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信任評比是未來履歷的重要指標!

$
0
0

在網路便利的現代,「共享」精神體現於社會中每個環節,如Airbnb住宅出租、WhipCar汽車共享、DogVacay寵物共養,甚至還有Skillshare課程交換,一個從做壽司到程式編碼的課程皆有的教學平台。在這規模快速成長的共享經濟底下,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持它?Rachel Botsman指出,關鍵在於人跟人之間最可貴的──信任。


協同消費:網路,讓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創造

人們發展網路的初衷,是想藉由網路讓世界的資訊交流得更快;在網路已普及的現代,資訊的流通不僅促進資訊對稱,也開啟了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消費者從過去被動的角色,轉為主動的工作創造者,進而成為協同合作者的一員。

Rachel Botsman

以市場的需求面來說,網路的蓬勃發展,讓世界各地有需求的人們,會主動搜尋符合所需的服務提供者,這省去服務供應方必須不斷瞄準客群、吸引需求者的繁瑣過程,大大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而在供給面,像Airbnb或汽車共享等營運模式,則是主動發現「需求」,直接將閒置資源與需求者進行配對,這些發展都加快了供需均衡的速度,讓市場更有效率。

「協同消費」即是利用科技的力量,釋放尚未被開發的生產力和交換各類型的資產,不論是配對技能、空間或物品,都能讓消費者在保有所有權的情況下釋出使用權,以微型創業者的角色,將固有的資產用於創新的獲利模式。


信任為協同消費之基礎

然而,協同消費的影響不僅僅是能夠創造獲利而已,更重要的是,協同消費讓人們創立連結、共享價值,並在賦予使用權的過程中,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Rachel Botsman

左、右圖的紫色色塊分別表示巴黎於2008年及2012年的Airbnb經營者,在短短四年內,分享自己的住宅與陌生人共住的概念,從令人不敢置信的天方夜譚變成被廣納接受的新潮流,這在在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及距離,並不會全然被網路越拉越遠,反而有可能會越靠越近。

派遣兔公司(Taskrabbit)是另一個可以說明信任力量的例子。你只要將想外包的工作告知派遣兔公司,並標註願付價格,他們就會為你安排一位「工作兔」(rabbit)來完成這項工作,事後你還可以到網站上去評比自己認為值得信任的「兔子」,讓表現好的人可以獲得更多工作機會,也就能獲取更高薪資。

Rachel Botsman

這些「兔子」的工作包括幫助需求者處理家務、上超市購物,而Chris Mok身為被評比為最優等級的「超級兔」,他的工作是組裝讓許多家庭頭疼的IKEA家具,現年48歲的他,因為協同消費經濟的發展,從失業中走出,利用一己之長,在工作中獲取他人的信任、交到許多朋友、建立了好名聲,同時也維持住家庭的生計。


工作職等將不再是履歷好壞的唯一標準

Rachel在觀察其他協同消費市場時發現,工作者藉由他人的信任所衍伸出的信譽,將可能成為未來判斷個人能力的新指標。

《Stack Overflow》是科技部落客Joel Spolsky和企業家Jeff Atwood所進行的計畫,在這個平台上,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師會向其他優秀的設計師提出專業的技術性問題,由於獲得的答案有80%都是正確的,越來越多專家和內行人認為這是個值得信賴的平台。

有趣的是,開始有程式設計師會將他們在《Stack Overflow》所獲得的評比分數,放入自己的履歷中。這代表人們在工作上的努力耕耘,將能夠藉由他人對你的信任,輸出成具有實際價值的信譽,進而為自己爭取到渴望的工作。

Rachel Botsman

在未來,若每個人在網路平台上,都有一個自己的信譽模板,在你曾任職的工作欄位旁,會附註其他專家或有經驗的人根據你的表現而下的評比,這個世界判斷一個人的能力,將不再只是藉由工作職等,而是藉著他人對你的信任,讓你的價值能夠在短時間內被更多人看見。歡迎來到協同消費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信任的力量將挑戰現今世界的評比標準,創造比想像中還巨大的正向改變!


撰稿:Maureen Wang


龔書章:開放的合眾,營造創新的適應力城市

$
0
0

擔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的龔書章先生,帶領交通大學學生代表台灣參與由美國能源部、法國營建科學暨技術中心主辦的2014國際大學綠色建築能源屋競賽(Solar Decathlon Europe),競賽將於6月27日於法國凡爾賽宮展開,他們將建造一座名為「蘭花屋」的綠色建築,結合蘭花文化和綠色能源技術,讓台灣年輕建築師的創新力在國際平台上大放異彩!

龔書章


蘭花屋的綠色核心價值

「蘭花屋」計畫試圖建立綠色核心價值(Green Core Value),台灣有「蘭花王國」的美名,蘭花同時也具有降溫、水資源再利用的功能,藉由蘭花牆的景觀設置,讓較為冰冷的能源硬體設備也能夠與綠色植物產生互動,營造出非常適宜人居且具有溫度的能源建築,而龔書章教授更期盼未來能夠把「蘭花屋」的理念帶回台灣!


創新是全面性解決方案

龔書章教授認為創新是Design for Change,所有的創新機制都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創新也是整合不同領域思維的過程。他特別強調系統設計(Design System)的重要性,有別於傳統的物件設計,系統設計更著重於全面性的解決方案,將設計落實到生活的所有面向。

「建築」不只在解決建築本身的問題,應該建立多元思維,致力於解決重要的社會與環境議題,並重新建立社會的網絡,形成新的平台,這是將社會設計(Social Desig)落實到建築上的方法。


開放合眾與社會住宅

「開放的合眾」是龔書章教授積極推廣的觀念,面對社會的問題,如何集結多元背景的人一起集思廣益、互相激盪創意,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義診與義築」正是龔書章實踐「開放的合眾」觀念的計畫,他組成工作團隊到台東搭建樹屋,希望結合鄉村中設計、教育、社區三者的核心價值;另外,他更遠赴尼泊爾建立醫療站,並帶領醫療團隊進駐,期待提升尼泊爾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而團隊夥伴一致的堅定理念,是成功推動「義築」計畫的因素。

社會住宅是由公部門所蓋的住宅,不只是為了低收入戶,也包括青年住宅, 新加坡有百分之七十幾的人民住在社會住宅,公部門的土地只租不賣,形成全新的社區觀念。社會住宅並非為了抵抗私人住宅,而是督促政府承擔應盡的義務;龔書章更希望給予社會住宅不同的定位,例如脫貧或是青年創業基地,讓住宅能發揮更深遠的社會創新價值。


自我提案的日常培力

「日常培力」強調社會由下而上的創新力量。過去的政府是大部門,建立許多管理機制以維持社會秩序,然而,龔書章認為現在台灣社會中、底層的民眾具備強大的發展能力,台灣人平均知識水準高,近年來更積極關心公共議題,因此,政府應該轉型於建立一個開放、民主的平台,讓民眾能夠自我提案。


綠色核心、天際線、能源再生

龔書章具有藝術家的瀟灑氣度、建築師務實穩重的性格以及教授循循善誘的談話方式,讓人能輕易感受到他對建築、設計、城市的熱情與創新想法,以及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

台北市被英國MONOCLE雜誌評為「最被低估的可居城市」,龔書章希望藉由「綠色核心、天際線、能源再生」(Green Core、Blue Sky、Power House)三個創新層次來改善台北的都市生活,他期待有一天台北市所有鐵皮屋與大樓屋頂都能變成城市中的綠色屋頂,台北市能真正成為一個適應環境變遷、適宜所有人居住的美好城市(Adaptive City)。


【TEDxTaipeiInnovation】:http://tedxtaipei.com/2014-innovation/

【線上購票】:http://uknowiknow.com/courses/tedxtaipei-innovation


撰稿:Sophina

吳茂昆:「喜歡,就會想去瞭解;瞭解地越深入,就會越喜歡。」

$
0
0

東華大學吳茂昆校長不但是中研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還同時為享譽國際的高溫超導大師。吳校長和我們分享創新的三個元素:好奇心、堅持、快樂。

吳茂昆


好奇心為創新之母

吳校長表示,創新是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好奇也將帶領我們發現新的事物。像是當初的科學家之所以會找到超導體,就是基於好奇心。好奇心促使他們去研究當金屬溫度降低時,電阻會有何變化,而他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超導體。

「保有好奇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它是所有創新的源頭。」


創新的持續需要不斷嘗試

吳校長從三十幾歲就開始投入研究超導體,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便時常會遇到沒有成果的情況。然而,這從不會消滅他的熱情,因為當這個方法行不通的時候,就換另一種方法試試看,並沒有哪一次的嘗試是白費的。而在這逐步的累積中,也使他對於高溫超導體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奠定他邁向常溫超導體之路。

「這條路行不通,就換另一條走走看,這樣一步一步總是會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近的。」


創新來自於快樂的加溫

吳校長的人生哲學是“Be happy”。吳校長表示,他不是一位會考試的學生,但是他卻十分享受做研究的過程中。因為喜歡,才會有好奇心;也因為喜歡,才能夠創新。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擅長的事情,當我們跟著自己的心去走的時候,它往往會帶領我們走向創新之路。

「喜歡,就會想去瞭解;瞭解地越深入,就會越喜歡。」


未來世界的面貌--真正的永續發展

最後,我們請吳校長和我們分享他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他認為未來的能源利用必定是朝向「減少浪費、永續生活」的方向前進。以他研究的高溫超導體來說,未來若能應用在生活中,便能減少能源在運輸上的浪費。同時,像是越來越普及的電動車、太陽能也將成為主流。人類未來將生活在一個更乾淨、更環保的環境。


【TEDxTaipeiInnovation】:http://tedxtaipei.com/2014-innovation/

【線上購票】:http://uknowiknow.com/courses/tedxtaipei-innovation


撰稿:黃曼

在悲劇發生之前,拯救死囚的生命

$
0
0

David R. Dow 是死刑犯的辯護律師,二十年來,他已協助過上百名被宣判死刑的人們,然而,許多犯下滔天大罪的人們最終仍不免一死。與其不斷試圖拯救死刑台上的人命,在死囚被判處死刑之前,在悲劇發生之前,我們能做什麼來拯救更多的生命?


