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新技能時代來臨,未來15種職業將由女性主宰!

$
0
0

過去,我們或許會認為男人才是主宰世界的角色;但現在,有許多重量級的領域,整顯示女人正掌控一切。

Sheryl Sandberg是Facebook的營運長,她每年為臉書增加約600億新台幣的營收;戰地記者Janine di Giovanni因關注世界各地的人權、性別、種族議題而遊走世界;德州議員Wendy Davis在2013年6月在參議院上佔據發言台連續講話13小時,中間沒有停頓、沒有吃飯、甚至沒有上廁所,她主張婦女擁有身體自主權,她成功成功阻擋由共和黨主導的反墮胎法案。

這些例子都顯示出,女人與男人除了身體結構上的不同,其他都是平等的,她們的勇敢、有能力、有行動力與男人沒有區別


未來十年的15種職業領域,有13種會被女性主宰

2010年,美國研究統計,女性首度成為美國勞動力的多數人口,而且她們開始在許多職業中佔重要地位,像是醫生、律師、銀行家、會計師等等,現金更有超過半數的經理人為女性,因此,我們可大膽預估,未來十年的15種職業領域中,有13種會被女性主宰,故可推斷全球經濟市場女性領導者將崛起,性別平等權正在抬頭,沒有「男性」比較優秀、果斷、有決策性、成功….等刻板印象的存在!


更有趣的是,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權利,正在迅速的移轉,Hanna Rosin:「女性在全球經濟場域中,表現已逐漸比男性突出。」而這些經濟上的改變,正迅速的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例如浪漫喜劇的愛情故事、婚姻形式、男女交往的開放,以及對超級英雄的新詮釋…..等,這些都已全然不同。

在台灣,男人的形象多為強壯有力、擁有權利、聰明,女人的形象則為柔軟、柔情、帶點傻氣的可愛;在美國,男子形象多為剛硬、粗獷、掌控大權;女子形象則是金髮、胸大、長髮,從此可看出不論是東、西方世界,對男女都有既定價值,慶幸的是,在時代加速進步的時刻這種傳統的刻板印象雖正持續改變。


父系社會結構正在瓦解

早期社會,東方都有重男輕女的習慣,事實上,西方社會也是。但近期有研究指出,美國人工生育診所,有四分之三的夫妻要求生育女孩而非男孩!而令人驚訝的不只這樣,在你難以想像的傅全體系設會中如:南韓、印度、和中國…..等國,他們嚴格的父系家族長制社會,正在鬆動,而且這些家庭不再對長子有著強烈偏愛!

如果你去思考男性、女性這件事情,你將會發現冰島的選舉中出現女性總理、韓國出現了女總統……..等等,二十萬年來男性當道的時期,似乎開始走向盡頭。


女性崛起,經濟體系的改變

關心男女性別權力議題的Hanna Rosin並沒有要打擊男性的意思,事實上,他認為這項「轉機」是男、女都該正視的時刻,因為經濟體的改變,男性將被打擊、女性將會崛起,新的文化經濟體正在建構。

我們過去擁有的是工業經濟體,主要以製造出產品;而現在則是以服務業為主要經濟,是資訊及創意的時代。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時代,現在女性所取得的新技能面比男性還擅長。


Hanna Rosin認為,現在的經濟型態所需要的共有五點:

1.多方的智慧
2.穩定與聚焦的能力
3.開放的溝通,能夠傾聽人們說話
4.比從前更變動不居的環境中工作

到目前為止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活在「玻璃天花板」(通常指女性工作中所遭遇時所遇的一種無形的障礙,使人不能到達較高階層)底下的經濟領域。


打破隔閡,開創新的溝通橋梁

這是將男性與女性置於彼此敵對的狀態,因為某種程度是男性搞出「玻璃天花板」,而女人總是在那片玻璃天花板之下。女人雖具備許多技能和經驗,但早期要打破
這片玻璃是困難的。

而現在,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是,我們打破這片玻璃,男性與女性一起建立溝通橋樑,沒有詭計、沒有刻板印象、沒有區別度,但要讓這座橋通暢的前提是,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天賦才能,公平競爭,學習在新的經濟體系下生存,首先,你得跨出第一步:放手去做


撰稿:Aler


2013年會【翻轉 Flip】策展答客問

$
0
0

近年來,世界各地都發生許多事,現階段的我們,或許正處在時代的轉換期,好壞參半,面對這樣的世代,TEDxTaipei認為每個人該放下抱怨,學習參與世代,說出你我的故事,為後代子孫留下更多黃金典範。

邁入第五年的TEDxTaipei,一路上都十分幸運有各位朋友們的支持與陪伴,距離年度大會僅剩四周的時間,策展人Jason將與大家分享2013 TEDxTaipei年會的【翻轉 Flip】策展理念與願景


Q:為什麼以翻轉作為2013 TEDx Taipei的年會主題?

J:今年是TEDxTaipei成立的第五年,過去一直在思索這樣的平台到底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而近年來台灣、世界都發生很多事件,這些事件其實都是靠著連結的力量將彼此串聯起來的,而這些連結的力量來自公民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會去想像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面對生活中的總總挑戰時,又該如何去支持彼此,進而找出解決的方案,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台灣正不斷的往前進,不一定要變得最大或最好,但是需要我們每個人站出來參與這個改變

為什麼會用翻轉呢?其實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每個人都應該扮演一個參與翻轉的角色,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無限的可能性。另外今年比較特別的是一個新方向,我希望TED這個平台越來越貼近社會,所以今年所找的講者是跟目前台灣所關心的這些議題都有蠻大的關係,所以問我為什麼做翻轉這個主題,我把今年視為台灣翻轉的元年,希望找出台灣隱藏已久的在地力量!


Q:TEDxTaipei能夠帶起群眾不一樣的想法,可以稍微具體的講述一下你認為TEDxTaipei的翻轉年會能夠掀起怎樣的風波嗎?

J:過去大家會認為我們只在辦演講,其實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演講是一種分享,透過分享啓發行動。所以我們現在在實驗一種新的模式叫做:from idea to action,每一個故事或想法,背後都是集結一群支持想法的民眾、聽眾,希望藉由講者的分享,引發更多人在生活中願意嘗試改變

今年是我們的第五年,我相信往後會有更多的action在這個平台中出現,我認為衡量這個平台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應該是辦多少演講,或者活動來了多少人、辦得有多盛大,而是我們最後看到有多少的行動受到這個平台的啓發而產生。


Q:針對TEDxTaipei這個平台在舉辦年會這些活動中有沒有遇到什麼瓶頸?可以分享一下怎麼在失敗中找到希望?

J:我覺得瓶頸每天都有,我們得每天思考自己到底為何要做這樣的事情?反思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初衷是否還在,如何帶領團隊繼續前進,因為投入這個團隊都是相當熱血的青年,然後不管對自己或對他們都有很強烈的使命感,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到這裡或是到其他地方工作,但我希望把我當初參及建立這個平台過程的熱情也能發生在大家身上,然後影響他們。

關於瓶頸的部分,我覺得這幾已經慢慢有點成績,不過我認為很多事情還可以做得更準確,那更準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同樣的東西不斷的練習一百次,然後每次都做得比之前更好,就是第九十九次比第九十八次來得要好,不斷的去訓練這個東西,再來就是希望這個社會可以多給予年輕人嘗試及創新的機會,唯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大家一起往前進


Q:為何會以這六個項目作為這次翻轉年會的子題?

J:其實這六個子題有點像是延續去年的六大主題,這六個主題其實都涵蓋台灣各地翻轉的力量,不只是在台灣,也可能在國外,每個講者的故事都不盡相同,但如何將他導入與翻轉這個主題相呼應是很重要的內容設計,因為不只是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我們的進步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我們可以一起樂觀地看待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就會有無限的機會,但如果我們抱持著只想在眼前獲得利益的話,我們將會很快的變成一無所有,類似像這樣的題目,我們會用一種比較前瞻性及主題式的方式去思考我們如何設計這樣的題目。


Q:可否分享一下你的下一個目標或計劃?

J:我自己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夠把TED帶著走,讓學習變成是行動式的,我一直覺得說這麼好的東西要讓他能夠上山下海,我們現在也正在規劃當中,希望把這麼好的東西,像是將這兩百多支的演講帶到台灣的各個角落,可能是以行動列車的形式到各地去舉辦小型的演講,場地可能會是在學校的操場或是廟口部落裡面,因為我認為說故事的本質在於每個人都把心中的想法的表達出來。如果回到當初做這件事情的初衷,這是非常非常接近我心中想要去完成的一件事情。


採訪:Aler

大學教育成功之四大要素

$
0
0

Freeman Hrabowski 12 歲時與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一同參加示威遊行。他現在是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UMBC)校長,致力於在校園中創造一種環境,幫助弱勢學生如非裔或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獲得數學及科學學位,如何讓他們重拾對學習的熱誠和信心,並避免學習障礙成為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我目前領導的大學──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是該州第一所所有種族學生都能就讀的大學,它如同進行了50年的實驗:美國是否可能成立教育機構及大學,讓不同背景的人前來就讀、學習彼此合作、學習成為領袖與互相支持?

美國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在於學習理工科目的黑人學生很難順利畢業。一般而言,大多數學生均無法順利完成這門學科。因此我們決定提供幫助,首先針對弱勢族群-非裔美籍學生、西班牙裔學生。


如何協助少數族裔學生度過學習障礙

「為何當電視上出現黑人男孩時 只要跟籃球無關,全是負面的報導?」「我想改變這一點,提供某些正面影響」我們整合所有想法,設立獎學金計畫。到底如何成為引領全國,培育非裔美籍學生完成理工或醫學博士學位的學校?

