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大學畢業生,別再小看自己了!

$
0
0

每年六月,在鳳凰花的璀璨點綴之下,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各個身著學士服,與朋友肩並肩,在校園的各處角落拍照留念,深怕遺漏四年中任何一個美好時刻。然而,在努力留下精彩青春的最後扉頁時,你是否也為下一階段的人生做好準備了?以下的演講,將讓你在畢業季的依依不捨中,看見對未來的無限希望。


致 懷有遠大夢想的你 

「同學們,勇敢去追夢吧!」是畢業短片裡教授亙古不變的經典台詞,但不論看了幾十遍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演說,你仍然不敢踏出追夢的那一步,這是為什麼呢?

可能是你太懶惰、夢想太困難,抑或害怕你無法承擔夢想會失敗的風險。這時你會告訴別人:「那些成功的人是運氣好啦!」「我又不是天才!」「拜託,賈伯斯是怪人,我才不是!」,你可以用這些聽來可笑的藉口虛度一生,但也能選擇正視自己的恐懼。

經濟學教授Larry Smith在演講:你為何不會成就偉業說道,這份恐懼其實來自於你不相信自己的熱情具有強大的力量。漫漫人生中,你可能會發現無數件你感興趣的事,但只有一件事,會讓你願意放下其他選擇,全心全意為之付出,這件事就是夢想,而你滿懷的熱情將會無條件地驅使你去追逐它。

試著別用其他理由澆熄夢想的火種,更別為了當個順從的子女或稱職的爸媽而逃避最初的夢想。愛你的家人也許會捨不得讓你到外面去挑戰、受傷,但永遠要記得,你是唯一能夠證明追尋夢想是正確選擇的人,唯有如此,當你未來為人父母,孩子大聲說出他的夢想時,你才能夠自豪地告訴他:「孩子,去努力爭取吧,就像我年輕時那樣。

知名演員金凱瑞在今年五月於美國瑪赫西管理大學的畢業演說即表示:「我從我爸的經驗學到,就算你選擇自己不想走的路,還是有可能會失敗,所以不如冒險去做些自己熱愛的事吧!」熱情就藏在你的內心深處,讓它引導你走向真正的夢想之路,就算這一路上不順遂,也不用傷心難過,因為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Dan Gilbert發現,無論經歷多大的挫折,人們在三個月後的快樂程度基本上是一樣的。


致 對未來恐懼的你

Dan Gilbert在演講:快樂背後的真相提到,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讓人類能夠模擬經驗,當有人問你:「一個人中了彩券頭獎,另一個變成下半身癱瘓,誰會比較快樂?」,一般人都會不假思索就選擇前者,但數據顯示,在一年之後,這兩種人對於生活的滿意度是相同的。事實上,在經歷重大創傷的三個月後,幸福指數並不會比那些看似「比較快樂」的人還低,因為快樂其實是可以「合成」的。

人類有一種心理免疫系統,會自動排序你對各項事物的認知,不但能改變你看世界的角度,還會讓你產生愉悅、舒適的感受。不論你現在面臨考試落榜、失戀、面試落選或發生車禍,單靠自身「合成快樂」的力量,你就能在三個月後恢復以往感到幸福的日子,別再把自己禁錮在憂鬱的大牢內,你其實比想像中快樂!


致 青春

提及快樂,必定有許多大學四年的美好回憶映入腦海,你是否想起了一些人,曾經在你陷入挫折、徬徨無助的時候,說出一句讓你永生難忘並深深感謝的話?

領導力訓練家Drew Dudley大學畢業的那一天,有位陌生女孩告訴他:「這四年中,我沒和你說過半句話,但我今天一定要告訴你,你改變了我的生命。我會想念你的,希望你一切順利。」Drew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直到女孩向他娓娓道來這個故事:

某年的大一註冊日,Drew為了幫助慈善機構募款,在擁擠的排隊人潮中發送棒棒糖。這位女孩就在隊伍之中,對於即將要進入大學感到徬徨不已,甚至告知身旁的爸媽,她決定要先放棄大學。就在此刻,Drew走到她面前,命令她身旁的大一男孩:「快給你身旁這位漂亮的美女一枝棒棒糖!」那位男生滿臉通紅地將棒棒糖交給女孩,沒想到Drew下一秒竟然轉向女孩的爸媽嚴肅大喊:「你說說看這合理嗎?你捧在手掌心的寶貝女兒竟然在大學第一天就收下陌生男子的禮物?」周圍的新生們無不放聲大笑,女孩也因此不再對大學感到畏懼,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女孩和當時害羞遞出棒棒糖的男孩成為大學情侶,並在畢業的幾年後結婚了!

你的人生中有多少這樣的「棒棒糖時刻」?某個人在某個時刻說了一句話或做了一件事,讓你的生命產生巨大而美好的改變?而你是否曾將心中的感謝告訴他?

Drew要提醒我們的是,每個人其實都擁有超出自己預期和想像的影響力,也許你早已送出無數枝「棒棒糖」給曾經參與過你的生命的人。Marianne Williamson說: 「我們最大的恐懼不是自身的無能,而是不敢置信我們竟如此強大;嚇壞我們的是自己的光明面,而不是黑暗面。」

你或許不相信自己擁有這樣的影響力,但這可能只是因為對方尚未將這份感謝說出口。你必須相信自己有帶給別人正面力量的天賦,倘若你願意發揮這份天賦,它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基石。當你願意肯定自己,你將了解這股力量比金錢、權力或頭銜都還重要,在人生不斷追求個人成就的路上,回頭時你會發現,賦予他人心靈上的富足,才是人類最特別也最珍貴的記憶。

用你的熱情點燃夢想;用你的快樂精彩生命;用你的力量影響世界。把握最後的時光,和師長、朋友們好好地道別,用你最誠摯的心,說出還藏在心中的感謝。未來,生命自會找到它的出口,而通往出口的路,就從你踏出校門的這一步開始。這一次,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吧!


撰稿:Maureen Wang


傾聽牢房裡的生命故事

$
0
0

影集鐵窗紅顏(Orange Is the New Black)在去年播出第一季後廣受好評,在觀眾殷殷期盼下,美國於今年六月推出第二季。其實,這部影集是根據主角Piper Kerman真實的個人經歷改編的。

Kerman在TED演講中,娓娓道出她在34歲時發生的故事。那一年,她因為曾在十年前協助走私毒品而入獄,而獄中的生活帶給她劇烈的震撼。這場演講之所以令人深有感觸,是因為它舉辦在監獄裡,參加者都是監獄內的工作人員以及受刑人。策辦人Jo Dee Davis 跟Jordan Edelheit表示:「聽完演講後,他們一直問我們,Kerman來監獄演講後,會不會讓大眾關心起監獄的議題。通常,人們對受刑人的故事一無所知,鐵柵欄裡其實充滿了未知,而Kerman的故事,能夠填補社會對監獄認知的空白。」


監獄的生存之道

當Kerman第一天進到監獄,看到四周森嚴的監控設備,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離開這裡、儘快重獲自由。監獄狹小的空間中,擠滿來自各個種族、宗教信仰的受刑人,而監獄所提供的公共資源非常稀少,因此,學會如何和他人相處、在團體生活中找到容身之處,成為唯一的生存之道。

Kerman在獄中做過各種粗活,混合攪拌水泥、搬運長梯、修理電器等任務都難不倒她,但監獄生活帶給她最深遠的影響在於待人處世的方法。既然因為犯錯而入獄,為了好好生活,仍然必須學會如何當個聰明的「受刑人」、如何和監獄管理者維持良好互動,在對的時間問對的問題,也是一種生活藝術與智慧。


囹圄蘊含寶貴人生哲理

監獄的設計,是為了懲罰犯罪的人,並強迫奪取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力量,但Kerman卻認為她從監獄生活中得到莫大的勇氣。在每個受刑人背後,都有一個值得被傾聽的故事,Kerman從她的受刑人朋友身上學到最珍貴的人生課題,殘酷的現實也讓她開始思考關於人生的許多面向。

在現實世界,對某些女人來說,監獄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對比某些具有暴力傾向的朋友,Kerman慶幸自己從未傷害過任何人。她在自己及朋友的監獄故事中成長,學會自主地掌握時間,賦予枯燥生活最深遠的意義,拒絕讓自己淹沒在等待出獄的時間長流中。


殘酷現實而非電影情節

當Kerman被銬上手鍊、腳鍊,和其他百名受刑人一起搭上專用飛機,移地到芝加哥監獄的時候,眾多腳鍊同時發出的沉重聲響,讓人開始對未知的感到懼怕。她被機上的景象所震懾,充斥著年輕的、老的面孔,甚至還有父子,每個人看似來自社會中各個不同階層。原來這不只是電影會出現的場景,而是發生在世界上的真實事件。

在高壓管理、制度嚴謹的芝加哥監獄中,Kerman過著日復一日的艱苦生活,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粗重工作,其中更有許多女性受刑人飽受嚴重精神心理疾病的摧殘,對此Kerman卻無能為力。她並不想念外面的世界,但她想念過去所待的監獄,如此煎熬的心情讓Kerman選擇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她必須先對自已過去錯誤的選擇釋懷,才能停止埋怨環境和命運。

她和其他六名女性受刑人一起生活、彼此照顧,因為共同面對獄中的悲苦命運,不知不覺中,對於彼此都有了一定深厚的感情和羈絆。當Kerman即將出獄之際,其中一位受刑人的刑期卻被迫延長,她為此躲在被子裡哭了很長一段時間。


仍需關心的牢房角落

由於美國入獄的標準越來越低,且刑期越來越長,造成目前美國有兩百三十萬名受刑人在獄中服刑。Kerman提到,政府不只把犯罪、具危險性的人關進監獄,同時也遺棄了具有心理疾病、被新經濟型態或教育體制淘汰的邊緣者。

站在受刑人的角度想,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父母的小孩,是別人的兄弟姊妹,每個人的親身故事都和國家整體的司法體制有所關係;這些故事頻繁地發生在日常的街頭上、法庭中或是教室裡,只是我們不曾費神關心過。

美國每年有七十萬名受刑人出獄,Kerman鼓勵他們勇敢分享獄中的生活故事,因為唯有親耳聽到真實的敘述,大眾才會相信自己的冷漠,以及開始關心在高大的監獄圍牆內,究竟還有多少需要被愛關懷的角落。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3/10/24/orange-is-the-new-black-piper-kerman-tedx-talk/

撰稿:Sophina Chou、Raquel

孩子不該只是情感上的無價之寶

$
0
0

為什麼現代的父母好像在親子教養上老遇到麻煩?