觸碰最陰暗的人性角落

從 1976 年起,David R. Dow 所在的德州就已經成為美國處決死刑犯最多的地區,在他以此為題所寫的書中提到,和死囚見面時,他會開誠布公地告訴對方勝算微乎其微,也因為這樣真誠的態度,讓他能打入對方的心房,觸碰他們藏在內心深處最的陰暗角落。

曾有一次他為死囚威廉辯護,威廉告訴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拋棄他們一家,因此他就由母親獨自扶養。然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親卻在他五歲時,試圖拿刀殺了他。母親被安置在醫院後,他和哥哥兩人相依為命,有一天哥哥突然自殺了。從此之後,他就成了人球,在親戚間不斷被踢來踢去,從九歲起,他就開始自己一個人生活了。


死刑犯擁有十分相似的生命史

David R. Dow說,每一個死刑案件都要經歷非常雷同的四個階段:從駭人聽聞的兇殺案開始,犯人被判死刑,接著經過一連串繁複的法律程序,從地方到聯邦法院,上訴、再上訴,最後仍回到原點,以死刑作結。

那在這些人成為死刑犯之前呢?為上百名死刑犯辯護的 David R. Dow 發現,大多數的死囚都有高度相似的成長背景,他幾乎能為不認識的死囚寫下八九不離十的自傳,因為有高達 80% 的死刑犯都來自失能的家庭,並且都曾接受過少年司法審判。

對辯護律師來說,為了讓死刑犯有活命的機會,他們只要愈早介入這四個階段,就愈有機會保住當事人一命。然而,讓死刑犯存活與否都無法拯救罹難者的生命,因為悲劇是早已發生、無法抹滅與改變的事實。David R. Dow 提出如果能早一點介入這些死刑犯的人生,就能改寫他們和這個社會的故事。


推青少年一把,讓他們回到正途

不論你是否支持死刑,每個人都會同意最好的故事結局就是悲劇未曾發生。 David R. Dow 思考與其介入死刑犯的四個審判階段,其實早在發生憾事之前,就有五個我們能更早介入他們生命的時機點,讓他們不至於走到這一步,那就是在他們母親的懷孕時期、他們的童年早期、就讀國小時期、就讀國高中時期,以及在進入青少年司法機制的時期。這幾個時期當中,有高達三千種方式,能夠讓他們遠離不歸路。

當代社會已有許多方法能避免青少年誤入歧途,例如:提供高風險與經濟弱勢家庭免費幼兒托育服務、各階段分齡的特殊教育與矯正教育,以及儘早將孩童帶離會造成他們生命安全與心靈創傷的危險家庭。即使在上述這些方法都未能防止青少年犯罪,一切都還不會太遲,社會還是能在這關鍵的時刻拉他一把,將他導回正途,取代只有懲罰的審判。


在發生憾事之前,所有的投資都值得

David R. Dow-2

圖說:與其為他們上手銬,不如給他們擁抱。 在童年早期投入每一美元,就能省下未來投入 17 美元在監禁、救濟與特殊教育上。

這些預防與補救的方法都需要大筆經費,但是這些事前投資的花費都遠遠低於死囚犯罪後所要付出的社會成本。這件事不僅在經濟上符合成本效益,也能避免沉痛的悲劇發生,以及社會上諸多的負面影響。

在威廉要被處決的當天,疑惑的 David R. Dow 問他怎麼記得五歲時的往事,威廉告訴他被母親拿著屠刀追逐、將自己反鎖在浴室、哭求母親放過他、等待警察來臨的那段時間,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記憶。

David R. Dow 直言,每四件兇殺案中,就有三件是能夠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更積極面對根本問題,在人們犯下重大罪刑、成為死囚之前,就介入一再重覆發生的故事,找出解決之道,讓悲劇不再發生。


撰稿:Marssi

李遠哲:以節能打造未來的智慧綠世界

$
0
0

台灣首位諾貝爾獎得主、現任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的李遠哲先生,以討論核電使用的適宜性為開端,顛覆一般民眾對「永續資源」的看法,鮮明描繪出台灣可預見的未來世界。

yuan-tseh-lee


核電存廢問題:你想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台灣?

近來年,核電存廢的爭議如夢魘般,環繞在每位台灣人的心中,無論是正方或反方,都希望能儘快討論出一個對台灣最好的答案。李遠哲先生以科學家的角度,針對核四的安全性及核廢料的存放問題,堅定表示:目前的台灣並不適合繼續使用核能發電。

「25年前,雖然對於核電仍有疑慮,但不可否認,核能是解決能源問題、降低二氧化碳量的選擇之一。」25年之後,核能在世上依然是可用的替代能源,然而,台灣現存核四設施的狀況及先天的地理環境,在在說明我們必須在能源發展上走出一條新的路。

被稱為「拼裝車」的核四,是由後期已二十年沒蓋新的核電廠的美國奇異(GE),以及日本日立、東芝、三菱與台灣台電公司,經過不斷的轉包和組裝而成,核一、核二、核三等「統包」的核電廠都不一定能保證永遠安全,更何況是「分包」的核四?

另外,核廢料的處理問題也不容小覷,核能發電剛起步時,所有國家都認為核廢料必定能被完好安置,然而,經歷了30年,仍舊沒有國家能確保核廢料的儲存問題已解決。過去50年,全球有11個超過芮氏規模8.5的大地震都發生在亞洲,其中10個皆發生在沿海地區,處於地震密集帶的台灣,所要承擔的核廢料存放風險已不必多加贅述。

反觀德國,既不位於地震帶,核電廠技術也比台灣好得多,但他們選擇不再使用核電,堅持世代公平的觀念,不將核廢料留給下一代。回頭看看台灣這座瑰麗的寶島,我們都該問自己,究竟想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台灣?


節能才是能源永續的關鍵

很多人會說,沒有核能,台灣的發電要怎麼辦?該發展何種再生能源?

其實,相對於日本和法國等核能使用大國,核電佔台灣的發電比例不到20%,停止使用核電是相對容易的,影響發電的程度也較小。至於其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石化燃料不該再使用,太陽能的發展也尚需時間,台灣在短期十五年內,必定屬於能源輸入國,但我們可以將能源發展重心放在提升獲取太陽能的效率,以及台灣東海岸的水力資源。

然而,重新審視「節能」的觀念,遠比不斷開發新能源還重要。成功開發再生能源,並不代表人類就能無止盡的使用能源,化石燃料引起溫室效應只是資源被破壞的其中一種反應,面對再生能源,人類該拋棄過去無限制利用資源的思維,學習珍惜地球的態度。


用創新的力量打造人類的未來家園

提及《TEDxTaipei Innovation》的活動概念,李遠哲教授說道:「創新就是將現有的技術,用更好的方法呈現,解決目前尚未有人可以解答的問題。

現在,人類正在尋找維持目前生活水準與維護生態資源之間的平衡,若我們能以「節能」為核心,綜合眾人的創意和想法,就能創新人類未來的綠能藍圖。

想像現在有500億,若我們跟隨過去的發展思維,打造出一座令人驚嘆不已的華麗航空站,即是違背大自然的定律,換至另一個空間去消耗地球的資源,但若將這筆錢用於發展智慧綠生活(Smart Green):社區規劃成步行15分鐘內就能享受所有基礎設施、生活機能及教育機構,稍遠的地方也能仰賴大眾運輸工具,人類將不再需要個人交通工具;打破一戶一冰箱的思維,由社區共用一個大冰箱來省電;水資源不一定要用於發電,面對酷熱的夏天,可以直接將台灣東海岸又深又冷的海水引至西岸冷卻大都會。

若台灣朝智慧綠生活前進,新一代年輕人的產業發展方向也將會產生巨變,台灣未來的走向就會完全不同。李遠哲先生在訪問最後提及自己在人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我從年輕時就希望能打造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現在,人生已經快到盡頭了,這個社會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這是我在剩下的幾年還要繼續努力的。我從沒想過要變成一個有名的人,只希望變成一個有用的人。

6/4《TEDxTaipei Innovation》活動,李遠哲先生將以創新未來,讓我們相信,身為一位可能存在這世界長達100年的「地球人」,只要有心,就能給予這個社會比你想像中還多的價值及反饋。


【TEDxTaipeiInnovation】:http://tedxtaipei.com/2014-innovation/

【線上購票】:http://uknowiknow.com/courses/tedxtaipei-innovation


撰稿:Maureen Wang

九個關於說話的奧祕

$
0
0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語言,並透過說話來溝通。但各位是否有想過,在自己講得口沫橫飛的同時,對方究竟有沒有聽進去?為什麼升學考試中,總是免不了英文的考試?為什麼致力於保存母語是一件重要的事?如果失去了聲音,我們還能夠順利表達想法嗎?以下九個演講來自於不同領域的專家,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層面探討這個主題,也讓我們對於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說話」,有了更多不同的想法。


Roger Ebert: 重塑我的聲音

曾獲得普立茲獎的影評人Roger Ebert,在TED 2011分享了他接受癌症手術後的心路歷程。在因為手術失去聲音之後,他透過電腦科技的幫助,塑造出新的表達方式。Ebert、他的太太和兩個朋友共同完成了這場令人熱淚盈眶的演講,與我們分享克服艱鉅困難的心路歷程,就算他失去了聲音,也能透過不同的方式站上TED的舞台。


Julian Treasure: 5種讓傾聽更有效的方法

平均來說,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花了60%的時間傾聽,但事實上我們只對25%的溝通時間有所印象。在這場演講,聲音專家Julian Treasure提供了五種方法讓我們能重新調整傾聽的能力。「有效的傾聽能串起一個和平的世界。」


Terry Moore: 為什麼”x”代表未知?

