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Helen Fisher:談論愛情

$
0
0

時間既沒有慈悲性,也不曾使任何人永駐青春。生命若長似短,那麼,該如何雕琢?才能使自己不留遺憾的瀟灑一生?

莎士比亞曾經問道:「情為何物?」
喬叟說過:「愛是盲目的。」
蕭伯納則說:「愛的成分不過就是,在兩個女人中過度高估了其中一位。」

什麼樣的愛情將能永駐人心、難以忘懷、輾轉難眠?男人與女人的關係,為何總是能養成心魔,啃的靈魂是甜是苦,Helen Fisher透過影片談論愛情、性慾與大腦的相互關係。

總是有種很神奇的事情是,在某天約會,朋友著了件新衣,你當下不吝嗇的給予讚賞,但也許隔天、或者下一秒就覺得稀鬆平常;但假若今天是你心儀對象穿了新衣,可能你到了下週ㄧ都還記得他(她)噴的香水、穿的衣服、使用的錢包等等!這聽起來也許有點荒謬,但若以元稹的作品為例: 「竹簟襯重茵,未忍都令捲。 憶昨初來日,看君自施展。」明顯地看出,心儀對象的魅力,似乎令人難擋,連張竹席都可使人睹物思人;在愛到高峰的時期,說不定你會誇張放大想像力,瞬間擁有無限精力,每日可與他同行,如同一個玻里尼亞人曾說:我想要一躍騰空!你可以整夜無眠,漫步到天明,一切順利如意時,你比平常還要快活,進展不順時,心情卻瞬間掉入深淵,就像一位紐約商人所說:「只要是她喜歡的東西,我都喜歡。」很簡單,愛情就是這麼簡單。

Helen Fisher解釋,會有這樣的原因,就在於大腦釋放旺盛的「多巴胺」, 就像你我的大腦也是如此運作,這是個特殊意義,這代表注意力將是影響心情起落的重要關鍵,Helen Fisher:「浪漫不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系列的情緒,這是種驅動力。」直接從精神上發動出來的力量,是精神上想望和渴求的部分,它像是你要吃那塊巧克力的「想要」, 你在工作上想得到升遷的「想要」, 是大腦的驅動組、驅動的力量。人總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殺,為愛而死,人為愛譜曲、賦詩、寫小說、刻雕像、繪畫、流傳了迷思和神話,世上超過175個社會,仍以這些方式留下了強大腦系統運作的證據,愛情經過實驗的結果,似乎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但卻非常有趣,它能帶來狂悲,也能帶來狂喜。

這股「愛的魔力」似乎從百萬年前開始,我們演化了三種基本的需求動力:性慾動力、浪漫愛情動力、以及和長期伴侶互相依存, 這些迴路深植在人體大腦中, 人類存活多久,這些迴路也將存活多久,這樣的存活,似乎亦如同莎士比亞說的「終究將歸於死亡的皮囊」,即便我們不相信,決心不動情,但大腦似乎有個伴侶藍圖,為我們選擇終其一生的真愛,至生至死。


撰稿: Aler 英圃華


自主學習之外,我們要如何改善學校教育?

$
0
0

相信許多讀者都欣賞過Ken Robinson在2006年前曾發表的演講「學校教育扼殺創意 」及這場演講的續集「教育該有自己的革命 」,今天首先要介紹的,就是 Ken Robinson 與 RSA Animate 合作的動畫影片「改變教育典範 (Changing Education Paradigms)」。

順著不斷流動的插畫筆跡,Ken Robinson 再一次向大家分析了現有教育體制的盲點,以及我們是如何像製造罐頭一樣,依照智力將孩子區分出所謂的優劣,逼迫所有人學習可能並不是他天賦及熱情的知識。他再一次地告訴我們,要創新教育就必須拋棄舊思維,重塑我們對智力及才能的看法,並避免從眾。


台灣學歷貶值的狀況已經越來越嚴重,無法突破升學迷思所帶來的後果也逐漸反映在社會和經濟結構各層面,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仍忽略技職體系和人文/藝術/體能領域的價值,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也缺少讓個體探尋自身天賦的空間。

這樣的社會風氣和僵化的教育模式下,一股自主學習的風潮因應而起;TEDxTaipei不久前就向大家介紹過許多自學的資源 ,也在九月底結束的年會辦了教育2.0 的單元,邀請到數位講者分享他們的看法;也在明日之星的單元中看到許多年輕人以實際行動改變這樣的價值觀。然而,我們所思考的是:除了鼓勵自主學習之外,我們要如何改善學校教育?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學校教育的價值和教師的角色又有什麼轉變?


在「為什麼要上學?」這篇訪談文章中,作家 Will Richardson 簡短的介紹他在TED電子書 Why School? How Education Must Change When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Are Everywhere 中的論點,帶領大家重新思考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學校價值及教師角色的轉變。

Will Richardson

Will Richardson 說到,部落格、維基百科、和雲端協作已經取代傳統教師、教室、校園,成為知識的主要來源;學校和教師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握有通往知識的唯一鎖匙。過去,人們建立學校的前提是因為教師、知識、和資訊是稀少的、被獨佔的,但現在狀況已經不同了。快捷的網路讓舊教育模式看起來很多餘。例如,我們在學校問孩子許多用google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在課堂上卻不讓他們使用網路。

也就是說,現在的學生和過去學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連接人群和知識的方式。我們不該再把學校視為一個場域,用來單方向地灌輸那些150年前被定義為重要的知識,而是該重新思考:我們讓孩子來學校,到底是希望他們學到什麼經驗、技巧、或知識?舉例來說,由於網路上人人都可編輯、刊登、傳播不同的資訊,而當過多(且不一定正確的)資訊到處流動時,批判思考的重要性就大幅提升了。我們所設計的學校教育,應該要讓孩子俱備更強的過濾與判斷資訊的能力。

但對於成長與不同時代老師或父母來說,這會是個困難的任務。Will Richardson 認為,所有教育者都不該迴避這個趨勢,而是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方法,並讓自己與科技接軌。TEDxTaipei作為一個分享故事與想法的平台,希望藉由這次分享引發各位讀者加入討論,思考學校教育在這個時代的意義為何、而我們又能透過什麼具體的方式改善它?

以下我們就選了幾則影片,與大家分享關於學校教育和教學方式的新點子,並期待聽見更多創新的想法!


Dan Meyer:數學課程必須改頭換面

數學老師 Dan Meyer 將數學分成兩類:一類是計算,不使用就會忘記,第二類則是應用數學,涵蓋了生活經驗、培養解題耐心、以及規劃問題的能力。而後者,正是我們希望學生們離開數學教室後也能保有的能力。

首先,先來看看目前的教學方式出了什麼問題。現實生活中,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通常是資訊不足、或必須篩選過多的資訊。然而在課堂中,我們演練的是強制性的問題及答案:編一個題目、提供充分的資訊、希望學生套用公式後解出答案,「就像舖了一條平順筆直的道路到另一端,並對於學生跨過途中一條小斷層而讚不絕口。」

為了突破這樣的教學方式,Dan Meyer 的具體建議可歸納成下列幾點:由對話引導出數學、將教材中的次步驟刪除、盡可能詢問最簡短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建構問題、並且不要幫太多忙。例如說:我們可以用一個斜坡的圖像引發對話,問:「哪一個部份坡度最陡?」讓學生自行討論。或是,簡單的問到「將水槽裝滿需要多少時間?」並由學生自行建構這個缺乏完整資訊的問題。


Diana Laufenberg:從錯誤中學習!

Diana Laufenberg 分享了許多她所設計的有趣課程,像是透過實際舉辦一個社區選舉來讓學生學習美國政府制度、透過訪問 Paul Rusesabagina 並鼓勵學生觀察自身生活中的典範來學習以負責和尊重的方式處理種族屠殺的問題、以及讓學生觀察媒體報導自行針對漏油汙染事件設計出別出心裁的圖表。在教學的過程中,她不斷地鼓勵她的學生擁抱失敗和錯誤的可能、在小組作業成果中讓學生自己發掘每個作品的優劣,而非權威地以分數決定高下。她在影片中批判了現今迷戀單一正確答案的文化,強調學習必定包含一定程度的失敗。


Shimon Schocken:自己建構你專屬的電腦課

透過自身自學的經驗,Shimon Schocken認知到:老師們並不一定要教學!而是該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並激發學生內在自我提升的渴望。因此,當他注意到大部份電腦課的學生連基本的電腦運作原理都不懂時,他便決定讓學生們從自行組裝一台可運作的電腦開始,逐漸進階到撰寫小型遊戲軟體程式。Shimon Schocken 和 Noam Nisan 為此所建立的線上電腦課程也出乎意料地吸引來了更多網友,透過他的課程自行組裝電腦撰寫程式等等。

Shimon Schocken 認為他所做的、並且也鼓勵更多教育者做的,是提供資源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並拋開傳統教育思維,不用分數評斷優劣,或讓學生們對失敗感到恐懼。而他正在進行的教學計劃涵蓋了四個重點:自學、從做中學、自我探索、及團體協作。


Emily Pilloton:尋求改變的設計教學

教育改革能否與設計結合呢?對創立 Studio H 的 Emily Pilloton 來說,答案是肯定的。Emily Pillotony 與建築師 Matthew Miller 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貧困的伯地郡進行他們的H計畫:重建這個地區苟延殘喘的公立教育系統。她分享了這個地區的居民是如何結合有限的資源和無限的設計思維,改變這個地區的教育環境。Studio H 的核心概念就是:不將居民視為客戶而是與當地居民一起設計、讓居民接觸設計、思考他們的需求。

其中, Studio H 讓設計與學校融合的作法獲得十分顯著的正面效果:透過「為教育設計(design for education)、「重新設計教育redesign education」、和「教導設計(design as education),Emily Pilloton 結合高中生的智慧、為窮困的鄉鎮帶來更符合需求的設計和新的機會,像是一個讓校長都捨不得走的電腦教室、由輪胎建成並可學習數學的遊樂場教室,以及許多因此而認識設計、參與建造、並培養出專業設計技能的學生們!


Taylor Mali:老師們做了什麼?老師們改變世界!

在看過這些教育家分享了他們的經驗之後,不知道各位讀者對於教師的角色及學校教育有什麼新的想像呢?過去,英文有句輕視教師的諺語:「能者行動;無能者教導。(”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 )」,便是社會忽視學校教育和貶低教師辛勞和創造力的證明。但就在短短兩天的TEDxTaipei年會中,我們看見了許多關注未來教育的朋友積極的想改變現況,也有許多年輕的優秀學生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框架,為台灣的教育帶來一股新興的力量,像是測量高鐵的吳承儒,能夠主動建構問題、搜集所需資訊和知識尋求答案;或是實習老師黃韋嘉,在課堂中透過射橡皮擦比賽引發學生發現物理原理、並藉由撲克牌遊戲讓學生瞭解質因數概念。

我們都尚未完全明瞭網路為教育帶來的錯綜複雜影響,而教師更是站在第一線上,肩負許多社會期待也承受許多檢驗。相信正在閱讀此篇文章的讀者們中,有不少就是從事教職或為人父母,而TEDxTaipei便在此向所有面對時代變遷、苦思未來教育方向、試圖透過教育改變世界的教育者們致上最深的敬意!!老師們到底做了什麼呢?詩人Taylor Mali說:老師們改變世界!


來源 > 文章:TED Blog – 10 talks on making schools great | 撰稿:劉耘

City 2.0 – 城市小革命 QA

$
0
0

TEDxCity 2.0 為全球性的活動,不同於以往的演講,City2.0是一個創造性的計劃,它影響生活、地球、國家、城市,這天,有七八十個國家在同刻凝思城市計劃,最令人喜悅的是,台灣也在這七八十個國家之中,與世界同進,創造更新的未來。

當天,我們除了探討生態建築、創意人才培養、無障礙城市,還安排與講者一起互動、對話,將深埋在心裡的問題、計劃一同討論,不因職業、性別等等因素而有差別待遇,選擇以一個「願社會更好」的心,面對我們的城市。
(以下為上半場講者與群眾的互動與討論)

簡志明 林崇偉 林以涵

Q:請問林崇偉先生的愛的米其林計劃,現在是從無障礙餐廳發展,那下一步是什麼?

林崇偉:將來可能還會有我愛電影院、我愛停車場,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發展,對於有需要改善自己服務情境的,他們將可以轉過來看這些服務,「設計來自於對話,來自於共同的創造。」


Q:今天在談city2.0,想請問簡志明先生,如果把義築放入都市,該怎麼呼應?

簡志明:都市每個人分配到的土地密度很高,但是部落卻有著很棒的空氣、鳥叫聲、海浪聲,我常在思考,會不會其實都市裡的人也需要義築的空間?我覺得在都市裡義築也是有可能達成的,這是一件熱血的事情!


Q:請問簡志明先生,你在做義築為何是以部落為空間?有沒有想過以游民為出發地?這些計劃是必會需要經費,那該如何解決?或者是不是有需要移植到其他團隊?

簡志明:找經費其實已經越來越容易了,我們其實有思考過,以遊民為出發點,但之後發現都市裡的遊民爭議太大了,就停止這個打算,至於為何不能以私人建築為出發點做修繕?我們發現,若我們這樣做,可能從A作了修繕,隔壁的BC也將陸續地找我們,這樣不一定是好的規劃。


Q:請問林崇偉先生與簡志明先生,在做社會運動,經費將有很大的門檻,在做無障礙計劃的時候是否是資金到期才開始作制作?建築是經費上極大的關卡,從事這樣的工作是否會因為經費不足而做修整,如何從中平衡?

林崇偉:「態度決定高度,格局決定結局」,假若你一開始動心起念的事情,是夠高夠遠夠對的,其實你不需太擔心錢的問題,坦白說,愛的米其林並沒有錢的回饋。可是你會明白,這樣的夢想,將會被分享,「只要你有一個勇敢的想法,就要勇敢去做!」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面的,那麼就會發生。

簡志明:只相信一件事情,就是堅持,還有夠勇敢,其實錢很不夠,但是我們會很努力想辦法宣傳,「如果覺得自己的夢想是正確的,那麼就堅持,然後夠勇敢」


Q:我們該如何培養設計思維,讓力量展現?