因此真正的問題和挑戰為何? 其中一部分是 K-12 教育 (幼稚園到12年級)。我們必須加強 K-12 教育,但另一部分與校園中的理工文化有關。許多成績極佳的學生最初主修醫學或工程預科,最後卻改變主修科目。主要原因是他們無法順利完成大一科學課程。事實上,我們通常稱大一理工課程為「淘汰課程」或「障礙課程」。

因此我們幫助少數族裔學生的四種方法- 現在也對一般學生有所幫助。

第一點 、高度期望。 我們需要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瞭解他們對學業的熱誠及熱情。同樣重要的是學生必須瞭解,用功將使情況改觀。我不在乎你多聰明或自以為多聰明,聰明僅意味著你準備開始學習,學習令你興致勃勃,你渴望提出好問題。

第二點、考試成績並非唯一。考試成績很重要,但並非最重要。有位女學生學習態度很好但考試分數不高,但她在 K-12 教育過程中從未缺課過。這是對學習的熱誠。那名女孩孜孜不倦地學習 現在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博士。

其次是建立學生社群的想法。以理工科來說,我們並未教導學生以團體的方式學習, 這就是我們成立學生社群的原因。使他們建立彼此間的信任、互相支持,學習如何提出好問題,但同時學習如何清楚解釋自己的想法。靠自己的力量拿 A 是一回事,協助他人取得好成績則是另一回事,這種責任感將使整個情況改觀。

第三個想法是藉由研究人員培育研究人員。無論是藉由藝術家培育藝術家,無論哪門學科我們需要研究人員帶領學生進入這門領域。幾年前巴爾的摩暴風雪期間,醫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回到實驗室工作時,發現所有學生都不肯離開實驗室。對他們來說實驗並非作業,而是生活。每位學生都非常專注,他們知道自己正進行愛滋病研究。 最後,必須擁有好老師願意關懷學生,老師得觀察每位學生,瞭解學生是否確實投入課程。這是一種老師和學生的聯繫。

因此我們開發了這種模式 不僅協助評估哪些做法行得通,我們領悟到必須考慮重新設計課程。不僅重新設計了理工課程,也致力於重新設計人文及社會科學課程,因為太多學生對課程興趣缺缺。許多學生不願只是坐在課堂上聽課,他們需要參與。

我們所做的是重新設計課程,強調合作的重要、科技的運用,在課程中使用業界提出的問題。並非僅教導學生理論,而是教導他們對理論提出質疑。這就是所謂的學術創新。

藉由建立學生社群,告訴少數族裔學生及一般學生:你們辦得到。給予他們建立社群的機會,讓老師帶領他們進入這個領域。我們評估什麼可行或不可行。最重要的是,如果學生擁有自我意識,夢想和價值將使整個情況改觀


決定命運的是選擇

亞里士多德說 :「卓越並非偶然」 「它是高度企圖心 全力以赴和謹慎實行的結果」 「它代表眾多選擇中最明智的選擇」他說: 「決定命運的是選擇,而非機會」是選擇,而非機會,決定了你的命運、夢想和價值


撰稿:Tricia

Susan Cain:內向者的力量

$
0
0

你總是對閱讀充滿興趣、喜歡安靜大過於喧鬧;總是被說不夠活潑,過於內向嗎?總是因為文靜不說話,而被說沒有主見、沒有自信?今天,講者Susan Cain將告訴內向者,內向的力量,無需害怕,無需刻意交際,做你自己,你並不會失去什麼!


Susan Cain以前總是有旁人告訴她:「安靜內向,不是一般人應該有的表現,我應該更活潑外向一點。」但是Susan Cain的直覺卻知道,內向是她最自然、最真實的自我表現,不過,她卻寧可聽信商場、職場上的交際道理,讓自己成為華爾街律師,常去熱門的酒吧應酬歡樂,即便骨子裡,她想要的是最平靜的與朋友吃頓飯,在家裡舒適的用筆電好好的工作,當個稱職的「作家」,Susan Cain下意識的做的這些舉動,實質的背離她個性的選擇,而她卻有好長段的時間渾然不覺。

很多內向者的這些舉動,也許是想印證:個性中是俱備「有能力」、「不無聊」、「風趣」等特質,但其實,內向者的這些舉動,影響到的不只是他個人「不能做自己」的損失,更是影響到我們的同僚,造成社會群眾的部分損失。聽起來也許嚴重,但正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揮內在的領導力與創造力,而建立了崗位的錯位,某些時候,良好的口才與內斂的專長,相較而言內斂的專長力量,將勝過「出一張嘴」。

世上有1/3至一半的人口是偏內向的,1/3是將近一半的數量!也就是說,每兩三人中就有一個內向人口,就算你本身是外向的,你的同事、你的另一半和你的小孩,還有你擦身而過的人們,都有可能是「被逼迫」外向、訓練口才、活潑的隱性受害者!這種深植於社會中的慣性,卻總在我們還不會說話時,就已被此思想內化。


為了更加明白這個偏見,我們是必瞭解什麼是「內向」

內向不是害羞,害羞是無法承受社會眼光;內向比較像是你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外向的人需要很多的刺激,內斂的人相反,他們對自身感受敏銳,反而在不被注目時最能發揮他們的能耐;總會有例外,但大多如此,所以關鍵在於:去將各人的長才發揮至極致,適才所長,各司其職。

事實上,很多有改革力的偉大領袖是些內向的人。羅斯福、蘿莎帕克斯、甘地, 這些人對自我的描述都是內向且文靜,甚至害羞,他們矗立在鎂光燈下,並非因為他們天生愛指揮,也並不想萬眾矚目,他們成為領袖是因為一種使命感,因為「必須」,是責任感驅使他們做認為對的事情。

因此,內向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一定要成為「外向」、「交際者」的理由,你可以全然地做自己;而外向者,依然可以像個光譜,坐落在朋友群中,散發你的光懷,愛你自己愛及他人,無論你是哪種樣子,你都要記得,你都是最美好的那個樣子,無需因為自己的一時脆弱、內向、柔軟、剛硬、衝動等等,而感到挫折,你可以全然地做自己,尤其是:在你的工作崗位上。


撰稿:Aler


一夜好眠的力量

$
0
0

這是你第幾次在大半夜告訴自己:「我明天一定要早點睡!」

人的一天有 24 小時,我們工作、上學、並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光是這些就快把日子用光了,我們哪來的時間睡覺?而你是不是也常常這樣想呢?


你知道每年三月的第三個星期五是什麼日子嗎?

正是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為了喚起大眾對它的關注,睡眠醫學學會從2008年開始發起了這項健康計畫,希望讓大家了解睡眠到底有多重要!


睡眠不足的虛榮心

「睡眠不足」代表著什麼?對某些人而言,它儼然已經成為了「剛強」、「成功」的象徵。我們常聽到人說:「我昨天只睡了兩小時!」「這三天我只花了五小時睡覺!」這些被剝奪的睡眠時間似乎是被我們良好運用著,但你知道嗎,只要多睡個五小時,或許這份讓你累了三天的報告就可以在一天內結束!

很多人常將「晚睡早起」視為一種「超級忙綠」和「超有效率」的表現,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身兼作家與主持人的 Arianna Huffington 在短短的演講中指出,已有許多在商業、金融、政治各方面的出色領導者,因為處在睡眠不足的當下,而做出了糟糕的決策。


人可以不睡覺嗎?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而睡眠對我們的身體來說便是一個良好的修復工具!在睡覺的時候,我們減少身體的能量消耗,並同時將耗損的細胞進行修補,解毒,為新來的一天做準備。只有當我們的身體得到足夠的深度睡眠時,我們才有能量去迎接新的挑戰!


睡眠的力量

你也是睡眠被剝奪的人之一嗎?Arianna Huffington 在演講中提到自己的親身經驗。在幾年前,她因為工作過勞而昏倒,她的頭撞在書桌上,撞碎了顴骨,右眼縫了五針…而在這之後,她開始了一段了解睡眠的旅程,她做研究,並和許多醫生及科學家碰面,而現在 Arianna Huffington 所得到的結論便是:

-要達成更有成果、更具創造力、更快樂生活的方法,就是獲得足夠的睡眠。

然而現在人的生活卻多了一位睡眠殺手-科技產品!有多少人習慣在睡覺之前用個 facebook,看看 youtube,或是拿起手機傳訊息、講電話?你有發現在你想著「要睡覺了」,和你真正放下手機、閉上眼睛時差了多久嗎?當你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期間,你把自己的頭腦再度轉換成了日間模式,而它不但延遲了睡眠時間,更連帶導致了不良的睡眠品質。

工作沒效率?考試考不好?不如先讓自己睡飽再說!

現在,不要再認為「睡覺」是在浪費時間了,閉上眼睛好好體會睡眠的魔力吧!


撰稿:Sandy


改善生活體驗的五感設計

$
0
0

你是否想過,生活中的各種美好經驗,是如何讓你感到快樂與滿足?工業設計師Jinsop Lee透過「五感圖表」記錄生活中各種五種感官的體驗,作為設計時的重要參考指標,讓產品更具巧思與人性。


Chris Hosmer是我大學時一個很好的朋友,在大學時我們有一個專案要設計一些利用太陽能驅動的時鐘。這是Chris 的時鐘,他用了五個放大鏡,每個放大鏡下方都放了一個烈酒杯,每個烈酒杯裡有不同的香氛精油。早晨時陽光會照射在第一個放大鏡上,光束會聚焦在下方的小玻璃杯,溫熱裡面的香氛精油,某種特定的香氣就會散發出來。兩小時後陽光會照射在下一個放大鏡上,另一種香氣就會散發出來。 一天下來,五種不同的香氣瀰漫在整個空間裡,人們就可以依據不同的香氣來判斷時間。當時我知道他的點子比我的好,但我就是無法解釋箇中原由,這個問題困擾著我超過十年。

在太陽能驅動時鐘專案的多年後,有個我認識的年輕女性說 性愛之所以如此美好,也許是因為五感。因為她的話,我決定以五感的角度,來分析、評估我生活中的各種經驗。

為此我發明了五感圖表: Y 軸的數值範圍從 0 到 10, X 軸就是五種不同的感官感受。每當我有難忘的生活經歷,我就會標記在圖表上,像是個五感日記。我花了三年的時間蒐集資料,以下是蒐集的結果:第一個,速食麵,顯然地味覺與嗅覺的等級都相當高,但聽覺只有3。因為吃速食麵的聽覺經驗大部分是吸麵的噪音。

跑趴,跑趴味覺是 4,很多受訪者表示那是酒精性飲料的味覺感受。但是,就某些情況而言,接吻也佔了跑趴經驗的一大部分。至於吸煙,觸覺感受是 6,原因之一是拿著煙、把煙送上雙唇間是吸煙時的重點,可見香煙製造商把香煙設計的多麼的好啊。

這些完美經驗在五感圖表上是如何呈現的呢? 如果可以,它當然是條位在頂端的水平線。但即使是騎重機,都無法達到五感都位居頂端的水平線。 事實上,在我蒐集資料過程中,只有一種經歷可以最接近完美的五感經驗,那就是性愛。受訪者說絕佳的性愛,衝擊所有的五官感受到極端的程度。在此我要引用我學生所言︰ 「性愛如此美好,就算不愉悅的性愛也是美好的」所以五感理論的確解釋了,為何性愛如此美好。

在做的五官感的工作中,我突然想起了年輕時做的太陽能驅動時鐘專案。五感理論也說明了為何 Chris 設計的時鐘比較好。它是前所未有地讓人「嗅」到時間,基於五種感官感受 Chris 的時鐘是一種革命。


將感官經驗融入設計之中

現在的設計師大多專注在讓東西看起來很好看、再加上一些觸感,卻忽略其他三種感官的感受。 Chris 的時鐘告訴我們,藉由提昇任一個感官的感受,就可以創造出傑出的作品。那假設我們開始把五感設計理論融入設計當中呢? 接下來是我想出的三個點子:

燙衣服用的熨斗,我添加了一個噴氣功能,我們就稱之為「香味製造器」。使用者可在蒸水瓶裡添加自己喜歡的香氣,燙過的衣服就更好聞,且同時在熨燙衣服的過程也會是個很享受的經驗。
牙刷,如果有個牙刷嚐起來像糖果,而且當它再也沒有糖果的甜味時,就表示該換牙刷了。
電視遙控器,我對長笛或黑管的按鍵有特殊的喜好,它不僅好看,我更愛那按下它的觸感,所以我決定把那按鍵與我每天都會按的器具結合。綜合以上三個例子,你會發現五感理論不僅改變我們使用產品的方式,也改變了產品的外觀

五感理論是分析生活中各種經驗非常有用的工具 並且可以把自身最好的經驗融入設計當中。這五個感官的感受不僅增添生活的趣味,還有六種情緒和那難以預料的不確定因素等等。請盡情把五感融入生活和設計當中吧!


