寫的書,而「重拾與身俱來的天賦」及人們「和自己背道而馳」的現象是本書主要探討的內容,從我接收到的回應來看,這兩點正是深埋在大家內心深處共同的埋怨和憤怒(順道一提,我在演講中提到的書名是「頓悟」“Epiphany”,出版的書名則是「讓天賦自由」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當時要修正演講影片已為時已晚,而這個小插曲也意外地使數本名為「頓悟」的書銷量大增…)

這場演說之所以造成廣大迴響的第二個原因是:你我及世上各機構都對聳立在我們眼前的危機有了警覺,修補並改變當前支離破碎的教育體制是大家共同面對的難題,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我們必須立刻展開行動;許多國家都開始大刀闊斧,以未曾有過的國家政策和文化層面角度來改革長期停滯不前的教育制度,目前的教育體制是架構在所謂的「三大原則」,或至少能稱得上是「三大前提」的型式上,而這三點卻完完全全地背離人類的生活型態,除此之外這個體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首先,在人人生來與眾不同的自然法則下,這些教育型態推崇的卻是「統一的制式化」,並「付與知識智慧狹隘的框架」,第二,在想像力和創造力成為推動社會文化進步和各項成就的動力時,它主張悶不吭聲、視若無睹,第三,這些制度對每個人(當然也包括你)多變不可測、俱律動性的人生來說,是相對死板且僵化的,而面對各界呼籲改革的聲浪愈演愈烈,打造新教育型態來替代現有過時體制的構想不會再是紙上談兵,進行改革對發揮個人成就及維持現有世界順利運作是不可或缺的。

以某種程度來說,我的演說是召集教育反思熱潮的動員令,它重啟了過去六年飽受人們忽視冷漠的重要議題,而 TED 在推動改革理念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 2010 年,我把生涯第二場演講獻給了TED,「推動學習革命」是我第二部演講的主題,演說內容取自於拙著「讓創意自由」 “Out of Our Minds: Learning to be Creative” 裡的概念,在當時,網站上已有數百部 TED 和 TEDxtalks 的影片了,而其中許多影片都為新教育型態舉出了頗具說服力的例子,也有不少演講聚焦在探討創造力的本質,或探討如何運用新科技激發創造力,同時改變教育型態。

目前全世界的教育家都利用 TEDTalks 作為研討教育本質議題的參考來源,並嘗試研發、實踐他們理想中的新教育制度,而對 TED 來說,這不僅達了宣傳教育改革理念的效果,也是引爆教改話題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DWeekends –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撰稿:Paul

Lisa Harouni:3D列印,改變製造業的全新工業革命

$
0
0

近來3D概念的話題不斷,各類商品紛紛聞雞起舞打出3D名號,而傳統的列印機也不甘示弱,決定跳脫2D平面框架,輕鬆擁有為你個人量身打造的商品不再勞心費時,透過網路、電腦軟體和一台3D列印機,你將身歷其境,親眼目睹產品的製造過程;2012年可說是3D列印技術最受矚目的一年,透過3D列印軟體公司 Digital Forming 執行長Lisa Harouni的介紹,她深信3D列印帶來的不將只是從平面到立體的技術,它引發的是新一波的工業革命,將遠遠改變目前製造業的生態,並衝擊你我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


從虛擬到實體的新科技

想像你多年前購買了某家公司的商品,現在有個零件出了問題導致產品故障,但這項產品卻已經停產了,你只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如果這時候有一台3D列印機,你便可在短時間內,以極高的效率解決你的煩惱!而你只需要:

1.電腦、網路及相關軟體
2.上網下載產品零件的數據資料
3.準備製造零件的材料
4.一台3D列印機

你甚至不必出門,就能在家DIY,輕鬆省下一筆不必要的花費,讓故障的產品起死回生!Lisa Harouni表示,這項神奇的技術其實已問世30年了,而我們之所以對3D列印如此陌生,是因為當時的技術缺乏效率、價格昂貴且不易取得,隨著眼前障礙依依解除,這項技術也已經成真,在可見的未來,享受它所帶來的便利性並非不可能。

