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你所不知的城市新思維

$
0
0

你相信一個周末就能夠迅速將破舊的停車場改造為明亮寬敞的行人徒步區嗎?不要懷疑,在地球的另一端,全世界最繁忙的都市之一:紐約,城市街道的改造就是這麼快速!


城市改造,分秒必爭

越來越多人生活在城市的今天,擁有良好的城市規劃不僅是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更關係著城市未來能否持續發展。身為紐約市的運輸委員,Janette Sadik-Khan很清楚這點,他的職責可不是管管交通號誌就好,還包括了城市與街道的設計。

在這個講求速度的年代,Sadik-Khan認為,與其花費數年的時間進行規劃研究與電腦模擬,還不如直接使用油漆、盆栽與摺疊椅之類的暫時性材料進行街道的改造,這麼做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成果也能立即呈現在街道上。這種做法的成本相對低廉,計畫也相當有彈性,如果成效不彰,只要將之回復原狀就好,不用擔心失敗可能造成巨額的損失。

紐約著名的地標—時代廣場,其周邊行人徒步區的規劃,就是從擺設幾張摺疊椅開始的。經過數月的實驗顯示,時代廣場周邊的交通確實能夠因此而獲得改善,商業活動也比從前更加熱絡,吸引更多品牌旗艦店入駐,計畫可說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現在,紐約市已有五十多個行人徒步區,遍布在五個行政區之中。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工程效率的強調與暫時性材料的使用,是這波街道改造的核心要素,它挑戰了傳統施工模式,也改變了我們對都市街景的想像。人終究是害怕改變的,過程中不免出現反對聲浪,擔心擁擠的城市交通會變得一團亂,但事實證明:改變交通現況與創造公共空間之間,不必是個一方得利,另一方損失的零和局面


全球單車熱

不讓其他大城市專美於前,建設行人徒步區之外,紐約也積極開闢自行車專用道,短短幾年之內,已經建立了一個相當密集的車道網絡。車道的設計也相當創新,以流動停車道做為屏障保護自行車騎士,安全多了一道保障。

今年五月,市政府更與花旗銀行合作推出自行車共享系統:Citi Bike,正式營運至今,每日使用人次持續攀升,不難看出,自行車似乎成了紐約人通勤的另一種新選擇。


讓我們回頭看看台北吧!

台北市在2009年就與捷安特合作成立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YouBike微笑單車,但一直到這一兩年廣設站點,改善租借方式,才蔚為風潮。

不久前, YouBike使用人次剛突破千萬,自行車儼然成為台北市最熱門的交通工具,但使用人數一多,問題也就跟著來。尖峰時間借不到車,還車也可能找不到車柱停,更嚴重的是,台北市並沒有設立足夠的自行車道,單車族不是跟汽機車並排而行,就是騎上人行道,與行人爭道。

跟紐約的Citi Bike相比,YouBike的租賃費用相對便宜,自行車的品質也不差,兩者也都會有車輛調度的問題。但台北市缺的是什麼?是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廣設租車站,確實能夠提高使用率,可是我們卻沒有因此廣設自行車道,很多地方竟然是改採人車共道的模式,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帶來更多危險與爭議。

紐約的街道改造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再用「需要時間從長計議」做藉口,街道的設計不應該只以汽車移動速度為準則,其實只要轉換一下思考的角度,公共空間的改造也可以兼顧品質與效率,更不需要浪費大筆公帑。
人,才是城市的主體,唯有能夠體察居民需求且不斷求新求變的城市,才能不畏競爭,走出獨一無二的都市風格。


撰稿:Tina


音樂人唱出台灣之聲

$
0
0

「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

想必大家對這句話應該不大陌生,從歌手阿妹因高唱國歌,遭受中國封殺,到上個月推出《我的小清新》專輯的陳昇,將時事議題嘲諷入歌,以及最近張懸在英國演唱會上,拿國旗表態等等,這些明星也是台灣人的一份子,他們以自身的職業為榮,這群明星將自己的心聲、思考融入歌詞中,為台灣盡力。即便這些音樂人都出自不同性質的音樂領域,但只要一碰上敏感議題,就紛紛被做同樣的警告:音樂歸音樂。然而,他們仍堅持用音樂替社會繼續發聲。

今天這個城市 一樣的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而他在酷熱的八月 扔了他的工作
應該淡淡的看待 無法掌握的未來
微笑給自己一個 可以捱到明天的謊言
明天這個城市 會一樣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
兩千年來不變的22K 比黃金還不值錢
總有許多的鬼臉 反覆在日子裡出現
苦笑著給自己一個 可以璀璨到明年的青春
-摘自陳昇〈我沒在那〉

藝術創作聚集成一股能量後,免不了與社會發生碰撞。就像族群間的對話,人與人的相遇,每一次激盪的火花,都是音樂人最真摯的聲音。陳昇提醒我們脫俗與入世,張懸提醒了我們主權與認同,這些聲音,再再給了我們對問題思考與反省的空間。
其實,這類對藝術創作的質疑,在世界各地都曾經、也正不斷在每個角落發生。


張鐵志:音樂是改變社會的力量

資深樂評張鐵志,從年輕時候便對搖滾樂十分著迷。搖滾樂,除了承襲藍調與爵士樂的節拍,加以對樂團器樂重新編制外,更代表一種反叛、革新的精神。因為深愛搖滾,開啟了張鐵志對音樂與社會變遷的關注。

社會運動常從音樂汲取養分,美國60年代的學生運動,便是Bob Dylan的民謠,喚醒了許多年輕學子,使得青年人開始關心黑人人權、關心反戰運動。The Beatles團員之一的John Lennon,也曾為工人階級寫了〈Walking Class Hero〉,後來更寫下不朽名曲〈Imagine〉,描繪出共產主義式的烏托邦理想世界。

現代音樂人依舊沒有停息,繼續透過音樂來表述自己的立場與聲音。U2為第三世界國家奔走、批評法國政府核子試爆,喚起各界對人權問題的重視。冰島歌手Björk表達支持少數民族與特殊自治區獨立自決的主張,並於演唱會高喊西藏獨立,引起中國政府極大不滿。而台灣音樂的轉折,發生在90年解嚴後新台語歌的崛起。我們聽見林強、伍佰唱出小人物的心聲、陳明章唱出台灣史,更有黑名單工作室的《抓狂歌》,抗議當年萬年國會,在90年代,寫下台灣最重要的音樂與社運史。

近期音樂與社會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我們看見音樂對苗栗大埔案、反國光石化、反核能、邊緣社群等的關切,引發人們對議題的討論。其中,張鐵志表示反核可能是產生台灣最多社運歌曲的一個運動,而我們想起近期積極巡迴演唱的巴奈。


巴奈,訴說最有重量的故事

無獨有偶,兩年前巴奈曾在舞台上反對美麗灣興建,當時便有人反應:幹麻弄這些議題?為何不讓藝術的歸藝術,議題的歸議題?巴奈長期為原住民權益、反樂生、反美麗灣、廢核奔走,對她來說,這類反應也不只一次兩次了。「我要自己的過程,作一個歌手是我決定的,表達想法也是我決定的。」

巴奈曾被譽為台灣最有重量的聲音,這大概與她的成長背景、及年輕時台北的流浪歲月有所關聯,過去的載浮載沉,在有了孩子後,對人與土地有了更深體悟。她的歌聲像說故事,這也為她的音樂,埋下最沉靜的控訴力量。以一個媽媽身分,思考三十年後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三十年後的台灣,是個適合下一代生存的環境嗎?以台東人的身分,思考資源分配、土地使用權的不平等。更以人的身分,思考真正的需求與欲求。她再度選擇流浪的方式,於今年九月開始巡迴全台,為廢核而唱。

巴奈唱出非核家園,喚醒人對核能與核廢的問題意識,但要如何達到這樣的理想?現實面來說,台灣可能因為缺電,面臨諸多困境。

巴奈 給孩子們,非核家園 臺灣五十場巡迴演出照片


廢核家園?

核廢料難處理且不安全,然而,我們真能忍受能源變貴的生活嗎?
三一一後,日本以大量火力發電作為替代能源,加上大量進口天然氣,彌補電力缺口,這些花費便反映到電價上,光是民生電價,日本就比台灣貴了二點七倍以上。電費的上漲更導致產業面臨虧損、空洞化,甚至外移的局面。宣告未來國內核電廠將除役的德國,亦面臨到相同困境。歐盟國家中,德國電費相對較高,民怨已不斷四起。且以燃煤發電,依舊帶來其他環境問題。

為了低碳考量,與台灣同樣缺乏天然資源的英國,近期更在福島核災以來,首例興建新的核電廠。而屢次被國際媒體點名為核災高風險國家的台灣,在追求廢核家園、面臨諸多問題之餘,我們看見自身的節電成效,始終不如日本。如此沒有落實的廢核,莫非最後淪為一句口號?


Power to the people

「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嗎?」巴奈反問。我們一直用超過了陽光、空氣、水、食物基本維持生命的能源來滿足自己,不停地用,卻似乎無法感到滿足。在現代化的當今,讓人越來越不像人,讓人不會思考。「我只需要一雙鞋,等到它壞,再買下一雙。」提倡廢核的同時,巴奈也反求諸己。從巴奈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並思考種種問題;從巴奈行動中,看見面對問題的另一種態度。

德國化學家Ernst Otto Fischer曾說:「在一個衰敗中的社會,藝術如果是真誠的,也必須反映衰敗,除非藝術想要背離職責與功能,否則藝術一定要揭示出這個世界是可變的,並且幫助改變世界。」

藝術不只是娛樂,它提供我們一個凝視的目光,藝術對現實的關切,是一股啟發與凝聚的力量。儘管處於被稱作崩壞世代的我們,仍能從中看見了時代的希望,而改變的關鍵,就在人民自身。「power to the people。」張鐵志以一首John Lennon的歌,告訴我們受到音樂啟發,也該正視自己擁有的力量。


撰稿:Birdy

誰,決定電視節目?

$
0
0

你喜歡看電視嗎?

在電視普及率近乎百分之百的台灣,人們閒聊的話題絕對少不了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內容。根據遠見雜誌2010年的台灣閱讀大調查,國人每天平均花2.7個小時看電視,這個數字比起美國人平均一天看5個小時的電視還要少一些,但看電視依然是台灣民眾最喜愛的活動。

你是否也深受電視節目的吸引呢?