撰稿:Tricia

王錫坤:「任何事都得不斷的嘗試錯誤,然後從中覺悟。」

$
0
0

王錫坤:「我喜歡東方的藝術,因為東方的藝術品較俱有禪味,當你看到那些古早的東西,你會反省,反省什麼呢?他們在以前那種物資這麼缺乏的時代,他們居然可以擁有這樣的人文思維,這樣的審美觀念,這樣的技巧,我一直覺得我現在怎麼努力還是不如他們,我很欽佩以前的古人。」

王錫坤,是响仁和第二代傳人,著名的表演團體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明華園歌仔戲團等都指定用他特製的鼓表演,一打就是好幾年;佛光山、法鼓山、保安宮、行天宮等神廟、殿堂更是欽點要擺放响仁和的鼓敬神,若要問王錫坤的製鼓祕訣,王錫坤淡定的說:「製鼓是一種態度,並非一蹴可及。」

態度的培養

三十歲那年,是王錫坤人生的震盪期,在父親過世後,一系列的人生挑戰便開始展開,王錫坤感慨地說,一開始接下製鼓這個重擔子其實是因親戚鄙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你沒有本事從事這行啦!」一氣之下,他下定決心要為王家出一口氣。

年輕的王錫坤身型窄長、輕薄,那時的他只有四十八公斤,當完兵後的身材也才長胖兩公斤,因此,王錫坤的親戚便斷定他的身型根本成就不了大事,再加上王錫坤從未真正學習製鼓技巧、更沒有這方面的人脈,種種因素,更讓王錫坤的親戚一口咬定他沒本事。

王錫坤老實地說:「我讀的是企管系,也從未真的向父親討技巧,早期所有的製鼓工夫都是靠這位親戚的幫忙,因此,唯一能夠和他拼搏的,就是我一個人可以二十四小時待在同一個地方,重複同一件事情,這是他不行的,我常常看他工作半個小時就跑到外面去,然後半個小時再回來,我覺得他不夠專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樣單純的原因,讓王錫坤決心苦練功夫、研究製鼓技巧,他每日與腦海中的父親對話,靠自己的雙手摸索,從磨刀、削皮、撐鼓皮……..等最初的技巧開始琢磨,王錫坤認為,這些最初的技巧除需要一把利器外,更重要的是每天都得不怕膩,讓功夫熟能生巧,舉例來說:像是削皮時得學習讓手不顫抖、製鼓皮的當下更得全神貫注,抓準皮的彈性、不讓皮繃裂,若是有些許失誤的話就得重來再重來,王師傅說:「任何事都得不斷的嘗試錯誤,然後從中覺悟。」

面對過去的失誤,王錫坤坦蕩地說,剛開始嘗試難免會有無奈之處,但隨著時間的磨練,鼓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王錫坤更是決定要將製鼓工藝發揚光大,讓世界看到更漂亮的鼓藝術,他開始替鼓換造型,重新定製鼓的規格、樣貌,創造新的小型八角鼓、一百二十公分大型的八角鼓,他也用心的在鼓面制作一些花樣,王錫坤更創作了「三國演義五音鼓」,每一個聲音都代表著不同的歷史人物,聲音與圖紋的搭配,充滿個性又有味道。

王錫坤笑說,其實在研發新的藝術品是困難的,因為鼓實際上是很有靈性的,並不只是一個「圓圓的大簍子」這麼簡單,要讓鼓的聲音好聽,重要的是繃鼓的技術,在繃鼓時不能讓壓力太緊、也不能太鬆,要讓鼓保有彈性,這樣拍起來的聲音才會靈活,除此之外,為讓鼓更美觀,近期他更精學脫胎、油漆的技術,讓鼓擁有更多迷人的面貌。

要價值還是要價格?

王錫坤說:「我常跟客人講,你是要價值還是價格?要價值的話我東西算是很精細慢慢地把它完成的,那如果要價格的話,我也可以用快速的方法去做,但是,價值才是藝術的精髓。」

在王錫坤師傅的堅持下,响仁和這塊招牌更顯得與眾不同,王師傅除了靠著驚人的毅力與耐心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保有一顆謙遜、樸實的心,為製出更多的好鼓,王錫坤最注重培養自己的內在,王錫坤說:「最重要的是心無旁騖,技術才是其次。」他更認真的說道:「傳統工藝基本功最為重要,基本功扎實,才能量創造新能量。」

訪問結束時,王師傅邀請我站在大型鼓的旁邊,要我仔細聆聽鼓的聲音,正當我納悶的靠近鼓時,耳內瞬然傳來一股熱流,並伴隨著沈沈、穩重咚、咚、咚的重疊聲,那是時代的聲音,一個遠古傳說。

據王錫坤說:「鼓跟神其實有很大的關係。以前有個傳說:黃帝和蚩尤打仗時,屢戰屢敗,因為蚩尤是頭猛獸,黃帝難以用人力打敗它。直到某天黃帝夢見九天玄女,她在夢中指示黃帝去找一棵木頭,然後把木心挖空,並拿獸皮把繃在上方,下次黃帝跟蚩尤打仗時,把這個東西拿出去,然後重擊它,蚩尤就會感到害怕。據說黃帝就是借鼓之力把蚩尤打敗,這也是鼓和神的結合原因。」


採訪:Aler

找一條回家的路

$
0
0

「回家,是覺醒的第一步。」
在從事媒體業一段時日後,賴佩霞走入了身心靈的這條道路上,因為第一段婚姻的失敗,她開始發掘自己、改變自己,並發現只有快樂的人,可以創造快樂的世界,而要怎麼樣擁有快樂?賴佩霞告訴我們為什麼回家是唯一的一條路。


冰山理論

通常,我們認為自己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是透過親密關係裡的信賴與熟悉感,但事實上,沒有絕對的熟悉感,某些隱藏在底下的,是我們從未發現的不熟悉,可能有一部分的你,是你從來不知道的,而這種「不知道」、「不熟悉」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他人的傷痛。而那一部分你不知道的你,是從哪裡來的呢?或許你可以從內在觀察。


愛與慈悲

很多爭執開端於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價值觀。每個人生來就賦予不同的天性,再加上後天家庭人格的養成,對於不同理念、不同習慣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見解,每當這時候,我們往往會用保護自己、保護自己認為是對的的心態去面對和溝通,同時因為害怕受傷,我們會更不坦承,語言中一層一層的加上密碼,讓他人難以理解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又再次受傷害。一來一往之間,我們很容易找到「不愛」與「不慈悲」,在成為「對的」,或成為「和平的」當中掙扎,而陷於這種困境時,我們就應該回到自己,去思索問題到底在哪裡?


怎樣經營我們的幸福

由於原生家庭的習性,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因為愛,所以過去我們把父母的話通通聽進去,卻不知道適用於自己家庭中的,不一定適用於他人。常耳聞的「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其實是所有親密關係裡特大號的殺手。因為責備和謾罵,讓愛出現裂痕,讓心受傷,在沒有後盾、沒有出口的時候,也不敢跟對方坦承自己受了什麼傷,因為怕對方難過。在這個循環中,我們只會越來越不快樂,卻找不到該怎麼走出這樣的路。

回到原生家庭想想,其實孩子和母親是有最親密連結的,試問「如果你的母親過得很哀傷的話,你敢快樂嗎?」因為不敢面對那樣的背叛,所以不能快樂,也沒有榜樣,怎麼快樂幸福?除非你覺醒,知道問題在哪裡,否則永遠不可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賴佩霞分享過往經驗,她提醒自己「如果今天碰到這樣狀況的人是我的孩子,那我該怎麼做?」與其說給孩子聽,不如自己做給他看,回到自己,看看問題出在哪裡,開始愛自己。

剛開始的時候或許並不容易,但是因為愛孩子,所以要轉過頭來愛自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我們了解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是父母賜予的、知道這一切多麼得來不易,就會發現愛,學會怎麼去愛別人。因為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會快樂;而快樂的人,才能創造快樂的世界。

以下是一個日本的瓦斯廣告,父母永遠都是最愛兒女,不會改變,而懂得感恩、念父母恩德的人,才能真實感受到家的幸福,並有力、更堅強的把這份愛傳給更多人。


無論如何父母是怎樣的人,都要回過頭好好的感謝他們,因為這分生命是父母給的,你的誕生才能有愛,才能有幸福。最後賴佩霞告訴我們:「不管你回家的路有多難走,你沒有別的路,因為你渴望有一個璀璨的人生。」

祝福你們!