3D print


高效率,客製化,低碳足跡

3D列印的原理相當簡單,電腦在讀取產品設計師、工程師甚至建築師設計的「電腦輔助設計」(CAD)資料後,把訊息傳送到列印機上,機器透過二維處理,將資料數據像切臘腸一樣做切片,讓資訊從產品底部開始一片片送往機器作處理,而機器透過澆鑄的概念,把適當的材料一層一層灌注到產品上,透過雷射熔解再粘合的概念,一點一滴堆疊成形,也可以將列印好的零件和其他部位結合,組裝出成品;這種產品製造方法也將顛覆以往的製造業流程,以相對快速、低碳的網路傳送產品數據至製造中心,甚至單一客戶手上,節省各方面的成本。

3D列印還能打造出現有製造技術無法處理、極精密、複雜的零件,從手機殼、醫療用植入物、引擎零件甚至是建築,種類包羅萬象,這項技術也適合用在客製化和獨特性的產品上,你可以訂製或用電腦設計個人專屬的產品,而除了外觀和美感外,我們與眾不同的生理構造,如假牙、義肢、人工器官,也能透過電腦掃描後,列印出排斥性低的生物性產品,而目前也有醫生利用細胞和核磁共振技術(MRI),試驗列印人體器官的可能性。

3D print

3D print


蓄勢待發的新工業革命

Lisa Harouni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選擇產品上當然也是如此,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客製化商品將不再是難事;從她的介紹看來,擁抱3D列印先進高效率的技術或許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但採用新科技的同時也一定會對現有產業造成衝擊,上個世紀的工業革命讓機器取代了手工勞力,那未來呢?「手作」商品會不會就此消失?商店、製造業和物流業會依舊以我們所認知的形式經營?我們是否又準備好迎接下一波工業革命的衝擊呢?能確定的是,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在追求改變創新的道路上從未停歇過。

3D print


撰稿:Paul

Christien Meindertsma:豬隻如何轉動世界

$
0
0


我們常說:「物盡其用」,荷蘭藝術家 Christien Meindertsma 便花了三年時間追蹤一隻編號 05049 的豬,試圖瞭解現代社會中,豬隻是否像早期社會中一樣絲毫不浪費的被完全利用,並記錄下這隻豬如何構成與我們緊密相關的 185 件商品!這一百多公斤的動物身軀每一絲毫都化作我們食、衣、住、行中的各式產品,而這份調查也出版成一本有著黃色豬耳標的「豬隻產品型錄」:PIG 05049。

PIG 05049

PIG 05049 book

PIG 05049 book


書中依照豬的身體部位分為七章:皮膚、骨頭、肉、內臟、血、脂肪和其他,而產品從食品、日常用品、建材、醫療器材無所不包!我們每天使用豬隻產品的頻率高的不可置信!你可以在以下影片中欣賞全書的翻頁拍攝:


首先,加工食品製作過程中所添加的優化劑和明膠就來自豬。麵團中的優化劑是由豬毛提煉出的蛋白質,由豬皮及骨骼煉成的動物膠(明膠)使低脂產品在抽出脂肪後維持滑順的口感,也能讓甜點保持光澤亮眼。另外,有些啤酒、葡萄酒和果汁在釀造過程中,會使用明膠過濾網來去除釀造過程中所產生的雜質。

PIG 05049 products


豬骨脂則是用來製造出肥皂、洗髮精、護髮乳、以及乳液、牙膏中的脂肪酸,它除了作為硬化劑的功能外,也能產生類似珍珠的質感。豬骨中的蛋白質可用來做成馬路和建物底下鋪的可回收微孔混凝土,而精緻骨瓷更是利用骨粉讓瓷器呈現半透明的色澤。此外,油漆的質感和光澤也是豬隻提煉物所賦予的!

