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今晚別熬夜,來場大腦大掃除!

$
0
0

睡眠,佔去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但在忙碌的生活步調下,我們總為了加不完的班、寫不完的報告,為了偷閒拖延的後果等熬夜,一次次向睡眠借貸時間。少了睡眠,大腦總變得昏昏沉沉地,為何所有人體活動中,只有睡眠獨具這種奇妙的修復大腦功能呢?

Fresh-braind2 von Alessandro Zangrilli – Eigenes Werk. Lizenziert unter Public domain über Wikimedia Commons –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_child_sleeping.jpg#mediaviewer/File:A_child_sleeping.jpg

神經學家Jeff Iliff站上TED講台,帶來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團隊的最新研究:睡眠,與大腦清潔排毒運作息息相關,為充足的睡眠再添一記理由!


大腦專屬清潔系統

所有細胞都需要養份才能運作,消耗養份的同時也會代謝產生廢棄物,因此我們身體裡有一套「循環系統」負責輸送營養,也有一套「淋巴系統」負責清除廢物。

附圖1

但是,仔細看看這張人體淋巴管分佈圖:唯獨大腦裡沒有淋巴管的存在,明明身為耗用全身能量1/4的活躍器官,每天必得製造大量廢物,這表示,身體中所有其他器官清除廢棄物的方法,並不適用於大腦。

原來,在大腦裡有個水池般的「腦室」,當中充滿一種澄淨透明的液體:「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包在堅硬腦殼中的大腦,裝滿了腦細胞,已無法再塞進一整組像淋巴系統般的管路,因此腦脊髓液自成一套專門系統,隨血管外緣流入大腦,擴散深入至每個腦細胞,帶走大腦排出的廢物。

Fresh-braind4

腦脊髓液循環成像

Iliff和研究團隊最驚人的發現是,這套大腦排除廢物的特別設計──只發生在我們睡著的時候!


睡眠:啟動大腦更新關鍵

附圖2

實驗影片中,左圖為老鼠清醒時的大腦影像,幾乎沒有腦脊髓液滲透的跡象;右圖則為睡著後的大腦,這時可見大量的腦脊髓液湧進腦中。同時,研究也發現,睡著後的腦細胞會縮小,使細胞間空隙變大,開路讓液體流過,將廢物盡速清走。

研究結果顯示,清醒的大腦,會暫時擱下清理廢物的工作,等到我們睡著、大腦不再忙碌時,才啟動清除模式,打掃細胞之間囤積的廢物,聽起來就像周末大掃除一般:週間忙著上班上課的生活,不知不覺累積了滿屋子垃圾,總等到週末有空了,再一口氣大掃除收拾一番。想像一下,太久沒清理的流理台,必定髒亂得令人難以使用,然而太久沒清理的大腦,後果也許遠比尷尬的髒汙來得嚴重。

Fresh-braind3

每天晚上,當思緒遨遊夢境時,大腦中精密儀器的運作從未停歇,悄悄地、努力地自我維修清潔,就像打掃家裡一樣,是份骯髒又不被看見與感激的工作,但卻至關重要。充足的睡眠,為我們換來嶄新、再次充滿活力的一天,今晚別熬夜,就讓睡眠好好啟動一場大腦更新大掃除!

附圖3

撰稿:陳方德


個人化醫療—人體器官晶片

$
0
0

我們都知道一款藥品在正式上市、大量製造、販售之前,會經過無數次不同層次的實驗測試。然而因為不同個體間的微小差異,我們對藥物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如果能在嘗試新藥之前知道自己身體的代謝反應將是如何,甚至是接受一個量身打造的治療配方,提高療效、發揮藥物的最佳藥效,這將造福多少人類的健康幸福?

Geraldine Hamilton在美國哈佛大學的Wyss實驗室就正在努力做這一件事,她向我們展示如何在晶片上建構器官和人體部位,以一塊簡單的晶片擁有所有測試新藥必備的元件。


開發新藥的困境

在現今醫藥技術發展當中,構思一款新藥或許十分容易,但研發與測試的過程卻是昂貴又耗時,而且失敗機率往往大於成功機率。這其中存在許多因素,Hamilton認為主因之一是:在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之前,專家使用「細胞培養」及「動物試驗」測試藥物是否有效或安全,但這兩種方法其實無法準確預測人體內發生的事。當我們把細胞放入培養皿時,細胞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停止原本的運作;動物實驗雖然能提供相當有用的訊息,但仍然無法預測使用特定藥物時發生於人體內的動態情況。

為了找到更好的方法讓人體細胞順利測試新藥,Hamilton的團隊的想法就是,成為細胞建築師,替細胞設計、建設、打造另一個家—「人體器官晶片」。他們將活細胞放入這個小晶片中,建立最小的功能單位,呈現細胞於體內所經歷的生化反應、功能及機械張力。

chip_1


如何在晶片上模擬人體器官

Hamilton的團隊運用電腦晶片製造技術,打造與細胞及其生長環境相仿的結構。其中有三條液體通道,中間是多孔的彈性隔膜,在其上層放入人體細胞,例如肺細胞;下層是微血管細胞,即血管中的細胞;然後對於晶片施加機械力,使隔膜伸展收縮,如同體內脈動的情形。

chip_2

藉由這些小晶片模型的功能,Hamilton指出,我們將可以開始探索許多潛在的新療法。例如我們可以模擬人體受外界感染的過程,將細菌細胞及人類白血球加入這個肺模型中,當白血球偵測到因感染引起的發炎反應時,它們將由血管進入肺部、吞噬細菌。


不只是一個器官,不只是獨立測試

而Hamilton的團隊研究的不僅是肺部晶片,也有腸道、心臟晶片。實驗室目前正在研發一系列不同的器官晶片,而這項技術的真正意義在於:我們能藉由液體在細胞間的流動、連結的特性,將多種不同晶片彼此連接,形成所謂的「虛擬人體晶片」。

chip_3 chip_4

但這並不是要在晶片上重建整個人體,而是要重建足夠的人體細胞功能,使我們對人體內發生的情形進行更佳的全面性預測。例如我們可以探索使用噴劑型藥物時發生的情形,患有氣喘的人在使用吸入劑時,我們可以探索藥物是如何進入肺部,如何影響其他器官,例如心臟,我們可開始研究身體對藥物的動態連鎖反應。

chip_5


所有跟人體有關的試驗方法將被改變

這項技術將引起一場革命,我們可以藉由晶片進行疾病的深入瞭解,例如伊波拉病毒或SARS等致命疾病。而且不僅是製藥工業,也將影響許多不同產業,例如化妝品工業,當皮膚晶片被研發出來,未來在測試化妝產品中的成分對皮膚是否安全時,我們不再需進行殘忍的動物試驗。我們還可以測試日常環境中所接觸到的化學物質的安全性,例如家庭清潔劑。

器官晶片也可改變未來臨床試驗方式,我們可以將不同族群的細胞置入晶片,讓我們擁有的藥物安全資料可以針對使用者,例如孩童藥品的臨床試驗對象不會再是成年人。

chip_6

想像一下未來,若我們能將自己的幹細胞置入晶片,這將成為一塊獨一無二的個人化晶片。醫生可以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打造個人專屬的治療方法,讓治療藥物更有效,加強醫療的安全性,將藥物副作用的風險降到最低,使每一個人都獲得更精準的醫療照護。

延伸閱讀:哈佛大學的Wyss實驗室

撰稿人:許書瑄

一起來捐贈聲音吧!

$
0
0

我們都聽說過,捐血、捐器官可以救人,但大家有聽過「捐聲音」可以改變他人的生活嗎?根據來自美國的VocaliD計劃組織估計,全世界有數千萬人必須倚賴電腦聲音來溝通,而單是美國就有250萬人口。但是電腦聲音的選擇性少,也不同於每個人天生說話的聲音就有獨特的特性。在沒有面對面或見到對方長相的時候,不論是家人或熟識的朋友,更或是電視名人歌手,我們都可以透過聲音認出他們,可惜那些患有言語功能障礙的人,卻無法擁有這樣的環境。


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voice_1

我們人類身體構造,產生聲音的來源是喉頭(larynx)又稱音箱(voice box)所產生的共鳴聲響,每個人都有一個反映其生理結構的獨特「聲源」,這個聲源經過聲道(即頭與頸部之間的喉腔)的過濾,藉由喉腔形狀的變化產生子音和母音。有些人由於有神經傳導語言障礙,所以無法控制他們的喉腔過濾聲音,像是患有帕金森氏症和腦性麻痺的病人,或是因為癱瘓或手術而造成無法發音的病人,例如英國傑出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客製化的合成聲音

而VocaliD計劃宗旨即為設計個性化的合成聲音,使那些患有重度語言障礙的人們,可以使用適合自己的身型與個性的聲音。這個計劃是由Rupal Patel博士與她的學生和她的合作者—智能語音專家Tim Bunnell博士,一直努力了好幾年所創辦,在近年來終於開發出了能夠建構獨特聲紋的數據算法成果。

這項計劃的關鍵,是仰賴於聲音捐贈者與目標說話者的元素匹配程度,其中包括目標說話者的最基本發音特性,其次是性別、年齡、聲音強弱、外表特徵。專家使用捐贈者所錄下的數千個句子製做出新的聲音,錄音過程要花上2至3小時,捐贈者要讀出短句或不斷重複讀,讓錄音內容包含英語中所有聲音的組合。當錄音完成後,專家會對這些錄音做語法分析以填入數據庫,Patel博士將這個數據庫稱之為「聲音銀行」。

voice_2

在這樣一系列的研究、實驗,到最後帶進現實成功實踐的過程中,Patel博士體悟到,每一位重度語言障礙的患者想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聲音,他們只是希望聽到他們的聲音。VocaliD的計畫其實還正處於早期階段,專家們正在努力改善錄音的流程,也許能透過網絡軟件或手機App,讓捐贈者可以在遠端的安靜地點錄下他們的聲音;另外他們也正在努力籌集資金,建設基礎設施來存儲所有捐贈者的聲音。VocaliD的目標是在2020年收集100萬個語音樣本,創造世界上最大的聲音銀行。Patel博士希望:讓合成的聲音,像指紋一樣獨一無二(Synthetic voices, as unique as fingerprints.)。

voice_3

延伸閱讀:www.vocaliD.org

撰稿:許書瑄

玩樂革命:活到老,玩到老!