撰稿:Paulina


重建天堂

$
0
0


攝影之前

Sebastião Salgado在1944年出生於巴西,當時的巴西市場經濟還未開放。他在一個農場裡長大,農場有一半的土地是雨林,從小就與珍奇異獸為伍。農場的人家都是自給自足,幾乎不與外面的市場交易,一年中唯一的一次是將他們飼養的牛隻趕去屠宰場販賣,趕著上千頭牛來回總共要花65天。

成長在這樣的環境,後來他卻成為一名經濟學家。15歲時他離開家鄉,在城市裡完成了他的學業,在那邊也遇見了他的妻子,一個支持他、參與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她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當時在巴西,他是一名激進主義者,他們與當時的獨裁政府鬥爭,但是他們還太年輕,必須先離開巴西。


攝影之後

後來他以經濟學家的身分為一個國際組織工作並且因此常到非洲去,在那裡,攝影進入了他的生活,他成為一名攝影師,放棄了當時擁有的一切。他不只是一名攝影記者、人類學攝影師或者激進派攝影師,他將攝影是為他的生命,他活在攝影裡。

那期間,他在盧安達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拍攝死亡與毀滅。他的健康也因此受到影響,醫生朋友告訴他,他若是繼續下去,他將會面臨死亡。

節自攝影集《遷徙》(1994~2000)




天堂的重建

他決定停下來。他所拍攝的世界使他沮喪使他悲傷,他決定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他的家人留給他一塊土地,那個農場在他還小的時候有一半都是雨林,但在他接手時,雨林面積只剩不到0.5%;在巴西,為了開發,許多地方都是這樣。「為了開發,我們破壞。」

他的妻子想到一個很棒的主意去面對這個問題,她說:「你為什麼不把消失的雨林重新種回來呢?你說你出生的地方是個天堂。那我們就重建天堂。」
他請一個從事森林設計工程的朋友來幫忙,第一年死了很多樹,第二年情況慢慢好轉,慢慢的,這片土地死而復生。他們只種植本土的樹種,建造一個原生且原始的生態系統,他們把這塊土地變成了國家公園。同時他們成立一個名為Instituto Terra的機構,為一個大規模的環境計畫募款。

在這個時候,他決定重新開始攝影。這次他想改變拍攝的對象,他想拍攝其他的物種、拍攝風景,還有拍攝人類,但是,是原始的我們、和大自然共生的我們。Sebastião Salgado希望這些照片可以讓人們思考:地球上,還有什麼是原始的存在。

節自攝影集《創世紀》(2004~2011)








為什麼他們要重建森林,樹木對我們真的很重要。他舉了一個例子,樹木就像是人的頭髮,當你今天是個滿頭茂密頭髮的人,洗完頭後不使用吹風機,你可能要等很久頭髮才會乾,但如果是像他一樣光頭的人,一分鐘就乾了,地球也是這樣,如果現在地球上的樹木都消失了,下雨時,土地無法保持水分,很快的,雨水又回流失,這樣會破壞土地上的水循環;但如果土地上長滿樹木,樹根會留住雨水,便可以營造一個濕潤的環境,保持我們的水源,維護我們的河流。這很重要,因為我們人類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
巴西的古老森林已有93%被毀滅,挪威有數百萬條魚因水裡的氧氣不夠而死去,我們必須奮鬥,為我們的生命奮鬥。

曾經是一片綠意的農場,經過一段乾枯荒涼的時光,現在又重新被滋潤成長。這裡已經是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Sebastião Salgado相信他們在巴西所建立的模式,也可移植到任何地方,他相信只要有人願意,就可以改變世界各地環境的問題,只要齊心協力一定做得到。


撰稿:Brian

陳星合:「要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真的有興趣,而不是讓社會告訴你要做什麼才有前途。」

$
0
0

陳星合:「要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真的有興趣,而不是讓社會告訴你要做什麼才有前途。」

2006年,被譽為「最偉大的表演藝術」的太陽劇團來台徵選,當時,陳星合的多才多藝讓他成為整場最高分的表演者,但他的人生並未就此一帆風順,徵選後的結果只是將陳星合正式建檔在太陽馬戲團的人才儲備資料庫之中,他必須等到太陽馬戲團正式通知才能站上舞台,而這一等就是四年。


為了夢想窮追不捨

談起2006年太陽馬戲團的徵選,陳星合說:「我其實覺得我不夠好,去參加甄選應該也只是當砲灰而已,但是最後因為我太想去了,即便我知道只是去當砲灰我還是去了。」陳星合憑著一股熱誠,讓他忘記自己不足的部分。

2007年,陳星合從學校畢業,學校將不再提供練習場地,但心繫夢想的他,仍刻苦的在學校演講廳外的水泥空地練習,他全心投入練習、不放過任何空閒時間,陳星合說:「如果太陽馬戲團要我的話,我應該要隨時把我自己準備好。」每當陳星合有進步時,他便喜滋滋的寄信向太陽馬戲團透露他的進步成果,並且再次詢問自己是否有資格進入太陽馬戲團,然而,對方的回饋除了讚歎陳星合的精湛技術外,其剩下的內文則是叮嚀他要有耐心的等待雙方合作機會。

等待的時間到了第三年,陳星合的才華洋溢開始在藝術界發光,當年,國光劇團的導演李小平老師更是邀請他參加國家劇院的演出,於是,陳星合成為第一個能在國家劇院裡雜耍的奇才,而這一大進展,他不外乎也喜訊致太陽馬戲團,然而得到的回應仍是相同。

時間越拖越長,到了第四年,陳星合難抹滅想與太陽馬戲團演出的熱情,他便寫信向太陽馬戲團提出「就算沒有錢也願意與他們一起工作」的要求,然而,這並沒有正面打動對方,他所得到的回應是仍如出一轍。


夢想發芽

陳星合得到回覆後抱著些許沮喪的心情,繼續過著原本的表演生活,那時的他正受邀參與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在大陸的巡迴演出,巡迴演出倒數第二場時,他認為這場是他自身表演最精彩的一場,他又看見自己成長的幅度增大,然而,就在此刻,陳星合的人生開始有一戲劇化的轉變,巡迴演出最終場的當天早上,陳星合的腰突然不能運轉,可幸的是之前擔任陳星合此角色的演員正在北京,因此,武術的部分交給先前的演員,剩下的演戲橋段則是陳星合親自演出,在這忐忑的時間點,陳星合的信箱更恰巧出現太陽馬戲團的合作邀約,一系列的挑戰開始在陳星合的人生浮出。

2010年8月13日,陳星合收到太陽馬戲團的致電邀約,興奮之餘,他便帶著疲憊的身軀飛往美國。在合約還沒簽訂前,陳星合誠實地向對方提出身體的狀況,然而,所有的練習就在那刻停止,太陽馬戲團慎重的要求陳星合要做醫療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是腰椎第四節、第五節椎間盤有所突出,雖有不舒服,但他仍不顧一切的向太陽馬戲團承諾他身體沒有大礙。


在工作找到樂趣,這輩子就再也不用工作了

於是,陳星合在這年與太陽馬戲團簽訂合約,一系列的黃金練習便填滿他的人生。陳星合興奮地說:「我每天睡醒都在玩,我在太陽馬戲團就是這個感覺;我每天睡醒都在玩,都在做我最想做的事情。」

陳星合憑藉著熱情,讓他不可思議的黃金夢跟著太陽馬戲團一起發光發熱,他與太陽馬戲團的四百三十七場合約也順利完成。2011年,太陽馬戲團再度來台徵選時,陳星合興奮的向好友們散佈消息,然而效果不如預期,陳星合:「我們以為太陽馬戲團這個目標離我們很遙遠,因為害怕失敗,連踏出第一步的勇氣都沒有。」

於是,陳星合下定決心要回台灣證明,讓群眾知道我們有這樣的人才。
陳星合:「我們對特技表演仍停留在展現力與美、展現人體極限,你要看的就是他的專注、刺激、精彩,可是現在的當代馬戲已經發展到特技表演,它也可以像戲劇、舞蹈、音樂一樣,甚至可以說故事,早就是這樣,只是我們從來沒看過。」


冒險,是認識自己的前提

陳星合深信,若要讓這個「產業」發展,所靠的就是夥伴們的努力!
陳星合更說:「我是因為透過學習雜耍變得更勇敢、更有自信,那其他人有機會的話也要認識一下自己。」

一般人或許認為陳星合放棄留在太陽馬戲團的機會很是可惜,但對他而言,他生命的能量來自於練習的用心程度,陳星合說:「我覺得當你樂在其中的時候也就甘之若飴。而且我很喜歡做這件事情,不管有沒有去太陽馬戲團我都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而他現在的目標是,先把自己調整好,然後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影響他人,就如他所說的:讓大家都認識到台灣也有很好的表演藝術人才

當我們勇敢踏出第一步時,旅程才正式開始。
不斷從失敗中修正自己,一點一點的慢慢進步,用最適合自己的速度接近夢想。唯有透過行動才能算是逐夢踏實。

陳星合最終決定回到台灣,用自身經歷來鼓勵身邊更有能力的夥伴們,勇敢的朝目標踏出第一步。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撰稿:Aler

李育倫:「珍惜老天給予我們的天賦,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

$
0
0

李育倫:「過去拼了命的在追尋世俗標準中最酷炫的事情,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我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掌握一切,遇見了上帝之後,我相信祂看得比我清楚,祂是愛我的,我把自己交給了上帝,全力以赴地實踐我的計劃,過程中有任何的變化與阻礙,我相信上帝會給我最好的安排,我用心地傾聽祂的指引,我不能保證一切照著我想的走,但我肯定發揚唇音樂這件事情永遠不會斷,至於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就交給神了!」

2006年,李育倫獨自一人背起行囊飛往美國攻讀安全管理碩士學位,應指導教授的邀請每週五到家中參與查經班,一開始純粹抱持著認識與瞭解的心態,後來因為寫作論文的過程遇到了重大的瓶頸,百思不得其解,相當的徬徨無助,當時靈光一現想到可以與上帝禱告,隔兩天貴人便出現,在一位教授的輾轉介紹下,順利地找到幾位合適的訪談對象,冥冥中似乎一件件應驗了他的禱告,感到相當的不可思議與感動,日後對上帝的信心與日俱增。


李育倫說:「對我而言,唇音樂已經不只是一種樂器或音樂而已,那就是我生活的方式!」

李育倫小時候曾經滿心期待地想與眾人分享自己的才能,站在舞台上盡情的表演,卻惹來台下同學哄堂大笑,於是在心中留下深刻的陰影,但他依然清楚,口哨是老天爺給他最特別的禮物,最美好也最自然的人體樂器,隨著年齡成長慢慢明白,當我們知道這有多麼得來不易,便會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過去社會對口哨的概念都不是很入流,或者就認為是一種口技,即便口哨的淵源歷史悠久,卻始終沒有被發揚光大。但我們可以試著思考,今天請來了世界第一及第三名的鋼琴演奏家來表演,你是否能夠聽出兩者間的差異?當一件事情與你沒有太大的關聯時,缺乏共同的經驗與體悟,你是很難分辨與體會其中的技巧與美感,反之,這正是人體樂器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產生共鳴的原因。


生命的轉捩點

李育倫談起過去,他說他的工作動力來源就是想要嘗試各種很酷的職業,因此體驗過十幾種行業的豐富經歷,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NBA,這是熱愛籃球的孩子們心目中最神聖的殿堂,因此李育倫永遠記得他以體育記者的身份採訪明星球員們的那種興奮與快樂,且有機會坐在貴賓席享受專屬的轉撥電視、比賽數據及精緻餐點…等禮遇。當他在採訪Kobe Bryant的時候,腦中突然閃過:為什麼他們可以在籃球界如此有份量及影響力?上帝賜予他得天獨厚的運動天賦,然後他登上了屬於他的舞台,將這份恩賜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禁讓李育倫反問自己:上帝給我的舞台到底是什麼?於是他給自己一段時間好好的沈澱並反覆的思考,便毅然決然地辭去了工作,重新踏上台灣這片土地,決心將自己的天賦與才華全力發揮,為唇音樂的發展貢獻一己之力。他不希望當自己離開人生的舞台時才後悔當初沒有完成這件事情!