PIG 05049 products


一家希臘香煙公司所生產的香煙,使用了含有豬的血紅素的濾嘴,號稱可以讓濾嘴成為人工肺;豬的心臟瓣膜鑲嵌上記憶金屬套管後成為拯救無數人的人工心臟瓣膜,但豬也可能成為子彈的一部份,奪取性命。而最後一種利用豬隻的方式則是作為燃料,供應我們能源。

PIG 05049 products


除了追蹤豬隻,Christien Meindertsma 也透過追蹤特定羊群,利用一群有機飼養羊的毛料製成毛衣與地毯作品;整件毛衣的毛料來自同一隻羊,或是地毯上每一區塊所用的毛料使用同一隻羊的羊毛,並藉由不同的編織方法呈現出每隻羊的不同個性!在 Christien Meindertsma 的官網,你可以欣賞到她更多關於產品原物料及制作過程的創作。

one-sheep-sweater

idaho-flock-rug


「為了讓我們產品的來源能獲得更好的照顧 - 比如家畜、榖物、植物、不可回收材料、及製造這些產品的人們等 - 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 Christien Meindertsma




在分工極細、高度發展的工業社會,原物料到產品之間的製作過程像被隱形一般,淪為產品包裝上不起眼的幾行小字;消費者購物時並不明白這些產品是由哪些原料所製成、而生產者也無從得知他所栽種、飼育出的動植物被加工成哪些產品。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些原物料與產品之間的連結早已拓展出驚人的面貌;若將日常生活中狹小的視野放大,去檢視、想像整個世界運作的結構,我們便會發現,不管是在心靈或實質層面,我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其實與真實世界有著巨大的斷層。

也許,身為消費者端的我們無法像 Christien Meindertsma 一樣,花上數年的時間親自追查出所有產品的成份來源,但只要我們意識到這些連結的重要性,我們便能開始在選購商品時注重原物料來源、關注商品產銷流程和相關議題、監督政府訂立更詳盡的法規、要求廠商提供完整的原物料來源說明等。

Christien Meindertsma 的演講和作品不僅僅揭露了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卻時常被忽略的精密生產鏈,更令我們深思對動物的刻板評價、使用物件的心態與習慣、並重新體會到人類文明與大地之間的緊密關聯


撰稿:劉耘

Ramona Pierson:一個意想不到的療癒場所

$
0
0


所謂意外,就是意料之外,你無法預知,不能阻止,更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生!

當年的 Ramona Pierson,22歲,在下班後出門溜狗時被一位酒駕司機迎面撞上,喉嚨割裂,斷掉的主動脈被移到心臟的後方,更多的血液從頸部和口腔溢出,看到這裡,你可能想著:這怎麼可能活下來?但基於一些陌生人友善的協助,Ramona Pierson 在十八個月的治療後清醒了。

試想看看,一個人在經歷了一年半的昏迷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她的眼睛看不見,無法說話,無法行走,更瘦到只剩 29 公斤。而醫療人員似乎也不知該拿這位病人怎麼辦,有些人則開始叫她「Gomer」,意為在醫院中不受歡迎者。為了接好脖子,修復心臟,Ramona Pierson 動了無數次的手術,她的身體裡充滿了鈦金屬架,大體骨骼,甚至是塑膠鼻子!

或許我們未曾受過嚴重創傷,但是 Ramona Pierson 的奇蹟生存確實值得這個世界好好思考。生命可能脆弱,但它也同時堅韌,在經過這麼多的試煉後仍被保留下來。對於某些人是這麼得來不易,那為什麼有時只是經歷了一點挫折就要擅自為自己判死刑呢?

出了院的 Ramona Pierson 被送至一家位於科羅拉多州的老人院裡,或許你會想:老人院?去老人院要幹嘛?依照一般人的想法,老人院可能是由一群被社會制度淘汰,缺乏生活技能的老爺爺與老奶奶們所組成的,但若是再更仔細的思考看看,他們也曾經歷過我們現在的生活階段,我們所了解的技能與才智他們也懂,而讓他們略勝一籌的則是人生智慧,這是位於現階段的我們未能領會的。