$
0
0

TED三個字母中的E,代表著「娛樂」(Entertainment)。不論你是孩童還是成年人、是學生抑或上班族,問問自己:有多久不曾真正地玩樂了?

9.20

Steve Keil是一名保加利亞的企業家,眼看著家鄉飽受經濟危機之擾、在歐盟各項政經指數排名中敬陪末座,他大膽找出問題點,帶領聽眾掀起一場以「玩樂」為名的革命!


思考與玩樂 活化工匠機器人

位於東南歐的保加利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一員,仍持續面臨經濟困頓、政治貪腐和地方犯罪等問題,在歐盟的醫療、經濟、教育等統計排行中,皆無樂觀表現。觀察整體社會,Keil認為,過去共產政權所遺留的專制壓抑與「嚴肅」基因,是社會一大病因。國家置於個人之上的觀念,不經意扼殺了創新思維,於是教育重視死記強背與標準化,忽略自我表達和個人創意,也抑制了主動的探索玩樂,如此培養出進入職場的,即是一批不會思考的機器工人。

把眼光從保加利亞拉回近距離,思考我們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否也有相似情形呢?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呂世浩說:「現代教育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重視如何在短時間內訓練大量專業人才,習慣強調『所有事物都有標準答案』,是一種培養工匠的教育。」(推薦閱讀:呂世浩:用思辨探究歷史,讓歷史成為大用)

欲改變嚴肅僵化而缺乏思考的病況,最好的催化劑,就是「玩樂」。


Keil:「玩樂的相反不是工作,而是憂鬱消沉!」

提起「玩樂」,許多人立刻聯想起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然而Keil認為玩樂是一個普世現象:人們玩體育競賽,玩音樂,玩藝術。回想童年,那些單純娛樂的遊戲時光,躲貓貓、大富翁、堆積木、紙娃娃……等,盡情歡笑大叫的同時,不也正在動腦計劃、設計創造、冒險想策略嗎?

3.09 3.10

事實上,研究指出,玩樂能刺激大腦中控制情緒的「杏仁核」神經生長,也能促進「前額葉皮質」發展,那是處理複雜性認知思考的部位,意即透過玩樂,有助於培養情緒成熟度,發展出更佳的決策能力。因此,玩樂並非等於輕佻不認真,而是能增加人們對挑戰和改變的適應度、強化學習能力、提高工作生產力的重要態度!

在商業上,玩樂也是一項重要因素。聯邦快遞將以人為本的歡樂態度視為重要信念,當顧客面對有成就感的快樂員工時,較能得到愉快消費經驗,因而帶來更高的收益。Google和Facebook等世界級企業的辦公室,皆以高員工福利及繽紛活潑的玩樂空間聞名,Facebook總部辦公室設計團隊認為:「一座內外都能盡情玩樂放鬆的辦公室,才能激發工作上更靈活多變的創意。」(推薦閱讀:FACEBOOK總部/讓員工都不想下班的美式幽默)

馬克.吐溫說:「工作與玩樂是同義字,只是分別使用於不同情況而已。」英語裡有句諺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Work hard, play hard!」真正懂得玩樂的人,亦懂得在工作上獲得成功,享受工作玩樂並行的生活。


玩家起義,找回玩樂因子

8.55

Keil所謂的革命,不要武器,也無需鬥爭,而是一場影響長遠的改變:改變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模式,讓「玩樂」重返生活,進而改善家庭、學校、工作,和整體社會環境。

9.12 9.16

在面對下一個上學上班日的到來之前,不妨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生活和內心,若玩樂因子已然消失,你必須找回它:也許那是一件兒時最喜愛的事物,也許是六個月前正享受、但之後礙於家庭或工作升遷而放棄了的興趣,也許是衝浪或騎單車,也許是一本書、一款小遊戲、一種樂器、一系列古怪的收集——重心找回玩樂感,即使我們非保加利亞成員,一樣能續燃這改革之火,為屬於自己的更好的人生,創造玩樂革命。

撰稿:陳方德

怎麼幫,才能真的幫上忙?

$
0
0

你一定曾在路上碰過向你兜售口香糖、餅乾等商品的身心障礙者,也有不少人曾聽過他們被某些集團控制,賺到的錢都流入壞人口袋裡,因此拒絕向他們購買東西。在買與不買之間讓人難以抉擇的主因往往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愛心能真的幫助需要的人,而非讓自己成為詐騙者眼中的肥羊。

日前聯合報針對這項傳聞深入調查,訪談在路上販賣各種用品的身障者,並跟著他們回家一探究竟。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確實受雇於人,但對這些身障朋友來說,公司並非外傳壓榨勞力的集團,而是個溫馨的大家庭。所謂的老闆負責批貨,並每日接送他們到市區賣東西,所得平分,並提供宿舍、水電等各項設備,輪椅壞了老闆負責維修,廚房內的瓦斯、鍋爐設備充足,每個人可以煮自己想吃的東西。

「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這句話是大多數人認為提供協助最好的方式。這些銷售商品的身障人士不僅學會「釣魚」,也獲得老闆提供的成本來做為「釣魚」的器具。他們在工作中得到了尊嚴和自由,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賺取收入,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或經濟的匱乏而喪失活出自我的機會。


你也這麼想?

回想你上一次捐款做愛心時,是選擇「給他魚吃」,還是「教他釣魚」?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單位,許多愛心捐助多是選擇提供物資或是定期的小額捐款這樣「給魚吃」的方式,僅有少數團體能做到「教他釣魚」,更不用說直接給他們一大筆資金,讓他們自行運用。

孫久瑩長期在非洲投入救援服務,在工作滿十年時夢想能帶著整皮箱的現金,搭上飛機前往最貧窮的國度,直接把錢送給那些困苦的人們。過去她和大多數人一樣都覺得這不可行,因為刻板印象裡總認為,經濟狀況不好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擅於管理錢,常把錢花在錯誤的地方,導致沒有存款而變得窮困潦倒。因此這些人需要一些能幫他們妥善用錢的人,替他們設想「應該」買什麼,並且直接提供他們需要的食物、器具等物資,而非現金。


讓受助者自己支配錢,成為生命的主人

所有捐助人都期待自己的每一分錢送到受助者手上時都能達到最高效益,但研究調查顯示,當受助者獲得一百美元的物資時,還要多花九十九美元的成本才能從中獲利,捐款無法絲毫不減地讓受助者運用。

因此孫久瑩所屬的非營利組織 GiveDirectly便決定透過手機的電子錢包功能直接將捐款送到受助者手上,至今,他們已將捐款送給住在烏干達和肯亞農村的三萬五千人,一次一千美元,而且讓受助者自己支配現金,不干涉他們的用途。受助者可以選擇將現金用在家庭中最迫切需求的項目上,像是食物、教育、牲畜、醫療等費用上。

研究證明,受助者都把錢用在改善生活上,烏拉圭的孕婦把捐款拿來買食物,因此生下較健康的嬰兒;斯里蘭卡的男性把捐款拿來創業。沒有人把錢用在煙酒毒品上,大家更加勤奮工作,無論是從事商業或農業的受助者都在運用捐款一年後,得到更多的收益。而大筆捐款也沒有造成當地的犯罪率增加。


怎麼幫,才能真的幫上忙?

GiveDirectly 顛覆了普遍捐助人的思維,也開啟了科技與慈善結合的新視野。未來當你思考要怎麼樣才能真正幫助受助者時,別忘了他們雖然缺乏資金,但仍應擁有自己生命的主導權,讓他們自己決定要怎麼運用金錢,打造自己想要的未來。如此一來,你就能在給他們魚吃、教他們釣魚之前,提供他們更重要的資本,讓他們能選擇將花費用在所需的技能或器材之上,才能讓捐款用在刀口上,讓他們獲得真正的幫助。


撰稿:Marssi Draw

小心,老大哥正從螢幕看著你!

$
0
0

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路,各種購物、通信、資訊交換的需求讓我們在網路上留下許多痕跡,你曾經關心過這些資料的安全性嗎?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所有資訊都被政府監控,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安全或是更不自由呢?


完全被監視的網路世界

2013年6月,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職員史諾登向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揭露了一批秘密文件。這些文件指出,美國政府正在進行代號為「稜鏡」的大規模監聽計劃,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都在監聽的範圍內。這些公司包括Yahoo、Google、Facebook、Youtube、Apple等網路龍頭,監聽的範圍可以說涵蓋了全世界。

glenn_greenwald-1

遭指控參與計劃的公司紛紛發表聲明,否認曾參與計劃,但隨後國安局官員卻出面為計劃辯護,間接證實了監聽計劃的存在。各界對此展開熱烈的討論,有人認為美國政府的舉動是對人身自由的侵犯,應該停止這樣的行為。但也有另一派認為,面對恐怖攻擊的威脅,在國會授權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對資訊進行監控,一般善良的公民不需要擔心成為被監控的目標。

對於這樣的說法,曾經和史諾登合作爆料的記者Glenn Greenwald站出來反對,他希望告訴大家,隱私不能用來作為交換安全的籌碼,我們應該捍衛它、保護他,因為這不但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基本需求,更是自由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


「壞人」才需要擔心被監控?