看電視可說是另類的全民運動,但你有想過,像電視這樣冷冰冰的機器可能是有意識的嗎?任職於電視台的Lauren Zalaznick會這麼認為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電視一直是傳遞資訊與價值最有力的工具,節目反映出社會趨勢與道德情感,影響人類甚鉅,顯示了當時社會的集體意識。


時勢與收視率

電視作為普羅大眾常見的休閒娛樂工具,在享受影音所帶來的感官刺激之外,實在很難有機會去思考這麼抽象的問題,我們需要一些能夠予以佐證的實例。Zalaznick運用了過去五十年間,美國熱門節目的尼爾森收視率調查來說明他的發現。

1960年代初期,鼓舞人心的電視節目是當時的主流型態,引領觀眾更正面的看待這個的世界。然而,自60年代末期開始,穩定的收視狀態有了明顯的變化,社會輿論與反諷時事的電視節目開始獲得觀眾的青睞,到了70年代更可以發現,安撫人心的勵志節目不再是民眾的最愛。


為什麼會這樣?讓我們看看這期間的美國經歷了哪些事件:古巴危機、民權運動、越戰、人為災害與不穩定的國際情勢。民眾在現實生活中面臨什麼樣的環境與挑戰,深深影響著他們對電視節目或者是吸收資訊的偏好與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在景氣低迷,失業率攀升的年代,影集裡頭紙醉金迷的故事內容能夠深獲好評,因為人們需要能夠脫離現實生活的奇妙幻想。

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熱門電視節目的型態也被重新塑造了。這年頭,評判性節目當道,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接收者,透過網路投票、意見回饋,人們可以即時參與你所收看的節目,決定它接下來的走向與發展。就拿前陣子相當熱門的選秀節目為例,觀眾的票選,決定了哪位歌手能夠出線晉級到下一輪,暫且擱置這其中的爭議,觀眾的確更有參與感了,這樣的互動可以製造話題,甚至有助於提升節目的收視率,似乎是皆大歡喜。


電視節目由你決定

這幾年來,有不少批評台灣電視節目品質下滑,媒體素養不佳的聲音,這當然有一部分的原因與電視製作大環境的變遷有關,但從Zalaznick的研究可以發現,收視率高低,或者說是觀眾對節目的偏好,依然是造就熱門電視節目內容的重要因素。

正如Zalaznick所說的:「身為觀眾的各位,你們的集合社會意識給了電視節目生命力,以及能否繼續存在的權利。」電視的意識,其實來自於你我手上這支電視遙控器,我們的選擇,不只是休閒娛樂的偏好這麼簡單而已,還在不知不覺中形塑了社會氛圍與價值觀。就拿最近的食安危機來說好了,電視媒體持續不斷的追蹤報導,引發了人人自危的恐懼與擔憂,也讓社會重新思考安全與信任的本質。

看到這裡,希望喜愛看電視的你/妳,能夠對所觀賞的節目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撰稿:Tina

孩子的性觀念,從愛教起

$
0
0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至今年十月底的統計,國內愛滋病感染累積通報的兩萬六千餘件中,15到24歲的感染者已佔感染人數兩成,此數據導致大眾認為校園性教育依然不足。另一方面,教育部在近年編制的國中小性別平等教材受到監察院糾正,指出其對墮胎、同志性愛的描述不當,且提及合意性行為的部分有違背法律之疑。面對過與不及皆非的情況,教育部和大眾都該回頭審思「性教育」的本質。

喜劇表演家Julia Sweeney在她八歲女兒詢問有關「青蛙繁殖」的話題時,以幽默的比喻讓年紀幼小的女兒對「性」有了第一步認識。


將「性」帶入生活

每個家長看待性的態度,是影響孩子性觀念的首要關鍵。

Julia利用青蛙蛋和池塘的比喻,讓孩子了解受精體和子宮的功能,接著再以遊樂場加化糞池來說明性愛和陰道。當幼童問起關於性的問題時,我們是否也能如此巧妙地將性「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孩子對性的正確觀念呢?

在家長課前的引導下,孩童可以越早了解「性」是人行為的一部分,不用刻意迴避也不用對發問難以啟齒。在此基礎下,孩童就會以健康、好奇的心態去迎接學校的性教育課程,從中了解自己、了解兩性、了解「性」所附帶的責任與義務。 


性教育的本質

性教育為教育的其中一環,而回歸教育的本質,即為「使人成為人」。

以此探討台灣的過去與現在。在過去社會,缺乏的是對兩性的了解,每個人的性觀念不一致,甚至對女性有偏見,以致於遇到問題想找幫助時卻無處可尋。有鑑於此狀況,教育部開始規畫性教育課程,讓下一代能從教育中了解身為「人」而該具備的性知識。由以上可知,教育是針對社會變遷使下一代調整適應的過程。

處在現今社會,墮胎、同志性愛、性病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每個議題都是必須讓孩童及青少年了解的課題。因為了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知道,在面對成長及進入社會時,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重蹈過去的覆轍,因不了解而錯失擁有美好人生的機會。


性議題的Why & How

以同志性愛為例,學生該被教導關於同志性愛的Why和How。在了解Why的過程中,可以學習「性」是起源於「愛」。無論是異性或同性,「愛」才是「性」的重要基礎。而在教導How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因男女的生殖器官構造不同而造成和異性性行為的差異,以及如何避免性病傳染。
 
為學生在這兩點上解惑是教育部、教育機構及一般大眾共同的責任。而在解決疑惑的過程中,不同社會角色的教導方法雖因人而異,但核心觀念是讓學生因為懂「性」,而在面臨人生中的性議題時,可以了解不同年紀對「性」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並懂得保護自己。如同民法規定20歲時,成年人即有完全行為能力,因此滿20歲時,每個人都有認知,從那一天起就要對自己負全權責任。

每個人都不該否認性教育的必要性等同於任何一項教育的事實,性教育也屬於德智體群美的一部分。我們不該避而不答,也不該無篩選就提供資訊給下一代,此方式就如Julia巧妙回答問題但在看成人影片前止步。

目前,教育部已創建「性福e學園」等青少年網站提供性知識的基礎,另外也進行性教育專業人員的培訓;一般大眾除了多利用現有資源來調整教導方向外,在向教育機關提出建議時,也應該以尊重教育本質「使人成為人」的觀念為出發點。


撰稿:Maureen

封面設計決定書的內容?

$
0
0

書的封面會影響你拿起一本書閱讀的動機嗎?

美國設計師Chip Kidd致力25年的時間,在將好故事帶給社會大眾:設計書的封面。Chip用他充滿新奇點子的創意替許多作者的書籍設計封面,將每個生動的故事畫面帶到讀者眼前。

走在書店,看著一本本文學新書架上的書,怎麼樣的書名會吸引我們去拿起一本書?怎麼樣的封面設計,會引起我們的目光,伸手拾起這本書,翻開書的第一頁?書籍封面設計師,這份僅少被提起卻是無比重要的職位,對於一本書能擁有好的銷售量,除了要有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主題與內容之外,好的封面設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封面設計者的角色─賦予故事形體

「封面設計者賦予內容形體,同時,小心地在兩者間取得平衡。」Chip談道這份工作的核心價值,是要自問:這些故事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故事可以是任何東西,當中有些是真實的,有些是虛擬的,但它們都有個共同點:需要長得像某個東西,需要一張臉,來賦予讀者建立對這些故事的第一印象。


著名電影《侏儸紀公園》改編自Michael Crichton所著的同名小說,這個廣為大眾所知的暴龍圖象,即是Chip設計的小說封面。Chip取材自一本書中恐龍骨頭模型的圖案,利用描圖紙複寫在另一張紙上,將原本空洞的軀體填滿黑色,剩下眼睛、鼻子的中空造型,改變些許暴龍嘴巴張開的幅度、牙齒的形體,便成了《侏儸紀公園》的封面,並被廣用至電影的宣傳版面。


一本書名為《Dry》的回憶錄,是作者Augusten Burroughs撰寫關於自己戒酒的歲月,Chip希望這本書看起來充滿歇斯底里與絕望,像是酒精中毒者會做的事情。於是他先將封面字體設計好,用印表機的水溶性墨水將字體印出,並貼在牆壁上,然後拿一桶水往牆上灑,墨水開始一點一滴往下流,Chip留下這張畫面拿去印刷廠送印,並在印製過程特地在油墨部分局部上光,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像真的在流動一樣。

「書籍封面設計者的責任是三重的:對讀者,對出版社,還有最重要的,對作者。」透過一個畫面、一個圖像,設計者要能精確地體現出作者所想表達的資訊,可能是一種感覺、一個觀念、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如何能揣摩作者的想法,連結作者與讀者間的心靈交流,是封面設計師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封面設計的價值─引起探索與互動

在網路與科技產品的快速進展下,許多人開始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一方面不僅環保,節省書籍印製的紙張,另一方面也能節省不少購買書籍的開銷。然而Chip可不這麼認為:「嚴格說來,電子書有很多好處:簡單、方便、好攜帶,但當中有些東西絕對被遺失了:傳統、感官體驗、物質存在的安心感,和一點點的人性。」

當一位作家拿到自己出版的新書時,首先會做的事是:聞這本書,接著他會用手滑過紙張,觸碰油墨摸起來的感覺,和書頁帶有毛邊的邊緣。經過許多年,出版過許多書籍,作家仍不厭倦於感受紙本所帶來的溫度。

書籍封面設計的本身就是要引起探索、互動、關心與觸碰。」Chip為這份獨特角色做下了詮釋,這是電子書所無法呈現出的體驗,更是讀者與作者進一步接觸的橋樑。

儘管電子書有其實用與方便處,然而其卻大大剝奪了透過觸碰與閱讀紙本所帶來的真實力度,或許正是書店能屹立不搖的原因。


撰稿:Emily

青少年:我們不要PS過的模特兒!

$
0
0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世代的青少年不關心公共議題,但美國年僅十五歲的身體形象社會運動者(body image activist)茱莉亞‧布魯接受TED團隊專訪時表示,她認為青少年其實非常關心身邊的問題,只是不知道該從何處改變起。


小女生大力量

 茱莉亞‧布魯是位芭蕾舞者,同時是位身體形象的社會運動者。你沒看錯,她同時兼具兩種身分。提到芭蕾舞,總是讓人聯想到超級苗條首席舞星,優雅地墊起腳尖旋轉,對薯條敬謝不敏。身形社運者則致力提倡每個人都是最美的。這兩種人可能看起來沒有關聯,茱莉亞卻不這麼認為。當她看到她跳芭蕾舞的朋友因身形困擾後,她決定要做點什麼。

 2012年四月時,茱莉亞和她的朋友莉琪在一個叫Change.org的網站上發動請願,要求Seventeen雜誌減少刊登用photoshop修過的模特兒照片。她們一開始沒有預期有多大的迴響,因此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們嚇了一跳。

 發動請願的幾天後,已經有超過25,000人連署。五月初的某一晚,茱莉亞練完芭蕾回到家,發現她明早要搭上飛往紐約的班機,接受CNN和ABC的訪問。在紐約,她與女權團體SPARK會面,籌畫在Seventeen總部前的抗議活動,吸引了大批媒體前來。最後,茱莉亞的請願有超過86,000人連署。值得一提的是,她目前替SPARK的部落格撰寫文章。

 當年七月,Seventeen雜誌頒布〈身體和平條約〉,所有的編輯皆簽名同意在雜誌上放沒有修過的女生照片。對茱莉亞來說,這項成果證明她有能力作出改變,鼓舞她持續在部落格上發表關於身體形象的議題。她也很期待其他女生和她一樣,對其他雜誌或是服飾公司,像是Teen Vogue或H&M等發動連署。

 我們現在就來看看茱莉亞的專訪內容吧!