老人院來了轉學生!這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一位無法進食,不會說話的病人,就好像任務電影一樣,老人們開始合作培養出讓 Ramona Pierson 能獨立生活,回歸社會的一切技能。早上,由主任教導她重新學習說話,而你可能覺得:說話有什麼難的?或許對你我來說,甚至是牙牙學語的小嬰兒,那是一件自然而然就能上手的技能,但是對一個成年人來說,要學習如何協調新的舌頭,新的喉嚨與新的嘴唇是一件多麼尷尬的事,可想而知,Ramona Pierson 起初是完全拒絕配合學習的。但是老人們卻有更好的主意,他們在晚上和 Ramona Pierson 玩起髒話拼字遊戲,還教她如何像水手一樣罵人,就這樣慢慢的建立起他的信心,而當他終於能開口說話時,我們絕對能想像她第一句說出來的話是什麼!

就從這裡開始,Ramona Pierson 在老人院裡漸漸前進,一位以前當過老師、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負責教導寫字,用老人們的新方法學習如何用盲人的身分過馬路,老人們還籌措資金讓 Ramona Pierson 學習點字,甚至弄到了一隻導盲犬!而在十年後,Ramona Pierson 動了手術,終於重見光明,而對她來說,最大的變化不是自己,而是正在快速進步的世界,這十年,彷彿是靜止的,但她真正意識過來時才發現自己必須加速前進來追上這個世界的腳步!

在意外發生前,Ramona Pierson 並不完全了解什麼是所謂「群眾」與「合作」,但現在,她重拾了她曾擁有的生活,因為一群人的共同重建,協力教育。在大家認為「沒有希望」場所中,在一群被視為「沒有希望」的人們通力合作之下,將「沒有希望」變成了新的可能。這不是奇蹟,就是努力而已,Ramona Pierson 努力改變她的生活,那麼若是你呢?你會怎麼做?


撰稿:Sandy

Nicholas Christakis:人際關係的淺在影響

$
0
0

你相信你的朋友、周遭環境,將直接影響你的人生經驗嗎?

總有一句話是:「朋友在於精,不在求多」,Nicholas Christakis今天要與大家探討人際關係的潛在影響,除此之外,更提醒我們陌生人,也是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

十五年前,Nicholas Christakis為安寧病房的醫生,他負責照顧瀕臨死亡的人,與他們的家人,他除了觀察疾病帶給他們的影響外,更發現「守寡效應」,這與大家談論的「心碎而死」有相當的密切關係,詳述舉例,也就是當A死了,A的妻子的死亡率在第一年將增加一倍,然而,「守寡效應」並非只限於夫妻,或者是夫妻的相關家庭,這有可能將會間接地影響到妻子的朋友圈,或者是亡夫的交友範圍。

若用全新的角度看這世界,即會發現每個人的人際網路是美麗亦複雜的東西!它既精密、複雜 卻又普及,事實上,我們習慣會問,它的功能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會處於人際網路中?它們如何形成?怎麼運作? 是怎麼影響我們的?

若以「肥胖」為例,Nicholas Christakis研究發現,肥胖,像是種流行症,肥胖的人總是相互聚集!形成這種聚集的原因至少三種可能:第一,當我體重增加,周遭人的體重也增加—這是誘導性;第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互關係的的緊密聯繫將成為體型相同群聚的結果—這為同質性,第三,當體重增加的原因,不是因為相關朋友體重增加,而是因為擁有相同的體型,所以會去類似的地方,例如健身房等等,一起瘦身的地方—混雜性。

這項研究發現,如果你的朋友變胖,同一時期裡,你變胖的機會,立刻增加57% 造成這種效果有很多機制 一種情況是,你朋友的行為傳染給你,他們可能會對你說:「我們吃馬芬鬆糕配啤酒吧」,當習慣這樣飲食,變胖的機率也隨之增加,你開始改變對於正常體型的看法,這種人與人傳染情況,不是行為改變,而是標準改變。從網絡裡,可以發現,隨時間的變換,網絡是會移動的、流動的,它擁有著一種持續性,不論是從吸菸、酗酒、 投票、 離婚等等習慣中檢查,都是具有傳染性的,無私也是。