這是一場簡短有趣的演講。為什麼“x”代表未知?Terry Moore在學習阿拉伯文的過程中得到了答案。


Mark Pagel: 語言如何改變人類?

生物學家Mark Pagel認為,語言促使遠古人類在各部落之間能夠溝通合作。他在演講的最後說道,在這個極欲合作和交流的社會,或許我們終將走向一個世界,一種語言。


Wade Davis: 瀕臨消失的文化

同樣是場精彩的演講,卻提出與前面演講相反的觀點。國家地理頻道研究員Wade Davis認為語言反映出人類的靈魂,因此,他提出語言多樣性的重要。然而,如今50%的語言正瀕臨消失,大約每兩個禮拜就將消失一種語言。「世界上需要的不是一個通用的語言,而是一個彼此尊重的語言系統。 」


Patricia Ryan: 別堅持說英語!

在TEDxDubai這場演講,資深的英語老師Patricia Ryan提到英文不該成為任何事業或學業的進入障礙。她問道,如果有閱讀障礙的愛因斯坦必須通過托福考試的門檻,那他是否仍會被接受呢?我們總是把英語能力和聰明才智劃上等號,但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優秀思想家所使用的語言不是英文。在不同的語言系統之中,我們才能編織出更多不同的想法,因此我們必須鼓勵使用多元語言的社會!


Steven Pinker: 談語言與思想

語言學家Steven Pinker 並不認同「語言塑造人性」。相反地,語言是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瞭解產生這些語言背後的故事。因此,藉由分析語言,我們能夠瞭解現實,並能與人產生連結。


James Geary: 譬喻

譬喻悄悄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事實上,我們每分鐘的談話大約會用到六次譬喻。而譬喻最 大的魔力在於它幫助我們將已知事物與未知事物做比較。也就是說,譬喻使我們能將未知的概 念放進熟悉的形式中,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增加對未知事物的瞭解。


Melissa Marshall: 和我說說書呆子的事吧

Melissa Marshall 以非科學家的身份,向科學家傳遞一個訊息: 「我們著迷於你們所做的事 ,請告訴我們該如何理解你們的研究。」透過她所提供的方法,科學家能以簡易的方式 忠實地呈現其科學研究給大眾。這個觀念正符合愛因斯坦所說:「盡可能簡化事情, 但不是更簡單。」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3/04/17/10-great-talks-about-talking/

撰稿:黃曼

無知為探究科學之始

$
0
0

有句古老的諺語:「我們很難在一片漆黑的房間裡找出一隻黑貓, 尤其是當房間裡根本沒有貓的時候。」 Stuart Firestein認為這句諺語貼切地形容科學運作的方式,科學家在漆黑的房間裡到處探索,試圖了解在黑暗中觸碰到的物品到底是什麼。即便有人指出房間裡確實有一隻貓,科學家仍必須經過反覆的查明辨證、將證據抽絲剝繭之後,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結論。


無知是了解的開端

Stuart Firestein

若想要全盤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我們通常會選擇大量閱讀相關的教科書籍,以取得所有現有資訊,Stuart認為這樣的求知方式是不對的。科學家之間最常談論的話題並不是已知的研究成果,而是他們尚未解開的科學問題,以及要如何進行下一階段的實驗。居里夫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只著眼於自己完成了什麼, 而應該看到還有什麼需要完成。」她的精神正是目前學生所欠缺的,同時也是科學家在與大眾互動、傳播科學新知時所面臨的瓶頸。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知」被認為是一個負面用詞,甚至有惡意挑釁的意味,沒有人希望自己被他人用「無知」一詞來形容,然而, Stuart為「無知」賦予了全新的意涵:「無知」是指尚未被啟蒙、挖掘開發的知識範疇,包括科學家無法理解、或理解得不夠深入的各種問題。


問一個好問題

古典電動力學家詹姆士‧克拉克‧麥斯威爾曾說:「發掘自己的無知,是每一次科學實質性進步的前奏。」身為一名科學家確實需要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取得豐富的現有資訊,是為了釐清自己仍然「無知」的領域;吸收大量的知識是為了能提出許多「好的問題」,並建構出科學的研究架構,突破目前的發展困境。

Stuart Firestein

有人說,科學家的工作是像剝洋蔥般解開層層線索,直到最後才能夠得到核心的知識;另一種說法則是,我們目前所認知的科學知識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下隱藏的龐大冰山才是我們該挖掘的知識體系,而我們能藉由千錘百鍊的試驗得到完整的科學真理。在Stuart心中,科學就如同池塘裡不斷漾開、擴展的漣漪一樣,隨著科學研究越來越深入專業,同時我們也將發現更多仍然「無知」的新領域和新概念,而這也是科學的迷人之處。


填鴨式教育早已過時

Stuart Firestein

數位時代來臨,各種背景的專家在Google搜尋引擎、Wiki維基百科上提供準確、新穎的資訊,學生只要移動滑鼠就能夠輕易地獲取資訊,老師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也受到衝擊,因此,教育系統必須做出實質的改變。過去「填鴨式教育」、「測驗導向」早已不符合時代的脈動,我們必須鼓勵學生探索知識邊際之外的世界,並非給予他們固定的答案,而是帶領學生探究事件背後的真理和事實,教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提問的能力。

葉慈曾說:「教育並不是為了注滿水桶, 而是要點燃火種。」 Stuart期待大眾 努力提升求知慾,致力改善教育的內涵。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勇於坦承面對自己的「無知」,才能補足自己缺少的部分,找到邁向真理的方向!


撰稿:Sophina

只要 20 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

$
0
0

轉眼間,2014 年就快過了一半,每個人年初時都訂了不少新年新希望,像是學好語言、沖浪、繪畫、攝影、瑜伽、理財…等等新技能,但是生活太過忙碌,想學新事物的念頭三不五時就出現,要怎麼做才能夢想成真?


真的要一萬小時才能學會新事物?

喬許.考夫曼 (Josh Kaufman) 是熱愛學習的狂人,興趣十分廣泛的他常常一頭栽進新事物中。但是當家裡有了小寶寶後,生活開始忙得不可開交,要抽空學習新事物似乎變得遙不可及,因此,他想了解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學會一件事。

搜尋過程中他看到報章雜誌與網路不斷出現「一萬小時定律」,意即要精通一項技能得要花上一萬小時才行!一萬小時就等於全職工作整整五年之久,要接受五年才能學一件事對他來說簡直就像是世界末日。

仔細研究他發現,原來「一萬小時定律」是針對「達到專家等級的學習」,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m Gladwell) 所指的專業學習,經過口耳相傳、以訛傳訛,從「成為世界頂尖人士要花一萬小時」變為「成為專家要花一萬小時」,再變成「擅長某事要花一萬小時」,最後成了廣為人知的「學習某事要一萬小時」。然而他的學習目的並非要專精到參加世界大賽,經過研究後,他發現,只要 20 小時就能從牙牙學語晉升到上得了檯面。

joshkaufman3 圖片提供:李茲文化


3 招聰明學習法 + 20 小時 = 學會新技能

很多時候大家學習一項技能並不是要成為專業人士,而是為了獲得樂趣、夠用就好。在確定要邁向世界高手之路前,你也得先讓自己試試 20 小時來上手。但囫圇吞棗、盲目碰撞無法讓學習一蹴可幾,而是要透過專注聰明地學習,並運用 20 小時練習讓你的成效立竿見影。喬許提出的聰明練習法,能幫助你的投入達到最高效能:

1.拆解步驟和任務:將你的目標儘可能拆解成小片段,就能看見有哪些目標要達成,接著決定你要做到哪個程度,選擇出最重要的部分開始練習。

2.學習到你能自行修正的程度:尋找一些可用資源輔助學習,但別讓資源阻擋你開始練習。例如,你可以找 20 本相關讀物,但別讓自己非得看完 20 本書才開始。學習到能看出自己的錯誤,並能自己修改的程度。

3.移除讓你分心的障礙物:學習時讓自己全神貫注,讓電視、電腦、手機,以及會讓你分心的事物都暫時消音,多一點專注力,確保學習過程不中斷。

4.最少練習20小時:一開始學習都會碰上讓人沮喪的階段,雖然笨手笨腳總讓人覺得自己很蠢,但那是學習的必經之路,只要堅持 20 小時之後你就能突破瓶頸,擺脫困境。


20小時的黃金法寶

20 小時簡易可行,只要每天花 45 分鐘,一個月就能達成。相較於五年的全職工作,在生活中找出這不到一天的 20 小時一點也不難。喬許用這 20 小時理論學會了各種有趣的事,上山下海、能文能武,從風帆、烏克麗麗、瑜伽到棋藝,他不僅沒有因為生活忙碌而失去最喜愛的事,還因此而得到許多生活樂趣。

joshkaufman-windsurfing joshkaufman-1 Copyright © 2014 Worldly Wisdom Ventures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First 20 Hours" is a trademark of Worldly Wisdom Ventures LLC.