我們都該瞭解的翻轉意義

聽到TEDxTaipei 2013年會主題翻轉時,李育倫開始問自己:到底什麼叫做轉變?怎樣才叫創新?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在求新求變的過程當中,忘記了核心的根基,當底蘊不夠紮實就容易淪為搞怪的醜態,表現出標新立異與特立獨行的外表,為反對傳統而反對。
不管在練習與創作,甚至是跨領域的表演,李育倫都會特別重視團隊融合的過程,尤其注重理念與共識的一致性。除此之外,他相信起跑點上必須擁有紮實的根基,在不忘失根本的情況下盡力去嘗試,才能保有原本的精神同時創造出全新的風貌!

李育倫堅定地說:「我要把唇音樂推廣到每個人的生活中,讓世界多一個聲音,一起來訴說這個世界的美好,歌頌我們人生的美好!」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撰稿:Paulina

隱形的是我們的冷漠,還是無知?

$
0
0

「一個人生於一個無力抵抗的大環境之下,究竟該如何自處?」

面對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我們是否容易忽略那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課題?
中國藝術家劉勃麟透過一張張看似美麗風景的照片,隱隱呈現了社會中無聲的抗議問題,許多的憤怒,是我們不可言喻的!


山東藝術學院畢業的劉勃麟,在創作「城市迷彩」攝影作品以前,一直是從事創作的當代藝術家。2005年劉勃麟所在的索家村國際藝術營遭受到政府強行拆除,頓時失去創作空間的他,在面對龐大政府控制的無奈與壓力下,沒有選擇頑強地積極抵抗,也沒有妥協地自尋後路,劉勃麟將他的憤怒和抗議轉移到作品的創作上,無聲卻頑固地,試圖引起人們對藝術家生存狀態以及藝術創作自由的關注。

這件作品的名稱為「方便麵」。2012年8月,中國超市裡各大知名桶裝速食麵品牌的外包裝裡,發現了有害的螢光粉,螢光物質不像一般化學成分那樣容易被分解,其會在人體內累積,削減人體免疫力,危害人類健康,甚至引發癌症病變。劉勃麟將整個超商的速食麵架,原封不動的場景搬到工作室,而他的任務就是站在畫面的中央,盡量站著不動地配合助手,將他身體後面擋住的顏色和形狀,在他的身體前面畫出來。


「我爲什麽要消失,我消失在這兒會引起人們什麽樣的思考。」

劉勃麟將自己隱身在景物之中,隱形的他,表達的是一種被漠視的、被忽視的權利與自我,將自己消融在無法改變的社會現實中。眼睛緊閉著,無力選擇不願面對地,佇立在這大環境的無奈中。

其中促使劉勃麟創作的動力,不僅僅是對於大環境下的無力感,而是由無力感轉為主動介入的態度,願意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一起和人民們勇於面對,正視那些被選擇性忽略的社會問題。


我們都有一樣的困惑,只是我們選擇了視而不見

劉勃麟在創作抗議政府拆除國際藝術營的系列作品後,開始質問自己的命運為什麼有如此的遭遇,「我發現不光是我一個人,所有的中國人,都和我有一樣的困惑。」於是他開始把創作媒材轉移到與中國人民切身相關的議題上,關於計畫生育、依法選舉,以及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下崗」這份作品,表達的是中國在由計畫經濟往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失去工作崗位的這些人民,下崗指的即是離開工作崗位。從1998年到2000年這兩年的時間,在中國失去工作的就有2137萬人,照片中的六個人,是劉勃麟找來的下崗職工,他把他們消失在他們曾經工作生活了一輩子的廢棄車間裡,右上角的牆壁還留著文革的標語: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我們在照片中看到的只有六個人,但其實,在這兒隱藏的是所有擁有下崗經歷的這些人,他們只是被隱形了。」


隱形藝術帶來不只一人的力量

當我們在看著這一張張的照片,原本可能只是很不經意地瀏覽過去,但當這時有位隱約模糊的隱身者站在畫面的中央,引起我們對這張照片多了十秒的關注,去端詳這張照片裡有什麼,可能是我們習以為常超市裡的泡麵架;可能是書店裡充斥人物特寫的腥羶雜誌封面;可能是快要因為全球暖化而消失的威尼斯;可能是漸漸被人們遺忘的天災人禍。
劉勃麟透過他一個人的力量,喚起至少每一個人對於這議題十秒的注意,好多個十秒累積,就會是好幾分鐘好幾小時,對於這些可能被忽視的問題,又再將喚起一些關注的眼光、人們的參與,去面對與正視這我們每天所容身的大環境。

是時候,該放下手邊的行動裝置,去主動介入!


撰稿:Emily

葉韋廷:「目標雖然很遠,但你不一步一步走,你不會靠近。」

$
0
0

哈雷機車在社會大眾眼裡常代表著狂放不羈的野性,甚至會有人將玩哈雷機車的人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事實上,這些標籤都是人們的刻版印象,沒有人天生就是所謂的「壞孩子」!

於今年五月,葉韋廷在德國的《AMD 世界手工改造摩托車大賽》(2013 AMD World Champion of Custom Bike Building)中獲得「原廠改裝」(Modified Harley)項目中的冠軍。得第一名或許不是件稀奇的事,但在沒有政府與企業支持下而勇奪冠軍,對葉韋廷而言這才叫做得來不易。


葉韋廷:「目標雖然很遠,但你不一步一步走,你不會靠近。」

葉韋廷從早就喜歡塗鴉到改裝哈雷機車,雖然沒被身邊的人反對、阻礙過,但也不曾得到大力支持,他單純地相信自己的力量,靠著一步一步的堅持慢慢地才走到現在這個地方。葉韋廷:「很多夢想都看似很遙遠,但是如果沒有行動,目標永遠只是目標,夢想永遠只是夢想。」

葉韋廷說:「我不會去計劃三年後、五年後要做什麼,必須要走完現在這一步之後才看得到下一步要怎麼走,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慢慢的你就能走得很遠,遠到你以為到不了的地方,然後就達到了你的目標。」


“Ignore the critics, prove yourself right in the long run.”

「別在乎批評,用長久努力證明你的決定」

這句話被葉韋廷奉為圭臬,他認為現在的台灣社會,無論你做什麼、做得好、做得壞,旁人總是有話可以講可以批評,所以他覺得不管怎樣,「做就對了!」,如果做不好他沒話說,但是如果他真的做到了一個成果了,旁人說什麼他也可以無動於衷,因為他知道他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事,而旁人始終只會用嘴巴說說。


無須自卑,每個人都做得到!

葉韋廷發現台灣人其實有種潛在的自卑感,容易認為我們自己做的東西比不上外國的,但事實上在國外有百分之八十的零件是來自台灣,因此,他不能接受台灣人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國外,所以他要做給大家看,不只是讓國際間看見我們工作的品質,也要讓我們台灣人自己了解到我們並沒有輸給別人。出國參加比賽也許會很辛苦、很花時間、很花錢,但是不做不行,我們必須去證明我們是做得到的!


親身體驗的力量

其實有一部份也是因為許多事情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太遙遠了,這是葉韋廷在美國待了一年的體悟,他說:「在美國,電視上看到的都是真的,所有的人事物都可能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可是在台灣,電視裡的常常僅是活在電視裡;比方說在美國,越野賽車手可能就住在你家的社區裡,他可能就在你家附近練習,你會看到有人在後院飛來飛去;或是你開一個小時的車,就能親眼觀賞現場比賽。

在台灣,那些都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葉韋廷:「少了生活中的真實感,你就會失去挑戰的機會,你不會覺得這些事情是你該做的或是你可以去做的。」


訪談結束後,我發現葉韋廷的工作室有一台老舊蒙塵的哈雷機車,葉韋廷說那是一位客人留下來的,因為修到一半時發現沒有足夠的錢繼續修下去而作罷,葉韋廷豪氣地告訴客人等到有錢再回來拖,因此,這台車就一直安靜地停在牆角。

那是一種對老舊事物的珍惜感懷,無論世界怎麼變化,有些經典卻是該被堅持的,老了舊了不代表它就失去價值,他只是需要被重新塑造;就如同葉韋廷的New Old School理念,他用現代的加工完成方式重造復古的線條。也許在葉韋廷眼中,無論是他的冠軍車還是那台披著厚厚一層灰衣的老車,他們背負的不羈靈魂是永恆的。

註:New Old School是葉韋廷對自己的設計風格的定義,他希望他所設計出來的哈雷機車,有著復古傳統的外型,但改裝過程則是用現代的加工方式和零件的後處理方式呈現。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撰稿:Brian

張介冠:「將內心所真正感受到的,融入生命發揮價值」

$
0
0

日星鑄字行,全台灣唯一僅存的鑄字行,擁有的是近千年歷史的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活版印刷術:十二萬個鉛字銅模、七台鑄字機、一台銅模機。1969年日星鑄字行創辦至今,活版印刷產業歷經曾一天鑄字十萬字的全盛時期,到80年代電腦排版印刷的興起後,因抵擋不住電腦印刷的快速生產而逐漸落沒。日星鑄字行經營者,張介冠,十七歲進入印刷產業,十九歲便開始協助父親經營鑄字行,帶著日星走過那段艱苦的日子,不願放棄,是他對於漢字文化的堅持。


昔字,惜字,習字

「為什麼這些文化資產,我們需要去保留下來,它所蘊含的是什麼?」
其實,文字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張介冠說,「它所呈現出來的姿態是一種文化層面,每一個文字都有它的獨特性和意涵,用心去理解每一個字,我們都可以在文字裡頭尋求到很多人生的哲理。」漢字的獨特之道是,它處理的是留白,不是處理筆劃型態,如同山水畫的黑與白,兩者在位置與空間上的配合及兼顧,都會展現出這個漢文字的力與美。

對於每一個漢字刻劃的筆觸、結構和特性,張介冠投入了許多時間與心力研究,「透過漢字的書寫狀態、筆順的運力,讓我們從中了解到漢民族的中心思想與美學素養,這些都是電腦字體所無法做到的。」


保留傳統工藝,發揮漢字文化價值

近年來,日星透過舉辦工作坊、培訓課程與招募志工,來讓更多人看見漢字文化的美;並召集網路大眾的力量,發起活版字體復刻計畫,邀請民眾一起參與字形修復、文字建檔的工作,一起發掘漢字的文化力量。張介冠有感而發:「要自己去感受,體驗生命的熱度,進而將內心得到的那份感動,延續下去,這樣才能真正的讓這份技術與價值傳承。」

成立工藝館,是日星鑄字行的夢想,張介冠希望能保留下這些活版印刷的珍貴資產,供日後的人能前來參觀認識,了解活版印刷的發展歷程和目前所留存最完整的正體中文鉛字,就在台灣。但受限於鑄字行現在發展的有限能力,政府對於日星的協助目前只是杯水車薪,鑄字行除了需要將這項技術與資產保留下來以外,影像與檔案資料的建構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透過不斷地創新,開發新的經營模式和商品價值,將張師傅對於漢字的熱忱傳承下去,尋找下一位戀字人。未來的日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張師傅語重心長:「儘管時間是有限的,但我會盡我所能的去做到我可以做到的,讓這些生命價值能被延續。」


踏穩,慢慢走!