當然,「情緒」傳染,最為明顯,我們習慣將情緒作為一種溝通方式,像是快樂、難過皆會傳染,可以將人際網路想為一塊人性的布料,我與你連結、你與她連結,無限的距離,而你快樂與否 取決於你是否在快樂補丁上。

最終,我們當然得回歸探討「建立關係」這個課題,如同Nicholas Christakis所說的:因為這種連結性的生活,利大於弊,如果我總對你暴力相向、給你錯誤資訊、企圖使你難過、傳染致命病毒給你,關係也會因此瓦解,美好事物的傳播,需要永續、良好的人際關係,相同的,人際關係也需要美好事物的傳播,如同愛與善良、 快樂與無私、新點子等等,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人際關係的價值,我們就會花更多時間來培養、維持,人際關係,在本質上是與善良相連的,而現在世界所需的是更多連結,更多良性的關係。


撰稿:Aler 英圃華


Leymah Gbowee:釋放女孩的知識、熱情與偉大

$
0
0

當我們的生活已經面臨生不如死的情況時,就是你該挺身而出的時候。

21 世紀的今日,所謂的男女平權好像已經是某種固有的口號,但是當我們真的深入世界的角落,那些急迫需要男女平權的區域真的有得到它應有的效益嗎?打開網路、新聞,我們有各種政策、國際組織,更或是團體運動的領導者,他們許下承諾會保護我們的孩子免於受苦,貧窮,危難…但當這些偉大的承諾被許下時,某些女孩還在為保護自己的權益、身體而努力抵抗著。


2011 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Leymah Gbowee,身為一位母親,同時也是賴比瑞亞的和平運動者,說到了改變她生命的故事:

1998 年,他以育有四名子女的單親媽媽身分,在賴比瑞亞北部找到了一份研究助理的工作,而與她同住的恰好也是位育有一女的單親媽媽。這位女孩是全村唯一的女生,但也是全村嘲笑的對象。當 Leymah 結束工作要離開時,母親跪著哀求:「帶我女兒走,她希望能成為一名護士。」但是當時連自己都分身乏術的 Leymah 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只能熱淚盈眶的說:「不」。

另外一位女孩,名叫 Wei,意思是豬,母親過世父親不詳,全身髒兮兮,不管到哪裡去都只穿著內衣。在 Leymah 工作期間,她買二手衣物給女孩,買玩偶,和她一起睡,而當她要離開時,女孩說:「不要丟下我,我想跟妳走,我想上學。」但是當時口袋空空,窮的要命的 Leymah 依然無法答應這個請求。

對她們來說,Leymah 的出現就像是一條可以將自己拉出深淵的繩索,而讓 Leymah 後悔的是,以她當時的能力,這條繩索根本不夠長!但或許在更多地方,有更多同樣遭遇的女孩,卻壓根沒遇過這條救命的繩子!


挺身而出

在已經沒有希望,或看起來沒有希望的這個地方,Leymah Gbowee 和幾位朋友建立了一個新的場所,希望進行所謂「年輕女性改革計畫」,雖然位處郊區部落,但在這個場合裡似乎比任何地方都來的有熱情、有希望!當這些女孩坐在你面前時,你也會釋放知識、理念、熱情與關懷。今天, Leymah Gbowee 幫助了超過 300 位女孩,有些看起來很害羞的女孩勇敢地挺身而出,為了其他年輕女性的權利站出來大聲宣傳,讓世界知道非洲女孩小小的夢想。


我的身體就是我的

2010 年,一位年輕女孩在總統面前說了她的親身經歷,她具有運動天分,她想上大學,幫助家裡的兄弟姊妹。當她拿到獎學金,終已完成夢想時,應有責任讓她參與學習的體育主任卻要她離開教室,而接下來的三年,她則必須以自己的身體和主任換取學習的報答。而 Leymah Gbowee 又指出,在賴比瑞亞,少女懷孕的比例是十分之三,少女賣淫率更創下新高。早上起來時,用過的保險套就像口香糖包裝紙一樣四處散落。女孩從 12 歲就開始賣淫,但是一個晚卻上賺不到一塊美金。在這些故事背後,抹煞了多少女孩的希望,她們什麼時候才有能力可以為自己做主呢?