簡志明: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我會鼓勵大家,就是走進人群,若你的夢想跟這裡吻合,那麼你就去感受,你會發現這裡有不同的看法,這一定是由現場、互動、交流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到一個地方,可能沒辦法馬上找到答案,但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問題與答案的線索!
林崇偉:「設計,就是文化;文化,乃人心之華。」所謂的創意設計,並非天馬行空的,根源是從愛的能力散發,這就是一個最好的開始,設計這件事情,其實要考慮到很多層面,但最重要的,你必須要回到初衷,有沒有一種事情是,你連睡覺的時候都在想,那是一種你所做的事情,是一種招喚,只要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就不用擔心會沒有錢,就像是愛的米其林無障礙計劃!


撰稿:Aler 英圃華

TED-Ed:為什麼我們還找不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呢?

$
0
0

兩週前,平流層跳傘行動順利的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新的一頁。相信不少讀者都知道,這次跳傘所選定的沙漠: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羅斯威爾,就是傳說1947年曾發生飛碟墜毀事件的地點。這個在七月份剛屆滿65年的事件一直是個解不開的謎團,就如同我們對無垠宇宙的所有問題一樣。

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的TED-Ed動畫,討論的就是宇宙中其它生命的可能性。如果宇宙這麼大、可能性這個多,為什麼我們還找不到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呢?Chris Anderson 在這則動畫中試著提供這個問題的不同答案。

這個因為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簡單的一個疑問:「大家都去哪兒了?(Where is everybody?)」所發展出的龐大問題,就是著名的費米謬論(Fermi paradox):光是我們的銀河系就有五千億顆行星,且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大爆炸後九十億年形成,而人類的近代科技在短短幾百年間就突飛猛進、讓我們有能力探索宇宙;那麼,即便生命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只要以宇宙龐大的行星數量和年齡來估算,外星生命應該是普遍存在的,而這麼長的時間也早該讓這些文明發展到能夠聯繫我們的程度,不是嗎?

除非,地球上的生命只是一場千載難逢的意外插曲?有沒有可能,文明發展的本身就包含了自我毀滅的必然性,所以曾經發生過文明的星球,最後終將無法長存呢?或者,其實只是我們投入太空探索的心力和經費太少了?也有人認為,外星人可能早已研發出更先進的通訊技術,所以用我們現有的技術沒辦法聯繫上他們?

不論如何,就如同 Chris Anderson 所說的,即便我們永遠沒辦法找到或聯繫其他的外星智慧生命,地球發生生命這件事就足以令人驚嘆,而我們每個人此刻的思考和想像,將會是整個宇宙最不可思議的存在!

人類為了找尋其他外星生命,屢次嘗試了許多方法,例如向外太空發射名為阿雷西博信息(Arecibo Message)的無線電訊號,或是至今仍持續進行的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而下一次要介紹的TED-Ed動畫,就將用可愛的卡通告訴你,科學家們如何估算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可能性!


來源   >   撰稿:劉耘   |   影片:Why Can’t We See Evidence of Alien Life?

靈魂湧動的聲音,當代藝術家優席夫

$
0
0

優席夫

從當代畫家優席夫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很強烈的正向力量,畫中大膽的色彩,彷彿隨時都要奔湧而出;親炙本人,則更可以深切感受到優席夫美麗靈魂的波瀾湧動。在這篇優席夫的側記中,BIOS 將向大家介紹這位藝術家的生命經驗,他對於世界的關懷,是他創作的主要靈感,尤以其畫筆下的家人肖像、部落印象以及環境的描繪最令人難以忘懷,因此之後將會再針對這三項創作主題,進行更深入的創作對談,並陸續刊登在 BIOS 網站上。

優席夫總是一身簡單俐落的黑色 T-shirt,然而不論是其繽紛的作品或個人丰采,盡皆燦爛耀眼得令人一見難忘。他是來自花蓮玉里馬泰林村的阿美族畫家,長期旅居英國愛丁堡,其作品以源於自然界的色彩靈感以及部落族人的笑容,受到歐亞人士的喜愛。近年來多次返台辦展覽、講座,曾受嚴長壽之邀擔任花東藝術創作營講師,亦自主擔任部落孩子的繪畫老師。

我聽見自己的聲音

(優席夫〈我聽見自己的聲音〉,2011)


初次見到優席夫那天,他笑嘻嘻地用一雙大手與我握手招呼,並彷彿久沒見面的老朋友似的,一開口就迫不及待地告訴我:「你知道我剛從哪裡回來嗎?高雄小林村旁邊的那瑪夏部落。我去教小孩子畫畫!」

年少原本夢想在台灣成為歌手,最後卻因繪畫於英國發跡。雖沒有科班背景,卻憑著努力不輟的精神,從拮据計算著在咖啡館展畫的支出,到如今已有多年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參展的資歷。除了長期在國外憑著畫作向人分享台灣的色彩與容顏,優席夫屢次往返英國與台灣兩地,積極參與島嶼上的活動,作品中更不乏許多反映社會議題的作品。因為他堅信,身為一位當代藝術家的重要使命即「關注當代、創造未來」,即使朋友總笑他傻,勸他不必浪費機票錢來來去去,但優席夫認為唯有躬親加入島嶼的息動,想法才更有機會被看見、更容易被採納也更有實踐力。

優席夫

優席夫細數著他在台灣的種種行程與未來規劃,像個好奇的大小孩一樣,不論大事小事,他似乎總是充滿期待與活力,世界對他來說永遠那麼新鮮。而其中最令他興奮的,大概莫過於去當部落孩子們的繪畫老師了!他時而溫柔地追憶那瑪夏部落昔日的山明水秀,時而痛心感慨村落在八八風災後受到重創的情景。而說起部落孩子,優席夫既疼惜又疼愛。他們沒有很充裕的物質與教育資源,但各個都身懷絕佳的感受力與滿溢的才華。

「帶領孩子繪畫時,我會要求他們的創作需要包含三個元素:主題、創意與故事。」優席夫注意到孩子雖然很有才華,但往往不懂得如何透過口語讓人家看見自己,於是特別要求一定要發言介紹自己的作品,利用口頭講述牽引出每個人畫作中、內心中美麗動人的故事。譬如有個孩子某次畫了阿嬤的腳,那雙腳上滿是皺紋與疤痕,孩子說:「阿嬤為了我們下田耕作賺錢,弄得腳上傷痕累累。雖然別人會覺得很醜,但阿嬤的腳對我來說就是最美麗的腳。」話說到此,優席夫停頓了一會,滿足地笑著,我心內則因感動而一時語塞。

優席夫是一位對於自己的身分非常有使命感的藝術家,他認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即愛與和平,用畫筆美化世界與人心的同時,也可以凝聚各方的正面力量。有鑑於這樣的自覺,他除了透過擔任部落兒童的繪畫指導外,也相當關懷環保議題,最近以政府通過商業開發東部法案的台東美麗灣 BOT 開發案,特別令他痛心疾首──地方政府核准建商在台東美麗的杉原沙灘進行 BOT 開發案,當地不但是部落居民的生活範圍,同時也是綠蠵龜產卵的保育處所,人工開發帶來的破壞難以計數,政府與建商卻聯合犯法──許多部落族人與歌手都起而發聲保衛美麗灣。

優席夫

「藝術可以是個力量,但反對的力量仍然太少」優席夫感慨之餘,畫下了〈大地的容顏〉這幅作品,雖然圖畫與解說並無生狠的直接控訴,然而畫中部落少女驚恐的表情,以及畫面上潑灑如傷痕、如淚水般的油彩,在在表達了畫家對土地的疼惜。聽聞我們未曾親臨美麗灣現場,優席夫緊緊盯住我們說道:「沒去過要打屁股啊!去走走看看台東多美,順便去海灣看那棟像極了即將要溶化的奶油粉紅蛋糕建築。」

大地的容顏

(優席夫〈大地的容顏〉,2012)


大家常言「相由心生」,意謂人的內心狀態會影響外在形貌表現,而優席夫健康爽朗的形象,不僅反映了他對世界的熱心,更直接影響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鮮豔明朗、熱力四射,正是畫如其人、人如其畫。在這第一次人物側記的訪談結束後,優席夫仍不忘再三叮囑:「有空去花東走一走啊!」


來源 > 文章:Bios Monthly – 靈魂湧動的聲音──當代藝術家優席夫
採訪:溫為翔、潘怡帆
撰文:潘怡帆
圖片提供:優席夫
攝影:兄弟項

十場呼籲大眾重視環保的演講

$
0
0

隨著美國大選的接近,TED blog陸續推出各個議題的影片清單,希望透過這些演講帶來更多的公眾討論以及行動,而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便是十場與環境相關的演講。這十場演講橫跨了2009至2012三年的時間,主題也涵蓋了環保議題中幾個最常被討論的面向,包括氣候變遷、塑膠製品汙染、石油枯竭、浪費食物、用設計引發改變等等。

我們將這十則影片按照年份重新排列、並提供簡短的摘要讓各位讀者選取有興趣的主題觀賞,希望大家在看完演講之後,能夠以講者當時所提供的資訊為基礎,反思我們的現況:這些年,人們是否改變了對待環境的心態及方式?而台灣在這些環境議題,又各有什麼的對策及作為?而你我又能為地球做些什麼呢?


Al Gore:對最近的氣候變遷趨勢發出警告 (2009)

自2006年開始,著有《不願面對的真相》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便開始在世界各地演講,呼籲人們重視全球暖化這個議題。在這場2009年的演講中,他用影像清楚的告訴大家(當時最新的)南北極冰帽溶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也用諷刺的手法揭穿所謂「淨煤科技」(clean coal technology)的謊言,提出了他所想到的解決之道:發展再生能源。

演講末尾,高爾說到:「有句非洲諺語是:『如果你想走的快,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找個夥伴。而我們現在必須走得又快又遠。』」而將時間推到三年後的現在,我們走到哪裡了呢?你是否知道全球在因應全球暖化上有什麼新的發展?台灣所使用的能源有多少比例是來自再生能源、我們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與困境又是如何呢?我們期待各位一起加入討論!


Charles Moore:被塑膠充斥的海洋 (2009)

Charles Moore 上尉在這場演講中描述了我們「用完即丟」的社會風氣是如何造成嚴重的塑膠汙染,並帶我們追蹤這些塑膠垃圾的去向:它們漂流到大海中、聚集成島嶼、並被沖上海岸。演講中,我們看見剖開後充斥塑膠垃圾的信天翁屍體、被瓶蓋拉環纏住而變形的海龜、以及塑膠含量比浮游生物還要多的海水抽樣。而同樣也是介紹塑膠汙染的作品,有攝影師 Chris Jordan 拍攝的紀錄片《中途島》,描述大量塑膠垃圾如何危害數以萬計信天翁的生命。

也許是親眼見到塑膠垃圾汙染的規模、和這世界毫無改善的「用完即丟」價值觀,Charles Moore 上尉在演講結尾悲觀地總結到:「即使投入所有的人力物力,我們也永遠無法把海洋裏所有的塑膠垃圾清理乾淨。」你我身在現代社會、享受便利的的生活機能,也不免成為這場汙染的共犯;而我們是否能在每一次購買、丟棄商品(及其包裝)時,正視我們造成的無數生命悲歌、並重新定義生活中的「需要」?


Natalie Jeremijenko:轉換生態思維的藝術 (2009)

讀者們聽過環境健康診所嗎?Natalie Jeremijenko 是紐約大學環境健康診所(Environmental Health Clinic) xDesign 的主要負責人,在這場演講中介紹這個特別的組織,而他們的任務是:重新定義「健康」、替來看診的病患解決對環境健康的擔憂、並給予病患治療環境的處方簽!她介紹了這項結合公共藝術、工程思維、志工團隊的計畫是如何應用在生活中、改變人們對環境議題的看法,像是「遛蝌蚪裝置」、「消防栓植栽」、「太陽能煙囪」等等。好奇這些有趣的名稱到底是什麼嗎?按下播放鍵聆聽 Natalie Jeremijenko 分享這些創意點子吧!


Richard Sears:為石油枯竭做好準備 (2010)

石化工業與你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這些由古生物累積、漫長時光淬煉而成的石油,並不是源源不絕的。Richard Sears 在演講中樂觀地說到:石油永遠沒有用完的一天,但並不是因為石油的存量很多,而是因為他相信,人們能在最後一滴石油用罄之前想出辦法,就好比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石頭被用光了一樣。他用三個同樣分子組成物件:粉筆、石灰、與蚌殻作為比喻,問到:「除了煤炭之外,我們是否能製造出替代能源,只要把分子重新排列一下就好?」

由於科技的進步,人類有能力大量開採地球資源;時至今日,我們已快將自然資源消耗/破壞殆盡;此刻,我們是否僅能繼續樂觀的相信科技能夠為生態環境帶來解決辦法?各位讀者認為呢?


Dan Phillips:使用再生材料建造有創意的房子 (2010)

Dan Phillips 可說是資源回收界的大師,因為他能利用廢棄物,像是汽水罐、二手傢俱、甚至是蛋殻,蓋出一棟棟精美又別具特色的房子!在 2010 年 TEDxHouston 這場演講中,身穿簡樸服裝的 Dan Phillips 展現了他博覽群書所得的哲學與美學思維、揉合他對西方建築史了解,幽默的點出了一個現象:我們的社會鼓勵我們製造廢棄物、卻不鼓勵重新利用這些廢棄物。

他從五個角度分析我們不斷製造更多廢棄物的原因:(1) 人們對維持整體感和一致性的需求、 (2) 講究規劃/理智卻忽略感性/直覺的價值觀、 (3) 工業革命的影響、 (4) 人工費用高於材料費用、以及 (5) 柏拉圖完美形式的概念;而這些正是人類建築工業的基礎。從供應商、工程師、建築師開始,這些對「建築」的既存印象也因此推展到消費者、廣告商身上,導致最後房屋被商品化、而我們也逐漸遺忘對「房屋」的真正想像。

觀賞演講影片之後,我們不得不讚嘆這些房屋的精美、獨特,也隨著 Dan Phillips 的講述,重新思考我們對建築狹隘的定義、以及創造將建築結合再生資源的可能!