「學習新事物的最大障礙不是你有多聰明,也不是過程中需要一大堆的技巧和祕訣,而是要克服我們的情緒和的恐懼。覺得自己很蠢的感覺不太好。但是開始學任何新事物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笨是很自然的事。主要的障礙不是我們的智能,而是情緒,但是,只要花 20 小時在任何事情上就可以解決問題。」只要你踏出第一步,運用三招聰明學習法,加上專注、堅持 20 小時,就能學會一項新技能。

有了 20 小時的黃金法寶,豐富生活、學習新事物已不再是最遠的距離,心動了嗎?不如馬上行動!

看看喬許怎麼學:http://first20hours.com

喬許.考夫曼官方網站:http://joshkaufman.net


撰稿:Marssi


如何拯救更多的性命?

$
0
0

5月21日北捷隨機殺人事件震驚全臺灣,新聞媒體不斷重播凶手鄭捷以長刀砍人的驚悚畫面,社會撻伐聲浪不斷,多數民眾指責鄭捷父母的教育失格,撻伐聲浪有如正義的怒吼,但卻鮮少人正視大眾的社會責任。

「全家一輩子都被兒子毀了,就算要賠償,恐怕也賠不完!」

「我們無臉見人。」

「他平常愛打殺人電玩。」

面對慘案,評論性節目、媒體聚焦於鄭捷的犯案過程、心理狀態、家庭背景,並強調北捷事件後續造成的模仿犯現象,「教育失敗」、「缺乏關愛」、「反社會人格」等聳動的標籤重複複製,大眾在這銀幕反覆傳播過程中陷入集體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很少人注意到社會恐慌後所造成的惡性效應更強化了社會的言語霸凌。

當然,北捷慘案在社會中仍有很多需要檢討的空間,但絕非以輕率評論、貼標籤的方式來單一評判他人家庭,這事件的背後有很多的課題得一一剖析,無論是社會體制、學校關係、教育、家庭、公共場所管理等各項環節皆需要社會民眾共同重新調整與改革,在悲劇發生之前預防慘案,才是民眾該集體聚焦的。

David R.Dow是死刑犯的辯護律師,他不斷試圖拯救死刑台上的人命,並協助過上百名被宣判死刑的囚犯,David R.Dow認為死刑議題不能單用支持死刑、反對死刑而定論,社會大眾應該思考整個社會結構該如何協力減少慘況。


挽救悲劇的方式

David R.Dow認為每一個死刑案件都經歷非常雷同的四個階段:無辜受害者被殺害的悲傷開端–>複雜的司法程序上訴–>繁複的司法程序–>執行死刑。如此雷同的悲哀結局除了埋怨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應該省思,在這相似的循環再度發生之前能做些什麼呢?我們有什麼方案能挽救一個正走向不歸途中的人?

廢除死刑的人在生命權與人權中提出了許多可看性觀點,支持死刑的人在刑責、平等提出了論述,但死刑的支持者也好、反對死刑的人也好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阻止悲劇的發生。

而David R.Dow以死囚代表律師的身份開始理解,當社會大眾越早開始看見一個案件開端,並介入他們的生活,那把他們拉出不歸路的機會將大幅提升。David R.Dow具體提出了兩個方法

一、早期的托兒服務:

David R. Dow發現,部分的死刑犯都有高度相似的成長背景,有高達 80% 的死刑犯都來自失能的家庭,並且都曾接受過少年司法審判,早期的托兒服務能夠幫助部分低收入戶、有潛在危機的兒童們扶向正軌。

二、建構特殊教育體系

在高中、初中學習階段落實特殊教育體系,並針對失效的家庭體系、弱勢群體或曾接觸少年司法制度的青少年們提供正當教育,盡可能的積極介入生存在失效家庭中的可憐孩子們,並從他們雙親拿起屠刀、威脅要殺死孩子前就把孩子帶入正軌、提供孩子一個新的安置空間,將會改善一個人的未來成長觀念。

前面這兩種方式,不難發現David R. Dow提出的解決方案無疑是希望政府與社會各機構能共同合作防止更多社會案件的發生,死刑案件絕非僅是人際、家庭關係上的個案,在家庭、學校、工作、人際整體結構環環相扣的情況下,任何的情節都有可能釀造犯罪動機,當身旁的人或者機構能儘早發覺必能減低悲劇。

社會觀察家Toby Eccles提供了值得知道的數據:在英國,有63%經歷過短期監禁的人會在出獄後一年內重犯,並再度回到監獄,而他們平均每人有43次前科犯案、做過7次坐牢的紀錄。

為改變這樣的社會狀況,Toby Eccle成立社會金融組織(Social Finance)專門關注社會問題,並提出一個「社會效益債券」的計劃應對社會惡況,「社會效益債券」是與政府共同合作,並藉由私營企業提供的資金作為取得社會目標的後盾,若目標順利達成後,政府就必須附帶利息,支付給這些投資人。

Toby Eccle藉由投資社會變革的方式,實際與司法行政部合作簽署社會效益債券,積極的為囚犯找尋未來生活出路,找尋他們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也與艾塞克斯郡議會簽署社會效益債券,並與托育中心合作加強家庭療法,為在教育、家庭有失衡的青少年們尋求另一種人生。


雙贏的社會改革

這樣的運作方式造成社會雙贏,社會改革成為一種有效的投資效益,好的社會價值會引來更多投資者,社會效益債券計劃讓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減少犯罪率、受害者,並讓犯罪者不再入獄而是要切實地幫助他們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Toby Eccle與David R. Dow所提及的兩種方式雖看似不同,但卻有幾個相通的共同點,首先是社會的教育價值必須做得更縝密,若想防患未然,那教育的成功不該只是定義在學歷高低,社會的人品教育、學校與家庭教育更該被注重,再者,若是政府願意調撥大量的社會資源去懲罰惡犯所做的惡行,那也應該相對的投資更多社會變革的可能性維持社會安全。


撰稿:Ying Pu-Hua

從珍珠奶茶學看台灣補教業

$
0
0

清華大學物理系林秀豪教授所開設的「普通物理」開放式課程,在全球開放式課程聯盟(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今年四月的年會中,二度榮獲年度傑出開放式課程大獎(Course Awards for Excellence in OpenCourseWare)。台灣的開放式課程受到國際肯定令人振奮,而林教授說道,不論是面對專業知識或生活,” Open to Refocus”是值得台灣人共享的新觀念!


由大而小的新思維:Open to Refocus

「我們的課程之所以能跟別人有一點不一樣的質感,是因為我們在一開始就會廣納所有的意見,消化之後,認真地以非常嶄新的角度,去詮釋我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

” Open to Refocus”是指當你必須完成一項任務時,在前期規劃就要打開心胸、廣納異己之見,然後整理出具共識的最佳結果。在探索的過程中,不要一意孤行,在途中變成無法承受他人壓力的逃避者;也別因為怕得罪人,不再堅持擇善固執,「要做出有質感的事,其中一定會有雜音,如果你這輩子都不想得罪人的話,你就不要做任何事就好。」遇上必須堅持的事,就要有那份堅持的勇氣。


別讓台灣成為一杯恐怖的珍珠奶茶

而林教授與他的團隊,究竟設計出何種新穎的開放式課程?

過去幾百年來,提到教導學生「東西是如何產生變化」,大家都會翻開物理課本到牛頓出現的那一頁,指著F=ma的公式,說明蘋果受力、出現加速度……,倒背著各種現象的因與果,然而,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牛頓,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解釋變化嗎?林教授不僅用珍珠奶茶中的大腸桿菌及噬菌體來說明「變化」是如何產生,還藉此破除了民眾對於台灣補教業的迷思。

lin-hsiu-hau

許多教育學家呼籲家長,若所有孩子都不補習,大家的適應力都是1;若孩子們都去補習,學生將無法獲得最直接、深刻的知識,對社會的適應力將只剩0.8,對於這樣的呼籲,日漸興盛的補教業說明家長並不信這一套。現在讓我們換個有趣一點的比喻說明這個現象:

珍珠奶茶裡其實含有大量、看不見的大腸桿菌,身為菌類,這些大腸桿菌十分畏懼噬菌體的入侵。噬菌體的侵入方式就像好萊塢異形電影一般,將自己的DNA打進大腸桿菌,然後開始製作頭、腳、身體,當菌內的噬菌體數量已超載,大腸桿菌就會「碰!」一聲爆破。

lin-hsiu-hau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其實噬菌體還分為兩種,在不斷複製的過程中,好的噬菌體知道有夥伴缺頭,就給它頭,缺腳,就給它腳,這種菌體群的適應能力極佳;另一種壞的噬菌體,在自己的頭快做好時,就把頭藏起來,就像有些同學,會在考試當天告訴你「我沒念書」,但其實前一晚在熬夜讀書,這類菌體群的適應能力較差,因為彼此不會相互幫助,只在意個人利益。

照理來說,好的噬菌體所組成的群體,應該會發展得較好,但美國馬里蘭大學的調查卻發現,最後留下的竟然全是壞的噬菌體!這是為什麼呢?

lin-hsiu-hau

原來,當好的噬菌體遇上同類,行事公平,如同大家都不去補習的情況,適應力會是1,若遇到壞的噬菌體,它的適應力降低成0.6;反過來,當壞的噬菌體遇上同類,如同所有學生都去補習班惡補的情形,適應力是0.8,若遇到好的噬菌體,它的適應力卻會高達2。想像一粒大腸桿菌中,好與壞的噬菌體平均分配,一個好的噬菌體遇見同類的機率是50%,遇到壞的噬菌體的機率也是50%,它的是適應力是(0.6+1)/2=0.8;而換成壞的噬菌體,它的是適應力變為(2+0.8)/2=1.4。

如此一來,壞的噬菌體會不斷繁衍下去,而好的噬菌體會逐漸消失。把這個情況放到補教業,表示一個社會中,只要有一對爸媽打破全體學生都只接受國民教育的體制,讓自己的孩子去補習,其他的父母一發現,就會趕緊也把小朋友送到補習班,整個社會遲早有一天將充斥著這種「壞的噬菌體」,整體社會的適應力從1退到0.8。


從生活事件學人生

藉由上述生動的比喻,具象化人眼無法看見的「噬菌體」,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科學的因與果,也能連結社會現況;另一方面,家長也會明白,讓補教業越發興盛將導致整個社會的退化。開放式課程是一種以網路發展為基石的創新教育,學生不用到補習班,就能善用網路資源、線上學習,不但能避免社會退化的問題,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林教授的例子有如醍醐灌頂,科學往往藏在生活的細節中,如何讓台灣的孩子跳脫「填鴨式教育」、發現課本艱深的內容其實就在日常生活中,成為這一代努力的方向。除了開放式教育之外,能夠改善台灣教育環境的根本,是身為「教師」的每一位台灣人,扛起責任、願意扮演書本知識與生活智慧間的堅定橋樑,期許在未來,人們談論的話題將從要送孩子到哪家補習班,變成要怎麼和小孩創造出各種生動有趣的生活故事。


相關連結: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

撰稿:Maureen Wang

嘿!你還好嗎?

