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我們還能吃什麼?

$
0
0

有毒澱粉、黑心醬油、過期泡芙與布丁(分別來自國內食品大廠義美與統一)…還有兩年前沸沸揚揚的塑化劑事件,就更別提充斥在我們週遭的垃圾食物了,究竟,我們還能吃什麼?

我們來聽聽TED講者,也被稱為「綠色通緝犯的」Ron Finley怎麼說。


Ron Finley其實是位運動時裝設計師,他來自洛杉磯South Central(中南區);根扯他的說法,這裡是「健康食品的沙漠」,他形容,這是一個充滿「得來速」和飛車搶劫殺人的地方,驚人的是,「得來速」殺死的人比飛車搶劫殺死的人還要多(洛杉磯中南區的超胖率,是比佛利山莊的五倍之多), 也因此,Ron Finley看到輪椅的買賣,如同二手車一般頻繁;看到洗腎中心,開得像星巴克一樣多。因此,他決定著手改變一切。

Food is the problem and the solution

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完成基本耕種課程後,Ron Finley決定在自己住家旁一塊約一千五百呎的空地上(這屬於洛杉磯政府土地),並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行動,將空地變成種植番茄、芹菜、甘藍、胡椒和香料的菜園,甚至還成立了「Green Grounds)這個種菜義工組織。

在美國,若在政府空地上種植,是件非法行為。因此,Ron Finley遭洛杉磯市政府祭出罰單,他的小菜園被勒令限時還原,不過,Ron Finley選擇拒絕繳交罰款,繼續他的行動,他自稱是個游擊戰士,接著,數十個小菜園開始散佈在洛杉磯中南區的各個角落,他也因此成為通輯人士。

直到一篇《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為Ron Finley和他的 Green Grounds 組織帶來社會的關注,市議會議員,其他志願團體紛紛作出支援,市政府最終在壓力下取消這項禁令。

即使遭罰款、通緝,Ron Finley仍固執的從事他的游擊行為,為什麼?他這麼說:洛杉磯市府擁有的空地居美國之首, 擁有26平方英里的空地,這足足是20個紐約中央公園一樣大, 那足夠種植7億2千500萬棵番茄;而且,種一棵蔬菜可產出1千,甚至1萬顆種子,根本花不到什麼錢;況且,種植還能賺錢,他舉例,1美元的青豆種子,將產出75美元的收成,投資報酬率高達75倍。 因此,他呼籲大家種自己食物- 種自己食物就像給自己印鈔票。

Growing your own food is like print your own money

其次,開始當個「游擊園丁」之後,Ron Finley成了一名藝術家。 他說:園藝是我的塗鴉,我生產我的藝術作品,正如街頭塗鴉藝術家美化牆面, 我在美化我的草坪和馬路邊沿, 如同在一塊布作畫,我在菜園和土壤種植蔬菜、水果、樹木, 這就是我在那塊布上的點綴。要是你將它當成你的畫布,你會對土壤的生產力感到驚訝。

接著什麽發生了呢?Ron Finley見證了他的花園成為一個教育工具, 一個轉變人際關係的工具。他說,要改變你的社區,你必須先改變土壤的成份。你會驚訝這會如何感染孩子們;你會發現, 園藝,是你所能做的最具療效和改變力的行動,特別是在市中心。


Gardening is the most therapeutic and defiant act you can do, especially in the inner city

如果你看完Ron Finley的演講後,也想起而行,不妨看看另一位TED講者Pam Warhurst的演講,她描述,她的社區是如何將「園藝」變成全社區區民的活動,甚至還帶來經濟效益,包括帶動當地農民的轉型與促進觀光產業發展。

最一開始,Pam Warhurst從「交換」做起,先從交換種子開始;接著,不願種菜的,就得負責收成;不願種菜,也不願摘菜的,你可以選擇扮演總鋪師(炒菜)的工作;若是你有特殊專長,例如,你有藝術天份,可以在菜圃中做出絕妙設計,再來,若你有植物學專長,也許,你可以為社區區民解說各種植物的用途…

總之,每個人,都是當地「食物拼圖」的一部分。

接著,Pam Warhurst與當地一所高中合作,開辦了一家公司,設計並建造了一個魚菜共生單元。 孩子們幫忙一起建造,孩子們還進入了董事會;不只讓這些從未有過農業技能的孩子,能逐漸對農事產生興趣,並因此學習到商業技能。

逐步的,Pam Warhurst與她日漸壯大的志願隊伍,將廢置土地變為菜園,並改變社區中人們看待食物的方式;甚至,為當地帶進了全新的旅遊方式,叫做蔬菜旅遊。


導讀:Charles


第零場放映會 – What Makes The Hero

$
0
0

喜歡鋼鐵人的大學生、愛說話的說唱藝術家、不喜歡打小孩的媽媽,這一些看起來與彼此不相干的人,卻在一場活動裡有了交集…

5月22日這一晚,首次舉辦了現場的「放映會」活動。以前,觀賞TED影片是在螢幕前的個人感動,現在開始,看TED影片也能像是在戲院般,與眾人一起投入劇情,一同交流想法。「TED放映會是一個具有實驗性的全新活動,我們想要讓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人有更多的互動,因為我們一樣喜歡看TED影片。」TED xTaipei工作同仁也是今晚的主持人Joey說。

從3個關鍵字開始,每位參與者透過簡短的字句展開了第一次對話。有人興趣是「學習」、有人主張「反核」,抑或「最近看的電影」、「喜歡吃雞排」都能成為破冰的話題,一群看似不同的生活背景的人,卻能因為擁有一個微小共同點而產生交集。「TED年會一年一次而已,我們希望能夠透過一個月一場的放映會,創造更多參與的機會。」Joey說。

首場活動邀請到電影《BBS鄉民的正義》導演林世勇擔任主講者,英文名為「Hero」的林世勇一開場,便從自身經歷開始談起,與在場聽眾分享自己的「英雄之路」。從醫生世家的成長背景中,他為何想走一條不同的路,如何突破現有的格局,對他來說,拍攝《BBS鄉民的正義》也是一場英雄的舉動,「在台灣要拍攝這部電影連我爸媽、老婆都不看好。」他說,為了堅持理念就必須要學習轉換心情,要去找到能激勵你向前的動力,「《Firework》就是我拍片最失意的時候,支持我的一首歌。」他說。

多少挑戰和幾番沉浮,還能留在舞台的人,這是多不簡單的一件事,雖然林世勇覺得影片簡化了努力的過程,但他確實經歷了影片中的英雄公式,此外,他也特別提到「英雄要學著不走正規的路」,當眼前出現阻礙時,要試圖用各種方法來突破它,「你總不能在一頭巨龍前面和牠硬幹,」他笑著說。

一個英雄的生成還必須靠眾人的幫忙,「所有遊戲的第一代都只有一個勇者,等到第二代、第三代時就會出現夥伴,像是魔法師、僧侶幫你打怪補血。」林世勇說這部影片也許是英雄故事的第一集,當你有足夠的熱情就會吸引一群人加入,一起完成一個偉大的目標。

當時代轉變,英雄的樣貌也開始改變,第二部影片談的就是一個全新的顛覆,下個世代的英雄更具人性、不完美,就像是BBS的鄉民,他們反對強權、對抗體制,這一群anti-hero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促使林世勇去拍攝《BBS鄉民的正義 》。

在林世勇心裡,蝙蝠俠和海賊王也都是anti-hero的最佳寫照,一位是躲在黑暗背後打擊犯罪的凡人,另外一群是對抗世界政府被懸賞的海賊,他們都勇於挑戰現有的「規則」,進而開創出不同的局勢,「在這個世代你必須要有anti-hero的思維,才能跳出框架、跨到下個世代。」他說。

談到成為英雄的下一步呢?「當你挑戰成功時,你就會想做更厲害的事情」林世勇說,他已經著手另一個電影題材,就像是一個英雄故事的結束,就會有另一個英雄故事的開始,有如TED「x」的精神,一個想法會碰撞另一個想法,這股熱情會不斷的延續下去。

擁抱缺陷.超越極限

$
0
0

有什麼是你無法缺乏的?
雙腿之於舞者;嗓子之於歌手,而什麼之於你呢?這些東西雖樣樣不同,卻同等重要,但是一旦將它抽離,你的夢想還有機會實現嗎?


開在藝術生涯的一槍

「雙手」之於藝術家,但在Phil Hansen同往夢想的路上卻殺出了一個程咬金-一雙「抖不停」的手!對念藝術的人來說,他無法好好握筆,無法畫出完整的直線,這幾乎就像給他的未來判了死刑。Phil Hansen長期致力於「點畫」,他經年累月的在畫紙上描繪這些小小的點,但是因為顫抖的關係,小圓點變成了「小蝌蚪」:

而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他得把筆握的更緊,但這也讓顫抖變得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Phil Hansen的雙手不但非常疼痛,就連握住任何物體都變得困難,就這樣,他不得不離開了藝術學院,也離開了他想致力於藝術的夢想。


擁抱極限激發出更多創造力

想做的事是誰也無法阻擋的!幾年之後Phil Hansen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藝術的圈子,他決定求助精神科醫師來治療雙手顫抖的症狀,但得到的解答卻是:神經永久受損!而醫生看了Phil Hansen畫出的扭曲曲線之後卻和他說:「何不乾脆和顫抖做朋友?」

藝術和想像基本上不受限制!Phil Hansen回到家之後拿起筆,不再用力的想讓雙手穩定,而是就這樣讓它抖阿抖的,而創造出了這些塗鴉:

不穩定的曲線在遠看之後也有了點畫的效果:

一旦接受自己,你會發現你還能做的更多!

Phil Hansen接受了顫抖的事實,但它卻了解自己依然能創造藝術,只是需要開一條新道路!於是他做了幾個創作的實驗,他將點畫的技巧用其他方式呈現,用一種不會因為顫抖而影響作品的方式:

他用腳沾取顏料並在畫布上行走:

用木條製的3D物件繪出2D影像:

「顫抖」給Phil Hansen帶來了繪畫限制,但卻給了他更大的創作空間!


過多選擇的麻痺

你曾經有這種情況嗎?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創作有時還比在「資源無限」的情況下來的好!例如給你一顆蛋加上幾種配菜,或許能在其中變幻出令人驚艷的蛋料理,但是當你擁有一整屋的食材時,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

而Phil Hansen正是如此,他用了終於拿到的薪水在美術用品店瘋狂採購,他坐在桌前想讓自己創造出「跳脫框架」的作品,但當他總算可以從事藝術創作時,他卻發現自己一個點子都想不出來!

似乎我們常常被過多的選擇壓的喘不過氣,過多的美術用品,過多條路,過多的時間…但是你有想過嗎,或許我們回到資源有限的框框裡,創意才會讓它無限擴大!


在框架裡不受侷限

「一旦我們身處於限制之中,才能夠理解何謂無限!」

Phil Hansen為了找回創造力,他再次將自己又推入了有限的框架:

如果你只能用一塊錢來創作?
Phil Hansen用了他和星巴克要來的50個杯子和一支8毛錢的鉛筆:

如果你不能用畫筆來作畫?
Phil Hansen用手刀功夫攻擊畫布:

如果你的創作不能只靠自己?
Phil Hansen坐在電話前聽著別人的故事,並把它們成就在旋轉畫布上:

如果你的創作必須被毀滅?
用七千多支火柴棒做成的Jimi Hendrix:

人行道粉筆畫:

而像這樣的「不見藝術」不會將作品留下,這些在媒材上的「限制」變成了創意大解放!每一次的藝術創作在被「毀滅」的時候就像將自己「歸零」,準備好,再出發!


擁抱限制

先來看看Phil Hansen的有趣創作-「香蕉紋身」

他用一根小針在香蕉皮的表面上反覆的扎,經過氧化之後就變成了能吃的藝術品:


對這些有「時間限制」的藝術創作來說,毀滅是它們的必經之路,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Phil Hansen卻指出,「毀滅」讓他學會了如何放下,放下結果、放下失敗、放下不完美,創作沒有「結束」,我們不會因而感到束縛,而可以永遠想著自己下一步還能做什麼!

「手抖」是上天給予Phil Hansen的限制框架,但是誰沒有呢?每個人的框架裡都有著不一樣的限制,有的是「金錢」,有的是「環境」,我們學習在自己受限的環境裡創新,而「侷限」是最不可能駕馭創造力的方式,我們的「框框」是有彈性的!「有限」不是藉口,因為我們可以更精彩的活在自己的侷限之中!


撰稿:Sandy

向陌生人學習吧!