Q:對於芭蕾舞和身體形象之間的差異,你的看法為何?

A:芭蕾舞界其實正在改變。從前的確需要芭蕾舞者非常苗條,但現在越來越多舞者屬於健美型的。蜜絲提‧寇普蘭(Misty Copeland)是我其中一個偶像。她是美國芭蕾劇團的獨舞者,身行健美、有肌肉。很多人都很喜歡她這點。現在體型像她一樣,不符傳統芭蕾舞者定義體型的舞者越來越多了。

Q:對於身體形象和媒體議題,你有什麼話想對和你同齡的女孩說嗎?

A:談論這些議題!有些青少年會覺得談論女權或是身體形象很怪,即使我們常常思考這些事情。其實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看相關廣告,然後說:「我們不該像廣告一樣這麼想。」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好像很假會,但當你真的投入這個議題時,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Q:那對男生你想說什麼話?

A:還是一樣:反思你從媒體上看到的東西。男生看到這些關於女生比男生弱呀、比較不重要呀,或是比較被動等有性別標籤的訊息,絕對不是好事。男生也應該要反思從媒體上得到的資訊,這很重要。想想看身邊的例子,學校裡和身邊的女孩都不是像電視上看來的這樣,從媒體上看到的東西並非實際。這樣想就可以明白,傳播媒介中看到的東西不一定全都無誤。

Q:我一直到進了大學,才懂媒體中的女性性別化。你是怎樣在這麼小的年紀就體悟到這件事?

A:我一直都知道有這件事存在。看電視廣告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女性被性別化),但我不知道這個名詞。我十三歲的時候加入SPARK,他們教我到底性別化是什麼、而我又該怎麼做。我是那時開始懂得這個的。

Q:你現在有看到任何會讓你覺得應該持續下去的行動嗎?

A:有,很多小小的行動都讓我這麼覺得。像是H&M有大尺碼,還有在Seventeen雜誌裡看到大尺寸模特兒。女生們都希望看見媒體接受女孩的各種身形,而非汙辱,這是好的一步。但有時候這些會變成有點偽善。例如你在Seventeen看到他們在談要正面看待自己的樣子,翻到幾頁後卻看到教你如何為了夏天瘦小腹的節食計畫。

Q:你的這個世代常常被批評不關心這些議題。

A:很大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關心,或者因為我們年紀小,不認為我們可以有所改變。但是我要說的是:「即使你不確定你會成功,還是去做吧!如果有東西讓你很熱切地希望改變,那就試著去改變。」

Q:青少年應該如何參與社會運動呢?

A:網路上有非常多的資源都可以利用。我也鼓勵大家去參與相關團體,一般參與行動的青少年都是因為有這些組織的協助。一個人要有什麼作為很難,但是如果是團隊,達成的機率就大多了。

Q:最後,有沒有一件事情是你知道,也希望大家都知道的?

A:青少年的貢獻很大。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青少年不關心這些議題,這是很大的錯誤。我們關心很多事情,只是我們不知該從哪著手。大人必須知道,其實我們非常關切這些議題,而大人可以透過給我們資源,達到很大的效果。


不再侷限自己,行動吧!

 茱莉亞因為關懷眼前的問題,跨出了一步,促使這個社會跟著她向前邁了一步。她的故事激勵世界上的青少年,別被自己的身分或年齡而畫地自限。只要有關懷的心,就能憑藉身邊的力量,做出改變。


翻譯:Raquel | 原文:What a girl wants? Less Photoshopped images of women in magazines, for starters

知識,是讓生命越挫越勇的良方

$
0
0

最危險的上學之路

Shabana Basij-Rasikh來自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在她6歲的時候,塔利班組織控制了當地政權,這個發源自阿富汗南部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運動組織,不僅禁止女性上學接受教育,也不能在沒有家中男性成員的陪伴下單獨出門。

年紀小小的Shabana因而必須打扮成小男孩,護送姊姊們到秘密學校去上課。為了不被人懷疑,他們每天要走不同的路線去上學,書本還要塞在購物用的袋子裡掩人耳目,甚至學校三不五時就要暫停一陣子,避免被塔利班發現,引來殺身之禍。

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上學是這麼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在台灣的我們很幸運,憲法保障了人民受教育的權利,不分性別,所有人都有接受國民教育的義務,就連父母也不能剝奪。然而,在阿富汗的女孩們,只能遮遮掩掩地擠在客廳般大小的地方學習,但這是他們接受教育唯一的方法,所以就算再怎麼危險、害怕,他們還是願意冒險去上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讀書機會。


當個教育家吧!

Shabana很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尊重、珍惜女兒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崇尚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們不在乎任何的威脅,堅信如果不教育自己的小孩,才會承受更大的風險,在這個女性識字率僅10%左右,有不到6%的女性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國家,他們讓Shabana出國念書,並且順利取得大學學位。

正因了解到自己是何其幸運,可以在家庭的支持下,成為阿富汗少數得以接受大學教育的女性,Shabana希望自己能夠對家鄉有所回饋,不負父母的栽培。
但究竟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才能回饋鄉里呢?


這個問題困擾Shabana許久,她曾經跟許多人一樣,夢想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到美國求學之後,她卻發現自己並不想當個醫生,她想成為一名律師,為阿富汗的女權發聲;她想成為一名工程師,協助重建這個國家;她也想成為一名女機長,為家鄉運送補給物資。

太多太多她可以做的事情了!但卻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條路,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應該成為一名教育家!唯有讓更多阿富汗的女性接受教育,使她們成為這個國家的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等,才能實現她所有的理想。

於是,Shabana立志成為培育人才的推手,與她的老師Ted Achilles共同創立了SOLA(School of Leadership, Afghanistan),一個致力於栽培阿富汗女性領袖人才的教育機構暨非營利組織。


最溫暖的後盾

Shabana能夠一步一步實現她的理想,是因為父母正確認知到女兒的價值,並且無條件支持、信任著她。其實,所有願意將女兒送到SOLA或其他學校接受教育的家庭也都是如此偉大,是女兒背後最溫暖的依靠。

曾經有一位父親和他的女兒在從SOLA回家的路上,險些遭遇炸彈攻擊。這位父親回家之後隨即接到一通恐嚇電話,威脅他不得將女兒送回SOLA上課,否則將繼續面臨生命的威脅。

這位父親毫無畏懼的告訴對方:「如果你願意,現在就把我殺了!但是我不會因為你陳舊落後的想法,而葬送我女兒的未來。」這位父親的告白令人動容,也讓我們看見在戰火與宗教束縛以外不一樣的阿富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當Shabana曾因為嚴峻的學習環境而心生放棄的念頭時,他的父親勉勵她:「你可以失去你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但有一樣東西會永遠陪伴著你—你腦袋裡的知識。如果我們需要賣血來付你的學費,我們會這麼做。」

有些時候,在面對艱難的環境與匱乏的資源時,人們也許會選擇跟現實妥協,但更多的是,能夠因此而越挫越勇,燃起一股不滅的熱情。對Shabana來說,當初父親的鼓勵,不只改變了她的命運,更讓她看見教育的價值與所帶來的正面能量。

現在的她,是個懷抱理想的教育工作者,並期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每一位阿富汗的女孩都能夠透過教育而實現自我,過著自由、不受威脅的人生。當然,那也將是個不一樣的阿富汗!


撰稿:Tina

學英語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嗎?

$
0
0

你知道目前全球有多少人正在學英語嗎?高達二十億人!

英語,不僅是全世界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同時也是最廣為通用的第二語言,甚至在種族眾多、方言多不勝數的印度,英語反而成為不同民族間最好的溝通方式之一。


學習英語之所以如Jay Walker所言,成為一種世界狂熱,當然不是因為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最多,而是因為英、美兩國先後成為全球性霸權,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占有領先的地位,促使英語取代法語成為國際間最重要的溝通媒介。進入網路時代,在全球化推波助瀾之下,使用英語溝通更顯得是種必備的能力。


邁向成功的門票?

在台灣,教育部規定學生從國小三年級起開始學習英語。在升學考試當中,英語也是評量科目之一,許多大學科系甚至增加英語科分數採計的比重。因此,實際上有許多家長在小孩就讀小學之前就讓他們接觸英語,唯恐小孩輸在起跑點,跟不上同齡學童的腳步。

在海峽的另一端,中國大陸的人們學習英語的熱潮同樣方興未艾,莘莘學子跟著補教名師用英語高喊著:
「我不想讓我的父母失望。」
「我不想讓我自己失望。」
「我想說完美的英語。」
「我想改變我的人生!」


然而,說一口標準的英語真的會讓你的人生從此一帆風順嗎?
前牛津英文字典主編Robert Burchfield曾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等於被剝奪了某種權利。」這句話的意義何在?Jay Walker的想法也許可以作為註解,他認為世界上有許多人們所共通的語言:數學是科學的語言,音樂是情緒的語言,英語則是解決問題的語言。
懂得英語的人,能夠自在地參與更廣泛的對話與討論,毫無阻礙的探討全球議題,關心氣候變遷、貧窮、經濟、疾病等問題。為了吸收新知,獲取即時資訊,學習英語這件事已不需美國的刻意推動,各國人民即紛紛加入這股英語狂熱,期許能藉此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確實,由於歐美國家在諸多領域的進步與成就,導致語言隔閡被放大,學習英語變成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儘管如此,我們並不能就此認定把英語學好,成功就近在咫尺!


別讓語言阻礙你

英語狂熱持續發酵之際,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西方世界也興起了一股中文熱。著眼亞洲市場龐大的商機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學習中文也變成一種提升競爭力的行為,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不失為一種優勢!

然而,我們真的有正視這樣的優勢嗎?

事實上,台灣學生的中文能力正在退步,電視、電腦等科技產品的出現,使得人們書寫與閱讀的能力都在下降,當所有人都在急起直追,熱衷於華語教育時,我們不能目光短淺的只侷限在培養英語能力,高談與國際接軌。

如果小孩不能把母語學好,又怎麼能夠期望他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呢?這並不是說學習英語不再是件重要的事,而是不該本末倒置,盲目追求國際化而弱化原本所具備的能力,使優勢成為弱勢。

英語依然是流通最廣的國際語言,是與世界交流的工具,我們有必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但是,學習英語不應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填鴨式的能力培養,它應該是基於某種熱情,也許是為了追求更高深的學問,也許是能夠在工作領域一展長才,又或許是期望能夠從中體驗不同的文化風采。

國際化並不是會說英語就能夠實現的,培養國際觀的重點在於人們能否確實將所學應用在生活之中,不管是用來閱讀時事文章,看一則最新的TED演講影片,還是參與全球暖化、金融海嘯或中東情勢的討論,別再讓語言成為阻礙你進步的動力!


