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冷漠,是人權的殺手

$
0
0

你能否想像,一位曾遭受性侵的受害者,該如何走過傷痛、重新展開他的人生?而這段漫長歷程中,他又得突破多少內心與外在的種種障礙?

創辦拯救性奴隸組織Prajwala的印度學者Sunitha Krishnan便認為,所謂最大的障礙,是來自整個社會不願接納這些受害者。「我有一位好朋友,一路上她始終支持著我。某次,她的母親生病,她問我:『Sunitha,你認識這麼多人,可不可以找個人來和我工作,並且幫忙照顧我母親?』然後,她停頓了許久,接著說:『不要找曾遭受性侵的這些女孩』。」

社會對受害者的偏見是如此深根柢固。儘管當今許多人都關注著性奴隸的問題並深入進行探究,但社會大眾仍不願給他們身而為人的平等機會。Krishnan希望能喚起人民與國際間的重視,改變印度長期以來的人權侵犯問題。


印度女性的悲哀命運

根據外媒調查顯示,女性在印度的危險程度排名全球第四。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的數據,印度平均每三分鐘就發生一起針對女性的暴力犯罪,每二十二分鐘就發生一起強姦案。然而,就算強暴案早已引發國際公憤,印度侵犯人權的新聞仍是層出不窮。

在歷史與文化的影響下,印度女性被塑造成地位低下的人種。身屬賤民階級的女人處境更糟,她們不被當成人看、遭人們歧視,在男尊女卑體制下,甚至被同為賤民階級的男性迫害。長期下來,此社會問題也導致種種惡性循環,另一個令印度女性擺脫不了的夢靨就是被家人親手交給人口販子,從此落入只能靠賣淫、或成為他人性奴隸的命運中,難以翻身。

Sunitha Krishnan

Krishnan於1997年所成立的Prajwala組織,為的就是杜絕這種違反人權的現象再度發生,希望能拯救印度女人及下一代,改變她們的困境。


重建性奴受害者尊嚴

Sunitha Krishnan

根據Prajwala組織統計,每四個拯救出來的性奴受害者就有一名是孩子。其中年紀最小的,是僅為三歲的幼童。Krishnan表示,性奴受害女性多已感染HIV,在無計可施的狀況下,她們只能將孩子賣給寺廟或人口販子,進而導致下一代再度承襲了上一代淪為性奴的悲慘命運。

印度男人對這些性奴隸的態度極為輕蔑,只當他們是買來的工具,濫用完畢即隨意丟棄。「這些男人就在我們當中:有些是我們的兄弟,父親 舅舅,親戚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我們卻保持緘默……」Krishnan說。

然而,外界往對這些女孩存有極深的誤解,認為她們賣淫賺錢既快樂又容易。但事實上,她們不僅不是出於自願,身體與心理數不清的創傷更超越了外界的想像,罹患HIV、愛滋病、梅毒、性病等感染性疾病或有毒品濫用及藥物問題的病人早已不計其數。這也使得她們從此對世界不再懷抱任何希望,以為生來被剝削就是正常的,甚至因而放棄繼續留在庇護所,等待康復的可能。

Sunitha Krishnan

Prajwala組織能做的,便是重新發掘她們的潛力,給她們教育的機會,安排木工、焊接、印刷、家具製造、保全、家管等培訓,並與聯合國代理人(UN agent)和非政府組織合作,設立印刷廠和家具店,希望她們在有了一技之長,能返回社會,重新找回自信與尊嚴。

Sunitha Krishnan


火窟重生,需要你我同理

曾有印度律師表示,在他所參與辯護的強暴案中,找不到任何一位受害女性是值得尊敬的。言下之意,更是顯示出社會對受害女性極深的成見,這也是Krishnan所面臨最深層的困境。「我最大的挑戰,是整個社會,是你和我。最大的挑戰是你阻擋了接納這些受害者的管道,甚至不承認她們是我們的一份子。」

從火窟重生是項漫長且艱難的挑戰,受害者得不斷面對外界的漠視與質疑。這也提醒了我們,像這種對性暴力冷漠事件不只會發生在印度,只要人們不正視性暴力還能透過更多諸如極權、父權、戰爭、媒體、網民等暴力形式散播,那麼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助紂為虐的加害群體。

冷漠助長了社會中的隱性暴力。德國詩人Martin Niemöller曾說:「最初,他們來抓共產黨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接著,他們來抓社會主義者,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社會主義者;再來,他們來抓工會會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後來,他們來抓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最後,他們來抓我,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或許,在聽完Krishnan的演說之後,我們相信自己能做的,不只如此。


撰稿:Birdy


推翻自我藉口,活得更藝術

$
0
0

還記得童年時,那個隨興唱歌跳舞、只要拿起畫筆,任何地方都能是畫布的自己嗎?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做自己,反而成了最難的事。

「學藝術要幹嘛?」 「莫札特、梵谷就只有一個,你別想了。」 「藝術是有錢有閒的人在搞的。」

在我們生活周遭,你大概很常聽見這類質疑,使得原本想放手一搏的你,開始覺得只有受過專業訓練,或是有才華的人才有資格站上藝術舞台。

韓國作家金英夏倒不這麼認為,他要告訴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是藝術家,是那千百種的理由,阻止了你起身去做的可能。


我們天生就是藝術家

有些孩子喜歡在電視機前,隨著偶像明星唱著奇怪的歌、跳著難以理解的舞步,不過大概不會有人知道他在幹嘛,因為此時此刻,他正努力創造出自己的藝術。

你可能也沒有發覺,孩子早就開始構思戲劇和小說了。從扮家家酒的角色扮演,再到開始對大人說謊。「媽,你猜怎樣,我今天回家時碰到一個外星人!」遇到這種狀況,請先別阻止他亂講,因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來編故事。

或許你可以回問:「真的嗎?外星人啊?長什麼樣子?他跟你說了什麼嗎?你在哪裡看到的?」「嗯,在超市前,然後他說……」

對吧?一個奇幻故事就這樣誕生了,所謂的作家不就是如此?羅蘭‧巴特曾如此形容法國作家福樓拜:「福樓拜並不是寫小說,他只是把句子接起來。」小說創作基本上就是先起了一句話,在不違反第一句的情境之下接著寫出下一句,句連成段,段連成章,最後編成一篇精彩的故事。

再來看看奧地利作家卡夫卡《變形記》的開頭:「一天早上,葛雷戈‧桑姆薩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一隻大得嚇人的甲蟲。」這句不合理的話究竟要怎麼繼續下去並使其合理化?這就是藝術創作的本質,很像孩子那種不帶任何目的、不被束縛的玩耍行為。


什麼是你人生最快樂的時刻?

但你現在還有那種純粹的快樂嗎?「什麼又是你人生最快樂的時刻?」當金英夏問了學生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寫下童年時的藝術經驗:第一次學鋼琴的時候、表演一段短劇,或者洗出第一張用老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諸如此類,想必你也有這類快樂的時刻吧?

然而,這些藝術經驗會隨著我們上小學、升國高中,開始每天一到放學,就是做功課、補習、學習技能等例行公事中而逐漸終止;就算繼續學畫、跳舞,依舊會被期許努力就要獲得相對回報,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好還能獲獎得勝,藝術至此,已然失去最初玩樂的本質。


我們遏止了下一件藝術的誕生

開始學著按照既定的規則與邏輯走,似乎是成長的必經歷程,因為假使你已經成年,行為舉止卻還像個藝術家,那麼你一定會感到一股無形的群眾壓力,大家會時不時對你投以關愛或質疑,要你是否能表現得體一點,別老是脫序。

但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來思考?金英夏告訴我們一則他自己的故事。國中時,他在寫生比賽中將整本簿子全給塗黑,老師對他的行為十分不解。

「你在做什麼?」 「我在努力畫畫。」 「為什麼你只用黑色?」 於是他解釋:「因為天色很黑,有隻烏鴉棲息在樹枝上。」 「你死定了!你這混蛋!」老師氣得將金英夏趕了出去,認為他不僅違反了寫生比賽的原則,甚至還編出一堆不是理由的理由。

這件事始終讓他耿耿於懷,直到多年後,他終於從當代藝術中找到了答案,這是畫作《無題》。

Young ha Kim

他發現許多當代藝術都是用自己獨到的理念來解釋創作,無獨有偶,那不就是國中時他在寫生比賽所做的事嗎?

Young ha Kim

再來看看其他當代藝術作品。杜象曾將小便池翻轉平放,創造了《噴泉》。

Young ha Kim

畢卡索則把自行車把手插進坐墊裡,將作品取為《牛頭》。當代藝術的重點著重於「如何用故事來解釋創作」,畢卡索就曾發表聲明:「我不畫我所看到的,我畫我所想的。」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得到機會發展,金英夏因而感嘆,許多創作已在反對與迫害的鬥爭中窒息而死,是我們的封閉,遏止藝術創作的可能。


現在就開始做吧!

如果你曾在別人敢於上台表現自己的時候,不斷對他們品頭論足、發出噓聲,那麼或許嫉妒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你體內被壓抑的藝術細胞正在蠢蠢欲動。但難道我們只能不斷用酸葡萄心理來安慰自己,或者繼續望洋興嘆,催眠自己既然沒有能力做出心中的藝術,乾脆早早放棄算了?