$
0
0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這句話你大概已經不曉得已經從爸媽、學校和朋友的嘴中聽過幾千萬遍了,然而,你曾思考過,此觀念和其他社會規範標準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其實間接成了構築我們人際關係的主因,「離那些不熟的人遠一點,靠那些觀念相似的人近一些。」但這並非我們真正想要的情況,對吧?若我們想要精益求精,我們便會接觸那些和自己相差甚遠的人,因為我們總是能從不同類型的人身上學習!


如何定義陌生人

在數位當道的現代,「陌生人」一詞不再具有特別意義,我們該擔心的,是我們接納了多少「差異性」?

Intel電腦工程師Maria Bezaitis和同事花了許多年探索數位科技形塑人類生活的方式,在深入了數位平台對以往那些僅存於我們本身、好友、住處的事物和資訊的影響,他們發現科技消弭了人們和陌生人間的隔閡,因為我們改變了處理事物的方式,當然,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有了變化,你穿的衣服、開什麼車、喜歡的書、愛聽的音樂,都可能讓我們更加深入了另一個身處世界角落、一輩子未曾見過的陌生人。

我們會在通訊錄上看到諸如「朋友」、「家人」、「同事」…等等項目,但這些定義無法呈現你真實人際關係的樣貌,一個真正能體現人際關係的分類欄目應該會是「和自己親近的人」及「疏遠的人」,但如此一來,人類將永遠都無法完全區別這兩者,因為這些關係一直以來就座落在「兩者皆是」的交集內,你可以在公司將同事放入「親近」選單內,但下了班後情況或許也就不一樣了。

其實我們口中所謂的陌生人亦同是構成這世界的一部分,但我們對陌生人的定義卻也刻畫出了刻板的界線,即「一群我認識的人vs 另一群我不認識的人」,拜科技所賜,數據資料將人類的社會關係轉為數位關係,我們早就已經在網路上的社群網站、聊天室、網拍、討論區、線上遊戲中…和一堆「陌生人」打過交道,因此,我們對陌生人的觀念或許不該再是「抱歉,我認識你嗎?」而是「我們能從彼此身上學到些什麼?」

無限循環的同質化效應

受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小世界實驗」所啟發的「六度分隔理論」表示,兩名互不相識的人可經由五至七位中間人而產生關聯,意味著我們和「陌生人」間確實存在著某種程度的連結鏈,許多管道都可以幫助我們接觸這些素未謀面的人;史丹佛大學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於1973年發表的「弱連結」主張,比起我們熟識的好友,居於我們人際、社交關係外圍的「弱連結」─即這些陌生人,才是散佈資訊最有效的族群,相反地,若我們把大多時間都花在「強連結」上,便會在無形中產生「同質化效應」。

當你在網路上瀏覽資訊、商品時,「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推薦系統」(recommendation system)一再跳出演算過的資訊,自作主張地認為我們不需要其他相對陌生的訊息;防護系統利用統計威脅數據來設計新技術;我們不斷地根據原有的性格、過去的經驗來預測自己的下一步該怎麼做,一切就好像是在原地打轉的水車一樣。

那麼科技能否打破現今相對封閉的人際關係?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替我們找到合適的對象?該不該和陌生人攀談其實並非「差異性」要探討的重點,跳脫舒適圈、突破理所當然、熟悉安逸的關係網絡才是每個人該思考的方向,或許,在追求創新、突破的時代,我們更該試著改變對現有社會規範的觀點,更有效地善用數位科技對「擁抱差異,激發創新」極具效益的新環境。


撰稿:Paul

食品不安全!?其實,你我都是共犯

$
0
0

毒澱粉事件已經延嬈一個月,事情越演越烈,還登上國際版面,甚至連被不少人認定為「黑心王國」的中國大陸,都要將台灣製的食品下架…

民眾怪業者黑心,急於自清的食品業者則回過頭來抱怨是政府把關不嚴,搞的政府一面查緝,卻又對外宣稱其實毒澱粉的毒性很低,要民眾「不必過度驚慌」,結果,媒體成了另一個中槍對象,認為新聞報導誇大,危言聳聽。

當然,政府是頭號共犯,台灣官方查驗為合格的食品,到了新加坡卻被驗出含「毒」,說穿了,不但是檢驗技術不如人,就連相關法令規範都落後國際水準;而將責任推給政府的業者,也難辭其咎,工業用澱粉和一般食用修飾澱粉,價差有四到六倍之多,如此大的價差,難道採購時不該更謹慎小心?

不過,其實你我,也都是共犯結構的一份子。

試著想想,你、我對美食的要求,或者說,對美食的讚美,是否經常圍繞著「軟嫩」、「香Q」、「彈牙」等這些字眼,其實,這都是間接的幫食品添加物抬轎罷了;再來,現今社會普遍有「俗擱大碗」、「銅板美食」的消費風氣,也導致食品或餐飲業者一味的講求做菜流程快速、簡單,吃起來卻仍美味,於是,成本低廉的食品添加物,就成了滿足業者,也滿足你、我口腹之慾的最佳解決方案。

而這股消費風氣,其實和已經辦了二十多年的「中華美食展」有關(今年已決定停辦),在於每年的「中華美食展」都是由一堆食品添加物業者贊助;也和大行其道的「美食行腳節目」有關,在於過份強調「色香味俱全」,甚至將廉價超值作為節目的賣點;當然,更與被視為台灣觀光命脈的「夜市美食」脫不了關係。

所以說,業者作菜會加東加西的,真的和你、我是有關係的。

政府、業者,當然是黑心食品的罪魁禍首,而你、我,也該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先改變自己。來看看《紐約時報》美食評論作家Mark Bittman怎麼說,這是他在2007年所作的TED演講,在談論我們現在的飲食方式所存在的問題(太多肉類、太少蔬菜;太多快餐,太少在家中煮食),並解釋這種飲食方式如何危及整個地球。

Mark Bittman首先點出「肉食主義」的問題,這包括垃圾食物,他認為:

一、我們不需要它們任何一個來維持健康,我們不需要動物產品,我們當然更加不需要白麵包或可樂。

二、這兩者都被過份且廣泛的推銷,這形成不自然的需求,而非我們天生渴望得到。

三、它們的生產其實是由政府機構所支持,因此讓我們犧牲了食用更健康和更天然食物的選擇。

但之所以會大量流行,全在於食物的生產已變成工業化,以及業者的推波助瀾。Mark Bittman舉出幾個例子:很多人得了脂肪恐懼症,他們被說服吃酸乳酪(優格) ,被洗腦酸乳酪差不多與蔬菜一樣有益,也許確實如此,但在實際情況下,他們販售酸乳酪的方法,是將它轉化成類似冰淇淋一樣的東西在賣,結果,對人體根本沒有益處; 同樣地,能量棒 (granola bar)已被形塑為一種健康食品,但實際上,如果你看看它們的成分表,它們類似士力架巧克力(Snickers),其實多於燕麥片…

因此,Mark Bittman認為,我們對這些東西的需求,根本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而是我們的慾望驅使我們,造成我們吃進去比我們最佳攝取量更多的卡路里,而在食物中的卡路里導致了疾病的產生。

獲得2010年TED大獎的Jamie Oliver,則更進一步告訴我們解決的方法。他是一位英國廚師與烹飪推廣家,以原味主廚(The Naked Chef)之名廣為人知,他因擅長使用有機食材,以及幫助改變英國學校的飲食習慣而為人熟悉。

Jamie Oliver被稱作是廚師界的「貝克漢」,他的有名不完全是因為大家知道他會做菜,或是在電視上常看他做菜,而是他除了做菜,對於吃這個議題他總有獨到的眼光。他曾在倫敦開了一間叫做「fifteen」的餐廳找了十五個不會做菜的街頭年輕人,教他們做菜,如今這家餐廳已成為倫敦的頭牌餐廳了,沒訂位別想吃,取消訂位還得交錢作為Cheeky Chops的基金!

而他最轟動的事,就是挑戰英國學童的「垃圾午餐」,經過深入的查訪,他發現英國學童營養午餐只能用「垃圾」二字形容。他上書到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官邸─為「眾生」請命。並發起了「反垃圾食品運動」,一時之間社會輿論沸沸揚揚,同時又遇上大選年,這件事成了政黨政治攻防的話題,逼得政府採取改善的行動,在學生午餐的經費與菜色上都作了很大的提升。自此他的形象再度更迭,更高一層到了「關心國家人民」的崇高地步,英國的教師聯盟甚至呼籲封他為爵士。

這場TED演講,則是他分享了他在西維吉尼亞州(美國肥胖人口最多的一個州)亨丁頓市進行對抗肥胖計畫時,所遭遇的動人故事。

開宗明義,Jamie Oliver這麼說,未來,你孩子的壽命,將會比你的壽命還短,會短上十年,而這是由於我們提供給他們的各式食物所造成的。

他點出幾個問題:

一、現在的食物,它們被高度加工,並含有大量食品添加物,多餘的調味;他舉例,就連牛奶都是如此,因為,食品業者發現, 如果你加入大量的香料、色素和糖份到牛奶裡面,會有更多的孩子願意去喝牛奶。

二、蔬菜含量遠遠不夠,竟然連薯條都被認為是蔬菜的一種,尤其,學校裡竟然不能允許使用刀叉(指美國與英國),這根本是在助長速食的廣泛。

三、最可怕的是,食物標示根本是個大問題, 食物的成份標示竟然由食品業者自行主動申護,要想他們能靠自我把關,根本就是球員兼裁判。

因此,Jamie Oliver鼓吹自己作菜(他畢竟是個廚師),他認為作法應該是如此:

在每一個主要超市內安排一個食物大使。由他們從採買當季食物教導起,並教我們如何烹調快速、好吃的食物, 給那些忙碌的人們。

接著,應該要從小做起,要使每一個孩童在離開學校前,知道如何烹煮十道菜,這件事非常地重要, 這將會拯救他們的生命;這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技巧。

此外,大家應該要不藏私,烹飪技術必須要將其當作是一種生活哲學般的傳遞下去。如果一個人教導三個人如何做某樣菜,然後他們又再教導三個他們的夥伴,大家只需要重複這樣做 25 次, 這就是全美國的人口數了。


撰稿:Charles

美好的人生結局?

$
0
0

衛生署近日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包含乳癌、口腔癌、惡性腫瘤、高血壓……等,惡性腫瘤更是蟬聯31年十大死因之首,台灣人的壽命長度雖然持續地在增長,但若想要讓自己成為幸福、長壽的一份子該注意的不是只有健康,重視生命價值也是邁向幸福人生的一大步。

什麼是美好的人生結局?

我們總是思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整握更多權利、擁有更多朋友,卻很少好好思量「死亡」的真正定義,我們常聽談論「活著」該做什麼,卻很少正視「死亡」這件事情,關於美好的人生結局,除了是掌握人生的長度,更重要的是重視最終的選擇。Judy MacDonald Johnston從Jim與Shirley Modini這對夫妻的案例中提出五種增加善終的方法。


第一,制定流程

流程幾乎都是從制定計畫開始,多數的人會說希望自己能夠在家中過世,原因是臨終的人總是念舊,多數人多半期許自己能在最後的時間與最心愛的家人與長住的空間共存,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多數人仍是在醫院、或安養院中死亡,Judy MacDonald Johnston:「只用嘴說要在家中過世,並不是計畫!」你或許認為,死亡,是來得快、難以控制的,但若是你能提早面對並且提早計劃,勇敢地回答這些關於林中生活的直接問題,那麼有朝一日在無法自理生活的當下,你將不會只被失控、恐懼的情緒佔據,你也無需都只停從醫師的治療建議,你可以嘗試跟著你的計劃執行—-就算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二,代理決策人的協助

面對善終的問題,所需要的代理決策人最好能不止一位,只有一位代理決策人將會使計劃太狹隘、達成機率降低,因此,若是代理決策人能超出一位,計畫的執行力將會提升!最重要的是,千萬別理所當然的將代理決策人都賭注在配偶或子女的身上,除了這些親人,你更需要有時間且在你周圍的朋友,畢竟,並不是人人都希望將他人一輩子的事情一肩扛下,你得選擇能做好這項工作的朋友,你需要的是一位能在強大壓力下與人合作並應付瞬息萬變情況的最佳良友