環視書店裡的親子教養區,架上擺的盡是「如何教出有環保觀念的孩子」、「培養孩子的科學腦」或是「給孩子不含麩質的飲食」這類書籍。對Jennifer Senior來說,這些書根本沒什麼用處。她說:「在我眼裡,這些五花八門的書,根本就是刻滿人類惶恐的碩大紀念碑。」聽起來似乎太偏激,不過確實有研究顯示,為人父母的人比不是父母的人壓力更大,且婚姻滿意度也相對較低。Senior引用心理學家Matthew Killingsworth的話,作為當今親子教養的註解:「跟朋友相處比跟伴侶好;跟伴侶相處比跟親戚好;跟親戚相處又比跟點頭之交好;跟點頭之交相處又比跟父母好;跟父母相處又比跟小孩相處好。小孩跟陌生人沒兩樣。」此番話引來全場笑聲。

Senior相信現在的親子教養有其特別之處。當今的世界變化得太快,沒有事情可以按照既定劇本進行。過去,小孩就像資產,父母提供小孩的食宿,孩子則外出工作,拿錢回家給父母。Senior表示:「過去這種約定成俗的形態可能不合乎道德,但的確是種互惠模式。」如今,我們禁止童工,並小孩送到學校受教育。用比較憤世嫉俗的話來講,小孩變成「在經濟上沒有價值,情感上卻是無價之寶」。

Senior認為,如果我們知道要替孩子做哪些準備,事情會容易許多。在Senior年紀還小時,許多人都認為一定要學日文,將來才會成功,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現在則很多人覺得一定要會中文,不過Senior表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就把所有我們想得到、未來可能的趨勢通通塞給孩子,希望至少有個技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父母送小孩去學下棋,訓練分析能力;讓他們參加體育校隊,學習合作能力;不然就是培養他們成為金融專家、有環保觀念、有科學邏輯,或是不讓他們接觸麩質食物以維持健康。Senior說:「我小的時候不是很環保,也吃含麩質的食物,我吃了很多焗烤通心粉跟牛肉,但我現在依然好好的。」可是現在的父母覺得,用在他們身上沒問題的辦法,對孩子而言不夠好。Senior說:「要是我們沒有用盡各種辦法,好像我們就沒有努力一樣。」

讓親子教養問題有更多麻煩的原因,還有夫妻角色的變化。女人在家的時間變少了,可是男人還是只專注在工作上。Senior表示,現代女性還是比男性花費兩倍以上的時間在養育孩子。如果你覺得傳統的家庭在親子教養上已經遭逢困境,那麼一些新型態的家庭,如同性婚姻家庭或單親家庭,必定有更多挑戰。

Senior說,大多數的父母覺得,身為孩子的監護人是種尊嚴。雖然說「希望孩子快樂就好」可說是普世價值,但Senior認為,這其實是個很難捉摸的目標。快樂不是種技能,也不是個課程。她說:「快樂跟自信可以是其他事情所帶來的附加價值,但不該被視為一種目標。」她認為父母要做的,是教養出品行端正的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跟愛,就能夠快樂。既然教養孩子沒有腳本可參照,Senior說,那麼就以亙古不變的法則:寬容、道德跟愛,來呵護孩子。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3/21/the-crisis-of-modern-parenting-jennifer-senior-at-ted2014/

撰稿:Raquel

改變電腦的互動模式,脫離螢幕吧!

$
0
0

現今的平板科技產品有著極具創意的呈現方式,但是卻被限制於有限的範圍內,例如電腦和手機螢幕。互動設計師James Patten和我們分享他的發想:如何讓精彩萬分的電腦世界,突破屏幕的限制、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互動設計師的經歷

前幾年,他替豪華時尚的百貨連鎖店Barneys New York設計櫥窗裡的動態展品,這個作品叫做「追逐」。 在這個櫥窗中有著一雙男鞋、一雙女鞋,男人試著迅速地走到女人的身後,但當他接近她時,她卻又走遠了。這個作品就是互動設計的展現。

James Patten

在芝加哥的科學工業博物館,James Patten曾建造了一個關於化學的互動展品,這個展品讓人們可以透過道具將化學元素從螢幕中的元素週期表中取出。更令人驚奇的是,將取出的元素放在一起,還會引起化學反應。透過接觸實際的道具,人們能夠更輕易地使用介面,因為接觸有形的物體能夠幫助人們思考。舉例來說,實體鍵盤就比螢幕上的觸摸鍵盤來得好用許多。

James Patten


尋找通用的互動模式

藉由以上的經歷,James Patten發現這些不同的設計專案雖擁有相同的概念,卻都得從零開始,慢慢深入到電子元件以及電路板的層次進行設計,最後才能透過軟體控制所有的機械。因此,他想創造一種通用的物件,這樣就不需要每次的建造都是從頭開始。

James Patten因此創造了一支小型機器人軍隊,各個機器人都有一個「全方位」的輪子。這些特別的輪子能輕易地朝任何方向移動,當這些機器人通過投影影像時,就可以和數位資訊產生互動。舉例來說,這是一個影片編緝軟體,如果我們想改變這個顏色,我們只需要進入色彩模式,就能由旋轉機器人來改變色彩的深淺。這些機器人在軟件設計的系統當中,同時兼備靈活性和通用性,並不侷限於色彩的調整,而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得以快速並且高效地操作。

James Patten

這是一個能夠反應災難發生地點的定點地圖軟體,圖中的三個機器人分別代表警察、火災發生地以及救援,調度員可以將它們抓起放在地圖上,用來指揮其應該到達的地點。

James Patten


更高層次的互動方式

這樣的互動方式能夠創造很多可能性,而其中James Patten最感興趣的是希望能將這個平台應用在那些電腦或人們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上。其中一個例子是「21世紀的生物物理學」的重要課題—蛋白質的摺疊。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對蛋白質增加一些物理端口,接著就能夠嘗試移動並且用不同的方式摺疊這些蛋白質。若我們操作的方式是不可能實現的,那我們就會得到一些實際的反饋,感受到這些物理端口正在阻止我們並朝反方向拉扯。因此我們可以感受到化學分子的模擬過程當中正在發生什麼事。

James Patten

當我們使用軟體去控制物體的移動時,電腦未來的樣貌也許就如下圖。電腦將沒有觸控屏、沒有任何可看見的科技,但當我們想進行其功能時,它又會活了過來。這是互動設計師James Patten對於未來的想像,那麼你呢?

James Patten


撰稿:黃曼

內向者的專屬辦公室!

$
0
0

Susan Cain在2012年的演講中提到,她計畫來場「安靜革命」。她為個性內向的人抱不平,認為我們的社會多偏向讚揚外向的人格特質。今年重返TED舞台的她說道:「我沒有想到我的演說會引起熱烈的迴響,可見有許多比較內向的人,都期盼他人能夠理解,得到認同,並掌握自己性格的優勢。」

今年,Cain則分享一些致力於協助內向者的具體計畫,包括打造一個安靜的工作環境、培訓不多話的領導者,以及幫助內向的人在學校學習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不過,Cain的生意夥伴Paul Scibetta,倒是個外向的人,他們規劃了一系列的工具跟計畫,致力讓世界安靜點,也讓每個人都快樂點。


安靜的工作環境

Cain跟Steelcase合作,打造符合內向者需求的辦公空間。

Susan Cain 照片來源:Steelcase

Cain說:「開放的辦公空間不管對內向外向的人來說,都是個大問題。它會害人無法專心。我們需要有更多隱私空間的辦公室。」因此,Cain跟知名辦公家具品牌Steelcase合作,打造辦公室內的安靜空間,讓內向的人有地方喘息。其實Cain跟Steelcase的合作關係,正好是從她兩年前TED演說完後開始。因為她發表演說完,就認識了Steelcase的CEO Jim Keane,而Keane其實早就想要在辦公室內創造更多隱私空間。

Cain跟Steelcaseu 一起設計一系列的產品,無論外向或內向的人皆適用。他們打造很多的共享空間,讓員工可以自由在之間穿梭。從第一張圖可以看見窗明几淨的大空間中,有很多舒適的小角落,有些設計給一個人的;有些給兩個人一起腦力激盪用的;也有給小組討論用的空間。這些隔間的牆壁皆具隔音效果,以保持寧靜。Cain跟他的團隊將要把這樣的設計,發表在美國辦公室家具設計NeoCon Design的會議上。


安靜的電視

Cain為了這場「安靜革命」還設立了一個網站,作為提供一切安靜事物的全球性平台。網站之後會有網路電視,專訪許多有名氣但個性內向的人,談論內向的性格如何讓他們對世界有所貢獻。等到時機成熟後,這個網站就會正式開張。不過有興趣的話,可以先看看Cain的個人網站,The Power of Introverts


內向領導人才

培育內向領導人才則是由西點軍校的教授Mike Erwin主導,旨在培育個性內向的領導者。雖然Erwin本人很外向,但是他告訴Cain,軍旅時期,他觀察到如果內向的人可以好好發揮他的特質,將可以成為很棒的領導人。未來的培訓,會有線上培訓跟實際互動的工作坊,希望能引導內向的人找出自我潛力,且無論外向或內向的人都可以參加。

這項計劃是根據Cain在第一次準備TED演講所規劃的。Cain說:「我個性內向,所以很怕在大家面前講話,於是我參考很多以低調方式演講的人,觀察他們如何發表演說,像是Malcolm Gladwell。他們讓我有很大的啟發,我明白了確實有辦法能夠讓內向的人也具備影響力。」這個領導者培訓計劃使用的教材,不但會包含多位具影響力卻不多話的領導者,還會使用關於領導階層的最新研究。

幫助內向的孩子

Cain表示:「這是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在TED演講後,我深切體認到,父母跟老師需要更了解如何去愛、去栽培內向的孩子。」 跟內向領導人才培育計劃一樣,這個計劃尚在發展階段。這項計劃也包括線上跟實際互動的訓練,希望能在不久後提供教師和父母幫助內向孩子的方法。Cain目前還在尋找有意願合作、加入計劃的學校。你是否也很期待這樣的發展呢?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3/20/susan-cain-announces-news-to-make-introverts-happy/

延伸閱讀:http://tedxtaipei.com/2013/09/susan-cain-the-power-of-introverts/

撰稿:Raquel

20歲的你將決定30歲後的人生

$
0
0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許多次的畢業典禮,不同形式的畢業典禮都成為我們生命的重要印記,它標註一個階段的終止,同時也開啟另一段全新的人生序曲。

畢業時的心情是複雜的,喜悅之外更深知自己必須在將來承擔更多責任,同時在出社會工作之後,也期待能夠驗證考核大學四年的成長,希望在職場上能再次得到一個A+。然而,回想過去十幾年的校園生活,我們可能會對一些尚未啟程或是中途放棄的夢想而感到遺憾,害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仗著年輕的勢、毫無顧忌地揮霍時間去追夢。