Jason Clay:知名品牌如何幫助拯救生物多樣性 (2010)

身為國際農業學及人類學專家的 Jason Clay 首先用了精確的數據詳細地介紹國全球人口數量飆升與糧食短缺的趨勢,並接著帶領我們思考:我們如何使越來越多的商品符合永續發展?由於消費者獲得的資訊極少、購物時決策的時間也極短,Jason Clay 認為,相較於由消費者推動市場機制,從生產者推動綠色消費是更為快速且有效的方式。

他說到,永續發展是個必須所有人共同關心、並且串聯各行各業的議題。但要怎麼完成這個龐大的任務?根據他的研究,全球有35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急需保護的地點,以及15項關鍵商品(包含棕櫚油、棉花、生質燃料、甘蔗、紙漿和紙、木材、乳製品、牛肉、大豆、魚油、養殖鮭、養殖蝦、鮪魚、熱帶蝦、白鮭魚)、近70億名消費者、350種主要語言;而最快的辦法,就是找出500家控制這15項商品的主要公司中,最關鍵的100間公司,並跟這100間公司合作,改變企業生產結構、建立環境友善的管道,使商品的製造過程中使用更少的資源、產生更少的汙染、卻能賺取更多利潤(make more with less)。如此一來,就可使市面上40%到50%的產品為綠色商品!

也就是說,在這個消費文化興盛的時代,企業家們其實擁有很大力量能做出對環境友善的改變。各位讀者曾經思考過手上的商品從何而來、而生產流程又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的原則呢?請與我們分享你的觀察!


Graham Hill:我為什麼要在上班日吃素? (2010)

你曾經想成為素食主義者但卻失敗了嗎?Graham Hill 也不例外。在TED2010 這場四分鐘的簡短演講,他分享了他成為「上班日素食者(weekday veg)」的原因,以及他成為減低吃肉量、減少環境沖擊一員的理念。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減低百分之七十的肉食量,但當想吃肉類的口慾來襲時,我們仍可以享用一餐含肉類的美食、不需太嚴格的要求自己完全不吃肉!像 Graham Hill 這樣較為溫和的提議,是否比起極端的堅守原則還要來得容易執行呢?若一周五天吃素對各位讀者來說仍然稍嫌困難,不如幫自己設定一個你認為可達到的目標吧!


Lucianne Walkowicz:仰望天際、改善被光害污染的夜空 (2011)

對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來說,滿天繁星的夜空已經成為奢求。Lucianne Walkowicz 提醒我們仰望天空,並告訴我們日趨嚴重的光害汙染。除了展示許多星空在都市/郊區、或平常/停電時的對照圖片,她提出了一個鮮少有人注意到的觀察:適用於室內的全方位照明燈泡用於室外時(例如路燈),由於人們僅需照亮路面,那些向上投射的光線(約60%)實則是被白白浪費、且也造成光害汙染的。

Lucianne Walkowicz 介紹了許多全民參與的科學計劃(citizen science project),像是GalaxyzooKepler、和 Planet Hunters等學習分析天文數據或參與找尋行星的管道;但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仍是真正抬頭看見星空時的感動。因此,大家不妨到Darksky這個網站,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來保護夜空!


Vicki Arroyo:為氣候變遷做好準備 (2012)

對於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Vicki Arroyo 所採取的觀點非常實際:我們該準備更完善的撤離計劃、並演練我們在危機發生時的決策。在 TED Global 2012 這場演講中,她所談的並不是如何避免暖化,而是呼籲我們該開始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必然災害。

Vicki Arroyo 從她的家鄉紐奧良所遭受的天然災害談起,陸續介紹了世界各地人們因應 (1) 風災與水災、(2) 熱浪及乾旱、以及 (3) 海平面上升等災害的有效方式及技術。而居住在颱風時常造訪的台灣,我們該如何改變我們的災害因應措施,因應每逢大雨必有水患及土石流的情況呢?


Tristram Stuart:全球食物浪費醜聞 (2012)

2012 在倫敦舉辦的演講中,Tristam Stuart 分享了他十五歲開始,由養豬經驗所引發的思考、以及他對抗社會中浪費食物情況的方式。他觀察到,不管是在農田或是大賣場,許多的食材僅因為賣相不好、大小不整、收割不易、或未在期限內銷售出,就直接被丟棄。這樣的市場機制其實大規模的浪費了土地所滋養出的珍貴食物。他向大家介紹了反消費主義(freeganism)的概念,並認為對抗食物浪費的關鍵在於改變社會風氣,讓大眾認為浪費食物是件不可接受的事。Tristam Stuart 也提醒大家,我們是有力量帶來改變的:藉由監督企業及政府、並在生活中盡力實踐不浪費的原則!


在這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看見人類科技文明發展至前所未有巔峰,也看見人類如何利用這些科技滿足無止盡的慾望、向大自然需索無度的攫取資源:例如正當北極冰帽正快速溶化時,各國石油公司卻無不紛紛爭奪海底那些更容易開採的石油資源。

然而,我們也同時看見,有更多人正意識到種種短視近利的價值觀,積極地想扭轉我們的生活形態、生產與消費模式,力求一個人類與自然永續共存的世界。而你我要在這個時代成為什麼樣的人、替我們的未來保留什麼呢?就看各位讀者怎麼定義自己在這時代中扮演的角色了!


來源 > 編譯自文章:Playlist:10 talks that show why politicians need to focus on the environment | 撰稿:劉耘

五場關於性別角色與刻板印象的演講

$
0
0

上個週末,凱達格蘭大道被滿滿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兩場遊行聚集起數萬位朋友,齊聲向政府呼喊著使社會變得更公正、更美好的訴求。而在週六舉行的同志大遊行不僅在今年邁入第十屆,也號召了超過六萬五千名朋友參加,突破去年的五萬人次,而參與遊行、連線力挺婚姻革命的團體也十分多元,涵蓋環境、動保、勞工權益、國際人權等。這次同志遊行的成功讓我們看見,台灣社會有越來越多人認識性別議題、並願意發聲,而更多人的「看見」與「討論」就是引發所有改變的開始!

今天,TEDxTaipei 要推薦給大家的主題清單:性別角色與刻板印象,便是順著同志運動的脈絡,從力圖改變「男性/女性」這種二元思考的同志議題,回溯到企圖推翻父權社會單一價值觀的女性議題,帶大家認識種種改變性別刻板印象的努力。

這五場演講各有獨特的觀點,演講的風格也十分幽默、生動、有張力;而在面對種種僵化的社會制度時,他們富有彈性的思維、積極卻不強硬的作風,也幫助他們找到了改變社會的方式。你曾在生活周遭發現任何關於性別的問題有待我們去改善嗎?不妨看看以下的演講是否能為你帶來些新想法!


Courtney Martin:重塑女性主義(2010)

大家先別被「女性主義」四個字給嚇跑了!活潑、迷人、坦率的講者 Courtney Martin 在這場演講中分享了她成長過程中領悟的、三個看似矛盾的道理:

她說:「長大好像就是不斷的否決過去,卻又突然想修正回來」,並分享了她如何因父母身為社會運動者的關係而認識女權主義,並逐漸摸索出一套更有彈性、更多元的想法。她也學會在「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時,保持著偉大的信念」,並訴說她想要有所作為的心是如何在經歷過沸騰、沮喪之後,因母親的鼓勵而繼續溫柔的前行。最後,她告訴我們:「長大不過是瞄準巨大的成功,然後徹底失敗」,但這並非要我們放棄夢想,而是學著在結果的成敗之外,學著看見人們對抗艱鉅難題時最珍貴的努力過程。

在走過這些旅途之後,她擁抱這些矛盾,並發現「在難以承受的狀況下行動、愛人,從中讓生命充滿挑戰和回饋」,是她的母親給她最大的啓發,也是她對於女性主義最深切的體悟。


Liza Donnelly:用幽默的漫畫改變社會(2010)

成長於性別意識保守的五零年代, Liza Donnelly 一開場便說道:「我曾經很害怕『女性特質』,但我已經學會了偽裝和彈性;事實上,我用一個有趣的小方式克服了恐懼」。她所說的方式,就是幽默的漫畫!「幽默依賴於社會的傳統。它扭曲一些我們已知的現況、隱身於行為守則和社會規範之後,製造出意外的效果」,Liza Donnelly 說到。

圖像是會說話的;而簡潔、直觀、幽默的圖像更能直搗問題核心、並且化解批判性言語可能帶來的不快,進而改變社會。也因此,在這場不到七分鐘的短短演講裡,觀眾的笑聲從未停歇,各位讀者也別猶豫,按下播放鍵與我們一起欣賞這些令人會心一笑的漫畫吧!也歡迎各位讀者到她的部落格欣賞更多作品!


Johanna Blakley:社群媒體和性別區分的終結(2010)

有別於上則演講中,講者透過幽默的漫畫直搗性別刻板印象問題,Johanna Blakley 在這則演講中提出的改變之道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社群媒體!

從媒體公司分析群眾的人口統計學來看,Johanna Blakley 所言十分有說服力:過去,媒體公司從所屬的群體(例如性別、年齡層等)推測群眾的喜好、行為、品味,進而製造各種產品與廣告;但現在,這些舊分類的意義已不那麼重要,而每個人的品味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不再由媒體公司預先幫我們定義!此外,我們也能在社群網路上輕易的謊報年齡、隱藏性別、與志同道合的人聯繫,而這便能直接的突破傳統的性別框架。

演講末尾,Johanna Blakley 說到:「你能想像一個不被性別刻板印象、或其他舊人口統計學定義給主導的媒體風氣嗎?我等不及想看看了!」這場2010年的演講已經經過兩年,台灣的社群媒體早已蓬勃發展;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同意她的觀點,又或者有什麼其他的觀察呢?請與我們分享!


Tony Porter:給男人的忠告(2010)

「出櫃」一詞,被我們普遍用來形容同志朋友們公開自己性向的時刻;而人們較常忽略的是,男人們也需要「出櫃」!在 Tony Porter 的演講中,他坦誠的告訴觀眾,他也曾經在教育他的一對兒女時,發現自己不自覺的因循着他父親過去教導他的方式,要求他的兒子遵守「男人的箱子(Man box)」裡的準則:男人是勇敢的、不會痛的、絕對不能有所恐懼、並且主導一切的。

這個「男人的箱子」不僅定義了男性「該有的樣子」,同時也暗指了:「女性並不擁有這些特質」,而 Tony Porter 指出,這就是為什麼世上仍有許多男性將女性視為玩物、施以暴力的原因。他誠懇地與我們分享了他在十二歲時走出這箱子所帶來的震撼、矛盾與恐懼,並期待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男人拋開這些角色設定。


Eve Ensler:擁抱你內在的女孩(2009)

呼應著上則演講中 Tony Porter 所提到的「男人的箱子」,劇作家 Eve Ensler 要大家想像的是一個名為「女孩細胞(the girl cell)」的概念;一個不論性別、人人都擁有的細胞,代表了情感、同理心、慈悲、熱情、開放、直覺,也是人類演化及存續的核心。

然而,這樣的「女孩細胞」卻是被現今的世界所拒斥的:我們不僅教導男性不該擁有這些特質,我們也讓女性學會否定、壓制這些特質。Eve Ensler 說,事實上,這些看似柔軟的特質帶來的成果,並不像世界所以為的那般脆弱:她反而能引發人類充滿智慧、無比堅毅、充滿愛和勇氣的行動。而那些令許多人自詡為勇敢的特質,例如果斷、掌控權力、陽剛等等,實際上阻礙了權力本身的擴張,也毫無解決世界越發惡化的鬥爭與搶奪。

Eve Ensler 因劇作《陰道獨白(The Vagina Monologues)》而發起《V-day》,致力於終結對婦女暴力運動,在這場演講中分享無數令人震驚的故事,道出了人們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殘忍行徑,也讓我們看見這些女孩用難以估量的勇氣克服那些艱困挑戰,並難能可貴的加倍回饋給世界。在聆聽過這些故事後,相信你也會被這人人都擁有的「女孩細胞」力量給感動、並迫不及待地與更多人分享!


「性別」一直是個涵蓋範圍極廣的議題,社會上各年齡層的人們也因時代背景的不同,對此各自抱有落差極大的價值觀。而我們理想的社會,是一個不因性別而產生壓抑、歧視、衝突的友善環境;每個人都能盡情地在人生舞台上自在地、安全地扮演自己最渴望演出的角色,綻放每個靈魂絕無僅有的舞姿。

也因此,我們關注對象不僅是女性朋友,也包含了同樣也被父權價值觀壓抑的男性,以及所有跨性別的朋友。我們邀請大家與 TEDxTaipei 一起思考:當「兩性平等」已毫無疑問被納入我們的基本課綱時,那些書面的、文字性的描述,能否成功的導正某些年幼時期,家庭與社會教育中不經意傳達出的價值觀,也就是那些對性別的刻板期待?

另外,除了耳熟能詳的「兩性平權」訴求,我們的社會能不能再往前進一步,打破所有「性別」中的「(區)別」,從二元框架中釋放出將每個個體獨特的靈魂,創造一個更有愛、更多采多姿、更和平的世界呢?我們期待更多人觀察周遭、發現問題、加入討論!