Leymah Gbowee 開始實踐了她起初無法給與的承諾,她成立基金會,提供村裡那些較有潛力的女孩能夠達成接受教育的願望。去年,更有某些女孩組成了一個團體,發起爭取投票權的活動。現在,非洲女性的權益正漸漸被聽見,而處於擁有完善男女平權知識下的我們,更應該助他們一臂之力,而更何況,那是不需要花太多代價的!


撰稿:Sandy

華山文創園區:閱讀練習曲

$
0
0


12月22日,可以在這個假日放鬆,與劉克襄、唐薇、吳昆達一起步行漫遊華山;也可以到華山的千層野台,聆聽講者汪麗琴、廖玉蕙精彩的悅讀故事;晚上,也可以聆聽蜃樓樂團帶來的抒情搖滾樂,讓你的壓力、憂慮瞬間而散。

也邀請您與參與TEDxTaipei -「悅。讀。」,讓我們一同聽見文字、看見聲音♪

悅。讀。

12月23日,更有愛慕書櫃活動,與你一起將愛送出,散播溫暖在冬季!

TEDxTaipei邀請朋友們在年末,回顧你今年的生活,放下過去,儲存更多新能量,帶入更多喜悅,豐盛生命♪

悅。讀。

$
0
0

華山文創園區:閱讀練習曲;悅。讀。儲存喜悅,閱覽生活!

12月22日下午兩點半,2位女人,2段故事,在華山千層野台,一杯暖茶的悅讀時光。

TEDxTaipei戶外開講,歡迎邀請朋友們在年末,回顧你今年的生活,放下過去,儲存更多新能量,帶入更多喜悅,豐盛生命♪

悅。讀。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things you will know. The more that you learn, the more places you’ll go.”

讀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學得越多,將帶領你到更多的地方 。

– Dr. Seuss, “I Can Read With My Eyes Shut!”


悅讀生活:

一朵花、一段旋律、一個微笑。
您有多久因為繁忙的腳步而忘記靜下來好好觀察身旁的事物了?
每樣物品、每個空間、每位用心生活者的背後紀錄著品味生活的態度。
在這個渴望回到純粹的年代,唯有品味生活才能培養出生活品味。

汪麗琴 – 好樣集團負責人

自空間裝飾設計至餐飲,在看似跨界的領域裡以致力於生活美學的實踐理念貫徹。執著於生活的溫度和故事,對於美的事物有著獨到的品味。
旗下好樣本事也於2012年獲選為全球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

悅讀生命:

生命的故事烙印在人生的扉頁上,我們每個當下都在創造回憶。
每段時光都是日後翻閱的見證,屬於自己的每段故事都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一段精彩故事的分享,代表一本好書的一章,你準備好悅讀生命了嗎?

廖玉蕙 – 散文作家

廖玉蕙為散文作家,亦有小說、論著等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吳魯芹散文獎、「文協」文藝獎章及中興文藝獎章,多篇作品被選入高中、國中課本及各種選集。
創作內容多以生活感觸為主,從生活事件深尋人生經驗與故事,並用精緻的詞彙傳遞真摯的情感,筆鋒帶著浪漫、幽默,情感濃烈深動。


悅。讀。

兩位女性午後的對談

$
0
0

陽光和煦的週二上午,TEDxTaipei和作家廖玉蕙及好樣集團負責人汪麗琴,兩位個性和人生經歷截然不同的女性,一同相約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由汪麗琴一手精心佈置的好樣思維(VVG Thinking)店內。認為自己個性較為傳統的廖玉蕙老師,和向來只認真專注於「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汪麗琴,共同描繪了彼此對於本週六下午兩點半【悅。讀。講座】的想像。

生活和美學,其實都是源自本身所愛的人事物

「我覺得台灣已不再是只求溫飽的社會,必須要創造出一種生活的價值,生活品質一旦變好,人民的努力才有意義。為了所愛的人事物而努力創造出的氛圍,這其實跟生活、美學有很大的關聯。」正因為深信透過生活美學的營造,能夠進而提升生活的質感與品味,也讓汪麗琴一手創立的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從一開始堆貨的小倉庫,到後來入圍全球最美20間書店,透過世界各地帶回的書籍和各類生活物品,美學—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