金英夏提醒我們:「並不是那千百個理由,使我們當不成藝術家,而是那個我們堅信的唯一理由,讓我們成為藝術家。」他認為我們的心中都關著一個惡魔,當我們開始想做些什麼的時候,那些惡魔就會以不同身分和面貌試圖阻撓你,要你別想成為藝術家。

金英夏舉了個例子,他曾在寫作課時,要求非主修寫作的學生來做文字創作,主題不限,唯一的要求是:你必須像瘋了一樣持續寫下去。一開始,學生還因為害怕失敗而有所顧慮,不過當他們寫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不僅忘記最初的猶豫,甚至還寫得忘我。這時候,原本在他們心中那個碎碎念的小惡魔就消失了。

曾有人詢問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要怎麼做才能成為一位偉大的舞者?她只說了幾個字:「做就對了(Just do it)。」沒錯,這從來不是什麼問題,別讓心中小惡魔把你困住,就在現在,去做吧!


撰稿:Birdy

遠離針頭,試試新型療法吧!

$
0
0

Kate Torgovnick May對注射針的恐懼可以追溯至她五歲時,當時她與妹妹Lizz在醫生的辦公室裡,他們的醫生起了一個絕佳的想法:「何不讓Kate先打一針?好讓Lizz看看這是件多麼簡單的事情。」

身為姊姊,Kate本來相當樂意在妹妹面前展現勇敢的一面,直到家庭醫生拿出一支注射針並插入存放疫苗的小玻璃瓶裡,她開始感到恐慌。她試圖告訴自己:「要勇敢,要勇敢。」但後來她還是忍不住衝出去了,Lizz也轉身跑走。

不幸的是,對注射針的恐懼自此常存於Kate的生活之中。理智上,她很清楚打針其實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甚至流一點血也不嚴重,但只要一想到打針,就會讓她極度不舒服,甚至覺得呼吸不到空氣,這是無法控制的自然反應。

對注射針的恐懼其實是很常見的,Mark Kendall在本日的演講中指出:「為何我們還在用1853年那時的技術來接種疫苗呢?」

「奈米貼片」(Nanopatch)是Kendall的創新產品,可以透過比一張郵票還小的貼片來接種疫苗。在動物實驗中,奈米貼片可以將藥物對準皮膚表層細胞,因此比注射更有效。但有趣的是,終結對注射針的恐懼不過是奈米貼片最微不足道的優點。觀賞Kendall的演講,看看奈米貼片如何讓接種疫苗變得更容易,並且幫助科學家開發其他疾病的疫苗。

目前擔任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的Kendall並不是唯一一位試圖不再使用注射針的人,以下讓我們看看其他超越針頭與注射器的創舉吧!


用噴氣法進行注射

2012年,國立首爾大學的Jack Yoh公開了一項透過雷射脈衝投藥的設備。脈衝持續250微秒,經過了Phys.org網站上所描述的一連串反應,創造出僅比人類毛髮寬一點的藥物細微噴出物。Yoh解釋道:「衝擊噴出物的壓力高於皮膚的抗拉強度,使得噴出物能夠順利地滲透到皮膚下的目標深度。」這項設備意圖將藥物送到表皮層。


運用噴射法注射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些科學家相當喜歡噴射注射器的想法,但這類型的設備無法每次都將藥物準確送到相同的深度,因此他們創造了勞侖茲力致動器,該設備使用一個由電流所驅動的微小磁鐵,在夠大的壓力和速度下,將藥物滲透進皮膚。醫生可以根據所施加的電流來控制藥物的所在位置。推動這項設備的其中一位科學家Catherine Hogan表示:「如果我要為小嬰兒接種疫苗,不需要施加像幫我自己接種疫苗那麼大的壓力,那也就表示我們可以為人量身打造所需的壓力數據,而這正是這項設備美好之處。」


吸入型胰島素

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人需要挨許多針,因此一直以來都有為這群患者開發一種吸入型胰島素的需求。2006年,Exubera是率先打入美國市場的產品,但它的成本太高、吸入器過大,因此賣得不好,很快就停產了。然而,根據富比士雜誌八月份的報導,對於這項可行的產品仍持續開發當中。Mannkind公司就有一項名為Afrezza的吸入型胰島素產品,目前已完成第三階段的臨床測試,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這項胰島素仍有待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核可。也由於吸入器相當小,該公司將其稱為「夢想舟」(Dreamboat)。


糖尿病藥丸

同一時間,全球最大的胰島素產品銷售商Novo Nordisk,與另一家規模較小,總部設在以色列的公司Oramed Pharmaceuticals都在開發第一型糖尿病的藥物。但根據NewsMaxHealth.com網站,兩家公司距離藥物核可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Novo Nordisk公司糖尿病研究主持人Peter Kurtzhals預估十年內能夠完成。然而,胃在幾秒之內就會摧毀胰島素,因此關鍵在於創造出能夠較慢被分解的分子。Kurtzhals表示:「這類的計畫風險仍然很高,但成功的機率已顯著提升。」


再也不用打抗過敏針?

對那些有嚴重過敏症狀而正在接受定期注射治療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在十二月核可了Oralair與Grastek這兩項舌下含片,這兩項藥物在歐洲早已行之有年。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報導,基本上這些治療方法,是透過訓練免疫系統不要對特定過敏原產生反應的方式,來產生療效。WTOP廣播電台的Paula Wolfson提到,這些藥片對於花粉、塵蟎、貓的毛屑、草等過敏原有效,但是否最終也能開發出對抗食物過敏的類似療法呢?


流感疫苗貼片

就像Kendall,其他研究者也正在探索透過貼片來投藥、接種疫苗的潛在可能性。在2012的這篇文章中,美國國立過敏暨傳染病研究院撰寫了有關皮膚滲透貼片輸送流感疫苗的內容。到目前為止,這項由喬治亞理工學院與艾默理大學的科學家所開發的貼片,顯示能對老鼠產生效用。事實上,透過貼片接種流感疫苗的老鼠,比那些透過注射接種流感疫苗的老鼠,擁有對抗流感病毒更強的能力。在接觸的四天後,透過貼片接種疫苗的老鼠,清除肺部流感病毒的能力是其他老鼠的1000倍,此種疫苗接種的功效在四周後依然相當顯著。 你是否也畏懼注射針呢?以上有沒有哪一種療法相當吸引你呢?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1/14/7-ways-scientists-are-attempting-to-move-beyond-needles/

撰稿:Tina

擺脫單身危機,你可以更挑剔一點

$
0
0

有句話說:「真愛總在不經意時出現。」

無論你同不同意這句話,這年頭如果過了三十歲,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另一半,不管是因為對交往對象的要求太高,還是尋尋覓覓始終沒找到對的人,單身男女很容易就此被標上「剩男」、「剩女」的標籤,也許你覺得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精彩,但恐怕也有不少人內心焦急,深怕等不到真愛來敲門。

資深記者艾咪.韋伯(Amy Webb)過去認為,至少要交往六個月,同居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確定對方是自己的理想伴侶。如此一來,從開始計畫到結婚,大概需要花上五年的時間,這對一般人而言實屬不易,在結束了幾段無疾而終的戀情之後,韋伯也了解到這麼做是行不通的,計畫終究是趕不上變化。

Amy Webb

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肯定有許多人覺得是當事人太挑剔,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但找對象要是有這麼容易,線上交友平台、電視交友節目也就不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人加入網路交友的行列,反應之熱烈,連帶交友網站的母公司都能夠掛牌上櫃,也算是另類商機。


為你的對象打分數

然而,光是仰賴電腦公式運算來媒合對象,真的可以順利找到屬於你的靈魂伴侶嗎?撇除網路交友可能遭遇詐騙的風險不說,電腦是根據每位會員所登錄的基本資料來進行配對,這些表面的特質往往只呈現出一個人美好的一面,兩個人可以擁有共同的興趣、類似的習慣,但個性也許截然不同,甚至連互補都稱不上,況且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在網路上坦承自己真實的一面,要找到合適的對象還真是不容易。套句韋伯的話:「我又不是要找筆友,我是要找老公。」尋覓的是往後要朝夕相處的人,當然無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便選選就好。

Amy Webb

網路交友猶如大海撈針,韋伯也碰了幾次釘子,但也因此讓她決定反其道而行,與其坐等電腦系統幫你媒合對象,還不如把交友網站當成資料庫來使用,自己篩選對象。她列出自己所有的擇偶條件,並根據這些條件建立起一套記分系統,至少要在這套系統當中獲得700分的對象才有回覆的必要,達到900分才會約出來見面,達到1500分者才有考慮正式交往的可能。


想在網路上爆紅,你需要一點訣竅

當然,在你挑人的同時,別人也是如此挑你,你感興趣的對象,可不見得會對你感興趣!於是,韋伯為了調查自己的「潛在競爭者」到底有哪些特質,在交友網站上建立了幾組假帳號,做了一番資料的收集與歸納。

她發現在交友網站上特別受歡迎的人,其實資料寫的並不多,內容也不會太具體,但使用正面的字眼絕對是個關鍵,這大概就是所謂朦朧的美感吧!太過絕對反而容易使人卻步,先讓人感覺容易親近,才有後續接觸的機會。此外,人是視覺的動物,在個人檔案放上合適的照片肯定能為你的人氣加分不少。韋伯根據這幾項原則,在交友網站上設計出了所向無敵的「超級個人檔案」,頓時成為網路上最熱門的人。

Amy Webb

只需要一些小巧思,就能讓人在網路世界變得更受歡迎,這固然是網路的優點,也是缺點,我們不應太過掉以輕心。不過話說回來,吸引再多人還不如好好遇上一個對的人,在縝密的計算與堅持下,韋伯最終找到了合適的伴侶,享受著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誰能說太挑剔不好呢?只要挑剔得很有原則,照著自己的規則走,不只是愛情,所有你想達成的目標,都將有個圓滿的結果。


撰稿:Tina

讓企業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專家

$
0
0

現今社會除充斥著營養不良、水源短缺、氣候變遷、治安不好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外,企業的存在價值也開始被社會檢視,例如:前陣子引起全民恐慌的黑心假油事件。