撰稿:劉耘

傳達愛,FreeBassel

$
0
0

今天,能有那麼方便的網絡資源,除了要恭賀科技的進步之外,不能忘記感恩持續為科技賣命的工作者,他們讓生活變的有趣、生動、跨界並且多元化。

10月23日,TEDxTaipei團隊抱著緊慎的心情前往insomnia咖啡廳,參與了由國際特赦組織與一些朋友們合作的「freebassel」活動,這是一個關於敘利亞出生巴勒斯坦男性Bassel Khartabil的故事。

FreeBassel

敘利亞在兩千年開始普及電腦,而Bassel是一位長期在網路工作的工作者,他除了有對於網路的熱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分享,在資源較為封閉的地域中,他嘗試分享重要的自由軟體文化網站(open clip art library),他幫助世界各地的網路工作者,消化各種疑難雜症,Bassel與他們工作,與各地的人們成為朋友,他的熱情與善心,不受邊界,靠著科技傳遞。

也許,在群眾的認知中,敘利亞的革命通常是激進、亢奮的,但其實很多卻是和平的抗爭,在敘利亞 Song of Defiance 這支影片中,有位獨立媒體的匿名記者以口白的方式,詳細的報導了敘利亞種種狀況,他們除了抗爭之外,也會在中午的時刻,集結人民舉行大型的抗議活動(聲音、快閃等行動),敘利亞的人們還透過改編流行樂,傳達他們想生存、想自由的慾望。儘管,臉書與youtube在敘利亞是被禁止的,但是他們仍盡量讓資訊流傳,許多網際網路工作者不斷地向外界求救!

敘利亞 Song of Defiance,這支影片反映了社群傳達的力量,更是呼應了 Bassel 是與敘利亞革命有相關性的,Bassel曾協助敘利亞創用CC組織的設立,並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舉辦工作坊,Bassel無疑的是網際上的天才,更是社群的動能者。

也許,我們並不認識Bassel Khartabil,但我們都知道臉書、youtube等社群的力量;當世界是多元化的,朋友就是無國界的,這次我們參與「freebassel」活動,用寫信的力量傳達信任與溫暖,集結更多的力量,讓希望最後的結局是和平幸福的。
如果,你也有這份意願,歡迎分享敘利亞 Song of Defiance這支影片,或者是進入「freebassel」網站,並用母語、英文、西文等,填下你的資訊與想傳達的話,讓我們用行動支持朋友,用科技傳遞溫暖。

FreeBassel


來源 > 撰稿:Aler 英圃華 | 照片:Tobie Openshaw


Jane McGonigal:能讓你多活十年的遊戲

$
0
0

牛頓被蘋果打出了萬有引力,Jane McGonigal則是在經歷腦震盪的衝擊之後,設計出了一套能讓我們的人生多活十年,也就是平均在每一小時內能多活7分半的適應遊戲。

壽命的長短,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廣受討論話題。在挪威神話中,有讓眾神長生不死的魔法蘋果;統治帝國的秦始皇也曾派人千里迢迢的尋求長生不老藥;而傳說故事中,更有偷吃了不老仙丹而奔去月球的嫦娥。而現今,長生不老已不是人人所致力追求的生活目標。誰不渴望活著?但重要的是,要活的幸福,沒有遺憾!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最近出爐的醫療報告 —

    人們在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
  • 我真希望我沒有這麼賣力工作
  • 我真希望和朋友們保持聯繫
  • 我真希望我能活得更快樂
  • 我真希望我有做自己的勇氣
  • 我真希望我的人生不是為他人,而是為自己而活

透過這份報告,有趣的事發生了!

科學家指出,在人們經歷過重大創傷之後,並不是只會遭受憂鬱和壓力等的後遺症,反而有些人能將創傷做為轉變的跳板,過著比原來更堅強,幸福的生活,而Jane McGonigal便是所謂「創傷後重生」的受惠者之一。在經歷過重生的人們指出了五項自己在生活上最大的改變,而這五項改變恰好和臨終前的五個後悔完全相反!

但是並不會有人因為想獲得重生的益處而刻意製造創傷吧!為此,Jane McGonigal設計了一個名為「Super Better」的小遊戲,讓一般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以下四種經科學證實有助於創傷後重生的適應力量。重點在於,經常使用這四種力量的人,居然能比一般人多出十年的壽命!


那麼,在這個小時內,就跟著Jane McGonigal開始多活七分半鐘吧:

(在每種能力中,選擇其一來動作)

    1.身體適應力:
  • 站起來走三步
  • 雙手握拳高舉過頭

經常增強身體適應力的人能讓自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並且能更快的達到自我療癒的效果,而最簡單的方式則為-站起來走動! 在我們沒有坐著的每一秒,都是在讓心臟變得更強壯!


    2.心理適應力:
  • 彈五十次響指
  • 從一百開始每個七個數字倒數

經常增強心理適應力的人能自己更容易集中精神,並有更大的毅力與決心。科學家指出,意志力就像肌肉,你越是鍛鍊,它越是強壯,所以就算像彈響指這種荒謬的小事,都是增強意志力的好方法之一!


    3.情緒適應力:
  • 如果你在室內,找一個窗戶向外看 如果你在室外,找一個窗戶向內看
  • 快速的在youtube或是google搜尋你最喜歡的動物寶寶

經常增強情緒適應力的人能讓自己有激發正面情緒的力量,所謂「三比一正面情緒率」便是產生三個正面的情緒,來抵銷一個負面情緒,它將大大的提升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4.社交適應力:
  • 和某人握手六秒
  • 用簡訊,臉書等等途徑和某人說聲簡短的感謝

從以上的活動,表示你確實從周遭的環境中得到更多力量,另外,與人握手六秒,更會提升血流量的催產素,這種信任荷爾蒙將會使握手的兩人產生彼此幫助的動力!


Jane McGonigal指出,透過以上四種小遊戲,你便能在沒有經過創傷的情況下,擁有這四種生活適應力,也就是只要經常保有三比一正面情緒率,不要坐著超過一小時,透過強化小目標來提高意志力,並每天向你愛的人尋求協助,長期下來便可為你多爭取到十年的壽命! 更重要的是,這將會是幸福快樂的十年,而且在臨終時,並不會有統計報告上的五大遺憾!

誰說所有的遊戲都會讓智商退化? 這個真的能讓你「Super Better」的遊戲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從現在開始,就對你身旁的人伸出這支幸福友善的手吧!


來源 > 撰稿:Sandy

Jonathan Haidt:討論自由和保守主義的道德本質

$
0
0

性格特質的研究者 Robert McCrae:「開放的人偏向自由、進步,左翼政治思想;封閉的人偏好保守、傳統,右翼的觀點。」 如果你知道這些特性的含義,便能理解人類難解的行為,藝術家和會計師迥異的原因也容易解開,藝術家的性格似乎豪放、灑脫、浪漫;會計師似乎有著邏輯的頭腦、理性的心靈、物質的靈魂,這也許不是必然的,但你卻可以從職業、思想猜測,他們喜歡看的書、衣服、飲食偏好等,只要你了解這個特性﹐你便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去連鎖餐廳吃飯,但你卻一個都不認識!而這個特性也能讓我們透視某些政治觀點。

假使,我們的目標是探究世界的無知,深刻體驗人生,那為何道德的多樣性卻使社會變得更複雜,難以理解對方?原因是:當每個人都分享一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便成為一個團隊﹐一旦進入團隊的核心,原本開放的思想就變的封閉。我想告訴你的是,這種感覺像是被道德母體限制住了,某一種特別的道德母體 所謂的道德母體﹐就像「駭客人物」裡面的大電腦一樣,緩慢的滑進你血液,住入你的細胞與神經。


「道德」究竟從何而來,如何定義?Jonathan Haidt與腦科學家 Gary Marcus,在閱讀許多人類學文獻、不同文化的道德書籍時,發現了五種道德基礎:

第一種是傷害 – 照護
我們都是哺乳類,我們都有許多神經和荷爾蒙程式讓我們與他人聯結,關懷他人、同情他人,因為那些脆弱容易受傷的人,使我們感受憐憫,進而讓我們對那些產出傷害的人有強烈的排斥。

第二個道德基礎是公平 – 相等
有一些模糊的證據,證明你是否能在其他動物身上找到相互性,但在人類身上的例子卻再清楚不過了。

第三個基礎是團隊忠誠
你可以在動物裡面找到群體、合作團隊,但這些組織通常不是很小,不然就是家人,只有在人類世界中,你看到一大群人彼此相處,一起合作,但在這例子裡,團隊合作是為了和其他團隊鬥爭,這大概是來自我們長時間的部落生態。

第四種道德基礎是權威 – 尊敬
人類的權威、權力、暴力並不是像其他動物為天性,而是以自願的服從,有時候甚至是愛的元素。

第五種基礎是純潔 – 神聖
純潔不只是壓抑女性性慾,而是任何理想、任何想法,右翼喜歡談論性方面的道德,左翼喜歡用食物成為一種道德指標,這些觀點也來自純潔,有關你願意觸摸和放進身體的東西。


其實不論是右派還是左派思想,我們的腦子被進化與設計、融合成一個團隊,這些過程並非是養成我們和其他團隊分開、無視真理的源頭。當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問題才是最需要解決,或者是認為他人總需要我們的權威、協助等等,若這些拯救的方法是最正確的,那為何還會產生不平衡、難過的事件? 我想,真正比較好的方法是,先了解我們是誰:了解我們自己的道德心理、了解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然後跨出去,就算只是一下子,跨出去,也許你的保守思想會有新的轉變;你的自由思想會有新的品質,如果你這樣做,你便可以培養道德謙遜,讓你自己離開這個自以為的心態,想想巨大的道德權威;再想想道德謙遜,這不是一體兩面嗎?


撰稿:Aler 英圃華

TED-Ed:虛構小說如何改變現實世界?

$
0
0

有人說,看小說是逃避現實、前往異想世界的方式;但你可曾想過,這些虛構的小說竟能改變真實世界?今天精選的 TED-Ed 就要向大家介紹,從經典名著《傲慢與偏見》到近代的暢銷小說《哈利波特》為何擁有點燃歐美社會思辨火花、引發公眾討論的力量!


這支以藍色為基調、步調輕快的動畫中,Jessica Wise 一開始便引用了十九世紀美國詩人 Emily Dickinson 的詩作《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告訴我們,書本是承載人類想像力的最佳工具: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沒有哪艘快船能如書本

Emily Dickinson 著 尤克強 譯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沒有哪艘快船能如書本
To take us lands away,
載我們遨遊四方
Nor any coursers like a page
沒有哪匹駿馬能如書頁
Of prancing poetry.
馳騁奔騰的詩章

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
最窮的貧民也可以出遊
Without oppress of toll;
無須為路費擔憂
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
這列驛車一點兒也不貴
That bears the human soul!
讓人類的心靈受惠!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接著,她從西方歷史切入,帶我們看見虛構小說與現實間的微妙連繫,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都可說是文學引發文化革命後的成果!首開先例的,就是 1740 年由 Samuel Richardson 所撰寫的小說《Pamela》。他想像了一個不分階級、自由戀愛的可能性,而這本書所引發的討論與後續作品就像轉動文化的舵手,帶我們航行到現今社會的模樣。

除了引發社會變革,虛構小說更可能引發思想革命:達爾文的《演化論》很有可能就是他反覆閱讀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後,被故事男主角的許多特質啓發的論點!但達爾文的論述在這個自然環境面臨崩潰的時代仍然適用嗎?Jessica Wise 說:也許不!現今社會需要的是更多《魔戒》中的團隊合作的默契,而非《哈利波特》裡的描寫的英雄主義思維。相信許多讀者對這兩部紅遍全世界的暢銷小說都不陌生;也許,在我們享用閱讀樂趣的同時,我們也像達爾文一樣,被這些故事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思維?

魔戒與哈利波特


虛構小說的力量也展現在許多國家的出版史上。不少當權者出於政治或文化等因素,將某些小說列為禁書、大舉查禁或焚燒。我們不難由此看出,故事引發社會改變的力量極為巨大,甚至可以影響社會、動搖政權!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動物農莊》就因批判獨裁體制與共產主義的情節而被多個集權政府列為禁書;中國明代的作品《金瓶梅》則因描繪大量腥羶性事而屢被查禁,僅有故事的節(潔)本能流通於市面;又或者,我們耳熟能詳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在十八世紀時就曾在多個歐洲國家被禁,只因擔心故事男主角低靡憂鬱的獨白會引發青年的自殺潮!由此來看,虛構故事的力量擁有許多樣貌,而這一切端看閱讀書籍的人們如何感受、思考、及掌握這股強大的力量。

禁書


如同作家胡淑雯曾說的:「小說的本命,該是撼動現實。」以故事作為形體,讓讀者把生命置換到故事中角色的立場、隨著每一次故事的峰迴路轉,漸漸設身處地體會角色的心情,如此所能引發的同理心和共鳴絕對大過生澀而疏離的論述;而當社會的集體想像有了強烈的情感作為支撐,撼動現實絕非不可能!各位讀者不妨想想,你是否曾因一個故事而改變你對一個議題、社會、人群的想法呢?對於未來世界,你又有什麼想像與期待?Jessica Wise 用這支動畫告訴我們:文明追隨著人們的想像,而 TEDxTaipei 便以約翰.藍濃著名的歌曲《Imagine》作為結尾,邀請各位讀者一起徜徉在美好的故事與幻想中,讓想像力自由奔馳吧!


註:

由於TED-Ed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Emily Dickinson said over a century ago that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to take us lands away, and it’s true. When we pick up a book, turn on the TV, or watch a movie, we’re carried away down the currents of story into a world of imagination. And when we land, on a shore that is both new and familiar, something strange happens.

Emily Dickinson 在一個世紀多前曾說過,沒有一艘船能比擬書本,能帶我們遨遊異想世界,而她所言不虛!當我們翻開書、打開電視、欣賞電影時,我們便被故事劇情帶往想像力的國度;而當我們上岸時,岸上的景象既新穎又熟悉,有些奇怪的事便發生了。



Stepping on to the shore, we’re changed. We don’t retrace the footsteps of the authors or characters we followed here: no. Instead we walk a mile in their shoes. Researchers in psychology, neuroscience, child development, and biology are finally starting to gain quantifi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ing what writers and readers have always known: That stories have a unique ability to change a person’s point of view.