第三,就醫準備

瞭解自己的生活狀況,做好就醫準備便是重要關鍵,沒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身體的處境,在你無法預料的狀況下,提前做好準備除了是為自己打一劑強心針外,更可以確保在某日直送急診室的過程中,計畫仍依照期待進行,準備一頁摘要,包括:病歷、 處方、和醫師的資訊…….將資料放在顯眼的信封裡,加上保險卡影本、授權委託書、和放棄急救同意書,請代理決策人放一份在車上,另一份貼在冰箱上,他們若能順意將信封帶入急診室,會使入院過程更順利許多。

第四,看護的重要性

在你生命的最後階段,你得嘗試放下過去經驗累積的社會面具,僱用一個看護來協助你便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依自己的個性和經濟狀況來決定要前往安養院、或留在家中,再試著讓看護能夠幫助你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無論何種情況,千萬別向看護輕易妥協,自己的生命得自己負責,選擇一個稱職的看護它能夠幫你解決任何雜事,看護不應該因為你的來日無多而輕易、隨便的打理你的生活,更不應該因為你的行動不便而敷衍了事的買你不喜歡的食物,他們得尊重你的生命,陪你一起運動,為你的生命負責,為他的工作負責。

第五,臨終時你最想聽見的話

人在終老之時,除了更勇敢地掌握活著的時間外,總會想在最後的時間聽聽親朋好友、子女的一些話語,若想要讓自己走得更安心,臨終想聽什麼便是重要關鍵, 因此,你可以安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所有的親朋好友送上幾句臨終之言,或許是「你擔心的事都已經安排妥當」、「子女都交給我照顧」、或者是「我愛你」……,想聽什麼話?由誰來說?依照Judy MacDonald Johnston地經驗,臨終時最想聽的是「你擔心的事都已安排妥當」,當你知道可以安心走時,你就會安心的走。

「善終」是個常容易引起恐懼與抗拒的話題,多半的人選擇探究活著的真實價值,鮮少有人有勇氣規劃臨終生活,Judy MacDonald Johnston在規劃臨終生活的案例中,發現當人們確定自己最終的日子是安心時,事實上會過的更為輕鬆自在,或許在你衝刺的人生時刻你已經掌握的夠好,而剩下讓自己更安心擁抱生命的方式便是選擇一個好的善終規劃,制定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最佳流程,你的人生,你自己照顧!


撰稿:Aler

不是魔術,十七分鐘不換氣!

$
0
0

一場TED演講是18分鐘,你能想像在演講的一分鐘後開始憋氣一直到演講結束嗎?一般正常人大概一分鐘不呼吸就有點受不了,如果你是憋氣擅長者,或許能夠撐到兩分鐘,又或是以憋氣做為生存工具的海女們可能可以撐到三分鐘,但是「十七分鐘不換氣」?美國著名魔術師David Blaine這次不變魔術,一起來看看他的神奇故事吧!


瘋狂體驗者

David Blaine在他的人生筆記本裡留下了許多瘋狂的足跡,他曾經把自己活埋在紐約的玻璃棺材裡一個禮拜,只喝水;待在冰塊裡三天三夜;站在三十公尺高的柱子上36小時,甚至產生幻覺,把眼前的建築都變成了巨型動物的頭顱!又或是只喝水在倫敦大橋旁的玻璃箱裡活了44天,還有倫敦媒體開著直升機拿起士漢堡企圖引誘他!

你可能會疑惑,誰會吃飽沒事做這麼多挑戰極限的事?

曾經有本書-瘋狂100事(100 THINGS: What’s on Your List?)作者Sebastian Terry想要在他的夢想清單上打滿勾勾而開始了沒有禁忌的瘋狂冒險!而你曾經幻想過自己去實行那些似乎不可能的事嗎?誰沒有這些瘋狂的想像,而這些並不是「不可行」,而是在於你「做不做」而已!

不斷的自我挑戰

而魔術師David Blaine就是熱愛挑戰自己的實踐者之一,在年幼的時候他就著迷於Houdini的水中逃生術,在1987年更聽說有個小孩跌進了冰湖裡45分鐘卻安然無恙,而這些有先行者的故事更讓他想知道:我到底能憋氣多久?

凡事皆有可能,如果他能做到,那麼我也可以!

David Blaine開始諮詢神經外科醫生,而得到的回答則是:人類一旦憋氣超過六分鐘就會因為缺氧而造成大腦損傷。更甚至有朋友告訴他:「David,你是一個魔術師,何不乾脆用障眼法來假裝憋氣就好?」但最後他還是決定實現這個瘋狂構想-真的不呼吸,試著不去呼吸直到醫生認為到達腦死的程度!

至此之後,David Blaine開始做了一連串的研究,而他發現這些珍珠採集者往往能夠在水下憋氣四分多鐘,在調查的過程裡,他進入了一個奇妙的新領域-自由潛水。藉由研究,他學會要使身體保持完全靜止,盡可能節省體內的氧氣,並且降低心跳速率、清空肺部,在快速交換空氣的過程中,如果你感覺到頭暈眼花、全身刺痛,就表示你正在清除體內的二氧化碳,而這正能讓你能更輕鬆地進行閉氣-深吸一口氣,憋住,放鬆,並且撐過所有的痛苦。

正常人類的憋氣時間比起其他動物可是短多了:

為了達成目標,他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從一早起床便開始「憋氣練習」,在52分鐘之內憋氣44分鐘!又或是減重22公斤讓身體適應憋氣環境…但是這些演練卻無法讓他成功完成第一場現場表演。而在歷經失敗之後,David Blaine並沒有放棄,他決定在歐普拉的節目裡挑戰金氏世界紀錄-16分32秒!

從第10分鐘開始,他開始感到劇烈疼痛,第11分鐘,他的雙腿抽動,第12分鐘,耳朵開始嗡嗡作響,第13分鐘,他胸腔劇痛,第14分鐘,全身開始抽蓄,第15分鐘,他的心臟部分缺氧,第16分鐘,在他等著心臟停止跳動時,他發現自己已經超越了16點32秒!在眾人的鼓舞之下,David Blaine接著忍耐,最後以17分4秒完成挑戰!

展現最好的自己

在短短的人生裡,我們致力於做自己最喜歡的事,David Blaine身為一個魔術師,他試著讓人們看到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魔術,不管是停止呼吸或是洗整副牌都非常的簡單,你只要不停地練習、訓練、 練習、訓練,跨越過痛苦以達到最佳的境界。」

不可能人人皆是魔術師,我們對自己的挑戰也不會是憋氣17分鐘,但是你到底能為妳的夢想付出多少?早點起床就可以完成的事,多堅持一點就可以完成的事,暫停手邊娛樂就可以完成的事…這些種種可能都還不及憋氣訓練中來的痛苦,但是你為什麼做不到呢?

現在不行動妳永遠無法成功,挑戰夢想絕對不要說說而已!


撰稿:Sandy

讓蓋茲夫人皺眉的事

$
0
0

讓蓋茲夫人皺眉的事 「關門,坐上馬桶,沖水,順利達陣!」這4個輕鬆平常的動作,是「噓噓」和「嗯嗯」的基本步驟。若將這道程序分解,不難發現所需道具琳瑯滿目; ¬首先,要有沖水馬桶、衛生紙、水龍頭、肥皂、雜誌、3C用品、極度隱私,還要一道可上鎖的門。把鏡頭「拉」回21世紀的孟買,印度;各位能想像所需的道具僅剩公路「一條」嗎?位於孟買以西,通往國際大門的機場高速公路,是當地小孩解決便便危機的開放式公廁。


根據WTO─”世界馬桶組織” 統計,目前全世界有40%,相當於25億的人口沒有抽水馬桶使用。與印度比鄰的巴基斯坦政府每年在軍事設備的置費是其衛生系統設備的47倍;相對於世界各國1到2成撥用給公廁設置的保健經費,其中有7到9成挪用給淨水系統;孩子們或許有乾淨的自來水飲用,一旦踩遍糞土滿地的雙腳回到家,再用碰觸過糞便的雙手取食,無非就成了細菌帶原。研究指出,一公克的人類糞便帶有50種傳染病原、1000種寄生蟲卵和一百萬隻細菌。除此之外,每天有4000個小孩死於腹瀉,它是造成世界兒童死於愛滋、痲疹、結核所有人數的第二大死因。

如同許多慈善機構;在蓋茲基金會裡,美琳達‧蓋茲夫人最樂於擔任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開發中國家接觸人群、瞭解民情。一次,她啟程到印度,落腳在一處泥土為地,沒水沒電的村民家。四處環顧之餘,她在這戶人家的儲藏室裡破天荒的發現可口可樂。爾後在她無數的飛行中,發現可口可樂的蹤影幾乎無所不在。她花了一些時間思考這股異象;深疑若是可口可樂在全球每天有15億次銷售,政府難到不能以同樣的速度來處理衛生問題?解決之道頓時變得明朗:在世界各地蓋馬桶。於是,政府紛紛在偏遠地區蓋了公廁;多年後進行視察,村民們不但絲毫無視公廁存在,還把茅房用作雞籠、羊舍、寺廟使用,依然我行我素地在路上方便。這回,政府突發奇想,將「馬桶」作為促成姻緣的宣傳手段。根據印度當地使用的宣導短語是:“沒有廁所,姑娘不嫁”。這不僅在印度成為頭條,也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但最重要的莫於它能救命,它能讓全世界150萬的人口免於瘟疫侵襲。一個馬桶還能讓女孩子們重返學校;起初少了衛生設備,印度學童時常面臨一邊上課一邊憋尿的窘境;這些早已司空見慣。不過,當印度女生面對初經來臨,她們往往被迫輟學,苦守家園;廁所這件事頓時成了燙手山芋。現在,只要興建了公廁,就能幫助青春期的少女認識新朋友,再次接受教育洗禮。

同樣出生在印度村落的培安卡,自小生長在有茅坑的家。她14歲訂婚,21歲嫁入婆家。零晨四點,婆婆把她搖醒,邀她結伴去後面的香蕉田小便。被婆婆突如其來的舉動驚醒的她,鼓起勇氣作出一項在印度視為驚天動地之壯舉─逃離婆家。不是因為培安卡討厭婆家,而是她不願在踏進香蕉園同時,除了擔心被蛇咬或醉漢、強暴犯的犧牲品之外,還要擔心死於病菌感染。

19世紀中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工程師率先發明馬桶,全世界的孩童死亡率因而快速下降。它在發明排行榜上遙遙稱霸,擠下藥丸、麻醉、外科手術,被英國醫學雜誌封為200年來對人類最有益的醫學貢獻。殊不知200年後的今天,仍然有數以萬計的孩童們沒見過馬桶的盧山真面目。讓老祖宗得以欣慰的是;現代人運用技術,也能用糞便煮晚餐!位於非洲東部盧安達的監獄,運用食物在胃裡產生氣體的原理,讓犯人攪拌自身糞便,發出用來烹飪食物的氣體。這些「天然資源」不但取之不盡,還得以讓犯人消耗體力,達到相益得彰之效。此外,各位聽過捐精,但是聽過捐糞嗎?聽起來彷若天方夜譚,不過捐糞或許是社會新鮮人能考慮從事的行業之一。根據醫學報告,一劑量的健康糞便能讓罹患假性結腸炎;一種因超級細菌引發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疾病的患者,擁有94%的治癒機率!遺憾的是現在顯少有人從事此項行業;加拿大的研究團隊不落人後,發起糞便再生“RePOOPulate”,用意取代捐糞者的採集樣本,精進治療研發。

回到物資貧乏的印度;21歲的印度女孩培安卡逃離婆家後,大力鼓吹環境衛生。在社會傳染力的蔓延下,她終就得到了她所殷殷期盼的馬桶。別以為這是落後地區的一齣鬧劇;生活在發達,偶爾愜意的21世紀的現代人,對於這些「綠茶」、「羊羹」在何處被蒐集或處理,壓根不著憂心,因為我們認為:廁所是與身俱來的某種特權。不過即使一切俱足,人類更該不假外求。想一想那些印度的孩童,赤腳踏在泥濘的黃土上脫褲子,迎接飛揚塵土,和未知的病菌。而對美琳達‧蓋茲來說,快樂的定義是看見一位母親抱著健康的嬰兒,那是至深至切的快樂。下回,當你坐上馬桶,沖完水,準備長揚離去的時候,別忘了馬桶這檔事。記得消毒一下馬桶,試圖說說「髒話」,試著讓我們的聲音穿透那道鎖上的門,向彼此傳達衛生環境的急迫性,願有一日幸福能跟可口可樂一樣,無所不在。


編譯及撰稿:Melody


擁有十萬名學生的教室

$
0
0

「Everyone is both a learner and a teacher.」
每個人都同時是學生和老師。

網路時代的來臨,使教育正在尋求急速創新、轉變的路口,網路授課使全世界轉變而成最大的資訊教室,學習,已成了無遠弗屆的事情。


什麼是好的學習環境?