傳統以「不斷成長」為思想基礎的資本主義模式,已開始受到新思想的檢視。無論在個人修養、企業組織,乃至自由市場,都開始吹起了一股以價值觀為訴求的浪潮。這股新的潮流不再為求經濟效益而破壞環境或傷害社會,而是投入保護地球、重視個人價值觀的新趨勢。

當我們試圖解決社會問題時,一般都會想到要由非政府組織(NGO)、公部門或是慈善團體去解決,但哈佛大學教授及策略大師Michael Porter指出,透過這些組織去解決問題的進展太慢。太慢的原因在於他們創造出來的規模沒辦法擴大,而無法擴大的原因在於資源不夠。


企業是資源的來源

在眾多的組織形式下,唯有企業能創造資源。企業只要滿足了市場需求,便能產生利潤。而Michael Porter稱這樣的利潤是一種魔法,因為一旦企業的作為有所獲利,就能擴大此作為的規模。

Michael Porter


新思惟:利潤來自於解決問題

在傳統的思維裡,企業為了創造更大的利潤,造成許多環境汙染與破壞,而企業這樣的獲利方式所造成的後果,就是社會大眾對於企業的反感。

Michael Porter提出新的思惟,企業的利潤應產生於解決社會問題,尤其當我們不是從短期來看時。舉例來說,陶氏化學公司引領遠離反式脂肪的革命,並且開發創新產品。現在有許多的機會讓企業能夠影響並解決這些社會問題,而這些機會同時也被稱為「商機」。

這個用資本主義的頭腦,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方式,被Michael Porter稱為「創造共享價值」,原文是Creating Shared Value(CSV),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資本主義,用來滿足重要的需求,而非只透過企業間不斷的競爭來獲利。


CSV V.S. CSR?

你或許有聽過CSR(企業社會責任),但CSV和CSR有何不同呢?根據《天下》雜誌報導,Michael Porter認為CSR的理念,主要聚焦於企業「降低」危害、有「責任」要將盈餘回饋社會,但這僅是富人捐錢的所得重新分配,與企業核心業務並沒有連結。若企業可以利用資本主義的原則,幫助社會解決問題,打造「社會企業」,既能為社會問題創造更多價值,又能從商業模式中獲利,達到真正的雙贏。

以向小農採購農產品為例,CSR的做法是向農民購買產品,確保農民有較好的收入;CSV則是幫助農民改善產量、品質和價格,不僅讓企業能以合宜價格買到高品質的東西,農民也有實力拓展自己的事業。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民主、市場經濟、公民社會的時代,此時的資本主義已背負太多負面印象,企業應善用商業的機制,提升自己幫助社會的力量。

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一些例子是透過共享價值來獲利的企業,為了要使這個理念更加廣布,我們必須讓企業改變看待自身的方式,同時也需要大家改變對企業的看法。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改變世界。人要回到靈魂的深處,探討生命的意義,化為一種行動。


撰稿:黃曼

科技,讓看不見的世界更美好

$
0
0

每一位站上TED舞台的講者,背後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Ron McCallum當然也不例外,全盲的他並沒有因為看不見台下的觀眾而心生畏怯,他走上TEDxSydney的舞台,不僅只是要分享自己的故事,還要藉這個機會,向幫助過他的人表達由衷的感謝。

現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主席的Ron McCallum,由於早產的緣故,他一出生即患有晶狀體後纖維增生症 (retrolental fibroplasia),導致雙眼失明。失去光明世界的他,生活免不了諸多不便,就連一般人習以為常的行為也變得異常困難,McCallum永遠也忘不了小時候母親對他說:「親愛的,你要記得,你看不見,你無法感觸到圖片與頁面上的印刷。」這對熱愛故事、渴望閱讀的McCallum而言,是多麼殘酷的事實。


不用眼睛閱讀

學會點字技巧,雖為他黑暗的世界開啟了一扇窗,但這扇窗並無法讓他隨心所欲地徜徉在書本的世界,因為他必須仰賴志工謄錄書本、打印點字,這多少限制了他所能閱讀的範圍,並無法滿足一個熱愛讀書的人求知若渴的欲望。 隨著錄音機問世,McCallum終於不再只能靠著有限的記憶力來消化這些知識,他可以錄下親友為他朗讀書籍的聲音反覆聆聽,並且仔細琢磨書本中的每一個細節,有了錄音機的輔助,讓他距離完整的閱讀世界又更近了一些。

Ron McCallum

1987年,McCallum買了第一台盲人專用電腦,儘管這台電腦所費不貲,內建記憶體的容量又非常小,但它具備語音合成器,能夠讀取所輸入的內容,也就是說,McCallum能夠透過這台盲用電腦,聽取自己之前寫的東西,過去只能憑記憶在腦中拼湊的文字片段,因為有科技的輔助,能夠分毫不差的再次展現在面前,並幫助他完成了第一本著作。

Ron McCallum


科技讓生活更好,卻也讓心更寂寞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光學字元識別、JAWS螢幕閱讀器等輔助系統陸續出現,McCallum越來越不需要仰賴他人的協助,想讀什麼書都能自己來,只要放上掃描器一掃,就能透過識別系統將書上的一字一句讀出來;網頁上的資訊,也能透過螢幕閱讀器將文字轉換成聲音,立即讀取。就算眼睛看不見,也能毫無時差地接收第一手資訊,無怪乎McCallum認為,電腦改變了在座所有人甚至全世界的生活,但是電腦對盲人生活的改變,遠大於其他人。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是一家知名手機大廠的廣告標語,但別忘了,科技終究無法完全複製人性,取代人類獨一無二的特質。科技讓盲人擁有更好的生活,他們不需要依賴他人就可以獨力完成的事情變多了,他們不再需要為了自身的不便而去討好他人、請求別人的幫忙,但就像Ron McCallum所說的,透過機器閱讀,其實是個非常寂寞的過程,缺少他人為你朗讀時的那種親近與溫暖,而這正是科技的侷限。

科技雖為盲人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但仍存在許多有待克服的障礙,像是缺乏統一的網頁格式,使得如JAWS這類的螢幕閱讀器無法在所有網站上正常運作。此外,對有聲書著作保護權的限制,也使得有聲書的跨國出版與使用困難重重,阻礙了許多盲人讀書的機會。

當然,在全世界三千多萬名全盲的人當中,走在科技革命浪潮前端的McCallum是幸運的,上帝為它關上了一扇窗,卻沒有關上他與世界交流的機會。失去雙眼,並沒有擊潰他對生命的熱情、阻礙他追求人生的目標,相反地,他甚至做得比許多人還要好。

如果,這世上所有的缺陷與不完美,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那麼我們是否能像McCallum一樣樂觀面對?


撰稿:Tina

想創造商機?給員工更多主導權

$
0
0

現在,有兩種編輯百科全書的方法,讓你來預測看看哪一種方法會成功?

第一種,以最好的獎勵,聘請一群專家撰寫內容,並組織一群管理人才,讓整件事能在預定的時間和開銷範圍內完成。第二種,所有人純粹為了興趣而做,沒有任何獎懲,也完全不強制。上述方法,你認為哪種可行?

如果在十年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絕對會預測成功的是第一種方法,而採取這項作法的,便是一九九零年代中期,微軟所籌備的Encarta數位百科全書;但真正的結果卻跌破了專家眼鏡,十年後,成功的竟然是免費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

個人事業發展專家Dan Pink認為,這個例子可以以小見大,看見當今企業管理運作的盲點──過於著重獎懲的「外在動機」,反而忽略了強調自主性的「內在動機」。


獎勵無助於思考與創意

你可能聽過「蠟燭難題」這個實驗,實驗人員引領一群人進入房間,給他們每人一根蠟燭、一些釘子和幾根火柴,要求他們把蠟燭黏到牆壁上,但不可以有蠟油滴到桌子上。想想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Dan Pink

有人試圖用釘子把蠟燭釘在牆上,也有人拿火柴融掉蠟燭的邊,滴出蠟油,將蠟燭黏到牆上,但這兩個方法都失敗了。過了幾分鐘,有人找到答案了!只要拿裝釘子的盒子作為蠟燭的平台,並將它釘在牆上,就能解決這道難題。

Dan Pink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跳脫原本對工具的認知,也就是「功能固著」的心理障礙,將原本用來裝釘子的盒子,轉換成為蠟燭平台。

這項實驗被一名科學家運用至測試獎勵對人的影響。他找來兩批人,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解決難題的時間會被統計下來,作為這項實驗的解決時間平均值,實驗組則是給予獎金,最快解決問題的前四分之一人可以獲得五塊錢,其中的第一名還能拿到二十塊錢。

實驗結果顯示,有獎勵的實驗組時間比對照組慢了三分半鐘,多次重複實驗,結果依舊未變。這聽起來很沒道理,畢竟在商業社會自由市場機制的思維下,我們普遍認為如果希望別人表現更好,就要用獎金、分紅、給他表演機會等獎勵方式來激發人的動力,但這項實驗推翻了這個論點,證實獎勵不僅無助加速思考,甚至反倒弄巧成拙,阻礙人的創造力。


獎勵有效是因為制度規律

你可能會問:可是有時候獎勵確實能激勵人做得更好不是嗎?事實上,那是另一種狀況。實驗團隊後來又做了一個相似實驗,這次做了些微更動,將原本放在盒子裡的釘子拿出來。

Dan Pink

實驗結果顯示,有獎勵的一組贏得很漂亮。Dan Pink認為,在這裡獎勵之所以發揮功效,是因為「因果」式的獎勵促使我們收縮視野、聚焦思想,並掌握明確的工作目標,在依循成規中得到應有的獎勵。然而,真正的事實是,大部分的工作並沒有清楚的規則和單一的答案能因循守舊。也就是說,「因果」式的獎勵並不適用於現代商業社會。