Greenwald認為,網路的無孔不入,讓隱私權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有一派說法認為,監控對大多數人不會造成傷害,只有作壞事的人才需要擔心。這種觀點將人分成兩種:潛在的犯罪份子意圖隱藏犯罪行為,他們才需要在意隱私;善良的老百姓們有著正常的生活,他們使用網路不是為了製作,不需要去擔心政府的監控。

如同Google的前CEO,Eric Schmid在2009年受訪時曾說:「如果有什麼事情是你不想讓別人知道你正在做的,那麼你就不該去做。」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有趣的是,他卻想盡辦法來維護自己的隱私,Schmid要求員工在Google上消除一篇網路雜誌所撰寫,關於他個人資訊的文章,有趣的是,這篇文章的內容全部取材自GOOGLE搜尋的內容。

認為只要表現出不傷害人的態度,別人就不會對我做什麼。這其實是一種自我閹割式的自卑心態。人類是社交的動物,我們需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在作什麼,在想什麼。所以我們會把自己的動態貼在社群網站上。但我們也同時有隱私的需求,我們需要有個地方,可以作自己,而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所有人都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事。這些事不一定不好,但可能就是只想和家人,摯友,甚至心理醫生述說,這是一種近乎本能的需求。

glenn_greenwald-2


箝制隱私就是箝制自由

隱私除了是基本需求以外,也很容易被拿來作為掌權者控制人民的工具,當我們處在被監視的狀態,我們的行為舉止會有很大的改變,我們會傾向限制自己的行為。許多研究都顯示,我們的行為在監視下會變得更加循規蹈矩,被注視著的羞恥心是很強的心理驅動,驅使你去符合社會的規範。

這個理論被18世紀的邊沁利用在監獄裡,主事者瞭解他們不需要去控制每個成員,他們改變建築的結構。造出了圓形的監獄,監獄的中心有監視塔,控制者在塔內就能看到所有人的一舉一動。犯人無法看到監視塔裡面是否有人,他們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正在監視他們,因此必須隨時遵守規定。傅柯對此做了更進一步的詮釋。這樣的規訓模型可以被用在任何組織,例如醫院、學校、工廠。獨裁者不再需要對異議份子強加使用暴力。因為大規模監視在人們的心裡建了一個監獄,能比外在暴力作更有效的約束。

glenn_greenwald-3

美國政府的大規模監視計劃就隱藏這樣的危險,當這樣的機制被建立起來,便很有可能被極權政府用來排除反對者,我們可以說,隱私不但是健康心靈的基本追求,更是社會自由和包容性的展現,當我們判斷一個社會的自由程度時,不是看他們如何對待守法的人,而是看他們如何對待異議份子,大規模監視系統是種對民主自由的壓制,限制了許多我們原本會擁有的可能性。

撰稿:Ivan Weng

你不可不知的「消失的 33% 職場方程式」!

$
0
0

在企業的中階管理階層以及專業職缺中,女性占了將近百分之五十,然而,女性高階管理者的比例卻不到百分之十七。「為什麼我們缺少女性領導者?」這個議題已經被無數次地討論報導,針對此現象,講者Susan Colantuono是管理顧問公司Leading Women的執行長,她提出了不同於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的全新見解-「消失的 33% 職場方程式」。


關乎升遷的三項關鍵領導要素

許多女性中階管理者充分發揮優質的領導能力、扮演穩固企業營運的重要角色。我們需要釐清的是:為何具備領導才能的女性卻被埋沒在中階管理階層、而無法順利晉升至組織更高的決策單位?探討「消失的 33% 職場方程式」發生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消除組織高層的性別差異。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若你想要晉升至組織高層,你必須達成以下三個關鍵領導要素:「展現自己的領導才能」、「激勵同儕或下屬發揮長處」、「創造並維持傑出的績效」。藉由有效率的團隊合作、協調組織內外部資源,以幫助組織達成策略性的財務目標。三個關鍵領導要素缺一不可,但隨著升遷的狀況不同,三者之間的重要性並不一致。


財務分析與策略掌握的重要性更勝一籌

33-function-in-career-1_resized

企業在挑選具備高階管理才能的潛力員工時,「創造並維持傑出的績效」這項能力會比另外兩項領導因素來得重要許多,包括對於策略、財務的敏銳性,對公司願景、財務目標的了解,以及自己在組織策略中的角色定位。「消失的 33% 」不是因為女性的工作能力或意願不足,而是企業並未讓女性員工認知到這項技能的重要性。

33-function-in-career-2_resized

企業提供給女性員工的職涯建議,大多強調個人特質的精進,例如:自信、果斷、加強溝通能力、建立人際網絡、懂得推銷自己,卻鮮少提及對於公司財務指標、總體策略的敏銳度與掌握能力。此現象反映了企業普遍落入窠臼的性別刻板印象:女性員工較不擅長精細繁複的財務分析。


企業落入性別刻板印象的窠臼

33-function-in-career-3_resized

根據Susan貼近企業的觀察,就連常見的導師制度同樣也顯現了問題:一般來說,導師大多花費心思幫助女性員工建立信心,卻是教導男性員工做事的策略與邏輯方法。導師制度與員工是否獲得升遷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但導師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輔導過程中對待兩性的差異。另外,企業的績效評估制度與人才發展系統也輕忽了商業洞察力、策略發展性、財務敏銳度的重要性。


解決「消失的 33% 職場方程式」之道

由於企業對於女性員工缺乏更高的期待、並未積極提供激勵因子,造成大部分中階管理階層的女性員工難以找到突破的方向,更別說是獲得認可、升遷至高階管理階層,這就是「消失的 33% 職場方程式」發生的原因。因此,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必須深思:如何掙脫僵化死板的性別刻板印象,將組織對於高階管理人才的期待與要求,一致且確實地傳達給所有員工,致力於解決「消失的 33%女性高階管理者」。

身為女性員工,除了繼續發揮既有的領導能力之外,也必須精進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積極爭取參與決策的機會。在性別意識的桎梏下,妳或許不是最受公司矚目的明日之星,但是只要妳準備好了、勇敢表現自己,充滿膽識與衝勁的妳一定會被看見!

撰稿:Sophina Chou

如果你的人生是本書,你希望故事如何發展?

$
0
0

你是否曾有過生活一切順遂之際,卻突然遭逢人生巨變的經驗?當計畫趕不上變化,面臨預料之外的事,你會選擇如何面對?Amy Purdy 是個對世界感到無限好奇、活力充沛的少女,卻因為染上流感差點喪命。這突如其來的事故造成的損失打破了她的人生美夢,也改變了她的一生。


遭逢巨變的人生

生長在炎熱沙漠的 Amy Purdy 從小就希望長大之後能夠環遊世界,到有雪的地方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因此在高中畢業後,她就離開家鄉,到寒冷的地方居住,憑著一張按摩桌和雙手,展開夢想中的旅程。離家的生活讓她感受到擁有獨立自主、掌握生命的能力,一切就像嚮往的生活般自由自在,但這個美夢卻驟然消逝。

年僅 19 歲的她感染了細菌性腦膜炎,這種能靠注射疫苗預防的血液感染讓她失去了脾、腎、左耳聽覺,以及膝蓋以下的雙腳。出院後的她原以為這場惡夢就此結束了,但巨變不僅改變她的身體,也迫使她必須改變才剛展開的新生活,以及夢寐以求的旅程。

初次裝上義肢的疼痛從身體蔓延入心裡,她開始自暴自棄,渾噩渡日,逃避現實,整天躺在床上度過好幾個月。


接受逆境,改變想法,擁抱新生命

「用幽默的態度面對人生,享受挫折帶來的樂趣。」是TEDxTaipei 2014 年會講者鍾瑩瑩的座右銘,Amy Purdy 決定站起來、重新擁抱生命也是抱持著同樣的想法。失去雙腳雖然非常痛苦,但她發現有了義肢反而讓她可以隨心所欲,想要多高就能多高,還能配合拍賣架上的鞋子選擇腳的尺寸。

Amy Purdy 自問:「如果你的人生是本書,你希望故事如何發展?」她知道自己的內心深處仍渴望追逐孩提時的夢想,因此她決定重新站上滑雪板,感受在皓皓白雪上奔馳的快樂。

Amy Purdy 自嘲,剛回到滑雪場上時,因為義肢的構造無法彎曲膝蓋和腳踝,跌倒的時候雙腳會離開身體而飛出去,讓不少滑雪客心裡留下陰影。因此她必須找到合適的義肢才行,後來歷經了一年的「尋腳任務」仍未成功,但這樣的阻礙沒有讓她打消圓夢的念頭,相反地,她認為限制和阻礙只會帶來兩件事:終止日常的生活習慣,以及強迫自己發揮創意。終於她和義肢設計師一起打造最適合她的腳,終於踏上畢生的夢想之路。


如果你的人生是本書,你希望故事如何發展?