2011年的秋天,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在史丹佛大學開了一門人工智慧課程(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門課雖然專業、先進、現代,但Peter Norvig認為這個教學方式基本上與14世紀的教室是相同的。

如下圖一般:老師在台上授課,同學在下面抄筆記、使用課本,教室後面也會有人無心聽課、小睡。


世界就是我們的教室

因此,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決定開創一個新的教學方式,改變現在的學習狀況,以分享資訊、使真心想上課的人都能夠聽課為基準點,讓世界成為最大的教室。

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以用資訊改變教育,開始網上公告這門課將開放網路授課,而且品質絕不比史丹佛大學授課的差。一開始宣布的2個禮拜內有5萬個人選課,之後人數又成長為16萬人,這門課瞬間擴充到209個國家,知識成為一股傳染力,人工智慧課程(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更廣為人知。


一對一的網上教學

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在開課後,開始研究如何使學習成果擴張到最大,從學什麼、改變什麼的方式來更正教學方法,他們發現一對一是使學習效果發揮最大的,因此,Peter Norvig攝影機針對他,試圖營造出面對面、一對一的教學畫面,就算事實上是一對上千的學生,高架攝影機仍然放大錄下Peter Norvig在紙上畫圖教課的樣子。

Peter Norvig的學生還說他覺得這堂課:「好像跟一個聰明的朋友坐在酒吧,然後正在跟我解釋一些事,雖然我還沒搞懂,但快懂了。」而這個結果正是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所想希望達到的。

從數位教育資訊平台可漢學院(Khan Academy)可以發現,短短十分鐘的教學影片,會比一小時且有小畫面的錄影課程還好,Peter Norvig決定再縮短影片,並且加強互動化,有的只有1分鐘、2分鐘,但絕不超過6分鐘,課程結束後會有簡短的考試,讓它更像一對一教學。


改變看世界的方式

至於如何使學生學習效果最良好,「參與感」是學習的關鍵。學生透過不斷練習外,Peter Norvig讓他們參與他們認為解釋不清楚的部分,並指引他們自己去歸納重點,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盡量避免用像死記、死背的公式法,讓所有的問題都成為開放式的。

一個學生曾留言:「現在我到處都可看到貝氏網路和賽局理論的影子」,這個回應方式更證明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線上資訊教育的成功,Peter Norvig說:「我們不希望學生死記方程式,我們希望改變他們看世界的方式,而我們也成功了!或,我該說,學生成功了!

但關於線上教育這件事情,其實對Peter Norvig來說是有些諷刺的,他們原本想利用科技進而轉變、瓦解傳統教育,然而做著做著,最後所呈現的線上課程跟其它的線上課程相比,更像大學的傳統課程。

原因在於大多部分的線上課程影片,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你可以隨時觀看,但也因但為隨時都可以看,而使教學顯得無所效率,因為:你明天看也可以那你可能永遠都不會去看了。


同儕是彼此最好的老師

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重拾有期限的制度,規定學生只能在有效期限看教學影片,並且在有效期限內做完這些作業,這不但促使學生繼續向前進,也意味每位學生都是在同時間學習同樣的課程,因此,若你到討論板上發問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從同儕得到答案,當成千上萬的同學在線上討論,老師可以一眼看出哪些區塊是問題,而同學藉著討論可以增加彼此的學習交流。


動力與決心是學習關鍵

當世界成為教室時,就不在只是學習資訊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動力和決心的傳染力,為了讓知識能夠渲染大眾,讓學生知道老師盡全力的正在為他們努力時,彼此的支持力是相互加乘。

當Peter Norvig跟Sebastian Thrun嘗試這些舊、新的點子並將它們融合時,他們更努力用不同的方法推廣學習,例如推動史丹佛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線上課程 等等,對Peter Norvig而言,最棒的是他們所搜集到的資訊與學生們課堂上的互動,這無疑是真正的學習革命,新一代、不可思議的資訊教育將很快的看到成果!

可漢學院(Khan Academy)


撰稿:Aler

安海瑟薇:愛,是一種人情體驗,而非政治口號

$
0
0

美國最高法院於6月26日裁定同性婚姻合法,此推翻實行長達16年的婚姻保護法(DOMA)原定義「婚姻必須由1男1女組成」條文,這將改寫美國對婚姻的文化觀點。

6月2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在塞內加爾宣言,在法律和國家之前,無論性別和性取向,人民的權利與義務依法相同,這項原則應全球一體適用。

那些不斷為自己戀愛權利奮鬥的人們,終於讓愛的聲音擴張,讓更多人聽見,
愛,本就不該被定義、設計、限制。

安海瑟薇:「愛,是一種人情體驗,而非政治口號。」


宗教並非反對同志的理由

2008年時,安海瑟薇受到世界人權運動組織邀請獲獎,她在演講舞台上謙虛表示自己不該獲得這個獎,因為愛本無關性別、性向,而同性戀也有愛人的權利,因此推行同志人權運動本是很自然的事,就像安海瑟薇說:「同性戀在我們家,從來不是一個議題。」

多數的人對安海瑟薇的認知多為性感的好萊塢巨星,鮮少人注意到她上半場的人生夢想,事實上,因她篤信天主教,一開始的設定是成為修女,但因15歲時得知哥哥是同性戀的訊息與宗教方針下有所衝突而放棄夢想。

面對同志的態度,安海瑟薇的天主教家庭也沒有認為這是錯誤的事,反而認為應該鼓勵所有的人勇敢戀愛,在安海瑟薇的家庭中,他們並沒有針對這件事情討論,安海瑟薇說:「只是在做我們該為家人做的事」,為同志人權奮戰,無關勇敢不勇敢的課題,她說她只是在當個像樣的人類。


2004年7月3日倫敦同志大遊行中,一群天主教徒參與同志大遊行,他們的標語寫著「我們是天主教徒,我們支持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並且引以為傲。」(攝/Ihar 來源/Flickr創用CC)


性向與人格哪個重要?

LZ Granderson是美國CNN和ESPN的記者與評論員,但他不是一般的記者,他致力用文字與行動捍衛人權、種族、體育等多方議題,2009年時他更獲得同性戀反誹謗聯盟在線新聞獎,對於同志的看法,他與安海瑟薇一樣,他認為沒有所謂的「同志生活型態」,同志不應該被貼標籤,他們過的生活、做的事情與一般大眾毫無所差。

大方坦誠自己是同性戀的LZ Granderson,事實上有個十多歲的兒子,他是田徑新秀,中學期間也參與各種比賽與活動、志工,LZ Granderson對他兒子的愛更證明出他是位好父親,然而,假設他今天去密西根州試著從孤兒院認養一個年輕人,他將會被認定不合格,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行為偏差,而是因為LZ Granderson是同性戀者,只要密西根州說一句,他就沒有任何認養的資格,LZ Granderson說:「這不只是關於我,這事關其他更多的密西根人、美國公民,他們以為他們的性向,比他們的人格還要重要。」


我們都在做「壞事」

在密西根州是可以合法解僱男女同志、雙性戀或變性人,也可以合法的迫遷—-只因他們是男女同志、雙性戀或變性人。世界上多數面對同志的議題時,社會多半用有色眼光看待,某些宗教認為這是種錯誤,某些人認為同志在做的事情就是壞事,認為同志生活就等於性生活混亂,然而所謂的這些「壞事」,就與一般「異性戀」者一樣,早上起來工作、上學,他們按三餐吃飯,用雙腳走路、用手提取重物、用雙眼觀察世界、用心體會愛情,並沒有所謂的同性戀生活、異性戀生活、雙性戀生活。

而宣揚結婚平等權也並非是要剝奪其他人的權利,而是還給世人他們天生就被賦予的自由,讓他們能根據這些權利生活,因為這些不公平的權利、法官,讓許多人生活在恐懼中,無法面對自己,因害怕失去工作、沒有朋友,所以他們不敢向任何人公開性向,甚至在家中也不行。

在歷史上,這樣的故事一再上演,早期黑人沒有平等的公民權;女人也曾經沒有投票權,在美國殘障人士法案通過前,曾經有段時間可以因你是身心障礙者而解僱;在馬來西亞、伊朗和許多因宗教因素的國家,更將同性戀視為罪行,會被判處罰款、丟石頭、鞭刑、終生監禁或死刑等,我們世界其實正不斷重覆這樣的事。

這世界已開始為各種人權、平權而努力,在你逛街、打卡享受戀愛的時刻,也為此感動吧,因為世界的規範、標籤正慢慢的脫落,人們應該戀愛就盡情戀愛,與伴侶長相廝守,是大眾的權利!

HRC世界人權運動組織
台灣人權促進會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封面圖片:攝/Mingle Media TV 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撰稿:Aler

向心中的源頭探索

$
0
0

心中的源頭 (internal compass) 遠遠比你擁有路線圖 (roadmap)重要。思考如何思考將是未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最近思考問題時經常遇到瓶頸, 發現自己在繞圈子, 有時習慣性地直接找解答或是詢問朋友或長輩, 漸漸地卻發現自己所追求的解答並無法從外界獲得。 朋友, 長輩或許會給ㄧ些客觀意見或個人經驗分享, 網路上也有很多的參考內容, 但是後來發現這些都無法滿足自己。 問題的形成往往是複雜的程序, 潛意識的, 它的來源通常不會是單一的, 因為這樣, 也很難用單ㄧ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我做了ㄧ些實驗, 我把問題丟在ㄧ旁, 寫在便利貼上, 放個幾天或是看完全跟問題不相干的資料, 另外, 我也想到了系統思考 (system thinking) 的方法, 試著用問題來源,影響的關係人 (stakeholder), 想要達成的結果 (outcome) 去思考整個問題的架構, 我發現當我們想要從ㄧ個問題找出ㄧ個單一解答時,往往結果是不理想的, 但是如果訓練自己從ㄧ個問題思考許多可能性, 利用樹狀圖表現出來, 這樣的ㄧ個解決方案是比較多元的。


簡化是最複雜的藝術 (Simplicity is most complex art)。 這個世界會越來越開放, 資訊正在不斷被解放中, 以前舊思維建構出的高牆也瀕臨崩解中, TED 創辦人 Richard Saul Wurman 曾經寫過ㄧ本書叫 資訊焦慮 (Information Anxiety), 裡面也談到理解模式 (understanding pattern) 的重要, 無論你是建築師, 設計師, 教育家 或是創業家, 你要理解的的問題的模式, 從複雜中找出秩序。 我想跟各位讀者推薦ㄧ則 TED 演講, Elon Musk 是線上支付 Paypal 創辦人, 成功創業後, 他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太空探索和可持續能源, Elon 接連創辦了 SpaceX, Tesla Motor, 前者是探索太空資源; 後者是電動汽車。 他在今年的TED演講談到向心中的源頭探索, 他說: “ 把問題抽絲剝繭到最基本的點, 並從中去驗證而不是類推, 從驗證過程中找到基礎的真理。“ 這樣聽起來簡單的ㄧ句話, 卻是ㄧ輩子受用。


向心中的源頭 (internal compass) 遠遠比你擁有路線圖 (roadmap)重要。 下ㄧ期跟各位談反向思維 (Think Opposite.)


撰稿:Jason 許毓仁

別讓電腦把你淘汰!

$
0
0

人類VS電腦,誰會獲勝?
你可能覺得,在計算方面我們或許比不上它的程式運作,但在需要「動腦」的時候,人類當然略勝一籌!但是在科技越來越「智慧化」的今天,我們還能保持這樣的局面多久呢?

2011年,一部IBM生產的智慧電腦-Watson,在美國的益智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打敗了幾十年來的最高獎金得主Brad Rutter和記錄保持人Ken Jennings。難道「思考」這件事已經不再專屬於人類了嗎?


電腦知識取代人類思維?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危險邊緣》(Jeopardy!),這是一個美國在1964創建的智力競賽節目,和一般的問答遊戲一樣,它涵蓋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甚至藝術、流行文化、體育…等等五花八門的內容,但是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它有趣的問答方式:「用答案出問題,用問題來解答」!
如果問題是:

Q:The Kalahari is primarily located in this country.(喀拉哈里沙漠主要位於這個國家)

那麼你應該回答的答案則為:

A:What is Botswana?(波札那)

在眾多領域的機智問答裡,你需要的是縝密的思考和比百科全書更全面的頭腦,而Ken Jennings正好擁有這些特質。身為《危險邊緣》的紀錄保持人,Ken Jennings在2009年時接受了來自IBM的挑戰,而要和他競賽對手不是人,而是一台「超級電腦」!