撰稿:Tina


TED-Ed餅乾中的科學

$
0
0

剛烤好的餅乾,香香脆脆,總是讓人停不了口。再加上一杯牛奶,更是絕佳享受。不過你可否在吃餅乾的時候想過,到底經過什麼神奇的過程,才成為你手中這片可口的點心?


小小麵團學問大

餅乾由麵團而來,中間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化學反應。首先,在烤箱中,麵團達到華氏92度(攝氏33度)時,麵團裡的奶油開始融化,讓麵團從圓球狀慢慢變扁。奶油是種乳化劑,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讓兩種原本無法在一起的物質節合在一起。在餅乾中,它會將水和脂肪結合。奶油融化後釋放水出來。當溫度越來越高,水的體積增加,從麵團中向表層擠壓。


蛋和小蘇打的功能

麵團中還會有蛋,蛋中的沙門氏菌會讓人中毒。不過只要溫度達華氏136度(攝氏58度),沙門氏菌就無法存活。


當華氏144度(攝氏62度),輪到蛋白質開始發生化學反應。餅乾中的蛋白質多來自蛋。蛋裡面有很多種蛋白質,各對不同的溫度產生反應。原本蛋中的蛋白質像是很多捲、各自獨立的「毛線球」,而溫度上升後,這些「毛線」會解開,原本不同捲的毛線互相纏在一起,讓原本質地黏糊的麵團變硬。

水在華氏212度(攝氏100度)時沸騰,讓餅乾變得乾乾硬硬的。當水分蒸發後,會留下氣孔,讓餅乾變薄變輕。而這些小氣孔則是由小蘇打產生的。小蘇打會與麵團中的酸作用,製造二氧化碳氣體,小氣孔便由此而來。


梅納反應與焦糖化

這樣餅乾就好了嗎?快了快了,但別急。在華氏310度(攝氏154度)時,會發生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梅納反應讓蛋白質跟糖分解、重新組合,形成一種環狀結構。這種環狀結構會讓食物的表面成焦黃色,並反射光。而且這種反應發生時會產生香氣。

最後一個反應是焦糖化。焦糖化是指糖的結構在高溫下分解,讓餅乾的口感更脆更甜,甚至微苦。焦糖化反應需要華氏356度(攝氏度180度)下才會發生。


有趣的是,你事實上不需要計時器來提醒你。你的鼻子是個好偵測器,當你聞到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時,代表餅乾好了。下次品嘗餅乾時,你就知道原來科學可以這麼美味。


撰稿:Raquel

享受快樂家庭生活的秘訣

$
0
0

有人說﹕「小孩是家庭最甜蜜的負荷。」的確,成立一個家庭並不容易,養育小孩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面對日常生活中各種疑難雜症,常使人疲於奔命,讓家庭生活陷入一團混亂。

知名作家Bruce Feiler,是兩個小孩的父親,面對現代家庭所面臨的壓力感同身受,為此他花了一年的時間走訪各地,訪問了許多家庭與專家學者,試著找出快樂的家庭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秘訣,希望能夠轉變這種令人不滿意的互動方式,讓家庭變得更親密,同時又能讓小孩在面對世界時,有更好的準備。


秘訣藏在職場裡?

Feiler在位於美國愛達荷州的Starr 家找到了答案。在這個生活曾經有如戰場般混亂的六口之家,男主人大衛靈機一動,將他在軟體公司上班的經驗,應用到家庭管理上,沒想到採用所謂的「敏捷開發法」竟從此改善了大衛一家人的生活。

什麼是敏捷開發法呢?簡單來說,就是將人員分成各個小組,並將工作也切割成幾個能夠花較短時間完成的項目,交由各個小組去執行。有別於以往主管必須不斷發號司令給下屬,經過一連串無效率的行政流程才能達成目標,採取敏捷開發法的每個小組能夠自主管理,定期開會檢討,隨時掌握進度。

要將這套方法應用到家庭生活上比想像中還要容易,重點其實就在於適當的溝通與分工,舉例來說,Starr 家每周定期召開家庭會議,決定各項工作的責任歸屬,小孩必須確實完成工作清單上的任務,並於家庭會議時提出問題進行檢討。

但小孩是否真的有這個高的自律能力,得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呢?Feiler當然也懷疑過,但親身試驗過後,他不得不承認,小孩經由家長的引導,不僅能夠表現得很出色,適時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的想法,更能激發他們自我檢討的能力,學習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獨立自主、對自己負責。


事實上,Feiler只是運用一些職場術語,來傳達幾個有助於家庭經營的概念:

隨機應變

家庭互動應該重質不重量,家長要懂得如何隨機應變,保持開放的心態,有彈性的做調整,充分運用家庭相處的時間,增進與子女的正面互動。只要妥善運用,十分鐘也能夠為小孩帶來寶貴的一課!比如說,從事餐飲業的家長可能沒有時間與小孩好好享受家庭晚餐的時光,這樣的家庭難道就會因此缺乏溝通嗎?當然不會!只要改成周末的家庭早餐或是每晚的點心時間,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學會放手

由於生活經驗相對豐富,父母經常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但就像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時在職場上會失真,家長總是習慣控制小孩的一舉一動也可能是種錯誤。

讓孩子在成長中學會掌控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有時候反而是做父母的人太過緊繃,難道要因為擔心小孩亂花錢,而不願意讓他們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從小建立理財的觀念嗎?從小地方開始學習,學會放手讓小孩有自主的空間,總比以後鑄成大錯好。


分享你的故事

懂得隨機應變,以引導取代控制,是家庭和樂的良方,要達成這個目標,沒什麼比分享自己的故事更能引起小孩的共鳴了!讓小孩了解父母的過去、家族的故事,能使他們加深與家庭的情感連結,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就屬於快樂家庭裡的一份子。
總歸一句,快樂家庭的秘訣,就在於持續努力、不斷嘗試,愉悅的生活經常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與其成天抱怨對生活的不滿,還不如轉換一下心態,掌握快樂人生的步調!


撰稿:Tina


照片來源:The Secrets of Happy Families by Bruce Feiler

記憶,有可能被更改?

$
0
0

你曾有不好的記憶,揮之不去、忘也忘不了的麻煩經驗嗎?

諸如失戀的焦灼痛感、失敗的無力沮喪等,這種每當想起這些奮不顧身的片刻美好,下一秒惡劣情緒也五味雜陳的一起竄然而生,如果,記憶可以刪除痛處只保留完整,那該有多好?

在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中,我們真的忍不住會想問:記憶是可以修正的嗎?

這個問題或許讓你聯想到《攔截記憶碼》、《王牌冤家》、《全面啟動》等精彩科幻電影,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科幻場景、實驗,都已開始逐漸在這時代中變為現實,神經學家更大膽的開始嘗試操縱記憶。


控制腦細胞運作

想要控制記憶,首先必須了解記憶是如何在腦中形成的。過去研究告訴我們,大腦中有一塊區域叫海馬迴,負責處理人的重要記憶。如果可以切開大腦看看,會發現當我們回想的時候,許多細胞開始在海馬迴這塊區域活躍起來。

這張圖片顯示了當恐懼記憶產生時,大腦中海馬迴區域的樣子。藍色部分是密集的腦細胞,綠色部分則是與恐懼記憶緊密相連的細胞。這就像晚上還亮著燈的大樓一樣,你知道裡頭還有人在工作;此外,當一段新的記憶形成時,也會在這個區域留下印記。從事此項研究的神經學家Steve Ramirez與Xu Liu稱這些控制細胞工作的開關為「生物傳感器」。


生物傳感器以秒為單位在腦中運作,那要怎麼啟動或靜止腦細胞的運作呢?Steve Ramirez與Xu Liu考慮過用藥、電擊大腦,但都不是最好的方法,於是他們想到用光速來影響腦細胞運作。然而,在正常狀況下,腦細胞對光脈衝是沒有反應的,為了哄騙腦細胞產生反應,他們決定在生物傳感器上,粘上一種叫做「通道視紫紅質」的開關,通道視紫紅質又稱光敏感通道,對雷射光會產生反應,也因此可作為一種類似控制腦細胞的遙控器。

圖中的這些綠點,便是這項基因技術導入腦中生物傳感器後的控制點。


開啟老鼠的恐懼記憶

Steve Ramirez與Xu Liu找了大腦結構和神經迴路與人類相像的老鼠,作為試驗的觀察對象。先將老鼠放入盒子中,這隻老鼠先前在這個盒子有過受創經驗,而試驗內容便是要觀察當牠感到恐懼時,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們發現盒中老鼠一動也不動,縮在角落,這種典型的防衛姿勢叫做「行為凍結」。行為凍結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當你走在街上不小心遇上了前任情人時,會因為太多一閃而過的念頭,使得你當場一臉茫然,在原地不知所措。

不過,如果將老鼠放到別的盒子裡,因為沒有受創經驗,老鼠也就沒理由害怕這個新環境。Steve Ramirez與Xu Liu要試驗的便是以雷射開啟老鼠的恐懼記憶,看看即使到了一個新環境,是不是也能喚起先前牠在別的盒子的不愉快經驗。
他們開啟雷射,看見那隻原本充滿著好奇、在新盒子裡到處走動的老鼠突然停住,是的,牠進入行為凍結模式了,先前盒子的恐懼經驗使得老鼠待在原地,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記憶控制用到人的身上

這項實驗過程後來被刊登在《自然》科學期刊上,來看看讀者的迴響又是如何:
-「天啊!終於!隨之而來的東西太多了,虛擬現實、神經操縱、夢幻仿真……神經編碼、記憶編輯、心理障礙治療,未來太美好了!」
-「這太嚇人了吧,要是他們幾年之後輕易在人身上實驗的話……我們完了!」

的確,關於記憶控制,如果沒有經過思考與評估的話,很可能衍生成倫理道德上的問題。不過,這項研究仍然帶來一些可能,也許將來有機會藉此治療創傷後症候群(PTSD),或是降低因證人搞錯而誤判的情況。


植入記憶

至於最近研究又進行到哪了?Steve Ramirez與Xu Liu開始設想記憶有沒有被改造的可能,就像製作混音磁帶,將新訊息與舊記憶合併起來。這項稱為《植入記憶》的計畫,是將老鼠放進盒子裡,不過一開始,老鼠並沒有藍色盒子的不好記憶。

接下來,將老鼠放進紅色盒子,並用雷射光來刺激牠的腦細胞,啟動牠對藍色盒子的記憶,趁著牠回想的當下,輕微地電擊牠的腳,讓老鼠待在藍盒子的經驗與電擊經驗連結起來。
當牠再次進入藍盒子時,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牠的腳被電擊並不是在藍盒子中發生的事,但老鼠卻對藍盒子產生了恐懼感。這次試驗,證明老鼠的記憶能以同樣方式植入。除此之外,透過這個雷射光控制器,我們也能隨時隨地「關」上某些記憶。


記憶轉化技術充滿各種可能

如果繼續深入探究記憶的運作方式,或許在將來某一天,我們能夠刪除不想要的記憶,甚至調整某些片段,將痛苦的部分轉化成快樂記憶。當然,修正記憶在未來是否可行,除了運用想像來假設各種可能之外,在應用範疇上,更需要謹慎、縝密且多方地思量這項技術的未來走向。


撰稿:Birdy

如何消弭貧窮?