追夢才能成就青春

講者Diana Nyad在她六十四歲的時候,成為首位成功從古巴長泳至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泳者,她花了五十三個小時,泳渡長達一百八十公里的距離。這並非一個幸運者的故事,而是一個勇者克服年齡和體力限制,在失敗四次之後仍然無畏失敗的夢想詩篇。

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如果你甘於選擇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僅僅當個旁觀的評論家,那就去吧。然而,有人選擇守護自己與夢想的約定誓言,為了追求夢想奮不顧身地跌倒起身、弄髒衣服,甚至受傷流血,但他們並不害怕,因為他們選擇勇敢的生命方式。」Diana的故事告訴我們,追夢永遠不嫌晚,無論我們的年紀多大,都有追尋夢想的權利和義務。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必須付出行動,光是永不放棄的口號或信念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身體力行永不放棄的生活態度。

台灣的教育系統過於重視升學考試,有些大學生念了四年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直到大學快要畢業才意識到探索自我興趣的重要性。因此,學校科系反而變成一種侷限的框架,學生即便描繪出關於未來生涯的夢想藍圖,卻不一定有勇氣跨越框架、突破社會和父母的期待。人生就像單行道,沒有回頭的機會,千萬別讓過去限制你的此刻以及將來,青春不是追夢者的通行證,事實上,我們因為勇於追夢才能成就青春。


二十歲的重要決定

雖然追夢永遠不嫌晚,但是我們仍然應該謹慎看待人生的每個決定。百分之八十關於人生的重要決定,都發生在三十五歲之前。開始工作之後的十年,可能會對於我們將來的事業發展和財富累積有重要的影響,此外,也有一半的人在二十幾歲時就認識自己將來的結婚對象,而大腦在我們三十歲前會完成最後一次的生長,因此,二十歲是一個重要的人格養成階段,將來你想要過哪種生活,從現在開始就必須正確教育自己的心態。

美國媒體創造了twixters、kidults兩個字來形容剛從大學畢業、依賴父母、低經濟能力、工作尚未穩定的二十歲年輕人,隱含「永遠長不大的小孩」的貶義。Meg Jay指出五歲以前是大腦發展、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而二十歲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對於將來你究竟會成為哪種人更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她積極鼓勵畢業生提早思考往後的人生規劃,成為心智成熟且生活獨立的成人。


問自己想成為哪種人

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曾說:「想要成就偉大的目標,你需要的是計劃,以及不太夠的時間。」千萬不要安慰「自己還年輕」、還有許多年可以探索人生,應該把握剛出社會的幾年,讓自己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努力,若你蹉跎二十歲的珍貴時光,三十歲的你將發現自己一無所獲。Meg對於二十歲世代的年輕人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拋開定義,努力投資自己 有些畢業生對於未來想從事的工作領域只有大略的想法,還不知道這是否為一條確切可行的路,卻急於為自己在職場上尋覓一個明確的定義,因此感到非常徬徨。Meg提醒我們,與其身陷於對工作的自我認同危機,不如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努力累積實力,培養¬¬¬¬¬¬¬¬¬¬¬¬¬專長以增加自己的價值,她也指出實習、創業、海外工作都能幫助我們探索自我。

二、踏出熟悉的交友圈 一般來說,我們的交友範圍都侷限在相似學歷背景的朋友,大家的成長背景也相去不遠,雖然相處起來非常輕鬆自在,卻也缺少激盪彼此不同想法的機會。Meg認為能夠幫助我們打破框架、跨領域思考的朋友往往不是來自既有的朋友圈。新的想法和工作機會經常暗藏於「弱連結(weak tie)」的朋友或同學,我們應該打開心胸、嘗試認識不同領域的新朋友,在談話之中或許能得到關於未來生涯疑惑的解答,說不定還會幸運地遇見我們人生中的伯樂!

三、謹慎選擇人生伴侶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未來的理想伴侶。雖然結婚可能是三十歲的事,但Meg認為從20歲開始就必須謹慎地選擇伴侶,我們不會希望自己浪費幾年的寶貴青春在維持一段不理想的關係,與其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選擇,不如靠自己找到最好的答案。

Meg Jay說:「20出頭的年輕人就像剛從洛杉磯起飛的飛機,任何一點方向的改變就能降落在不同的國度,在妳二十一歲、二十五歲或是二十九歲的時候,任何一段好的對話、一次好的休假旅行、一支好的TED演講,都能對你往後的人生帶來深遠的影響。」所有剛踏出校園的畢業生,現在正是你可以決定人生的重要時刻,請懷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勇敢選擇你想過的人生!


撰稿:Sophina Chou

逃出第十四號勞改營

$
0
0

申東赫是一名在北韓第十四號勞改營出生、長大的囚犯,也是唯一一位順利從中脫逃的人。在不斷被毆打、日日餓肚子、無法相信任何人的環境下,他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從未享有「人權」,也從未感受過「愛」。


被掌控的生命,地獄般的生活

Blaine Harden-1

北韓一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家之一,從媒體報導中,時常可以看見北韓人民對國家與國家領導人展露出無上的敬意與擁護,人們就像時時刻刻生活在白色恐怖的世界裡,只能發表極權政府灌輸的觀念,不准有忤逆的個人思想出現。美國公共電視網記者 Blaine Harden 在 TEDxRainier 藉由述說申東赫逃離北韓第十四號勞改營的故事,讓我們看見這個世界真實存在的地獄生活。

申東赫的父母被關進勞改營裡是因為親人犯錯而被連坐懲罰,守衛安排他的父母在牢裡生下他,之後便以再生父母之姿,自他出生起就用營裡獨特的思想教育他。申東赫的世界就像楚門的世界,只是沒有任何美好片段,只有生不如死的痛苦、被限定的生活空間和不斷對他們洗腦的謊言思想。

營裡的每一條守則他都倒背如流,其中一條是:企圖逃離者,一律槍決;知情不報者,一律槍決。十三歲時,他偷聽見哥哥與母親有意逃離勞改營,便決定遵守規則,成為一名告密者,舉發他的至親。七個月後,他的兄長和母親在他眼前被處死。一直到他十年後離開北韓之前,他仍不覺得自己有錯,因為這就是他學到的道德觀。

有一天,申東赫認識了從平壤被送進勞改營的大叔,曾出國的大叔告訴他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像是地球是圓的;除了北韓這個國家之外,還有中國、美國和南韓;最重要的是,只要離開北韓就可以吃烤肉,這個在我們眼中垂手可得的食物,卻成了飢寒交迫的申東赫勇敢追求新生命旅程的關鍵因素。

Blaine Harden-3


「從一隻牲畜演變,嘗試去做一個人。」

申東赫並不是唯一一個生在這樣惡夢之中的人,北韓擁有比台灣還多的人民,他們生活在這個極權的國度裡,至今,北韓仍有四到六個勞改營,其中有近二十萬人被關在地獄般的環境中。而脫離了北韓並非意謂著日子就此風平浪順,大多數的脫北者和申東赫一樣,在歷經高壓統治後,幾乎都有適應文明世界和融入社會的痛苦,他們的個性偏執和申東赫大義滅親的舉動,都不是他們期許自我擁有的人格特質,而是一個更大的機制讓他們成為了那樣的人。

說出申東赫故事的記者 Blaine Harden 說:「他的故事不只是一篇國家墜落的悲詩。他的故事是個逃亡的歷險,也是個重拾人性的故事。」申東赫生長在那樣的環境裡,不像大多數事後被送進勞改營的人們已經認識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他連人性之善與愛都未能感受,就連他本人都認為,自己從就像是「從一隻牲畜演變,嘗試去做一個人。」


我們生來就該擁有「自由」與「人權」,還是需要奮力爭取?

「不自由,毋寧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自由對生長在當代社會的每個人來說,已非遙不可及的夢想,更可說是如空氣般習以為常的需求。你是否想過,當你所擁有的自由不再理所當然,甚至不知道自由的存在,那會是多麼悲慘的世界?

Blaine Harden 代替申東赫,讓我們看見他的駭人經歷與堅毅精神;而逃脫北韓的難民 Joseph Kim 與 Hyeonseo Lee 則親自站上 TED 舞台,道出他們從艱困求生到獲得再生的心路歷程。這些故事讓我們聽見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所過著的地獄般生活,以及北韓人民所面臨的人權問題,亟需全球人民關注。

Blaine Harden-2

至今,北韓的勞改營仍存在世界上,而世上有許多人知道他們身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無能為力。你可以藉由協助像 Liberty in North Korea 這樣投入拯救北韓人民的團體,讓他們能離開北韓的強權控制,或是協助他們在離開後擁有適應環境的生活基礎。你也可以讓更多人知道北韓人民的故事仍在這個世界真實上演,透過聲援北韓人民,讓更多人看見他們並投入協助。

相關影片:

Joseph Kim: 我在北韓失去的家庭。和我得到的另一個家庭。

Hyeonseo Lee: 我的北韓逃亡記


撰稿:Marssi

20歲的你將決定30歲後的人生

$
0
0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許多次的畢業典禮,不同形式的畢業典禮都成為我們生命的重要印記,它標註一個階段的終止,同時也開啟另一段全新的人生序曲。

畢業時的心情是複雜的,喜悅之外更深知自己必須在將來承擔更多責任,同時在出社會工作之後,也期待能夠驗證考核大學四年的成長,希望在職場上能再次得到一個A+。然而,回想過去十幾年的校園生活,我們可能會對一些尚未啟程或是中途放棄的夢想而感到遺憾,害怕自己再也沒有機會仗著年輕的勢、毫無顧忌地揮霍時間去追夢。


追夢才能成就青春

講者Diana Nyad在她六十四歲的時候,成為首位成功從古巴長泳至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泳者,她花了五十三個小時,泳渡長達一百八十公里的距離。這並非一個幸運者的故事,而是一個勇者克服年齡和體力限制,在失敗四次之後仍然無畏失敗的夢想詩篇。

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如果你甘於選擇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僅僅當個旁觀的評論家,那就去吧。然而,有人選擇守護自己與夢想的約定誓言,為了追求夢想奮不顧身地跌倒起身、弄髒衣服,甚至受傷流血,但他們並不害怕,因為他們選擇勇敢的生命方式。」Diana的故事告訴我們,追夢永遠不嫌晚,無論我們的年紀多大,都有追尋夢想的權利和義務。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必須付出行動,光是永不放棄的口號或信念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身體力行永不放棄的生活態度。