「我的做事原則很簡單,我現在有能力踏一步就踏一步,只能踏半步我就踏半步,我這隻腳踏出去絕對是穩的,我們可以慢慢走。」張師傅秉持著穩健踏實的做事原則,承攬起日星鑄字行的未來發展,更尋求外界的力量與聲音,一起將華人文化的重要資產做最完整的保留與技術傳承,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看見,並珍惜這漢人文化的精髓所在。

張介冠對於文字的熱忱與鑽研,致力於將自己在文字中所得到的感動延續,讓不只是華人、遠道來拜訪的國外學者能看見漢字的美,未來我們的後代,更能親眼看見古人們所留下的寶貴資產。

用心去真正感受,體驗生命的美,再將這份美好傳遞出去,是張介冠用他四十年的鑄字歲月,所篆刻出的生命樂章。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撰稿:Emily

2013年會【翻轉 Flip】策展答客問 2

$
0
0

距離年會僅剩11天,TEDxTaipei團隊正為了年會如火如荼的趕工中。
今年年會我們除了希望在群眾的心中掀起翻轉力外,我們更渴望所有的台灣人一同與我們參與社會,讓公共空間成為真正知識的討論之處。
TEDxTaipei策展人Jaosn也在今年年會前,在此與大家分享本次年會的子題理念與策展想法!


Q:TEDxTaipei 2012年會有明日之星的舞台,那今年會有素人論壇嗎?

A:分享好故事一直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去年舉辦明日之星,希望發掘台灣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的故事,每個人以八分鐘來分享他們渴望改變世界的想法。

去年明日之星這個活動的效果非常好,我們開始思考,不一定要將年齡層限制在二十五歲以下,好的故事會散佈在各個年齡層,於是今年嘗試舉辦open mic素人開講的活動,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一個十八分鐘的好故事。

一個多月前舉辦這個素人開講的活動,讓所有的參加者將他們的想法以十張投影片的呈現方式投進來,然後選出十二位參加者到我們的活動中,當天選出三位,會參與我們TEDxTaipei 2013年會的演講,在休息時間可以跟觀眾互動,我們會持續舉辦這個活動,甚至籌備下鄉尋找這些故事,希望將TEDxTaipei這個平台真的變成搜集台灣好故事的地方。


Q:新世代啓程是今年很特別的子題,面對新世代的年輕人,你認為他們應該要知道什麼事?

A:我覺得新世代的定義就是從十八歲到三十五歲,網際網路是這群人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勇於冒險是這個世代的人擁有的特質,他們沒有邊界,他們成長於富裕的年代,同時他們處於很矛盾的狀態。

他們可以說應有盡有,資源富足,但這個世代所面臨的挑戰也將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冒險精神是此世代年輕人需俱備的特質,他們需要走出舒適圈,什麼是走出舒適圈呢?就是每天做一點自己害怕的事情,藉由克服恐懼,學習面對,進而找到拓展人生、向前邁進的方式,並非每個人都要100%的改變,而是大家都有10%的改變,然後去影響身邊的每個人!


Q: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認為哪些是正向的破壞嗎?

A:我覺得正向的破壞代表許多體制正在改變當中,不管是科技、通訊、醫療等方面,當創新到一個階段,我們便會期待外來的力量去破壞既有的遊戲規則,然後創造出新的產業及不同的可能性。

我把這個正向破壞的概念放入人生中,我們的人生某種程度需要被破壞,因為我們每天醒來就好像注定要做某些事情,你不曾想過若將這些既定的形式打散重組,你將產出很不一樣的東西,所以這個正向式破壞的概念就是適時地在人生某些階段中,你必須試著把自己習慣的事情打散,然後重新組合,去改變這些元素


Q:我們都知道與大地和解是在探討自然的議題,可以分享一下你發想的理由嗎?

A:與大地和解其實一個蠻有趣的概念,我們其實不斷的向未來在借貸,我們不知不覺已經跟未來預支無數的資源,為什麼我們要把這些債務加註在後代子孫上,與大地和解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倘若地球是一個生命體,會呼吸、消化、生產、排放廢棄物等,當然不可能說完全的禁止商業活動,但也不能肆無忌憚的開發,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我們所選的每位講者,都用不同的方法在推廣與大地共存這樣的概念與行動,像是楊力州強調的是土地的韌性,八八風災甲仙地區遭受重創,這段期間他們如何再度爬起,重新找回土地對人類的信任。吳季衡所談的是他如何將畜牧業從製造、生產、行銷、溝通及消費者的購買變成一連串的良心行為,經營生意其實不能只追求最大利益,而犧牲這塊珍貴的土地,應該在其中找到平衡點。

另外,楊思棓是一位醫生,在台灣自費舉辦一百五十場的巡迴演講,強調核能對未來的影響性。這也是我想要尋找這些故事背後的重要信念,許多問題媒體不能或不願意談,我們讓他到TED的舞台上重新找到一個公共論述的空間,藉由這種公共論述,我們得到對這個議題全新理性的詮釋,所以對我來說也是實踐責認媒體的概念。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採訪:Aler


任培豪:「因為這種好的東西,我不希望只是我擁有。」

$
0
0

武術,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多半停留在防身、攻擊之義,然而,長期推動武術計劃的任培豪則認為:「習武即習心」,當你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你便能掌握你的心;當能掌握自己的行動,便可操控自己的言行。


武術,是讓心覺醒的一種方式。

長期推動唐詩功夫的任培豪,有顆暖如太陽的心,他長期關懷弱勢,與各基金會、育幼院合作課程,讓武術在角落中發揮溫暖之力。

任培豪從小身體虛弱,再加上雙親與自身的分離,讓他的童年回憶總是覆上一層灰影。

談起任培豪的童年, 他說:「我身體的狀況加上家庭背景導致我非常的自卑,因此,我在學校成了容易欺負的對象,我國小、國中、高中一路上來被霸凌的時間超過六年。不論是簡單的惡作劇,甚至實際動作暴力相向都有;當我身體不舒服請假時,桌子一定塞滿了垃圾,我平常更不敢上廁所,因為我回來會找不到書包,我找到時通常都是在水溝裡的,是真的有這樣的過去。」


對生命重許承諾

也因為如此,任培豪從小便與當地幫派廝混,以幫派當靠山,原本自認有靠山的他是強悍無比,直到有一次,幫派與幫派間雙方互相對衝之時,他才看清那些外在的強悍都是別人建立給他的,並非自身所擁有,於是,16歲的生日,任培豪向自己重許承諾,他要改變、要變強,任培豪的人生在這刻開始截然不同。

任培豪:「我在十六歲的生日我給自己一個決定–我一定要改變我自己,怎麼改變我不知道,我想最直接的就是從改變我的身體開始,所以我跑到家裡附近的一家跆拳道館開始接觸了武術,在訓練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在短短的半年裡,我從體能超差不能跑步站久會昏倒的情況,半年後我拿到了黑帶。」

從小體弱多病,對生命多半以沮喪態度面對的任培豪,在十六歲展開他的武術人生。在學期間他利用早上上課,晚上練拳;暑假期間,他則是每天從早上十點練到晚上八點,他緊跟著教練身邊,傻傻地苦練。


咬緊牙關勇闖江湖

有了努力目標後的任培豪,靠著毅力苦撐著身體,磨練的痕跡也在他大腿內側留下深深的瘀青痕跡,他說:「我腳開過刀,柔軟度自然非常的差,晚上洗澡脫掉褲子時發現大腿內側全部是黑的,一邊洗一邊哭,然後全身痠痛得爬著上樓。」

這樣的經歷,反而激起任培豪正向看待生命,他的態度從對生命的無所謂,轉化成對生命全力以赴。當放棄的想法浮出於心中之時,任培豪便會告訴自己:「如果我再逃避的話會一輩子沒有出息。」因為家庭的命運他不能決定、身上的病痛不可抗拒、同學的嘲弄他更不能做主,過去軟弱的他或許選擇逃避生活,但開始習武的任培豪說:「我更清楚一件事情,我藉著武術開始認識我自己,我知道我不能仰賴任何人。」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因此,練習就算再怎麼辛苦,任培豪還是強忍著疼痛,任培豪花半年的練習時間就從白帶轉成黑帶;第一次參加全國跆拳道錦標賽高中組就拿了第三名,為校爭光的任裴豪更被校長大力表揚,當下,任培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與驕傲聚集於一身。

武術帶給任培豪的轉化不僅是身體,更是深深轉化了他個性。當他接觸武術之後,他被霸凌的狀況也再也沒出現,原因很簡單:「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當你越看不起自己,別人更容易鄙視、輕蔑你。以前悲觀、逃避自己的任培豪,身型柔弱、沒自信,自然破綻百出,大家便會藉此欺負他;當他開始練習武術時,身體變得強壯、走路更是穩當,任培豪說:「我很誠實地面對我自己。我也不會怕他人,久而久之,別人就會發挑釁我已經沒有用了,他們便不會欺負我。」


習武便習心

身心茁壯的任培豪,勵志貢獻社會,於是,他深入基金會、育幼院體系,與特殊的孩子們相處,也利用武術教導腦性痲痹、過動症的患者,他會與老長輩一起念唐詩,也會與孩子們一起揮動身體打「唐詩功夫」。

任培豪說:「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武術就是教你怎麼打拳,然後教你怎麼去傷害對方,但其實武術是教你怎樣不亂動,是充分瞭解自己,認識自己,控制自己,認識自己才可能控制他人,打拳中就是如何去制服別人。」

任培豪現在更專注於關懷弱勢計劃,他希望能把自身的教材免費公開地交給任何想要學的人,任培豪說:「因為這種好的東西,我不希望只是我擁有。」


台灣第一間武術公司

行程滿檔的他更致力讓武術課程開枝散葉,任培豪甚至成立台灣第一個武術公司<武林功夫>,他不跟業界搶成人的教學市場,反向操作與小孩子當朋友,他希望用武術讓孩子的心更穩定,任培豪使勁兒的傳播種子!