擁抱新生命的 Amy Purdy 之後屢獲身障人士的國際滑雪賽事冠軍,並在 2005 年時成立非營利組織,幫助身障的青少年參與極限運動。

現在她也和許多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有別於過去大多是小場合,TEDxOrangeCoast 的舞台是她首次面對的大型演說,雖然要踏出舒適圈很困難,但她決定即使挑戰非常恐怖也不輕言放棄任何機會,因此,她鼓起勇氣接受任務。她的演說隨後引起熱烈回響,因而讓這則在地區舉辦 TEDx 活動中發表的演說被收錄在 TED 官方網站中,至今已超過數十萬人點閱,並為她帶來更多在世界各地分享故事的機會。

這些接連而來的成就是她從來沒有料想到的事,如果當時的她選擇用另一種方式面對巨變,就此一蹶不振,那麼這些美好的未來就不會降臨了。打擊雖然總讓人失去希望、想要放棄,但當生命給你挑戰時,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你的人生是本書,你希望故事如何發展?」擁抱挫折和阻礙,讓這些看似困境的事成為你的優勢,換個方式實現夢想,你也能開創獨一無二的美好未來。


撰稿:Marssi Draw


在海洋裡連續住了31天,我所看到的是…。

$
0
0

我們對海洋的幾近無知

當我們提到探險家,會浮現的畫面可能是崇山峻嶺或潮濕陰暗的叢林,然而海洋的面積佔了地球面積的七成,我們卻對她不成比例的無知。

Fabien Cousteau是一位海洋生態探險家。今年年中,他在美國佛羅里達外海30公尺深的海底生活了31天,打破了30天的舊世界紀錄。對他來說,對自然的好奇心連結了他自己和天地萬物,在地平線的那一邊,有著什麼樣沒看過的風景?如果對地球有更深的了解,是不是也能更了解人類呢?

由於家族事業與海洋探險有關,他發現,如果把海洋作為一個立方體來計算體積,人類目前探索過的海洋比例還不超過5%,有太多東西我們還不知道,因此,他想要發掘更多的海中美景,傳達給世人知道。

Fabien Cousteau-1

現今的高科技讓他有許多選擇:水肺潛水、潛水艇、甚至水中遙控機器人。Cousteau卻認為,如果我們要探索海底這個已知世界的邊界,我們需要住在那裏,全天候的在那樣的環境生活。

下了這個決定以後,他便去找尋相關的資源,他發現,曾經為數不少的海底實驗室如今只剩位於佛羅里達州外海的寶瓶宮號,寶瓶宮號建於1986年,且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座海底實驗室,Cousteau知道他的時間所剩不多,必須抓住這次機會。

Fabien Cousteau-2


生活在海洋

Cousteau的計畫並不只是單純住在實驗室。他要做的是真正的生活在海底。自由自在的在海底世界探索、發現,他可以使用大量的時間去觀察、研究、作紀錄,就像在陸地上的其他動物學家一樣。

這樣的方式也同時帶來了很多驚喜,在海底,巨大的海獸會來到他們身邊徘徊,像是路邊會見到路上走動的貓或狗一樣。奇特的魔鬼魚在這裡只是日常的風景,甚至還會成群結隊的出現。

我們雙方都對彼此感到好奇。對這些生物進行資料蒐集和研究時,他們出於好奇離我們非常的近,最後也習慣了研究人員的存在。應該是遠洋魚種的生物,在這31天中卻一直在我們附近徘徊。這31天的意義不只是打破海底停留紀錄,更是人類正在與海洋建立一種新的連結。

Fabien Cousteau-3

Cousteau:「因為我們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去研究包括鯊魚在內一些魚類的群聚、互動行為,這些是以前的研究所看不到的。我們也會與大我們許多倍生物作親密接觸,如伊氏石斑魚。當然他們也會有對我們厭煩的時候,這時他們會對我們發出吼叫聲,那種原本用來威懾獵物的叫聲,對我們來說,這是告訴我們最好快離開的信號。」

Fabien Cousteau-4

他們在海底下的研究得到很大的成果,光這31天的成果可能就要花上3年的時間來進行分析,足夠寫出10篇相關的論文。但這趟旅程的重點不只是研究,更是為了將海底的景象分享給世界,研究團隊次使用了價值3000元美金的高速攝影機,一秒可以捕捉20000格畫面。這相機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海洋,顛覆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景象。

Fabien Cousteau-5

對Cousteau來說,向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一種解決當代環境和生態問題的方式。他相信人們對未知的事物抱持著漠不關心的態度,喚起群眾對環境的熱愛,有助於解決許多文明帶來的問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要勇敢去想、富於創造力,用勇於探險的心靈來解決問題。

Fabien Cousteau-6


撰稿:Weng Kun-Yao

下一站,3D印未來!

$
0
0

《經濟學人》雜誌提出,製造業的數位化與社群化將會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而最關鍵的技術就是3D列印,這將會是未來5到10年內具有革命性轉變的技術;台灣也看準了新市場,在2011年工研院便積極投入這項技術,並自行研發機器,成立3D列印製造產業群聚,希望能為進入「自造者時代」做足準備!


到底什麼是3D列印呢?

3D列印(3D printing),是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在立體設計圖的輔助下,運用各式材質,透過逐層列印堆疊的方式來構造物體;而列印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先從3D繪圖設計,再來數位切片成分層的截面,接著傳送到印表機,最後印出成品。

Avi Reichental說自己遺傳到祖父對「製造」的喜愛,即便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在做東西了,因為「工業革命」的關係;他手上拿著史上第一顆被列印出的零件說道:「不過3D列印即將帶來改變。」

他今天要分享3D列印如何連結過去經驗,帶我們進入以「本土化」、「分散式生產」為主的「數位產出」新紀元。


新科技與傳統的平衡

Avi幫一位下半身癱瘓的女性,以3D列印的技術做出輔助衣,先用數位儀器為她量身打造,並設計得更女性化、更優雅且更輕一些,這次的經驗對Avi來說很重要,因為很多人認為3D列印技術和傳統技術是互相衝突的,但這件輔助衣的創造使兩者達到一個平衡。

Avi_Reichental 1


改變舊貌,「完整」身軀

3D列印也將改變個人醫療器材的樣貌,從透氣的背架,到無數的補牙、假牙材料,以及截肢者術後用的漂亮義肢護具,這些使得情感上面能夠再度擁有「完整」身軀的機會;另外,市面上已經有無線的隱形牙套和隱形補假牙材料、助聽器、人工膝關節等等,這些都是3D列印的成果,天天有無數的人因此而受惠。

Avi_Reichental 2

Avi_Reichental 3


生活中處處可見

1.奇異(G.E.)公司將用3D列印製造下一代的Leap引擎,期望減少15%的油量消耗,不但為航空公司省錢,對乘客和環境也都好。

2.一家新創的「行星資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 主要做太空探索, 他的太空探測器,在體積和成本上和NASA的相比少用了十幾個零件,並將在今年升空。

3.Google正在進行一個大膽的計畫:「拼裝手機 Ara」,而這項計畫因為「快速 3D列印」的發展成為可能,開始能做出有功能的、可拼裝零組件的手機。

5.製造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變成3D列印的全新樣貌,每一口都嚐得到食材的顏色和氣味,不只是在享受美味,同時也吃得到量身打造的必需營養。


顛覆「設計」和「製造」

3D 列印最大的特點就是再也沒有「很難做」這回事,雖然很多人覺得3D列印會終結製造業,但Avi反而覺得這是一個轉機, 讓年輕人發展新技術,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而且所有人都可以藉此變成專業的工匠和製造商;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會用電腦繪圖軟體,所以他在研發「觸控式感應儀」,就像是數位化的黏土,另一方面呢, 還有類似拍立得的「3D 影印機」,可以方便製造出照到的東西。

3D列印技術能夠應用的層面相當廣泛,甚至可以說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能看到它的存在,最近在紐約醫院的外科醫生救活了一名需要接受複雜心臟手術的兩周大嬰兒,這一切也都要歸功於3D列印技術,那麼下一步呢?3D列印會怎麼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拭目以待!

撰稿:洪辰嫣

分類:科技、社會趨勢

TED教你馬上用得到的10個簡報製作技巧

$
0
0

在職場上,常常需要使用簡報來闡述想法。可能是向老闆作新計畫的提案,也可能是對客戶作產品說明。可以說,簡報能力的好壞直接影響個人職場上的表現。一份美觀、簡潔的簡報不但可提升專業度,也能更有效率地說服你的聽眾。

好的簡報檔案如何製作?TED網頁設計師Aaron Weyenberg是箇中高手,他提出了幾個製作簡報前一定要有的基本概念。


1.別急著馬上開始

最後再動手做簡報吧。首先,先思考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要用什麼論點來支持。實際講出來,看看形式是否可行,然後再思考需要什麼樣的投影片來輔助。口頭講演和簡報本身需要分開看待,投影片只是用來讓聽眾更加進入狀況的工具。不是講者的逐字稿。

2.讓風格呈現一致

好的簡報投影片會像是同一個故事裡的不同部分。儘量讓投影片使用一樣的排版、配色、文圖配置。格式範本可以簡單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此一來,不但內容被限制,還有很大的機會用到和別人一樣的範本。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我會把平常用到的一些範本中的素材另外保留,需要的時候再加以組合使用。

3.考慮主題間如何轉換

然而,如果過度強調一致性,很容易太過頭,你不會希望每張投影片都一模一樣的。在你想要特別強調的主題,可以用特別的風格。舉例來說,如果投影片是黑底白字的風格,可能在換主題時,格式轉換成白底黑字。如此一來,風格上沒有太大的衝突,整體簡報結構不變,同時也告訴聽眾:我們現在要轉換到下個主題了。