在這種需要用語言表達的益智遊戲中,「思考」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文字包含了雙關語、相似字…等等,而他們並不是靠著簡單的程式就能計算出來的。所以一直以來,Ken Jennings都認為他能夠輕而易舉的取得「人機大戰」的優勝,但是隨著科技成長,IBM開始投入大量的金錢、人力和高速晶片,而原本屬於低階思維的智慧電腦Watson,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逼近專屬於你我的思考模式!

終於,在「人機大戰」正式開撥時,兩位「智多星」在短短的時間內被這台大電腦狠狠擊敗,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眼睜睜看著機器取代自己的工作一樣,而我們-人類,真的過時了嗎?


人類還需要學習嗎?

新的科技為人類帶來美好的前景,但是當你打開新聞時你會發現:「不用藥劑師的自動配藥程式」、「能幫你總結法律摘要的新軟體」、「聰明的自動球評」…而這些新技術雖然沒辦法做創造性的工作,更何況它也不比人類聰明,但是他們的速度卻很快而且非常便宜。

以好處來說,他們幫人類減少了所謂的「麻煩事」,讓我們有更多時間來完成需要腦力激盪的活動,但是你有發現嗎,這世界上的職業千百種,而有一群中產階級正被這些聰明的電腦奪走了工作!

隨著時間過去,如果我們開始外包的不只是低階思維的工作,那生活又會變得如何?

從前沒有手機的時候,我們必須記得親朋好友的電話號碼,當時可能倒背如流,但是有了「新智慧」之後,或許妳連自己的電話都不記得了!又或你是個GPS的重度賴者嗎?根據研究顯示,這些人的海馬體-處理空間關係的那一部分大腦組織會萎縮退化,因為我們不再使用我們的「方向感」,而只是被動的服從了機器的指揮。


知識就是力量

那麼照這樣下去,隨著科技進步而我們的大腦則漸漸退化,然而「知識」到底重不重要?有些人認為我們不需要學習,想知道什麼只要Google一下便立刻有解答,但是Ken Jennings指出,頭腦有「內容」的人比起只會Google的人多了兩大優勢:

一、訊息量的優勢
我們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而人類資訊量的總和,差不多每 18個月就會翻上一倍。在我們處理某些問題時,例如:我該上哪所大學?我應該主修什麼?應該投票給哪位候選人?我要挑這份或那份工作?而這些問題解答是需要各方資訊的整合,就像你不可能Google「我應不應該和他結婚?」一樣!

二、時間上的優勢
另外,若是掌握了知識在關鍵時刻你就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曾經有一位小女孩和父母到普吉島度假,某天早晨,她和父母說:「我們必須離開海灘!因為上個月地理老師說,如果有不正常的退潮,而且波濤劇烈翻騰,這是海嘯的標誌!」父母告知了救生員,並將海灘上的一百多人清場回飯店。而那天正是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在東南亞和印度洋周邊有成千上萬的人遇難, 只有邁考海灘倖免。


用頭腦和電腦賽跑

「知識」是無所不在的,它充滿我們的生活、生命、甚至人際關係,當我們和別人聊音樂,聊工作時,就因為腦中這些零碎的小知識、小記憶讓我們得以持續。

當別人說到「我念某某大學」,而你不太可能上網搜尋然後告訴他:「噢!美國總統也是那裡畢業的。」只靠電腦,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適宜的!

「知識」有它一定的價值,我們延續文明,分享文化,只能依賴我們的智力,而不是電腦、搜尋引擎和智慧型手機。

而你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下課鈴響就衝出教室停止學習;還是保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你可以選擇善用頭腦,善用使我有別於其他物種的豐富知識,或是完全依賴眼前的大型計算機。

大腦VS電腦,選擇是屬於你的!


撰稿:Sandy

公開情資,才能帶來正面的改變

$
0
0

美國國安局(NSA)承包公司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所引發的美國、厄瓜多、中國與俄羅斯與等多國關係緊張的「史諾登風暴」,再次將「全球最大爆料者」維基解密創辦人Julian Assange推上檯面。

維基解密自2006年成立以來,因為接連發佈秘密的美國外交電報,Julian Assange即成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甚至,於2010年11月,在美國施壓下,國際刑警組織以Julian Assange涉嫌性犯罪為理由,對他發出國際逮補令;從此,再不見Julian Assange公開露面,他的所有發言,據傳全是從提供他政治庇護,位於英國的厄瓜多大使館以書面文件發出。

很難得的是,就在Julian Assange遭通緝前,他曾於2010年7月應TED之邀,參與當年度的TED Global大會,這幾乎是他最後一次的公開露面;而當時,TED為了保護Julian Assange,也罕見的並未事前公佈這場TED演說主講人,所有觀眾都是在Julian Assange走進會場時,才知道當天的神秘佳賓是誰。

以下是Julian Assange與主持人的訪談摘要,從中可看到Julian Assange的核心價值與思路歷程:


主持人:歡迎你來。根據報導,你所創辦的WikiLeaks,在過去幾年間所解密的文件,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媒體解密的總和還要多,這是真的嗎?

Julian Assange:是啊,世界上其他媒體們表現的如此之差,我們這一小群行動派,竟然可以將大量的資訊解密,數量遠勝過世界上其他的媒體總和。

維基解密網站成立一年,所揭發的政府或企業腐敗行徑的文件,較美國重要媒體《華盛頓郵報》30年來還要多。
對此,Julian Assange曾說過:「我不是想說維基解密有多成功,而是想表示世界媒體危機重重的現狀。一個五個人的團隊公佈了比其他媒體加起來都多的機密檔案,這是(媒體業的)恥辱。」

他提倡新聞業應是「透明」與「細緻嚴謹」的,曾就讀墨爾本大學物理系的他並用物理論文來打比方,「物理論文只有寫清楚實驗內容和結果,才可以發表出去,新聞業也應該採取類似的標準」

主持人:「維基解密」究竟是如何運作?爆料者怎麼向你們提供文件?你們又如何保護他們的隱私?
Julian Assange:他們是典型的吹哨人(whistleblowers)。我們有幾種方法,讓他們把資料交給我們。例如,用最先進的加密軟體,讓資料在網路上轉來轉去,掩蓋足跡,並且轉到瑞典、比利時的法律管轄之下,接受這些政府的合法保護。

我們也會從一般的實體郵件接獲情報,經過仔細檢查和格式化之後,再對外公開,接著,就是要做好準備,面對必然會來的法律和政治施壓。

我們幾乎不知道這些人是誰,就算在過程當中,發現他們的真實身分,也會盡快銷毀跟對方身分有關的線索。

Julian Assange曾經是位電腦駭客, 1994年起,他開始自由軟體的研發;隔年,他寫出「Strobe」,是全球第一個自由開源的埠掃描器;1997年起,他與別人共同研究出 Rubberhose 否認加密系統,這個系統後來成為Linux的基礎之一,除此以外,他參與發明的自由軟體還有:Usenet緩存軟體 NNTPCache,以及為網路搜尋引擎設計的命令列介面Surfraw。

他曾在《地下》(Underground)一書中,描述了他心目中的駭客法則:「不要損壞(包括崩潰)你所侵入的電腦系統;不要更改那些系統中的訊息(除了修改日誌掩蓋自己的蹤跡);分享所獲得的訊息。」這也成為後來成立維基解密的核心價值。

主持人:你的哲學究竟為何?為什麼要鼓勵洩漏秘密情報?

Julian Assange:這問題就跟什麼樣的情報對世界有益一樣。什麼樣的情報可以造成改變?有很多的情報、很多這樣的組織,願意耗費鉅資隱藏這些情報,這才是真正的跡象。只要資訊可以流出,就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因為最瞭解這些情報的組織,它們可是徹頭徹尾瞭解這些資訊,卻決定要花精力隱藏這些情報,這才是我們在實務中遇到的狀況,應該這麼說,凡是會讓組織單位花很多錢去掩蓋的情報,就是一種很好的指標:這些情報一旦被公開,就有機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影響。

主持人:但這還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對相關的個體,或是整個社會而言。情報的洩漏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

Julian Assange:至少我們所解密的部分看不出來。我們有一個傷害免疫政策,我們處理情報是有準則的;一些與個人隱私相關,像是醫師擁有你的病例,這是真正的秘密,但與公眾利益有關的,就應該讓所有人知道。一般而言,我們所面對的洩密者,通常都有很強烈的動機。

主持人:他們是有很強烈的動機。但舉例來說,如果有某對父母,兒子正在美軍服役,而他說,你洩漏出來的秘密是應該繼續保密的,因為美國士兵哈哈大笑,嘲笑死者,這會展露出很糟糕的印象,讓全世界數百萬人看到美軍毫無人性,事實上他們不是,我兒子不是。你怎能這麼做?你會怎麼回應?

Julian Assange:是的,我們通常會收到很多這樣的反應。但請不要忘記,巴格達的居民、伊拉克的居民、阿富汗的居民…他們不需要看這些影片才知道。他們每天睜開眼睛就會看到,這一點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意見或看法,這是他們每日所見所聞。我們真正希望被改變的,是那些繳稅支撐這一切(指美軍攻擊伊拉克)的人們的看法,這是我們的希望。

Julian Assange對於維基解密的創辦動機是這樣解釋的:
爲了徹底改變政權的行事方法,我們必須認真、大膽地思考應採取的策略。前人的經歷已經告訴我們,政權自身是不希望發生改變的。我們要超越前人的思維,從新科技中獲取啓發,尋找出對我們有用的、前人沒有機會用到的技術。

在他的個人網站上還寫道:
某個組織越是隱秘,越是對事件採取諱莫如深的態度,訊息的洩露就越能引致組織內部、小圈子的驚惶與無端的恐懼……因為,不公平的系統的產物一定是眾多的異議人士。與異議者相比之下,組織的操控者還常常占寡數和劣勢。這種情況下將系統的大量秘密訊息洩露,會使這一不公正的系統,在其他更加開放的系統面前,顯得更加的脆弱與不穩定。

主持人:所以你們的工作是,希望將光明照耀到公司和政府的黑暗秘密之中。光明是好事,但你不會覺得有些諷刺嗎?為了要照亮這黑暗,你們卻必需要極度保密你們的消息來源。

Julian Assange: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我們目前還沒有維基密其他線人的狀況,目前還沒發生過這類情形。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們的確會很為難。但至少,我們目前的運作模式,讓人們覺得道德上受到吸引,來繼續我們的任務,而不是搞砸它。

主持人:我很想知道,就我們所知…我很好奇TED聽眾的看法,可能不只一種看法,對維基解密或是對Julian都一樣。認為他是英雄,人民的英雄,帶來重要的光明;或者是危險的麻煩製造者。哪些人認為他是英雄?哪些人認為他是惹麻煩的人?

Julian Assange: 喔,拜託,一定不只這些的。

在TED會場上,舉手認為Assange是英雄的竟是聊聊無幾。事實上,他的評價也確實兩極,美國CounterPunch 雜誌稱他是「澳洲最聲名狼藉的前電腦駭客」;澳洲《世紀報》稱他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人物之一」和「網際網路的自由鬥士」。有人稱他為「實現公平正義的英雄」,卻也不乏人認為他不過是「極其地憤世嫉俗」。

主持人: 這群人很軟弱,Julian,他們很軟弱的。我們得要更努力才行,拿另外一個例子出來。這裡是你們還沒揭露的某個秘密,但我想,這應該會在TED第一次揭露。這是剛發生的一個特殊的事件,對吧?這是什麼?

Julian Assange:這是我們所做的一個例子,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去年稍晚,大約十一月的時候,有一連串的油井爆炸,發生在阿爾巴尼亞,就像是墨西哥灣的油井爆炸一樣,但規模稍稍小一點。我們收到一份報告,一份對於發生事件的工程分析。內容分析指出,從其他敵對的石油公司派出的保安,把卡車停在那邊並且引爆,而且阿爾巴尼亞政府也有涉入等等。而這份工程分析,上面沒有任何的稿頭和標題,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份格外難處理的文件。

我們難以調查確認,因為我們無法查證作者和文章主題,所以我們不禁有些懷疑,也許這是競爭對手捏造的謠言。為了避免這樣,我們公佈了部分資料,然後這星期,我們收到了一封信件,也就是撰寫那份報告的公司,想要詢問洩密者是誰?我們就說,可以告訴我們更多細節嗎?你說的是哪一份文件呢?可以讓我們知道你的合法所有權嗎?你真的是所有人嗎?所以他們寄了這張圖給我們,包含作者的資料,就在微軟的WORD包含的ID裡面。經常會發生這種事情,這也是我們其中一種作法,靠這樣來查證文件來源,讓所有權人寫信給我們。

主持人:你曾經獲得過某些來自於英國石油內部的情報嗎?