任培豪說:「十年、二十年後就看得到成果,就算我失敗了,我也會相信我的人生沒有白活,那如果我成功了,世界因我改變了一點,我就覺得我的人生有意義了。」


【翻轉Flip】:http://2013.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2013.tedxtaipei.com/ticket


採訪:Aler

行為科學如何減少你的能源支出

$
0
0

十月電價即將上漲,我們要如何有效節省日常能源支出呢?答案是瞭解鄰居的能源支出情況。 Alex Laskey以減少能源支出證明一個奇妙的人類行為,如何使我們成為更明智的能源使用者。


在座有多少人今天查看過電子郵件?金融帳戶?今天有人查看過家庭能源使用情況嗎? 這星期或上星期?很高興這個房間裡擠滿關心地球未來的人,即使我們這些人對導致氣候變化的能源使用都不甚在意。這是Harriet。Harriet 十分關心能源使用情況,但她絕非能源達人。我想分享的是為何Harriet開始關心能源使用的故事。


這是煤炭,地球上最常見的電力來源。這些煤炭蘊藏足夠的能量,可點亮這個燈泡超過一年。但不幸的是大部分能量,因傳導和熱能消耗等因素而流失。事實上,最後只有 10%能量以光能形式呈現,因此這些煤炭僅能維持一個多月的照明。 如果你想讓這個燈泡照明一年,需使用這麼多煤炭。而每當我們使用一單位能量 即浪費九單位能量。這意味著其中也有好消息 因為每當我們節省一單位能量,即省下其餘九單位能量。因此問題在於我們如何使現場聽眾,及全世界的人開始關心我們所使用的能源、開始減少能源浪費?


答案來自某個於十年前、一個炎熱的夏天進行的行為科學實驗。研究生在加州聖馬克斯某街區的每扇門上貼紙條,請住戶關上空調、使用電扇。四分之一住戶收到的訊息是「知道嗎?這個夏季你每月可省下54美元,只要關上空調,使用電扇」另一組收到的是與環保有關的訊息,第三組收到的訊息是「做個好公民,避免造成停電」 多數人預測節省開支的訊息效果最佳。事實上沒有一條訊息起作用。它們對能源消耗情況沒有任何影響,彷彿那些研究生從來沒有造訪過。

但還有第四條訊息,這條訊息只寫著「根據調查,你有 77 % 鄰居說他們關上空調,使用電扇。請加入他們的行列」結果他們如法炮製,收到這則訊息的人顯著地減少了能源消耗,只因得知鄰居的做法。

因此,這告訴我們什麼?如果某件事令人感到不便,即使我們深信不疑道德勸說、經濟鼓勵不會使我們產生多少動力,但社會壓力則是十分強大的力量。若正確使用,可成為有益事物的強大力量。


受到這個觀點的啟發,我和朋友 Dan Yates 成立一間名叫 Opower 的公司。我們建構軟體,與希望幫助顧客節約能源的公共事業公司合作。我們寄送個人化家庭能源報告,讓人們瞭解他們的能源消耗量,和擁有尺寸相近房屋之鄰居的比較值。 如同那些效果絕佳的門上留言,我們讓住戶與鄰居進行比較,然後給他們目標性建議,幫助他們節約能源。從紙本開始,發展到手機應用程式、網路,甚至恒溫控制器。過去五年中,我們持續進行世上最大的行為科學實驗。

一般住戶及租屋者至今已省下超過2億5千萬美元的能源支出,這只是最初成效。 光是今年,我們與超過80個公共機構合作遍及六個國家,我們正致力於額外節省2兆瓦小時用電量。2兆瓦小時能量足以供應聖路易斯及鹽湖城所有家庭,足以供應聖路易斯及鹽湖城所有家庭超過一年的用電量。2兆瓦小時相當於去年美國太陽能工業產量的一半。以煤炭計算,每分鐘需燃燒相當於34輛手推車的煤炭持續燃燒一整年,才能產生2兆瓦小時電力。我們不需要燃燒任何東西,我們只是促使人們關心能源問題、改變他們的行為。

這只是初步嘗試。家用電力有20%遭到浪費,浪費並非指人們使用低效率燈泡,這無傷大雅。我指的是空無一人的房間仍亮著燈,家中空無一人時仍開著空調。這導致每年浪費價值400億美元的電力。這對生活來說不構成影響,卻足以導致氣候變化。400億美元僅是美國每年浪費的電力價值,相當於我國一半的煤炭使用量。


應用行為科學降低能源的浪費

值得慶幸的是,科學家正致力於尋找替代煤炭的可持續能源。例如風力發電,這是很棒且必要的。但使我們邁向可持續能源的未來、卻最被忽視的資源,並未顯示在這張投影片上。那就是你們,還有我。我們可以駕馭這種資源,不需使用
新型材料科學技術,只需應用行為科學。我們可以從今天開始,它確實有效並可立即替我們省錢。


但這個故事不僅是關於家庭能源的使用。以prius油電混合動力車為例,它的高效能不僅是因為 Toyota 投入材料科學研發 也因為他們應用了行為科學:駕駛可從儀表板得知即時節約了多少能源 ,使之前的飆車大王變得像謹慎的祖母。

這讓我們的故事回到 Harriet 身上 我剛認識時她問我從事什麼工作,我說我與公共事業機構合作,協助人們節約能源。此時她雙眼亮了起來,看著我說 「你正是我想請教的人。請告訴我,怎麼做才能節約能源?」有太多專家能回答這樣的問題,我的目標是確保每個人都會提出這個問題。


撰稿:Tricia

「你從哪裡來?」-家在何方

$
0
0

「你從哪裡來?」現代人們能自在地在世界各地移動,自己選擇居住的地方、國家,而對我們而言什麼地方才是真正的家呢?是故鄉,現在定居的地方,還是渴望外來定居在那的某個城市?作家Pico Iyer從自己旅行各地的經驗中,思考家的意義。


「你從哪裡來?」人們總是問我,我從何而來 他們期待聽到我說印度。我流著印度的血,祖先也來自印度,只不過我從來沒有在那裡生活過一天,我也不會講印度方言。因此,我想我沒什麼資格說自己是印度人。 那麼,如果「你從哪裡來?」 意謂著「你在哪裡出生、長大和讀書?」我就完全屬於英國。 只不過我大學畢業後,就離開英國了。

如果「你從哪裡來?」 指的是「你在哪裡繳稅? 你在哪裡上醫院、看牙醫?」 這樣一來我就成了道地的美國人。 我來到美國已經四十八年了,只不過其中的幾年,我得帶著這張有趣的粉紅小卡,證明我是永久居留的外籍居民。

如果「你從哪裡來?」 意謂著「哪個地方深植你心, 又或是你想在哪裡待最久?」 那麼我就成了日本人, 因為到目前為止, 我已經在日本待了廿五年。 只不過,那些年來 我是用觀光簽證入境的。 我相信,也沒有多少日本人會認為我是他們的國民。


家是進行式

大部份我碰到的年輕人都比我更國際化,文化也更多元。 他們有一個和父母住的家,與另一個和伴侶住的家,第三個家也許是他們碰巧造訪的地方,還有更多可能。他們的一生是從許多地方搜集小片玻璃而組成的彩色花窗。對他們來說,家是進行式。他們可以不斷地更新、改善和修正。家和一把泥土的連結,顯然遠比一縷心靈還少。 如果有人突然問我:「你家在哪裡?」 我想到的是愛人與好友,或是陪伴我四處旅行的歌曲。對我來說,這就是家的意義。

數年前,我父母在加州的房子被大火吞噬,只留下我和灰燼。 隔天早上,我在朋友家的地板上醒來時,我在世界上僅有的東西只有一支牙刷。如果有人在那之後問我:「你家在哪裡?」 我根本無法指向任何具體的建築物。我的家只能隨身攜帶在心頭了。 在很多方面,我都覺得這是一種很糟的自由感。 因為當我的祖父母出生時,他們對家、社區,或是家族的世仇,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而且他們也沒有什麼機會離開那個生活圈。 而現在,至少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家的樣貌,建造想要的社區模樣,塑造自我形象。也許因為如此,我們不再像祖父母那個年代那樣 如此黑白對立。

世界最強權國的總統 有一半的肯亞血統並非巧合。現在有超過兩億兩千人 沒有住在自己的國家,這數字大到讓人難以想像。像我們這樣不住在祖國的人數增長得如此快速,最近的十二年來已達到六千四百萬人。我們早已成為了世界上的五大國之一。 事實上,在加拿大的最大都市多倫多,大部份的市民都是過去大家眼中來自很特別地方的外國人。

我總覺得被外國人圍繞的美感 來自於他們一掌把你打醒。 你不能理所當然地拿走任何東西。旅行,對我而言有點像是戀愛,因為突然間,所有的感官都開啟了, 突然間,你留意起世界的神秘模樣。真正的發掘之旅,如同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的名言,「不在於看新的景色, 而在於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許多不住在祖國的人們是難民,他們從未想要離開家園。 但對我們之中幸運的人來說, 移動的數年,帶來的是新鮮又愉快的可能性。

無疑地,在我的旅途中, 特別是到了世界各地的大都市, 我遇見的人就會變成,比如,住在巴黎、有韓國與德國等多元血統的年輕女性。這位年輕女孩夢想世界的方式、 書寫、思考世界的方式, 都可能成為很特別的樣貌, 因為她的誕生幾乎是史無前例地由多元文化綜合而成。 相較之下,你從哪裡來已不如你往何處去來得重要了。家不只是一個你恰巧出生的地方, 那是一個讓你成為你的地方。 然而,這樣的移動造成了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當你流離失所時,將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家,到底是什麼?

