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DJ RayRay:「在夜店裡當DJ,我學到最多的是觀察人群」

$
0
0

DJ Ray Ray - Portrait

DJ界的閃亮新秀–RayRay

DJ文化在台灣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這個來自美國嘻哈的文化,常被世人誤解為只要在派對上放放歌就好。事實上,專業的DJ能從不同歌曲中取樣,再加以拼貼融合出擁有個人風格的作品;還需要觀察現場氣氛,隨時調整播放曲目和適時加入音樂效果,這些都需要專業的音樂素養才做得到。

在台灣有一位女DJ,不但年紀輕輕就成為各大夜店的招牌DJ,曾在2013年首次舉辦的台灣區Redbull Thre3style中拿到冠軍,更成為該比賽中首位挺進世界決賽的女性參賽者,而她得獎的時候,還就讀於台大人類系。她就是這次TEDxYouth的講者DJ RayRay,趙心蕾。

我們和RayRay的初次見面,約在她平常工作的錄音室。和照片給人熱力四射的印象不同,RayRay給我們的是一種非常鄰家女孩的感覺,隨著採訪的進行,我們更加確定,除去夜店、DJ、台大生的標籤,RayRay就是一個熱愛用音樂溝通的女孩。

從認識嘻哈文化開始

首先我們最好奇的是,RayRay是怎麼踏進DJ這個領域的?

小時候一開始,RayRay受的是正統的音樂教育,但自從國中接觸到嘻哈後,她就愛上了這種節奏風格強烈的音樂,開始蒐集起相關的唱片和黑膠,但因為英文不好,也不知道其他的資訊管道,常常什麼也不懂,會只因為專輯封面好看就買回家。

直到接觸資訊的管道越來越多,RayRay才逐漸認識到嘻哈背後代表的意義和社會文化。被其中豐富的生命力感動的同時,她也認識了嘻哈文化的其他衍生如塗鴉、B-Box、DJ…等等。

高中畢業以後,RayRay決定開始更加深入探索這個世界,她有了新的夢想:她不滿足於自己聽這些她熱愛的音樂,她要放給大家聽,讓更多人知道。

她開始去外面的工作室學習DJ的技術。在學校,她加入嘻哈研究社,雖然她入學時的嘻哈研究社處於停止活動的狀態,但她憑著對音樂的熱情,和朋友重新復興了嘻哈研究社。

然而,即使有了這樣的舞台,常常也僅止於學校內的一些活動而已,這樣關起門來放音樂,還是無法讓大多數的人所理解,RayRay為此苦惱許久,最後她決定走出去,不再當個bedroom DJ,完成她一開始的初衷:讓別人聽見自己的音樂。

DJ_RayRay_2

走出自己的DJ台

她的DJ初體驗是在東區的一個lounge bar,老闆給她一個固定時刻放她想放的音樂。她得償所願大放自己喜歡的歌,結果是她的音樂趕跑了所有的客人。這結果讓她十分挫折,原來她放的音樂過於冷門,大家喜歡的是可以跳舞的音樂。

RayRay一開始無法接受,她覺得她來做DJ就是為了放喜歡的歌,除了嘻哈外的音樂她都不要,也為此掙扎了很久。但其他的DJ前輩告訴她,一個厲害的DJ應該能讓舞池裡的人聽到喜歡的音樂的同時,又把自己的個人風格帶進去。

她慢慢瞭解到,她要做的不是強迫別人去喜歡她喜歡的東西,而是利用其他的音樂元素把觀眾拉過來,再用他們的語言向他們介紹你的東西。

在放開心胸,接觸越來越多音樂種類後,RayRay也發現音樂沒有界限的道理,也會開始蒐集各種多樣的音樂元素。她發現她不需要去放棄她原本被視為「冷門」的音樂喜好,而應該去瞭解那些熱門的東西為什麼會受歡迎,她也能因而更加豐富屬於自己的音樂。

怕生女孩的初衷

雖然夜店DJ可能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形象,但RayRay承認自己其實是一個很怕生的人。決定要去夜店放歌後,自己也經歷了一番掙扎。

「我以前膽子很小,連去便利商店買東西都會因為不敢跟店員講話,要在旁邊站半天。當了DJ以後,必須站在舞台上面對這麼多人,才開始強迫自己克服害羞的個性。因為這是妳喜歡的東西,妳想讓人家聽到屬於你的作品,一定就要跳出原本習慣的環境。」

「我相信一旦找到熱情的初衷,那些困難都是能夠被克服的,只要你願意去做這件事,踏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都會是好事,不會有壞事。」

很多人會問RayRay,她究竟是如何完成她的夢想的?她能夠有什麼樣的建議給其他想追求自己夢想的青少年呢?

「假設你有喜歡做的事情,而客觀條件也能支持妳,努力做下去就對了,就算真的有什麼困難而無法馬上完成,不用說當下一定要做這件事,你可以一直從旁邊去做準備的工作,等到累積了足夠的能量,也都來的及,你也才不會後悔。」

對RayRay來說,音樂除了是她的喜好,更是她認識世界、和世界對話的工具,她就是她自己的DJ,而人生將會是一首她不斷精進琢磨的曲目。


跨出舒適圈,走入原本想像的空間,一步一步的做,RayRay因為她的勇敢走上原本陌生害怕的舞台,卻也因此讓音樂從他手中流瀉,揮灑驚人的生命力。

3/28(六)來TEDxYouth @Taipei的現場,你將直接感受從DJ盤中放出的音浪震撼。
活動官網看更多講者:http://tedxtaipei.com/tedxyouth@taipei/
喜歡!直接購票去:http://www.accupass.com/go/tedxtaipeiyouth


撰稿:Ivan Weng


設計從來就是跨界的事: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

$
0
0

前情提要:
從自我能力培養,討論到產業現況,謝榮雅進一步帶領我們深談台灣設計產業的下一步:建立商業生態系的急迫與必須。

hsu

關鍵五:健全的生態系需要不同領域共同合作,擁有跨界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

問:設計師必具備何種精神,才能不停地創造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答:我們都知道,學校教育與現實環境有很大一段的落差。《破立》的後半部有討論到設計師必須擁抱其他領域的專業,奇想透過吸納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彌補純設計思維的不足。健全的生態系需要不同的系統構成,包括水循環、空氣循環、生物循環等,設計就像是產業中的其中一個系統,需要其他專業領域協力打造,像是營銷、市場分析、經濟策略背景的專業,組合起來才是完整的體系。

設計系學生只具備其中一項專業,必須培養與不同產業、專業人事的合作能力與心胸。設計師其中一項有趣的特質是強烈的我執,很多設計師不跟喜歡跟同業合作,更遑論跨界,他們往往覺得商業、財務與營銷是麻煩事,不願跟相關專業者打交道。

舉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先前在學校教課,建議一位學生修改Logo,讓作品更好,他的回應卻是:「那是視覺傳達的工作,我做工業設計的。」就我在業界的經驗,這樣的反應很荒謬,也體現出設計教育的問題:當為自己的可能性劃下界線,也限制自己對於產業的了解。

關鍵六:設計從來就是跨界的事

非本科系出身的我,從服裝企劃、設計平面再轉工業設計,一個個的契機,絕不是因為緊守分內工坐而有的機會。在宏碁做產品設計,也有需要親自設計商展空間的時候,對我來說,設計沒有界線,不對自己設限創造跨界的機會,輔導製造廠客戶的過程中,跨足體驗、銷售、行銷、財務等領域,設計從來就是跨界的事。

不同環境會發展出不同的生態,必須保持自己的適地性。不可能完全套用國外系統,還期待它運作成功,社會環境不同將產生相異特質,像英國的媒體環境與台灣的就不一樣。雖然產品銷售必須國際化,但也別忘了企業所在地的客觀條件,畢竟產品大部分的後端運作,還是與企業所在地關係緊密。

達成自我期許的過程,我不斷調整企業運作模式,期待在產業中發揮最大影響力。同樣的,每一個人都能扮演不同角色分工,包括教學研究工作、企業內部的設計師、或設計產業的創業者。對我來說,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期許,最早是工業設計的發展,後來轉為與產品結合的服務設計,現在著重聚合產業製造資源,打造生態系,推動世界級的台灣品牌。問自己:「我希望在產業中扮演什麼角色?」是正在培養專業的設計師的第一要務。

hsu

關鍵七:不要花時間抱怨,花時間解決問題,台灣急需「創業家精神」

問:對於那些希望透過自己力量,進行內部創新的非設計人,有什麼建議呢?

答:我在臉書上觀察到一個現象,不少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枝微末節的小事,像是公司年終不好、尾牙抽獎都是主管的份等,這些言論認同者其實不少。我不喜歡這種氛圍,你的態度決定未來走向。不是雇主對員工福利的推託之詞,我也曾是別人的員工,離開公司創業並非因為不滿,而是尋找更大的發揮空間。

“二十多歲的階段,應該要思考自己的角色、任務以及未來期許,不應該在年輕的時候斤斤計較自己的報酬,應該著眼對自己有利的長遠利益。”

就公司的角度來看,新人的第一年都是公司付出、培養的階段。與其花時間抱怨,不如找尋自己可揮灑的天空,建構自己的事業。台灣這幾年,各領域抱怨氛圍濃厚,但也有一群人不抱怨,找尋機會發揮自己的能力,盡所其能的改變、創業,為夢想付出一切,台灣的生命力在這裡,用自己的方式構築夢想。有人抱怨的同時,另外一群人為了解決問題、讓公司生存下來而努力,兩相比較,我逐漸轉移自己的精力,花時間在願意嘗試與改變的人身上。

台灣此時此刻非常缺乏擁有「創業家精神」的人,非單指創業者,而是有改變環境的能力以及精神的人。這種人到任何環境都能帶來變革,因為他們就算失敗也要爬起來,再為理想而戰,這群人沒有時間抱怨,而且開疆闢土的先行者也沒有比較的對象,反而會因為環境的匱乏,激發前進的鬥志,像是美國西部墾荒者面對沒有基礎建設、一切自己來的精神。

台灣極需要這樣的精神。

關鍵八:掌握「人」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

問:如果現在要給25歲的自己一點意見,會是什麼?