我們在踏上岸的那刻被改變了。我們並不是追隨著帶我們前來此地的作者或角色的足跡。不,不是的,我們已化身為他們!近來,心理學、神經學、兒童發展學、和生物學的學者開始提出許多科學證據,證明一件作者和讀者老早就知道的事:故事有改變人們觀點的獨特力量。



Scholars are discovering evidence that stories shape culture and that much of what we believe about life comes not from fact but from fiction, that our ideas of class, marriage, and even gender are relatively new, and that many ideologies which held fast for centuries were revised within the 18th century, and re-drafted in the pages of the early novel.

學者們發現,故事形塑了我們的文化,而大部分我們所相信的生命意義並不來自事實,而是來自小說。現今我們對於階級、婚姻、甚至是性別的觀點都是十分嶄新的;許多延續了好幾世紀的思想體系都在十八世紀時發生改變,並被早期的小說改寫。



Imagine a world where class, and not hard work, decide a person’s worth. A world where women are simply men’s more untamed copy. A world where marriage for love is a novel notion. Well, that was the world in which Samuel Richardson’s Pamela first appeared. Richardson’s love story starred a poor, serving-class heroine who is both morally superior and smarter than her upper-class suitor. The book, challenging a slew of traditions, caused quite a ruckus. There was more press for Pamela than for Parliament. It spawned intense debate and several counter-novels.

請想像這樣一個世界:階級而非努力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女人被視為「未馴化的男性複製品」、因自由戀愛而結婚更是個全新的想法。其實呢,這就是 Samuel Richardson 在出版小說《Pamela》時的社會現況。Richardson 的愛情故事裡,女主角是個道德高尚、比起她那上流社會追求者還要聰慧的女僕。這本書挑戰了許多傳統觀念並引起大眾嘩然,討論這本小說的報章篇幅甚至遠多於對國會的討論。它引發了大眾辯論,也催生了往後幾本持相反立場的小說。



Still, for all those who couldn’t accept Pamela, others were eager for this new fictional world. This best-seller, and all its literary heirs,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Eyre, and yes, even Twilight, have continuously shared the same tale, and taught similar lessons which are now conventional and commonplace.

雖然仍有人不能接受《Pamela》,許多人卻對這幻想中的世界十分嚮往。這本暢銷小說及許多它的延伸作品《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簡愛(Jane Eyre)》、甚至是《暮光之城(Twilight)》持續地向世界訴說同樣的故事,而這些觀念也漸漸普及於現代、被社會接受。



Similarly, novels have helped shape the minds of thought leaders across history. Some scholars say that Darwin’s Theory of Evolution is highly indebted to the plots he read and loved. His theory privileges intelligence, swiftness, and adaptability to change – all core characteristics in a hero. Whether you’re reading Harry Potter or Great Expectations, you’re reading the kind of plot that inspired Darwin.

相同的,小說也改變了歷史上許多思想先驅的心靈。有些學者說,達爾文的演化論受到一本他喜愛的小說的高度影響。他的理論高度推崇智慧、敏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而這些特質都是小說的男主角所擁有的。不管你正在讀《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或是《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你所讀的就是啟發達爾文的故事。



Yet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his theory might not be the whole story, our sense of being a hero- one man, or one woman, or even one species taking on the challenges of the world might be wrong. Instead of being hard-wired for competition, for being the solitary heroes in our own story, we might instead be members of a shared quest. More Hobbit than Harry.

然而,最近的研究顯示他的理論並非真理;我們認為一個英雄人物或一個物種便能單獨迎向世界挑戰的意念,很有可能是錯的。比起與生俱來擁有競爭思維、或是想獨挑大梁的英雄心態,我們更像是一個擁有共同目標的群體;更像哈比人而不是哈利波特。



Sometimes, of course, the shoes we’ve been walking in can get plain worn out. After all, we haven’t walked just one mile in Jane Austen or Mark Twain’s shoes, we’ve walked about a hundred trillion miles in them. This isn’t to say that we can’t read and enjoy the classics, we should travel with Dickens, let Pip teach us what to expect from ourselves, have a talk with Austen and Elizabeth about our prides and prejudices. We should float with Twain down the Mississippi, and have Jim show us what it means to be good.

當然,有時候我們並不能完全體會書中所描寫的故事,畢竟珍.奧斯汀和馬克.吐溫身處的年代實在太久遠了。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沒辦法享受經典著作;我們應該和狄更斯一起旅行,讓皮普(《遠大前程》的男主角 )引導我們思考對自己前程的期望、或是和珍.奧斯汀及伊莉莎白(《傲慢與偏見》的女主角)談談我們的傲慢與偏見。我們也該和馬克.吐溫一起漂流到密西西比,讓《頑童流浪記(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 Jim 告訴我們何謂善良。



But on our journey, we should also keep in mind that the terrain has changed. We’ll start shopping around for boots that were made for walking into a new era. Take, for instance, Katniss Everdeen and her battle with the Capitol. Can Hunger Games lead us into thinking about capitalism in a new way? Can it teach us a lesson about why the individual should not put herself before the group? Will Uglies reflect the dangers of pursuing a perfect body and letting the media define what is beautiful? Will Seekers trod a path beyond global warming? Will the life and death struggles of Toklo, Kallik, Lusa, and the other bears chart a course for understanding animals and our place in their world?

但在我們的旅途中要謹記:我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了,而現在該換我們想像未來世界的模樣。例如,小說《飢餓遊戲三部曲(The Hunger Games trilogy)》中女主角 Katniss Everdeen 與她對抗都城(Capitol)的過程,是否可以讓我們以新的角度思考資本主義?或是告訴我們菁英主義有何不妥之處?小說《醜人兒(Uglies)》是否反映了我們追求完美體態,並讓媒體定義「美」所帶來的危險?《熊武士(Seekers)》中的 Toklo, Kallik, Lusa 和其他熊隻,能否走出一條渡過全球暖化危機的路,而我們又能不能被他們的生存故事激發起對於動物的關懷,並瞭解牠們眼中人類的模樣?



Only the future will tell which stories will engage our imagination, which tales of make-believe we’ll make tomorrow, but the good news is this: There are new stories to venture in every day. New tales that promise to influence, to create, and to spark change. Stories that you might even write yourself. So I guess the final question is this: what story will you try on next?

只有「未來」才能揭曉謎底,告訴我們哪些虛構故事終將成真;但好消息是,每天都是一場冒險,每則新的故事都有可能影響、創造、並引發改變!你甚至可以自己撰寫你的故事!所以我想,最後一個問題應該是:下個你想讀的故事是什麼?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Jessica Wise: How fiction can change reality

暴風雨來襲,重新思考極端氣候的七則演講!

$
0
0

hurricane-sandy

Sandy 颶風襲擊大西洋各地,媒體報導舉目皆是美東都會區的嚴重災情:水災、停電、交通中斷、紐約證交所宣佈停市等。而在媒體較少報導的巴哈馬、古巴、亞買加、海地、多明尼哥等地,災情更為嚴重;還未自兩年前地震復原的海地,現在更面臨糧食不足、霍亂肆虐的危機,急需世界的幫忙。

TEDxTaipei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七則影片,就將帶大家重新審視極端氣候來臨前的因應措施、遭到災害襲擊後的重建過程。除了審視因應極端氣候的方式,我們也將介紹暴風雨不為人知的秘密,並帶領大家欣賞來自這些極端氣候的藝術作品!


1. Vicki Arroyo:為氣候變遷作好準備(2012)

在上周為大家介紹的十場呼籲大眾重視環保的演講中,我們已向大家介紹過 Vicki Arroyo 於 TEDGlobal 2012 的這場演講;而再次提及它,便是希望更多人認識面對極端氣候的新方式。

在受到水災、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災害摧殘後,許多紐奧良居民利用重建的機會,將橋樑及住宅設計的更高,並結合更多高效能的科技產品;伊索比亞則開始建造山坡露台,幫助保存70%人口賴以為生的雨水;舊金山市則花了四千萬美金修改了下水道及排水系統;英國的泰唔士水閘則保護倫敦免於暴風潮的迫害。

除了基礎建設的改善,我們更該思考人的因素,例如撤離計劃、相關法規等。美國國會通過寵物撤離及運輸標準法,讓更多人在撤離時能夠攜帶寵物搭乘大眾運輸;伊索比亞提供了農業風災險、給予農夫負擔得起的貸款讓農夫自信的耕種;芝加哥市政府則大舉推廣綠化屋頂、分擔住戶及建商的成本,成功地緩和熱島效應影響、節約電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降低雨水流失。

人們面臨自然災害襲擊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而如何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審視現有的基礎建設、法規,並在建構未來時將氣候變遷的因子納入設計考量,是需要各行各業一起思索的重要議題!


2. Nathalie Miebach:源自風暴的藝術(2011)

大自然變幻莫測,我們生活在其中、欣賞她毫無修飾的喜怒哀樂;但當科學家用數據記錄下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夠更精確地掌控她的變化之後,這些數據往往就塵封進一般民眾無法理解的象牙塔內了。為了讓大家都看得懂氣象資料,藝術家 Nathalie Miebach 將資料轉換成雕像和音樂!

仿佛是跨領域的翻譯工作,Nathalie Miebach 將天氣數據轉換為雕塑和音符,而她的雕塑和音樂又是能雙向演繹的:雕像上的每一顆珠子都代表一種天氣元素,也能代表一個音符!而這超乎想像的作品用的卻是我們隨手可得的簡單工具製成:她用五金店便能買到的工具搜集環境中的資訊、比較網路上可查詢到的天象資料、編織在富有彈性的蘆葦梗上。

對於她的創作,她說道:「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這些作品挑戰了人們對藝術及科學的既定假設;這件作品會根據它放置的位置而有不同的解讀。將它放在藝術博物館,它便是雕塑;放在自然博物館,它是立體視覺化後的數據;將它放在演奏廳,它突然又成了一篇樂章!」

Nathalie Miebach 在這場四分半鐘的演講中僅播放一小段樂曲以及少部分製作颶風雕塑的過程,若各位讀者想欣賞更多她的作品,可到她的網站參觀!若我們的社會中,每個領域的人們都能夠突破科學複雜性、打破思考藩籬,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3. Robert Krulwich:颶風有多重?

在這則三分鐘的小動畫中,Radiolab 的主持人 Robert Krulwich 解釋到:天空中輕飄飄的雲比我們想像中要重多了,約等於 2/3 隻藍鯨重!而讓它漂浮在空中的原因僅是上升的熱空氣。如果這讓你感到驚訝,那麼,颶風的重量可是更難以想像!它攜帶了1080億磅的水,而這些水的重量換算起來,竟等於 360,000 條藍鯨的重量,比世界上真正存在的藍鯨數量還要多!


4. Caitria 和 Morgan O’Neill:如何在災難中站出來(2012)

2011 年,龍捲風襲捲 O’Neill 姊妹的家園,而她們在災後數天逐漸瞭解到人們對於重建的工作十分疏於準備。她們生動的重現了災難發生後的混亂場景:人群安危、捐助的物資、需要物資的地區和運送問題、志工可協助的時間、發佈消息的權限···「不,在無線網路發達的社區,利用科技來增進復原速度應該是更好的辦法!」於是,她們開始建立系統規劃志工及捐款,並發現了社區重建的三個主要問題為:工具、時間、和數據。

首先,大型救助組織在給予大量的資源後便會離開,而當地居民便使用excel、facebook等工具處理物資的流通,但這些工具確沒辦法幫助區別這些資源中的重要順序。第二,由於所有災難發生後的七天是網路搜尋量50%的關鍵時刻,如何在這七天內透過媒體力量,清算整個社區的主要損失,並收集到夠多往後重建所需的資源?第三,則是數據記錄:由於美國政府會針對聯邦認證的災難支付85%的損失,若所有的開銷,甚至志工的人力資源都能妥善紀錄,將會對重建工作非常有助益。

她們為這三個問題想出了解決方案:「重建工具軟體」,並將各種想法記錄在她們的網站 Recovers.org 。對於災害的重建,她們說道:「不管一個救援組織多麼好,他們最終還是得回家,但如果你把工具交給當地人、告訴他們使用方法,他們就成了專家」。而自然災害不少的台灣,能否從她們的經驗中學到什麼呢?

(在另一篇 TED Blog文章 “ Hit by a natural disaster? The first 6 things to do for your community’s relief effort ” 中,Caitria 和 Morgan 姊妹也分享了災後重建的首要六項任務,我們將於日後提供中文翻譯。)


5. George Kourounis:我們憤怒的星球(2011)

記得電影《龍捲風(Twister)》中不顧生命危險接近龍捲風、只為了近距離欣賞大自然的威力並取得科學數據的攝影師和科學家們嗎?George Kourounis 就是這樣的追風族!擔任電視節目 Angry Planet 主持人的 George Kourounis 有個人生目標:親身經歷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拍攝它們、並與世人分享!

「我試著在這地球上最毀滅性的事件裡找尋藝術。」,George Kourounis 說到。但與多數藝術家看待大自然與藝術的方式不同,他認為「自然」本身並不會創造藝術,而僅是各種自然趨力的交互變化;「藝術性」是人類感知後再賦予自然的,就如同災難一樣取決於由人類:若這些自然現象發生在無人跡處,它也只是「現象」而非「災難」。

George Kourounis 不諱言的談到這些自然現象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他如何肯定他的工作價值:當他捕捉到大自然最致命的一面,不僅能讓更多人重新與自然連結、體認到身為自然一份子的原始連結,更可能可以警告世人、提前作好準備。他與我們分享了他面對颶風、火山、冰山、沙漠的時刻,而身歷其境、完整的感受氣味、溫度、濕度、視覺的經驗讓他深信:當更多人看見自然最極端的樣貌、認識最壞的情況,也許我們能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這個星球!