4.文字越少越好

避免太多的文字量,尤其不要讓文字內容和講的東西重複太多。就像在會議中發了參考資料下去,大家不會專心聽,反而低頭看他們自己的東西。太多文字等同強迫聽眾從你的報告中分神,去注意你的投影片。頭腦沒辦法一次處理那麼多工作。最好注意兩者之間的比例。如果你非得要放入很多字,不要讓文字一次就全部出現。

5.用有力道的圖片

好的圖片不能讓聽眾分心,且能快速從中產生共鳴。這些圖片有兩個特點:1)讓聽眾一看馬上能對你想表達的東西產生強烈印象。2)不過度複雜,可以是一種比喻或是實物,且和講的東西是有關聯的。

(如本例,投影片想告訴大家,專案的結束是不斷修正和成長的開始) just thebegining


接下來是Aaron Weyenberg的一些個人小技巧:

1.別用太多花俏的功能

簡報製作軟體通常提供很多過場特效,Weyenberg認為,大部分的特效對聽眾沒有幫助。更糟的是,他暗示了你的投影片是多麼的空洞和乏味。如果一定要使用,不要用效果太誇張的,而且讓所有投影片一起使用。

2.半透明遮罩可用來快速集中焦點

如果你想要指出圖片中的某一部分,可以用一個大箭頭去強調。或者,這裡有個個人的小祕技。非常適合用來突顯新的網頁設計,尤其是我不希望聽眾分心在網頁的其他部分時。把要用的圖片複製兩張,一張調成半透明後,在要強調的地方挖洞,貼到另一張上面去。

Aaron Weyenberg_2

3.碰到大圖片時,使用移動圖片的技巧

要秀出整個網頁時,GOOGLE有個外掛功能可以幫你把整張網頁的圖片抓下來。但尺寸往往會超過單面投影片的大小,這時不用去裁切或壓縮原本的圖片。在Keynote裡有個功能可以讓你在作簡報時移動圖片。

4.不要把影片設定成自動播放

在投影片中插入影片很簡單,但如果就這樣讓影片自動播放,實際簡報時常會讓電腦耗費無謂的讀取時間,甚至讓講者誤點至下張投影片,應該要把投影片裡的影片設定成手動播放。

5.如果要使用簡單的圖表,重新繪製

將要用的圖表插入至投影片中很容易,但常常會讓整體的美感大打折扣。如果圖表本身並不複雜,你又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考慮用軟體本身的功能重新畫一份表格。雖然是簡單的工作,卻可以讓你的簡報更加簡潔美觀。


《本文原出處:10 tips on how to make slides that communicate your idea, from TED’s in-house expert

為什麼廁所很重要?

$
0
0

除了飲食之外,上廁所大概是人類要存活就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對於生長在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的地方,廁所對我們來說是早就習以為常存在生活中的設施。但世界上每三個人之中,至少就有一個人無廁所可用,被迫必須在戶外解決大小便。沒有廁所對人類來說不只是「不方便」而已,更會引起許多問題。在聯合國訂為「世界馬桶日」的11月19日,你知道為什麼廁所這麼重要嗎?


沒有廁所,病媒四散

你有沒有想過,不論你在什麼地方上廁所,當你按下沖水之後,那些排泄物究竟跑到什麼地方了?環境工程師 Francis de los Reyes 教授研究與人類生活習習相關的「廢物文化」,他發現,全球有二十五億人沒有廁所使用,因此他們只好露天排泄,糞便未經過廢水處理系統就暴露在環境中,直接接觸人們的飲用水和食物,進一步傳染疾病,造成許多人死亡。

缺乏良好的公共衛生是造成孩童死亡的重要因素。聯合國指出,基本的公共衛生包含能沖水並將排泄物連接至廢水處理系統的廁所。公開便溺的不潔環境是造成孩童腹瀉的主要因素之一,聯合國估計,每年有七十五萬名五歲以下孩童因此身亡,而只要擁有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與乾淨的飲用水,每年就能拯救一百五十萬名孩童。在發展中國家,有百分之八十的疾病是因為缺乏潔淨的水源和不良的公共衛生設施而引起。(來源:http://www.un.org/waterforlifedecade/sanitation.shtml)

但並非在世界各地蓋滿我們慣用的西式廁所就能一勞永逸,某些地區沒有足夠的水和資源來維護廁所與處理系統,沒有良好的配套設施,同樣無法解決問題。因此 Francis de los Reyes 因地制宜,設計出能夠分離尿與糞的廁所,經過消毒處理後,這些「廢物」就能轉變為具高經濟價值的肥料。打造廁所不是花費高昂的建設,反而能創造經濟,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指出,每花三美元在公共衛生設施上,就能得到三到三十四美元的回饋。


沒有廁所,提高輟學和性侵機率

在所有無廁所可用的國家裡,印度就占了六億五千萬人。

青年 Anoop Jain 數年前在印度鄉村工作,目睹當地近千人都在戶外排便。他請大家回想急著上廁所時的情形,除了身體極度不適,必須忍耐,心裡更是萬分著急,希望廁所趕快出現,讓一切痛苦結束。這樣的情形我們可能久久才會碰到一次,但對沒有廁所可用的人來說,卻是每天都要面臨的痛苦。

無論男女,找地方「方便」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Anoop Jain 估計,每天每人要花一個小時找地方「方便」,每個人的一個小時加起來就會讓印度損失上百萬美元。廁所的缺乏不僅是經濟問題,也影響了接受教育的權益與人身安全的危機。

在印度鄉下地區有四成青少女中輟,只因為學校沒有廁所,在生理期時沒有地方能夠更換衛生棉。還有許多女性選擇在昏暗的清晨或深夜外出上廁所,這段時間雖能為他們掩飾,但也同樣讓歹徒有機可趁。許多女性為了上廁所而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因而遭受性侵。


擁有廁所是基本人權

上廁所是基本人權,就和飲食、睡眠一樣是影響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廁所不僅為我們帶來方便,解一時之苦,也能避免公共衛生環境骯髒帶來疾病傳播、造成無數人喪命,還能保護許多人的受教權益與人身安全。

廁所是我們能安穩生活的關鍵,而你正是世界上幸運的那三分之一人。在「世界廁所日」的這一天,我們何其有幸在無後顧之憂時才認識廁所的重要。當你在行有餘力之際,不妨協助世界上另外三分之二的人口也能和你一樣,能夠擁有同樣的幸運。


撰稿:Marssi Draw

17歲癱瘓,她成為台灣第一位職業女鐵人

$
0
0

高爾夫球有曾雅妮、網球有謝淑薇,你們知道台灣還有一位三鐵女選手–李筱瑜嗎?17、25、29、35、36這些可不是下一期樂透號碼,這是筱瑜征服鐵人的歲月痕跡,總是抱持著「沒有不可能」,大膽去試,才終於能站在世界的舞台揮舞著台灣的國旗。

舞台上的燈光還沒亮,有一個人在台上踩著腳踏車,她走下腳踏車並到舞台中央,笑著說:「我以自己的方式來調整呼吸,因為站在這裡演講比站在全世界鐵人三項的比賽現場還來得更緊張。」是的,她是台灣第一位職業三鐵女選手,李筱瑜。


運動喚起身體意識

17歲時,出車禍導致身體癱瘓,期間,筱瑜體會到生命無常,陷入深淵中,並對未來充滿迷惘。有一天她看到鏡中的自己,「天阿,我才17歲欸,這麼胖,我以後還能做什麼。」於是她告訴自己一定要試著站起來,長期的復健後,一步步開始會走,體會的生命的力量,於是她決定要一直這樣動下去。

25歲那年,《重返艷陽下》一本書,在她人生的低潮中出現,描述一個從癌症谷底成為世界頂尖運動員的真實故事,她決定要選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運動–鐵人三項,原本以為身體無法負荷那麼大的壓力,沒想到第一次參加就冠軍,促使她每天都有動力努力地生活。

不斷貪心想有更多

29歲,她成為台灣鐵人三項的國手,代表台灣參加第一屆的亞運,之後,她繼續尋找更有挑戰性的事物─夏威夷的226公里比賽,先游3.8公里的海泳,再騎180公里的腳踏車,「下車之後你還不能回家噢。」筱瑜幽默的說,最後還要跑42公里的馬拉松。那條路上不只看到世界頂級的選手,裡面還有只有一條腿,或是四肢殘疾的選手, 「這種生命的力量,讓我想去親自參與」。

她先去試2010中國海南島的Ironman 226K,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做階段性的訓練,雖然因為出過車禍肌肉不太協調,而且又長得矮小,但她就想拿冠軍,比賽時,前面有一個澳洲的選手擋在她前面,她那時心裡想著:「我游泳落後,騎腳踏車也落後,直到跑步時我想她比較高,離太陽比較近,曬得太陽絕對會比我多,會比我先倒。」她就繼續跑著,後來終於跑到澳洲選手身邊時,她還拍拍她的背說聲:「Good Job!」在超越時,心裡吶喊著:「Yes!」

「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看願不願意去做,願不願意去挑戰。」

就是想成為職業選手

35歲這年,筱瑜肯定的說:「我想成為國手。」她投入更多的訓練,但在台灣體育的贊助不像國外那麼的充足,更何況是女生運動員,鐵人三項在國內其實沒有那麼有名,而筱瑜的團隊,也就是她的姊姊,雖然每天都在流淚找贊助,但依然支持她。今年,36歲的她放下工作,去日本接受訓練,並拿下職業組長距離的冠軍,這是在兩腿發抖下,仍然拼著一股毅力的成果。

筱瑜她還沒有停止,而且她還不想停止,她還想追求更好更大的力量,「不管年齡、性別,只要對一件事情,且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有熱情、有目標,其實何時起步都不嫌晚。」

準備好開始了嗎?