答:在社會打滾久了,有了一些經驗與體會,慢慢理解自己的缺陷。成長過程中,對結構與材料的著迷,造成我對於「人」認識的缺乏。創業路途中,從工作室、設計顧問到品牌,甚至建構更龐大商業生態系,要凝聚的都是「人」,要應對的也是「人」。

這時開始惋惜過往在這領域著力太少,「人」的學問不是跟著課堂學習就能獲得,而是服務精神與熱忱的培養。如果我早一點體會,身體力行的服務人,那對以服務為導向的生態系統建置,會有更完整的體悟。

這是一個基本的價值觀,如果可以對25歲的我給個建議,那絕對是提醒要在「人」的部分著墨更深。


整理撰稿:魏妤庭


延伸閱讀:
別忽視設計的強大溝通力: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
Mapping,好設計的靈魂: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

別忽視設計的強大溝通力: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

$
0
0

十二月初,TEDxTaipei的舞台上,出現一個慷慨激昂的身影,他是被譽為設計金童的謝榮雅。締造同年榮獲國際設計三金獎紅點、iF、IDEA的傳奇,二十多年的設計生涯,從宏碁到兩度創業,讓謝榮雅對於台灣設計產業的發展,以及潛在社會影響力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在TEDxTaipei的演講中,他問了每個設計人都問過自己的問題:「設計在台灣能不能當飯吃?」
仔細分析,這個問題背後有更深的層面需要討論:台灣是否已經建構好的平台與串連機制,讓企業看見好設計、讓設計師有舞台發揮?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謝榮雅提到,台灣許多企業看待設計的觀點還停留在包裝、造型與顏色等表層的想像,真正的設計應該從商業模式、行銷體驗等策略面著手,讓設計深入思考與文化,影響社會每一個人的認知。

”如果,你認為設計只需要量化訓練而缺少質性研究,如果,你以為設計只跟產品有關,是表面功夫與包裝,那麼代表你不夠瞭解設計的商業價值與方法,你是設計文盲。“

舞台上那義氣凜然的身影,讓在座(以及所有電腦螢幕前)的觀眾印象深刻,無論遭遇任何挫折或危機,他始終為設計燃燒,也因設計發光。

二月初的自傳式新書《破立》,將他長久一來的產業觀察,以及使命分享給廣大的讀者,期待透過更多的對話,激發台灣下一波的設計產業革新。新書出版不久,TEDxTaipei邀請他進一步分享書與演講中未有機會深入討論,從他的親身經歷,提出「青年」在未來設計產業中將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下是完整訪談內容:

關鍵一:我很早就理解設計帶有強大的「與人溝通」能力

TEDxTaipei問(以下簡稱問):您曾提到人生有幾段跟人的關係,讓您對人與人關係有特別的體悟。這對您在設計關懷或商業創新上,有什麼樣的重大影響?

奇想創造董事長謝榮雅答(以下簡稱答):
我小時候很喜歡畫圖或拆解機器,屬於比較內向、與自我對話的人。從小就展現對物件的喜愛,而非對人的敏銳。父親是牧師,生長在教會思想較開放的環境中,長老教會實施台語禮拜,在戒嚴時期被視為本土色彩重的組織,常常受政府監控。1950年代國語運動的推行,迫使教會將羅馬拼音的台語聖經全數藏起,美麗島事件也涉及許多長老教會人士。種種原因加深我自己與家人對政治議題的敏感。

國中懂事後,實際感受到政治的壓力,父母在政治議題上的再三教誨,產生的強大的情緒矛盾與壓抑。直到就讀五專、發掘對設計的熱情後,設計成為我有表達情緒與意見的管道,像是利用具煽動可能的海報試圖與觀者溝通。當時就意識到與人溝通,不一定要透過語言,為了抒發情緒,自己在語言能力以及設計語彙的呈現,都有相對成長。

意外的發現設計擁有強大的「與人溝通」能力,透過設計傳達理想、不滿情緒與宣洩,都是溝通,是我自在說話的管道。也意識到設計不僅限於表現自我,更是一個散播影響力的工具。

hsu

關鍵二:了解技術與工法是在捍衛自己的設計,因為你完全清楚這件事情的成功機率。

問:您曾提過五專時期經常親自跑印刷廠,來回溝通。當時為什麼覺得跑印刷廠,是一件必須且重要的事情?

答:五專時期的經驗,影響我設計的方式至今。當時學校美工部負責人讓我理解,一個作品要完美呈現,必須到印刷廠盯進度、了解工法工序,深刻瞭解才能成就好作品。我經常提及「沒有理性就沒有感性」的價值觀,來自於此,掌控後端製成才能確保成品的完美一致。也讓後來的我體會到,了解技術與工法是在捍衛自己的設計,因為你完全清楚這件事情的成功機率。

現在的科技,讓年輕人學習設計,以及設計過程能用電腦程式模擬,看見大致的成品,製造風險大幅降低。但三十年前,沒有電腦輔助的時代,無法直接視覺化立體作品,只能依靠想像,製作過程上也不能有僥倖心理。但也因為深入理解製程與工法,讓那個年代的設計師擁有深厚底蘊打造極致的產品,沒有電腦,反而注意視覺外的感官。電腦化的現在,反而讓我們失去想像力以及對材質的敏感度。

現在,跟年輕設計師討論常發現他們不懂製造端(像印刷廠)的作業方式,因此無法揪出製作程序的問題,或是提出調整方式。因為過去對製造端的觀察或是實際經驗,我能提供非常具體的製作建議。勤跑製造端確認作品的可控性,這樣的心態與方法,我保有至今。

在蜜雪兒服裝公司的第一份工作,讓我發現擁有產業溝通經驗與能力,是非常珍貴的技能。非本科畢業的我,憑著過往的經驗,有對印刷廠溝通的專業能力,協助我做出精準決策,被公司器重,也打開與印刷廠的合作默契。熟悉製造流程,影響力在於深層的跨產業、部門溝通。

如此看待印刷與視覺,轉職工業設計,這些經驗與技能成為我的價值觀:「深入理性知識,才能創造感性價值。」轉職工業設計,為了理解製成知識,產生一段為了摸索工業設計領域的撞牆期。我堅持深入瞭解產品製造方式,才有本錢靈活的執行。往後的一次次突破,也是因為對理性知識與製造流程的長期累積,更奠定創業後與廠商的合作關係。

因為對於理性製成與材料的掌握,讓我在感性的部分得以自由發揮,因為對設計力求精準有效,也讓我在很早的時候就跳脫接短線設計案的歷程,轉而從客戶(製造廠)的根本問題著手。


設計,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溝通工具,讓人使用這樣的語言於無形,深入到生活每一處。讓使用者舒服、適切的使用產品,是每一位設計師夢寐以求的成就,但在這之前,必須先對設計的每一個步驟熟悉、並大量累績經驗,才能做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Mapping,好設計的靈魂: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將進一步討論,一個好的設計作品是怎麼透過有效的經驗累積而產出


採訪撰稿:魏妤庭

Mapping,好設計的靈魂: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

$
0
0

前情提要:
延續上篇,謝榮雅提到設計擁有的溝通權力,以及學會觀察、硬底子製造材料知識對於設計的重要性。這篇將討論產品設計的重要歷程:Mapping(媒合)製造與需求,同時討論台灣與其他國家設計思維的不同。

hsu

問:您是如何串連製造材料端,以及使用者需求端,而打造出一件件國際知名的作品呢?

答:對我來說,設計想法不單從感性(人)的層面出發,與先有構想再找材料實現的順序不同,我多從對技術、材料與科技的理解,從製程面發展出最終展品。奇想奶油刀的製作就是基於這樣的方式:了解手上的材料、技術與生產資源, 並且賦予物件適切表達材料特性的時機。

這是理性的材料分析,以及感性的使用需求兩端Mapping(媒合)的過程。其實不管是從材料出發,或是解決需求開始,兩者之間關係密不可分,沒有從哪一端開始必然成功的公式。我長期累積兩端資料庫,等待應用端的發掘或技術的突破,也等待市場機會讓想法得以實現,像是食品問題,讓「在家也能檢測食品成份」的產品也產生市場需求,產品商品化也很需要時機推波助瀾。

這樣的模式,在資料庫類積夠龐大的資料時,串聯速度也將快速提升。

關鍵三:Mapping 是設計師至關重要的能力,也是讓設計是在社會中無法被取代的關鍵。

問:剛剛您提到一個重點:Mapping(媒合)的重要性。這樣的能力是否只存在設計師的腦中,還是可以經過資料系統化後,自動媒合呢?

這項工作最關鍵的角色還是設計師本身,資料的累積可以藉由系統資料庫管理與紀錄,但是串聯「技術」與「應用」的關鍵人物還是設計師,就像是節目主持人的角色,串接來賓的發言,創造風趣的主持效果。除非人工智慧向上一層突破,否則現有技術很難做到,畢竟Mapping的過程跟成長經驗、生活歷練有關,像是之前我們找到會發熱的材質,我們的營運長因為自己在美國生活的經驗,提出製作成剷雪刮刀的建議,人生活體驗的重要性在這裡,也是滿足需求(解決痛點)重要的部分。
透過設計,我想盡辦法解決人面對的問題,過程也讓我獲得極大的樂趣與成就感,讓我有動力不斷累積經驗,努力將技術、科技與現實問題媒合。這個過程,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對技術與科技資料的掌握,才足以將創意與想像打造成產品。

這個觀察其來有自,台灣設計師很會得獎,不管是技術或是概念都是該領域的常勝軍,但缺乏整體環境的支持,好點子往往停留在想像,無法成為成功的商品。擁有中間媒合與串接的能力,是我特別珍惜,也亟欲發揮的部分。關心產品如何產出,累積眾多材料使用的知識,再結合想像以及觀察力,將能創造出好的產品。

hsu
圖片來源:CC goes to #Mozfest 2014

關鍵四:產業不鼓勵基礎研究,投資報酬過低,導致沒有人想要投入相關工作。這必須改變。

問:對比國外設計作品往往呈現對「人」的深度思考,台灣設計品還是以造型、外觀大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設計師又應該如何找到解決辦法與平衡?