$
0
0

嘿!你還好嗎?這些日子你的臉上少了些笑容和活力,最近接連發生好多讓人心情沉重的事,看著新聞報導,生活似乎只剩下恐怖、惱人又痛苦的事情。突然有種感覺,難道我們所在的社會,也變成了悲慘世界?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再像以前一樣開懷大笑?

安德魯說前陣子他犯了憂鬱症,整個人都提不起勁。一直以來,他都以為自己是很堅強的人,即使被送到了集中營都能活著回來。只是有天他突然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了。以前喜歡做的事,現在一點都不想碰,每件事都好煩人。直到有一天,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就連身體也受了影響,後來上醫院接受了心理治療,吃了醫生開的藥。


提不起勁的生活,該怎麼辦才好?

他有個朋友法蘭克一直都接受電擊治療,但是這種療法讓他的生活變成在茫然迷惘、舒服一些、墜入谷底這三種感覺之間無限循環。有一天他決定去做腦部手術,結果非常成功。

面對憂鬱時,非洲人會驅魔,他們動員整個社區的人,把那個憂鬱的人帶到陽光下,大家用鼓聲和音樂來讓每個人的熱血沸騰,把病魔趕走。

安德魯說以前他很排斥不正統的醫學治療,後來他發現憂鬱是一種和感覺有關的疾病,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治療方式,你可以選擇吃藥、心理治療,或是禱告。如果你得了肝病,你說每天倒立二十分鐘就會好,沒有人會相信。但是如果你得了憂鬱症,倒立能讓你感覺好一些,那就倒立吧!


正視憂鬱,接納擁有每一種情緒的自己

安德魯說他認識一對看似愉快相處的夫妻,有一天,太太先來向他坦承自己在吃抗憂鬱的藥,請他給點意見,但是可別讓她老公知道,因為她老公總認為她煩惱的那些事很可笑。隔了兩天,她老公也告訴他,自己在房裡藏了百憂解,不敢讓太太知道,因為這樣就一點也不像個男子漢了。安德魯說他好驚訝,我們被憂鬱搞得精疲力盡,卻對這事絕口不提,結果憂鬱就變得更糟糕。

你相信嗎?有一位喜劇演員凱文也受憂鬱症所苦,但是他說要討論這件事非常困難,因為我們的社會老是將憂鬱症給污名化。假設有人骨折了,大家會興高采烈地在他的石膏上簽名,但是聽到有人得了憂鬱症,大家卻都會避之惟恐不及。因為大家不了解腦就像其它器官一樣也會固障,因為對憂鬱症的無知,讓大家避而不談。

凱文說我們無法改變外界,但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愛自己,接受我們原本的樣子,而不是世界希望我們變成的樣子。我們都是人,本來就不完美,人本來就會碰到困難,事情沒那麼嚴重,只要記得懷抱希望,相信一切都會好轉。

改善的第一步,就是接納擁有負面情緒的自己,與自己和解。很多人面對憂鬱時都想逃避,但是越躲藏,它的力量就會越強大。能夠接受事實,承認自己生病的人,往往都是最後能夠康復的人。


憂鬱帶來的美好與助益

憂鬱症只是一種看不見的病,就像我們感冒、受傷一樣發生在人身上的病。凱文說憂鬱讓人有如置身谷底,但也讓人看見山有多高;憂鬱把人拖到黑暗的角落之中,但也提醒人們世上有光明的希望。只要撐過來,你就能看到生命的本質,了解那是屬於生命的一部分。

飽受憂鬱的痛苦折磨之後,安德魯這才發現生活中的快樂多麼難能可貴,他說:「我愛自己的憂鬱,因為它迫使我尋找和抓緊快樂。我愛我的憂鬱,因為每天,我都決定去抓住活下去的理由。」接受憂鬱的自己,試著從其中找到意義。雖然這麼做不見得能讓你永遠不再憂鬱,但至少能讓你在下一次嚴重低潮時明白自己終將獲益。

嘿!你還好嗎?需要的時候打通電話聊一聊,穿上步鞋去跑一跑也能讓身心舒暢,不然週末我們也可以一起做點有趣的事。不論你現在是有一點悲傷,還是十分憂鬱,都要記得生命就是如此這般起起伏伏,也許下一秒就是遇見幸福的時刻。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等著我們一起去發掘、創造和經歷。只要你願意敞開心門,快樂就會來到眼前。


撰稿:Marssi

把露天市集帶進大型購物中心!

$
0
0

Xavier Vilalta是一位西班牙籍的建築師和教授,曾在巴塞隆納和美國攻讀建築學。2004年他成立了設計公司XVA,早期專注在西班牙的建築工程,隨後開始著手於中東、非洲新興國家的國際建築專案。他的設計理念非常重視「自然環境」和「人」,試圖重建兩者的連結,期望在現代的都市生活中,建造出以當地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為本的建築。


建築是環境永續的實踐

Xavier對於各國當地建築如何與環境永續性結合的議題非常有興趣,他認為建築本身、軟硬體設備以及建築的社會價值是構成環境永續性的三大因素,最重要的是建築的設計工法和其未來在社區內所扮演的角色。Xavier以衣索比亞和突尼西亞的兩個專案為例來說明他的建築設計理念。

Xavier Vilalta

他的任務是為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建造一個新的多層樓購物中心,而現有的購物中心有三個共同的特徵:內部空間空曠、耗費大量能源、建築外觀與衣索比亞文化毫無關係。然而,Xavier認為衣索比亞具有豐富的文化傳統,建築也應該融合當地特有的文化。

Xavier對於衣索比亞的傳統戶外市集印象深刻,人們每天到此向小販購買生活日用品,形成聚集人潮的公共活動空間,Xavier希望能將此概念應用在現代購物中心的建築設計;由於當地的道路之間缺乏通道,他重新建立建築之間的連結道路,並設計半開放式的中庭,不但能遮蔽陽光和雨水,更落實了傳統市集的概念,讓小攤販能夠進駐,成為居民聚集互動的空間,為原本冰冷的購物中心增添溫度與生命力。


建築的文化涵養和資源再利用

Xavier Vilalta

為了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Xavier利用能讓陽光和空氣流通、具備過濾功能的水泥塊作為建材,更將水泥立面結合衣索比亞傳統女性服飾上的花紋圖像,兼具文化特色、環境適應性,而水泥立面除了成本較低的優勢之外,更免去了室內空調的必要,成功減少建築的耗電量。此外,他設計了通風透光的玻璃窗,讓建築在夜晚時能透過室內的燈光增加外部照明。

Xavier Vilalta

Xavier總是將「環境永續性」的願景放在心上,他在購物中心的屋頂上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最特別的是,這些太陽能板同時具有遮陽傘的功能,底下為顧客設置露天咖啡座,在打造太陽能發電基地的同時,巧妙營造出另一種風味的公共空間;屋頂的空間也能用來收集雨水,將雨水用在購物中心的衛生盥洗系統,處處實踐節約、友善環境的觀念。


把空間還給社區

Xavier的另一個建案是在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市建造多達2000棟的公寓社區,這是他建築人生中規模最大的建案。好的建築必須因地制宜,由於突尼西亞為地中海型氣候,Xavier將公寓設計成南北座向的房屋,以確保房屋兩側有溫度落差、以便通風。

Xavier Vilalta

他的建築作品最重要的理念為:把建設公司取得的空間還給社區。於是,他特別將公寓的屋頂營造成綠化的公共交流空間,讓居民能在屋頂上慢跑、輕鬆談天;公寓一樓則為庭院的設計,有的用來經營健身房、幼稚園或是商店,行人也能自由穿梭在公寓的通道之間,同時符合當地政府對於低樓層建築密度的限制。


社區、環境、居民

這兩個專案都位於開發中國家,Xavier皆以謹慎用心的態度來設計建築。建築為何重要?建築的力量可以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和社區景觀生態,隨著經濟進步,如何提升「社區、環境、居民」三者之間的緊密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建築界則有TEDxTaipei Innovation講者龔書章先生,他同樣重視建築的環境永續性,他期盼能以「綠色核心、天際線、能源再生」三個創新層次來改善台北的都市生活,他將致力於綠化台北市所有鐵皮屋和大樓的屋頂,和Xavier一樣創造屋頂上的一百種綠色生活!