撰稿:洪辰嫣

有流行語的八卦嗎?字典編輯「踹共」

$
0
0

「你很機車耶!」「這真的超囧的!」你也在生活中,不知不覺使用嶄新世代的語言嗎?語言也像生物體一樣,不斷演化,推陳出新。這些備受年輕人廣泛使用的流行語,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詞彙?歷史語言學家Anne Curzan要以字典編輯的角度,探討這些流行語的時代意義。


字典編輯是語言的觀察記錄者

隨著臉書(Facebook)與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流行語出現,像是LOL(Laugh Out Loud)或unfriend(刪好友)這一類新興語法的出現,改變了語言的生態,但這些年輕世代的溝通方式,卻受到許多爭議。有人認為這不是正式的詞彙,難登大雅之堂,甚至是破壞了語言之美,根本不應該使用。

那麼,到底是誰能夠決定詞彙的使用方式與涵義?此時代表權威的字典,就會成為決定的關鍵,不過你一定會想,字典那麼傳統古板,怎麼可能多前衛流行、跟得上我們的生活呢?

但其實你忽略了一件事,「字典是人編出來的」,字典編輯並不是原始人,只封閉在語言的小世界裡埋頭苦幹,他們致力於與大眾同步,觀察人們生活中,說寫的內容,去蕪存菁,並決定哪些重要流行字該被記錄,像是LOL就已收錄進牛津英語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unfriend也在2009年已被收錄進牛津美語辭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2013年牛津字典出版社更宣佈,年度風雲詞彙為selfie,意即「自拍照」,這個詞原本只是社群媒體的自造詞,但是牛津字典編輯研究發現,在過去一年裡,它的使用頻率增加了170倍,這些全新發明的字彙,不僅具體代表了大時代的氛圍,也彌補了過去語言表達上的不足。

Anne-curzan-1


從古到今的流行語爭議

不過,人們對於語言的改變,反應多半敏感並質疑,這些「火星文」真的有研究價值嗎?

Anne Curzan 指出,這樣的憂慮可說是人類從古到今的煩惱,1760年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表示,社會應該停止使用「colonize」(殖民化)這個不當的詞彙,他也擔心「notice」作為動詞是錯誤的用法,但是這些煩惱,現在聽來卻顯得愚蠢多慮,因為當年所謂的「不當詞彙」,正是300年後的現代英語中,再正常不過的詞語了!

「別對語言的變化感到不安,我們應該要享受這迷人的創意過程,透過不斷地創新,我們的語言才會更加強大。」

青年世代流行語

不管在國外或台灣,每一種語言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脈絡與發展,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就會激盪出截然不同的火花,但是所有的流行語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能夠精巧地填滿現存語言無法描述的空白。

像是英語流行語hangry的意思是,因為hungry(饑餓)而angry(生氣),又或者adorkable是形容一個人像adork(傻瓜)一樣的adorable(可愛),這些精準的有趣詞語,正是賦予英語活力的生命泉源,《Urban Dictionary》是英語俚語的線上辭典,其中搜羅了超過486萬個詞彙,80%的使用者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每天不斷更新的資料庫是英語流行語的第一線情報站。

在台灣,許多的流行語都是從批踢踢實業坊(PTT)流傳開來,《PTT鄉民百科》提供了相關網路流行語的解釋與來源,許多巧妙的流行語賦予中文特別的趣味,也真實反映台灣青年的特性,像是「踹共」、「BJ4不解釋」、「超爽der」等等有趣又個性的流行語,不僅前所未有地打破中文語法,更是台灣青年文化自我認同的重要一環。


流行口語是字典的根基

字詞的改變創新並不是一件壞事,也沒有什麼才是「正統」的語言,先有口語的發明,然後才有書面的記錄,我們不能在一開始就否定流行口語的價值,辭典並非評判詞語好壞的權威,相反地,它只是在最後階段記錄人類語言使用的資料庫,真正能夠定義詞語並決定使用方式的人,不是字典編輯,其實正是我們每個人!


撰稿:陳愉雯

如何抓住靈感的一瞬間?

$
0
0

靈感怎麼來?

常常抓破了腦袋,卻找不到你想要的靈感嗎?讓Steven Johnson告訴你靈感怎麼來。

科學史上有幾個著名的場面:牛頓被掉下來的蘋果砸到,發現了萬有引力的存在;阿基米德從泡澡時溢出的水發現浮力和密度的關係,興奮之下光著身子便往門外衝,邊大喊:「我發現了、我發現了。」

這些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幻想,只要一個突如其來的靈感或想法迸發的特殊時刻,便能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像是漫畫人物的頭上亮起燈泡一樣。靈感是一個瘋狂點子,一種帶有超越性的思考跳躍。

事實上,跳躍性的靈感是一個錯覺,許多重要的想法看似突如其來,但其實都有「潛伏期」,或許你曾經歷過類似的靈感時刻,感覺一眨眼間,一切瞬間清晰。事實上,你過往的經驗、積累、想法,一直都在你的腦中醞釀著,只是等待適當的時機或引信引爆。

研究者Kevin Dunbar決定用一個鉅細靡遺的方法,去尋找偉大的想法是如何產生的。他走訪世界各地的科學實驗室,錄下成員們工作的每個細節和對話,想找出在偉大想法出現的前一刻,那個決定性的關鍵是什麼,如此一來,或許就能掌握激發靈感的鑰匙。

他錄下實驗室裡所有的對話和工作細節,綜合了所有的紀錄後,他發現重大的發現並不來自於某時某刻的靈機一動,而是來自實驗室再平常不過的例行會議中。在會議裡,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想法時,某人提出一個構想,其他人幫忙把這個構想完成,一個偉大的創見就此產生。這是大多數想法產生的方式。


人造衛星的啟示

這裡有個小故事很好的體現了這樣的過程。

冷戰時期,美蘇兩方在太空科技上互相較勁,1957年,蘇聯搶先一步發射人造衛星上太空,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為此感到興奮。在一所大學的物理實驗室中,兩個年輕研究員Guier 和 Weiffenbach,也閒聊著這個話題。

其中一個人提出:「我們何不來聽聽衛星的聲音?人造衛星會放出強烈的無線電訊號,只要透過調整頻率應該就能聽到。」

兩人為了這個主意感到興奮,他們拿出小型天線組和擴音器,調頻了兩個小時左右,終於追蹤到了人造衛星。其他研究員們也覺得很酷,而紛紛來到房間要聽衛星的聲音。這時有人提議:「我們應該是美國第一批聽到這些聲音的人,我們應該把它錄下來。」

兩人的確這麼做了,在他們把這些聲音錄下來後,他們又想:「這些頻率好像有些微小的變化,如果我們將都卜勒效應(Doppler_effect)和其他數據考慮進去,或許我們可以算出這個衛星的運行軌道。」

最後他們獲得許可,得到一台電腦(在當時和一個房間一樣大)來協助他們的工作。幾周後,上司把他們找進辦公室,跟他們說:「你們現在在做的東西很有意思,但你們現在是從固定位置去推算衛星軌道,可以反過來,從衛星去推算位置嗎?新開發的核能潛艦需要用到這樣的技術。」

經過他們測試後,發現這樣的技術不但可行,甚至更為容易。這個技術叫作GPS,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軍方開放這項技術後,現在幾乎所有的手機都裝有這個技術,我們用他來找路、找咖啡廳、找停車場,再也不需要查好地圖再出門。

這告訴了我們什麼?靈感的降臨不能強求,但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系統讓他容易產生。重點在保持思想的開放,與他人連結。在某些情況下,靈感會有自己的生命,導引思考者到一個全新的方向。

最後,靈感需要時間的醞釀、開放的交流、時間的累積。並不是毫不費勁就會憑空出現的東西。下次苦尋靈感的時候,或許你只需要泡杯咖啡,看本書,跟朋友聊個天,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你會發現繆思女神正在對你微笑呢。


撰稿:Weng Kun Yao


怎麼說,別人才會聽?

$
0
0

說話是人類最常運用的溝通方式,我們每天要說不少話,也得接收很多話,有些話被聽進去了,但有些話卻被當成耳邊風。你是否曾懷疑:「為什麼別人都不聽我說話?」許多人總以為,話說了卻沒達到溝通的效果,八成是聽話的人沒專心,但其實問題也可能出在說話的人身上。你知道到底要怎麼說,別人才會聽?


這樣說,就錯了!