台灣的教育系統過於重視升學考試,有些大學生念了四年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直到大學快要畢業才意識到探索自我興趣的重要性。因此,學校科系反而變成一種侷限的框架,學生即便描繪出關於未來生涯的夢想藍圖,卻不一定有勇氣跨越框架、突破社會和父母的期待。人生就像單行道,沒有回頭的機會,千萬別讓過去限制你的此刻以及將來,青春不是追夢者的通行證,事實上,我們因為勇於追夢才能成就青春。


二十歲的重要決定

雖然追夢永遠不嫌晚,但是我們仍然應該謹慎看待人生的每個決定。百分之八十關於人生的重要決定,都發生在三十五歲之前。開始工作之後的十年,可能會對於我們將來的事業發展和財富累積有重要的影響,此外,也有一半的人在二十幾歲時就認識自己將來的結婚對象,而大腦在我們三十歲前會完成最後一次的生長,因此,二十歲是一個重要的人格養成階段,將來你想要過哪種生活,從現在開始就必須正確教育自己的心態。

美國媒體創造了twixters、kidults兩個字來形容剛從大學畢業、依賴父母、低經濟能力、工作尚未穩定的二十歲年輕人,隱含「永遠長不大的小孩」的貶義。Meg Jay指出五歲以前是大腦發展、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而二十歲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對於將來你究竟會成為哪種人更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她積極鼓勵畢業生提早思考往後的人生規劃,成為心智成熟且生活獨立的成人。


問自己想成為哪種人

美國作曲家伯恩斯坦曾說:「想要成就偉大的目標,你需要的是計劃,以及不太夠的時間。」千萬不要安慰「自己還年輕」、還有許多年可以探索人生,應該把握剛出社會的幾年,讓自己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努力,若你蹉跎二十歲的珍貴時光,三十歲的你將發現自己一無所獲。Meg對於二十歲世代的年輕人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拋開定義,努力投資自己 有些畢業生對於未來想從事的工作領域只有大略的想法,還不知道這是否為一條確切可行的路,卻急於為自己在職場上尋覓一個明確的定義,因此感到非常徬徨。Meg提醒我們,與其身陷於對工作的自我認同危機,不如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努力累積實力,培養¬¬¬¬¬¬¬¬¬¬¬¬¬專長以增加自己的價值,她也指出實習、創業、海外工作都能幫助我們探索自我。

二、踏出熟悉的交友圈 一般來說,我們的交友範圍都侷限在相似學歷背景的朋友,大家的成長背景也相去不遠,雖然相處起來非常輕鬆自在,卻也缺少激盪彼此不同想法的機會。Meg認為能夠幫助我們打破框架、跨領域思考的朋友往往不是來自既有的朋友圈。新的想法和工作機會經常暗藏於「弱連結(weak tie)」的朋友或同學,我們應該打開心胸、嘗試認識不同領域的新朋友,在談話之中或許能得到關於未來生涯疑惑的解答,說不定還會幸運地遇見我們人生中的伯樂!

三、謹慎選擇人生伴侶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未來的理想伴侶。雖然結婚可能是三十歲的事,但Meg認為從20歲開始就必須謹慎地選擇伴侶,我們不會希望自己浪費幾年的寶貴青春在維持一段不理想的關係,與其讓自己成為別人的選擇,不如靠自己找到最好的答案。

Meg Jay說:「20出頭的年輕人就像剛從洛杉磯起飛的飛機,任何一點方向的改變就能降落在不同的國度,在妳二十一歲、二十五歲或是二十九歲的時候,任何一段好的對話、一次好的休假旅行、一支好的TED演講,都能對你往後的人生帶來深遠的影響。」所有剛踏出校園的畢業生,現在正是你可以決定人生的重要時刻,請懷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勇敢選擇你想過的人生!


撰稿:Sophina Chou


李烈:逆境中的軟哲學

$
0
0

對你而言,選擇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路需要多大的勇氣? 面對生命的騷動與不安,如何放下看似一切很好的現況,在生命裡流浪、轉化?李烈在人生的最高峰期踩上大陸流浪,五年的時間把她嬌滴滴拗小姐的個性磨練成勇敢、哲理的智慧女人。  


踩上大陸,流浪開始

年輕就高速竄紅的李烈,被眾人捧在手掌上仍不知滿足,她眼中的演藝圈生活單調、無趣,日復一日的生活不具生命氣息。年輕就被榨乾的李烈,為了找尋「活著」的理由,便跳出原本的生活狀態前往大陸從商,一去就是五年,李烈說:「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五年,我從一個錦衣玉食的玉女明星跳到一個窮鄉僻壤的東北、大連」就這樣,李烈拋下手中的一切重頭來過,一腳踩上中國大陸,這無疑對她來說是一場流浪。

五年的苦日子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煎熬苦澀的,但李烈卻選擇用五年的歲月學遍人生哲理,李烈:「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那五年的生意是失敗的,我把所有的錢都賠光了,但在那五年內我看到了我三十歲以前沒看到的世界,我經歷過我沒經歷過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從一個嬌滴滴被寵壞的玉女明星訓練成自己到我什麼事情都可以做、什麼活都可以幹、什麼苦都可以吃,我的腰桿子比誰都柔軟。」


五年,學會軟哲學

如果沒有那五年的艱澀日子,就不會成就柔軟的李烈。這五年洗劫了李烈的生活,形容自己極好面子的李烈:「我投資的這個事業我這麼拼命這麼努力,但為什麼最後卻是血本無歸?我完全不了解,因為這個打擊我完完全全的把我自己關在房裡一整年。我不想見人,不願意出門,我覺得很丟臉。」

生意失敗的重挫、心理上的失望反覆又反覆的重擊,李烈移居香港兩年又去紐約住三年後最終回到台灣,回台灣的理由只是因為流浪太久,該回家了。

一切重頭來過,演員的身分重回她的角色,台灣演藝圈的生態早已蛻變,已經過人生轉化的李烈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這真的是她要的嗎?於是她為自己下了一個聰明的決定:「轉到幕後做一個製片」。


對自己誠實

不被大導演、名編劇種種頭銜吸引的李烈,她已開始知道生命的光亮在於內在,無須為了外在單向的成就感,就算外面鋒芒再刺眼,不適合自己的事做起來就是少了一份幹勁,面對自己真實的樣子是最聰明的決定。 

李烈:「我會做聰明的決定是因為我做了很多愚笨的決定」。 與其活的光鮮亮麗卻茫然無知,不如看見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即便製片的工作有如管家婆雜亂,芝麻綠豆的大事、小事都要管,又沒有優雅的休息時間,但李烈仍對這個選擇很滿意,李烈說:「我知道我腰桿子夠柔軟,我知道我願意我喜歡每天處理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問題。」


光著腳丫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往後的長日子老天爺給的挑戰一樣艱難,生命的漫漫長路李烈一直光著腳丫子前進,不怕任何困難刺傷她,越磨越堅強的個性讓她成為票房保證的最佳製片人,她以精準的眼光與細膩且感性的判斷力選擇合作的作品,從第一部的〈囧男孩〉到第二部〈艋舺〉,第三部、第四部....作品慢慢輝煌的誕生。

李烈對所有女性呼籲:「我們是不是該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夠不夠勇敢?有沒有勇氣跨出去走一條跟以前或者跟現在或跟別人不同的道路?」身為一位女性,可以怎麼選擇過自己的人生?在這還不夠平等的社會中,女性該如何思考自己的定位?或許,每個女人都該收下李烈的勇氣,然後好好的思考活著的哲學意義,然後,勇敢的走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路!。


撰稿:Ying Pu Hua

社群網站搭起愛的橋樑

$
0
0

日前臉書當機半小時在世界各地引起不小的騷動,各大媒體都報導這則訊息,甚至有網友形容這是「世界末日」,可見我們的生活已與社群網站密不可分。大多數人使用臉書的目的是與好友分享生活、了解新知、玩遊戲,而專門治療癌症病患的 Krupali 醫生則藉由社群網站救人一命,搭起愛的橋樑。

Krupali Tejura 是治療癌症的醫師與放射腫瘤學專家,她在工作上接觸了許多癌症病患,時常看見病患眼底的恐懼,她希望除了醫治患者的身體之外,她也能學著認識病患,了解他們為什麼會生病、喜歡做什麼事、有什麼遺憾、還有夢想是什麼?當她發現「癌症不只是侵擊一個人的身體,也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並且影響他們的心、家人的心,還能催毀他們的夢想。」,她希望能幫助這些生命走到盡頭的人們完成夢想。


幫助癌末病患圓一個夢

Krupali 醫師曾有一位癌末病患是個年僅三十歲的年輕女孩,她的願望是能看艾倫脫口秀。為了完成她的夢想,Krupali 醫師試著上網買票、與脫口秀節目部聯繫,但都無法取得早已銷售一空的票,因此她在社群網站上求救,希望能有一絲機會曙光。終於,她收到一位素昧平生的女士來信,這位女士也曾是癌症患者,現在已經康復,她在電視圈工作了二十多年,找到能夠協助的人,因此得到了兩張貴賓票,讓女孩能夠一圓夢想。

這件事讓 Krupali 醫師看到社群網站的強大力量能夠改變人的一生,救人一命。因此她開始運用臉書、推特和部落格來搭起愛的橋樑。

Krupali Tejura-2

圖片取自:http://youtu.be/ZZdsG8gkv9o

有一次,她從護士口中得知有位癌末病患的夢想是夫妻兩人能一起去看匹茲堡鋼人隊比賽,但是他們沒有錢來付擔旅費和門票。Krupali 得知後,開始在推特尋找能夠幫忙的人,可是卻沒有人回應。

她沒有因此放棄,隨後她受邀到推特論壇演講,在結束前她分享了這個故事,並提到哲學家柏拉圖說:「待人要仁慈,因為你所遇到的每個人都在打一場硬仗。」她不抱任何期待,但下一刻,神奇的事就發生了,有一位聽眾表示願意捐出飛機的里程數,就能換取機票讓他們出發。接著,在場的人們捐款給她,還有人捐出租車和飯店的費用,隨後,榮獲四次匹茲堡鋼人隊的超級盃冠軍球員 Lynn Swaan 得知此事,也送了開幕戰套票,希望能幫助這對夫妻圓夢。

當這對夫妻知道這件事之後,感動得哭了,而這份感動不只是看一場球賽,那還是一個夢想和希望,這位病患在罹癌的七年間日日受到病魔所苦,終於能有一天她得到無上的喜悅,讓她忘卻身體與心靈的疼痛。


社群網站不只是遊戲,還能救人一命

還有一次,Krupali 醫師在東非烏干達義診,當地醫療設備非常簡陋,許多基本的儀器都沒有。有一晚,她接到育幼院院長的電話,提到有一名剛出生才三個月大的小男孩患了臍膨出病,他的腸子外露,受到感染,當地的醫生束手無策。Krupali 醫師的團隊中沒有外科與小兒科醫師,因此她徵詢小男孩父親的同意,將訊息放在社群網站上,希望能有一線生機。