自我主導才是新的企業管理模式

既然金錢的獎勵會對整體表現造成負面影響,那麼多數企業可能得重新思考這種糖果與鞭子的獎懲制度究竟適不適用於當今的社會。

Dan Pink表示,研究行為動機的科學家認為,增加自主性、掌握度和使命感三項內在動機就是個不錯的激勵方式──讓人主宰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並能不自我設限,期許做出更大的貢獻。3M、Google等公司都是給予這三項自我主導的極佳範例。

過去,Google有個著名的制度「20%時間」(20 Percent Time),員工能用五分之一的時間自由發揮,在這段時間內,他們擁有工作時間、內容、技能、團隊歸屬等所有自主權。可別小看這個制度,我們所熟知的Gmail、Orkut、Google新聞等公司高達半數的收入來源,都是在五分一時間中誕生的。

另一個更具革命性的例子是由美國的顧問專家創造出來的ROWE(Results Only Work Environment),意思是「只看結果的工作環境」,員工沒有工作時間表,完全以意願選擇是否要待在辦公室,只要工作能如期完成,時間、地點或是如何工作都不是問題。現今,已有十多所北美公司採用此制度,Rowe不僅有助於公司整體生產力上升,也促使員工更加投入、獲得更多滿足,人才流失更因此降低不少。


我們需要解決更多的蠟燭難題

傳統以因果式獎勵來激發人的外在動機並非全然不重要,但給予員工自我主導權、增進對工作內在動機的觀念,早已是科學上公認的事實。然而,現今的企業多未採行這項觀念,這只會更加限制人的創意與思維。

如果希望人能對工作感到更有意義和動力,勢必要將科學所知在企業中付諸實際。如此一來,我們才能解決更多的「蠟燭難題」,或許,更能因此在不遠的未來,改變世界。


撰稿:Birdy

女兒最棒的禮物-爸爸顧問團隊

$
0
0

想像你正值不惑之年,事業飛黃騰達、家庭圓滿幸福;此時,醫生的一通電話打來:「檢測結果顯示,你的腫瘤,是惡性的。」癌症就這樣大剌剌地入侵你的美滿生活,被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懾不已的你,會選擇在人生的最後完成什麼事?

Bruce Feiler

2008年,知名作家Bruce Feiler撰寫的旅遊書被翻拍成電視劇、雙胞胎女兒剛滿三歲,他卻突然被診斷出右大腿長了一個骨肉瘤,一種十分罕見的症狀,美國每年只有100位成人患病。對於這樣的打擊,Bruce並不害怕死亡,而是滿腦子想著:「我沒法參與女兒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了,怎麼辦?」

當晚,兩個女兒興奮地跑到門口迎接他回家,手舞足蹈她們自創的舞蹈,轉呀轉、繞呀繞,最後兩人跌在地上笑倒成一團,看到眼前的天倫之樂,Bruce強忍著即將離開她們的傷痛,想出了可以永遠陪在女兒身邊的方法──成立一個「爸爸顧問團」。


最強大的「爸爸顧問團」

Bruce決定找六個值得信賴的男人,陪伴他深愛的女兒們成長,讓她們的人生路上,永不缺席「父親」。然而,要成為顧問團的成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必須是「朋友」而非家人,因為家人原本就會在身邊
2.必須是男性,以扮演父親的角色
3.每個「爸爸」和Bruce的個性都要有部分重疊,才能完整替代Bruce。

根據這些條件,Bruce找到了六位好友,他寫了六封信,逐一拜訪他們,親口念信給他們聽,希望每一位都願意成為女兒們的「爸爸」。


勇敢地走向那頭牛

其中一位是Jeff Schumlin,Bruce在學生時代到歐洲旅遊的嚮導,旅遊的某天深夜,他們離開旅館,走在一群牛隻旁,他問Bruce:「嘿!你有沒有試過推倒一頭牛?」Bruce表示疑惑,他又接著說:「牛是站著睡的,你只要從下風處繞過去,推一把,牛就會啪一聲跌到泥巴裡。」他們最後並沒有害無辜的牛隻跌倒,但Bruce對Jeff驚人的觀察力和好奇心印象深刻。

Jeff在了解病情及被交付的任務後,止不住男兒淚,哽咽地答應了Bruce,成為爸爸顧問團的第一位成員。兩位眼眶泛紅的男人,在字字句句中顯現了無盡的愛和勇氣:

Bruce:「假如你要給我女兒一個建議,你會說什麼?」

Jeff:「我會告訴她們,要當一個旅人,不要當一個遊客。走下公車,看看不一樣的事物──不要害怕走近那頭牛。」

Bruce:「假如十年後,我的女兒第一次出國旅遊,但我己經不在了,你會對她們說什麼?」

Jeff:「我會說,妳們對一趟旅程,應該抱著孩子對泥坑的態度,妳可以彎下身來看自己的倒影,妳可以用手指去泛起一陣漣漪,或者是縱身跳進去,親自去體會那感受、那氣味。

Jeff眼中閃爍著光芒,侃侃而談他的人生觀,Bruce知道,Jeff是爸爸顧問團的不二人選。


打破那道隱形的牆

另一位是David Black,Bruce的出版經紀人,一位接電話時會用不雅文字問候你,同時也會在家做烘焙的真性情男子。出版經紀人,是一個幫助作家完成出書夢想的工作,David能夠教導女孩們堅持夢想,從挫折中站起,不忘初衷。

Bruce一樣問他:「假如你要給我女兒一個建議,你會說什麼?」

David:「要相信自已。」

Bruce:「但我今天來找你,其實我一點都不相信自已,我四處碰壁、遭受打擊。」

David:「我可沒看見什麼牆壁。」

人之所以舉步不前,時常是因為自我設限,猛烈打擊你的,不是現實的瓶頸,而是不相信你的自己。Bruce十分肯定,David會讓他的女兒們不懼面對困難,想盡辦法克服難題、絕不放棄。


人人都會死亡,但不是每個人都活過

在尋找「爸爸顧問團」成員的同時,Bruce進行了四個半月的化療,再加上長達15小時的手術,包括在大腿植入金屬、切掉血管、分割肌肉,最後,Bruce成為醫學界裡,成功在這項艱困手術下存活的第三位幸運兒。

Bruce曾問他的外科主治醫生Healey:「若我的故事能給我的女兒一些啟發,你會跟她們說什麼?」

Healey回答:「我會告訴她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死亡,但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我希望她們去體驗人生。

經歷了這樣的逆境和轉折,我們慶幸Bruce的寶貝女兒們依舊能夠投入爸爸溫暖的懷抱,也同時謹記「爸爸顧問團」的人生智慧──不畏未知,打破恐懼之牆。


撰稿:Maureen


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
0
0

想像一下,如果你搭乘了時光機回到西元1411年,那麼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或許是東方的璀璨文明、明朝北京正興築紫禁城的場景、鄂圖曼土耳其人正進逼君士坦丁堡。相反的,若是你身處西歐,你將發現這個地區才剛緩慢地從黑死病的噩夢中漸漸恢復;而北美洲則仍處於無政府的蠻荒狀態。

那時,若是斷言西方世界將在往後五百年支配全球,這種想法根本將被大眾視為天方夜譚。然而就在今天,它居然成了事實。

專長貫通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的哈佛大學教授Niall Ferguson 在演講中指出,西方之所以成為全球霸權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具備六個由制度、相關觀念及行為構成的複合物。以目前流行的電腦行銷術語來說,它們是六項殺手級應用Apps。


西方的六大殺手級Apps

一、競爭:西方的政治與經濟生活去中心化,使得每個王國或共和國宛如多家公司一樣彼此競爭,進而使民族國家與資本主義獲得發展的平臺。

二、科學:十七世紀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的重大突破都發生在西歐。這是一種研究、理解,最終能改變世界的方式,它使西方在軍事(及其他事物)上取得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巨大優勢。

三、財產權:以法制保護人民的所有權,以和平方式解決人民的財產爭端,並且為最穩定的代議政府形式奠定基礎。

四、醫學:科學的一門分支,大幅改善了人類的健康與預期壽命,這項進展始於西方社會,而後擴及到西方的殖民地。

五、消費社會: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具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也就是說這項App總是引發世界其他地區爭相下載。就連那些明確反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也無法完全排除消費社會。

舉消費社會中的「服裝」來說,服裝其實是西化的核心,因為被史家稱為「工業革命」的經濟大轉變就是從紡織業開始。從現今大部份的世界,人們穿著相同的牛仔褲、運動鞋和T恤就可以看出消費社會的影響力。

六、工作倫理:一種可以追溯到基督新教的道德架構與行動模式。新教不只讓西方努力工作,還讓西方懂得儲蓄與閱讀。


殺手級Apps是共享資源

然而Niall Ferguson指出,由於Apps是可以被下載的,使得西方正在喪失對這六大利器的壟斷。舉例來說,現今,平均每位台灣人比德國人多工作一千個小時。除此之外,上海學生的數學成績大幅領先於英美學生,而從創新的程度來看,中國申請的專利數也即將超越德國。由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西方主導的地位即將終結。


文明可能轉眼就崩解

Niall Ferguson認為科爾的這幅關於文明生命循環的〈帝國的演進〉存在著瑕疵,他指出歷史不是如此運作的。歷史是沒有節奏的,有時幾乎靜止,有時則劇烈加速,西方世界可能轉眼之間就崩塌了。

Niall Ferguson

文明,是一種複雜的適應體系。在適應的過程中,或許會在無意間進入一段明顯均衡的時期。但是一旦失衡,文明可能轉眼就瓦解。

而身處於「崛起東方世界」的我們,在共享西方殺手級Apps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些Apps是否與我們的「手機」相容。另外,我們是否也擁有自己的殺手級Apps?