答:從這點可以觀察出台灣人文、科學、社會學等各方面基礎研究功力的缺乏。擁有國外設計學位、工作經驗的設計師絕對感同身受,問題出在產業並不鼓勵基礎研究,報酬率過低,導致沒有人想要投入相關工作。我們接客戶的設計案,基礎研究無法跟客戶收費,因為客戶並不視研究成果為產出的一部分,導致許多人乾脆放棄研究,轉向有實質生產報酬的產出。專事研究的學術單位,因為無市場經驗而難得獎。

奇想很幸運,因為設計顧問的商業模式,較能因為長期合約深入探討問題,我們也投資維持奇想學院開課、出電子報等,持續相關研究案。接案的單位比較難有這樣的機會。顯然產業、社會氛圍影響商業機制,又影響產出,形成產業當前的循環。我們的缺陷在於商業生態系的建立。

對消費行為以及社會需求的理解,是建立生態系必要的研究。台灣科技大廠,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中,最弱的就是產品生態系的建立。從另一個角度想,台灣已經意識到此困境,已經有一些人理解問題的癥結點,雖然距離行動到成功還有一段漫長的路,但一兩年之內應該會有顯著的改變,像Gogoro電動機車與富奇想就是試圖建立這樣的生態系。

擁有想法與資源的人,在自己的未來發展上,展現建立生態系的企圖心,將會影響公司的運作以及對外合作的機制,從商業策略、營銷模式到產品設計,都融入此核心思考。新一代設計師,必須轉變能力培養的方向。我樂觀地看待未來因這個想法帶來的正向改變。


「Mapping是設計師至關重要的能力。」- 謝榮雅
這句話精闢的點出,作品的好與壞,設計師是其中的靈魂人物,夠過他們對於生活的觀察、材質的研究、嚴謹的製作工序,讓產品交到每一位使用者手上時,傳遞的不只是好的物品,更是細膩的人性溫暖。

台灣這樣的好作品不少,但是為何一直無法在國際持續的嶄露頭角,台灣設計到底缺什麼?謝榮雅大方的在〈設計從來就是跨界的事:八大關鍵,解讀謝榮雅的設計哲學〉詳細剖析台灣設計產業現況。


採訪撰稿:魏妤庭

連德安:「最需要勇氣的,是跨過出發線的那一瞬間」

$
0
0

lien_te_an

你喜歡極限速度的帶來的爽快刺激感嗎?有一種運動比雲霄飛車更刺激,你必須坐在一塊板子上,只穿著單薄的護具,以平均時速140~150公里的速度在有坡度的賽道上飛馳、過彎。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滑完一公里多的距離。那就是單人雪橇,雖然對亞熱帶的台灣來說稍嫌陌生,但卻是冬季奧運裡的一個傳統項目。

本次TEDxYouth講者連德安,曾在2012冬季青年奧運單人雪橇項目代表台灣出賽,也是當次唯一的亞洲選手。雖然在台灣是項冷門運動,沒有太多的資源和關注,但駕駛雪橇帶來的刺激和成就感,卻讓他離不開這樣運動,決心在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路。

「一開始的夢想其實是想打入NBA」連德安笑著承認。國中時,他現在的雪橇教練到他就讀的國中甄選隊員,他一時好奇去參加測試,卻因此被教練發掘他在這項運動上的潛力,雖然還想繼續自己的籃球夢,但他的爸爸認為這條路比較容易有出國的機會,鼓勵他出國,連德安就這樣被半強迫地選擇了這條路。

但因為台灣沒有競速雪橇的場地,他必須先自行進行體能訓練,再趁溜冰場沒有人的時候,獨自進行模擬滑冰道的練習。因為場地的關係,也沒辦法使用真正的雪橇練習,資源的缺乏讓他吃足了苦頭。

放棄的念頭

在台灣訓練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有機會到最近的訓練場地—日本,去賽道進行實際的訓練。也讓他首次面對到極大的挫敗感。他發現在台灣的練習似乎全不管用,他不斷重複地撞倒、翻車,甚至在其中一次訓練撞到頭部而昏迷,躺在床上整整兩天不能進行訓練。

「那時候我還真的滿想放棄一切回台灣的。真的很痛苦,又冷,還是得繼續在那邊滑。剛開始滑的時候語言又不通,又沒有朋友。又只有我一個人,真的很孤單。」

在這樣的挫折下,他動了放棄的念頭,但因為教練的激勵,讓他決心重回雪橇,並一路堅持至今「別的選手受傷的程度也沒有比你輕,有人手斷掉、打石膏,還是回來繼續堅持下去,今天一個輕微的意外你就要退出,你還是男人嗎?」

一路走來,這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單人雪橇的訓練中,裝備和場地十分重要。裝備上,外國人會因為不想被比過去,不肯把最頂級的裝備賣給我們,連德安常需要拜託其他國家的選手幫忙買裝備,再轉賣給我們。場地上,每個賽道的設計都不一樣,如果沒有在那個場地比賽的經驗,就只能靠其他選手的經驗支援,台灣沒有太多其他的雪橇選手,比起來便相對吃虧。

勇氣的特質

對連德安來說,要玩單人雪撬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呢?他很快地回答:「勇氣」,要跨過出發線、往下衝刺需要勇氣;冒著受傷的風險,以零距離接觸的肉身在賽道上奔馳需要勇氣;甚至是在一個環境不友善,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持續進行、推廣一項運動,也需要勇氣,20歲的連德安,已經充滿勇氣地踏出了第一步。

「勇敢冒險,不管會不會成功,去做才知道,光想不做的話,想法就永遠只是一個想法而已。你不知道你做下去以後後果會是怎麼樣,只要想做的事不是壞事,做就對了。」

lien_te_an_2


3/28(六)TEDxYouth @Taipei,來聽聽德安如何充滿勇氣地向前飛馳
活動官網看更多講者:http://tedxtaipei.com/tedxyouth@taipei/
喜歡!直接購票去:http://www.accupass.com/go/tedxtaipeiyouth


撰稿:Ivan

如果「水」是生命的源頭,為什麼我們不能和平共處呢?

$
0
0

很久以前,人們生活在水邊

人類文化的開始,是從河邊開始的。傍水而居開始生活工作,洗澡、烹飪或是耕作,然後形成了聚落,發展出文明。從人類有活動開始,便依賴著水。工業革命以後,人的生活從土裡拔起,進入一種特別的供需模式裡,以為自己變得不再那麼需要土地,也不再那麼需要水。



再下一次遇見水,又是在什麼地方呢?是水泥提防中那一小抹的綠水?還是伴隨豪雨特報的災難新聞才會滾進來的泥水?曾經,人與水擁有著十分親密的生活,但為何在多年之後變得彼此懼怕且如此遙遠呢?

我們能不能試著問一次,為什麼我們不能再生活在水邊了呢?

從改變一個想法開始解決問題

建築師亞歷山大.阿拉維那(Alejandro Aravena)在智利南部的孔斯蒂圖西翁(Constitución)說明了,一個想法的改變,可以讓對抗的雙方成為彼此的盟友。



Constitución,智利南端的一個沿海城市,2010年的2月,因強烈地震和颶風的侵襲,受創嚴重,Aravena團隊便到智利南部執行重建工程。要防範海嘯,並不困難,你可以遷走沿海的居民,或是蓋起一堵高牆,防堵海嘯再一次灌進來。但這些工程本身,其實是把自然現象視為必須感到恐慌的對象,把居住在這個複雜地帶的居民看作是一樁又一樁的麻煩,難以安撫且不易妥協。

雖然重建的經費很少且時間有限,但Aravena很想深入的了解,除了場災難,城鎮的居民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靠那些產業維生?又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自然災害困擾著他們呢?

於是Aravena舉辦了一個讓居民發表意見的討論會,雖然這並不是一段輕鬆愉快的過程,但這也讓Aravena發現了一件事,海嘯與地震只是一樁偶然的意外,或許這個鎮上的居民終其一生都不會再面臨到這樣的考驗,但是每年這個地方都會在雨季裡,遇上大雨帶來的水患。短時間聚集的水量,把交錯的街道變成了河道。

Aravena試著問:如果這才是長期困擾著居民的難題,那該如何能夠在防範海嘯的同時把這件事也顧全呢?

如果防範圍堵是無效的,何不把那堵高牆展開呢?

Aravena結合防汛與降低海嘯傷害的需要,於是他們沿著海岸,在城鎮與海洋中種出一片樹林,它將成為阻攔海嘯的第一道防線,以綠地去和緩大浪,或大雨過後擁塞於城鎮內的水。同時他更為居民建造出了可以散步休閒的公共空間,一反高牆的單調,綠地樹林除了能減少災害,更為居民的生活創造出了一塊活動的空間。

一個長年困擾居民的問題真正的被解決,只因為出發點的改變。Alejandro Aravena運用的並非是新穎的技巧或前衛的建築理念,而是將人的居住所面臨的問題,回到根本去尋求解答,在諸多的限制裡找出雙方都能夠獲利的最大值。

把自然環境迎回生活


台灣的宜蘭,有一群人在所謂的「災害」發生之前,就先試著找出居住建築與環境平衡的可能。

田中央設計群,深耕於宜蘭。在還有美好山水的宜蘭,他們希望想找出居住的另一種選擇,讓人和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和平共處,一種非掠奪的,相互尊重的共處模式。

田中央設計群 — 楊紹凱/洪于翔 from BQConference on Vimeo.

從宜蘭許多的公共建設開始,尋找每一個空間和居住者互動相處的模式。找出每一個空間的特性,並在空間本身的狀態裡,思考環境與人的活動需要,並試著用最少的建築體讓人和自然都能擁有各自的風景,於是在宜蘭的靈魂上,對於水,他們試著找到人與自然間,對於公共空間的共用與包容。

把水的作息帶進來,我們在校園裡耕種

在原先清華大學宜蘭園區的規劃用地,校地與農地輪流呼吸。依著節氣讓校園裡淹起水,供附近的農民運用,休耕時,把土地留給學校規劃運用。2014年,清華大學撤出這個園區,接下來將會由宜蘭大學接手,在農地裡和水文生活在一起。

水是宜蘭的靈魂,宜蘭的生活離不開水。在宜蘭的水岸,河濱公園上可供自行車與行人使用的步道,串起了當地的社區、居民的服務中心與訪客的休憩景點,如居民的社會福利館、鄂王社區或是在宜蘭推動教育的楊士芳先生的紀念林園等。


以「橋體維修空間」的規劃向政府申請,將慶和橋修整成一條親水的空廊,空廊上,隨時可以遠眺水景,角落裡,有運動健身的器材,可以停著腳步享受宜蘭河岸。外緣種上攀緣植物,讓植物的綠色慢慢包覆原先的金屬支架,期待未來會在宜蘭河上,看見一座條綠色的橋。

橋下,是另外一片天地,給貼近於草地的步伐。田中央設計群將橋下的空間重新整治,規劃出玩耍散步的綠地,可以跑步、可以晃著鞦韆或是沿著河水散步、野餐。於是,原先空蕩的橋下熱鬧起來,多了些人們往來的身影。

一條河岸的橋不斷的行走,就這麼的把泥土與水當地生活的作息連在一起。


自然與人,是環境平等的居民

「自然災害」泛只因自然因素而釀造的災害,但「自然」本生的各種現象是毫無害處的,這是一個因人而造的主觀名詞,把人抽開,颶風、地震或是大雨,不過只是樁自然現象,因為人這個主詞,才有災害與否的差別;但人與自然都只是環境裡的居民,而不是統治者。


撰稿:Ember

GDP所測量的,並不包括讓人不枉此生的東西

$
0
0

大概在八十年前,美國面臨經濟大蕭條,政府背負著極大的壓力,在當時也沒有計算經濟情況、失業率、國民所得之類的關鍵指標,面對經濟不景氣,如果有這些數據,就不會讓政府在黑暗中摸索太久,也能夠藉此得到制定政策的方向。

隨後,有位年輕的經濟學家,Simon Kuznets,他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報告,編制了一份關於國民所得收入數據的報告,算是奠定了目前全球所關注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雛形,他的報告,深深影響我們生活的方式,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關於GDP,我們都忽略了他的警告

在Kuznets提交的報告中,第七頁,有兩行字寫著:

“The welfare of a nation can, therefore, scarcely be inferred from a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as defined above.”