語音大師 Julian Treasure 說,所有的聲音之中,人類的說話的聲音最有影響力,透過人類聲音傳遞出的話語能展現愛,也能引發世界大戰。說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要怎麼說,卻得經過學習才能說得好,並且確實達到溝通的效果。如果你發現自己說的話沒人聽、沒有影響力,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犯了這七種錯誤:

1.八卦:每個人都不希望成為小道消息的主角,卻常擔任傳遞八卦的幫兇,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或是不斷謠傳別人的秘密。要切記,告訴你別人八卦的人,也很可能去告訴別人你的八卦。改掉八卦的習慣,利人又利己。

2.批評:懂得將批評用合適的話語傳達是種藝術,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的習慣,不僅不公正,也顯得說話的人過於狹隘。每個人都會犯錯,但用高高在上的態度批評別人,反而會讓對方不想聽,沒能讓他改過之外,還可能直接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3.消極:每個人都想要快樂的生活,當你開心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如果被澆了桶冷水,八成會很錯愕,還會影響原來的好心情,也許還會考慮以後別自討沒趣。理性的提醒是好事,但事事唱衰就會讓別人退避三舍。

4.抱怨:有的人從芝麻小事到國家大事都能找到不順眼的點,然後抱怨個沒完沒了,底下的負面情緒就像傳染病,大家聽的當下不舒服,還會影響接下來的心情。吐苦水要適可而止,抱怨不僅沒有散播歡樂散播愛,還會散播壞情緒的病毒。

5.藉口:做錯事就道歉是天經地義的事,卻有人習慣搬出各種藉口不願認錯。說藉口的同時,就是把責任推給別人去擔,此舉不能顯示你無罪,反而露出這個人沒擔當,也沒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找別人當替死鬼的人難以讓人同情。

6.誇張:言過其實就像欺騙,讓人信以為真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聽話的人感覺自己像蠢蛋,久了也不會想和這種人做朋友。

7.武斷:不願傾聽別人的意見、深入了解事實的全貌,認為只有自己說的話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會失去了解更寬廣世界的機會,也會顯得這種人拒絕和別人溝通、不相信別人,和這種人說話就像白費唇舌,那又何必和他說呢?


這樣說,最有效!

改掉「說錯話」的壞習慣之後,Julian Treasure 教你要怎麼說,能讓說出口的話發揮功效。

  1. 說話的內容:說話時要實話實說、真誠可靠、言行一致、出於善意。每個人都希望和人交談時不須勾心鬥角、句句提防,因此說出真話,不說違心之論,不惡意傷人,讓你的言行可靠、值得信賴,是第一步。

2.音區和音色:若是用胸腔發音,能讓聲音聽起來較專業、穩重,聽起來較舒服,也較容易讓人信賴。研究顯示,多數人偏好溫暖、平順像巧克力般的嗓音。音區與音色都可以透過訓練改變,讓你的聲音更加分。

3.說話的聲調:說話時也要注意抑揚頓挫,語音太平淡就像背書一樣,讓人難以抓到重點且容易分心。說話的時候適時依據說話的內容變化語調,能讓言語更加生動、容易理解。

4.說話的速度:語速能顯示你的情緒,說話太快會讓人覺得緊張,也容易讓人聽不清楚你要說的話。放慢速度、不急不徐地說話,刪掉一些不必要的語助詞,並且適時沉默,能讓你說的話更有力量。

5.說話的音量:控制音量也是重要的一環,保持適當的音量,輕聲細語能吸引聽者的注意力。說得太大聲會讓聽者不舒服,也會打擾不相干的人。


怎麼說,別人才會聽?

說話是門學問,話說得好能讓溝通更加順暢,也能改善你的生活和人際關係。從現在起,留心自己怎麼說話、說什麼話,學習 Julian Treasure 傳授的方法,讓你說的話更有力量,也為世界帶來更美妙的聲音。


撰稿:Marssi Draw

當總統有什麼好,不如來選個市長

$
0
0

根據2014年聯合國世界都市報告指出,全球居民人數超過1,000萬的巨型城市(mega-cities)數量已增至28座,亞洲包辦了全球前十大中的八座,這些城市的居民都已超過2,000萬人。

而2030年巨型城市將達41座,並集中在亞洲發展中地區如中國、印度等。未來這些巨型城市的人口甚至將比單一個北歐國家的全國人口更多,市長的力量也隨著巨型城市的崛起而增加,但為什麼是「市長」呢?


積極倡導民主力量的美國政治理論學家Benjamin Barber,2013年的作品「如果市長統治世界(What if Mayors Ruled the World)」引起社會關注。Barber認為現在的民主面臨一項重大問題:國家作為民主的基本單位,大得難以在有效時間內達成共識。

因此他提出一項建議:把視角從國家移開,改從「城市」出發,將檢視問題的角度切割成更小的單位。因為城市擁有的資源集中度,以及在解決生活上實際問題的彈性,遠多於無法提供即時答案的國家政府;市長比國家層面的政客更有實戰經驗,沒有意識型態及民族主義包袱,更能合作解決全球棘手問題。


為什麼城市這麼重要?市長這麼與眾不同?

「城市」不僅是最古老的的政治機構,孕育了我們的民主和文化,也見證了歷史的進步。當已開發國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同時意味著城市決定了國家的動向。Barber認為,城市的規模更能有效實現民主真義,因為直接民主在人口眾多的地方難以實行。

例如,空氣污染是各大城市都面對的貼身問題,市政府提供單車及相應道路規劃設施,這些都比起整個國家推動綠能低碳行動更貼近居民生活,也更實際解決問題。

而與「必須擁有政治歸屬」的總統相比,「不需擁有黨派標籤」就是市長與衆不同的最大特點,因為市長更重要的是必須親近他的市民們。換個方式想,這世界上有多少位國家級領導人跟人民是沒有距離感,甚至是天天騎腳踏車上班的呢?


不需要政黨支持,也可以成為世界最大城市的市長

在不少歐美國家,地區首長民望高於中央政客早已成常態,例如美國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2009年時不惜退出共和黨,改以獨立參選方式,續任他的第三任紐約市長;而在任的12年期間,他不但只象徵性的領取「1美元年薪」,還自掏腰包花了6.5 億美元推動各項市政相關業務,包括耗資700萬美元推動槍枝管制、570萬美元推動移民等紐約市重點改革項目。

若說彭博親民形象的成功,源自於他中產階級的出身,以及有白手起家創辦新聞社的經驗,那麼再舉一個出生背景不能選擇的例子。英國倫敦前市長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父母均為保守黨的他,大學畢業後即加入工黨;2000年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分競選倫敦市長,立刻被開除黨籍,但他成功突破工黨和保守黨的夾擊,成為倫敦首屆民選市長,而後大刀闊斧推動改革,解決倫敦多年來的交通堵塞問題。


其實市長們已默默開始接管世界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2014年9月23日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氣候高峰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城市組成了全球性的「市長聯盟(Compact of Mayors)」,並且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及現任城市與氣候變遷特使的彭博宣布,市長聯盟和全球三大城市網絡締結為合作夥伴:C40城市氣候變遷領導小組、地方政府永續發展國際理事會(ICLEI)和城市與地方政府聯盟(UCLG),其中UCLG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方政府國際組織,遍及88國,超過1,000個城市及都會區,居民超過6億6千萬,臺北市亦為成員城市之一。

taipei-01(1)

這些城市組織早在結盟之前,就已透過網絡分享不同城市成功的實踐案例。每一種國與國交流,例如中美,它們是拳頭碰拳頭在爭第一,但城市的交流是十指交扣的,它們才不在乎誰是第一。彭博曾在C40集會上這麼說:

市長們不是被選出來爭辯問題,而是把問題解決。我致力於集結各個城市的資源,探索合作的力量能有多大。我們有一致的目標:面對全球暖化時,應先專注於本地的行動,而後對全球造成重大影響。

現今全球80%的碳排放源自城市,這意味著城市正處於解決碳排放問題的關鍵位置。城市網絡集結了數百個城市加入市長聯盟,註冊溫室氣體藏量、氣候適應及衝擊減緩計畫和目標,城市聯盟也協助區域、國家和金融機構深入瞭解當地氣候行動的潛在影響力,例如資助大眾交通系統或能源效率措施。


國家治理失靈,城市成為治理典範

當國家在面對氣候變化、組織犯罪、恐怖主義等一籌莫展時,務實的市長卻可透過城市合作網絡應對這些問題。Barber在最後告訴大家,實現全球民主跟國家民主沒有關係,而是跟城市民主息息相關

許多國家過去的改革,都有不少源於地方,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醫保改革,是以麻省的醫療改革為藍本;發展中國家亦不例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擔任古吉拉特邦首長期間所推動的經濟改革,國民便期待他能將改革經驗應用至印度全國。


從城市出發,發掘全球層次的民主力量

城市是民主的搖籃,全世界人民曾經齊心協力開創民主、奪回自由與家園的象徵。世界各地的市長們都在思考,如何能真正地組建起一個全球市長議會,而全球市長議會的本質就是全球市民的議會

如果真的有無國界的市民,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張開雙手,去迎接全球化的在地民主呢?