若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人,可以看Niall Ferguson寫的《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撰稿:黃曼

戰勝癌症的美麗舞者

$
0
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在2012年有一千四百萬件癌症案例,八百二十萬人因此死亡。你是否也發現,身邊不時傳來親友或鄰居罹患癌症的消息?好消息是,癌症至今已非不治之症,及早發現即可儘快進行治療,除了放射線和化療的療程之外,印度舞蹈家Ananda Shankar Jayant在對抗乳癌時,用思想、意志和舞蹈,成為戰勝癌症的勇敢鬥士。

Ananda Shankar Jayant


從舞蹈天堂落入疾病煉獄

Ananda從四歲起就向媽媽學習印度古典舞蹈,舞蹈對她而言不只是自小生活的夥伴,更是她的靈魂導師,在四十年的人生路上陪伴她到世界各地演出,Ananda更在2007年獲得由印度政府頒發的民間四大獎之一「Padmashri」,肯定她對藝術的貢獻;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完美順遂的時候,她毫無預警地在2008年被告知罹患乳癌。

作為舞蹈家,詮釋九種情感,如憤怒、勇猛、 厭惡、幽默和恐懼等並非難事,「但直到那一刻,我才體會到什麼是恐懼。」Ananda神情凝重地說。癌症,一位不受歡迎也沒被邀請的對象,將一輩子跟隨她,Ananda認為自己不能再選擇想要的人生,排山倒海的無力感使她淚流不止。


浴火重生:帶著枷鎖跳舞的女人

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刻,Ananda的丈夫溫柔地告訴她:這只是一個障礙,一項在治療中必須跨越的關卡,未來,妳將恢復一如往常的優秀。這番話使得Ananda有如大夢初醒,她的確不能決定人生中發生的事,但她能選擇她的思想與意志,再將抽象的意念,在舞蹈的優美步伐中呈現出來。

然而,這段抗癌與堅持跳舞的歷程之苦,遠遠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

Ananda Shankar Jayant

「當你在三天內從美麗變成禿子,你要如何保持開朗?當身體不斷被化療侵蝕,你要如何不被沮喪打敗?當爬幾階樓梯都是折磨,你要如何連續跳三小時的舞?」

Ananda字字句句道出一路上的艱辛,每個步伐都將造成身體的痛楚,也同時啃食她堅強的意志,但她努力地重頭學習、重新組合自四歲以來被教導的各種舞步,並不斷擦乾淚痕,繼續舞出自我。


重現Durga──眾女人之母、無懼之神

Ananda Shankar Jayant

Ananda在舞蹈中逐漸走出癌症的低谷,並從印度教的眾女人之母、無懼之神Durga身上找到心靈支柱,為她的舞蹈注入了新靈魂。女神Durga是美麗及勇氣的象徵,帶著細緻的妝容、精緻的頭飾,騎在獅子上,利用她獨有的十八雙手,馳騁戰場、對抗邪惡勢力。

Ananda Shankar Jayant

Ananda將Durga的每一項特質、每一處的細微變化,內化成新的自己,「Durga存在於我體內,支配著我的內在潛能,讓我能夠用自己的力量恢復健康的身軀。」她和Durga融為一體,癌症對她而言,變得不足為懼。她在演講說道:我成為馳騁在癌症戰場上的無懼勇士,我不只是癌症倖存者,我是癌症鬥士。

人生的際遇,變化莫測,不論你遇到的是身體或心理上的難題,都該謹記Ananda的精神,用意志力突破困境,打贏你的每一場戰爭。


撰稿:Maureen

別被網路牽著鼻子走

$
0
0

身處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你是否能想像沒有網際網路的世界,究竟長什麼樣子?

比起離群索居,多數的人或許更害怕沒有網路的日子。想寫信問候朋友,卻沒有電子郵件;想查資料,卻沒有Google搜尋引擎;想了解朋友近況,也沒有Facebook可以追蹤好友動態;想打通長途電話,更沒有Skype網路免費通話;當然,也沒有Line讓你跟好友互傳即時訊息。光是想像這樣的生活,大概就有不少網路重度使用者已經覺得自己彷彿回到原始人的時代,美好的世界崩塌了大半。

的確,我們的生活與網路越來越密不可分,以台灣為例,根據資策會2012年的「臺灣家庭寬頻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家戶連網率高達83.2%,觀察過去幾年的調查結果,甚至可以發現這項數據有連年上升的趨勢。網際網路發展速度驚人,快得讓人幾乎忘了它是在1990年代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出現後,資訊網路的世界才開始有大幅的進展。換句話說,網際網路的概念存在這個世上也不過幾十年而已,如果將時間倒回三十年前,就連電腦是什麼?恐怕絕大多數的人一點概念也沒有。


使用網路,你也在見證歷史

Danny Hillis

事實上,我們不只是網路的使用者,更見證了它的發展與蛻變。從冷戰時期美國國防部為了軍事用途而著手開發,到如今成為全球緊密連結的同步系統,網際網路不管在規模,還是使用人口上,都已遠遠超出其原本的設計,達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境界,發展至此,就連電腦科學專家Danny Hillis都認為,沒有人真正完全了解現今的網路科技,它已成為一個巨大的不穩定系統。

就跟沒有人能夠真正掌握市場的全盤運作一樣,人們對網際網路的了解也是如此有限,就算擁有再多的資訊科學知識,也摸不透網際網路的完整面貌,甚至是它對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在這個什麼都可以納入網路的世界,相機可以結合Wi-Fi,讓你照片隨拍隨傳;記憶卡也能結合Wi-Fi,馬上將資料轉存至其他電子設備。但是,當我們的生活更加網路化,一切看似越來越便利的同時,人們是否有想過,如果哪天網路徹底停擺,該怎麼辦?


網路雖然脆弱,卻比飛彈還可怕

這個問題影響層面之廣,小至影響我們生活的便利性,大至涉及國防問題,這個年代要攻擊一個國家,癱瘓該國的網路可能比佈署飛彈更有效,電子戰恐怕才是國防最困難的挑戰之一。網際網路為人類社會帶來各種可能性,但看似完美的背後,其實潛藏著危機,它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脆弱。正因如此,Hillis認為我們迫切地需要一個能夠替代網路的計畫,一個能夠在網路癱瘓停擺時還能夠獨立運作的備援系統。

對於經濟脈動,政府與投資者也許都還有一定的敏感度,但對於網路系統的安全,也許我們防得了病毒、駭客、惡意程式,卻不見得能及時應對網路的完全癱瘓,顯然,我們沒有足夠的警戒心,過於樂觀地沉溺於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卻從未思考過如何避免這樣的生活毀於一旦。

就Hillis的角度看來,技術上要發展一個替代網路的計畫並不困難,甚至所需耗費的成本也沒有想像中高,只要善加運用現有的光纖電纜、無線網路設備,也許就能打造出一套新系統。然而困難的是,如何讓大眾正視這個問題,了解到沒有替代方案的嚴重性,進而下定決心建立起共識,鼓吹一套超越網路的系統誕生。

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沒有人開第一槍,掀起大眾對某件事情的關注,重要的社會議題很可能就此沉寂,導致錯失改變一切最好的時機。網路的脆弱性就像一顆未爆彈,打從開始蓬勃發展之時就已存在,只是我們始終不願用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而已。這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情況,人不定然能勝天,但我們仍應該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試著反省生活中好與不好的一面,看見侷限,進而突破侷限、超越障礙,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態度,不是嗎?


撰稿:Tina

兒童總統

$
0
0

 Kid President

羅比.諾瓦克(Robby Novak)看起來就像個普通的11歲小男孩,有著爽朗笑聲,卻不太能靜下來。不過,他可是Youtube影音平台上的超級巨星,這位精力充沛的小學生,9歲起就和他的姐夫合拍了一系列激勵人心的影片。這些影片在網路上竄紅,並因此讓羅比登上今日雜誌(Today),有機會採訪搖滾天后碧昂絲、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人,他甚至還在紀念金恩博士演講五十週年的華府大遊行中,向群眾發表演說。


Kid Presiden

如果你有看過羅比的影片,你可能會知道他有個封號,叫「兒童總統」(Kid President)。羅比以兒童總統的身份,在他小小的總統辦公室裡,向大眾宣揚他的理念。他認為生命是一場派對,人應該變得更好,而且要用對待壽星的方式對待他人。影片中,羅比一身時髦的西裝和紅色領帶,他無窮無盡的熱情與一流的舞技,相當有感染力。

羅比之所以能在網路上爆紅,多虧了他的姐夫,也是幫他拍攝影片的布萊德.夢塔格(Brad Montague)。布萊德認為大家應該多注意小孩子想說的話,於是他們開始合作,在沒有豪華製片團隊的情況下,兩人拍攝了一系列的影片。影片推出沒多久,大家就發現,這個小孩的智慧,正是世界所需要的。兒童總統爆紅的影片「人小志氣高」(A Pep Talk from Kid President to You)在YouTube上有超過三千萬的點擊率,也被TED列入二月下旬的精選影片。


你可以為世界做更多

影片中,羅比以兒童總統的身份,發表了既好笑又激勵人心的演講。他提醒我們,人生短暫,因此我們不該浪費時間當個乏味、不懂和氣待人的人,也不該忽略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他說:「要變得無趣很容易,每個人都可以當無聊的人,但你可以做更多。」他在影片中還秀了舞技,並引用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詩句和旅行者合唱團(Journey)的歌詞。影片中最令人深刻的片段,大概是他說:「如果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當初放棄了會怎樣?他就不會演怪物奇兵(Space Jam)這部電影了,那你的怪物奇兵是什麼呢?當你變很厲害時,你會創造什麼東西呢?」