幾年前,在朋友的建議下我探訪了一間修道院。我上了車,沿著海岸線往北開了三小時。 路途人煙變得稀少,道路逐漸狹小,一路蜿蜒到山頂。在那邊,我坐了下來開始不斷地書寫。我起身時已過了四小時。夜幕低垂, 我走進這片浩瀚無垠的點點星空,前一天的擔憂似乎已消失無蹤。隔天,我在遠離電話、電視和電腦的早晨醒來。這是我在旅程中得到的所有自由,但卻深深地感覺像是回到了家。

我做了件對我來說最困難的事, 那就是什麼也不做。我開始回到這個地方,只是靜靜地坐著。我察覺體內有個東西早已渴望這份平靜許久,但顯然我從未聽見,因為我一直在忙亂的生活中打滾。只有透過停止移動,你才能看清要往何處去。只有透過暫時離開你的生活和這個世界,你才能看見自己最關心的事物,然後找到一個家。

移動是一種珍貴的恩典, 它讓我們能夠體現許多祖父母不敢奢望的夢想。 然而,移動,終究只在有家可歸時,才有意義。 家,到頭來不只是一個休息的地方,而是你的立足之地。


撰稿:Tricia

成長的關鍵?與電腦競爭

$
0
0

科技的蓬勃發展與進步,讓許多人面臨失去工作與難以升遷或加薪的處境。或許經濟已經走到了成長的盡頭?Erik Brynjolfsson認為,這只是徹底重整經濟的陣痛期。他認為如果人們和電腦合作,將創造更多的可能。


成長還沒停止。120 年前美國工廠開始電器化運作,帶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但驚人的是三十年中,工廠的生產力並沒有提升。第一批經理只不過是把蒸汽機換成電動機而已,他們沒有利用電的多變性重新設計工廠;下個世代開始發明新的工作程序,生產力因此大增,常常是原來工廠的兩、三倍。

電力是一種通用目的技術的例子。通用目的技術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力,它能帶動一連串有互補性的創新。那現代有通用目的技術存在嗎?就是電腦。但只靠科技還不夠。就像早期的經理需要重新打造他們的工廠,我們需要重建一個組織,甚至重塑整個經濟體制。我們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生產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生產力與工作背道而馳,而且一般工人的收入減少了。有時候在創新的盡頭會對這些問題有錯誤的判斷,但事實上這是一種成長必要的代價。我和Andrew McAfee將其稱為「新機器時代」。


美國每人的國內生產毛額,它的路徑與直線符合、看起來是穩定成長。但事實上它是加速進行著,而生產力在 70 年代中期成長漸緩,但這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吻合。當時工廠正在學著如何電器化運作,一段時間後生產力再度急遽上升。所以或許「歷史不會自己重演 但有時不可否認會有幾分相似。」現在生產力是前所未有的高。儘管是在經濟大蕭條的期間,2000 年以來還是比 90 年代成長得更快, 90 年代還是比 70 或 80 年代增加更快,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成長更快。而這只是美國而已,全球的表現更是優秀。全球所得在過去十年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成長。

不過,這些數據低估了我們進步的程度,因為新機器時代強調知識的創造,而非只是實際的產量。怎麼想比怎麼做來得重要,要動腦而不是靠蠻力,想法大於產物本身。而這產生了測量標準的問題,因為免費的東西越來越多,像是維基百科、谷歌把東西放到網路上,甚至是現在這則 TED 演講。 有免費的東西是好事,對吧? 當然是好事,但免費在國內生產毛額統計上代表權重為零。根據調查顯示,音樂產業的規模只有十年前的二分之一,但我們現在聽到的音樂,比起以前進步很多。整體來說,我的研究估計國內生產毛額每年少算超過三千億美元,忽略了網路上提供的免費產品及服務。要了解未來的發展 我們必須對成長潛在的驅動力做些預測。我抱持樂觀的態度,因為新機器時代是數位化、指數化及組合化的時代。


第一,當產品數位化就能夠複製。幾乎不用花半毛錢就有很好的品質,而且可以立即傳送。歡迎來到經濟蓬勃的時代。在充斥大量資料的時代,我們可以用過去辦不到的方法來衡量現在的世界。

第二,新機器時代是指數化的時代。 電腦比任何東西跑得更快現在小朋友的遊戲機(Playstation)比 1996 年軍隊的超級電腦更進步。但我們的大腦是習慣線性世界的,因此指數化的趨勢讓我們大吃一驚。 過去我都教學生說,有些事電腦根本做不來 像開車通過擁擠的車潮。這張照片是我和安迪剛坐在一台無人駕駛的車子裡拍的。

第三,新機器時代是組合化的時代。每一種創新,都是激盪出更多創新的墊腳石。舉例來說,幾個禮拜前我的一位學生開發了一個應用程式,使用者高達 130 萬。他輕而易舉地辦到,因為他是在臉書上建立的,而臉書這個網站又建立在網路之上。
個人數位化、指數化及組合化分別都能改變這場遊戲。把這些通通集結起來,我們會看到一連串驚人的突破,像是機器人能在工廠工作、跑得跟印度豹一樣快,或是一躍就能上高樓。


但最重要的發明是讓機器學習。IBM 的沃森(Watson)參與智力節目《危險邊緣》。一開始沃森表現不佳,但它進步的速度超乎常人。最後沃森打敗了《危險邊緣》的世界冠軍。沃森長得很快,它參加客服中心工作的考試,全數通過。我們發明了智慧型機器, 或許還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卻有人說創新停滯了,這不是很諷刺嗎?

所以這代表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了嗎?生產力是前所未有的高,但有工作的人卻變少了。過去十年來我們創造史無前例的財富,但多數美國人所得卻下降。生產力排擠就業率,財富排擠工作。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基本的原因,科技發展神速,把越來越多人拋諸腦後。現在的例行公事,都可被改編成一組機器可讀的指令。該怎麼做才能共創繁榮的社會?不是放慢科技發展的速度,我們不要對抗機器,而是學會跟機器一起競爭


新機器時代可以回朔到 15 年前的某一天。國際西洋棋世界冠軍Gary Kasparov跟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一起比賽 那天電腦贏了 而現在,一支手機裡的西洋棋遊戲 都可以打敗一位西洋棋大師。

但現在電腦已經不是西洋棋世界冠軍了。因為Gary Kasparov舉辦了一種自由式比賽 ,讓人類和電腦一起合作。贏家不是大師,也不是超級電腦。冠軍有的是團隊合作,他們展現了人類和電腦如何並肩作戰。和電腦一起競爭,比對抗電腦來得有效。科技不能主導我們的命運,是我們主導自己的命運


採訪:Tricia

工作萬歲,無分貴賤

$
0
0

當我們每天抱怨工作不如意,不受主管重用時,可曾想過農夫伯伯們正揮汗彎腰下著鋤,港口的漁夫正徒手抓著剛捕來的新鮮魚貨,市場阿姨正聲嘶力竭叫賣青菜和豬肉,各行各業工作者正盡守崗位,而我們卻還不滿足於現況?


國家地理頻道「幹盡苦差事」節目主持人Mike Rowe,走遍美國各地,體驗藍領階級的工作,戴著頭盔待在黑暗潮濕的礦場裡;整理燻臭堆滿山的垃圾城;與蜜蜂、魚、豬馬牛羊朝日相處,嘗試各種被認為骯髒辛苦的苦差事。「我說的是那些傳統的東西,那些和我們一起長大的東西,我們已經有些…你知道,迷失了一些。」Mike在一次節目錄製中,深刻體悟。


那些被遺忘的本質

有次節目前往科羅拉多州一個叫做Craig的小鎮,體驗「牧羊工人」的工作,身為幹盡苦差事節目主持人,Mike要做的角色就是,在那些從事藍領工作者的身邊做學徒,做他們所做的,讓人們瞭解藍領工作和生活的樣子。這次的牧羊工作是要幫羊隻閹割,為了節目的真實性與保護動物的權益,Mike事前與動物協會確認閹割羊隻的方式,用橡皮筋先緊緊圈住羊的尾巴,再用另一個橡皮筋圈住羊的陰囊,讓血液停止流通,一個禮拜後,陰囊會自動掉下來。

到了節目拍攝當天,要開始幫羊隻閹割時,Craig小鎮的牧場主人卻直接拿著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羊的尾巴削下,而後抓住羊的陰囊,把羊隻的性器官用嘴巴咬下。Mike為之震驚並要求牧羊人應該要以綁橡皮筋的方式來進行閹割,牧羊人便聽令行事,然而這隻用橡皮筋處理的羊卻踉蹌倒在地上,十分痛苦地渾身發抖,而剛剛已被閹割的羊已經活蹦亂跳地開始吃草。

「被視為人道的閹割方式,反而對羊是最不仁道的。」Mike驚訝於自己如此錯誤的觀念,「如果我在這件事上犯錯,如果我常這樣犯錯,而我卻毫不自知…」在實際地參與牧羊工作後,我們才知道正確照顧羊隻的方式,而不是盲目地追尋理論和想像,自己建構一個看似完好無疑的指導方針,但卻沒有實地去演練操作,透過不斷地錯誤、嘗試與學習,挖掘事物最美好的根本,尋求對的方法


快樂工作

我和他們在一起,他們的人生中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平衡,他們是我見過最快樂的人。」Mike開始轉變他對於這些苦差工作的想法,不再僅是抱持新奇有趣去做一日體驗,他認真思考著這些藍領階級的工作者,其實才是最無憂簡單地享受他們的工作,或許是從這份工作裡看見發展的無限商機;或許是踏實勤奮的快樂感吸引著他們。

走在礦坑、漁市、牧場,我們只看到了泥濘、糞便,聞到魚腥味,沒看見的是,撲鼻而來的青草味、大海的壯闊奔騰、大自然無限的包容力,透過身體力行下得來的知足惜福,儘管付出的是苦力、辛勞,但這裡的每一位工作者,他們一樣投入他們的工作崗位,一樣具備對於這領域的專業,可敬的是,藍領階級每天做的行業,才是構成一個國家基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本功夫的重要

全球經濟不景氣,各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儘管政府透過各種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但卻未見就業市場的改善,Mike認為,政府忽略了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培育專業的技職人員,「職業學校的註冊率下降,電工減少了,木工減少了,焊接工減少了,蒸氣管道工減少了,每個人口裡說的那些基礎建設工作,就是這些人,這些逐漸在減少的人。」政府必須重新開始重視技職人才的需要,重視藍領階級的工作環境和權益,讓人民接受教育訓練,培養專業技術,政府須釋出工作機會,提升國家基礎建設,打好基底,便能一層層往上作更多的擴建與發展國家經濟。

在高喊尋求自己喜愛的工作,追尋熱情的同時,我們仍要心存感念,術業有專攻,工作無分貴賤,若能發揮自己所長,熱愛自己的工作,不用薪水、職位衡量,認真去享受每份工作所帶來的收穫與成長,相信我們更能樂觀積極去面對每天的新挑戰,一起幹活兒去!


採訪:Emily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