沒想到兩天後,她就收到有醫生能夠協助的訊息,後來小男孩接受了手術,也已經回家和家人團聚,挽回了一條生命。


社群網站也能傳遞愛與溫暖

Krupali Tejura-3 圖片取自:http://youtu.be/ZZdsG8gkv9o

Krupali 醫師也曾碰到沒有家人陪伴的病患。有一位先生決定不治療癌症,並且要獨自一人面對病魔。Krupali 醫師同樣把這個故事放到社群網站上,有位媽媽看到後回覆說她和她的兩個孩子想為這位先生做一張卡片,祝他早日康復。醫師收到卡片時,病患已被送到加護病房,當他拿到卡片時,臉上浮現了微笑。

還有一位同樣孤獨的老婆婆,Krupali 醫師關心她在聖誕節時的計畫和夢想,老婆婆說其實她的生日就在聖誕節,她像個小女孩笑著說,這輩子一直夢想著能有一個充滿驚喜的生日派對。當 Krupali 醫師在社群網站分享了她的夢想之後,有一位專業烘培師表示願意為老婆婆做任何口味的蛋糕,另一位朋友也願意捐款辦生日派對,還有同仁願意提供花和汽球。

接著,Krupali 醫師邀請當地社區的學生、病患和他們的家人一起來慶祝,結果當天有 25 名學生帶著一張手工製的大卡片來,老婆婆開心得尖叫說:「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家庭!」其中一位深受感動的學生也哭著說:「一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送的禮物能有這麼大的意義。」


社群網站搭起愛的橋樑

Krupali 醫師透過社群網站為許多病患說出他們的願望,藉由無遠弗界的網路串連起大家的愛,一起幫助在生命中需要一絲溫暖與希望的人們,讓許多失去希望、飽受痛苦的人們重拾笑容、擁有自信、拯救生命且達成夢想。社群網站發展至今已不只是個和親友連繫的管道,也是能讓人貢獻一己之力,提供協助的好幫手,許多愛的橋樑幫助了需要的人們,也溫暖了大家的心。


撰稿:Marssi

居住海底的31天

$
0
0

Sylvia Earle

Sylvia Earle 2010年獲得TED Prize之後,開始執行他的藍色任務(Mission Blue,暫譯)。這個計劃是在世界上的幾個海域成立「希望點」(hope spots),以加強海域保護。Earle在今年六月潛入63英尺深的海中,跟傳奇的海底探勘者Jacques Cousteau的孫子Fabien Cousteau會晤,深入了解Cousteau正在進行的31任務(Mission 31,暫譯)。

延伸閱讀:什麼是TED Prize

Earle是位海底觀察員,也是駐國家地理學會的探勘員之一。這次她跟她的摯友、Fabien Cousteau的父親Jean-Michel Cousteau,一同潛下海底,拜訪世界上唯一一個蓋在海底的海洋實驗室Aquarius,了解31任務的進行。31任務是一個為期31天的計劃,致力於研究氣候變遷跟污染是如何影響海洋生態。Fabien Cousteau和他的團隊除了做研究,同時也記錄長期住在海底對人造成的影響,因為長時間待在海底狹小的實驗室,不見天日的環境極可能對人體帶來負面影響。

50多年前,Jacques Cousteau曾帶領著一批研究員進行海底遠征。他們在蘇丹海邊、紅海的海底研究室Conshelf,做了30天的研究,而這也是發想出31任務的起源。Fabien Cousteau希望31任務不僅能傳成祖父的衣缽,同時也希望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

這次的計劃是第一次讓大眾有機會可以立即看到Cousteau的冒險進行得如何。因為Fabien Cousteau能夠利用Instagram上傳照片、Twitter發文,甚至透過Skype進行課堂教學,也有很多關於他在海底的影片串流。

31任務關切的,是人類到底對海洋造成哪些破壞,而這也是讓Earle憂慮到無法成眠的議題。過去四十年來,Earle在世界各地探勘過五十次,她待在海底的時間,超過6,000小時,可以說是看見海洋狀況的第一線。她說:「我們有能力保護海洋,讓海洋可以自行恢復。保護海洋,也才能保有人類的希望。海洋的健康就是我們的健康。」

Fabien Cousteau想當然爾也擁有一股「海洋魂」,他表示:「因為有健康的海洋,我們才得以存在。我們對海洋做了什麼,其實也就是對我們自己做了些什麼。」

Sylvia Earle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6/12/31-days-underwater-sylvia-earle-visits-fabien-cousteau/

撰稿:Raquel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什麼是人性?

$
0
0

如果你還記得網路時代剛蓬勃發展的時候,當時還是有線網路,速度慢得讓人沒有耐性,社群與社交媒體也還未興起。直到21世紀的來臨,網路改變的不只是時代的文化,連人的習慣都重新被建構且重組,科技的轉換速度過快,人們忙著學習新的習慣與新的知識,而朋友、情人早就被晾在一旁,聽與說不再是人與人的溝通方式,Line、Facebook才是!

這真的是件很弔詭的事!每天使用Facebook就像與幾百位朋友連結,一瞬間與好多個朋友聯繫,看似完全不浪費時間的行為,卻潛藏很多人際危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真的能單靠科技聯繫與維持嗎?


抬頭看世界

近期的這支Youtube影片《LOOK UP》引起廣大迴響,片中的男主角說他有422個朋友,但他卻感到很孤單。因為這些朋友只是認識他卻不了解他!

人與人的交流情感,因科技的進步而轉變,分享的方式變成Facebook的動態發文,人們透過自拍把最美好且幽默的照片上傳,好像就只是為了多得一些讚;聊天的方式不再是約會時的四目交接,而是眼睛盯著手機螢幕的人名回覆短訊,這些小巧的智慧型裝置,就這樣默默地控制眾人的行為,如此快速的與眾多人連結或接受這些讚數後所得到的心理滿足,真的有讓人際關係更緊密嗎?

在片中直白的點出:「所謂的社交媒體,其實根本是社交的相反,當我們打開電腦就等於關上我們的門,我們擁有的科技不過是一種假象,創造虛幻的友情、社群與歸屬感,但當你從社群世界抽離,將會發現我們活在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

事情的確如此,朋友聚會、情人約會的方式被改變,見面儼然變成麻煩的事情,即便是聚會,許多人也不忘隨時查看手機,與朋友分享、情人戀愛的方式轉變成「一起寂寞」的生活型態,如果智慧型手機真的能取代人際,那是不是以後出門旅遊都可以一個人呢?畢竟社群無國界阿!


別讓科技控制你

對於現代科技所養成的習慣,TED講者Sherry Turkle認為科技正引領著我們,逐漸使人群分化,而虛擬世界影響了人的自我認同感,或許有人會納悶使用這些高科技產品聯繫有什麼不好,Sherry Turkle:「面對面交談是真實進行的,你無法控制要說些什麽。所以重點就在這裡,簡訊、電子郵件、po文這些功能讓我們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呈現自己,我們能編輯也就代表我們能刪除;我們能修改我們的臉、聲音、肌膚。」真實的情緒被人們藏住,情緒的交流容易退溫,試想,如果我愛你、我想念你都變成文字,在接收訊息的同時,那股暖流是否會被減退?

科技在人性最弱的點上展現致命的吸引力,或許是人們因為害怕自己不夠被喜歡、生活不夠豐富而讓對話變成文字,動態生活變成照片,我們向科技求助期許能多創造一些美好的樣子,但心裡那份孤單並沒有解決,過度地沉溺科技產品反而讓我們更隱藏自己。

Sherry Turkle:「我們感到孤獨,但又害怕親密,我們設計了不需要有友誼卻能給我們有伴的錯覺的科技。」

面對這樣的孤單,或許可以從幾個方式調整:

第一,當然是減少用智慧型產品。 多用雙眼與他人交流,畢竟與朋友吃飯,重要的不是手機的訊息傳送,而是飯桌上的歡樂氣氛。

第二,乘坐交通工具時可以觀察他人的行為。 讓自己開始學習留意身邊的事物,而不要一頭栽進手機。

第三,把獨處想成一件好事,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找一些方式來應證時間的寶貴是必須花在與自己或他人相處的情況。Sherry Turkle:最重要的是我們真該好好傾聼大大小小甚至於無聊的事,因爲只有當我們結結巴巴、猶豫或無言的時候,我們才是在跟對方顯示我們的真本性!

當然,科技的進步絕非壞事,要注意的只是我們的使用行為,畢竟科技始於人性,如果讓人被科技操控,那就不是創造科技的本意了!現在我們都該多關注各式各樣的新聞與各種芝麻大小事,運用科技將我們帶回真實的生活。


撰稿:Ying Pu Hua

開口說外語很難?只要六個月,就能學得會!

$
0
0

談到學習新語言,很多人都怨嘆自己沒天分、年紀太大、記性不好,又或是沒機會練習,五花八門的原因讓許多人望外語而卻步。但學說外語真的這麼難嗎?Chris Lonsdale 教你使出五招七式,讓你六個月就能開口說新語言!