延伸閱讀:龔書章:開放的合眾,營造創新的適應力城市

撰稿:Sophina Chou

3招讓人資主管對你留下好印象

$
0
0

隨著畢業潮的來臨,各大公司紛紛釋出職缺,除了大學新鮮人忙著投遞履歷外,許多人也趁著這波畢業潮轉換工作,而如何讓自己在面試時展現魅力、擁有自信,將個人的價值與專業技能顯得更為突出呢?


1.改變姿勢,增加自信

面試時,許多人會因為害怕、膽怯、不安等情緒作祟,導致在與人資主管交談時無法展露出自己最有魅力的樣子,然而,肢體語言往往是傳遞個人特質的重要關鍵之一,若想讓人留下好印象,是必得透過良好的肢體語言展現自我魅力。

我們都瞭解內在自信會影響外在肢體語言表現,那外在肢體行為是否也能影響內在的自信呢?Amy Cuddy發現「權力和肢體語言展現的互相關係」,Amy Cuddy 透過兩分鐘的實際情境實驗,發現俱有權威的肢體動作真的會讓人產生自信,而蜷曲內縮的肢體語言也展現出較為弱勢的心態,Amy Cuddy:「2分鐘的姿勢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而這能使一個人更果斷、自信或是退縮、緊張。身體確實是可以由外而內地影響心理狀態的!」

下次,面試的時候,別忘記跟自己多用肯定句對話,如果不行,嘗試Amy Cuddy演講影片中提起的神力女超人姿勢,雙手叉腰後,告訴自己你可以!


2. 活出內在的力量

我們都認同每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而如何能綻放自己的優點讓人看見這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許多人總會羨慕那些身旁外向、健談且會交際的朋友,但看不見自己內心中強壯的力量,多數的人或許也會認為慢熟、不太好談天、內向是個負面的缺點,但Susan Cain強烈提醒所有內向的人們看見自己的內在特質,Susan Cain也認為很多內向者的個性中是具備有能力、不無聊、風趣等特質,只是他們沒自信好好展現罷了。

當然,如果你天生就是個個性外向、擅表達的人,那請記得保持優勢;但如果你是個個性內斂、有點害羞的,也無需畏懼,認出自己的特質在面試時放輕鬆的展現,人資主管依然會記得你,畢竟找到「對的人」,並去將此人的長才發揮至極致,適才所長,各司其職是他們的責任。


3.展現你的意志力

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對自己沒有自信,擔心學歷不夠漂亮、口條不夠完美等等,在這求職的過程中,除了履歷表上的經驗與學歷之外,究竟展現什麼樣的個人特質才能夠足以讓人印象深刻呢?

沒有一間公司會想放過能讓自己公司更成功的人才。Angela Lee Duckworth發現成功的要訣與「意志力」極為相關, Angela Lee Duckworth認為「預測成功」的方式,不只是社交能力的優劣、外貌的美醜、身體的健康與否、或智商差異,而是意志力的堅定程度。

所謂非常優秀的學生並不一定絕對聰明,而絕頂聰明的學生也不一定學業成績最好。Angela Lee Duckworth:影響人學習結果差異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智商而已!也就是說個人的意志力越堅強,越有機會成功。

當然,意志力不是用說的就可以讓人相信,所以在這過程中,你得不斷的投資且開發自己的心智並採取實際行動,Angela Lee Duckworth也提到意志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大家若能不斷的訓練大腦思維模式,在願意失敗、犯錯的過程中吸取教訓,將能突破舒適圈。

或許,多累積一些突破自己舒適圈的例子與人資主管分享也是展現自己特質的一種方式。


為自己的工作選擇負責

最後,除了嘗試以上的方式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取得平衡。

千萬別太容易與工作、薪資作妥協,如果是用「撒網捕魚」的方式投履歷,通常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平衡生活與工作的意義是很重要的。

若成功的祕訣與自信相關,那求職時必須得找到一份自己有五分把握完成的工作;如果績效與展現自我相關,那麼這份工作是必能夠讓你發揮潛在特質;如果成功與意志力相關,那持續工作的續航力就極為重要。

找到一份快樂的工作是眾人的夢想,但沒有一份工作的經驗是浪費的,人生也沒有「幾歲」才開始的理由,想要一份好工作就得找到工作的意義,嘗試增加獲得好工作的機會--不是工作如何成就人,而是人如何成就工作。


撰稿:Ying Pu Hua

找回「家」的美好意義

$
0
0

家是帶給我們溫暖與愛的地方,也是讓我們身心放鬆的堡壘。然而曾幾何時,「家」已不再單純是人們安身立命的所在,炒房時代的「家」已成為許多投資客增產的媒介,也變成許多家庭需負債數十年才能擁有的地方。**當「家」放在一端是精神價值,另一端是金錢價值的天平上時,對你來說何者為重?擁有一個家是否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人與建築、環境的關係

遙想半個世紀以前,台灣的傳統建築是三合院式的住宅,不僅反應出普遍常見的大家庭結構,也體現了當代緊密的家庭和血緣關係,而紅磚所圍繞出的空間也讓農家能曬稻與風乾作物。房子也許就是主人家的最佳代言人,見了房子就能對裡頭的人有些許認識,房子、人們的生活和所處的環境,這三者的關係密不可分。

在高度發展的城市中,大多數人都住在建商規畫好的房子裡,我們稱為家的地方是一棟棟鋼筋水泥蓋成的西式樓房。不管是屋裡還是屋外,家已逐漸喪失了個人風格與當地特色。在全球化與工業化的影響之下,人們居住的房子幾乎就像標準化流程下的產物,而我們和家與週遭的環境之間的連結似乎已不再如此強烈。

攝影師 Iwan Baan 專為建築拍照,他走訪世界各地,記錄許多知名建築師的作品。在穿梭各地後,他發現最吸引他的是建築師離開之後的故事,以及人們與建築發展出的關係。人們打造出的空間雖然並非華麗的高樓大廈,但用心築起的家富有深刻的情感,居住其中的人們都能說出一段屬自己和家的故事。


札巴林的垃圾街與童話屋

在開羅有一群從上埃及遷徒而來的民族「札巴林」,他們以回收城市垃圾維生。家家戶戶門前都擺放著成堆的廢棄物,人們對這些東西習以為常,年輕人自在地在滿是垃圾的巷弄間聊天,就像世界各地的人們一樣,公共空間與人的關係非常緊密,而對他們來說,擺滿垃圾的街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儘管街道上充斥了垃圾,家戶的收入不多,人們對打造自己的家可是一點都不馬虎。當地人家各個精心佈置室內空間,從天花板、壁紙、地板,每一處都不放過。用心經營、照料的家就像擁有生命似地與人們共生,童話般的家散發出了熱情與溫暖,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和水泥。

Iwan Baan Iwan Baan


佔據泡沫經濟的高樓,打造一個巧妙家園

在委內瑞拉的首都卡拉卡斯境內,有高達 70% 的人口住在貧民窟裡。當中有一棟原來要蓋成辦公大樓的 45 層樓建築,在九○年代經濟崩盤,加上建商過世後便停工了。只完成一半的大樓就矗立在城市中,不久後,陸續有人搬進這棟大樓,住戶在隔間完成的樑柱之間打造自己的家。

這裡逐漸形成一個社群,人們就地取材,用當時建造時遺留下來的工具和材料,在建築裡設立了像是雜貨店、健身房、籃球場…等等的公共空間。而每戶人家也依照自己的喜好,佈置自己的門戶。儘管生活艱苦,打造一個溫暖的家仍是不可或缺的事。

Iwan Baan Iwan Baan


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還有一些人的家不在「地面上」,他們必須與自然共生。在非洲奈及利亞的馬可可是一個水上社區,人們在水上蓋房,往返鄰人住處的交通仰賴獨木舟,也因此發展出移動式的雜貨店。

因為住在水上,能運用的公共空間十分有限,建築師 Kunlé Adeyemi 便打造了一所三層樓高的漂浮學校,白天小朋友讀書,下了課就讓以漁業維生的社區居民做為補漁網的空間。

Iwan Baan Iwan Baan

回到位在亞洲的中國,依黃土高原而居的人民因為窮苦,沒有錢買建材,所以選擇用消去法的建築方式,控出地下屋「窯洞」,據統計當地約有四千萬人在地底下生活。

Iwan Baan


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家

Iwan Baan 走訪的這些地方大多非常貧困,但當地人民仍維持著對家的熱愛與渴求,即使在最困苦的環境中,都能打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家園。家,其實不該是以金錢來衡量價值的商品,住在其中的人們與家的情感連結,才是無價之寶。

你夢想的家是什麼模樣?用有限的資源打造出自己的空間,只要用心經營,讓你能感受到愛與溫暖的地方,就是最珍貴的家。


撰搞:Marssi

哲學家教你如何說服別人

$
0
0

候選人與選民、TED的演講者與聽眾、面試者與面試官,他們彼此之間都涵蓋了一種關係ㄧㄧ說服與被說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試圖去說服別人,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被說服的對象。究竟,「說服」是怎麼一回事呢?