光在2013這一年,兒童總統就參與了許許多多的活動。他不僅在五十週年的華府大遊行中,得到向他的英雄—金恩博士致敬的機會,還和白宮合作,於愚人節當天在網路上惡作劇。另外,他也在世界人道主義日當天與聯合國進行視訊會議。他還親了碧昂絲;並透過推特活動,採訪創作歌手喬許.葛洛班。

兒童總統其實患有罕見的骨質疏鬆疾病—成骨不全症。他自出生以來,就骨折超過七十次,但是羅比和他的姐夫,並沒有在影片中強調這點,而是把焦點放在羅比天生的幽默、對舞蹈的興趣和演講能力。就像夢塔格在兒童總統的官網上寫道:「羅比激勵人心的地方,並非他的身體狀況,而是他的身體狀況根本沒有影響到他的發展。他經歷了很多事情,但他不只繼續向前走,他也繼續跳舞。」 羅比特別在百忙之中抽空,與TED分享他的看法。他希望大家保持樂觀的態度,並努力將世界變得更光明美好。另外,最近剛成為叔叔的他,也分享了照料寶寶的小祕訣呢!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2/14/a-chat-with-kid-president/

更多相關文章:http://tedxtaipei.com/2013/02/i-think-we-all-need-a-pep-talk/


翻譯:Raquel

不同語言創造不同行為模式

$
0
0

經濟學家Keith Chen在演講開始時提出了他的一項觀察,“uncle”這個字如果要翻成中文,你必須要有更多的資訊才能正確解讀,究竟他是基於血緣關係還是姻親關係的親戚?他是你父親的哥哥還是弟弟?有了這些背景,才知道該用中文當中的何種稱謂。

Keith Chen表示:「我必須知道這些背景,因為中文這種語言使我無法忽視這些訊息。事實上,如果我想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就必須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

這使得他開始思考:「在語言與我們的思考和行為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連結?」在這當中,Keith Chen特別想知道:「語言是否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決策呢?」

他設計了一項研究,試圖了解語言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儲蓄能力,根據他的研究結果,語言的影響可大了!

Keith Chen

英語屬於「強調未來性」的語言,這類的語言具有分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性質;而中文則是「較不強調未來性」的語言,這類的語言使用相同的時態來敘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事件。收集了大量的數據資料,並經過詳細的分析後,Keith Chen發現,語言差異竟伴隨著經濟層面巨大的差異。

使用「較不強調未來性」語言的人儲蓄的比例,比使用「強調未來性」語言的人高了三成。(如果收入維持不變,則到了退休年齡,使用「較不強調未來性」語言的人儲蓄的比例,只比使用「強調未來性」語言的人高25%。)Keith Chen認為,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更明確地區分「現在」和「未來」時,「未來」感覺特別遙遠,也因此我們比較沒有存錢的動力,容易滿足於眼前穩定的經濟情況。

這項研究只是個開端,探討語言與心理學、行為之間的關聯,這方面的研究多不勝數,以下有幾項非常有趣的例子。


語言與方向感大有關連

“Pormpuraaw”是澳洲的一個原住民聚落,在這個聚落,人們不會說:「某個物品在你的『左邊』或是『右邊』」;而會說:「某個物品在『東北邊』或是『西南邊』。」(此由Stanford大學心理學教授Lera Boroditsky所撰寫,刊載於華爾街日報。)根據Boroditsky教授的研究,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語言,是採取這類絕對的方式來表達,而不像英語採用相對感來表達。她寫道:「由於長期受到語言的影響,說這類語言的人特別有方向感,即使在不熟悉的環境,也能持續追蹤自身所在的位置。」在澳洲進行研究的旅途中,Boroditsky教授與他的同事發現,Pormpuraaw聚落的人,說著Kuuk Thaayorre語,不僅天生很有方向感,連依時間順序擺放圖片時,都會將圖片從東邊排到西邊。


「是誰打破花瓶」重要嗎?

在同一篇文章當中,Boroditsky教授提到,就算「花瓶破了」這件事是個意外,說英語的人通常還是會說:「某人打破了一個花瓶。」但是,講西班牙語與講日語的人則會說:「這花瓶自己破了。」

Boroditsky教授為此還提及她學生Caitlin Fausey的一項研究,當中提到,說英語的人比起說西班牙語或日語的人,更容易記得是誰不小心弄破了氣球、打破雞蛋或是在錄影機上打翻飲料。不僅如此,Boroditsky教授更主張,英語當中強調「主動者」的這項特性,與司法傾向懲治犯法者,而不是協助受害者恢復原狀有關聯。


語言影響你的辨色能力

正如同Keith Chen在他的研究當中所提到的,我們辨別顏色的能力,與我們描述它的方式有關。195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說蘇尼語(Zuñi)的人無法分辨橘色與黃色,他們無法辨別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而說俄語的人,則具有不同的字,可以區別淺藍色(goluboy)與深藍色(siniy)。根據2007年的一項研究,說俄語的人比說英語的人更能區別接近“goluboy”與“siniy”這兩種藍色之間的差別。


語言影響你的思維

Boroditsky教授在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裡寫道,希伯來文充斥著性別的標記;而芬蘭文則是完全不標記性別。1980年代的一項研究顯示,思維也深受語言的影響,說希伯來語的兒童平均比說芬蘭語的兒童早一年了解自己的性別,而說英語的人,認識性別的時間則介於兩者之間,英語標記性別的程度同樣也介於這兩種語言之間。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3/02/19/5-examples-of-how-the-languages-we-speak-can-affect-the-way-we-think/

撰稿:Tina

用數據看MOOCs

$
0
0

你知道什麼是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嗎?你有善用它的習慣嗎?無論你對它的看法為何,不可否認的是,MOOCs在過去幾年來確實有了很大的進展。

艾力克.庫薩可(Alex Cusack)是Moocs.com的特約寫手,他分享了這個展示MOOCs當前概況的資訊圖表。Moocs.com是一個專門提供所有MOOCs最新資訊的部落格,薩凱瑞.戴維斯(Zachary Davis)則擔任該部落格的編輯,他也是開放式線上課程網站edX的子網站HarvardX的製作人。

戴維斯同時也是位顧問,他常與公司、大學合作,規劃線上教育課程。他在諸多開放式線上課程網站,像Coursera、edX、Udacity和Udemy等都有修課甚至棄修的經驗,這些使用線上課程的經驗,讓他有許多感觸。他表示,當他發現自己可以免費、或是只花少許的費用,就能夠上史丹佛大學等級的課程,他簡直樂歪了,戴維斯過去在南加州的阿茲塞太平洋大學主修企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那麼戴維斯自己在製作MOOCs的資訊圖表時,有什麼發現嗎?舉個例子,他發現MOOCs最大的使用族群,是超過26歲、擁有大學學歷的男性。此外,雖然低度開發國家人民註冊MOOCs的比例相對而言很低,但仍然有超過兩萬位學生註冊。這些資料都尚未以紙本發行,就讓我們來先睹為快,跟上世界趨勢吧!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MOOCs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1/29/moocs-by-the-numbers-where-are-we-now/


撰稿:Raquel

怎麼吃,世界就長什麼樣子

$
0
0

現代城市生活便利,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能買到食物;想要下廚,就連街角的便利商店都能買到食材。人們早已被如此便利的食物取得方式給寵壞,而不再思考這些食物從何而來、如何來、要養活一整座不事生產的城市又得耗費多少能源?

「過去食物是我們生活的中心,現在則被邊緣化了。買賣食物曾經是社交活動的一部分,現在卻隱姓埋名。」《Hungry City》一書作者Carolyn Steel認為,人們之所以總是不信任、甚至浪費食物,是因為現代人無法體會人與食物、城市以及大自然的鏈結關係。當今許多環境、能源耗損的問題其實大都起因於太過便利的食物供應系統。


生活便利的背後代價

Carolyn Steel

隨著人類飲食習慣西化、對肉食的需求增加,據統計,每年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農作物是拿來餵養家畜,也就是說,隨著肉食主義者增加,我們也就相應需要更多農作物。Carolyn Steel表示這會是未來的大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改變飲食習慣,那麼在都市化與對肉類的消費需求共同增長的狀況下,光靠現有的農獲量恐怕難以餵飽六十多億個肉食動物。

人們想開發更多可耕地,反倒造成更多的環境災害,每年有一千九百萬公頃的熱帶雨林在消失當中、酸雨和過度施肥等因素使得土壤鹽化、不當的開發導致水土流失,食物又因長途運輸而耗能過度;儘管如此,人們卻不夠珍惜這些付出沉重代價的食物,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產銷過程中,有高達半數的食物會因即期或外型不符消費者期待等理由而被丟棄。

這些浪費當然不合理!原因在於地球上有十億人挨餓的同時,也有十億人過胖,人們不僅無法適當分配食物,甚至不去設法改變現狀,我們真正該面對的事實是:這個供給系統無法永久持續。


食物與城市的發展史

Carolyn Steel

其實,農業與城市是共生的,大約在一萬年前古老的西亞,農業與城市同時誕生於這塊肥沃月灣,有了足量且穩定的穀物供應,一座永久聚落才得以生成。當時的聚落結構緊密,以一座大型神殿為中心,周圍是農田,由中央集中祭神的農作物,再將剩下的穀物發還給人們。農業不僅養活了人的生活,也滋補人的精神。

Carolyn Steel

到了西元一世紀,人口大量成長,只靠農業已無法養活所有人。因此,羅馬便開始發展「古代食物道路」,藉由海運和軍事侵略以獲取更多食物。食物與城市的關係也從自給自足,演變成建立穩定的運輸路線。