Julian Assange:我們的確獲得過不少,但目前,我們正很努力募款和修改系統。我們的出版速度,在過去幾個月中被縮減到最低。我們一方面重新設計後台系統,因為我們獲得眾多的關切,這是個問題。就像是任何成長中的新創團體一樣,我們受到很大的壓力,因為我們成長的太快,因為這表示我們獲得非常大量的爆料,來自於內線的洩密,往往層級非常高,但我們卻沒有足夠的人力,去處理和調查這些情報。

主持人:而這就是關鍵的瓶頸。自願的記者群和領薪水的記者們。

Julian Assange:沒錯,還有足堪信任的夥伴們。我們這樣的組織很難快速擴張,因為我們所處理的文件。我們得要重組,為了讓工作人員可以處理最高等級的國安機密,然後再來是低安全等級的情報。

Assange是維基解密的9名顧問組成員之一,而且是維基解密最主要的發言人。他自己儘量迴避「創始人」的稱呼,僅稱自己是維基解密的主編,並對維基解密收到的檔案審查工作享有最終的決定權。他為維基解密工作是沒有收入的,一如維基解密的其他職員。

主持人:幫我們瞭解你是什麼樣的人吧!你怎麼會踏入這一行?我想我有讀到過,你孩提時去過三十七個不同的學校,這是真的嗎?

Julian Assange:事實上我父母在電影業工作,然後我們又必須躲避邪教,兩個加起來之後就…

主持人: 心理學家一定會這麼想,這可是偏執狂的好原因。

Julian Assange:你是指電影產業嗎?

主持人:我的意思是…你早年也是個駭客,很早就開始和當局對抗。

Julian Assange:事實上我是個記者。我很年輕就是個記者中的激進派,我創辦了一本雜誌,在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就因它而被起訴。你得要小心使用駭客這個詞,駭客的方法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地方。很遺憾的,目前多半都是俄羅斯黑幫在用,用來偷盜你外婆帳戶裡面的錢。所以這個名詞跟以前的用法不一樣了。

Assange創立維基解密,確實和他的父母與求學經歷有關。他出身反叛家庭,他的父母是在反越戰示威活動中結識,他十幾歲時,母親曾騎馬衝進市政廳,抗議政府關閉騎馬道。Assange的父母離異後,母親再嫁給一位據稱與邪教的新潮生活組織有關聯的音樂家,兩人有一個兒子。

1982年,母親再次離異,並與Assange的第二位繼父在兩人的兒子、Assange同母異父弟弟的撫養權上產生糾紛。他的母親便帶著他與他的弟弟開始了長達五年的逃離生活。在Assange14歲時,他就已搬了無數次家。他所就讀的學校不計其數,接受的教育斷斷續續,經常在家自學,也參加函授班以及跟隨一些大學教授進行非正式的學習。

主持人:你可以告訴我們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也許你人生中的某個瞬間,決定了這些價值觀?

Julian Assange:我不太確定是哪一個瞬間,但我的價值觀是:「有能力又寬宏大量的人,不會製造受害者,反而會照顧受害者」。這是我父親跟我說的,這也是我從我人生中那些擁有能力者身上所學到的。

主持人:能否再說的更多些?

Julian Assange:我是個戰鬥派的人,所以我不太擅長照顧這方面。但某些方法,有別的方法照顧受害者,也就是管制、監督那些獵食者、那些犯罪者。我有這樣的想法,一直在我心中,已經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在2010年奧斯陸自由論壇上,Assange對維基解密的創辦宗旨如此解釋: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公正的社會文明,這是我們幹事情背後的推動力。「透明公開」是公正社會文明的要點,但要點與目標是不可混淆的(意即:目標並非取得「透明公開」的社會文明)。話雖如此,用「透明公開」作為實現公正的途徑,亦是甚佳的方法,同時還避免犯下太多錯誤。 我們的意識形態是跨越政治的,非左,非右,其根基在於(對世界的)認知。在給出與「如何處世」、「如何從公民過渡至社會文明」、「如果影響他人」一類問題相關的忠告與觀念形態之前,應當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有較為深刻的認知。在未充分認知這個世界之前提出的建議與觀念形態,必然歸屬於謬解。當今世界上所有的意識形態系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都是虛空、缺乏實質的。它們缺乏在認知世界時至關重要,同時在自身面對這個世界時所必需的思想成分。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當你思索未來的時候,你認為這會如何演變?老大哥更嚴格的控制更多秘密,或是我們反過來監督老大哥?或是兩邊都變得更不同?

Julian Assange:我不確定會往哪個方向走。我的意思是,要通過言論自由立法,以及全世界都通過透明法案,有很大的壓力。包含歐盟內部,以及中國和美國,很難看出來會往哪邊走,但也正因此變得更有趣。因為只需一點點努力,我們就可以把天平推向另外一邊。


撰稿:Amber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英國每日郵報

設計快樂的七個祕訣

$
0
0

我們生活,我們追求名聲、財富、健康,但是到頭來,幸福的終點還是來自於這個可以輕易到手,卻又難以取得的「快樂」(happiness)。

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致力於分享快樂理念,她把快樂的元素融合成能影響大眾的互動創意,他認為一個沒有愉快心情的人,做不出能讓人感受歡樂的作品。那麼要如何同時兼顧快樂與設計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Stefan Sagmeister的快樂旅程吧:


自覺的快樂VS潛意識的快樂

先來看看Stefan Sagmeister為電影做的開幕影片:

這些圖像的設計師有些是鴨子;有些是豬、甚至猴子。它給予我們視覺上的自覺快樂,因為在我們的「意識」中,我們知道這是有趣的,它會為我們帶來歡笑!

那麼,什麼是在潛意識中的快樂呢?看看下面這張圖:

這裡顯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左邊的男士住在氣候適宜的區域、擁有較高的薪水並且身體健康;而右邊的女士則住在氣候較差的水牛城、沒有超過十萬美元的年薪、有著可控制的健康問題,但是她卻比較快樂!而這裡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她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幾個知心好友或是美滿的婚姻,而這些正是潛意識對於快樂因素帶來的影響。

在Harry Carpenter的書中曾提到潛意識和快樂的關係:你不能認為「我將會快樂」,而應該想著「我很快樂」。因為對於潛意識來說,「將會快樂」表示你現在並不快樂,而這便會成為你交代潛意識的工作-讓你以不快樂為目標。

反之,若是你想著「我現在很快樂」,那麼透過神經遞質的雙向運作,當你的潛意識接受「要快樂」的指令之後,這個訊息就會傳遍所有細胞,讓你的身體用快樂的表現來回應。


設計你的快樂時刻

現在讓我們回到設計,Stefan Sagmeister認為人人都有自己的快樂時刻,就像寫日記、列清單一樣,Stefan Sagmeister在他的另一場演說-分享開心設計中也提到:嘗試著用「設計」的使用者角度來解釋這些讓自己快樂的原因,例如其中一項快樂時刻:戴著音樂播放器、騎著機車在山裡奔馳。而這便牽涉到了「音樂播放器」和「機車」這兩種設計商品,而他們正是Stefan Sagmeister快樂時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另外,若是用設計師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想知道他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到底愉不愉快,那麼其中一個方法便是看看書頁中「作者簡介」的照片:

但是不論是設計師還是使用者,Stefan Sagmeister認為能做出喚起快樂的設計才是最重要的!


用設計分享快樂

身為歡樂傳播者,Stefan Sagmeister的首要任務便是讓自己快樂,而以下正是讓他在設計時保持心情愉快的七種原因:

1. 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盡情思索
2. 到全新的地方旅行
3. 運用五花八門的素材
4. 為我關心的事物設計
5. 印製有趣產品
6. 讓設計與觀眾產生共鳴
7. 製作全新卻熟悉的設計

Stefan Sagmeister運用這些快樂秘訣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例如這張他在峇里島製作的椅子:

不同於一般的設計,他用這張椅子表現出了當地的產業及文化現象。

Stefan Sagmeister以快樂為出發點,運用能「引發自己快樂的設計」去帶給別人快樂,而對Stefan Sagmeister來說「設計」正是他的工作,而反觀我們呢?

沒有人能在不愉快的情況下生產出好的作品,那麼「快樂的工作」和「工作的快樂」便顯得更為重要了!找出自己的快樂時刻,將它運用在生活當中,不只設計,你也能以相同的概念快樂生活!


撰稿:Sandy

未來工作的面貌:迎戰來勢洶洶的機器大軍

$
0
0

科技不斷推層出新,機器在過去幾年的時間展現了它們未曾有過的新技能,「新機器時代」的機器大軍正一點一滴地滲透我們的生活,它們在習得了基本的聽說讀寫和有待加強的翻譯能力後,開始試圖理解人類世界,如今它們甚至覬覦著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的就業市場。


先發制人,一睹你未來的競爭對手


自動化技術或許會讓卡車司機逐漸被自動無人駕駛車輛取代。


結合語音辨識軟體(如蘋果的Siri)和人工智慧電腦(如IBM的Watson)將減少電話客服人員的需求量。


R2D2甚至已經過變色處裡,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替人類搬運貨物,這或許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倉儲人員了。


為了加快研發人形機器人技術的腳步,美國國防部更發起了機器人競賽,未來,能用雙腳站立且身懷絕技的機器人將不再只是電影、小說中的特效和神話。

沒錯!我們正在邁向一個科技和機械愈變愈多,但工作職缺卻愈來愈少的世界!Andrew McAfee了解人們對新科技來勢洶洶而感到恐慌不安的原因,但他認為,機器大軍的逆襲其實不管對經濟和人類都將會是好消息。綜觀歷史,真正改善人類社會發展、生活品質的,其實並非諸如宗教、建立帝國王朝、文藝復興運動…等在人類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事件,「科技」才是讓我們生活90度大轉彎的關鍵。現代的自動化技術不但壓低了生產成本,更大舉提升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這或許聽起來有點偏膚淺的「唯物主義」,但事實上,這正是我們希望經濟所能供應的,一個理想、富足的烏托邦世界,當機器人開始和人類搶飯碗時,我們終於能夠遠離那些苦悶乏味的工作,重獲真正的自由;對某項專業深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及藝術家們,如今能透過網路、利用3D列印…等技術,投身創作行列,運用科技將夢想化為實際。

「科技是來自上帝的恩賜,這大概是繼生命後最棒的禮物了。它是文明、藝術和科學之母。」—物理學家Freeman Dyson


科技改變了什麼?

既然歷史證明科技不但無害,甚至還改善了我們的生活,那麼在面臨這次「新機器時代」時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讓我們回顧汽車大亨Henry Ford和汽車工業公會會長Walter Reuther在自動化機械設備才正要起步時所說的經典語錄,在巡視當時某座最先進的工廠時,Heny對Walter問道:「嘿,你要怎麼讓這些機器付公會會費呢?」而Walter則反問Henry:「那你又該怎麼讓這些機器掏錢買你的車?