$
0
0

消弭懸殊的貧富差異是有可能的嗎?

以聯合國世界絕對貧困線的標準,全世界就有12.9億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下,你能想像他們的生活情形嗎?假設一場海嘯喪生了25000人,那麼窮人小孩死亡的數目就如同每八天發生一次海嘯,然而這些死因卻都是事先可以預防的!

試想,如果你是一位開發中國家的官員,手上有一筆預算,你會怎麼使用它來幫助人民脫貧並維持基本生活的溫飽?關於這個問題,學界就分兩派觀點。一派認為以經濟援助貧國,多年後貧困就會消失;另一派則認為經濟援助只會被腐敗的政府貪污,而且會使窮人養成依賴,減弱改變的積極心

想釐清這個問題,或許可以聽聽《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這本書的其中一位作者Esther Duflo是怎麼說的。Duflo投入發展經濟學(即以經濟學方法,讓國家或社會從落後狀態進展到進步狀態)多年,她關心貧窮與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並舉出統計、試驗出來的例子,提供一些較有效的改變方法。


援助不等於幫助?

舉非洲的例子來說,半世紀以來非洲得到很多外援,從以下這張圖卻發現逐年增加的金援並無助非洲GDP的提升。

但我們又怎麼知道假使沒了援助,GDP會不會更糟,又或者更好?沒有事實可以比較結果,我們無法從中得知該停止經濟上的支持,或是繼續援助下去。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社會現象上發現問題,找尋其他解決之道。


貧困的三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開發中國家大多數孩童的死亡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接種疫苗就能預防,而且事實上,也有許多國際援助、NGO工作者投入了相當的技術、資源與基礎設施在這件事上,但卻仍然徒勞無功。

第二個問題,是奪走多數人命的瘧疾,這也是可以預防的,研究發現,疫情盛行的地區在使用蚊帳後,不僅患病率降低,居民的教育水平與收入也出現顯著的增長。然而,多數人還是缺乏買蚊帳的意願;瘧疾是傳染病,如果沒有全體居民來使用蚊帳的話,那就無效了。

第三個問題,教育。但要怎麼讓孩童接受教育?聘請老師、加蓋學校、供應午餐……究竟哪種方法比較可行?


制定改善方案

為了改善上述三項問題,Duflo從個人經歷與相關資料中,分析如何以較少的資源和成本,制定最直接、最有力的政策。首先來看看這張圖。

這是印度拉賈斯坦烏代布爾區的疫苗中心,空蕩蕩的,而旁邊擠滿人的,則是當地醫院的狀況。Duflo說,當地只有百分之一的孩童對麻疹免疫,這顯示了人們對疫苗注射不積極也不了解。

對地處偏遠的居民來說,注射疫苗更是一件麻煩差事。因此,為了讓人們更容易注射到疫苗,疫苗中心會搭建多個注射站,並在每個月換到不同地點。而且為了吸引到更多人前來,他們還會加送一公斤扁豆,這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事實上,從數據中表示這個方法已經提升了當地人的免疫力六倍之多


至於第二個蚊帳問題,在籌思解決方法之前,我們得先考慮到三個問題:第一,如果蚊帳要收費,居民還會買嗎?第二,如果蚊帳免費,他們會用嗎?還是拿去當漁網?第三,習慣用免費的東西以後,他們還會花錢買嗎?

過去NGO團隊曾發給肯亞當地居民一批不同折扣的蚊帳兌換卷,其中以免費兌換卷的成效最大,20%與50%折扣的兌換率雖然不比免費,也還是有些效果,這說明了人們之所以不用蚊帳,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買。除此之外,NGO也觀察到不管是拿到免費蚊帳還是折扣蚊帳的居民,他們都會使用;更大的發現是,一開始拿到免費蚊帳的居民,大部分會再買第二個,這證明了人們並不是習慣施捨,他們習慣的是蚊帳


第三個問題,如何改善教育?其實告訴人們教育的好處就是很有效的方法,這種做法比上述種種方式都便宜,統計資料更顯示出推廣的結果,讓人們願意花更久的時間繼續學習。


期望最後一哩路的完成

如何幫助人們擺脫貧窮?對此,Duflo以科學數據資料,給了三項簡單的回答,也許這只是剛開始的一小步,卻讓我們看到改變的具體成效。Duflo與NGO工作者、各大基金會的努力,也使得越來越多人也投注心力幫助改善環境,像是世界除蟲組織的成立,就是其中一例。

聽完Duflo的演講,也許我們還是無法在最初的問題上得到確切答案,暫時也還不能預見這些努力是不是能走完最後一哩路,但對於多年後的未來,如果我們不期望能實現目標,又怎麼可能真正辦到?

「我們所做的,真的讓未來變得更好。」在Duflo身上,彷彿看見了某種預言。


撰稿:Birdy

為什麼我們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
0
0

你是否曾經在腦裡不斷上演「他到底在想什麼?」的小劇場?神經科學家Rebecca Saxe藉由測驗不同年齡層的人讓我們了解,人之所以可以假設他人的想法,是經歷階段性的學習累積而成的,也是這樣的能力,使我們和一般動物不同。我們都該珍惜這項能夠不斷進步的能力,並且更懂得為他人著想。


大腦裡負責思考他人想法的房間-RTPJ

人類大腦由許多的腦細胞所組成,這些腦細胞與大部分的動物,如猴子、老鼠,甚至是海參都一樣。不一樣的是,當這些腦細胞以獨特的方式組織在一起時,人類就和其他動物不同,我們擁有能夠思考他人想法的能力
 

負責這份工作的,是大腦裡的其中一個區塊-右顳顱頂接縫區(RTPJ)。因為它,當你看到一張照片裡有位母親微笑地望著新生兒,會感受到母愛的力量;因為它,當你看到照片中渾身灰土的人絕望地望著失火的大樓,會感受到他的悲傷和無奈。RTPJ讓你能夠設想他人的想法,但它並不會處理邏輯上的問題。


「錯誤信念」實驗-孩童篇

成長到一定年紀,多數人都有能力思考、設想他人的想法,然而人類並非與生俱來這樣的能力。藉由「錯誤信念」實驗,我們可以得知三歲和五歲的孩童,因RTPJ部分發展的不同而導致不同的判斷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三歲的小朋友會根據他所知道的事實來分析他人的想法,然而並未考慮到他人所處的情況可能造成的誤解,但五歲的小孩會站在他人的觀點來思考對方會做出何種反應。

Rebecca掃描兒童在進行實驗中的大腦,發現孩童的RTPJ和成人的並不一樣。成人的RTPJ特化到只用來思考他人的心智,孩童的部分則不只有這樣的功能。以此作出以下結論:整個童年時期,甚至到青春期,人類用自己的心智來思考他人心智的能力,都是逐漸緩慢地發展、改變而成的。就算發展到成人階段,每個人對他人的認知都還是不同,這又是為什麼呢?


「錯誤信念」實驗-成人篇

 
Rebecca對成年人進行了另一場「錯誤信念」實驗。實驗故事如下:A要泡一杯咖啡給B喝,準備加糖時,A發現裝有糖粉的罐子上寫著「毒藥」,但他依然把罐子內的粉末加進咖啡裡,而B在喝完咖啡後平安無事。試問在這樣情況下,A面對企圖傷害未遂的情況,要負多少責任?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成年人認為,若A認為罐子內是毒藥,則A需要為企圖傷害未遂負很大的責任;若A以為罐子裡裝的是糖粉,實際上是毒藥,就算B因此死亡,A也不需要負太大的責任,因為這樣的情況稱作「意外」。故事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但人會因為他人動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這是因為腦中RTPJ之發展的差異所導致的。

當人進行道德判斷時,大腦的活動狀況如上圖。X軸代表腦部RTPJ的活動程度,Y軸代表人們認為A要付多少責任。圖片左邊,RTPJ活動並不活躍時,人們不會注意到A並不知情,因此認為她要為此負責,而在右邊,RTPJ進行大量活動時,人們注意到A事前並不知情,因此認為她不用為此負太多責任。
 

在得到此結果後,Rebecca利用穿顱磁刺激(TMS)的技術,來干擾RTPJ的活動方式,以試驗是否可以改變人類的道德判斷。實驗結果發現,認為就算B沒死,A犯有企圖傷害未遂而該負很大責任的人數減少,而認為要為意外死亡負較大責任的人增多。由此可證人類道德判斷的標準依然是隨著環境教育而有正面成效的。


經由這次的干擾實驗,Rebecca了解到,人類大腦中的RTPJ是上天給予的天賦,只要經過非常長的時間去學習、調整及發展,我們都可以設想他人的想法,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成為一個更圓融、更具包容力的人


撰稿:Maureen

民主不能只靠選舉

$
0
0

來看看這由英國雜誌《經濟學人》發布2012年全球民主指數的示意圖。顏色越深綠,表示該國越民主;顏色越暗紅,表示該國越獨裁。大部分的非洲國家以及中東地區、部分亞洲與歐洲國家都以紅色系標示,表示了獨裁政權、混合政權。

圖中其實顯現出極大的對比,偏紅的部分,也許會令你想到曾看見新聞中伊拉克一群被形容為暴民的人們在省議會前的暴動畫面,但你可能也會想到,以色列不就是中東第一個民主國家?巴勒斯坦、伊拉克在2005年舉行過大選,埃及也在已執掌三十年的總統被趕下台後,首次由人民選出總統,甚至曾被認為埃及將為中東地區帶來一波新的民主潮流。

近年來,美國積極推行中東地區的民主化,美國前總統布希曾說:「民主政治是世界上多數問題的解藥,因為民主政治尊重人民、尊重鄰國,自由會帶來和平。」學者們也認為民主有超乎想像的附加價值,能為國家帶來繁榮、安定、消弭宗派之間的暴力,更確保了國家不再有恐怖份子的威脅。