長期以來醉心於文字創作的廖玉蕙老師,則延續了汪麗琴的想法。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是兩人共通的看法,「汪麗琴是從美學的觀點來看,而我則是從愛的觀點來看。從出走與回歸來談,小時候遭遇到某些狀況,當下會覺得遇到挫折很失落,進而引發親子間微妙的互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孩子選擇遠走高飛?接著讓你想要回歸到一個家庭?以一個母親的角度來看,我能給予孩子什麼樣的愛與教育方式?」

汪麗琴

策展人Jason進一步指出,目前整體社會的氛圍是悲觀的,受到媒體及政治的導向,大多數的人會覺得對未來很迷惘,但仍然有很多人正努力地在耕耘,短期內或許很難看到驚人的成長,但也期待透過兩位講者的18分鐘演講,讓這股愛與美學的影響力不斷擴散。而汪麗琴則巧秒點出人們心中的不安,「我覺得正面的思考是相當重要的,整個社會如果只充斥著負面的消息,你會感到不寒而慄,進而不安、恐懼,你不知道未來要如何往前邁進。」因此,當天她將帶著幾本心愛的書在現場與聽眾分享,對於未來,仍要抱持希望與期待。


「做自己」最自在,「傳統美德」也未必是壞事

汪麗琴其實就是非常典型「做自己」的例子,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經過精心設計,擺設在店內,更期待讓喜歡這項物品的人,一同分享自己尋獲這項物品的美好回憶。「簡單來說,我就是每天起床後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擅長的事絕不勉強自己去完成,更不會不懂裝懂。」每當到了人生某個階段的回顧時,汪麗琴曾覺得年輕時應該要很厲害才對,什麼都要學習,但現在反思,卻覺得全部精力應該要集中在擅長的東西上。「年輕時確實要多嘗試,才能找出自己真正會的是什麼。年輕的時候,不要太在乎汲取金錢,當然要能夠維持生計,但也要多為自己著想,經驗的累積才是一個人最珍貴的資產。」

相反地,廖玉蕙老師則笑稱:『我是「大人想要我成為的那種樣子」,從小就很努力地取悅大人。』汪麗琴是在實踐自我,但我完全不同,重視家庭也重視父母,「或許是我比較傳統,但我覺得傳統也未必是壞事。即使到了雙親過世後,都還在思考要如何實現他們未完成的夢想?」


廖玉蕙老師

面對價值觀的交替,心態轉變多些寬容

談到現今的世代價值觀交替,從事教職已逾30年的廖玉蕙老師則提到,現在的年輕人無論是想法或做法上,都跟當時廖玉蕙老師所處的時代是截然不同的。談到印象最深刻的兩次經驗,某次在授課時隨機抽問該堂課的學生,那位學生在用電腦,當時以為在做筆記沒想到竟然在用Facebook聊天。「我並不想當下疾言厲色,結果學生回答:我沒在聽。或許作為老師我是有些懦弱,我也只是再把問題重複了一次然後他回答。幾天後遇到這位學生,他上前來對我說:老師我覺得非常對不起,上次在課堂上的回答太沒禮貌。」

當下廖玉蕙老師心裡很感動,在以前的時代學生不敢這樣做,甚至老師也不允許學生這樣做,「有時我會覺得應該要斥責他才對,但也許多些寬容,學生願意主動上前來道歉,這樣的處理方式或許更能夠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反省自己的作為。」