意思是:「一個國家的幸福感,幾乎不能由以上所提到的測量方式來推論」,這兩句話,並不是基於任何艱澀的學術理論,而是一個簡單的觀念,Kuznets企圖告訴我們,經濟成長、國民所得,並不會帶給我們絕對的幸福。

如果翻翻「研究方法」教科書,或許能夠得到一個標準答案,課本會說:抽象的「幸福感」很難測量,所以這些指標並不能推論人們的幸福指數,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我們的幸福,其實是來自「所得」以外的東西。

幸福,不是不能量化,而是不能追求

不管你喜不喜歡數學,從小到大,從學加、減、乘、除開始,計算著機率、財務、以及一道道的等式或不等式,但是,我們卻無法去測量「抽象的概念」,好比快樂、痛苦、文化、信仰等等,愛因斯坦曾說:「不是所有夠計算的東西都有意義,有意義的東西不一定算得出來」(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如果,真的要把幸福化作一條數學算式,應該參考這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不丹」,演講者Chip Conley,一位旅店老闆,他根據一本名為The real enjoyment of living書中,推演出不丹人的一道幸福公式,將「知足」除以「慾望」就是你的「幸福」,他在旅行的過程中,聽到年輕不丹的國王曾說:「幸福不是在跑步機上,努力追求不存在的東西,而是製造一個適合培養幸福的環境,讓幸福降臨的環境」。

幸福指數:更美好的生活

「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首先由不丹的國王提出,法國人則稱它「人生為樂指數」(Joie de Vivre),而幸福指數衡量是有科學根據的,其中包括四大項目、九個關鍵指標、七十二個單位,相較於以往死板的量化指標,GNH會統計如「你參與社區活動的時間分配?」、「你對環境的友善程度」。

我國,曾採用的OECD「美好生活指數之指標」,其中包括主觀的及客觀的評量,例如:居住條件、社會網絡支持、自評生活狀況、健康狀況、休閒起居時間,新的指標不斷產生,我們不再因為它抽象或是難以測量,而去忽略最應該關注的面向,就如同美國總統甘迺迪曾在演說中提到:「GDP所測量的,並不包括讓人不枉此生的東西」。(It measures everything in short, except that which makes life worthwhile.)


撰稿:曾婉晴

2015年TED大會「Truth&Dare」直播放映會,突破你的小宇宙吧

$
0
0

TED_Live_2015_4

超越宇宙的極限

你知道嗎?今年TED一年一度的大會「Truth and Dare」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從3月16日到20日,一群充滿想法的思考家、夢想家聚集在溫哥華,一起討論我們的世界,以及接下來可能往什麼方向走。

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到現場去參加這個年度盛事,但今天透過TED的授權,在TEDxTaipei,我們進行了年會其中一個子題「Out of This World」的部分放映。我們的世界之外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TED現場帶來最新的熱騰騰知識饗宴。


TED_Live_2015_2

月亮上的嫦娥

首先我們邀請到2011年TEDxTaipei的講者,天文科學家吳俊輝老師,擔任我們的與談來賓。

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老?吳俊輝老師以一支開場影片,為我們做宇宙的入門介紹,宇宙的大小超乎我們的想像,而歷代以來的科學家都為解答「我們在哪裡」這個問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們墊起腳尖,拉長脖子,只希望能看得更遠。

吳俊輝老師接著說了自己踏進天文學界的原因,小時候為了證明月亮上有嫦娥,自製望遠鏡,而結下了和天文科學不解的緣分,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但吳老師最後還是以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人一定要有夢想,而且要非常固執地去堅持他」

在天文學裡,我們像是瞎子摸象,解答了一個問題只會出現另一個問題。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完全了解宇宙的奧秘,但追尋解答的過程中

在這支影片裡,吳老師以詼諧的語氣,要引起你對宇宙的興趣,十分推薦。

怎麼樣找到另一個地球?

「人類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我們之外還有其他的生命嗎?為什麼我們在這裡?」這些問題,驅使人們迫切想探索自己所在的宇宙,不斷思索著這個問題的答案,今天,麻省理工教授Sara Seager要來告訴我們,天文學家目前為止努力的成果。

Sara相信,我們離發現另外一個地球只差一步,在太陽系中有著超乎我們想像數量的星系,也幾乎可以確定一定會有和地球相像的行星。事實上,透過太空望遠鏡,已經發現了好幾個可能環境類似地球的行星。Sara向我們展示了這些行星可能的樣貌,在這些行星上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子。

要判斷這些行星的狀況,可以從星球散發出來的氣體(gas)進行判斷,而這需要非常精密的太空望遠鏡,Sara現在正準備發射一種太空遮罩,用以將多餘的雜訊過濾,以得到更精準的結果。

sara-seager

殖民火星不只是科幻小說

Stephen對人類的宇宙探索抱持樂觀的態度,他相信,人類終將跨出地球,成為能夠在不同星球生存的物種。他認為,冒險的天性存在我們的DNA,人類天性要走出去,在不同的地方開枝散葉。

而以現有的科技來說,人類建立外星殖民只是遲早的事,既然如此,大概還要多久?

NASA認為約在2040年,人們可以開始殖民火星,Stephen給了一個更樂觀的預測。

「約在2027年,第一批人類就可能登陸火星,因為馬斯克的spaceX計畫預估2025年,我們再給他一點時間。」

他的確有樂觀的理由,許多十年前我們認為要五十年才能達到的科技,十年後的現在就已經達到了,因此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

登陸可能不是問題,那麼火星住人的可能性呢?很有可能,火星的表面有最近被發現有冰晶,而其他人類維生的要件如氧氣、住所、衣服,我們現在的科技也足夠讓我們製造出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條件。

「最後,我們可能變成和原本地球上人類有點不一樣的種族。」

stephen-petranik

吳俊輝x許毓仁

兩位科學家的大膽預測,果然在會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主持人Jason和觀眾分別就剛剛影片中的瘋狂想法對吳俊輝老師提出問題,以他的看法,2027年,我們真的有可能上火星嗎?

吳俊輝老師對兩位講者所講的內容表示認同,他認為以科技的角度來看,要做到以上所預測的東西完全有可能。但還有一些要克服的因素是講者沒有提到的,例如在太空旅行中,如果沒有足夠堅強的心理素質,很難撐到最後。

在登陸之前,一定會有很多人會先因此而犧牲。而就算上了火星,還有很多倫理道德的問題需要解決。即使科技上到位了,人類的心靈層次卻不一定跟得上。

這次的放映會雖然只放了3支TED影片,但我們彷彿一下置身於宇宙,一下又置身於火星上頭。這些關於宇宙的瘋狂想像原本不存在我們的生活,現在卻彷彿看得到,摸得著。這就是TED Talks的魅力,來自不同領域的偉大想法,能夠刺激你的心靈,把一切的前衛想法,化成能夠推動整個社會前進的動力。

TED_Live_2015_3


撰稿:Ivan


《Jason X Ideas》從政府的「溝通設計」看資訊新時代

$
0
0

Jasonx翟本喬2

政府自認已經做了很多事,人民卻大呼無感,到底為什麼?改善「溝通」的方式有用嗎?這次TEDxTaipei策展人許毓仁特別訪問到和沛科技執行長翟本喬,要聊聊政府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翟本喬博士提出,政府和人民的溝通間有幾個要注意的問題:專注在議題本身而不是政治花招、用民眾的語言說話、不要只是單方面「廣播」、讓民眾了解政治後參與政治、說重點而不是丟出所有東西、跟著民眾想法走、說實話、告訴大眾發生了什麼事

翟本喬博士2012年在TEDxTaipei的演講


Jason:你現在常常有機會接觸政府的人,最近還去幫馬總統上課,請問你覺得台灣政府在溝通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上面,是否出現什麼問題?

翟本喬(以下簡稱翟):溝通不外乎兩件事,content跟expression。我覺得政府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民意結果都歸咎於表達不當,而不知道其實是內容的問題。溝通應該是雙向的,你沒有在聽,或是聽了沒有反應,都是無效溝通。


Jason:柯文哲在市長選舉中造成一股改革的旋風,你認為這會是持續下去的趨勢嗎?政治人物到底會不會醒過來?如果今天換一個新政府,情況會比較好嗎?

翟:會啊,有這種本錢的人就會出來照這個模式走。但我擔心的是新政府不這樣做,因為沒有意會到這是種不可逆的趨勢。下屆總統大選距離現在不到一年,如果跟執政者現在的誤會一樣,以為只是媒體操作上的輸贏,而沒體會到整體人民政治思維心態的改變,我想,也許下次選舉真的會是第三勢力勝出。


Jason:你覺得無論是政府溝通這件事、到柯文哲現象、到網路發生的這些變化,這些東西有沒有辦法轉變成真正的價值,比如其他正向的社會價值,或是潛在的經濟價值?

翟:關於潛在的經濟價值,我認為還沒有辦法去講。首先,得看這份經濟價值是要帶給誰的?因為同樣的產值可以是自己一個人賺走,也可以均分給社會上所有人,而後者才對民主有正向的價值。

至於整個風潮的改變,我相信一定是有的,因為人民能直接表達他們的意見,發言相對容易被其他人聽到,所以會導致更多政治人物做對的事情。


Jason:如果有機會能夠讓你重新設計政府的架構,或對某些政策重新檢視,你會提出什麼建議?