6. Jeremiah Warren:颶風如何命名

Sandy 颶風、Katrina 颶風、Andrew 颶風… 這些風暴的名字是哪來的呢?在這則短短的影片中, Jeremiah Warren 解釋了颶風命名的邏輯: 首先,被命名的是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而不是颶風(hurricane)!而歷史上的命名規則也修改過:原本使用經緯度命名,但這個方式太過混淆而且難記。1953 年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開始使用女性的名字命名,直到1979年才開始使用男性名字。我們總共列了六個姓名清單,每年使用一個名單:一年中的第一個風暴會選擇 A 開頭的名字,第二個則是選 B 開頭的名字;而產生嚴重災情的熱帶風暴的名字將不再使用!


7. Rachel Kyte:從災後重建到災害預防(2012)

世界銀行永續發展副總監 Rachel Kyte 在日本 TEDxSendai 的演講中告訴我們許多驚人的數據:世界發生自然災害的次數是過去的兩倍,而過去三十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已達三倍以上、中低收入國家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及死亡人數幾乎可比擬一個國家的大小。面對與日俱增的自然災害,貧窮的社群是第一線受害者、承受著比以往更嚴峻的考驗,而全球氣候變遷將使糧食、水源、能源危機等困境更加棘手;更嚴重的是,未來人口將持續增加,且增加的人口有90%都在南亞和非洲等開發中國家。

Rachel Kyte 以她對農業、環境、能源、基礎建設、城市設計、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專業經驗告訴我們,要改善這一切的關鍵有兩點:(1) 改變增長途徑(growth path),運用更全面且環保的方式 (2) 讓災難風險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成為建設的一部份,在災難發生前就做好準備。Rachel Kyte 提到,日本就是災難風險管理做得很好的國家。建築物不僅在建設時考慮到災難的因素,法律規範、教育系統、和公眾討論也時常涵蓋災害風險管理。比起其他國家在災害發生時才大肆報導,日本公眾討論的不僅是「災難」而是「災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 not disaster, is part of the public discourse in japan.”)。

另外,我們必須改變「災後重建」的思考模式,轉而重視「災害預防」(”We need to move from a culture of response to a culture of prevention, a culture of resilience.”),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創造經濟效應。Rachel Kyte 說,目前人們僅花用捐助款項的 3.6% 於災害預防和準備,96%用於災後重建;但若我們在重建的過程中沒有轉換思維、預防未來的災害,每一筆我們所花用的錢都可能被再次摧毀。

Rachel Kyte 分別舉了三個例子,告訴我們投資災害預防的成功案例。第一個案例屬於公共領域:世界銀行在聖露西亞最常發生山崩的地區投資建設了山坡排水設備,而當暴風再次來襲時,建設好排水設備的五個聚落無人傷亡、損失極小,但其他地區卻如以往一樣,飽受山崩摧殘。第二個案例則屬於私人企業投資:西班牙卡塔赫納市的港口進出口商,因感受到氣候變化對其經濟效益的負面影響,主動投資港口的修復及更新,進行挖泥、增高周邊道路高度等建設,創造企業及居民雙贏的效果。第三,則是社群互助的力量:社群連結較緊密的社區往往在災害中應變得最好、也重建的較快,因為家人、鄰居、朋友,就是社區最強大精密的網絡!而日本社會在面對 311複合型災難時,就清楚的讓世界看到社群的力量。

如同所有因應環境議的辦法一樣,這些改變都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改變思維、由下而上推動社會改革!


台灣每逢大雨便有水患,颱風來襲時更常發生橋斷、山崩等災難。每一次政府的應變措施總是來得太慢,而及時的人力與物資運送也時常成為難題。我們是否該更用心的建設「預防」措施,不僅改善基礎建設、在設計時就把天災納入考量,也該重視人文社會層面,例如撤離系統、災害中的抉擇、建築法規、社區災後重建運作系統等等?

如同 Vicki Arroyo 在第一則演講中說到的,氣候變遷這議題太過重要,重要到不能只靠專家來解決問題;況且,我們正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而在這個二氧化碳濃度遠遠高出地球數百萬年歷史、氣候變幻莫測、極端氣象頻頻發生的世界裡,專家根本不存在!唯有當每個人都參與這場攸關人類生存的考驗、加入討論、提出更多創意解決辦法並身體力行時,我們的世界才有改變的可能!


來源 > 編譯自文章: Thinking about extreme weather:7 talks for the storm  | 撰稿:劉耘

TED-Ed:用「和平」向世界打招呼!

$
0
0

我們的世界中,許多文化衝突已成為無可迴避的事實,但人們對於和平的渴望也因此更為強烈了。讓我們隨著 Jackie Jenkins 一起探索孟加拉、緬甸、到非洲的賴索托的招呼語背後究竟藏有甚麼玄機!


Jackie Jenkins 在聯合國國際學校(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chool)工作。這所學校提供國際性的教育、並希望學生們不因國際化的教學和環境而忘本,十分強調各文化中的傳統的延續。身為教育者的 Jackie Jenkins 在這支繽紛的動畫中僅口述了幾種與和平有關的招呼語,但在畫面中其實藏有不少象徵和平的標誌,例如和平鴿、YEAH的手勢、嬉皮反戰標誌等等,各位讀者不妨看看你能辨認出幾個吧!


註:

由於TED-Ed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If you think of culture as an iceberg,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it is visible. Food, flags, and festivals, which are often talked about in schools, are the visible parts that we rightly celebrate. However, only when we look deeper, under the water, are we able to focus on the common values that connect us.

文化就像座冰山,只有一小部份顯露在海平面上。我們在校園中時常討論到的食物、國旗、和節慶是我們看得見並歌頌的,但只有當我們觀察海平面下更深層的部分,我們才能夠發現連結各個文化的共同底藴。


In what seems to be an increasingly troubled world, where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are being stretched, conflict within and between countries is at times heightened, while human rights are being ignored, this desire for peace grows ever stronger. Sometimes we see this common value emerging above the surface and becoming visible.

儘管身處於這個看似越來越混亂的世界,社會和政治系統被濫用、國內衝突和國與國之間衝突與日俱增、人權被忽略,人們對於「和平」的渴望卻越發濃烈。有時候,我們甚至能看見不同文化背後共同的價值從海底浮上表面、漸漸為人所知。


For example, it is part of everyday language used when people greet one another and welcome the new day. In many parts of the Arab world and parts of south Asia, such as Bangladesh for example, the greeting of “as-salamu alaykum” can be translated to “peace be with you.” The same is true as you walk through markets or into schools each morning in India, or Nepal, or Bhutan, where greetings of “namaste,” which has not only a strong message of peace- “the spirit in me greets the spirit in you” – but also its physical gesture, the palms brought together slowly at the heart, to honor a special place in each of us.

舉例來說,人們每天都會互相問好並互道早安。在許多阿拉伯國家和南亞地區,像是孟加拉,打招呼時說的 “as-salamu alaykum” 就是「和平與你同在」的意思。而當你在印度、尼泊爾、不丹的早晨穿越市集或走進學校,打招呼時說的 “namaste” 不只有個濃烈的和平祝福:「我內在的靈祝福你內在的靈」,打招呼的手勢也富有意義:雙手慢慢合起並置於胸口前,便是要讚美我們的心,我們每個人最獨特的地方。


In Myanmar, greetings of “mingalarbar” are met by bowing monks as they internalize a message where others add blessing to enhance the auspiciousness of the moment, or by giggling children as they scurry off to school. After many hours of hiking through the mountains of Lesotho, surrounded by the tranquility and rugged terrain, you are likely to meet a herdboy who has slept the night in a vacant rondoval and bellows out greetings of “lumela” or “khotso”, which means “peace be with you.”

在緬甸,僧侶用鞠躬作為招呼、或是孩童們着趕往學校的咯咯笑聲,便是將眾人祝福這些吉利時刻所說的 “mingalarbar” 內化到行動中。而在行走過 Lesotho 山林數小時、被靜謐的山林和崎嶇的地勢包圍時,你很可能會遇上一個前晚在空茅屋過夜的牧羊男孩大聲喝道:”lumela” 或 “khotso”,代表着:「和平與你同在」。


If you took a moment to research further the meanings behind “shalom,” or the Korean greeting, you would find that they too have deeply-seated connections to peace. However, they have become quick comments made to welcome, greet, and say hello, and in this overuse, have likely lost the focus that was originally intended when put into practice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years ago.

In highlighting this simple evidence of ingrained behavior, we can create the necessary shift in thinking needed to incorporate flexibility and open-mindedness in us all when looking at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如果你仔細研究的 “shalom” 或是其他韓國的招呼用語,你也會發現他們的文化也與和平根深蒂固的連結。然而,最近他們大量地使用這個招呼語,使得千百年前使用這些詞彙時的意念逐漸模糊。當我們注重這些簡單的證據、證明我們行為背後的共通價值,那麼我們在面對全球化時,將能富有彈性、心胸也將更包容開放!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Jackie Jenkins: Greeting the World in Peace

TED-Ed:捕捉真實的故事

$
0
0

上篇的TED-Ed與大家分享了虛構小說的力量;而今天,我們要往反方向前行,看看真實的敘事將如何聯結起這個世界!Michele Weldon 以記者的角度出發,介紹了撰寫新聞報導時的三個主要資料來源,以及在紛亂資訊中挖掘重點的訣竅.你曾經夢想過擔任記者,揭露世界不為人知的一面嗎?或者,也許我們並不以記者為職業,但在這社群媒體普及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電台,而你我都擁有從周遭挖掘好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的能力!我們該如何撰寫這些故事才能抓住更多人的目光呢?


註:

由於TED-Ed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Every day we are bombarded on all platforms of media with personal stories that span the continuum, from the embarrassing and the trivial to the dire and the critical. The foodie posting photos of every plate of lasagna he orders, the Iranian blogger describing the shooting death of Nedā Āghā-Soltān.

每天,各種媒體平台上持續不斷的個人故事轟炸著我們,有些令人尷尬、有些微不足道,有些則是極為驚悚或充滿批判性:從朋友享用的美味的意大利千層麵照片到伊朗部落客描述 Nedā Āghā-Soltān 被射殺的情景都有.

media


Authentic narrative is the glue that connects people, providing a compelling reason to keep reading. It makes the personal universal, transcends the individual, and makes a story timeless and humanistic. How, as a journalist, do you ask the questions that yield this type of narrative? You have to know what to ask of whom.

而真實的敘事就是凝聚人們的黏著劑、讓人們持續地閱讀故事.它構成了個人的小世界、並使其超越個體、並讓故事永恆並散發人性光輝.然而,若你是一位記者,你要怎麼問問題才能挖掘出這種故事呢?你必須知道問問題的對象!

narratives


Firs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every piece of journalism requires a trifecta of sourcing. If you picture the reporting process as depicted by a triangle, one side will be official sources, another side will be overview sources, and a third side will be unofficial sources. All three components are necessary in every well-reported piece.

首先,你必須瞭解每一篇報導都必須要有三種資料來源.如果你將報導的過程想像成一個三角形,其中一面會是官方資料來源、一面是概論式的資料來源、而另一面則是非官方資料來源.上述這三個元素對每一篇優秀的報導來說是缺一不可的.

narratives


The first side has official sources. Those are the people with titles and expertise, who own the company; are spokespeople for the movement. They tell you the numbers, and the answers to how much, how many, where, when, and who. A second side of the triangle includes overview sources: academics, consultants, authors, who are not directly connected as stakeholders, but have knowledge of the big picture. Yet it is the third side of the trifecta – unofficial sources – who hold the power of the individual’s insight. This is where you can find the why, giving consequence on the event, trend, phase, or idea and what it means on a soul level to someone affected by it.

第一個資料來源是官方資訊.這些擁有公司的權威人物及專家們是事件此時的代言人.他們將提供你許多數據,回答人、事、時、地、量等問題.第二種則是概論式的資料來源:學者、顧問、作者.他們並不直接與事件相關,但他們擁有建構事件全貌的知識.第三種資訊則來自非官方來源:擁有洞察力的評論者,而這便能讓你找出某個事件、潮流、某個階段、某種想法產生的前因後果,以及這些事件對人們的心靈產生什麼影響.

narratives


So how do you mine for the gems, identifying what is compelling from what is chatter? You ask surprising questions. To achieve the complicated, fragile human connection, you regard the stories of every subject as sacred. Realize that an anecdote is oxygen that breathes life into a grey story of exposition, facts and data. What the surgeon did at home the morning he operated on a woman’s brain tumor. How it feels to dream and train for the Olympics for a lifetime.

那麼,你要怎麼去蕪存菁,從紛擾的各種資訊中分辨出吸引人的資訊呢?藉由詢問出其不意的問題!而為了串聯起人與人之間複雜而脆弱的關聯,你必須慎重地看待每個故事,並瞭解趣聞軼事能夠讓枯燥的闡述、事實描述、和數據充滿生命力!例如,一個外科醫師在即將為一位女性進行腦部腫瘤手術的早晨會吃什麼當早餐呢?一位運動員夢想著奧林匹克奪牌並為訓練一生的感覺又是什麼?

narratives


There are times when it is important to convey information quickly, to present bulleted facts and updates. When a situation is urgent, when action is required now, when you need to know where the tornado will hit, how fast the fire is spreading, and if it will reach your home today.

有些時刻,能快速地傳達重點訊息與最新動態才是關鍵所在.當緊急事件發生時,你必須明確的告訴大家如何行動、需知事項、或者龍捲風襲擊地點、火勢蔓延的速度、以及火勢是否會在當天蔓延至你的家園.

narratives


But the narrative personal stor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buffet of journalism are pieces that have the luxury of a slow dance of information. It is this artful solicitation of story that will make the journalism memorable and will deliver the narrative bond that will connect us to each other.

然而,為新聞界增添最多色彩的個人故事報導,通常都是將資訊仔細消化後所得的作品.而這些吸引人的故事將使得讓一篇報導令人難忘,而敘事的力量也將使我們每個人相互聯結!

narratives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Michele Weldon: Capturing authentic narratives

Neil Harbisson:我聽見顏色!