另一次則是廖玉蕙老師則回想起以前改考卷時,曾經在課堂上表揚最高分的三位同學,但其中一位個性低調沒有舉手,其他同學反而作弄了某位同學,廖玉蕙老師也鼓吹該名學生應該要開心地接受大家的表揚,但事後發現該名同學其實考不及格。回憶起當時,『當下我反省了自己,覺得有些懊惱。第二天我在學校遇見了這位同學經過我身邊向我打招呼,我走了幾步路回頭去叫住他,向他道歉,表示並事前並不清楚他是被同學惡作劇,後來我就看到他笑開來,他說:「沒關係,老師我學期末一定會更用功,考得更好!」霎時間,我看著他離去的步伐,輕盈且自在了不少。』這次的道歉經驗,也讓廖玉蕙老師突然領悟到,其實道歉不是太難的事。面對很多事情時,經常是沒有絕對的答案,這跟寫考卷是不同的。

志同道合的人齊聚一堂,話閘子一開便暢所欲言。廖玉蕙和汪麗琴,兩個來自不同世代的女性,從她們身上感受到勇氣、圓夢、實踐、正向,以及女性特有的堅毅力量,期待透過18分鐘,配上幾本好書、一杯熱茶,與我們一起分享對於【悅。讀。講座】的美好想像。

悅。讀。


撰稿:紀瑀瑄 Jessica Chi

Ron Gutman:微笑隱藏的力量

$
0
0

Nobody ever died of laughter!

「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會微微的笑、嫣然一笑、捧腹大笑甚是笑到前仰後倒!但是不管你是哪種笑,「笑」就對了!現在開始放鬆你的嘴部肌肉,讓你的嘴角牽動上揚,一起來啟動我們體內的幸福基因吧!

近幾年,關於「笑」這回事,成為了許多人研究的目標。學者開始提倡微笑體操,微笑治療等等專用笑容養生的方法,因為它不只令我們身心舒暢,更能減緩疼痛,改善生活品質,而連帶著用奇妙的感染力影響生活周遭的每個人!


微笑是所有人類最基本且具有生物一致性的表情

你知道人們有多少與生俱來的能力嗎?事實上「微笑」就是其中之一!Ron Gutman 指出,利用 3D 的超音波技術,我們能看見還在子宮裡發育的小嬰兒嘴角微微上揚,甚至是失明的嬰兒也會對人類發出的聲音露出微笑!除此之外,根據知名的表情研究者 Paul Ekman 所得出的結果,即使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食人部落裡,雖然他們和西方文化完全隔絕,但是微笑卻是不分地域種族的,想當然,食人族也會微笑!而從巴布亞新幾內亞到美國好萊塢,微笑便是我們共同的語言,代表著我們的滿足和幸福!

為什麼身處在經常微笑的孩子身邊,也會讓你經常微笑?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小時候挨罵時,只要趕快露出笑容,結果似乎愁眉苦臉來的好!你或許覺得很奇怪,但最近根據瑞典 Uppsala 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我們看著正在微笑的人時是很難皺眉的!為什麼呢?Ron Gutman 說明,因為微笑具有演化上的感染性,它能抑制我們平時對臉部肌肉的控制,甚至在模仿他人微笑時,還可以了解微笑的真假並辨別微笑者的情緒狀態!

一個微笑就像 25000 美金

你是否曾感覺在一陣大笑之後的心情特別好?Ron Gutman 指出,那是因為微笑會刺激人類大腦的獎勵機制,而這個笑容所帶來的刺激可比你想像的多很多!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微笑可以使大腦產生與 2000 根巧克力棒相同程度的刺激!而同樣的,微笑引發的刺激也和獲得 25000 美金的刺激相同!這樣的快樂基因,非但沒有惱人的熱量,反而可以幫助降低提升壓力荷爾蒙的含量,如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並增加提升情緒荷爾蒙的含量,如腦內啡,並降低整體血壓。


在現代人忙碌繁雜的生活步調中,常保笑容是重要的紓壓撇步,但是「微笑」並不是整天看著 youtube 上滑稽的影片所造成的短暫爆笑,而是需要長期的心態調整,漸漸讓它變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說不定隨著越來越多的笑容,你會發現枯燥的日常生活漸漸的明亮、美好起來!

那你還在夢想著成為千萬富翁,或擁有吃再多也不會胖的巧克力嗎?現在就動動嘴角,開始在臉上喜畫出喜悅和滿足的拋物線吧!


撰稿:Sandy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