翟:一個政府裡面,我們需要有為數不多、但很厲害的人,這些人可以給他很高的薪水。但真正問題出在制度和改革,制度如果改好,誰出來都一樣,反之誰出來都沒用。網路不是一個媒體,網路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

19世紀以前的社會研究,到20世紀變成近代社會學教科書的第一章,而20世紀的研究會變成網路社會學的第一章。就像馬路不只服務交通,一鋪下去對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周圍人群的生活模式都會產生改變,而且未必都是正向的,網路也是一樣。


Jason:最後我們談談台灣的創業領域吧,政府現在開始推動創業園區或是和外國VC(創業投資)合作,這些作為有用嗎?

翟:過去園區這種東西一定要政府做,不然人民沒有能力取得那麼大塊的土地,但現在不能繼續這種製造業思維。缺乏資金不會永遠是創業失敗的主因,品質和經營更是關鍵。

很多台灣創業者常抱怨缺乏諸多資源,我要說,產品不好沒有人會給你資源。以我看過的一些創業展為例,三十項產品中超過半數爛到不行,大概只有兩、三個有潛力出頭,但這些少數就是有人願意投資。在抱怨伯樂難尋的同時,請先想想自己的產品品質是否夠好。


口述:許毓仁
整理:TEDxTaipei編輯團隊

本文於《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同步刊載

當你知道你能夠上太空,你會發現你做得到任何事

$
0
0

浩瀚無垠的宇宙,一向是科幻題材的小說或電影的的熱門靈感來源。但也因此,大家多把太空當作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這一次,TEDxYouth的講者劉倬宇要以他創辦太空學校的經驗告訴你:不論你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勇敢的去設個偉大的目標,然後相信他會實現吧!(have a giant goal and believe it)

spacex_launch

(photo credits:spaceX photo)

休士頓,我們來聊聊太空吧

一開始,劉倬宇的目標並不是成為一個教育者,由於爸爸是大學老師,劉倬宇小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在世界各地移動,在英國和法國讀小學,也因此對教育制度的差別特別敏感。

因為爸爸希望他會講中文,他回到台灣就讀國中。因為小時候到處跑的經驗,他嚮往成為一個外交官,還因而進了政大外交系。但最後因為台灣的外交環境十分艱難,而放棄這個夢想。

不做外交官,那要做什麼呢?在香港和澳洲都讀過書後,他選擇IT產業作為下一步,他朋友在休士頓開了一間軟體相關的公司。但在這份工作中,他感覺不到熱情,他希望做一些對別人有意義,別人會因此感謝你的事。

而因為休士頓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國的太空總署NASA,他就常常去問NASA,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合作的的項目。

經過多次詢問後,NASA表示有一個小型的計畫,看他們有沒有興趣。那原本是一個幫英國設計的五天的小型教育營,他們開始運作這個計畫,認識越來越多有名的太空人,和裡面的講師,他們便以此為起點成立了太空學校。

敢於想像,沒有不可能

為什麼要以太空為主題?因為太空象徵著未知,在人們親自到達太空進行探索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假設的,沒有人知道答案是什麼。對太空的探索,就像是人類永恆的對未知的一種挑戰。

在他的學校,重點並不會放在太空所使用的科技上面,而是要告訴你,實現夢想所需要的心理素質,而太空就是所謂的giant goal。他的課程希望你先了解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再把自己因為心理因素而加的限制解除掉。認知到只要你敢於去想像,就沒有不可能。

他認為他要帶給學員最重要的東西是,一個不一樣的可能性,或許你原本覺得太空是一個離自己很遙遠,似乎一輩子都不可能達到的事情,但當你面前是阿波羅計畫的總工程師,娓娓道來他設計的太空任務車如何在月球上運作,你的眼界會被打開。你會知道,所有的一切並不是那麼不可能,因為這些實際的例子就在你的前面。

台灣教育的盲點

教育對他來說,就是一個他願意投注熱情的事業。由於從小開始,他就受過許多不同國家的教育。他因此深切體認到教育方針的不同,對學生的影響會有多大。

國中時,他因為剛從國外回來,英文很好,但他的第一張英文考卷卻考了49分,他為此大受打擊,原來是因為在英國,他們會練習拉丁文的書法寫法,字母T的右半部是不用露出來的,和台灣的「正規」寫法不同。因此在考卷裡面,每出現一次T,他就被扣一分。

他去和老師討論。老師只是跟他說:「聯考時閱卷老師不會管你這個,我這是為你好。」他也只能無奈的接受。

諸如此類的文化衝擊不勝枚舉,劉倬宇才瞭解到,西方教育會先告訴你原則,然後鼓勵你在原則之外儘量發會自己的創意。但台灣卻是工廠式的代工廠思維,當他給你一個範本,你就只要照著那個範本做就好,和範本不同的商品,就是不良商品。然而在這個時代,能夠發揮創意,與時俱進的人才有生存下去的本錢。

2015-0312_James-2

劉倬宇將自己視為一個教育者,他引用葉慈的話「教育不是注入一桶水,而是點燃你心中的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打開你的眼界,不要害怕去設一個偉大的目標,再投注你的熱情,這是劉倬宇在和這麼多頂尖太空人相處過後,能給還在尋找自己方向青年們的最好建議。


活動官網看更多講者:http://tedxtaipei.com/tedxyouth@taipei/
喜歡!直接購票去:http://www.accupass.com/go/tedxtaipeiyouth


撰稿:Ivan

年齡不是限制你的因素,心靈才是

$
0
0

想像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做到也並不困難

你絕對不會相信,六歲的狂想可以改變醫療照護



Kenneth Shinozuka六歲的時候,因為聽聞了不少長輩在浴室摔倒的消息,突發奇想希望能在浴室地板安上一個裝置,好讓其他家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有人摔倒的訊息,但囿限於六歲的知識與能力範圍,Shinozuka的想法並沒有實現。

多年之後,這個想法延伸成一雙襪子,讓Shinozuka不用活在隨時會失去爺爺的擔憂之中。

有一回,年紀還小的Shinozuka和爺爺在公園裡散步,他萬萬沒想到,天天生活在一起的爺爺會這樣突如其來的失蹤,那天起,他很楚地認識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鎖定那雙老是迷路的腳,在他著地之前

一個看護爺爺的夜晚,看著一雙沒有地圖與方向的腳著地,Shinozuka心想,何不在爺爺的腳底裝上發信器呢?只要他雙腳著地,身體的重量就會觸動發信器,讓照顧他的人發現他即將失蹤。

就像是六歲那個初衷,一個會因受壓力而啟動的警訊;這一回,Shinozuka多了知識與行動力。



它需要一個舒服不礙腳的材質,才好讓老人家們穿在腳上;而且他得要有很耐久的蓄電能力,才能隨時以備不時之需。Shinozuka終於完成了他想像中的感應裝置,舒適好穿,且電力持久。從那天起,負責照護爺爺的姑媽,終於不用整夜戰戰兢兢地守著隨時展開夜遊的爺爺。


發現是無用的,除非你採取行動大步向前

作為一個青少女的女性主義者



看著影集和電影中各種女性,Tavi Gevinson很困惑,她不知道為什麼女性好像不可以是又聰明又漂亮?既愛時尚也信仰女性主義?注重穿著且不對任何人有好處,更不管男性如何看待?

原來「想像中的女性」是一張張標註了條件與規範的標簽貼紙,「女強人」元素如下、⋯⋯「美國甜心」成分如下⋯⋯。男性或觀看者們透過這些限定好的規範來認識貼上貼紙的女性,同時,這也是女性如何認識女性的一種方式。片面而武斷。

人是複雜的,女性也是,尤其是青少年的女性更是,他們處於探索的階段,還在認識世界與自我,她們該如何躲開標簽,然後認識各式各樣的自己呢?

我們不能提供你任何的答案,有的只是開放式的意見



2011年,Gevinson在部落格上創辦了《Rookie》(菜鳥)雜誌,雜誌上充滿著各種「話題」。〈關注自我:如何忽視別人的眼光〉、〈嗯嗯⋯⋯我正在探索〉或是〈如何讓你看起來沒有哭過〉等五花八門的聲音,沒有單一明確的指標,也沒有規範式的教條,只有討論、議題與分享。《Rookie》雜誌並不試著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女性,他們不能也不會。

《Rookie》創刊號上曾這麼寫著:「我們並不是無所不知的,我們也還在探索當中,但重點不在於為女孩們提供答案,我們也不是要向她們頒發尋找答案的許可,而是希望她們了解,探索的主動權在他們手裡,他們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找出自己的答案。」


我是特別的,我引以為傲




我是個愛說話的自閉症患者

與人的多樣性同等繽紛,自閉患者在病徵的表現上也各有不同。有的人沈默寡言、有的人沉溺於科學數學之中,或是對於事物的規則有特殊的堅持,但其實他們也有可能喜愛創新。

Rosie King是一個自閉患者,她滔滔不絕地說著她的世界。

在「特別」開花結果之前,也同樣該被尊重

King擁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和他人共有的世界,一個是只屬於他的想像世界。這一個想像世界的真實性對King來說,遠遠超過與他人共有的世界,但這個個人化的世界卻是難以向他人清楚解釋的,於是有一條界限區分了多數與少數,誤會、恐慌與歧視就這麼冒出頭來。但對King來說,這卻是篩選朋友的入場卷,願意花時間同理的人會留下來,其他人則會離開,品質穩定、受到保固且不會過期。

自閉症並非全是件壞事,有時候它反會幫你節省掉不必要的嘗試與路徑。他們不會強迫自己穿上不合腳的鞋、彎折自己好裝進別人喜歡的箱子裡,喜歡的事情始終都是清晰明確的,他們只管一直前進。

King未必能夠清楚解釋組成她個人世界的元素,但他並無畏懼自己的特別,她只筆直地朝著她所喜愛的地方前去;雖然她只有十六歲,年輕並且特別,但她已出了書、她拍了紀錄片並成為沈默的自閉症患者,她的弟妹,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向過去的自己道謝,對未來的你充滿信心

你天馬行空的做夢嗎?你試著改變世界嗎?還是你已在前進的路上?Kenneth Shinozuka、Tavi Gevinson或Rosie King的特別並不是他們發明了什麼或擁有什麼樣繽紛的成就,唯一不同的,只是他們有著足夠的勇敢,記住想法的初衷或是咬緊含糊的念頭,試著往未必存在的以後前進。而正好所有在過去的努力,堆出了現在腳下的基石。

如果你今晚有空,請寫一封信給過去,謝謝他從未放棄;如果你明晚有空,請你寫一封信到未來,告訴他你即將前去。

路徑一直都在腳下,只要你一直前進。



撰稿:Ember

當一個大腦科學家遭到中風侵襲,能夠從中學到什麼?