那麼,經過民主政治的中東國家,現今情況又是如何?我們可以看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成立的民主政府並不如上述所說的美好。以阿富汗來說,至今已舉行過三次選舉,包括總統大選及議會選舉,結果呢?我們在阿富汗看見的,卻是一個軟弱、腐敗的司法制度、一個無能的公民社會,媒體才剛起步,政府卻失去公信力,政權極度腐化,治安更是糟糕透頂。至於巴勒斯坦和許多撒哈拉以南的地區,民主政權也正在嚴重腐化,國家持續動盪不安。

「那有什麼解決之道呢?難道要就此放棄民主嗎?」提出問題的,是英國國會議員Rory Stewart,他曾長年跋涉於伊斯蘭世界,對穆斯林文化與習俗有許多觀察和見解。

Stewart表示,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並不是放棄民主,而且,就算讓伊拉克與阿富汗回到過去的政權也無法改變現況。找到解決的方式,必須從認識什麼是民主政治,以及民主政治應該怎麼實踐開始談起


選舉,不表示民主

選舉常被視為一個國家民主制度的里程碑。不過在2003年美英兩國積極推行伊拉克民主化時,便認為在選民尚未了解民主之前,如果太早舉行總統民選,可能會造成無法預期的後果,因此他們決定,應該先對選民進行教育和民主化。然而,這個決定卻引發了當地曾有過議會選舉經驗的人們不滿,他們抗議要求選舉:「臨時省議會怎麼了?」「我們選出來的人哪裡出問題了?」但問題不在於選出來的人哪裡有問題。「問題在於你們選了他們。」Stewart說。

Stewart表示,阿富汗人對投票多數抱持著熱衷心態,即使是身處偏遠,仍然不減他們的熱情。積極想要參與政治,是否表示他們是一群「民主化」的選民?這裡有些資料或許提供了我們發現到一些癥結點:在伊拉克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要求民眾選擇他們喜歡的政治體系,大多數民眾並沒有選擇美國、法國或英國的體系,反而有40%的人喜歡杜拜的體系,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君主制國家,而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推行民主,確實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不過這裡還有另一份資料,告訴我們第一個邁向民主制度的國家英國,他們人民又是怎麼看待政治的:84%的英國人認為政治已死。推行四百多年民主政治,卻讓絕大多數人感到失望透頂,很顯然地,政治困境已經不只是開發中、中等收入國家才會面臨的問題了。


理想中的民主

Rory Stewart告訴我們,要談民主的重要性,就該避免去談民主的好處或利益,因為民主不能鞏固國家和鄰邦的安全,也不能保證國家會長久繁榮發展,「民主真正的奧義在於,它反映了平等、自由的理念,以及人的尊嚴。它體現了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用選票決定誰來組成政府。」因此,想要復甦民主,我們就需要公民和政治人物共同努力,民主不只是一種思想,更應該化為行動來實踐。

我們應該怎麼實踐民主的意涵?第一,誠實。有沒有看過政治人物在一種類似「你問我答」的談話性節目中伶牙俐齒的說話方式?無論談到任何事,他們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無知,問兒童稅收抵免、南極企鵝的未來、或是中國重慶的發展,諸如此類問題,你很難從他們口中聽見「不可能」三個字。然而,這不是一位誠實的政治人物該有的作為。誠實也不只是政治人物個人道德上的問題,而是每個公民能做到的──要求政治人物誠實。
第二,現今的社會有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熱衷關切各項議題的人們,我們應該去理解、與這群有才能的人合作,才能將理想化為可能。


推行民主,尚未結束

復甦民主政治是條漫長的路,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難題和不同的改變方式。對英國而言,向法國學習他們的公民社會體系、直接選舉市長的模式。對阿富汗來說,不再只是執著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而是應該著重憲法的制定,從當地直接選出省長、市長,一步步推行民主。
十九世紀政治經濟學家Schumpeter曾認為:民主制度只不過是一種由人們定期選出政治領導進行統治的制度。照這個說法,一般公民對大多議題都沒有明確概念、也不夠聰明,他們並沒有統治或參與的能力。
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民主真正價值,民主得來不易,絕不是短時間、或者藉由一些階段性的形式就能完成的。真正的民主需要人民主動地參與,並且培養公民意識、民主素質。否則,公民只是握有投票權,卻漠視了背後的意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就不可能完成健全的民主政治


撰稿:Birdy

林三元:「台灣需要一個文化革命。」

$
0
0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不管是以數位學習為核心,提供偏鄉、部落電腦與寬頻網路、協助社區產業永續發展,還是鼓勵大學生走入地方,體驗社會服務,基金會致力於縮短城鄉數位落差的同時,更期許能夠深入社區生活,協助當地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的傳承。


縮短數位落差不只是提供免費電腦、網路

「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在捐電腦跟網路,其實我們深入到基層,一方面告訴大家科技的好處,另一方面也告訴他們,如果沒有好好運用的話,反而會阻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執行長林三元在推廣社區數位能力之餘,也不忘強調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當然,在這個數位匯流的時代,林三元認為「通訊」也是基礎建設的一環,從事改善數位落差的工作,讓他對台灣的城鄉差距有更深的體會,他認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如果政府不重視文化、教育,國家一定會落後!


微軟教我的事

現在的台灣,越來越少人願意去談長遠的事情,總是期望任何事情要立竿見影,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問題經常是冰山一角,要真正解決問題,應該要環顧各個層次,系統性的去了解問題的癥結點。林三元在微軟工作的經歷,教他看見「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s),而這樣系統性的思考,不僅是他接手基金會運作的指導方針,更是當前台灣社會亟需培養的能力。


創新的能力

相較於韓國三百億的教改預算,台灣「五年五百億」看似下了重本,卻忽略了人家其實將這筆預算完全投入軟實力的發展,不見任何場館、硬體的預算包含其中,更不只是投資在高科技產業上。就像最近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泡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絕非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有系統的研究,長時間的醞釀,去思考泡菜背後的價值是什麼?

韓國以「分享的精神」,一舉將泡菜文化推向世界。那台灣呢?其實整個台灣原住民文化,就是圍繞在「分享」這件事上!濃厚的人情味正是台灣所引以為傲的特色,而我們卻不懂得善加運用。

林三元說:「台灣最美的地方,就是不管從哪裡帶到這邊來,都像伍佰所唱的,『摻摻做伙,都是台灣製造』,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然而,現在的社會卻過於分別彼此,切割成不同的族群;站在國家主體的立場上,缺少文化的多元性,就像是缺少創作素材,侷限創意與發展的可能性,這會使得台灣失去許多機會

在這片土地上,有許多值得重視與保存的手工藝,不管是鶯歌陶瓷、美濃紙傘,還是林三元熟稔的草編工藝,都是古人就地取材所造就的巧思,更是無限創意的泉源!無怪乎美國、日本等國家紛紛致力於保存本國的手工藝;反之,我們經常忽略自己深具潛力的事物,往往得從別人的眼光中才得到肯定,這將會是台灣莫大的損失!對於年輕人起薪越來越低的無奈,我們應該要反思MIT的創新力量在哪裡?


年輕人的力量

林三元認為,台灣正在歧路上徬徨,應該要勇於踏出去,不斷的嘗試。這需要一些像中華電信基金會這樣的機制,從旁扮演催化劑的角色,提供大方向的建議,卻不能影響創新。

執行長鼓勵年輕人去關心台灣的問題,少數人的力量或許不足以解決教育、偏鄉弱勢的困境,但也不該因此成為一種阻礙,應該讓年輕人想辦法去突破,做的比前人更好。基金會舉辦的「蹲點‧台灣」計畫,目的就是讓年輕人為社區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勇於離開

面對講求多元能力的時代,林三元也希望年輕人要「勇於離開台灣」。他認為,離開台灣到海外奮鬥,也許不是件壞事。

出走,不限任何國家,重要的是,離開習慣的環境,也許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看見原本不會注意到的事,脫離媒體、政客紛紛擾擾的環境,才能看見台灣的價值,喚回原有的自信。


集體自我感覺良好?

訪談最後,執行長也提到,他覺得台灣需要一個文化革命,但並不是文化大革命。現今的社會氛圍,好的文化沒有被重視,不對的事情卻被忽略,消費文化當道,缺乏鼓勵群眾的意見領袖,台灣是否已經陷入一種集體的自我感覺良好?

這是個值得省思的問題,對於身處的台灣,我們不能麻木無感,但也不能只用「鬼島」一詞加以批評,而不嘗試做任何努力。不管是選擇離開,從不同的角度看台灣,還是積極投入在地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更廣的角度,系統性的抽絲剝繭,關懷台灣的問題,重現這片土地的精神!


採訪編輯:Aler、Tina


駕馭壓力,成為交際好手

$
0
0

還記得每一次緊張的時候,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感覺嗎?當所有人都告訴你要放輕鬆、不要緊張時,健康心理學家Kelly McGonigal卻表示:若你改變對壓力的負面看法,你的心血管會呈現較健康的狀態,如同你正在經歷一段快樂且具有勇氣的時光。


是否相信壓力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才是健康的關鍵

一份研究報告藉由詢問三萬名美國成年人:「過去一年裡,你承受了多少壓力?」以及「你是否相信壓力對健康有害?」,並花了八年的時間,持續追蹤這三萬名人口,以研究「人們相信壓力對健康有害與否」是否會造成實際健康狀況的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年承受極大壓力的人,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但這結果只適用於相信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人。其他承受極大壓力但不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人的死亡率甚至比承受一點點壓力但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人還低。
 
當Kelly發現這個研究結果之後,開始去思考,改變人們對壓力的看法,是否可以使人們更健康?而科學實驗證明,當人們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時,人體對於壓力的反應機制也會因此改變。


哈佛大學的社會壓力測試實驗

哈佛大學藉由進行社會壓力測試,證明了人們如何看待壓力將會影響身體的抗壓機制以進階影響健康。

社會壓力測試過程如下:你被告知要上台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五分鐘的即席演講,演講對象是一排嚴厲的評審們,他們被預先告知要面無表情地對你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相視搖頭。除此之外,你的周圍將被攝影機和鎂光燈環繞。
 
這時的你可能已經被龐大的壓力籠罩,但緊接著是讓人聞之色變的數學測驗。在測試進行中的過程,會有人不斷地告訴你「太慢了!」、「你數學不是很好吧!」,並且要你不斷地重新來過。到這個階段,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手心冒汗、心跳加快。

此實驗的特別之處在於,這些受試者都事先被教導這些壓力反應都是有益的,例如:心臟加快有助於準備進行下一個動作、呼吸急促會讓你的大腦吸到更多氧氣。研究結果發現,當受試者們學習將這些抗壓反應視為有助於自身表現時,將會感受到較少的壓力,甚至變得更有自信