身為葛萊美獎得主的小提琴家Joshua Bell,先前在波士頓歌劇院演出的票價高達300美元且一票難求。有一回,他在地鐵站喬裝成街頭藝人演奏。在他表演的45分鐘裡,儘管有一千多個路人經過,卻只有7個人駐足觀賞,最終他只獲得了32美元的「施捨」。到底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我們可以用亞里斯多德的「說服三部曲」來解釋。

Conor Neill

2300年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提出「說服三部曲」,分別為以下的三部分:

1.邏輯(Logos):好的說詞必須有強而有力的論點,並遵循一定的邏輯。換句來說,要使對方覺得很有道理。

2.信譽(Ethos):信譽指的是「說服者」的信用,包含了名聲、專業度、可信度以及權威等等。

3.情感(Pathos):要達到連結情感的目的,必須建立適合的情境來傳達訊息,且不時注意到「對方」的情緒狀態。

Conor Neill

從這三部曲的理論來解釋Joshua Bell在地鐵站演出時門可羅雀的現象,是因為他缺少了「信譽」和「情感」。在波士頓歌劇院演奏增加了他的可信度,但地鐵站則反之,大家先入為主地認為地鐵站不會有高水準的演出,因而使他缺少了原本的「信譽」。而從「情感」來看,歌劇院建立起演奏者與觀眾的關係,讓觀眾能專心的觀賞表演,但人聲鼎沸的地鐵站則無法讓人們有心情享受一場音樂饗宴。

Conor Neill

當然,不一定三種都要包含才能達成說服的目的。舉例來說,政治的造勢場合,有時不需要強而有力的邏輯,只要憑著「情感」和「信譽」就能說服別人。像是在美國影集《紙牌屋》中,「議院大師」約翰遜即憑藉著驚人的說服能力,成為美國國會歷史上最大的權術家。在約翰遜的照片中,他的代表性動作就是在「談話中身體前傾,將他的手指戳向對方的胸膛,或用長臂摟住對方的肩膀。」因此,幾乎所有跟他談話的對象都自然而然地要仰視他,氣勢上矮了半截,自然而然也比較容易被說服。

藉由瞭解這個說服三部曲,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何增加自己的說服力;同時,也能試著判斷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帶進了這齣「說服三部曲」。


撰稿:黃曼


為什麼我要戴面紗?

$
0
0

首部於沙烏地阿拉伯實地取景拍攝的電影《腳踏車大作戰》將在台灣上映。電影女導演阿爾曼蘇爾(Haifaa Al-Mansour)在拍攝過程中,因堅持不肯戴面紗導戲,遭到圍觀民眾抗議;另一方面,在2010 年,法國則通過法案,明文規定婦女在公共場合禁蒙面紗,也就是禁止在公眾場合穿布卡(burka)。然而布卡究竟是文化的一部份,還是對女權的壓抑?

Masarat Daud

Masarat Daud會穿布卡,不過她不是一開始就一直穿著。在杜拜大學讀書時,她覺得:「如果穿布卡,大家會覺得我太傳統,不想跟我當朋友。」因此她都穿現代的流行服飾,父母也欣然接受。不過她的母親開始建議她穿穿看布卡,就像她的母親、祖母,還有跟她來自相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們一樣。Masarat於是試了,並逐漸成為現在的她。

我穿在身上的,是我的文化。」Masarat這麼認為。同時她也指出,把頭髮包起來並非穆斯林獨有的文化。她說,現今社會中,布卡的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911事件、恐怖攻擊跟鎮壓。但是她強調:「布卡對我來說,是傳承家庭很重要的象徵。而且布卡也給我力量,讓我有力量尊敬自己,勇於選擇成為怎樣的人。

Masarat說:「我們確實在尋求一個平衡點。究竟該穿著它來彰顯我們的文化,還是應該有別種打扮來迎合別人的期望?」穿不穿布卡,誠如Masarat所言,是個極受爭議、目前難有答案的辯題。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3/20/why-i-wear-the-burka-masarat-daud-at-ted2014/

撰稿:Raquel

你,就是這個世代的資訊守門人

$
0
0

在網絡發展蓬勃、資訊獲得容易的時代,你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按下左鍵,不用一秒就能擁有全世界的資料。然而,資訊雖然無限,但我們的時間及體力有限,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正確又豐富的資訊,成為現代人必須培養的能力。

Damon Brown

幾十年前,生活周遭仍然有大量資訊,但當時的傳播媒介十分有限,主要以廣播、電視及報紙為主,人們習慣每天看同一家報紙、同一個新聞台、同一本雜誌,電視螢幕上西裝筆挺的主播是全家大小最信任的資訊來源。然而,許多政治醜聞和隱瞞真相的消息逐漸傳出,政府和媒體共同隱瞞戰爭秘辛、秘密暗殺、政治腐敗等消息再也藏不住,民眾發現自己獲得的資訊其實早已經過篩選和蒙蔽,這樣的政府及媒體不但令人失望,更讓媒體傳播界引起革命。

搭上網路發展的潮流,人們開始在網路上發表評論、撰寫看法,不論是在聊天室、部落格或視頻影片,大眾不再仰賴媒體單方的資訊傳送,而是將自己定位成小記者,去探索每件事情的真相。但這樣的發展也衍伸出問題:若每個人都是記者,那就沒有所謂真正的記者,不同的資料來源或觀點可能導致多方的爭辯,究竟誰的資訊是正確的?


Damon Brown因此提出七個避免被不完整資訊蒙蔽的辦法:

1.尋找第一手資料

Damon Brown

所有經由媒介,譬如報章雜誌、研究、演講來傳遞的資訊,都屬於第二手資料,你可以試著去尋找第一手資料,如當代文獻、田野調查等方式,成為直接接觸資訊核心的第一人。

2.追蹤戰地記者的動態

Damon Brown

在阿拉伯之春、烏克蘭危機等抗爭期間,戰地記者會在現場進行實況轉播,藉由拍攝出的多重視角,你可以直接了解現場狀況,即時畫面是描述事件的最佳方式。

3.克制搜尋最新資訊的強迫症

Damon Brown

每當發生大地震、強度颱風,或是飛機失事等事件時,各家新聞台都打著「最新消息」的招牌,將同樣的新聞無限次重播。事實上,釐清這類嚴重災害事件需要一定的時間,與其每過幾分鐘就滑著手機閱讀多數「還無法確認」的狀況,造成內心恐慌,不如靜心等候數小時後再查詢更準確的消息。

4.耐心進行「瞎子摸象」的過程

Damon Brown

面對網路上的海量資料,再厲害的人都無法100%了解一件事件,因此,從不同資料來源及媒介,以多元視角將這些相異觀點的資料拼湊在一起,才有可能還原事情最真實的樣貌。

5.認清「意見」和「事實」的差異

Damon Brown

你是否曾從主播口中聽到「這可能是…」、從報導中看到「這大概是…」的詞彙?篩選出句子中不肯定的用詞十分重要,因為這代表隨後出現的資訊可能是錯誤的,甚至只是播報者個人的臆測。

6.查看撰稿人姓名

Damon Brown

網路發言的最大弊病即在於有心人士能夠利用匿名來進行惡意攻擊,同樣地,匿名的撰稿文章的風險也不容小覷,撰稿人匿名的原因可能是想保有隱私,更可能是能因此獲得額外利益,被賄賂後寫出的假情報能夠讓部分人獲利,也讓匿名成為不負責任的最佳利器。

7.你就是資訊的重要守門人

Damon Brown

若不想被資訊蒙蔽,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資訊守門人。獲得一份資訊時,一定要確認資訊來源,並比對多筆資料以確認沒有漏掉重要訊息及更正錯誤資訊,盡你所能的提高資訊正確度,才傳遞給下一個人。方便快速的網絡,讓資訊能夠川流不息的大量流動,在方便的同時,人們更要謹慎篩選資訊,才不會淹沒在這股資訊的洪流中。

每個人都可以是讓世界資訊更對稱的小記者,但更重要的是心中那把判定資訊對錯的尺,為其他想獲得正確資訊的人把關,當一位最負責任的資訊守門人。


撰稿:Maureen Wang

林懷民:年輕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勇敢。

$
0
0

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華人世界》,長期以專門報導全球各地華人故事的形式為主,上週《華人世界》所播出的風雲人物正是享譽國際美名的林懷民大師。

在林懷民的作品中,藝術無關政治,在任何敏感時期,藝術的美感、滲透度都與政治背景無關,中國大陸的中央電視台《華人世界》透過介紹林懷民,以更寬廣的格局進一步地看見台灣舞蹈藝術的純粹、精緻。

林懷民的作品常以東方古典文化、美學為主,選擇東方文化為創作題材也是林懷民的強項,無論是經典作品《九歌》、《紅樓夢》都讓東方文化魅力卓越展現,此外,林懷民也將中國墨法哲學運用在作品當中,表演者身體柔軟的舞動完美詮釋出書法「行草三部曲」。


找出自己的源頭

事實上,林懷民並不是專業舞蹈演員出生,自己也從來都不跳舞,至於他如何編排出令人動人的舞蹈,全基於一個哲學的信念:「找尋自己的內在價值」,林懷民說:「我只是在尋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林懷民從故事中找尋真實,在社會中找尋角色,人生百態、千古歷史,林懷民從中捉拿精華並點醒舞者的舞蹈靈魂,雲門舞集的作品有如是一本靈魂美學。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在大時代變革下的林懷民,對社會有很多感觸,如何推動藝術與文化並讓台灣人的美被眾人欣賞也是一大課題,1988年林懷民抱著對社會的灰心與疲累感暫停雲門舞集,此刻,旅行成為他生命的潤滑劑,遊過古印度、中國敦煌等文化之地後,雲門舞團再度復出,林懷民一肩扛下舞團的未來,長達兩年的暫停時間,像是一場短暫的修行之路,林懷民曾說:「雲門舞團暫停是我這輩子裡面最好的作品之一,因為你面對了、反省了、知道你不行了。」抽身看清事件的核心,他再次脫胎換骨。


大時代的轉換

表演藝術在台灣或許還有很多進步空間,雲門舞集一路走來即便顛簸,卻也讓每場藝術更有價值,觀眾看見的不僅是表演藝術的美,而是林懷民與舞團共同轉化的精華之處,復出的雲門舞集朝著永續的方向前進,那時候台灣的時代正面臨經濟發展的甦醒,企業的茁壯讓雲門舞集的路更寬敞了,集體意識對藝術與文化的認同感提升,刺激了林懷民有心力去做更多事情──全國巡迴演出。