撰稿:許書瑄

延伸閱讀:

聯合財經網《亞洲巨型城市 帶來智慧大商機

C40 全球城市氣候共同目標報告

別小看「感謝」兩個字,你不知道對別人的意義有多重大

$
0
0

日復一日,當我們在東半球入眠的同時,西半球的人們正準備起床,季節春去春又來,這個世界不斷的運轉著,每天都是由不同的專業分工所組成。清晨走在人行道清掃的阿伯,早餐喝的一杯鮮果汁,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環節都是因不同人的付出而完整,對於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其實暗藏著一股力量,只是我們都太忙了,幾乎快忘記它的存在,它的名字叫「感謝」。


Jarrett Krosoczka:感謝擁有「彼」「此」的雙向動力

Lunch Lady是學校裡我們常見的午餐阿姨,她們的工作並未受到重視與肯定,甚至只是社會邊緣的一個角色。不過在Jarrett和以前讀小學時的午餐阿姨Jeannie重逢後,看到她堅守崗位,服務許多學生,這樣的奉獻激發了創作靈感。

他在《午餐俠女》(Lunch Lady)出版後,邀請Jeannie參加新書發表會,她覺得意義非凡,因為多年來的付出和努力終於受到肯定。這一系列的書暢銷後,孩子們更能感謝校園中的午餐阿姨們,同時也鼓舞了她們。

Jarrett也發起了校園午餐英雄日, 希望校園中能充滿感恩的心,並多給予午餐阿姨們回饋,因為她們就站在最前線,打造一個深具教育意義的社會。演說最後,他還提到要多說謝謝, 感謝不僅能影響別人,也能改變自己的生命。


Laura Trice:明確的表達出你需要怎麼樣的感謝

Laura發現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想對別人說聲謝謝,而且我們也會想要接受他人對我們的感謝,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會付諸行動。

她認識一個結婚25年的男人,他很渴望聽到他的老婆對他說:「謝謝你扛起了養家的責任,讓我可以好好在家照顧孩子。」可是他從不曾跟他老婆說。

為什麼我們可以很直接的說:「我的牛排要幾分熟」,「我要六號鞋」,但是卻不能對他人說:「請你這樣感謝我」呢? 回家試試,問問你的爸爸、媽媽,需要什麼樣的感謝,然後真心的感謝他們。


Louie Schwartzberg:從大自然的一切美好培養感謝之情

Louie提到「Oh My God」有著深層的涵義,「Oh」是一種讓活在當下、留心此時此刻;「My」則代表靈魂深處被開啟,使自己被看見、被聽見;「God」則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並感受到自己和讚揚生命的宇宙有所連結。

你知道我們所接受到的訊息中 有百分之八十是透過眼睛嗎?這真的很神奇,也因為有大腦才能 讓我們藉由光能,留住畫面,並創造影像 來探索世界;也因為我們有心才可以感受到喜悅 還有大自然的美麗,這些都值得我們感謝。

一天好像平凡無奇,但又與眾不同,「今天」就是老天給的特別禮物,是現在僅有的,而唯一適當的回應就是感謝,只要透過你的眼睛、你的微笑、你的觸碰,或是你的出現,讓身邊的感謝轉化為祝福如此一來,今天就會是美好的一天。

還記得國文課本中曾出現的一句話:「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這是已故文壇巨擘陳之藩在《謝天》一文中留下的話語,這句話至今還深深烙印在你我的腦海之中,或許「感謝」就是有著這般的魅力。


撰稿:洪辰嫣

不想要整天都在開會,首先先做到這件事情

$
0
0

想像一下,你的同事走到你的辦公桌旁,沒有原因地拿走你的文具、電腦、或是使用中的資料,而且完全沒有說明原因。你一定會覺得莫名其妙,你會站起來,詢問對方有什麼事,然後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大家會留心自己的東西是否被拿走,然而,許多上班族每天的時間被偷走,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創業家Jason Fried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他問了他身邊的眾多工作者,在什麼地方工作,能達到最高的生產力?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咖啡店、圖書館、火車、飛機,有趣的是,沒有人認為辦公室是「適合工作的地方」,這樣的結果正與建造辦公室的目的——讓工作者能好好工作,完全相反。

他發現,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辦公室充滿太多的干擾。其中一項就是煩人的會議。一旦主管發出開會通知,所有人不管手邊的工作有多重要,都需要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投入到會議之中。開會本身沒有任何實質的效用,卻拖延了其他更需要馬上處理的事。

一個一小時的會議,並不是只用了一小時的時間成本而已,假若有10個人參與開會,那便是浪費了10小時的產值。但有許多的會議的主題,其實都只需要兩三個人用幾分鐘進行討論就可以解決了。

其次,頻繁的開會,會打斷工作者的工作節奏。工作就像睡眠一樣,需要階段性地進入狀況,一旦分神去處理其他事情,要再回到原本的狀況,又需要多餘的時間。尤其是需要創意的人:設計師、作家、工程師,他們需要一段連續、不被打擾的時間才能完成工作,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寧願熬夜、早起,離開辦公室工作,也不想被其他無法控制的因素打擾。

另一名TED講者David Grady也有類似的看法,他稱浮濫的會議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大部份的人都得到了「開會強迫症」,對於所有的開會邀請會直覺地接受。這個情況在辦公室軟體廣泛使用後更加嚴重,視窗在右上角跳出來,邀請你參加開會,你反射性地按下「出席」,而你甚至還不知道這個會議的目的是什麼。

要減少這種不經思考就召開的會議,David Grady說,其實有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只要在你收到開會邀請時,別馬上按下接受,去找召開會議的人,告訴他們你很高興能夠幫上他們的忙,但首先你想弄清楚這次開會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久而久之,大家在發出開會邀請給你時,他們會開始思考這場會議是否有意義,是否有必要把所有的人都找來參加。

根據美國網站調查,行政部門一週平均花23小時在會議上,其中7.8小時是無效率的運作,合計下來,一年超過2個月被浪費掉。而在一場會議中,平均一半的人覺得會議毫無意義,七成的人同時在做其他事情,而25%的會議更是花在討論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

雖說如此,有些會議還是必要且具生產力的,當不清楚會議是否有效率時,這裏有幾個指標可作為參考:開會要討論的主題明確、能預見開完會後的成果、在預定時間內結束、開完會後有清楚結論,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該負責的部分是什麼。

或許你沒有權力決定是否召開一場會議,但認識到無意義的會議對工作效率和生產力的危害,將是拿回時間主控權的第一步。


撰稿:Weng Kun Yao

你是誰?

$
0
0

你是誰?如果只能用三件事說明你自己,你會說什麼?

「自我介紹」,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不斷面臨的申論題,你所描述的自己其實代表了你希望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模樣。用什麼事來介紹自己是讓陌生人快速了解你,並連結言語背後刻板印象的催化劑。這就像人生縮影和對自我觀感的三言兩語,你會選擇怎麼說明自己、為自己貼上哪些標籤?


別讓苦痛成為你的身分

Debra Jarvis 在醫院擔任牧師,協助罹患癌症的病人、支持他們的情緒。諷刺的是,有一天她的母親也得了癌症,五天後,她也被診斷出得了乳癌。從照顧他人到成為病人的身分轉變,她注意到大家開始告訴她未來會面臨什麼情況、有什麼感受,人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被疾病控制了,癌症成為她的身分,為她決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她發現很多人總會用傷痛來定義自己,不論是受過的苦和傷,或是罹患的疾病,那些在生命中讓我們飽受煎熬的事常會成為一個人定義自我的身分。要從這些痛苦的事件中站起來,就得從中找出意義。曾有一向獨來獨往、沒有任何朋友的病患在治療期間認識了許多人,生病沒有成為他困住自己的牢寵,而是為他打開一扇窗,讓他看見友誼的可貴,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並學習和人做朋友。

你可以從這些事情中看見自己所受的傷,選擇讓自己侷限在受盡痛苦折磨的被害者身分中,也可以選擇肯定自己擁有無比的韌性,在經歷如此艱辛的苦痛之後仍能堅強的站起來。在面對這些生命中突如其來的意外,要選擇用什麼態度面對、賦予這些事什麼的意義,我們能自己作主。


別讓過錯成為你的身分

另一種常被用來定義人的是過錯。

Shaka Senghor 十七歲時遭槍擊,歷劫歸來後,雖然身體的傷好了,心理的傷卻從未撫平。活在恐懼之中的他開始變得偏激,十九歲時他成為加害者,殺了人而入獄服刑。他心中充滿怨恨,從家庭怪罪到政府,並合理化自己的所做所為,在獄中仍走私毒品、放高利貸,最後被單獨監禁。

有一天他讀了兒子的信才意識到,在兒子的眼裡他是個殺人犯,他還想到蘇格拉底曾說:「未經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這一刻是他轉變的契機,他開始寫下自己的經歷,敞開心胸面對自己。

在服刑時有一位被害者的家屬也寫信告訴他,因為他年紀還小,剛度過悲慘的童年,後來做錯了一連串的決定,才犯了錯,所以願意選擇原諒他。從那時起,他才第一次學習原諒自己。

出獄後的 Shaka Senghor 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獎金、在密西根大學任教,並開始幫助其他更生人融入社會。從殺人犯到成為作家與大學講師這樣巨大的轉變完全顛覆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他認為讓自己改變的關鍵是:認錯、道歉與贖罪。接受自己犯錯的事實,真心悔改,並協助出現危機的孩子、同樣犯錯的人們,減少同樣的錯誤和傷害再次發生。


定義自己的人生,不讓悔恨、痛苦定義你自己

許多人在受到傷害或犯了過錯之後就一蹶不振,痛苦和錯誤必然會為我們帶來重大的改變,但受困其中卻無法對自己或任何人帶來幫助。如 Debra Jarvis 所說,意義和身分的轉變永遠都不遲。撕下那受苦犯錯的標籤,不再深陷其中,允許自己復元,讓那些悲傷、憤怒的事件隨著時間流逝,成為人生中的經驗,由自己去決定它的意義,而不是讓痛苦像身分一樣跟著你一輩子,定義你是誰。

在過錯發生之後,在傷痛遠離之後,卸下那沉重的包袱,思考你想要怎麼訴說自己,努力朝那個夢想中的自己邁進,過去痛苦的經歷不能定義你的一輩子、不能說明你是什麼人,只有你才有權力為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做決定,並且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貌。


Debra Jarvis 網站:http://www.debrajarvis.com/
Shaka Senghor 網站:http://www.shakasenghor.com/


撰稿:Marssi Draw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