經濟衰退和科技謀殺了中產階級


企業獲利和勞工薪資佔GDP比重走勢呈現兩極化

經濟上:
事實上,面對機器大軍的攻勢,我們確實會遭遇一些問題。統計數據顯示科技雖帶動企業獲利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但回饋在勞工身上的酬勞卻呈現嚴重失衡的反比,或許這對像Henry Ford這樣的大老闆來說是個好消息,但這樣的情況不僅影響勞工,多數企業也將深受其害。美國在戰後曾有大批具穩定消費能力的中產階級勞工,但在過去15年間,薪資結構朝向M型化發展,如今瀕臨絕種的中產階級階層將會讓冷清的銷售市場雪上加霜。

社會上:
Andrew表示自己對類似電影《機械公敵》、《魔鬼終結者》中人工智慧反撲人類世界的劇情一點都不感到憂心,但他認為科技確實多少會影響人類的社會型態。

先讓我們以一個刻板印象意味濃厚、兩位典型的美國白人為例:
Ted是一名大學畢業、任職管理階層、醫生、律師、教授之類的頂層中產階級勞工;而Bill則是沒有大學學歷的藍領階層或低階白領勞工。

Bill和Ted在60年代時,領著差不多的薪水、過著同樣的生活,但在科技開始干預經濟和職場後,兩者在薪資、婚姻穩定度、吃牢飯機率方面開始有了巧妙的變化。在電腦科技開始滲透職場後,Ted仍持續握有一份全職穩定的工作,他的婚姻幸福美滿,孩子們在和樂的雙親家庭中成長,但Bill的人生就像斷了弦般開始變調,他逐漸和社會脫節,不再履行投票義務,正一步步邁向被邊緣化的命運。
然而,身為Ted族群的人當然不會知道Bill的故事,在面臨須和機器競爭的環境,Ted非常樂意讓出乏味無趣的苦差事,好讓自己能投入更多時間在創意發想和思考上。


人類該如何迎戰?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因科技發展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減緩階級、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顯然科幻片中的「職場競爭型機器人」並不會在未來一兩年內就大舉入侵,因此短期間內,你在大學時代苦讀的基礎經濟學理論依然能派得上用場,即:鼓勵創業精神、加碼投資基礎建設,並確保我們的教育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學校該做的應該是要幫助學生習得「真正派得上用場的技能」。

但以長遠的角度來看,若未來的經濟是朝向機器大於人力的情況發展(沒錯,正是目前的狀況),那麼我們或許就該進行相對偏激的手段,實施一些偏左派色彩,如保障基本薪資、重整財富分配的政策,實際上,一些右派經濟學和政治家,如Friedrich Hayek, Milton Friedman和前美國總統Richard Nixon其實都曾表態支持類似的計畫。事實證明,在經過了數位科技橫掃後,如今,美國曾引以為傲、體現美國夢思想、相對開放自由的「社會流動性」(social mobility)早已被許多設有穩固社會安全網的北歐國家給取而代之了。

Andrew當然知道,要逆轉Bill的人生是個充滿挑戰性且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但「教育」在其中確實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他自己便是親自見證教育力量的例子,Andrew最初在接受蒙特梭利教育(Montessori) 時體悟到的是:「這是一個驚奇不斷的世界,而人類的任務 (工作 )便是盡可能地去探索這世界!」 然而,在重返正規教育體系後,Andrew感覺自己就像是被送進了勞動營般,他在那接收到的訊息是:「人類的任務,就是為了在未來當個正常、平凡的上班族。」顯然我們的教育並未跟著科技而進化,面對未來截然不同的就業環境,學校該立即停止大量生產僅僅具備Bill能力學生的教育機制。


譜出與科技共生的協奏曲

科技雖帶來了棘手的問題,卻也給了我們反思什麼才是真正價值的機會,美國目前有500萬人失業長達半年,這個社會現象不是把這些人送去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就有辦法解決的,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正興高采烈地試圖將最新的科技構築在一個早已年久失修、一個以製造「不平等」取代「機會」的社會上。

但Andrew對眼前的困境有著滿滿的信心,「因為事實就是事實,總會水到渠成的一天,而且我相信人類絕對沒有忘記該怎麼突破重圍。」 隨著時間,新機器時代和經濟結構所引發的變遷將逐漸廣為人知,Andrew說道:「若我們想早點讓世人提高警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邀請那些知名經濟學家跟政客一起參加當紅的機智問答節目《危機邊緣》‘Jeopardy!’ 和超級電腦Watson在全國觀眾眼前比劃一番;或者我們也可以邀國會議員們親自體驗一趟驚奇又刺激的無人自動車之旅!」一但大家有了警訊,開始試著解決難題,而非只是杞人憂天後,情況便會跟著轉變了!


撰稿:Paul


性別暴力!男人,其實這是你的問題

$
0
0

儘管多年來,世界各國政府或民間組織對男女平權及性別暴力問題都投入許多努力,但要真正改變社會上普遍不利於女性的傳統觀念,我們需要更多像Jackson Katz的男性領袖挺身而出。


為什麼性別暴力是「男性議題」?

Jackson Katz是性別暴力防治教育先驅,多年來致力在美國運動界、軍隊及學校進行教育。他認為我們應該重新界定性別暴力到底是與誰相關的議題? 現況是,性別暴力常被認為是「一些好男人在協助改善的女性議題」,但Jackson Katz可不這麼認為,他主張這是一個男性議題(men’s issue)。

性別暴力當然是女性議題,但當它僅僅被界定為女性議題(women’s issue)時,給了男性忽略這個問題的藉口,因為許多男性聽到女性議題時的反應會是:「嘿,我可是個男人呢!」於是,他們停止對這個議題的注意與關心。

Jackson Katz更認為把性別暴力問題當作是「性別議題」(gender issue)將降低了許多男性對此議題的關注。許多人聽到「性別議題」就認定是「女性議題」,就像在美國,許多人聽到「種族」立刻聯想到非裔美國人、拉丁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 等;聽到「性別取向」就想到同性戀、雙性戀。好像「白人」就不是其中一種「種族」,「異性戀」就不是其中一種「性別取向」,「男性」就不是其中一種「性別」。結果是,優勢族群很少被挑戰甚至需要意識到自己是擁有優勢的,免於被檢驗或自省,許多與之密切相關的議題,他們卻免於成為被檢討的對象。


這不僅僅與Mary有關

Jackson Katz說明了我們說話或思考方式如何改變我們的注意力,他用一連串語構的變化解釋性別暴力如何從施暴者與被施暴者的關係,變成注意力僅僅集中在被施暴者身上。

John打Mary
Mary被John打
Mary被打了
Mary受到虐待
Mary是一位受虐女性

我們可以看到,從一開始的John打了Mary,到第二句以Mary開頭,John被放到容易被忽略的句尾,到最後John從句子中消失了,也從我們思考的問題中消失。就像是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是「每年有十萬個女性受到性侵害」,而非「每年有男性性侵害了十萬個女性」。於是,輿論檢討被害者,忽略John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所在。

Jackson認為,持續的檢討被害者,並不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應思考不一樣的問題:為什麼John要打Mary? 為什麼家暴在全球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男性,無論是肢體上、語言上或情緒上,傷害他們聲稱他們所愛的女性或女孩,甚至男性或男孩? 認為這些是個別案例的想法是太過天真的,我們應該要問,培養出這些人的制度,如宗教信仰、運動文化、色情文化、家庭結構、社會經濟結構…等,在社會中扮演甚麼角色,他們又是如何相互作用?

在我們問出以上這些問題之後,接著要想的是,我們可以如何做出改變? 我們如何改變傳統對「男子氣概」的定義,因為那些定義也造成了現在的結果。


我們需要更多男性挺身而出!

許多在性別議題上為女性發聲的女性領袖,常被冠上恨男人或是攻擊男性者,因為她們迫使男性面對性別壓迫的事實,故她們的意見被轉化成個性或是動機問題,Jackson稱之為「kill the messanger」(殺掉信差)。要扭轉這樣的情況,男性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事實上,他們的聲音相對於女性,更容易被大眾所聽到。

Jackson希望,有愈來愈多擁有勇氣及能力的男性開始站出來,不再假裝這些是兩性對立的議題,和女性站在一起。不要再說在性別議題上發聲的女性是「反男性主義者」,因為受害的不只是女性,許多男孩在他的母親或姊妹受到虐待或傷害,或他自己受到暴力對待時,受到很深的創傷。許多的男性,和女性一樣,也是男性暴力的受害者,無庸置疑,這和男性也是息息相關的。更何況,大多數的男性,自己身邊都有非常在乎的女孩或女性,無論是家人或是朋友。

Jackson簡單說明了他在運動員間、軍人間及學校中所倡導的防止暴力的方法─「Bystander approach」(第三者法)。所謂第三者法,是跳脫施暴者或受害者這兩個角色,因為大多數的我們可能並不屬於這兩個角色,我們是第三者。「第三者法」並不是要在施暴者攻擊受害者時跳出來阻止他,而是要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做出改變,是要當身旁有人說出或做出會造成傷害的行為時,不再袖手旁觀或默許它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勇敢說出你並不欣賞此一行為,這就是造成改變的開始。

馬丁‧路德說過:「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最讓我們痛心的不是敵人的打擊,而是朋友的沉默。」現況是,多數的男性經常是選擇沉默的。

然而,因為傳統上對「男子氣概」的定義以及男性的相處模式,在男性文化中要這麼做是困難的,Jackson認為,這個責任不該僅僅落在年輕人身上,我們需要更多具有力量的成年男性站出來成為意見領袖,將性別議題視為重要議題。我們都知道該如何避免家庭暴力、性騷擾、性暴力… 但我們缺少的是具有領導能力的男性挺身而出,Jackson的經驗中,軍隊的軍官、球隊的教練、學校的校長,他們的影響力,你們的影響力,可以造成改變。

許多男性對性別議題深深的關心,但只有關心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具有膽量、力量並且正直的男性,突破共謀的沉默,質疑不當的行為,和女性站在一起而非與之對立。一起,做出改變。

“We need more men with the guts, with the courage, with the strength, with the moral integrity to break our complicit silence and challenge each other and stand with women and not against them.”


撰稿:Xenia

受夠了!我們失敗的學校!

$
0
0

近日,被公眾討論的沸沸揚揚十二年國教問題,充滿許多矛盾、衝突。十二年國教在政策定位上,定義教育是國民的權利而非義務,將「聖賢才智平庸愚劣」都拉在同一線上,並推動社區高中,但若想推動社區高中,就得讓高中職更加優質化,以便使均質化策略更加完善,然而,教育部在編列預算時,多部分的金額是用於免學費政策,讓各高中優質化、均質化的編列預算只有13%左右,如此的政策品質的確讓人懷疑。

多年來教育改革多半將降低學生升學壓力視為改革首要目標,然而經歷多次的教育改革,學生的升學壓力卻未見改善,為了升學而補習的情形更為普遍。而十二年國教政策中的超額比序制度,更有可能使學生壓力增大,原因在於所有縣市的學校基本上都會將在校成績、國中會考,英文聽力、數學等學科納入進校門檻,此外,學生還得培養體適能、課外活動,因唯有如此才能在超額比序中勝出。

關於教育難題, 教育宣導者Geoffrey Canada以美國的教育體系提出幾點看法。
Geoffrey Canada:「真正能讓國家安全的方法,是讓下一代準備好,讓下一代能繼續發揮他們的天賦、掌握趨勢,讓他們能成為國家的領導者,領導思維。


科技正在前進,情況似乎有所轉變,但為什麼教育仍沒有達到眾人想獲得的效益?Geoffrey Canada認為有幾個重要的原因:

學力測驗難以評估

學校向來用教學評估測驗去衡量一個人的學習狀況,為求安全,教育者通常保守的使用資料、數據來推測一個人的學習狀況,然而學力評估測驗通常是安排於學期末,因此,當教育者拿到這份測驗時,通常已經開始新的學期,而這份測驗也毫無所用,時機的錯失對學生難有所幫助,Geoffrey Canada認為,教育者必須從學生的學習掙扎看出學習狀況,這樣才更可以確認學習中的障礙要如何克服,而不是在學年結束後—這時一切都太遲了!或許,這些教育基金不該大把大把的浪費在學期末的學習評估中,而是該從頭開始改革,從認識環境、文化、學校著手,找出能與社會結構相互並存的教育體系。

依樣畫葫蘆的教育「錯施」

有個奇怪的現象是,當教育計畫開始實施時,便是改革的開始,從紙本轉為實體措施的教育政策,對社會將產生一定的改革,當有這種機會時,教育通常被評斷、批判的角度,Geoffrey Canada認為若是政策夠完善,或許可以用嘗試、嘗新的方式去面對。可惜的是,在社會中,我們的教育模式仍學習過往,政策或許有更改的跡象,但教育的學習體制卻與過去依樣畫葫蘆,這產生一個很弔詭的現象,因為人們承襲的政策貌似改變,但骨子裡仍承舊體制的教育措施,我們面臨了不知道教育基金何去何從,也無法看到孩子適才所教的快樂學習。


圖片來源:dreamofanation.org

自私的知識傳播

零到三歲的教育對小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腦內的小宇宙正在建構,腦部正在發展,因此許多科學會提到孩童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幫助各個家長能夠為孩子多做點什麼,但知道這些神秘知識的家長多半都是小康、富有的家庭,如果這些教育是真的能帶給孩子們優勢的影響力,那為什麼平庸家庭的人不能知道?如果小孩能夠去上多元化的學習幼稚園、學校,為什麼平庸人家的孩子們不能擁有那種經驗?為什麼他們的小孩不能也有相同的機會?教育是孩子們的基礎,他們的孩子或許沒辦法獲取像富人的生活品質,但不代表沒辦法享有良好的教育品質。

Geoffrey Canada:我們花這麼多錢,得到了什麼?