耀眼的國際巨星誕生

90年代後的雲門舞集,開始在國際上耀眼,林懷民的名字逐漸被眾人注意,但他並沒有因以為傲,林懷民說:「我是這幾萬觀眾訓練出來,因為全天下沒有不好的觀眾,只有不好的演出。」巡迴偏鄉演出時,林懷民也從不會因為到偏鄉表演就將演出內容作更動,展演的內容仍是與在紐約、巴黎所演出如出一撤,台灣就這麼大,藝術不該應地點而有不同詮釋。


穿越人生的態度

舞蹈一直是林懷民的生活方式,早期林懷民的作品你會看見力道的剛硬、霸氣,後來你會從往後的作品看見細緻與柔美,這些生命轉變的痕跡會留在雲門舞集之中,在年輕時林懷民衝撞、勇敢的認識自己,而後他選擇檢討、反省,停頓後再繼續向前,林懷民說:「人生不設限,除非你給自己製造障礙。」

每個時代都承載著各種故事,在這些文化背景之中,眾人有權利盲目從眾,但也能夠學習逃離框架限制,認清自己的樣子是眾人的課題,年輕的時候展現氣血方剛的勇敢,用力的深掘自己的樣子,找尋自我的過程中有如藝術,林懷民的作品最美的樣子是舞者的炙熱靈魂,林懷民燃燒自己的生命,無論任何時期的他都有著不一樣的勇氣與熱誠,林懷民曾說:「年輕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勇敢。」人生不該設限,無懼向前。


撰稿:Ying Pu-Hua

為什麼要留在車諾比?因為那是家

$
0
0

車諾比核災之後,境內居民被全數撤離,整座城鎮就像是死亡禁區。然而有將近 200 名居民仍留在災變發生之後的土地上,死守著相伴一生的家園。驚人的是,這些人的壽命居然比當時接受撤離的人還多出十年。


前進死亡禁區

Holly Morris 為了拍攝史上最大核災事故 25 週年的報導,挺身前進事發地點車諾比。當年核災發生時,釋放了比廣島原子彈還高 400 倍的輻射量,當時用來密封核子反應爐的「石棺」至今早已破損且釋出輻射。她站在核子反應爐一百碼外,隨身攜帶的放射量探測器上的指數不斷狂飆,當下的她只想趕快逃離。


災變後的車諾比

核災事故後,車諾比與普里皮亞季成了兩座被封鎖的死城,攝影師 Tim Suess 也前往多年前人們遺留下來的城中拍攝,滿目瘡痍的照片讓人觸目驚心,散落一地的玩具、桌椅、碎裂的樂器、腐壞的船隻、廢墟和公車站,所有的畫面都顯露出在那當下人們倉皇逃難的經過,斑駁的牆面、滿是塵埃的物品,就像是了無人煙的鬼城。

holly_morris3 圖片取自:Passionate decay photography Chernobyl: Tim Suess at TEDxGundeldingen

如同所有電影和小說情節,以及真實發生的日本 311 大地震一樣,核災事故之後,政府撤離當地居民,所有人只有非常短的時間打包,緊急帶走所有貴重的物品,無法多做思考,只能接受政府安排離開家園,以求遠離洩露的輻射,保住一命。


我的家園就是我的生命

在車諾比有成千上萬人離家而去,然而卻還有一群約 200 人的居民堅定地死守家園,不願離去。她們早已清楚明白,繼續留在這裡會有多大的風險,大量的輻射可能會讓她們罹癌,壽命迅速消逝,然而她們卻選擇了留在陪伴她們渡過一生的土地上,守著自己親人的墳墓。

一名老婆婆甚至面對拿著槍枝要強制驅離她的士兵說:「一槍斃了我,然後幫我挖個墳。否則我要回家了。」這群老婆婆歷經烏克蘭大飢荒和納粹人的暴行,從這些我們難以正視的恐怖歷史片段中倖存下來,她們走過了人們無法想像的苦痛,因此這一次碰上看不見的敵人「輻射」,已嚇不倒她們。

holly_morris2

聯合國估計這場核災至少造成四千人死亡,這個地區不該有任何人居住。但她們的生活就如往常一般,五點起床,打水、劈柴,晚上還能喝點自釀的小酒。和她們生活在禁區裡的動植物似乎不受輻射影響,也都生長得欣欣向榮。

相較於這群看似留下來正面迎戰死神的居民,帶著恐懼逃離熟悉環境的人們在接受安置後有極大的創傷,他們面臨嚴重的焦慮、酗酒和失業,更嚴重的是社交圈瓦解,身心壓力讓健康迅速惡化。


支持人們活下來的力量

對許多人來說,「家」已成為一個不斷移動的地方,它可能是從小長大的家鄉、為了求學而前往的都市,還有成家立業的地方,然而這些「家」的概念,永遠讓人們有種在異鄉生活的錯覺,不再如同過往時那個與生命緊緊相連的地方。也因此現代人高度依賴 3C 產品,新世代對電器產品的情感連結遠遠高出那個稱為家的地方。

相較於半個世紀前出生的烏克蘭婦女,她們謹記許多兒時背誦的詩歌,這些深植腦中將人民與土地、家鄉相連的概念,也許就是那份堅定愛家的力量,以及對土地與家的深刻連結,讓她們勇敢面對人們眼中地獄般的環境,堅定地活了下來。

人們原以為最致命的會是輻射,但這些老婆婆們暴露在大量核能下,卻還能比逃離的人多出十年壽命,並擁有更健康、快樂的生活。對她們來說:「家與社群是一種力量, 即使連輻射都能抵抗。


撰稿:Marssi

讓食物不再是惡魔

$
0
0

夏天一到,食物和身材開始在許多人心裡拔河。為了保持良好身材,減肥一直是歷久不衰的話題,而關於要怎麼減肥,坊間有數不清的招數,不論哪一種方式,幾乎都和食物有關。但是對許多嘗試減肥的人來說,要克制吃的慾望、改變飲食習慣簡直比登天還難,食物就像惡魔一般,讓人又愛又恨。

Sandra Aamodt 就像大部分的女生一樣曾多次減肥,甚至從 13 歲就開始了不歸路,而每一次減去的體重都又回到身上。直到有一年她許了新的希望──不再減肥──才真的瘦了下來,而且一口氣瘦了 10 公斤。她用了什麼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你不需要克制吃的慾望、推掉聚餐、勤算熱量,或是花大錢上健身房,你只需要:用心飲食(Mindful Eating)。


什麼是用心飲食?

在現代資訊爆炸的社會中,我們已太習慣在進食的當下注視著不是食物的電視、電腦或手機,也因此常常不知不覺就讓飲食過了量,但是對食物真正的味道卻沒有太多感受。回想前一餐吃過的東西,除了好吃與否,你能不能說得出它的顏色、香味和口感呢?

《時代雜誌》今年初的封面故事即為「Mindful Revolution」,以吃一顆葡萄乾為例,透過專注觀察手上果乾的顏色、形狀、紋路開始,接著放入口中在舌間感受它的質地,最後才用牙齒將它咬開,品嚐第一口葡萄乾的滋味。

用心飲食就是將你的心思回歸到食物上,探索它的色、香、味,當你全心面對食物時,會發現過程與平常的囫圇吞棗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簡單養成三步驟

用心進食四個字說來簡單,實際操作有些困難,被習慣制約的眼睛總會忍不住搜尋週遭有興趣的畫面,不看東西就開始想事情,一口接一口,一不小心就成了機器人吃飯。練習用心飲食你可以從「看、嚐、停」三個步驟的小練習開始:

1.雙眼看著食物:不只胃要吃飽,眼睛也要吃飽。你會發現,和你心有旁鶩的進食相比,把雙眼專注在送進嘴裡的每一口食物上,會讓你更快感到滿足,進而放下食物。

試一試:先觀察食物的顏色和外觀,如果是一道料理,細數你看見的每一樣組成這道料理的元素,主角和配角是哪些食材,是否加了調味用菜和佐料?用什麼方式烹煮?試著用雙眼為你找出所有答案。

2.專心品嚐味道:發揮鼻子和嘴巴的功能,仔細聞聞食物的味道。試著想想除了「好吃」和「香」之外,還能怎麼形容?

試一試:將食物放入鼻子前,聞一聞食物的香氣。將食物放入嘴中,閉上雙眼,你能嚐得出剛剛眼睛找到的食材嗎?是不是還有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也在食物裡?吃起來的口感如何?除了調味料之外的味道,還能不能嚐出食物的「原味」是什麼?

3.暫停片刻,感覺胃的訊息:藉由上述兩個步驟減緩進食速度,進食間感覺是否已有飽足感了?飢餓的感覺已經消失了嗎?生理上,進食需要在 20 至 30 分鐘後,飽足感才會傳達到大腦。許多人常意識到飽的時候,已經是太飽的狀態。試著慢慢進食、適時停下來感受身體的訊號,飽了就停,餓了才吃。


飲食小革命,就從用心飲食開始!

把「吃」的時間留給「吃」,讓自己靜下來和食物共處。即使是只有短短的三分鐘,每天練習,全心對待食物,除了對生產它的農夫、廚師,以及中間無數參與製造的人們是種敬意之外,對自己最重要的身體更有莫大的幫助。

未來你會發現面對食物時,內心不需要交戰,食物也不再淪為惡魔的角色,還能從認真進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有益自己的食物。改變自己與食物的關係,就從用心進食開始吧!


撰稿:Marss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