$
0
0

試想,沒有「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甚至是「藍天白雲」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有一天一覺醒來,你發現你帶上了一副脫不下來的黑白濾鏡,那麼又該如何面對未來?

藝術家 Neil Harbisson,一生出來便被判定為天生色盲,對他來說,黑灰白,是所有對顏色的形容詞。

一支神奇的眼睛,也就是影像助視器,卻讓他在21歲那年,得以用雙耳聽見這些顏色!這支裝有色彩感應器的電子眼睛能探測到在他面前的顏色頻率,並將他們轉換為聲音傳到後方的晶片,再經由骨傳導來聽見眼前的色彩頻率!一開始,他必須記住顏色的音高,頻率,但逐漸的這些音頻變成了感覺,甚至不用特別去思考,就像我們看見顏色的當下反映一樣!

Neil Harbisson 指出,在夢裡,這些顏色的音頻是由大腦發出而不是一種透過軟體傳達的感受,這些電子儀器不再只是儀器,而成為感官的延伸,這讓他覺得自己似乎成為了半個機器人了!

到博物館聆聽畢卡索,去音樂廳看畫展,甚至連逛超市都變成一首交響樂!在衣著方面,從好看變成好聽的,開心時穿C大調,難過時穿b小調!那在飲食方面呢?從前我們依照視覺來決定食物的賣相,現在若是用顏色的頻率,你能吃下一首一首的歌曲!或許能創造出一盤Lady GaGa的沙拉,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的主菜,甚至瑪丹娜的甜點!相反的,將色彩轉換成音頻,那麼每一幅畫作都將有他專屬的主題曲。而在人臉方面,更能製作出聲音肖像!

現在 Neil Harbisson 甚至能聽見紅外線和紫外線,他鼓勵人們去探索自己無法感知到的領域,因而成立了半機械人基金會,他指出:知識來自於感知,若我們透過拓展感知,就等於是拓展知識,進而讓生活變的更富有變化與刺激!

一雙好手做好事,一雙好腳走好路,一般人有手有腳,五感健全,那你又在做什麼呢?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當你面對自己的不完美時,你會避而不見還是勇敢面對?逐漸失聰的貝多芬,依然能創造出命運交響曲;失去雙手的謝坤山,用口代手替人生彩繪;Neil Harbisson,不因色盲而放棄看見世界的機會。試想,當你睜開眼睛看到所有的顏色都在同一時間向你發出自己的音頻,那會是多麼難以承受!但或許這便是超越不完美所要跨越的那道障礙吧!色彩不再是雙眼的專利,Neil Harbisson曾經黑白的世界就此變得五彩繽紛,而這隻神奇的眼睛不也打破了我們對於五感知覺的桎梏了嗎!


撰稿:sandy


開放資料如何改善社會

$
0
0

最近關於政府開放資料,各界都有不同的聲音,請問各位內心的想法?

TEDGlobal 2012 的這場演講的講者 Sanjay Pradhan 生於印度 Bihar,全印度最貪腐的地區之一。他六歲時,家門前一輛載滿甜食的推車讓他興奮不已;然而,偷吃甜食的他隨後被父親嚴厲的處罰。後來他才知道,這個意料之外的禮物其實是要賄賂他父親的行賄禮。他的父親一輩子打擊貪腐,即便他時常因此受到騷擾和威脅仍堅定不移。在Bihar,官員們所做的事是填滿自己的口袋,而不是服務窮苦的人們。

另一件啟發Pradhan的事件發生在烏干達的一個熱天午後,當他在村落中行走時,豔陽讓他疲累而虛脫、幾乎昏倒。此時,村莊中最貧困的人邀請他到小茅屋中休憩、慷慨地給予他食物。當Pradhan事後了解,那位好心的人給予他的是他們全家人整整兩天的食物後,他決定加入世界銀行,此生致力於打擊貧困,將資源從富有國家傳遞到貧困國家。

然而,Pradhan當時對世銀的幻想很快的破滅了。當他努力的將發展貸款 (development loans) 提供給烏干達的財政部門後,他親自拜訪這個國家,卻發現新建好的學校沒有老師和書、新設立的藥局也沒有任何處方簽。Pradhan解釋到:傳統的救助常因為人為的貪腐而達不到預設中的效果;就算已取得經費,許多建設也無法真的幫助到需要的人,因為做決策的通常是少數菁英份子。更甚者,幾乎沒有管道可以追蹤這些經費的使用,因為這些發展基金的資訊通常是保密的。

如今,資訊發展使得三樣東西變得更透明開放了:(1) 知識、(2) 援助、(3) 政府。而這三個改變將大大的轉變世界銀行自1944年以來救援方式的缺點,貧窮國家的救助、發展、與貪腐問題也將有更大的改善可能。


舉例來說,以下就是Pradhan利用GeoMapping查詢肯亞的學校建設現況。途中,紅色的點代表了以援助基金建設的學校,而綠色區塊的顏色越深,則表示沒有上學孩童的人數越高。利用這個APP,我們不難看出,這些援助基金並沒有發揮它的最大效能,建設在最需要幫助的地區。

肯亞的學校建設現況


除了審視國際援助是否發揮最大效能,開放資料更能幫助政府將成堆而瑣碎的紙本資料視覺化,轉化成更直觀易懂的形式讓更多民眾參與公共討論,更直接的幫助社區發展。舉例來說,Pradhan展示了坦尚尼亞Tandale鎮的地圖編輯計畫(Open Mapping in Tandale)在短短兩個月內因公開資訊及民眾參與而發生的變化:2011年八月時,地圖上還是一片空白,兩個月後Tandale鎮的地圖已經有了所有主要的建設標記;更重要的是,民眾可以上網,將各地區所發生的問題回報在地圖中,督促政府改善社區!

坦尚尼亞Tandale鎮的地圖編輯計畫(Open Mapping in Tandale)-1

坦尚尼亞Tandale鎮的地圖編輯計畫(Open Mapping in Tandale)-2

坦尚尼亞Tandale鎮的地圖編輯計畫(Open Mapping in Tandale)-3


如今已身為世界銀行學院(World Bank Institute)副總監的Pradhan相信開放的力量能改變國際援助的現況。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發展機構開放他們的資料及計畫資訊,他也很驕傲世銀在2010年就引領這個風氣、開放了他們的資料。同時,各地政府也陸續將各項計畫的預算資料透明化,發展中國家更積極的尋找脫離貧困的新模式。以下就是七個世界銀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世銀開放資料的APP,而藉由這些工具,妳可以查詢到850個資料組 (data set)、11000個計畫、以及彙整了700個調查所得的資訊。這些特定的資料能以地圖或表格的型態閱讀、製成報告、並且立即將成果分享到社群網路上;更重要的是,這些APP備有英、法、西、中文四種語言!

Poverty DataFinder (適用於iOS、Android):
可取得120多個開發中國家的貧窮及發展不均資訊、查詢國內最富有及最貧窮的10%數據並分析貧富差距。

HealthStats (適用於iOS、Android):
可取得關於健康、營養均衡、及人口的資料,以及財務狀況、患愛滋病者比率,以及免疫者比例。

Jobs DataFinder (適用於iOS、Android):
可取得求職、工作所需技能、和經商環境相關資訊。

Climate Change DataFinder (適用於iOS):
可取得各個環境指標的資料,從電力網絡到二氧化碳排放皆有。

EdsStats (適用於iOS):
可取得教育相關的資訊,例如註冊就學人數、完成學業程度、教育費用、教師分佈狀況等等。

Africa DataFinder (適用於iOS):
可查詢到非洲53國近50年來的資訊。

DataFinder (適用於iOS、Android、Blackberry):
可將上述所有資料綜合在一起的綜覽式APP。

Sanjay Pradhan 說:「我的父親一輩子對抗貪腐,孤軍奮戰直至死前的那一刻。而對抗貪腐最重要的,是一個誠實的政府,以及所有民眾的參與及發聲。」如今,越來越多政府及組織慢慢走向透明化,提供了開放資料讓所有民眾檢視,而你我的參與、審視、和監督,就是讓世界變得更公平、美好的關鍵!


之前我們曾分享過另外一則TED Talks,“Jennifer Pahlka:如何用程式打造更好的政府?”,在TED2012年會上,Code for America 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Jennifer Pahlka,以12分鐘的影片介紹 Code for America 為政府完成的計劃,此組織的核心理念是協助政府透過有心、有能力的人與網路的力量,幫助政府透過此組織相關資源,共同建立一個屬於城市、市民、社區團體與創業團隊的網路,致力於重新想像二十一世紀的政府。(閱讀更多)


在台灣,亦有一群人注意到我們現在公民社會中需要什麼,因受到 Code for America 的啟發,他們提出一個為台灣設計的計劃,名為Code for Tomorrow,他們打算發起一個「寫程式改造社會」的非營利活動 / 組織,號召資訊界的朋友,用專業能力改造我們自己的家園,可能從社區小事做起,但也可以從極需被關注的議題著手。(閱讀更多)


在上個月,Yahoo 舉辦Yahoo! Open Hack Taiwan 2012,比賽必須在24小時內利用程式設計專業能力實踐創意。

參與 2012 Yahoo!奇摩 Open Hack 的六十多組團隊中有 23 組使用了台北市政府的開放資料(Open Data),台北市資訊局主任秘書張郁慧女士在致辭時也提到目前市政府開放資料的發展狀況,她說目前台北市政府已經開放共計 155 項的資料,總共被使用超過 80 萬次。她也表示其實民間對於該如何運用這些開放資訊,比政府部門有更多的想法,像這次獲獎的六組團隊中就有四組運用了政府資訊。(本段取自: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 2012 Yahoo!奇摩 Open Hack 獲獎作品發表會

Yahoo! Open Hack Taiwan 2012
(圖片來源:Yahoo!企業部落格)


開放與分享,都是這個世代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早期人類從懂得藉由分享去建立更好的社會關係,不過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有部分人類發現,如果能控制資源,就能控制其他人,並且服從於他,讓這些社會關係建立在個人之上。而這樣的社會關係的建立會在商業、教育、宗教、文化、政治。而這些層面產生很多控制主義,他們希望藉由少數人的控制,獲得其中最大的利益。這段黑暗時期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人們發現控制主義是限制人類發展進化,到了二十世紀,藉由科技以及人類原有的分享基因,很快的發展出具有相當高度的社會關係。

從以上的事實,我們該去思考,身為人民的我們,該問問自己:『想留什麼樣的世界給下一代?』,我們的下一代需要面對更多挑戰,而我們必須協助改善這個環境,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D Blog – The World Bank’s open data: 7 apps to explore  |  翻譯:劉耘  |  撰稿:劉耘、林義閎

Carl Honore:享受慢活!

$
0
0

在這對速度過於迷戀的世界中,我們似乎很難完整且快樂的做完每件事情,朋友的飯局總匆促結束、公司的加班是例行公事、與伴侶的性生活也快速消化,本是享受甜蜜、喜悅的生活,但我們卻在不知覺中與竟忙碌為伍!?

Carl Honore在演講內提起愛上慢活的重要性。試想,假使我們想將事情做得更好、更有品質,我們會怎麼做?古人常言:「慢工出細活」,究竟這個「細活」與「慢工」有什麼相應關係?快速的時代來臨,手機的快速撥出鍵、食物的簡單速泡、溝通轉為便條化……等等,足以證明我們的時代,除了進步、簡化外,卻缺少了慢慢傾聽的好品質。

Carl Honore提出了一個警示:「這種競走式的生活方式對我們其實是有傷害性的。」如此地沈浸在崇拜速度的文化中,我們忽略了生命各方面所要付出的代價,健康、飲食、工作、甚至是關係上,環境上以及社會上所造成的影響更是不用提及,有時候我們需要一個警示,但通常這個警示卻非好現象,舉例來說:疾病的爆發、心靈的「我再也受不了」的呼喊、與朋友或情人的關係凍結等等,泡影試的生活漸漸發生,如果你逐漸意識到這些警示,並問該怎麼解決?答案很簡單:「耐心」將是絕妙良方!

難道不是嗎?因為沒有時間好好按手機,所以使用快速撥號;沒有時間吃飯,進而食用漢堡和泡麵;沒有空閒與情人甜言蜜語,回家累暈了便轉頭就睡,如果耐心,是通往成功的一個良方,那麼速度減慢,似乎是必要性的抉擇。

Carl Honore的讚賞慢活,並非要將生活的速度全盤慢化,而是要去提醒在生活時,我們忘記讚賞自己、讚賞工作、讚賞情人,現在,如果你思考世界是如何變得如此快速?通常我們會想到城市化、消費主義、工作環境、科技等,若先撇開這些不談,卻可能發現更深層的問題核心—「我們如何看待時間」。

班傑明富蘭克林:「時間就是金錢」,這似乎是事實,卻也創造了一個方程式:時間是稀少的,於是,我們加快速度;我們試著在極限的時間內做更多事,我們把每天每刻轉變成一場朝向終點線的賽跑,有趣的是,這個終點線我們永遠也抵達不了!

假若你沒有勇氣從快速思維中跳脫,幸好,全球已經有了對「快總是比較好」的文化有所反動,全世界,都有人在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他們在放慢速度,雖然老一輩的智慧說如果放慢速度,將被時代拋棄,但事實上結果卻是相反的。在正確的時候放慢速度,我們發現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能吃的更好,性生活更和諧,工作品質也提升,甚至活得也更好。

「國際慢活運動」正在世界各地進行。義大利,發起了慢食運動,細細咀嚼食物,心存感恩,反而更能使心情愉悅,他們甚至發起了慢性性愛活動,實驗結果是:親密感增加外,心情更為喜悅,瑞士、丹麥和芬蘭為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前六名,但他們的工作時數短到讓人忌妒,因為有更多的空間休息,更使得他們工作時更專心更成功,某種程度上,這些改變將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因此,如果你願意做得少一些,選擇扎實,並給事情多一些時間,好好享受事物,品味事物,甚至是放鬆,生活將會活得更好更有品質,事實上,慢活的根本基石是「掌握速度,而不被速度掌控。」想過得更好?就貪心慢活!