$
0
0

Jill Bolte Taylor是一個研究腦部的科學家,她的研究初衷是為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在她自己37歲時,卻因為遭逢中風,自身驗證了自己的專業知識。走了生死關一趟,這個生命經驗,是需要花費多麼龐大的成本才能學到。

某天早晨,叫醒她的不是以往的CD唱盤,而是左眼後方傳來的陣陣疼痛,就像是一口咬在冰淇淋上的那種痛,反覆的抓住又放開她,她開始覺得意識與現實慢慢分離,經過一番困惑與折騰,她才驚覺,自己中風了!

在失去意識的過程中,曾有幽默的想法出現在她腦中:「哇!酷斃了,有幾位科學家有機會用自己的身體,去研究自己的腦袋功能和智能退化呢?」那個早上,她一步步地感覺到自己的腦袋一點一滴喪失能力,她知道,自己可能無法再主導生命了。

你可能已經知道人的大腦會分工,掌管不同領域。大腦的左右半球是完全分離的,並經由胼胝體來溝通。右腦用圖像來思考、肢體運動來學習,「此時此刻」是右腦所擅長處理的;左腦負責整合未來與過去,我們一般受到左腦的影響相當的大。因此泰勒發生血塊壓迫左腦導致中風時,便是此時開啟與右腦的溝通。

中風使人的意志挫敗,因為你可能難以再用正常的速度講話、走路以及思考速度。Taylor的血塊壓迫到語言中心,她花了八年的時間才接近康復,另外出版了《奇蹟》一書,告訴大家她是如何體驗、面對看似無法恢復的疾病。

想要走出負面的能量,善用泰勒的右腦管理!

泰勒:「我們沒有學過如何小心管理腦袋裡的思緒,不只很容易受到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影響,也很容易受到廣告或是政治操作的影響。」

也許你認為泰勒身為一名研究領域為腦部的科學家,可以輕易的於左右腦間轉換學習,但其實學習掌握情緒的正向管理才是泰勒要傳達的,因此她的方法可以給任何需要平靜的人。

在她開出的復原建議清單中,說到:「能夠成功康復,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把焦點放在我的能力,而非我的失能上。」如果你想要學習控制情緒,就不能總是看輕自己、放大自己缺點。

右腦關心當下所發生的事,尤其是關於心靈層面的部分,泰勒教我們用同情的角度對待身邊的人,也許你會思考會讓人痛苦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對,只要決定將心思帶回當下,用另一種方法思考,就能感受內心的平和。

關於尋求內心的平靜,泰勒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達到她所謂的涅槃(Nirvana),這並不會難以達成:

1、天人合一,默想當下:如果我們與宏觀宇宙密不可分,哪還會覺得自己脆弱呢?為了回到當下時刻,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放慢心思,先去察覺心裡有哪些不相干的情緒,按下暫停鍵,但並非要趕它們走。

2、體會感官系統:這包括品味食物、善用嗅覺、運用雙眼、傾聽萬籟以及體會觸感,這些都是容易做到的,花一點時間思考這些感受,目的是讓他們把你帶回所謂的「當下」。

3、放鬆繃緊的肌肉:思考肌肉正在做什麼也許太過抽象,利用運動來轉移心思吧!不論是瑜珈、籃球、滑板,都能輕易回到眼前這個時刻。

4、你可以選擇活得更快樂:就像俗話說的,你想要活得正確,還是活得快樂?在這同時,別忘了心裡抱著感恩,那麼便能無所畏懼!「我們不是要生活一帆風順,而是讓我們有能力在緊張的日常生活中,進入喜悅的心理狀態。」

有錢人就是「成功者」?難怪你一直是「失敗組」!

$
0
0

「成功」的定義

讓我們做一個實驗:

  1. 打開電腦,搜尋所有關於「成功者」的新聞。
  2. 以「有錢人」這三個字代換所有的「成功者」。
  3. 再看看代換後的文章,是否仍然通順。

你發現了嗎?當我們以「有錢人」這三個字代換所有的「成功者」時,在大多數的文章裡面,仍然是行的通的。你可以看到「有錢人的故事」、「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有錢人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這代表著,我們對於「成功」的想像,往往源自於媒體的定義。在這個定義下「職業,以及職業所代表的財富和地位」是成功與否的判斷標準。

然而,難道「成功」的定義,就只是「有錢」而已?

無可否認,財富的確是人所追求的重要價值之一。在經濟不景氣的現在,財富的多寡也顯得愈來愈重要。然而,有錢或許可以成為成功的一種解釋,卻不該是成功的唯一定義。

那麼,要如何跳脫框架,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呢?《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作者Alain de Botton提供了幾點,幫助你重新定義「成功」這件事。 

 重點一:有得必有失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成功其實是種選擇。在有限的時間下,我們不可能真正地面面俱到。你得到某件東西的背後,也勢必失去某些東西。這也就是說,你在某方面的成功,是以另一方面的失落作為代價。 

所以,在定義你的「成功」時,不要忘了,「成功」的背後是取捨,以及價值的選擇。
 

 重點二:別讓工作定義你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在相同的邏輯下,我們也不應該「以工作取人」。也就是說「你會什麼?」和「你是誰?」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你通過哪些檢定、擁有哪些證照,和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也是兩回事。

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工作發揮價值,但是別讓工作定義自己的價值。

 重點三:你失敗≠你不努力,你活該

Alain de Botton認為,現在我們身處於「功績主義的社會」。這種社會的思考模式是:「在沒有貴族制度的現在,人人生而平等。也就是說,只要你有天分又肯努力,那就沒什麼能阻止你成功。」

這個邏輯乍看之下很合理,但是它潛在一個可怕的「反向思考」:「處於社會底層的,都是沒天分又不上進的魯蛇,他們自己活該。」也因此,在中世紀時我們稱其為「不幸者」(the unfortunate),現在我們稱之為「魯蛇」(loser)。 

然而,在表面的平等下,往往混雜了很多的不平等。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除了天分和努力之外,還有許多的偶然性。也就是說,「功績主義」可以作為指導方針,但是世界不會完全按照它來運轉。對於「失意」,應該要有更溫柔的理解。

 重點四:停止看笑話的心態

魯迅曾經說道,刺激他棄醫從文的關鍵是「看到中國人成為同胞被斬首時,麻木訕笑的看客。」然而,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看客現象」仍然存在──對於他人的不順遂,在古希臘而言是一個「悲劇」,對現代人而言是一個「笑話」。

把別人的不順遂當成「悲劇」,我們願意同情、同理,抽絲剝繭地探討背後的原因;把別人的不順遂當成「笑話」,我們就只是訕笑、奚落,並陷入不斷造神、滅神的輪迴。

 重新定義成功,才能真正感到踏實

在越來越多元、強調個體差異的現代,「成功」也必須有「客製化」的定義。這不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安慰或是互相取暖。畢竟,在重新定義的過程所經歷的自我質疑與碰撞,讓這段路並不比依循社會主流價值來得簡單。然而,正如Alain de Botton所言:「現在要過好日子,是前所未有的簡單;但能保有平靜的心靈,又能免於生涯焦慮,卻是空前的困難。」或許只有經過反覆的自我質疑與傾聽,重新找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與在乎的理想價值,才能在內心深處真正感到踏實。


撰稿:郭慧

TEDxYouth Taipei 2015 獻給所有曾經年輕、現在年輕、永遠年輕的人們

$
0
0

今年的TEDxYouth Taipei在上星期六圓滿結束,來自不同領域的九位講者,對所謂的「youth」做出了屬於他們自己全新的詮釋,展現出了對生命的熱情。讓參加者不論年紀,都有個機會重新去思考屬於自己的「年輕時代」。

2015TEDxYouth_Taipei_1

不論你這週六是在現場、在網路觀賞整個活動,或是有其他事情因故無法收看,現在讓我們透過當天現場的照片,再次回顧一下現場的熱度吧。

這次的活動場地,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區開場前…

2015TEDxYouth_Taipei_2

主持人許毓仁和共同主持人暨活動形象大使曾寶儀幽默開場
2015TEDxYouth_Taipei_3

新銳魔術師-黃柏翰

身為一個年輕的魔術師,要怎麼樣才能成功騙過所有人,吸引大家的目光?黃柏翰把魔術說成一個故事。他身穿馬褂,扮起徐志摩,持續不斷地從生活中累積靈感,最後成功的以魔術「再別康橋」到好萊塢魔術城堡表演。

關於這套魔術,他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四、三、二、一。他用四年做出了這套表演;研究三個月,只為了一套效果;在魔術師和徐志摩兩個身份間作轉換;只因為魔術是他一生的志業。

身障馬術選手-孫育仁

2015TEDxYouth_Taipei_4
這是一個腦性麻痺患者克服先天限制,成為一個馬術選手的故事。孫育仁從小患有腦性麻痺,因為身體的關係,常常被同學所欺負。但媽媽告訴他,他必須要用自己的腳站起來。接觸馬術治療後,他從中得到了成就感,也開始了成為馬術選手的夢。

為了成為一個選手,他必須接受比之前份量更重的訓練和復健,也因此嚐到了許多苦頭。他也曾想過,如果能夠一覺起來,他所有的症狀都不見了該有多好!但轉念一想,沒有腦麻,就沒有現在的他。因此限制自己的不是外在條件,而是內在的想法,不管困難有多大,嘗試就有機會。

育仁發自內心對馬術的喜愛,和不畏限制、充滿勇氣突破自己的開朗樂觀,讓許多觀眾都暗自揪心啊!