五招打通語言神經通路

1.注意和你有關的事物,就能加速學習和記憶

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和自己有關的事都會印象較深刻,學語言也一樣,多留心、專注在和自己有關的事物怎麼說,自然就會學得快、記得牢。

2.從學習的第一天開始,就讓新語言成為溝通的工具

用語言就像開車一樣,許多人學了沒開,技術就變得愈來愈差,但是當你上路、多開了幾回之後,就會熟能生巧,愈開愈上手。因此要從學語言的第一天就開始讓它成為你的溝通工具,就能進步神速。

3.當你開始理解時,就會不知不覺學會語言

研究顯示,單純透過文法學習的人和透過理解來學習的人比較起來,透過理解來學習的人會學得比較快。因此別擔心一定要學會每一個文法和單字才是真的學習,在接觸外語、透過肢體語言去理解的過程中,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在學語言了。

4.學語言就像練身體,多活動就會練得快

有些人學了多年外語,在面對外國人時卻仍是鴨子聽雷,因為你的耳朵阻擋了外語的訊息。因此學語言時,要透過嘴巴牽動臉部的肌肉把話說出來,透過耳朵聽見發音,讓身體的不同器官一起幫忙學語言。

5.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快樂學習

當你身體放鬆、心情愉快時,學習的意願和成效都會大大提昇。別為了聽不懂而太沮喪,忍受無法完全理解的情況,抓住聽得懂得部分,就像孩子一樣自在、快樂學習,自然就會學得又快又好。


七式練成一口流利外語

1.多聽:大量聽新語言,不管聽不聽得懂,讓腦部去沉浸在新語言中。

2.先了解意義,而非單字:不需要急著認識每一個單字,運用肢體語言和已知訊息,你就能先了解語語中的意義。

3.混搭單字組句子:當你學會 10 個動詞、名詞和形容詞時,就能衍生出 1000 句話,從會的單字開始相互搭配,就像小孩子學語言時,說出會的關鍵字,剛開始學別要求自己一定要說出完美的句子。

4.專注常用的核心單字:以英語為例,在數不盡的字當中,只有 3000 個字占日常生活使用比例的 98%,因此你不需要學會所有的字,只要專注在核心字就夠了。

 ◎必學工具箱:

  A.三問句:1.這是什麼?   2.這個怎麼說? 3.我不懂

  B.常用字:1.代名詞(你我他)2.常用動詞、形容詞和名詞

  C.連接字:1.連接詞(和)  2.轉折語(雖然) 3.延伸說明(因此)

5.找到你的語言家長:好的家長會努力了解你要說的意思、不揪正錯誤、用正確的方式說出要表達的意思,並且使用你了解的字詞。

6.模仿「怎麼說」:觀察當地人說話的方式、如何透過臉部肌肉的運作來發音,你就能和他們說得一樣道地。

7.直接連結圖像和感受:例如學習英文單字「fire」,搭配「火的圖像」和你記憶中火的味道、溫度顏色,就能讓你印象更加深刻。


打破學不成新語言的迷思!

有了這些五招七式,仍有人對學習說外語非常沒自信,但其實你都白操心了!電機男 Benny Lewis 在 21 歲之前只會說英語,而且小時候就連英語都說不好,因此還曾接受語言治療。但是在找到學習方法之後,現在的他已經成為能說多國話的語言通了!他發現許多人在面對學習新語言時,都有五大迷思,在開始之前,就由 Benny 為你破除這些迷思,讓你能安心上路。

迷思一:沒有天分

沒有天分是許多人「催眠自己」外語言力不好的首要理由,Benny 認為當你深信自己學不好語言,你就不會太認真學,最後便落入「沒天分→不認真→學不好」的惡性循環,把沒天分當擋箭牌。

迷思二:年紀太大

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顯示,成人其實能學得比孩童好,因為成人的腦部發展讓他們更能有系統、準確的學習,因此別再小看成人的學習力了!

迷思三:沒辦法去國外

很多人會說沒有待在國外、和當地人說話,就學不好新語言。現在的網路普及、科技發達,Benny 透過 Skype 找到許多學習語言的對象,他的語言通好友則是在賣場裡找外國人對話。因此,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能學好語言。

迷思四:記性不好

擅用小工具、運用好方法,加上抓準復習的頻率,就能克服記性不好的問題。

迷思五:外國人會笑我

回想當你碰到外國人說破中文時,雖然講得支離破碎,你還是會很熱心的猜測他要表達的正確說詞,或是讓他多說一點,而不是取笑他,因此犯錯其實沒那麼嚴重!擁抱錯誤、從中學習,就能讓你學得更快!

想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嗎?有了 Benny 破除你的五大迷思,快快收起你的擔憂,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撰稿:Marssi

台北市長選舉民調究竟準不準!?4分半鐘的TED Talk讓您破除民調迷思!

$
0
0

台灣將於今年11月29日舉辦選舉史上首度的七合一選舉,包括直轄市市長、直轄市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其中以台北市長選情的討論聲浪最為熱烈,許多新聞台、雜誌、電子平台利用各種方式進行民調供選民參考。在閱讀民調結果的數據時,你是否曾認真評估過其背後的可信度及資料來源呢?


民意調查背後的受訪者問題

民意調查的準確度由樣本的數量及品質決定,要如何在未能取得所有人的意見的情況下,反映出大多數人的意見,成為民意調查最困難的部分。一般而言,民調的隱藏性問題通常分為以下三點,並以台北市長選舉的民意調查來說明:

1.樣本數過少(Small)

Jason Robert Jaffe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3年的資料,台北市20歲以上的人口約有215萬,然而,許多新聞台及電子媒體的民意調查樣本數僅介在1000~1200份之間,也就是說這樣的民意調查只代表了0.04%的選民意見,但由於新聞媒體總是利用大版面刊豋或播報民調結果,中間選民因而受影響的程度可能更勝於選舉人上台辯論或登門拜訪,民調竟成為左右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

2.選擇地域過少(Narrow)

Jason Robert Jaffe

台北市行政區劃目前為12區,假使候選人提出對商業人士較有利的政策,商務來往頻繁的信義區和科技重鎮內湖區的人口就會有不同反應,若民調機構只選擇在信義街頭進行訪問和調查,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回饋,也較容易得到一致的答案,但同時也代表這份民調並未確實反映母體的意見,導致調查地區過度狹隘的問題。

許多民調會在調查結果下方附上「上述各項結果已針對受訪者性別、年齡、居住縣市、教育程度,進行樣本檢定與加權處理」的字句,但其中的調查區域和加權比數仍是未知,更嚴重的問題是多數時候,民眾並不會仔細查看資料來源和調查方式。

3.問題太困難(Difficult)

Jason Robert Jaffe

問卷問題的困難度也會影響民調的準確度。 「中央住宅法並未以弱勢群體為社會住宅的首要入住人選,與其他社會住宅營運良好的國家大為不同,你認為本次台北市長候選人除了提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是否也應該提高給弱勢人口優先居住的比率?」這個問題包含的層面過度廣泛,每位台北市民對於社會住宅及相關政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當有民眾回答:「恩…這樣聽起來,應該是要提高比較好。」就會被歸類成「支持方」,但在受訪者原先即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查結果其實不具任何意義。


導向型問題的迷思

Jason Robert Jaffe

上述提到造成民調失真的問題包括受訪者的數目、地域及問卷難度,事實上,問卷問題的設計方式更會直接影響問卷的準確度。

一般來說,候選人民調問卷會詢問:「你會把票投給XXX候選人嗎?」但如果某家民調機構刻意改成:「如果你知道XXX曾經嗑過藥,你還會投給他嗎?」不論問題內容的真實性,受訪者不但會因此對這位候選人產生不佳的聯想,甚至開始感到反感。身為選民,我們應該要更審慎地看待這類導向型問題,才不會讓問卷影響了內心對候選人的理性評估。


受訪者的潛在回應

Jason Robert Jaffe

除了以上潛藏在民調問題裡的陷阱之外,受訪者也可能因社會壓力而給出不同答案。由於人們通常都不想成為群眾中的少數意見,因此會回答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答案,沒人願意被社會認為冷漠無情、有偏見、具過度批判性或對特定群族有歧視,導致受訪者潛在的害怕心理也是民調不準確的原因之一。


為何還是要做民調?

看完之後,你或許覺得民調是一種沒意義,無法反映事實的調查,但為什麼每當選舉或活動時,還是有這麼多機構在做民調?

其實,就算民調有一定的偏見和問題,它還是能夠反映出某一群人在某一程度上的看法,甚至是社會大眾對一些政見或公共事務的情緒,這些反應將促進候選人們遵循民意,更有方向地擬定政策。

最重要的是,藉由民調,參與投票的民眾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聲音是被國家聽見的,因而更願意關心這片瑰麗國土上的大小事。在選擇相信與不相信民調之間,我們應該要知道是誰在問問題、為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負責調查的機構為何,並且聽出問題潛在的陷阱或偏見,進而回答出你希望國家能聽到的聲音,這才是人們接受民調訪問並閱讀民調結果的正確方法,真正的民意也才能獲得傾聽。


撰稿:Maureen Wang

讀者=記者的時代

$
0
0

當媒體經過社交化後,公民記者已無所不在,人們能輕易地在各平台中參與議題討論,在臉書、微博留下一則動態表示看法,而人肉搜索、錄製影片上傳Youtube的案例更證明新聞與網路媒介結合後所創造出來的巨大影響。

現在宛如是個手指革命的時代,連要參加一場社會運動或者是一場中大型分享會,都得先經過社群媒介與他人連結,面對資訊時代的衝擊,Clay Shirky提出四種媒體轉變的過程:

一、從一對一的單向訊息轉為多對多的網絡資訊

過去的媒體從文字、語音播報的方式建構,而現在我們正在創造一個無所不在的媒體架構,媒體工具不斷的被社交化,大家變得輕易的能夠參與討論,21世紀的媒體架構開始轉為多對多人的對話模式。

二、數位化載體

網路成為其他媒體的載體,電話雜誌與網路訊息相連,媒體已經不再是訊息的來源,而是一個看不見的討論空間。

三、讀者也變成做新聞的人

這就好像觀眾也變成是做節目的製作人,而不只是觀眾。每當一個新的讀者進入媒體網絡中,讀者就能身兼記者之職。

四、資訊的穿越度增強

中國在過濾資訊甚為嚴苛,許多中國重大新聞即便已在國外擴散但中國人仍有可能不知情。但隨著網路時代的轉變,資訊的穿越度增強,國外的資訊很容易獲取並流向內。即便中國完全地切斷進入社群的連接方式,他們也無法全然阻擋。


你看的報導夠真實嗎?

面對媒體型態的轉變與創新,即便是號召社會運動都是用網際網路媒體的傳播性與滲透性進而聚集群眾向心力,人們或許認為如此的進展更為方便,畢竟動一動手指就能全盤回應各方資訊也能省下不少時間,但正因為如此,訊息的真偽與深度使得我們更難分辨。

資訊媒體傳播的進步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速,人們親眼看見的事情能即時做出報導,「做新聞」似乎已經不是件困難的事情,但在這麼眾多的資訊中要如何分辨哪則報導是重要的呢?你所看的報導又有多真實?