當整個國家都關注於某件事時,我們眼也不眨的就花掉幾百、千萬,卻難以知道金錢所換得的結果是否平衡,就如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更容易用大筆的金額去買取安全。事實上,安全,除是整個國家的國防問題外,也與教育息息相關。

面對教育所衍生出來的失敗,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創造一套策略來輔導、幫助及支持他們,在觀察社會動向,思考教育措施時,同時更可以培養一套鼓勵的方法,對學生說:「你辦得到!或許很難,但我們不會讓你失敗。」每個家庭的孩子們都有學習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好的體系應無貧、富之分。


撰稿:Aler

Derek Sivers :「夠好」的人生選擇

$
0
0

人生是什麼?相信這是許多人一生中尋找的答案,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透由自己的力量賦予生命意義。讓我們跟著Derek Sivers的腳步,一同探索他的人生看法,一起發掘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


人生就是選擇

我們的一生當中面對了無數的抉擇,可能是每天我們自己都沒有察覺出的那些無關痛癢的選擇,亦或者是人生的每個階段裡所作出的各個重要抉擇,而毋庸置疑的,這些大大小小的選擇都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人生即是抉擇,我們該如何做出對的選擇呢?」

許多研究證據皆指出,跟著感覺走,往往可以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我們應該試著降低對邏輯的依賴,相信自己內心直覺的力量。同時,我們需要學會知足常樂,在充斥著數以萬計的抉擇的生活中,想要做出最正確且完美的決定猶如海底撈針,勢必會被這種完美主義給擊倒。再者,由於生命當中所做的每個抉擇,背後都有其得失,我們要懂得珍惜當下,試著選擇真正「重要」而非「緊要」的事情。

人生就是時間
我們的生活都跟時間脫離不了關係,人的一生其實就是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時間所組合而成的。

「人生即是時間,我們該如何巧妙地運用時間呢?」

首先,我們必須牢記時間是有限的,想像自己得知壽命只剩下一年的時間,必定會使出渾身解數來規劃及善用這最後一年,如此時常提醒自己時間的寶貴,就是提升運用時間的效率之不二法門。第二,放眼未來是相當重要的,在某些人心中,未來的重要性遠大於現在,所以他們不斷的為自己所規劃的人生藍圖在付諸行動,在事業上擁有至高的成就,但切忌疏忽了珍惜當下的道理。第三,放眼現在顯得相對的重要,能夠全神貫注地融入在當下所進行的事情是好的,但應避免過度的放縱自己沈浸在享受當下的快感。第四,放眼過去的道理也是相似的,能夠清楚自己人生階段的定位,透過回顧自己的過去,時時與現在相比對,進而產生改變未來的力量!最後,沈溺其中是最能提升人生幸福感的狀態,意即衷心且熱愛我們的所作所為。

人生就是記憶
因為我們有記憶,所以能夠記錄自己的一生,假使自己走到人生盡頭時,回顧此生卻完全無法憶起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實在是件很無奈與茫然的事情。

「人生即是記憶,我們該如何打造新的記憶呢?」

時時抱持著躍躍欲試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勇敢的去嘗試與突破,千萬別害怕承擔風險,將為你的生命帶來出乎意料的突破與改變。

人生就是溝通

「人生即是溝通,我們該如何溝通呢?」

與他人溝通交流是生命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許多流傳千年、歷久不衰的故事,背後往往蘊含著意義非凡的道理,而在分享的過程還必須瞭解各個民族在語言、文化、習俗及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同樣的語句聽在不同人的心中所感受到的意義都不盡相同,懂得多用幾分心思在人我間的溝通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人生即是幸福,我們該如何才能過得幸福快樂呢?」

「人生即是學習,我們該如何才能使學習更有效率呢?」


人生的意義

其實「人生就只是人生」,無須琢磨於探索人生究竟為何,不管考上怎樣的學校 、同事間的相處 、期末考的成績分數,甚至是生活的水準及生命的品質等等,它們的本身就如同一張白紙,全由我們自己去賦予它意義!

拿掉那些阻礙我們超越自我的框架,我們便能所向無敵!


撰稿:Paulina

教你識破商人詭計!

$
0
0

為什麼我總是買了比我預計多很多的東西?
為什麼我總是在折扣季花下比平常更多的錢?

我們都做過決策,但其實我們卻不能保證這個最終決定完全出自於自己的意願。在生活中,我們總是需要填寫或大或小的選擇題,而你有想過嗎,或許這些選項中有讓你誤入圈套的陷阱!那麼到底是誰影響了你最終打勾的決定呢?


你的行為非理性!

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Dan Ariely在解釋我們的決策之前先談了我們常犯的「行為錯誤」,來看看這張圖片吧:

以主觀的直覺來思考,你覺得左邊桌子的垂直線還是右邊桌子的水平線比較長?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左方那一條,而這個選項便是「視覺錯視」的一種:

你發現了嗎?其實這兩張桌子是一樣長的!而若是你再回頭看看上一張沒有畫線的原始圖片,是否還是無法覺得這是擁有相同長度的兩張桌子呢?

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這兩個用箭頭指著的方塊分別是什麼顏色?

當我們把其餘色塊遮起來時會發現,其實它們都是棕色!而一旦只要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我們卻又覺得這是兩種不同的色塊。

那麼難道我們被自己的眼睛給騙了嗎?這些「錯覺」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我們混淆,我們除了實際測量之外,單憑自己的直覺是無法克服的。

而Dan Ariely則指出,既然我們最擅長的「視力」都有可能犯下這種重複而且可預期的錯誤,那麼更何況是在面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就如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這些「決定」一樣。


瞭解我們的認知錯誤

就像我們的視覺錯誤,在決定中產生的錯覺稱為「認知錯誤」在錯視方面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測量方法證明錯誤,但是在認知錯覺上,要證明錯誤卻是難上加難,而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很可能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

試想看看,當你面對同一群人的時候,你應該怎麼讓他做出你想要的決定呢?

根據歐洲一個「器官捐贈意願」調查指出,在丹麥,只有不到一成的國民願意器官捐贈,而在瑞典卻高達八成以上!你可能認為這兩個國家的文化相近,但是因為「認知錯覺」而導致了不一樣的決策。

其實這個主因是出自於一張監理所的調查表,在丹麥,你拿到的表格上面會寫:「如果你願意參加器官捐贈請在框框中打勾」;而在瑞典的表格則寫著:「如果你不願意參加器官捐贈的請在框框中打勾」

可想而知,這兩個國家的人大多數都沒有勾選,但是卻造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當我們瞭解認知錯覺之後再來看看這種常見的廣告或促銷:

這個網站上刊登了不同組合的期刊價錢:

- 線上訂閱 $59
- 紙本訂閱 $125
- 線上+紙本訂閱 $125

Dan Ariely就這則廣告訪問了100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大多數他們都會選擇兩種都訂購的套餐價,但是當我們把「紙本訂閱」這個選項拿掉的時候,大家的決定則偏向了59元的線上訂購!

你可能會覺得既然不可能有人會選擇不划算的「紙本訂購」選項,那為什麼它還是要存在呢?就像剛剛提到的決定一樣,因為多了這個選項影響了我們的選擇,而這可是讓廠商賺了很大一筆錢呢!

你能主宰自己的決定嗎?

一天從早到晚,我們必須不斷的做著選擇,可能是蛋餅vs漢堡,可能是公車vs捷運,但是我們始終認為這些決定操之在已,但很多時候我們擁有的不是「真的決定權」,而是「做決定的錯覺」。

Dan Ariely指出,其實在我們做選擇的時候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存在,不像我們認為的那樣,在分析出成本效益之後才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所以未來在作出決定的時候先想想:「比較貴的止痛藥真的比較有效嗎?」、「打折後的價錢如果是他的原價我還會買嗎?」⋯⋯像這樣開始瞭解我們的大腦決策,並且讓自己成為決定的主人吧!


撰稿:Sandy

行為背後的動機

$
0
0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動機。
你行為的動機是什麼?是什麼驅使你直至今日,而非以十年前的模樣工作?

內心是驅策行為的無形力量,選擇相信,才能夠使行為成真,就如學習並不只是一種原則,而是因你身置其中,內化而直至為真。多數的人因受情感的驅使,導致靈魂的偉大心智失去方向,但是失控的錯覺情緒卻是使心智更迷惘的罪魁禍首,無法靜下思考便難以讓好事成真。

或許我們會認為現在的工作無疑是為了混口飯吃、養活家人……Tony Robbins卻認為,為了自身利益而工作的這種想法是過於渺小的,因為當情感到位時,多半會以情感運作的方式來改變事件的方向,就如善心會驅使你行動為善,正因如此,人類才能有智慧的思考關於世界生命的過程,至於我們認為的「聰明人」,如何能在腦中把這些事情完成,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到底是什麼在驅策你。


Tony Robbins認為我們可以從兩個原因探索:

一:因為可以奉獻更多。

Tony Robbins在二十九年內成功的給予心靈受創者信心。他曾接到想自殺的孩子求救;精疲力竭運動員的無力呼喊,而他給予的就是一種人性需求—安慰,當然,不只如此,Tony Robbins會根據事件來看到底是什麼在驅動這個人的奉獻能力、是什麼信念能超越他們困難的改變。

成功背後的第一個課題是:你怎麼把無形的力量化為有形?怎麼讓你自己夢寐以求的事物成真?不管是你的生意、對社會的貢獻、或是金錢、你的身體、你的家庭;另外一個生命的課題是:如何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種欣賞也是奉獻,因為你得靠自己了解存在的真實意義。


二 :我們希望能不只了解他人,而是可以更欣賞他人。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創造某種連結來阻止困難或挑戰。 今日在社會上所面對的挑戰會因為時代的進步而越變越棘手,像是距離感、欺騙感等等,但當連結力出現了,大家都會比現在更了解彼此,且都更欣賞彼此。


下決定才是最終的力量

所以,我們真得問自己一些哲學性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在驅使、塑造我們?某部分的社會會認為一生中發生的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過去與未來其實某部分是重疊的,當然這並不是個錯誤,但若這樣認為,我們的智識似乎就失去了領導力,人們得學習知道一些事,得知道自己要成為什麼,如何使用、如何運用。

當你問別人「你曾經沒辦法達成某事嗎?」多數的人都會回答有,但是如果你問別人,「為什麼你不去成就某件事情?」答案通常會是:因為沒有「錢」、「能力」、「時間」、「技術」,而這些回答的共通點都是在象徵我們沒有資源,然而這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關鍵是沒有「善用資源的能力」。

更精確的說,如果你有情感,強烈的情緒,就容易以情緒驅動行為。Tony Robbins:「如果我們有了正確的情緒,我們就能讓作成任何事情。」如果你夠有創意、夠有玩興、夠有趣 ,便能跟所有人打成一片;如果你喊著你沒有錢,但你夠有創意與決心,你也會找到方法,而這就是終極的資源。


決定資源的是什麼?

Tony Robbins在前面提到決定會影響命運,如果這是真的,該如何聚焦決定?
你得學會聚焦一個意義,找尋達成目標的核心,如果這個意義會產生情緒,那這件事情是個開始還是會造成束?我該如何行動?
 

所以,試想你的人生是如何塑造你命運的決定,而在過去五到十年或十五年,你所下的決定造成了什麼樣的結果? 或是,若你當時的決定不同呢?你的生命會完全不同嗎?
 
千萬別以為你的決定很小,因為,當你的意識與他人的意識決定重疊且相同時,決定將會改變文化。就如歷史上的黑人引起種族意識抬頭,階級意識的改變……但這樣的決定與「這就是我!」的信念是不相同的,「這就是我!」的有個性答案不是能力、決定,而是一種任性的狀態。


有效的動機

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在影響他人前, 他們已經受了某些影響,然而這仍然離不開三個問題: 你的目標是什麼?你追求的是什麼?你的慾望是什麼? 關於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需求」著手。
 
所謂的需求包涵:確定性、驚喜、重要性、愛與連結、成長、奉獻,一旦發現驅策目標是什麼,便會知道真實的需求目標。每個人都會找到滿足需求的方法,即使是欺騙自己,Tony Robbins將前面的四個需求稱作個性需求,後面兩個稱靈性需求,不論哪種需求都可以找到一些目標,當我們找到能賦予自己亦能貢獻他人的價值、事物、行為等目標時,每個動機都會變有意義。


撰稿:Aler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