更神奇的是,你如何看待這些抗壓反應也會影響人體的抗壓機制。在一般的抗壓反應中,血管的收縮(幅度)會如同上圖中較上方的血管圖片,這樣的收縮情況對健康確實有害。然而,若你將壓力視為對自己有益的,血管的收縮(幅度)將會如上圖中較下方的圖片,呈現較放鬆、健康的狀態。

Kelly強調,人們應該不要想盡辦法擺脫壓力,而是用盡全力駕馭壓力。你如何看待壓力,將會影響你的抗壓機制如何反應。因此,自身的健康其實掌握在自己手中。


壓力會幫助提升社交能力

有一種隨壓力產生的賀爾蒙-催產素(oxytocin)會在腦裡微調我們的社交本能,使我們為一些行為做好準備,以增進與他人的親密關係。它甚至會增強人類的同理心,並使我們更願意去幫助我們所關心的人。當你面對壓力時,身體的抗壓機制會刺激腦下垂體產生催產素,使你想要向人傾訴而非獨自面對。

催產素的功能不只是這樣。它除了影響社交行為之外,還具有消炎功能,可以確保血管在面對壓力時會維持在放鬆的狀態。另外,它還可以治療因壓力而造成受損的心細胞,使心臟更為強壯。最讓人驚喜的發現是-催產素所帶來的各種生理益處,都可以藉由社交接觸或社會支持來強化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壓力的情況下去與人接觸,不論是想要尋求幫助或是去幫助他人,我們的身體都會釋放出更多的催產素,而催產素會引導抗壓機制的反應變得更健康,讓我們可以更快從壓力中解放。這表示我們體內有一個有助於紓緩壓力的內建機制,那就是-與他人互動

Kelly最後再度強調:如果你把身體因壓力而產生的生理反應當作有益的,那自然而然就會有勇氣去面對困難;而當你面臨壓力時,選擇去與人分享,則可以讓身體自行紓壓。下一次被壓力逼得喘不過氣時,不彷試著改變對壓力的看法,將壓力視為你的助力,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體驗。


撰稿:Maureen

TEDxTaipeiWomen:心開始 The Power Within

$
0
0

心開始 The Power Within

2013年12月,TEDxTaipei首次舉辦TEDxWomen。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女性勇於突破傳統、挑戰自我,自信地穿梭在社會中不同的領域,展現絢爛奪目的光彩。這一次,我們將主題定為心開始 (The Power Within),邀請大家一起來傾聽女性的聲音,發掘來自內心深處的力量,體驗一場截然不同的心.旅程。


上默劇團創辦人孫麗翠

首先,就由上默劇團創辦人孫麗翠,以沈靜卻震撼人心的藝術默劇為第一屆的TEDxTaipeiWomen開場。

白色的披衣是象徵還未蛻變成蝴蝶的蛹,褪去披衣後的她將轉換成美麗蝴蝶,她左顧右盼的走進這個新世界,雀躍、喜悅的心情難壓抑,這正是象徵從內心轉換。

這場表演是向大眾傳達,我們都該從價值的蛹中解套,用更寬闊、正面且圓滿的態度面對新世界!


媽媽監督核電廠陳藹玲

「把好的留給孩子,把不好的留給自己,這就是媽媽。 把不好的留給後代,把好的留給自己,這就是核電廠。」這段廣告台詞用母親對小孩最純粹的愛,喚起人們對核電議題的重視。

身為四個孩子的媽媽,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的發起人陳藹玲認為,核電議題不能只是個擁核與反核的選擇題,更不能只是政治立場的表態。真正的問題,是核電對我們生活與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支持國力發展為藉口,不該是核電廠繼續存在的理由。

陳藹玲說:「民間團體其實不該只仰賴政府,民間團體應該彼此溝通、瞭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大眾可以溝通的新平台。」

而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政府與民間團體溝通,為我們的下一代爭取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

簡靜惠女士這次所講述的是「三代對談」—與父母、公婆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子女對話。
無論在哪個時代,女性總是需要面對來自家庭、子女與專業等方面的多重壓力,作為新時代女性的表率,簡靜惠為自己人生的選擇而勇敢。
選擇走入不平凡的大企業婚姻,面對大家庭的生活,讓她學會傾聽、退讓與溝通。面對專業與理想,她不僅在企業內部管理財務,更憑著一股願為社會有所貢獻的精神,一頭栽入企業草創的基金會擔任執行長。面對小孩的教養問題,她一改強悍的作風,以鼓勵取代責備,與小孩保持良好的溝通。
簡靜惠說:「跟自己對話就是知道我要什麼、家庭要什麼、公公婆婆的聲音又是如何?」持續與家人溝通,讓她一路走來能夠堅持夢想,照顧好家庭。如此堅定的步伐,讓人看見女性來自心的力量!


巧宛然掌中劇團紀淑玲

長居於山林間的紀淑玲,不僅是山中小學的音樂老師,更經常以詞曲創作的方式,訴說對大自然的關懷,她那洗滌心靈、深具穿透力的歌聲,讓聽眾彷彿能看見那清澈的小溪流過,那花香撲鼻而來。
這次TEDxTaipeiWomen有幸邀請到紀淑玲,在現場以清澈空靈的聲音唱出山林的故事,唱出她對這片土地的愛。


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

南管,是一種音樂類型,因發源自中國福建泉州,又稱之為泉州南音。這幾年,被喻為南管全才的王心心,致力於南管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跨界合作,激盪出許多精彩的表演火花。

事實上,南管早期主要由男性所唱,現在卻以女性歌唱為主,王心心認為,這實際上也算是南管音樂的一種進步與創新。

南管音樂的特色就是「慢」,一句只有四個音,就可唱五分鐘!相對於這個步調快速的社會,南管的「慢」促使人們學習關照自己,找尋自己的本質,這也許就是王心心口中所謂的「以心交心,用音樂相互交流。」


金鐘編劇徐譽庭

2012年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殊榮的徐譽庭,一路以來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戲劇作品,像是紅極一時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光陰的故事》等,皆引起廣大的迴響。

許多人好奇,在她筆下的這些角色,是否就是她本人的化身?徐譽庭承認,她創造角色的個性、情感事實上都源於自己,而她所創造出來的這些人物,都有一些小缺點,不完美反而使角色更為真實而可愛。

有人說,在徐譽庭的筆下沒有完人,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與沉澱,確實她自己也體會到,「面對戲中討厭的角色,事實上我們都有這些不完美,其實我們都不經意的、偷偷的討厭自己,而這些事實上我們都擁有。」

面對這些我們都有,卻默默討厭著的個性,徐譽庭鼓勵大家「勇於跟別人認錯,實際上是與自己認錯。」學習與自己對話,多與自己聊一聊,挖掘自己的內在力量,並且不斷重複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並直視缺點,從中改變或者喜歡自己。

其實,劇本就是徐譽庭與自我對話的延伸,既然她的作品深具渲染力,能夠觸動你我的心,也許學會與自己對話,也能找出那份來自於你內在的感動。


台灣超級鐵人職業選手李筱瑜

熱愛運動的李筱瑜,事實上並非從小接受運動員的訓練,十七歲那年的一場車禍,改變了她的命運,走上運動員之路。從癱瘓到把運動當作她生命的力量,李筱瑜堅定的毅力,鼓勵她不斷挑戰自己。

二十五歲那年,她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即獲得冠軍,自此開始了征服三鐵賽事的旅程。二十九歲,她成為鐵人三項的國手,身為最老的國家隊代表,她不是不服老,而是那滿腔熱情,讓她不受年齡與體型的阻礙,勇往直前,奪下各大比賽的冠軍。

就像李筱瑜所說的:「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做、願不願意挑戰。」三十五歲時,她下定決心轉戰職業賽,用毅力堅持住職業選手龐大的訓練力度,在滿三十六歲的今年,如願拿下日本北海道鐵人三項職業組冠軍。

「不管你的性別,讓你身體裡的能量爆發就對了!」這句話,正是李筱瑜奮鬥過程最好的註解。


電影製片人李烈

壓軸登場的,是知名製片人李烈。在上台的前一刻,她決定拋開早已準備好的講題,選擇與大家分享她人生路上,關於勇氣的故事。

曾經卸下明星的光環,開始從商之路的李烈,在大陸經商雖未成功,卻也磨練出一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繞了一大圈,經歷過人生高低起伏的洗禮,她看清楚自己的特質與優勢,下定決心成為一名製片人,從無人看好到如今電影作品叫好又叫座,李烈為了理想與熱誠,勇敢的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烈鼓勵大家:「找一條跟自己以前、別人都不同的道路。」也許,我們都需要這種不顧一切,做好自己的勇氣!



撰稿:Tina

如何設計人生?

$
0
0

台灣在2010年引進了使史丹佛大學生瘋迷的一堂課-”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IDEO設計公司即是以Design Thinking為核心概念,其總裁Tim Brown曾說過:「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與方法,考慮人的需求、行為,也考量科技或商業的可行性。」

John Hockenberry提出一個類似的概念:每個物品都會有一個意義,應該要跟使用者相關,這會是一個以使用者和物品為主角的故事。另外,他延伸說明:「好的設計展現目的性。」當每個設計都是針對一個目的去發想、實作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位設計師,都能夠利用設計來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更勇敢。


讓輪椅變得不一樣

36年前的一場車禍意外,使John從此不良於行,必須一生與輪椅作伴。一般人對輪椅所投射出的情緒往往是不幸、悲傷,於是他努力地想扭轉這個情況,他試過低頭皺眉以避開他人的眼神、精心打扮和人四目交接,甚至一個禮拜都不洗澡來轉移他人的注意力,但無論怎麼試,都無法改變一般大眾對於輪椅的觀感。

直到有一天,他六歲的女兒們看著輪椅目錄,嘰嘰喳喳地說服他換一台裝有發光輪子的輪椅。雖然認為這種設計與自己的身分不搭,但還是滿足了女孩們的願望。在換了新輪椅後,John有意想不到的發現。人們對他的反應從投以尷尬的眼神變成一臉好奇地指指點點,甚至有小朋友忍不住詢問是否可以借來坐坐看。

裝有發光輪子和沒有裝發光輪子的輪椅,差別在於設計目的。前者的設計目的是讓使用者成為星光輪椅艦的艦長,透過簡單的設計元素,改變人使用輪椅的經驗。從逼不得已坐在輪椅上,變成一位具有自主性的駕駛。當設計者調整設計目的,使用者的感受將會大不相同,並依此做出不同的回應。


柏拉圖設計的理想國

John有個設計師爸爸,但他不是設計師而是修習經典文學。經典文學和設計的目的性會有什麼關連呢?
 