記者角色的轉換

同樣身為記者的Markham Nolan認同網路資訊的爆炸量讓眾人難以負荷,但卻也肯定網路為新聞行業帶來的正面效果。他承認新聞媒體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已經大幅改變,Markham Nolan:「過去,記者扮演的是至高無上的輸出端,如今,記者同時也是個輸入端,必須仰賴觀眾幫忙挖掘新聞;而且,透過觀眾的力量,往往可以更快速、更真實地呈現事件的原貌,重點在於,經常能帶來足以改變社會的正向效果。」

當然,這樣的轉變似乎有點瘋狂,因為這表示觀眾與媒體端再也不能脫離彼此,但很顯然的我們正慢慢地習慣這樣的社交媒體資訊,如同Clay Shirky所說的「讀者也變成做新聞的人」,而這產生的正面效益是讀者更能與專家或具有專業知識的業餘人士一同分享與討論,以前只能遠端的聽取單向意見,但現在靠著網路平台的互動,兩端能思辨、交換資訊。


事實並沒那麼糟

多數人面對台灣媒體業多數是抱著負面的看法,但若是能知道訊息的擴散度與民眾的參與程度能大幅的調整新聞品質,或許媒體的內涵將能一步步的被改善,過去的新聞媒體是訊息的守門人,現在的訊息守門人可以是讀者也可以是新聞媒體。

當然,現今資訊的弊病存在著過度社交化、氾濫、低成本等問題,越來越多媒體不再針對訊息深度來傳遞訊息,反而將網絡用來號召團體或重複散佈聳動言論進而提高收視率,我們所面對的是任何人都能擁有自己的訊息脈絡,若想要接收到資訊是成熟且正確的,第一步就是自己先過濾訊息,Clay Shirky:「我們如何能將這樣的媒體運用到最好?即使要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做法。」台灣的新聞產業在資訊辨別上還有很大的進一步空間,也代表我們得開始改變過濾訊息的態度。


撰稿:Ying Pu Hua


每個人都該學習教學魔法

$
0
0

站在課堂裡教課的才是老師嗎?

人的一生中總有幾位值得學習的對象,他們是生活裡的導師,這些老師或許沒有教師執照,但他們的專業知識或經驗可能異常的豐沛精彩。

Christopher Emdin

有人說「活著就是一種修行」,如果學習、修行是一輩子的事情,那漫長的時間中總會遇見各種導師,可能是教英文的家教、講哲理的老師、傳遞繪畫技巧的藝術家或懂得種出好米的農夫,這些導師他們或許並沒擁有什麼特別的教師執照,但他們的智慧卻能引導更多人頓悟智慧,這群人領導他人學習生命,是生命裡的「導師」,而不只是老師而已!


學習,是為了讓知識活用於生活

若僅是教導獲得高分的秘訣、做出好菜的食譜、講得標準的語言等等,那似乎失去了學習的意義。畢竟,為了更有智慧的生活,學習能應用在生活的才是扎實的知識。

當然,誰都希望遇見一個完美的「導師」,最好他能擁有些魔法,刺激腦內的某種激素讓自己瞬間從為天才,當然,若這麼簡單遇到,就不會有人說學習是條漫漫長路,或存在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名言了!知識是靠長年累積的,而最具意義的學習當然不是紙上談兵,「體悟」才是累積知識的重要根基,如果能從一件小事就得到一個啟發;能從一個經驗獲得磨練的功力;或從實驗發掘思辨的能力,那便能品嘗到生活的樂趣,學習是為了更智慧地生活,而不是為了度日糊口而已。

身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的Christopher Emdin說: 「作為大師級的老師、敘事的大師、講故事的大師根本不在所謂的教室!那些知道教學技巧的人且懂得如何吸引學生的人們,或許連什麼是教師資格證都不知道!他們可能都沒有學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他的行為被稱為是教育。

通常,這些人會感到很苦惱,因為他們手上可能有很多寶藏,但是因為這些老師並沒有被很多學生認出來,所以他們沒辦法分享手中的寶藏!

馬克吐溫曾說:「恰當的準備,或者教學,強烈到可以讓道德從壞到好,讓沒用的方式變得有用,更可以改變人性並把他們轉化成天使。」

上述的這段話意思是知識並不會只是在教室中呈現,知識的魅力能深入人性轉化人心,就如Christopher Emdin想傳達的:「知識是有魔法的,教學是具有魔力的」,然而,這些具有魔力的人們似乎都不會聚集在教室之中,他們可能出現在理髮店、唱音樂會、骨董行等等地方,人們覺得太容易遇見,導致與這些魔法師擦肩而過。


教學是種魔力

但總會有些聰明人他們知道這些人的存在,所以也習得了這身本領,身經百戰後拿到教師執照進入學校傳遞教育,這些人總懂得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讓學生緊黏在椅子上,只為了聽懂他所想講的一門學問,這就表示,教學這項魔法是可以學習的!教學這種魔力是可以被教會的!

關於擁有教學魔力這點,Christopher Emdin:「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城市教育者,你就必須擺脫學校的束縛親自到社區裡;如果你要成為理髮大師,你勢必去理髮店混一混,你一定要親眼目睹這些人的魅力,並且記住他們做了什麼, 觀察這些人用身體和手勢所加強表達能力的方式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學生,學習的視角就得調整,若總是抱持虛應了事的態度,那可能就會停留在學生的層級很久;如果你迫不及待的希望自己擁有些魅力,那也許留意身旁的觀察就是你的功課。


教育無所不在

在我們的體制下我們很努力地傳達學生要念書、念書、再念書,卻鮮少有人提醒教師的實質培訓,人們把教育這門學問看得太沉重、煩悶,事實上,教育是無所不在的!如果生活裡的每件事情都得透過學習,那每件小事、大事的體悟固然很重要,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是個不具魅力的人,但要擁有魅力就是Christopher Emdin:「親臨這些已經擁有魔法的人們」,觀察他們如何耕耘生命,若我們可以快樂的學習,當然可以改變教育!


撰稿:Ying Pu Hua

履歷成就與悼詞美德,你想留下的是什麼?

$
0
0

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我們都會做出一些决定,這些决定會深刻影響自己未來的生活,但當我們成為未來的自己時,卻經常對過去做過的決定感到後悔。所以年輕人花很多錢洗去少年時花很多錢做的纹身、中年人急著跟年輕時迫不及待想结婚的人離婚、老年人很努力地揮霍中年時不停工作所賺的錢,這樣的例子在人類一生當中不斷上演。而在現在的畢業季求職潮中,試著問問自己,在人生的旅程當中我們想留下的是什麼,是被人人所稱頌的履歷成就,亦或是在你喪禮時被人懷念的悼詞美德呢?


在人生結束之後,你想留下的是什麼?

David Brooks區別寫在履歷上的成就跟寫在悼詞中的美德。放在履歷中的優點,是你向公眾展示的技能,然而,悼詞中出現的德行是那些人們在喪禮中提到的特質,你更深層的本質—你是否勇敢、有愛心、值得信賴、持之以恆?大部分人會覺得悼詞中的美德比其他形式的美德更重要,但是它們是我們最常想到的嗎?其實不是如此。

事實上,每個人都擁有兩個特性,一個的座右銘是「成功」,另一個的座右銘是「愛、救贖與給予」,也因此我們生活在永久的自我對峙中。外在的成功跟內在的價值是衝突的,因為人性的兩面是靠不同的邏輯方式運轉的。外在的邏輯是顧全經濟效益的邏輯: 輸入帶來輸出,冒險引導出獎勵。內在則是依靠一種道德的邏輯,常常不合乎常理。要施捨才能獲得、要放棄外在東西,才能讓自己的內在更強大、為了要找到自己,必須要先迷失自己。

然而,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外在成功」有利的社會,因此經常疏忽「內在價值」。然而David Brooks提出的這種區分法,能讓我們在面臨職涯抉擇時,多了一種思考方式來做決定。


Dan Gilbert: 所有人的生活都被一種錯覺圍繞

當我們面臨一些重要的抉擇時,時常陷入一種錯覺而作出不適當的判斷,心理學家Dan Gilbert 做了一個實驗來解釋這個現象。在這個實驗中,他們詢問了數千人,讓當中一半的人預測未來10年中自己的價值觀會發生多大的改變,並讓另一半的人告訴他們在過去的10年中,自己的價值觀發生了多大的變化。當他們拿18歲的人的預測與28歲的人的回顧做比較時,即可做出一個有趣的分析—我們真實的變化比想像中的變化來得快很多。以下這張圖能讓我們瞭解這種影響有多大,當我們把這兩條線連接起來,可以看到18歲的人預期在28歲時的改變,竟和50歲的人實際經歷的一樣。

Dan Gilbert

不光是價值觀和人格,人們的偏好也有同樣的現象。根據他們的調查顯示,人們推測他們現在的朋友在未來10年還會是同樣的人,他們喜歡的渡假之地在未來10年內還會是同樣的地方,然而,年長10歲的人都會说:「嗯,你知道,這確實不一樣了。」而這種錯覺將在很多重要的方面影響著我們做决定。舉例來說,想想自己現在和10年前最喜歡的音樂人。當我們問人們願意付多少錢來參加他們現在最喜歡的音樂人在10年後的音樂會,平均來說,人們說他們願意會付129美元。然而,當問他們願意付多少錢去看他們10年前喜歡的音樂人現在的演出時,卻只有80美元。照理來說,這兩個數字應該是相同的,但是由於我們沈浸於當前的喜好因而付了更多的錢,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做決定時,往往高估了「當下喜好」的持久性。

Dan Gilbert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能記得10年前的我們是什麼樣子,但是要想像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很困難了,然後我們會錯誤地認為因為很難想像,就不太可能會發生。其實,現在的你只是處於一個轉瞬即逝、暫時的狀態而已,就像所有那些過去的你。在我們的生命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因此在面對選擇的時刻,我們應該要相信自己未來的成長將會和自己過去10年來的成長一樣多,誠實地去做決定、勇敢地去相信你的夢想會成真。


撰稿:黃曼

你的身體就是她的畫布!

$
0
0

畢卡索曾說:「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Alexa Meade

你能想像這不是一幅平面油畫嗎? 當代藝術家Alexa Meade採取活生生的素材,在人體、牛奶、水果作畫,Alexa Meade直接應證畢卡索所說的,藝術就是一個謊言!

她的創作元素直接跳過畫布與照片,直接在人體上色做大塊面積的彩繪,從頭部的眼睛、耳朵,到身體的腋下、胸部都會染上顏料,若是想找Alexa Meade畫肖像圖,你就得有自己的肌膚被上色的心理準備。

Alexa Meade

很難想像這是一個真人的實體繪畫藝術,Alexa Meade建構出三維場景,讓畫面可平面可立體,最有趣的是,人類不是被畫的「像」而已,而是真的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在耳朵、衣服、身體被上色的同時,場景的一切事物也是創作元素,無論是椅子、牆壁等等都會被遮蓋適量的顏料,Alexa Meade讓畫面呈現成一個三維的場景,若用肉眼看起來或許只是一幅平面圖,實際上這三維的場景可以讓攝影機隨以取角,無論是正拍或側拍都有不同的效果。

Alexa Meade

或許你好很奇Alexa Meade的創作理念,究竟是甚麼原因讓她決定直接使用真人作為素材,而她又是怎麼辦到讓立體的人物瞬變成平面體?事實上,這是個意外!Alexa Meade原先只是因為著迷於沒有光的世界、熱愛觀察影子,所以想到利用畫影子的方式來呈現藝術品的光線與平面度。

Alexa Meade也因為特別著迷於光影的世界,所以決定繼續採用獨特的「畫陰影」創作方式改變光線的折射度,Alexa Meade直接在好友Bernie身上實驗,這次她除了畫陰影,更增加了光線的反射!