Carolyn Steel

從十七世紀的倫敦地圖中,可以發現食物和道路的密切關係,像是麵包街、星期五街、穀物市場、家禽區……這是人們的生活圈,他們知道食物從何而來,也知道餐桌上的肉類來自幾天前市集的家畜。食物扮演著城市有機循環的一部分,然而,後來大量的鐵路鋪設讓一切都變了。

Carolyn Steel

這張圖描繪了1840年倫敦的景象,有了鐵路後,家畜會先在鄉村被屠宰後再運進城市。火車通行九十年後,倫敦人的食慾也不斷增大,光靠城市中的步行運輸已經無法滿足所有人。

Carolyn Steel Carolyn Steel

交通的便利大幅改變了取得食物的管道,人們開始每星期開車到郊區買回一周份的食材。不知不覺中,城市與大自然的關係已然變質。


建立有機的城市

「食物就是烏托邦的根本原則。」Steel認為所謂的烏托邦即是對田園城市的願景,這是一座半自給自足的城市,周圍圍繞著農田和鐵路,人們也樂於生產食物,時常呼朋引伴分享餐桌上豐收的成果。

但烏托邦的理念問題就在於那是個太過理想、抽象而不存在的地方,因此,Steel提出另一個概念「希托邦」(Sitopia)。「希托」一詞取自希臘文中食物的意思,「邦」則為地方。

加拿大的多倫多,就是希托邦的例子之一。這裡的人們,將食物視為生活與家庭的中心,食物的生產不再只是消費產品,而是當地的風景之一,甚至普及於人們生活中,成為社交重要的一環。Steel認為下一步便是將這些地方連接起來,讓城市成為生產架構中有機體的一部份。

Carolyn Steel

這張畫足以解釋未來的希托邦世界概念,如果城市細心照顧田園,那麼田園也會回過頭來照顧城市。每個人也必須了解食物不只形塑我們,也形塑了這個世界。「我們怎麼吃,世界就會像什麼。」重新改變我們對食物的思維,或許這就是讓這個世界更好的關鍵。


撰稿:Birdy


如何算出速配指數?

$
0
0

如果看過電影《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朋友們,一定對於交友網站的陶德印象深刻!故事一開始,他便向Walter Mitty詢問有做過什麼極為特別的事。但為什麼交友網站要問這個問題呢?

事實上,交友網站背後的設計是十分複雜的。OKCupid是美國最大的交友網站之一,其創辦人 Christian Rudder在這裡跟我們講解他背後的設計。他運用主修的數學,發展出「速配演算法」以算出這兩個人適不適合去約會。

演算法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它其實只是個一步一步、有系統地去解決問題的方法,且運用到的數學,只是由簡單的加法、減法和開根號所組成。但困難的是,要如何讓人類的吸引力變成電腦能運算的東西。Christian Rudder的方法是問問題,然而,問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解讀答案的方法也有很多,要怎麼才能精確的配對呢?

Christian Rudder


速配演算法

對於同一個題目,若兩個人回答相同的答案,像是「都喜歡看鬼片。」就是個不錯的配對。但如果問題是「你喜歡成為眾人的焦點嗎?」時,兩個人的答案仍然都是是的話,可能不會是個理想的配對。因此,OKCupid要求使用者不只回答問題的本身,同時也要回答他們對於另一半的期望。

Christian Rudder

另外,有些問題能代表一個人的特性,有些則無關緊要。像是有些人很愛乾淨,同時也要求對方與自己一樣;有些人則不在乎對方的衛生習慣。因此,OKCupid還會再詢問一個問題,也就是這個問題對你的重要性,選項從「不相關」到「非常重要」。

Christian Rudder

OKCupid會針對這三種問題的答案算出這兩個人的速配指數,並進行配對。

Christian Rudder

當然,有許多人會懷疑,用數學公式真的能找到真愛嗎?事實上,這些網站的目的只是幫助你展開第一步,接下來,真正的相處遠比這些數學公式要複雜得多。另外,OKCupid受歡迎的程度讓我們了解到,雖然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人們似乎能在科技的輔助下變得更加勇敢。因此,別忘了反問自己,在面對現實世界的考驗時,是否也能保有這樣的勇氣。

生活雜誌的精神「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撰稿:黃曼

創造雙贏的企業價值

$
0
0

上個禮拜,我們看到了策略大師Michael Porter的〈讓企業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他強調企業可以利用資本主義的原則,幫助社會解決問題,打造「社會企業」。此做法既能解決社會問題,又能從商業模式中獲利,達到真正的雙贏。

然而這次,我們聽到Michael Sandel教授的演講,他也同樣來自於哈佛大學,不過他是位政治學的教授,他所教授的課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其學生人數打破哈佛375年校史的所有紀錄。

Michael Sandel

Michael Sandel在TEDGlobal2013中提到,我們已經逐漸從「市場經濟」走向「市場社會」。其中兩者的差別是,「市場經濟」是個有價值的工具,用來有效的組織生產活動;而「市場社會」則是一個幾乎所有東西都能被買賣的社會,行銷與市場價值主導了生活各個層面。

「市場社會」導致了社會的不平等,因為當錢能買到的東西越多,富裕的重要性就越高。舉例來說,如果錢只是拿來購買跑車、遊艇,或是用來享受豪華假期,那它所造成的不平等就不至於那麼嚴重。但當金錢能夠用來支配生活的元素—高品質的醫療、高等的教育,選舉中的發言權與影響力,這時候金錢所造成的不平等便十分嚴重。也就是說,當所有事情被市場化後,不平等的問題便凸顯出來了。

擅長引導的Michael Sandel留給觀眾幾個問題 「在目前的民主社會,是否太多事物可供出售?」 「我們真的想要生活在什麼都能買賣的社會中嗎?」 「金錢和市場該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是否有些德行與公民利益是金錢買不到的呢?」

很明顯的,在面對「企業」這個議題的時候,Michael Sandel和Michael Porter持著不同的看法。Porter建議應由企業領導去解決問題,然而Sandel卻認為商業應該要保持在它原本的位置上。

在TEDGlobal2013上,這兩位Michael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辯論,儘管他們本身的立場不同,卻讓我們見識到偉大學者的胸襟。也許,沒有哪一個做法是絕對正確的,但我們能確定的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是他們共同的答案。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3/10/06/porter_sandel_debate/

撰稿:黃曼

別再忙著減肥了

$
0
0

根據友邦人壽2013年所發佈的「亞太區健康生活指數調查報告」,台灣想要減重的人口比例最高,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有77%覺得自己體重過重,希望可以再瘦一點,更有高達八成的成年人希望減重。不論是想要維持良好身材,還是為了健康著想,「減肥」儼然成為另類的全民運動! 肥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不僅容易引起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心血管疾病等症狀,身材肥胖又缺乏健康生活習慣的人,死亡率更是比生活習慣良好、體態勻稱的人高出七倍!隨著物質生活改善,精緻的飲食與舒適的生活環境反而帶來營養過剩、增加身體額外負擔等新問題。

sandra aamodt

肥胖問題的加劇亦成為各國政府棘手的挑戰,有的國家打算課徵「肥胖稅」,希望藉由提高甜食、汽水等產品的稅收,來抑制人民對這類易胖食品的消費;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也曾極力推動禁售大杯裝的汽水與含糖飲料,各種努力都只為了減少肥胖,改善人民的健康。


減肥成功?我們都誤會了!

然而,想要減重的你,是否經常覺得自己似乎「越減越肥」,好不容易瘦下來,沒多久卻又復胖?Sandra Aamodt試圖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剖析為何減肥容易失敗,結果顯示,這一切都是大腦作祟使然。

基本上,「吃多少食物」、「消耗多少熱量」決定了你的體重,能量的消耗與飢餓感之間微妙的平衡,是由大腦控制,並非由意識所操控。下視丘是人體的調節中心,具有幾十種控制體重增減的化學訊號,能夠幫助你將體重控制在一個固定值,但這個數值並不是絕對的,大概有5到7公斤的調整範圍。所以,當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時,身體就會依據所接收到的刺激做出反應,由大腦釋出訊號,調整飢餓感、活動量與基礎代謝率,使體重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sandra aamodt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重固定值,基準都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論高矮胖瘦,當你一口氣減下許多重量,大腦會誤以為你快餓死了,進而釋放飢餓的訊號、降低肌肉消耗的能量。根據哥倫比亞大學Rudy Leibel教授的研究,降低過多的體重,會抑制體內的新陳代謝,造成每天所消耗的熱量減少250到400卡路里不等,這相當於一頓大餐的熱量,也就是說,減肥成功可別高興得太早,你恐怕每天都得跟飢餓感對抗,而且還要少吃這麼一餐,才能繼續維持體重不復胖。


讓身體告訴你該吃多少

從演化的觀點而言,身體對減肥產生對抗性並非毫無道理。過去,飢荒的可能性遠高於糧食過剩,人類必須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多補充熱量,以抵禦下一次缺糧的考驗。但隨著現今外在環境的改變,大多數的人不再需要對抗惡劣的生存條件,肥胖久了,將會使大腦誤以為這才是正常的體重,進而造成體重固定值的變動,導致一朝肥胖,終身擺脫不了肥胖的窘境。

sandra aamodt

由此可知,減肥本來就不是長久之計,越減越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該怎麼做,才能維持健康又良好的體態?Sandra Aamodt建議大家:「讓飢餓感引導你的身體做最合適的判斷。」過去,無論是肆無忌憚地暴飲暴食,還是為了減肥逼自己餓肚子,人們總是靠意識決定該吃多少,但大腦只會依據身體狀況進行調節,無法光靠意識來瘦身,使得減肥反而造成反效果。