台灣第一批培訓飛行員-徐華彥

彷彿命中注定,徐華彥從小就是一個飛機迷,小時候父親給的迷你遙控飛機開啟了他的飛機之路,大學時,他甚至還曾和朋友一起製造無人飛機。雖然並不總是成功的經驗,但這不但培養了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他更堅定成為飛行員的決心。

現在,他是台灣國內第一批自行培訓成功的飛行員。他想跟所有有志於這條路的年輕人說,要成為一個飛行員,最需要具備的是膽大心細的特質,勇敢做出每個決定,同時也顧及每個執行時的細節。並且不要害怕挫折,畢竟逆風時,才是飛翔的最佳角度。

單人雪橇選手-連德安

2015TEDxYouth_Taipei_5
你知道雪橇運動是什麼嗎?雪橇選手躺著操作一塊板子,以時速140公里在彎道上過彎、飛馳。今天和我們分享的連德安就是一位單人雪橇選手,並曾在2014年代表我國參加冬季奧運。

德安和我們分享了他從開始訓練到進軍奧運的故事。從一開始對速度的恐懼,到最後把恐懼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一開始,他也曾因從雪橇上摔下來而開始害怕速度,甚至起了放棄的念頭,但因為教練的激勵,他勇敢重回賽道,並得到下一屆冬季奧運選手的資格,同時也是最年輕的選手。


來自makerbar的小maker為大家示範3D列印的製作
2015TEDxYouth_Taipei_6_1


知名DJ-趙心蕾

DJ RayRay原本是一個害羞、不擅交際的女孩,害羞到什麼程度呢?當她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店員找錯錢時,她會不知如何開口指正店員。但這樣一個害羞的女孩,卻因為開始學習成為一個DJ之後脫胎換骨,最後甚至代表台灣參加世界DJ大賽,還成為第一個進入決賽的女選手。

原本只是想要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給更多人聽,卻因而發現,音樂是她和別人溝通最好的語言。在音樂的路上,雖然偶有挫折或低潮,但就像DJ會反過來利用雜訊成為一種效果,這些雜訊最後都會成為人生這首歌裡非常獨特的部分。

停格動畫達人-曾丞璿

2015TEDxYouth_Taipei_6
曾丞璿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男孩,成績不是頂好,只喜歡玩玩具,他卻在玩具中發現了他的一片天。他用玩具開始拍起停格動畫,雖然技術上並不特別困難,但一兩分鐘的影片卻要花上數個月製作。他在製作影片中找到了興趣,而他的作品也在影片網站上得到了數百萬人的觀看。

高中畢業時,他開始面臨未來方向的抉擇,他苦思許久,究竟是要選擇符合社會期待,抑或追求自我價值呢?最後他告訴自己:全台灣符合社會期待的人很多了,應該不差他一個吧。他和他所製作的影片證明了一件事「選擇真心所愛的事情,必會本能地追求卓越」。

美感教科書計畫共同創辦人-陳慕天

2015TEDxYouth_Taipei_7
一開始,陳慕天先舉了幾個國外和台灣海報的差異,讓人一目了然台灣美感教育的缺乏。然而,一個好的設計不但可以提升商品的質感,也是生活風格的一部分。對追求更上一層樓的台灣產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怎麼做呢?陳慕天和幾個朋友決定從教科書下手,因為教科書是最便宜也最公平的管道,每個孩子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上面。一旦從生活上給予小朋友這些美感的刺激,他們自然會在心中種下審美的種子。雖然是個小計劃,卻可能改變整整一代人的美學水準。


中場休息,由DJ RayRay和柏翰帶來魔術與電音的結合
2015TEDxYouth_Taipei_8_1


太空學校創辦人-劉倬宇

劉倬宇是太空學校的創辦人,他要告訴大家在他和眾多頂尖太空人相處的過程中,他所學到的東西。能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工作的人,毫無疑問都是各領域的頂尖專家,他發現在裡面工作的人,每個人都瘋狂熱愛自己的工作。要成為頂尖的工作者,正確的目標和對所做事情的熱情缺一不可。

他要告訴大家,務必要把自己的眼界放大,不要因為自以爲做不到而限制住自己。「have a giant goal and believe in it」,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堅持下去並相信他會實現吧。

公益旅行家、知名作家-褚士瑩

2015TEDxYouth_Taipei_8
知名作家褚士瑩也來到TEDxTaiepi,獻出他的處女秀。他所分享的是「夢想」到底是什麼?夢想達成了,然後呢?褚士瑩要打破你的迷思,事實上,夢想達成後並不是從此一帆風順,大部份情況是更多瑣事的開始,你能耐的住做「瑣事」嗎?

反過來說,夢想的達成並不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你也可以從瑣事做起,把瑣事做得很好。他舉了一個台鐵服務生,將自己的服務做成和空服員一樣等級的例子。只要你能更加看得起自己,讓自己所做的事產生價值,不管做的事情是不是瑣事,你都能得到美好的生活。


如果參加完這次活動後有什麼心得或想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喔:)


撰稿:Ivan、Ember、志洋

不再跟蒙娜莉莎大眼瞪小眼!三個讓你更投入的看展秘訣

$
0
0

finding_the_story_inside_the_painting_1

你發現了嗎?無論你參加哪個公司的旅行團、去哪個城市,或是多長的旅程,博物館與美術館都是行程表上一定會出現的地點。對於初到法國的旅人而言,羅浮宮是必定造訪的朝聖地;對於到英國旅遊的人而言,大英博物館也是行程表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雖然這些博物館、美術館享負盛名,但你是否也曾對這些藝術殿堂感到無趣?看展時其實你只想著臉書打卡、紀念品和下午茶;看完展後,你還是你,作品還是作品,你們之間除了幾張合照外毫無關聯,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要來看這場展覽。

如果是的話,其實也毋須擔心,因為這種情形不只發生在你身上。有鑑於此,以下提供了幾個看展的小建議,讓你看展不無聊。 

藉由不斷地觀察,所有的藝術都是當代藝術

 
首先,你可以先瀏覽過所有的作品,找尋吸引你的那個它;接著,聚焦在吸引你的那幾件作品上,並從各種角度來觀察。當然,你也可以先閱讀展方提供的資料,建立一些作家與作品的背景知識。

接著便是發問時間。你在觀察作品時可以問道:「這是什麼?」、「這是怎麼做的?」、「這是用什麼材料作的?」如果作品有明顯的主角,也可以進一步問道:「他想要做什麼?」或者是「他為什麼是這種表情/動作?」

藉由不斷地提問,我們可以從藝術品來了解一個時代。正因為藝術品反映了或反對了時代的某種價值,因此,藉由藝術品,我們可以更了解那個大時代。也就是說,每個藝術品都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當代藝術」。

藉由不斷地提問,每件藝術品的背後都是一段故事

再來,你可以試著了解創作者的想法。問問「為什麼他會選擇這個主題?」以及「為什麼他要用這種手法表現這個主題?」 藝術家的創作並不都是為了「賞心悅目」。雋永的作品背後必然有創作者想要傳達的想法,只是我們必須用一次又一次的提問找出可能的答案。 

就像大都會博物館館長Thomas P. Campbell所言:「當人們和展品面對面接觸時,就像是和其他人面對面接觸。超越時空,接觸這些生命與我們截然不同,卻和我們所有人一樣,擁有希望和夢想,挫折與成就的人生。我認為這個過程能使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並幫助我們在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尋找自己內心的聲音,每次看展都是一場冒險

在討論完「作品」與「創作者」後,接著我們可以反問自己:「我為什麼會被這件作品吸引?」、「這件作品給我什麼感覺?」、「我為什麼會對這件作品有這種感覺?」藉由詢問自己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連結,藉由看展我們更了解自己。

也就是說,每次看展,都是一段冒險。藝術品凝鍊了交錯的時空,在看展的過程中,你也跟不同時空的創作者開始對話。而這段對話的過程有時候也會反映出平時不常見到的自己。乍看之下是對話,其實是一段自我追尋。

看展絕不只是行程表上的must-dos,事實上,它是一段充滿了遇見、對話與了解的穿越之旅。下次看展時,不忘了試試這些小方法,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收穫。


撰稿:郭慧


策展人筆記|我在奇點大學學到的「指數型思維」

$
0
0

singularity_university_2

三月初我受邀參加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 簡稱SU)高階經理人專班,與來自全世界30幾個國家的創業家、高階經理人、政府決策者、非營利組織管理者們共同學習。奇點大學是由Google贊助,由人工智慧專家Ray Kurzweill和創業家Peter Diamandis共同創辦。

這裡教的是指數型科技(Exponential Technology), 包含奈米、3D列印、機器人、人因工程等等。除了高階經理人專班,還有八周的創業班(Graduate Study Program),每位學員被鼓勵離開課程後能創造影響10億人的公司, 其中重要的項目如發射wifi氣球到天空,讓全世界的人可以用便宜的方式上網

上課的地點在為於Google 總部不遠的NASA研發基地, 也是太空人受訓的其中ㄧ站 , 五天的課程非常緊湊,從科技的演進到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討論,到未來犯罪、道德、基因工程、大數據, 未來政府架構,甚至討論人是否能夠長生不老等議題。講師有來自史丹佛大學的教授、生物學家、甚至是FBI犯罪專家, 講師除了上課以外,也有實際的演練和設計工作坊。

科技的極限在哪?

其中一個有趣的項目為:科技的道德(Technology ethics)。上課是以模擬法庭的方式進行,題目是,在未來當機器人取代人工照護時,所衍生的疏失,造成的人命時的道德界線何在?當人工智慧不斷強大時,我們應如何規範機器的力量?當人類可以完全複製基因時,我們是否改變了自然演進的法則?

面對這些排山倒海的而來的科技,人類準備好了嗎?在過去科技之所以能不斷推進,靠的是”摩爾定律”,每18個月技術翻倍一次。現在這些技術加速得更快,有些更是指數型成長(Exponential growth),技術加速的同時我們的公司,政府組織卻依然巨大緩慢,我們用工業時代的硬體思維,來面對互聯網時代,就像在磁浮的高速鐵路上開著煤氣火車。


有幾個重點與各位分享:

1.無論你的產品市占率多大,都會有新的創新進入市場來破壞,而他們通常是從邊緣發生,最後取代主流。

2.在未來所有科技接近免費,你要用服務來賺錢。

3.政府與政策制定者要擁抱指數型思考,小政府大效率,城市間的合作將比國家更頻繁, 資訊安全、開放透明更為重要。

4.如果你的公司想要Impact 10億人,你的做法將會不一樣。

5.Think Scale!台灣要成功,要勇敢 Think Big and Create scalable,讓人才也能Scale.

6.目標、熱情和堅持。即便是再有資源、再聰明,沒有以上三者,也難以成功。


撰稿:許毓仁 Jason(TEDxTaipei策展人)

TEDxPets- 動物當家,跨物種交流

$
0
0

Happy April Fool’s Day!Have fun together ~

tedxpet-02

他們不是寵物,是我們最好的動物朋友。既然都進來了,就來認識新的動物朋友吧!

我們首先邀請到第一位講者:國王企鵝。他將說明如果企鵝從生態系消失,對於地球生態鏈的巨大危害:你拜訪南極以後就沒有人招待你了!
dyan_denapoli-2
企鵝消失和我有什麼關係?