其實,經典文學中很多知名人物都是設計家。以柏拉圖為例,他有個從未被實施過的設計,叫作「理想國」。每個設計都有其目的性,而在柏拉圖所處的年代,人類剛走過為生存奮戰的時代,開始思考人生若不僅僅只為了生存,那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們站在從史前混亂期到文明發展的分界線前,感到不知所措。

這時候的現實世界需要一位設計師,因此柏拉圖描繪了理想國。「當一個國家的統領者不願去統治時,是最理想跟最祥和的統治狀態;而當統治者野心勃勃時,國家狀態最慘。」他的設計即是為了使當時感到困惑的人們找到面對新時代的方向。
 
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混亂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面對人類所創造的亂象、造成的情況、改變的環境,我們在面對每一項物品、計畫的設計時,該立定何種目的性來解決70億的人口對地球的所作所為而導致的後果?這是全人類在了解目的性的重要之後該思考的課題。


戰火也無法消弭設計的存在

設計的力量是否真的存在於世界上各個角落?John在現場採訪1990年代薩伊的反獨裁暴動中發現,設計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得強大。

當時,薩伊的金夏沙城正在進行一場暴動,車輛和建築物的碎片使人喪命、士兵在街道上射擊搶匪和逮捕人民。坐著輪椅在戰場中來回移動以蒐集報導資訊的John,與一個癱瘓在輪椅上的當地年輕人進行了一段使他難忘的對話。

那位年輕人從角落中出現,興高采烈地向John分享他自己用金屬、木頭和皮革所做成的輪椅裝置,並十分自豪自己的設計。他們熱絡地討論輪子、輪胎、輪輻和內胎,彷彿身邊危險暴動並不存在。

年輕人的裝置粗糙、生鏽,John的輪椅來自美國製造又時髦,但這些差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共同的語言-「設計」。因為設計,讓他們在混亂中像穿了隱形斗篷一般,烽火連天之下,他們只看得到彼此因對設計抱有相同的熱情而閃爍不已的雙眼。

「一項充滿目的性的物品是很有能力的,讓人願意珍惜;一項沒有目的性的物品是隨機、模仿他人的,讓人感到厭惡。」因車禍而終生無法行走的John Hockenberry在事發後領悟到人生的意義,人要設計一個有目的生命,藉由具目的性的設計來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撰稿:Maureen

愛,就支持收養

$
0
0

許多人經常抨擊社會福利機構對弱勢兒童的照顧不足或失當,但你是否曾設身處地探究社福機構所面臨的困難?Georgette Mulheir依研究指出一個家庭對孩童腦部發展的影響力,以及身為國民能夠如何有效地協助這些需要關懷的孩童。


為什麼社福機構總是做得差強人意

Georgette根據一份六十年的統計研究發現,讓小孩與原生家庭分開,並安置其在大型收容機構,將會對他們的健康及發展有劇烈影響,其中以對嬰兒的影響最大。

嬰兒在出生時,大腦和肌肉都尚未發展完全,直至六個月大時才會發育完成。此時嬰兒開始模仿其所見到的行為,從撿東西、做鬼臉到說話,都在這時快速發展,大腦將利用這些體驗和刺激產生許多連結。一般來說,這個過程會自然地在大部份的家庭中發生,以致於大眾從未察覺,這對人類及健康社會發展極具重要性。

Georgette指出,許多兒童安置及教養機構的人手不足,一位工作人員經常要負責照顧多位孩童。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位孩童被分配到的餵食、換尿布時間,從一般家庭的數小時,縮減成數分鐘。而這短短的幾分鐘,就是這些孩童的大腦能夠接受刺激,逐漸發展成人的重要時刻。

由上述可知,這些孩童接受刺激的時間遠不及正常家庭的孩子,而缺乏刺激通常會造成自我刺激的行為,如拍手、前後搖晃或者是對他人的侵略行為。種種行為將對孩童的未來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然而,若此時讓孩童即早回到正常家庭的環境,其將以驚人的恢復能力,快速發展遲緩的部分,開始建構健全的身心靈。


如何有效幫助弱勢孩童

事實上,大部分被安置在機構中的孩童,其父母都還在世。他們將孩子出養的原因,多來自於貧窮、身心障礙以及種族身分的問題。

根據這樣的情況,歐洲正發起一項運動,目標是改變一般大眾的協助方向,將金錢或服務等援助資源從提供較低照顧品質的大型安置機構轉至以社區為基礎的環境。

許多國家為了替弱勢孩童找到更適合的成長環境,已經制定國家行動計畫。歐盟委員會以及其他捐助機構,也正在尋找能夠將經費從安置機構轉移至家庭支援的方法,並授權給社區,讓沒有資源的父母能夠接受幫助,親自照顧其孩子。


台灣兒童安置機構及家庭收養之現況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及台北市社會局至2012年底的統計資料,2012年被出養的兒童數將近300位,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累積人數已達3500人以上,而申請收養程序的案件則不到600件。

針對出收養的情況,台灣各縣市的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以及兒童及家庭署的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都提供許多資訊給需要的民眾參考。身為關懷這些孩童的一份子,我們能夠做的是多支持收養,減少在兒童安置及教養機構的人數,並且將資源投注在潛在的貧窮家庭,讓那些無辜的孩子可以留在父母身邊。

藉由此方式除了可以讓人手不足的社福機構有喘息的時間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只需要改變投入援助的方向,就能使這些孩童握有體驗幸福人生的門票。


撰稿:Maureen

細胞移植將取代器官捐贈?

$
0
0

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台灣醫界、人權團體和器官移植協會也在這天呼籲中國停止活摘器官的行為,並呼籲社會反對活體器官捐贈。台灣每年平均有8300人等待器官移植,但卻僅有200多人捐贈器官,導致不少透過仲介進行買賣、或前往境外(尤其是器官移植的輸出大國中國)接受移植的消息紛紛傳出。

器官被商品化,不僅帶來醫療風險及道德疑慮,更違反了人權。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而訂立的器官捐贈明文條例中強調:進行器官捐贈交易時,需審慎地評估捐贈管道及器官來源,以保障捐贈者、接受者與醫療人員在心理、社會、醫療上的生命與安全,藉此將引發醫療糾紛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令人莞爾的是,即使明文規定,器官捐贈仍存有許多道德上的爭議與鑽漏洞的行為。事實上,在美國每天就有十幾人會因缺乏捐贈器官而死去,再加上人口老化上升、所捐贈的器官不足以被妥善配置,造成私下進行器官商業交易的新聞仍然時有耳聞。

曾以首次亞洲屍肝移植手術樹立典範的外科醫生,Susan Lim,在工作過程中面臨生與死的情感衝突而引發她對器官移植有新的體悟,並促使她著手再生醫學的研究,希望藉由幹細胞應用的技術,找到取代器官移植的可能。


難道不能迴避死亡,來助人重生?

Lim改變對器官移植看法的轉捩點,就發生於她懷孕時,接到一份工作:從等待處決的囚犯身上獲取器官。她必須一早開車到監獄,戴上手套,接收死囚屍體,取出器官,再將器官帶回醫院,為病人進行移植手術。

每當她步入牢獄,與一位又一位死囚四目相視時,就會感到毛骨悚然。那段日子,她每天面對死亡所帶來的悲傷又夾雜著病人獲得新生的喜悅。這使Lim的內心感到衝突,她自問: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既能迴避死亡,又可以助人重生?

就在同一時期,外科手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那就是自寬大的切口,發展到鎖孔式的微創技術,這種概念,也同時運用到了再生醫學上,那就是細胞移植,成為取代器官移植的新契機。


以幹細胞再造身體零件

在探討細胞移植的可能性之前,要先了解器官移植這種「更換」的概念。假設一台車子故障,你必定將之帶到修車廠,等待修車廠人員從倉庫拿出新的零件來做更換。這種更換毀損、短缺零件的概念,就如同現代醫學中輸血、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的方式;然而,如果碰上了沒有零件、或零件不合(如器官異體相斥)的狀況,該怎麼辦?

醫界中被稱作「萬用細胞」的幹細胞,便是解決這個狀況的契機。若將幹細胞技術應用在組織器官上,就是當零件短缺時,有可能「再造」零件。其實,人體本身就有自我重組的能力,像是皮膚、血液、器官,都是藉由幹細胞的分裂與分化來進行更新,正如同樹的枝幹會不斷生長、分支;而幹細胞之所以能持續運作,在於它是並未經過細胞特化的原始細胞,還能夠在結構上產生改變,所以具有再生、分化的可能。


幹細胞技術持續突破

依取得來源,幹細胞又可分成「胚胎幹細胞」(ES細胞)、「成體幹細胞」(ASC)與「萬能幹細胞」(IPS)。

1998年,首次從人的胚胎中分離出胚胎幹細胞。一開始的細胞移植技術是想藉由胚胎幹細胞,找到修補人體器官的可能。胚胎幹細胞能作為母細胞,培育成心肌細胞、肝細胞、胰島細胞等等;然而,要取得一個胚胎幹細胞,就得毀掉一個胚胎,這使得胚胎幹細胞的取得在道德上飽受爭議。

因此,Lim將實驗焦點轉移到最沒有爭議的細胞資源,也就是成體幹細胞中的脂肪組織。成體幹細胞,顧名思義是從人體中取得的幹細胞,命名的方式是依照器官、部位的來源來稱呼;因此,Lim所研究的,便是取自脂肪的「脂肪幹細胞」。

相較於胚胎幹細胞,成體幹細胞較無道德爭議,也沒有異體相斥的問題,不過成體幹細胞的分化能力不及胚胎幹細胞。比喻來說,如果胚胎幹細胞是新生兒,那麼成體幹細胞就是成年人,在行為與思維上雖然比較成熟,但也受到較多發展限制。

不過,近年來,日本醫學家山中伸彌與美國的生物學家Jamie Thomson的研究團隊,找到了改善成體幹細胞的方法,也就是幫助細胞時光逆轉,將成體幹細胞重組,還原成類似胚胎的細胞,這也就是第三種幹細胞-IPS,萬能幹細胞。

IPS的重組技術,使得透過幹細胞來治療疾病的想法從理想變為可能。或許將來能透過將幹細胞導入器官受損處,釋放生長因子來修復受損組織,並將之應用在治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脊髓損傷、肌肉萎縮、視網膜等疾病上;這項技術,就像砌牆用的磚塊,成為修復人體受損部分的支架。


期許醫療進步能夠改善人權問題

現今,已有多國投入幹細胞的研究與發展。雖然臨床上,它仍有著技術上無法控制幹細胞分化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項技術在再生醫學及基因工程上都有其潛在與突破的可能。透過再造及修復細胞的幹細胞技術,將可取代原本「更換」的概念,幫助人們在未來能夠減少對器官捐贈的需求。

科學家與醫學界的努力也正是為此: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下,期許有朝一日,人們能更尊重生命。那些違反人權自由、道德倫理等諸多的不平等與爭議,將能在未來某一天,降至最低。


撰稿:Birdy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