撰稿:Aler 英圃華

TED-Ed:重新思考「進步」— 循環式經濟

$
0
0

每當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產品壞掉時,我們是否總是在查詢維修費用後,心想:「維修費這麼高,不如買一台新的吧?」我們的社會充滿這種「用過即丟」的思維,主因便是這些產品在製造過程中並未考慮到物品損壞後的處理方式;甚至,許多公司是鼓勵消費者拋棄舊商品的!

動畫中,成堆的廢棄物佈滿了青翠的草地;而在真實世界中,我們隨手丟棄、未能回收的廢棄物,往往就流向大海,汙染著海洋生物及沙灘;即便是送入焚化爐的垃圾也未從這地球上消失,它們將空氣沾染上有毒氣體、許多沙灘也散佈著未妥善處理的爐渣灰。我們思考的是,有沒有辦法在生產過程中,就將物品損壞的處理方式納入設計呢?

landfill
shore
(照片來自:《我徒步!邀大家一起守護海洋》   |   攝於:2012.11.04北海岸石洞以北海岸)

今天介紹的 TED-Ed 動畫中,作者 Joe Iles 向我們提出的想法,就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工廠將物品製成可拆解的樣式,使得物品損壞時,消費者能夠更換損壞的零件即可。而在選用材料、包裝、運送的過程中,也將永續發展納入考量。另一方面,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以試著改變我們對於「所有權」的思維!

circular-conomy

先前為大家介紹的《十場呼籲大眾重視環保的演講》 中,我們介紹了Jason Clay:知名品牌如幫助拯救生物多樣性這場演講,同樣也呼籲著更多的企業改變舊思維、將生態納入產品的生產過程!如同影片末尾所說的:「我們有個絕佳的機會展開新的視野、而非被眼前的沮喪給困住。擁有創意和創新思維的我們,確實能重新思考並重新設計我們的未來!」

circular-conomy


註:

由於TED-Ed官方還在進行網站與影片的中文化,目前尚未開放有中文字幕的TED-Ed影片。如果對完整中文稿有興趣,以下是我們為您準備的影片中英對照稿,敬請參考:



Living systems have been around for a few billion years and will be around for many more. In the living world, there’s no landfill; instead, materials flow. One specie’s waste is another’s food, energy is provided by the sun, things grow and die, and nutrients return to the soil safely. And it grows.

生態系統已經存在在世上數萬億年,且會繼續存在下去。自然生態中沒有掩埋場,物質源源不絕的循環:一個物種的廢棄物是另一個物種的糧食、太陽提供能量、而養份在經歷生長及死亡後,安全的回歸土壤;萬物生生不息。



yet, as human, we’ve adopted a linear approach. we take, we make, and we dispose. a new phone comes out, so we ditched the old one. a washing machine packs up, so we buy another. each time we do these, we are eating into a finite supply of resources and often producing toxic waste. it simply can’t work long-term. So, what can?

而人類發展出了另一套線性發展:我們攫取、製造、然後丟棄。新的手機問世後我們便拋棄舊的;洗衣機壞了,我們就買台新的。每次我們這麼做的同時,我們便在逐漸消耗我們有限的資源,並且製造出有毒廢棄物。這樣的發展模式實在不是長久之計。那麼,什麼樣的模式才能長久維持下去呢?



If we accept that the living world’s cyclical model works, can we change our way of thinking, so that we, too, operate a circular economy? Let’s start with a biological cycle. How can our waste build capital rather than reduce it? By re-thinking and re-designing products and components and the packaging they come in. We can create safe and compostable materials that help grow more stuff. As they say in the movies: “no resources have been lost in the making of this material.”

如果我們都同意,自然生態中的循環模式是能夠永續的,我們是否能改變我們的想法,創造一個循環式的經濟?讓我們看看自然循環怎麼運作吧!我們製造的廢棄物如何才能創造、而不是消耗經濟效益?藉由重新思考、重新設計產品和它們的包裝!我們能製造安全且有機的材料,創造更多產品!就像電影中說的那樣:「製造這些產品的過程中完全沒有資源被浪費。」



So what about the washing machine, mobile phones, fridges? we know they don’t buy a degrade. Here, we’re talking about another sort of re-think; a way to cycle valuable metals, polymers, and alloys, so they maintain their quality and continue to be useful beyond the shelf life of individual products.

那麼,那些壞掉的洗衣機、手機、和冰箱怎麼辦呢?我們都知道壞掉的東西無法販售,那麼何不轉換思維,思考如何回收其中的貴重金屬、合成務、和合金,讓這些生活用品能夠在過了保質期後,品質和功能不減?



What if the good today become the resources tomorrow? It makes commercial sense. Instead of a throw-away-and-replace culture we have used to, we adopted a return and renew one, with products and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to be disassembled and regenerated.
One solution maybe to rethink the way we view ownership. What if we never actually own our technologies, we simply license them from the manufacturers?

如果今日的商品能夠成為明日的資源,不是很合乎商業邏輯嗎?拋開我們所習慣的「用過即丟文化」,我們選擇一個可回收再生的模式:產品及零件都設計成可拆解和再生的模式。而另一個解決辦法,也許是改變我們對於「所有權」的思維:如果我們從不真正擁有這些科技產品,而只是從製造商取得「使用權」呢?



Now, let’s put these two cycles together. Imagine if we could design products which could come back to their makers, their technical materials being reused, and their biological parts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value; and imagine that these products are made and transported using renewable energy. Here we have a new model that built prosperity long-term.

現在,讓我們將這兩個循環放在一起。想像一下,若我們設計出的商品能夠被製造者回收、技術性材料能夠回收、而生物性材料能夠創造出農業價值、甚至這些商品的運送過程是使用再生能源,那麼,我們就建構了一個能長期維持繁榮的新模式!



Good news is, there are already companies out there who are adopting this way of working. A circular economy isn’t about one manufacturer changing one products. It’s about all the interconnecting companies that form our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y coming together. It’s about energy, it’s about re-think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itself. We have a fantastic opportunity to open new perspectives and new horizons instead of remaining trapped in the frustrations of the present. With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we really can re-think and re-design our future.

好消息是,有些企業已開始轉換成這樣的思維!但循環式的經濟並不是一家工廠改變單一產品就成完成;這需要所有製造我們基礎建設與經濟的各產業上下游工廠齊心改變、連接著能源議題、並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生產模式。如今,我們有個絕佳的機會展開新的視野、而非被眼前的沮喪給困住.擁有創意和創新思維的我們,確實能重新思考並重新設計我們的未來!


來源   >   撰稿及翻譯:劉耘   |   影片:Re-Thinking Progress: The Circular Economy

Candy Chang:在我死之前,我想…

$
0
0

「很多故事,從來不曾結束;很多人,從來不曾離開。」

每當我們經歷了人生中的轉折,腦筋好像就被打了個結,你會選擇永遠被它勒的緊緊的,或是選擇把結打開繼續生活呢?

Candy Chang,在幾年前,毫無預警的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這讓它重新思考了關於死亡的定義,並在朋友的協助下,將位於紐奧良的一幢廢棄房屋,改造成一個巨型的黑板,上面寫滿了同一道填空題:

在我死之前,我想________


你是否曾經想過,在生命中哪些事對你最重要?而這些事,是否也因為明天的一場會議,下禮拜的一個簡報,而漸漸在人生藍圖裡被擦拭。但是,在這個時空裡,或許有人再也沒辦法回答這道填空題,而要感謝的是你還好好的坐在電腦前呢!

在紐澳良,居民們填滿了所有在巨型黑板上的空格,甚至有更多答案穿插其中!
「在我死之前,我想越過國際換日線」
「在我死之前,我想種下一棵樹」
「在我死之前,我想再抱她一次」
「在我死之前,我想做回真實的自己」
「在我死之前,我想…」

對Candy來說,至親的離開,讓她將這幢曾經被遺忘的建築,變成了一個提醒大家莫忘初衷的地方,從這道牆上,讓大家知道,我並不孤獨!

我們總將自己最私密的那些話,毫不保留的展現在最開放的空間,而又從這個開放的公共領域中,讓我們的心情得以抒發。在各式各樣的提問牆上,我們做的第一件是往往不是拿起筆來寫,而是靠過去看看別人都寫了點什麼。因為它就像一個沒有時空限制的交流空間,我能因為別人的留言而會心一笑,或因為別人的留言而潸然淚下,沒錯!因為這些正是我在想的!

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一面牆壁,讓空氣中充滿了無形的對話,更在我們心裡留下了一個反問的省思。

在我死之前,我想________

深呼吸,閉起雙眼,離開電腦一會兒,看看眼前浮現出什麼,看看是否在睡前,明天的手機行事曆上會出現「提醒:________」!


撰稿:Sandy

Matt Killingsworthy:想要快樂嗎?專注於當下吧!

$
0
0

在人類所有的慾望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追求快樂了。亞里斯多德曾說,快樂是人們所有行動的最終目標(the chief good),但什麼使我們真正快樂呢?煩悶枯燥的工作中讓心思遊走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嗎?Matt Killingsworthy 在這場演講中告訴大家:不會!人們有高達 47% 的時間都在神遊(Mind-wandering),但與多數人預料相反的是,我們在這些看似美好而自由的時刻並沒有比較快樂!


他利用一個能無時無刻記錄下心情的 APP:Track Your Happiness 來觀察人們一天中快樂程度的連續性變化。使用者將在一天中不定期收到問題,詢問他們 (1) 快樂的程度、(2) 正在從事的活動、(3) 此刻思緒是否專注。

APP:Track Your Happiness


當他在2011年發表這個演講時,他已收集了來自 80 個國家、超過 15000人 的資料,受測者包含各種年齡層、教育程度、及職業。當大部份的人都覺得白日夢一定是將我們從單調苦悶中解放的良方,Track Your Happiness 的統計資料卻告訴我們:白日夢和不快樂反而有很大的關聯!

mindwandering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人們做白日夢時,他們只有 56% 的時間感到快樂;而當人們專注於當下時,他們有 66% 的時間感到愉快。


happiness

這張圖表就更有趣了!若將人們所從事的活動依照分心的程度高低由左至右排列,並用顏色區分情緒(綠色表示快樂),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最常神遊的時刻(最左列)是洗澡的時候,而最專注的時後則是做愛時(最右列)!Matt Killingsworthy 的研究結果不受人們當下從事的活動種類影響;總體來說,不管是塞在車陣當中或是正在享用美味的晚餐,人們有高達 47% 的時間都在神遊!


但究竟是因為分心才導致不快樂呢?還是從事的活動太令人不悅才導致分心?由於這個研究觀察了人們一整天心情和思緒的「持續變化」,Matt Killingsworthy 能依照時間先後順序作出結論:人們是因為分心才導致不快樂。對此,他推測,也許是因為我們分心時大多會想起生活中種種煩憂、困擾、焦慮、後悔等等;即便人們想的只是些沒有特別情緒的思緒,比起全神貫注時的心情,我們也相較之下較不快樂.

( Killingsworth 於 2010 年發表於期刊 Science 的研究: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然而,若我們幾乎無時無刻都花上大半的時間作白日夢,而白日夢又與不快樂相關,我們該怎麼辦呢?或者,白日夢對人們會有什麼好處嗎?Matt Killingsworthy 說到:「人類擁有這種獨特且驚人的能力:能讓心智脫離現實、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之外的事物上;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學習、計劃、並作出理性思考。」以下我們提供了更多深入討論神遊於當下與幻想間的影響!


能夠分心代表工作記憶力強

今年發表於期刊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研究指出,分心神遊可能表示了你的工作記憶力(working memory)極高,表示人們能夠一心多用、同時處理多項事務!
研究中,受測者須完成指定任務,並同時接受腦部監測;而在指定任務中分心的受測者,在工作記憶力測驗中的表現都較好!研究人員 Jonathan Smallwood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趁著搭公車、腳踏車通勤上班、洗澡時思考各種事情的能力,同等於工作記憶力;分心神遊時,他們的大腦便正在分配資源給那些最急迫的問題!


神遊是構築記憶的關鍵!

神遊很可能是建構記憶的關鍵。紐約大學神經學家 Arielle Tambini 在 2010 年發表於期刊 Neuron 的研究中探討了型塑記憶的過程。

研究人員要求受測者觀看成對的圖片,而觀看兩張圖片的間隔,他們被指示要休息並思考任何事。同時,研究人員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觀察受測者的海馬體皮層區域 (hippocampus cortical region),在觀看圖片時的兩種活動狀況。

研究顯示,這塊大腦中負責記憶的區域在人們胡思亂想時也同時運作!而且,此區域活動量越大,受測者能更容易地想起先前所看過的成對圖片。Lila Davichi 解釋:「你的大腦在休息時同樣工作著,而休息對於記憶和認知很重要。現代人的生活中,所有科技產品讓我們整天不停的接收資訊,休息這件事反而不被推崇;但實際上,喝杯咖啡、小憩一下,能夠幫你吸收進剛剛獲得的資訊。」


胡思亂想提高創造力,但只在面對已知的問題時!

人們都說:最好的點子通常在不經意時來敲門;最近一項在 Psychological Science 的研究就告訴了我們原因!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請受測者進行「非平常用法」的兩分鐘腦力激盪,想出日常生活物件的其他用法。實驗分為兩個階段,其中穿插了十二分鐘的休息時間。而這十二分鐘內,一些人被指定做一些加強記憶的練習,另一些人則參與讓他們盡情胡思亂想的活動。休息之後,他們再度進行四個「非平常用法」的腦力激盪,而其中兩個題目是重複的。

這兩組受測者在新項目上表現相當,但在重複的兩個項目上,那些於休息時間盡情神遊的人表現得比起另一組受測者要好出 41%!Baird 說到:「這告訴我們,神遊只能幫助我們解決已知並熟悉的問題,無法普遍的增加解決問題的創造力。」


來源   >   編譯自文章:TED Blog – The power of daydreams: 4 studies on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mind-wandering  |  撰稿:劉耘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