因此,傾聽身體的聲音,才是正確的飲食控制方式。感到飢餓的時候,就該吃東西;感到飽足時,就該停下來。不懂得適可而止,明明不覺得餓,卻因嘴饞而毫無節制地吃,攝取過多熱量,才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健康就是美

當然,讓飢餓感決定你的飲食並不容易,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與適應,這也許不能幫助你立即減掉體重,但至少保證你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久而久之,健康的身體自然能培養出良好的體態。

sandra aamodt

其實,過胖與過瘦都是種扭曲的美感,所謂良好的體態,並不是要每個人都瘦到像紙片人一樣,斤斤計較自己吃了多少東西,而是要攝取充分的營養,健康地活出自信與光彩。

人們總說,減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少吃多動」,我們不妨將其理解成「減少攝取多餘的熱量,多培養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不用刻意減重,你也可以展現奪目的光彩。


撰稿:Tina

字始字終,復刻千年之美

$
0
0

「你看過天書嗎?」

如果有人這麼問你,別懷疑,這可不是什麼玩笑話,臺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的回顧展,這是他首度在亞洲地區舉辦大型個展,展出作品包括聞名國際的《天書》。

北美館 徐冰回顧展:http://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495

《天書》如其名,果真令人猜不透、摸不著頭緒。結合漢字的偏旁部首、造字結構以及符號學的概念,徐冰自創了4000多個看上去極像漢字,卻又看不懂、讀不出來的假字。為了完成這部作品,他不僅要克服活版印刷的各種技術問題,還得花上一整年來雕刻文字、兩年的時間印刷裝訂,最終完成了這部一絲不苟的作品。

當然,《天書》之所以受人矚目,絕不只是因為那4000多個費解的文字,徐冰使用活版印刷,並按照古籍格式裝訂,這種對印刷細節的堅持,更為《天書》增添了幾分雋永的味道。


翻轉,沒有盡頭

chien-kuan-chang

談到「活版印刷」,日星鑄字行的張介冠老闆曾在TEDxTaipei「翻轉FL!P」年會下了這樣的註解:「印刷是一個不斷複製的過程,首先要有製作鉛字的銅模,才能生產出鉛字,有了鉛字才能印刷。這是一種複製,也是一種『翻轉』。

在電腦排版尚未問世的年代,鉛活字印刷曾經一枝獨秀,從鑄字、撿字、排版、印刷到裝訂,過程繁複、講究細節,更需結合多項工藝技術,是一項歷史悠久、需要時間沉澱的技藝。

然而,這樣的翻轉卻不敵時代的洪流,隨著電腦排版興起,產能有限的活版印刷面臨產業沒落的困境,傳統印刷廠紛紛關閉、轉型,連帶著生產印刷鉛字的鑄字行也跟著一家家關門。

曾經有人問張介冠:「全台最大的鑄字行都關門了,你們日星何時要關?」本著一股對印刷產業的責任感,張介冠堅持,只要台灣還有一家印刷廠需要用到鉛字,日星就會陪它走下去。但活版印刷業衰退依舊是個不爭的事實,這讓張老闆開始思索一個問題:「自己能為台灣做些什麼?」


漫長的鑄字之道

世上少了一套楷書字體好像沒什麼,但如果少了一套銅模,可能以後就沒有銅模,也就沒有鉛字了。」如果日星也跟著關門,那台灣就真的再也沒有鑄鉛字的技術了!為了保存這即將消逝的傳統工藝,傳承漢字文化,就算是咬牙苦撐著鑄字行,張介冠仍堅持復刻這些鑄造鉛字的銅模(又稱復刻計畫),並為台灣建立一家「活版印刷工藝館」。

這項計畫雖深具意義,卻也工程浩大、困難重重,復刻銅模之前,必須針對日星鑄字行整套初號楷書的字型瑕疵,進行修整與數位化保存。文字的每一點、每一劃都有它的生命與姿態,字與字之間更要具有一致的共性,才能成為一套完整的印刷字體,這些文字結構上的微妙平衡與細節,加深了復刻計畫執行的難度。而這種對每一個字型的挑剔與堅持,也正是印刷工藝的精髓所在。


無法簡化的美

徐冰曾說:「《天書》不是文字,它只是像文字,我做的只是一個字型設計者的工作。」確實,漢字文化淵遠流長,每一個字都有它的故事,豈是人們一朝一夕學得來的。

近年越來越多人學習簡體中文,儘管簡體字筆劃少,書寫容易,也有效地提高了中國的識字人口,但它卻失去文字原本的意義。「美」是不能簡化的,漢字的美,潛藏在繁體字裡的每一筆、每一劃,我們不只學怎麼寫字,更學著咀嚼那精深的文化。

隨著電腦排版成為主流,我們正逐漸喪失對文字的講究與品味,越來越少人重視字型設計,沒有人關心「路邊招牌用了什麼字型」、「路標該用什麼字體才好」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倘若未來越來越多的字型是由大陸、日本所設計,繁體中文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小,喪失應有的發言權。推廣繁體中文,不能只侷限在華語教學的層面,應該擴及日常生活中使用文字的各個角落。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寫簡體字還是寫繁體字一點也不重要,活版印刷產業沒落似乎對生活一點影響也沒有,但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抱持漠視的態度,才會逐漸失去許多無價的東西,留下更多惋惜與遺憾。

張老闆曾說:「每一個鉛字都是一幅山水畫,一天八小時鑄鉛字的時間都是在欣賞藝術品。」活版印刷的每一個細節,展現的是文字的美與生命力,產業可能沒落、消失,但藝術始終長存。成立工藝館之路,雖然崎嶇、充滿挑戰,但難題終將有被克服的一天,留下的會是璀璨的文化結晶。

下一次有機會拜訪日星鑄字行,請用心感受每一個鉛字所帶來的風景吧!


撰稿:Tina

這不是你看的童話故事!

$
0
0

你印象中的非洲是什麼樣子?哪些故事塑造了這些印象?處在不同國家,人們容易藉由國內的童書、媒體報導等「單一故事」,來判定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奈及利亞作家Chimamanda Adichie指出:單一故事造成的刻板印象並非全然錯誤,但並不完整。她用不一樣的角度,讓我們看見非洲的真實面貌。


單一故事不是唯一的故事

chimamanda adichie

Chimamanda從七歲就開始寫作,故事中的主角如多數的英美童書一般,只會出現她從沒見過的白皮膚、藍眼睛、喝著薑汁汽水的角色。直至多年後,她讀到非洲作家的書籍,這才發現,像她一樣擁有咖啡色膚色、頂著爆炸頭的女孩,也可以成為主角,而書中竟也可以出現和她生活密切相關的人、事、物。

進入美國大學後,Chimamanda受到更多衝擊。她的美籍室友很驚訝她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其實英語正是奈及利亞的官方語言;另外,也很少人相信奈及利亞的流行音樂跟美國同步,當紅明星也是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

在美國的種種經歷,讓她明白,美國十六世紀的文學至現代的媒體報導,皆讓美國人對非洲形成一個「單一故事」,他們認為非洲是個充滿災難、和美國完全不同的國家,在這個故事裡,容不下兩國的共同之處、容不下除了憐憫之外,肯定人生而平等的觀念。Chimamanda也了解到,人們接觸的單一故事,會嚴重影響他們對陌生國度的看法。


絕對的權力將蒙蔽故事的真實性

其實,許多的「單一故事」都是建立在絕對的權力上。

權力不只能描述故事,還能決定故事的走向。有位詩人曾說:「如果你想剝奪一個人的身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說故事,而且從『第二點』開頭。」

譬如,敘說美國印地安人的故事時,先講他們用毒箭來攻擊別人,而不是強調英國無情的殖民;介紹非洲時,先講非洲各國失敗、混沌的故事,而不提非洲人民因殖民所受的傷害。

由權力來主導的故事,可能只提供了片面資訊,甚至有些是刻意捏造出來的;然而,有多少人會主動發現,自己從小到大學習的歷史、得到的資訊,都是被篩選過的呢?


你不知道的非洲

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每天都在接收資訊、閱讀書籍,這些字句構成的篇幅,都是某個「單一故事」,若我們可以得到不同地區的資訊,這些單一故事將能拼湊出一個真正完整的故事,奈及利亞的另一位作家Chinua Achebe稱之為「故事的平衡」。

Chimamanda提到,她的奈及利亞出版商因為不同意大家普遍認為奈及利亞人不會念書的想法,而毅然決然離開穩定的銀行工作,完成他的夢想──在非洲開一家出版社。一切的努力只因他相信,只要書籍對奈及利亞人並非遙不可及,他們就會讀、也肯讀,如此一來,他就必須要成立一家出版社,這也是Chimamanda發跡的起源。

另外,一位非裔女律師,曾在法庭上勇敢地對抗一項關於女人更新護照時需要丈夫同意的荒唐法令;奈及利亞的「奈萊塢」,電影工業正蓬勃發展,有許多極具創意的人,在有限的資源下堅持自己的夢想;當代奈及利亞音樂其實是融合各種語言的動人樂曲,英語、皮欽語、伊博語、約魯巴語、伊喬語,精緻複雜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奈及利亞的基礎設施確實有待加強、政府體系也不夠完整,但我們要看到的是奈及利亞人民在面對這些情況時,不輕言放棄的韌性。若Chimamanda的美籍室友能在更早以前就知道上述的動人故事,她們也許就能以更平等、尊重的方式認識彼此。

美國作家Alice Walker描寫了她的親戚從南方搬到北方的故事,裡頭寫著:「他們圍坐著,看著書,邊聽我說故事,並重拾了心中的樂園。」Chimamanda把這段話牢記在心裡,最後道出:「當我們了解,這世上沒有任何地方只有單一個故事時,我們就會重拾心中的樂園。


撰稿:Maureen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