Alexa Meade

Alexa Meade構想Bernie是一幅灰階拼湊的圖,接著開始在他的身上染色塊,很快地Bernie身上被染上大面積的灰、黑、白色,接著Alexa Meade利用光影交疊的方式上色,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Alexa Meade

Bernie從立體的人變成平面的一幅畫作!Alexa Meade:「我把朋友變成了一幅畫 在我剛開始畫陰影時從未預料到會變成這樣!我把其他空間維度也一併拉出來, 然後折疊起來繪畫上色,再畫一下朋友,然後就把他送回到一幅畫裡」。

Alexa Meade

Alexa Meade最後一次傳統繪畫是在十六歲時的夏令營,因為不想透過臨摹年老大師的作品,或是那種死板拉緊畫布後在平面畫板上反復練習的學習方式,便開始嘗試更多不同的創作元素。Alexa Meade一開始就非常清楚,自己對光影世界的著迷大於繪畫技巧,所以她直接在這塊下功夫用更多方式磨練。

Alexa Meade

Alexa Meade早期使用的畫布絕對超乎眾人所想!她直接在煎炸食物上染色,當顏料與雞蛋油脂融合除了噁心之外,連上色都困難。

Alexa Meade

她也嘗試讓顏料在葡萄柚的柚酸上渲染,但這只會讓Alexa Meade的筆觸效果消失,有如隱形墨水一般。

Alexa Meade

再看看這張圖,這是Alexa Meade最喜歡的模特兒之一。這是一個已經退休的老男人,Alexa Meade帶著他到公共場合展覽,像是捷運等等。


Milk Project

經過了這些經驗,Alexa Meade邊繼續試畫各種風格,也開始嘗試更多可能性,她與搭檔Sheila Vand一起發想了一個概念:「在牛奶上作畫」。

Alexa Meade

真的很不可思議!在牛奶變質的過程中,Alexa Meade並非在與牛奶抗衡,而是合作創作。

Alexa Meade

Alexa Meade:「所有東西都在改變,且不斷地變化著,我們必須欣然接受,而不是與其作戰,隨著牛奶帶領我們,並作出補償,使畫作變得更好」。

Alexa Meade

Alexa Meade一系列的牛奶創作隨之誕生。

Alexa Meade

Alexa Meade

事實上,原本Alexa Meade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繪畫家。一開始她的夢想是到政治界追夢,甚至規劃畢業後的人生是落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裡的辦公室工作,沒想到被光影世界迷的神魂顛倒,慢慢的把人丟進油畫裡最後創造出牛奶池的創作!

面對這一場驚奇的藝術之旅,Alexa Meade:「剛開始,我根本看不清楚我會去何方,從政治的夢想跳到被光影迷的神昏顛倒的過程。但也不是那麼不能預見,你總會在熟識的事物裡找到新奇的東西,只要你願意拋下現狀就能看得更遠些,進一步去看那些已熟識的東西,那麼就可以看得到底下蘊藏的事物,並認出那些除了表面眼睛所見的事實」。


Alexa Meade 個人網站:http://alexameade.com/

撰稿:Ying Pu Hua

身障人士:別拿我們的不幸當作生命啟發

$
0
0

Stella Young是澳洲的喜劇演員和記者,並擔任澳洲廣播公司線上雜誌《Ramp Up》的編輯。Stella出生時即罹患成骨不全症,變成無法抵擋任何身體碰撞的「玻璃娃娃」,然而,她依然過著和一般小孩一樣平凡的生活,每天上學、和朋友出去玩甚至是和妹妹吵架。


自私的憐憫與同情

十五歲的時候,社區委員希望提名她為社區成就獎得主。她的爸媽說:「聽起來真不錯,不過事實上她什麼都沒做。」只因為是她身障人士,人們就無條件地認為她擁有社區成就獎的資格,這無非是一種自私的憐憫、可笑的同情心。

Stella曾經在國中擔任法律知識講師,某天,她在課堂上突然被一位學生的問題打斷,他對Stella說:「請問您何時會開始進行關於人生的演說呢?」此刻,她才了解到在任何場合中,當人們看到坐輪椅的身障人士受邀上台時,總是先入為主地預期他們即將發表一場振奮人心、鼓舞生命的演說。


缺陷變相成為激勵

一般大眾總是不自覺將身障人士的缺陷視為一種生命的啟發,以他們所遭遇的不幸來提醒自己必須知足常樂;然而,Stella在TED的舞台上並不是用自己的故事激勵觀眾,她要告訴所有觀眾,別再誤以為身障人士的生命都很悲慘,身障人士其實跟正常人沒有不同。

我們常在媒體中看到一些鼓勵人們勇敢面對人生挑戰的標語,有的甚至會以身障人士為背景。想像一個沒有雙手的小女孩,用嘴巴咬著筆作畫,或是一個失去雙腳的小男孩,用他的義肢努力奔馳著,再配上「人生唯一的缺陷在於負面消極的生活態度」等等的標語,這些畫面讓人動容與不捨,確實能夠重新喚起大眾對於生命的熱情。


期待的啟發隱含歧視

然而,Stella認為我們不該以身障人士的不幸,作為四肢健全的人勇敢生活的啟發。「因為有更多比我們不幸的人,所以我們沒有不勇敢的藉口」是一種錯誤的心態,既不是真心的關懷,更不是誠懇的憐憫之心,我們似乎只是把身障人士當作安慰自己「其實生活沒那麼差」的自私理由。

Stella一生中獲得無數個陌生的稱讚,大家都想謝謝她鼓舞了他們的人生,對此Stella卻不是打從心底感到開心。雖然身障人士的生活確實有些辛苦,但她認為最需要克服的困難並非來自於身體的不便,而是社會對於身障人士過多沒有實質意義和幫助的關心和憐憫。

即便身體有殘缺,Stella並不認為自己的人生很可憐,她說:「不要覺得我很特別,因為我和一般人一樣將身體和四肢的功能發揮到最好的程度。」當身障人士被認為和一般人不同的時候,其實就隱含了些許的歧視之意。


有意義的憐憫是實際行動

在台灣喧鬧的街頭,我們時常看到拿著籃子努力大聲叫賣餅乾的喜憨兒小朋友,有人會因為叫賣而卻步,但是叫賣其實是防止喜憨兒老化的方法。大家都明白他們是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心中不免也有憐憫之情產生,然而,究竟有多少人曾經停下腳步、從籃子裡認真挑出自己喜歡的餅乾?哪怕只是一句鼓勵的話也好,都是尊重他們努力成果、幫助他們維生的方法。

今年五月,新聞以「餅乾禮盒沒賣出半盒,喜憨兒難過:是不是不好吃」為題報導喜憨兒手作餅乾銷量不佳,引發民眾在社群網路積極轉載,希望能鼓勵更多人購買,然而,與其在網路上分享,不如直接到街頭向他們購買,因為憐憫只是種個人情緒,唯有將憐憫化作正面的實際行動,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關懷。


思考同情心的意義

當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擁有惻隱之心時,代表大家能夠體察到身障人士的不便,多一些的善意必然將讓社會更加溫暖,但是我們也必須謹慎思考「同情心」這三個字的意義,有時候過多的憐憫之情反而會讓身障人士感到自卑。做善事絕對是一件開心的事,因為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如果我們能更貼心地考慮到身障人士接受幫助時的感受、多加斟酌自己表達關心的方式,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將變得更圓融與幸福。


撰稿:Sophina Chou

建築是ㄧ種語言

$
0
0

Building is Language

面對猶太民族的歷史傷痕,建築師要尋找的不只是在建築設計的意象,更需要一種語言的處理。這樣一種語言必須能夠訴說故事,記住過去的時光,卻不停留在過去。

上個禮拜柏林參加TED沙龍,由柏林市政府和當地的企業邀請、TED 團隊製作。主題為"Bits of Knowledge"。一共有12位講者,包括:統計學家、巨量資料專家、微型貸款創業家、攝影師、音樂人、研究東德秘密警察(Stasi)的學者等。每個人用18分鐘分享一個改變世界的想法。這次的活動在柏林市中心具有歷史意義的歌劇院舉行,一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超過30個國家、1,500人的參與,也為這個城市帶來觀光行銷的附加價值。

Building is Language

趁著此活動,我造訪了位於柏林的猶太歷史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由波蘭籍建築師丹尼爾.李賓斯坦(Daniel Libeskind)所設計。李賓斯坦是一個說故事的大師,他在2009年TED演講「建築的十七種語彙」正演繹了這樣的精神。這十七種語彙分別是:政治、民主、冒險、不經意的、原生、極端、回憶、複雜、情感、溝通、無法解釋的、手作、真實、空間、尖銳、敘述、樂觀。

Building is Language

要處理猶太歷史博物館這樣的建築並不容易,李賓斯坦面對的是一個歷史敘述的問題,必須找到一個支點藉以平衡。他選了軸(axis)、空(void)這兩個語彙當作支點,空代表整個世代的失落與迫害,軸代表著交錯。整個建築用斷裂的線條連結而成,如果從高空俯視像是兩三道閃電的連結。 軸ㄧ共有三個交錯點:猶太民族在德國,從德國逃亡,大屠殺。每個軸線延伸歷史命運的轉折, 其中ㄧ條延伸到建築物外的ㄧ放逐花園 (garden of exile),由四十九根柱子排列而成,柱子上面種滿了橄欖,象徵救贖。

Building is Language

另ㄧ條軸線是空。空的意象亦是一種語彙,長廊的盡頭是一個密閉房間,高聳的圍牆夾縫透出一點光線,寂靜有時佔據你的心,令人窒息。外觀是用灰色系鐵皮建構而成,牆是封死的,穿插著不規則線條的開窗讓陽光滲入,由內望外只能透過這些開窗。猶太民族被迫面對的不連續(discontinuity)在李賓斯坦的語彙中是無盡(no end),在三層向上延伸的樓梯盡頭是一面死牆,沒有出口。回憶是不堪的,即使想要忘記,它像夜半的鐘聲一樣不斷縈繞在旁,在這個語彙上李賓斯坦設計一個房間,地上放置數千個用鐵鑄造成的臉,這些臉充滿了各種表情,踩在上面發出隆隆聲響像是歷史的哀嚎,也是揮之不去的夢靨。

我離開博物館,強烈地被李賓斯坦的語彙吸進去,如同黑洞。


原文:建築是一種語言

撰稿:Jason (TEDxTaipei 策展人)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