第二位講者是我們的近親:紅毛猩猩。他將站上舞台,展現他與我們驚人的相似之處(包括模仿全民大悶鍋喔),也提醒大家電影《猩球崛起》絕非空穴來風。
Frans de Waal
沒錯,猩猩也有道德觀

第三位講者是來自非洲大草原的獅子朋友,從他的視角說說對人類的看法。不要不相信,獅子敢講,你敢來嗎?
1626-1518
如何和肯亞的獅子和平共處

第四位講者,讓我們歡迎策劃TEDxDeExtinction的策展人(人也是一種動物嘛!),他到底為什麼要把恐龍找回來拉,打造自己的侏羅紀公園嘛?
de-extinction-5

DeExtinction,讓絕種生物重回世界

好拉!介紹到這裡,蠻好奇如果科學家復育成功,應該怎麼分配這些物種的性別比例,你可能沒有想說其他物種怎麼分配性別比例嘛?這裏都有說!
tropical fish
TED-Ed:不可思議的生物性別!

謝謝大家跟我們經歷了絕無僅有的TEDxPets,如果未來有機會發展跨物種語言翻譯,或許真的有機會邀請他們站上TEDx舞台喔!
還是有人已經有這樣的技術,快推薦給我們啊!

沒有TEDxPets,但我們很確定有TEDxTaipei Women!
就在5/30(六) ATT SHOWBOX見!
fb_banner_for youth

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別人已經有人當了

$
0
0

我以為的「自己」,只不過是別人眼中的倒映

在英國女演員譚蒂紐頓(Thandie Newton),充滿溫柔與智慧的演講中,她剖析自己身為一個英國及辛巴威的混血兒,在倫敦長大、棕色的皮膚、黝黑的髮色,從小便面臨了一段反覆「尋找自我」的過程,因為她認為她的膚色與同學們不同、與學校修女不同、更與內心所認識的自己相互衝突。

她害怕自己變成「異類」(otherness),於是,不斷地否定自己所認定的自己,企圖想要從朋友、同儕、環境中,找到相同點,因為「與別人站在同一陣線」的感覺,總是可以讓我們獲得滿滿的「安全感」。

在生活中,此種建立「自我」的過程,不僅發生在譚蒂紐頓因為膚色而感到迷失上頭,我們的「自我」,也時常被外在力量摧毀、然後再建造,例如:挫折感、沮喪、悲觀、缺乏自信等等,這些感受總是讓我們「找不到自己」。

就像是一個失戀的人,很難不去懷疑自己的個性是不是不夠好?不然,為什麼會失去愛情?就像一個重考又落榜的考生,很容易就否定自己的所有的努力,開始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什麼也完成不了。

「找自己」之前,先丟開自己的包袱

但事情不是這樣的,譚蒂紐頓想要告訴我們,雖然,她曾經羞愧於「沒有自我」,也曾經掙扎於「與他人不同」的環境中,她的故事,並不是希望大家都去努力的找到「自我」,相反的,我們應該學習「忘我」,當然,不能否定的,缺乏「我們的自我」會讓人感到無比的焦慮及不安,但是,在忘我的過程中,才能學著打開所有感官、情緒,去體會這個世界。

而且,嘿!你想過嗎?其實「自我」,只是一種投影,是從別人眼裡看到的自己,「忘我」才是我們自己,去跟世界產生連結的方式,不論是把自己投入在音樂中、文字中、或是情感中,那種合一的感覺才是最真切的。



你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活在「自我」當中,而忘記投入自己的感覺、情緒,還錯把這種「安全感」當作是人生的全部,那不就太貶低生命所賦予我們的豐富性與價值了嗎?所以,請按下暫停鍵,別再播放「自我」的歌曲了。


撰稿:曾婉晴

聽親愛的人說故事

$
0
0

在網路和社群網站蓬勃發展的年代裡,我們每天都能收到許多好友的訊息,從他們在臉書上發表的一段話、貼出的照片或打卡按讚,就能了解他的近況。有了智慧型手機後,許多人在閒暇時都忍不住一再確認,就像是深怕錯過任何新訊息。即使兩地相隔、多年未見,我們都還是能了解彼此的近況。

但少了面對面接觸、專注聽對方親口說話這樣直接的溝通管道,取而代之的即時、精簡訊息是否讓我們漸漸減少我們與身邊重要親友深入對談的機會,進而不再了解彼此內心深處的感受、對事情的真實見解,又或是人生體悟了呢?


搜集小人物的動人故事

Dave Isay 在成年後意外得知自己的父親是同志,在談話中父親告訴他1960年代的知名同志權利運動「石牆暴動」,這件事讓他展開了聽人們說故事的旅程。他與檔案管理員 Michael Shirker 開始找尋當年在暴動現場的人,並一一訪談、錄製他們的故事。他意識到麥克風賦予了他特權,讓他可以傾聽那些原來不會有任何交集的人述說自己的故事,也讓他看見平凡小人物英勇的一面,並能將之公諸於世。

1998年時,他與攝影師 Harvey Wang 共同出版一本書,記錄長年居住在曼哈頓包厘街窄小廉價旅舍的最後一批人,面臨被政府強制撒離的他們多為無業遊民,當他帶著書稿回來給書中描述的男人看時,對方看見自己出現在書上,為自己存在於世、存在於此而興奮不已。

這樣感受到自我的呼喊促使 Dave Isay 決定設立 StoryCorps 這間聽人們說故事的公司。2003 年時,他們在紐約的中央車站搭了一個小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在裡面訪問想要了解的親朋好友,許多人開始思考:「如果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談話,我想要問他什麼、想要告訴他什麼?」談話結束後,錄音檔除了提供給說故事的主人翁之外,也會圖書館中保存,許多年以後,後代子孫能夠透過音帶了解未曾謀面,卻影響自己一生的長輩。


聽親愛的人說故事

有別於我們常在報章雜誌、電視上看見的名人成功故事,StoryCorps 搜集到的則是在你我身邊的故事,沒有華麗的光環頭銜,放下成見與要求,回到最私密的關係,以親子、夫妻、夥伴或朋友的身分來對話。

關於親子之情

患有自閉症的 12 歲小男孩常覺得大家比較喜歡妹妹,他問媽媽:「我成為你心目中的那個好兒子了嗎?」

關於夫妻之愛

常自覺又醜又胖的賽馬投注行員告訴妻子說:「說愛你讓我很有罪惡感,但我常說只是想提醒你,那就像從破爛收音機裡傳出美妙的歌曲,而善良的你願意讓這音樂在屋裡不斷播放。」

關於長輩的珍貴回憶

孫女問:「你怎麼認識阿公的?」
阿嬤問:「我以前當護士的時候照顧他,他一直要我跟他結婚,我跟他說你太醜,我不會嫁給你啦!好了,麥擱問了!我想回家啦!」

訪談數週後,阿嬤即離開人世,這段訪談成為他們最珍貴的回憶。

正因為這些故事就發生在你我身邊,讓我們更能從中感受到勇氣、希望與愛的共鳴。透過與深愛的對象對話,解開你心底的疑惑、堅定你的信心,讓愛不再是用打罵來表達、不再絕口不提,且不再用拐彎抺角的方式展現出來。


愛要即時說

在即時訊息更新速度飛快,言語越來越容易被淹沒的這個年代,想想有什麼是你想要為親友保存的故事?有什麼深藏在心底,卻不好意思開口的問題想對誰提問?你可以透過 StoryCorps 的 app 訪問那個對你意義非凡的對象,敞開心房與他對話,不再為了表面上的和平而擔憂欺瞞,或是讓心中擱著的大石阻隔了彼此心的距離。

◎收聽更多故事:http://storycorps.org/


撰稿:Marssi Draw

什麼!小學生的營養午餐 可能變成重要的國安問題嗎?

$
0
0

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為人父母者最大的期盼便是小孩能健康地長大。但是,你發現了嗎?從小到大,從學校或到補習班,從來沒有人教導孩子「如何健康長大」。我們將「活得健康」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事,彷彿不需要教、不需要學、不需要額外關注便可以獲得的。但是,在經歷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安風波後,你仍然這麼認為嗎?

無論你的答案是肯定或是否定,不妨讓我們先從學校的營養午餐和健康、家政教育開始看起,或許你會對飲食教育有不一樣的想法。

健康無法「低價收購」! 

首先,孩子對於他們每天的營養午餐,通常是沒有選擇權的。對於廠商的選擇,往往由學校代勞。那麼,我們便需要了解,學校是用什麼標準來選擇孩子每日吃進嘴裡的食物。

一般人在選擇食物時,除了價錢之外,多少也會考慮到好吃與營養。然而,目前公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多採用「最低價招標」的形式,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孩子能獲得最好的教育,但是對於他們每天吃的食物,卻是「越便宜越好」!

當然,這種招標方式與政府經費息息相關。因此,如果要改善營養午餐的水準,便必須從增加經費開始。雖說是增加支出,然而,營養午餐所牽涉到的飲食文化、健康營養問題,對於下一代影響深遠。如果能及早培養健康飲食、品味食物的習慣,反而能減少因飲食不均所引起的疾病治療支出。 

請給我一頓飯的時間

再者,除了食物本身之外,吃飯時間也是一大問題。一般而言,三十分鐘的用餐時間是較為正常的用餐速度。然而,在學校吃午餐時,三十分鐘的午餐時間扣除一群人輪流盛飯、洗餐盒的時間,約莫只剩下二十分鐘左右。更不用說如果延遲下課,用餐時間更被壓縮。

我們都知道,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更能避免肥胖。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讓孩子細嚼慢嚥、好好吃一頓飯呢?

「名存實亡」的飲食教育

而就學校的飲食教育而言,雖然我們有健康課與家政課,但是真正可以接觸到食物、學習到烹飪的機會卻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健康課與家政課都被「借」去上國文、英文和數學等「主科」,而剩下的上課時間,就被視為升學壓力下少數的娛樂,因此多半會拿來做披薩、蛋糕、餅乾等「好玩」的食物。

然而,這些烹飪經驗,往往只能「帶著成品回家」,卻無法「帶著知識與能力回家」。也因此,儘管上了相關課程,孩子對於食物、營養、飲食文化等仍一無所知。

好好面對86400次的選擇

一日三餐,如果一個人活到八十歲,那麼他至少會面對86400次「吃」的選擇,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飲食教育卻不是可以「不言自明」的。讓我們從營養午餐和健康教育的小革命開始,學習好好吃東西。


撰稿:郭慧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