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深腦層電刺激─對抗神經疾病的超級武器

$
0
0

早在7000年前的拉丁美洲一帶,我們的祖先就已發展出神經外科技術,他們會在患者的頭骨上鑽出一個小洞,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意識到「大腦」是問題的根源,他們深信患者遭邪靈附體,若能成功將惡靈驅逐出大腦,便能根治這些詭異的神經疾病。

那麼,7000年後的今天,我們對神經外科術的認知又有什麼變化呢?多倫多大學神經外科專家Andres Lozano幽默地表示:「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瘋狂的外科醫師仍迫不及待地想在你的頭上開洞,聽起來就像是恐怖片中的橋段?


先別慌,因為這麼做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如眾人所知,不同區塊的大腦掌管著各種諸如肢體動作、視力、食慾、記憶…的行為,神經系統在運作正常時,一切風平浪靜,但要是神經元在迴路中胡作非為,發起罷工行動、擅離工作崗位,系統便會出現異常。

若暴動發生在運動神經迴路,就會產生出如「帕金森氏症」,影響我們肢體運作的疾病;若出問題的是掌管情緒的迴路,「憂鬱症」便會找上門;「阿茲海默症」則源於我們大腦中記憶和認知的區塊。

因此,醫師就像是警察一樣,他們得先設法揪出這些「麻煩製造者」藏匿的位置,再干預、鎮壓這些叛亂份子的行動,進而控制症狀幅度,Andres表示,這其實和手動調整電台頻率的情況差不多,一旦我們找到了對的電台,無論爵士樂也好、歌劇也好,我們便可透過音量控制鈕來決定音樂聲音的大小。


神奇的遙控器─深腦層電刺激

就和聰明的老祖宗一樣,科學家們了解到大腦一切的癥結點,在分析出發生故障的區塊後,接著就輪到深腦層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登場了,首先,外科醫生會在病患頭骨上鑽出一個硬幣大小的洞,接著在患者頭部植入電極導線(electrodes),並於前胸埋入電子起搏器,搭配一支外觀和電視遙控器沒什麼兩樣的控制器,藉此調整該迴路頻率;至今全世界已有10萬多人接受過這個看似工程浩大的DBS手術了。


奪回對肢體的主控權

接著,Andres更展示了驚人的實驗成果,在實驗記錄片中,一位受帕金森氏症所苦的老太太,肢體在發病時不自主地劇烈顫抖著,但之後,神奇的事發生了,就在醫生開啟DBS開關的剎那,患者就像被切換到不同模式般,立刻恢復至正常狀態,讓人不敢相信眼前的畫面。

在另一場實驗中,Andres介紹了他在專研神經學的漫長過程中,最鼓舞人心的案例。他和團隊在1997年時正為該如何治療一名肌張力障礙(Dystonia)男童病患而傷透腦筋,肌張力障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該案例中的患者在六歲後肢體肌肉開始不受控制地扭曲,在接受實驗療程時甚至已完全喪失行走、站立的能力,最終只能攀爬在地上苟延殘喘,任何藥物上的治療都無法有效改善男童的肌張力障礙症狀。對此,治療團隊決定運用之前治療帕金森氏症的DBS電極刺激療法,希望能藉由同樣的手法控制鼓躁不安的神經元。三個月後,男童活繃亂跳地奔跑著,現在的他已回到故鄉以色列讀大學,過著和一般人一樣再正常不過的生活。


剷除腦內的憂鬱因子

接連幾次的成功經驗不禁燃起了Andres的好奇心,「DBS治療法是否在其他神經疾病上是否也起的了作用?」因此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神經學家決定先從困擾著全球數百萬人的憂鬱症開刀,憂鬱症在醫學上有許多不同的療程,但仍有10~20%的重度憂鬱症患者對現存的治療法無動於衷。

Andres從比對憂鬱症患者和正常人腦部活動開始,利用「正電子掃描」(PET Scan)檢視兩者的差異。在英文中,“blue”可用來形容憂鬱,而實際上,科學家們也確實在腦中發現了幾塊掌管情緒、決策、動機的藍色區塊,憂鬱症患者缺乏動機及熱情的情況即源於這些藍色區域,而掌管「悲傷」情緒的中樞,則是一個被稱為Cg25的紅色區塊,這處「傷心小棧」具有讓我們在回想起過世親朋好友後,隨之悲從中來的能力,當悲傷情緒自滾燙的Cg25紅色區爆發後,其餘主控「動機」和「激勵」的藍色區開始失靈,憂鬱症便開始蔓延。

在確定故障的區塊後,Andres和同事決定在重度患者的Cg25區植入電極導線,在先前的腦部掃描觀測中,重度憂鬱症患者的Cg25區呈現濃濃的紅色,其腦部額葉的藍色區卻是一片死寂,但在Andres實行了三~六個月不間斷的DBS深層電刺激後,患者的情況竟開始逐漸好轉,紅色區的勢力範圍被大大地削弱,而原本無聲無息的藍色區也開始有了朝氣。


重組記憶拼圖

既然DBS能讓我們奪回支配動作及情緒區塊的主控權,那麼,電極術是否也能讓我們變得更聰明呢?面對這個看似玩笑話的問題,Andres的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我們得把這項技術用在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例如無數受阿茲海默症所苦的患者身上。

失憶是阿茲海默症最主要的特徵,DBS治療的區域也就理所當然坐落在掌管「記憶」和「認知」的腦區,一個被Andres形容為「聯繫記憶迴路的高速公路」,稱作「穹窿」(fornix)的地方。另外,葡萄糖在阿茲海默症中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我們的大腦約僅佔整體重量的2%,卻消耗了比其重量多上10倍的葡萄糖,輕度認知障礙及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便源自這20%葡萄糖攝取量,科學家在觀測腦內活動後發現,罹患失憶症的患者的大腦中央就像是停電般遭黑暗吞噬,因為這些區域逐漸拒絕吸收葡萄糖養分,大腦記憶拼圖的中央便開始崩裂。

Andres提出的疑問是,「我們是否重啟斷電區的電源,重組記憶拼圖?」 DBS實驗療程顯然沒有讓他失望,患者的大腦在接受DBS療程後,逐漸恢復了吸收葡萄糖的功能,這也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記憶仍存放在腦中,他們只是忘了開燈罷了!


和擾人的鬼魅說再見

雖然上述幾項療程有些可能還處於實驗階段,Andres對DBS療法日後在醫學上的應用樂觀其成,他表示,除了調節神經疾病症狀,電療概念在未來更可以運用在修復受損的大腦功能上,而研究DBS技術最令人振奮的,便是橫跨工程學、神經學、成像科學、精神病學的跨領域團隊合作模式了。期望某天,我們真的能運用這支神奇的DBS遙控器,讓長久盤踞在人們腦中鬼魅永不復返!


撰稿:Paul


為了更便利有趣的生活!

$
0
0

你發現自己看著螢幕發呆的時間變長了嗎?
隨著時代進步,我們的生活漸漸的被科技商品填滿,但有些人卻認為這些高科技產品讓我們越活越無聊!但是,若完全屏除這些隨著人類成長而與時俱進商品是否又會造成生活的諸多不便?

那麼到底該如何運用既有的科技與知識來打造更便利有趣的生活呢?先來看看Sanjay Dastoor在2013的演講吧:

可以隨身攜帶的電動代步車

生活在四通八達,人口眾多的都市裡,你曾遇過這種情形嗎:
正在趕時間的時候卻找不到停車位;等公車的時間都比交通時間還長;明明只要五分鐘的路程卻塞車塞了一小時;騎著城市腳踏車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才發現位子全部都被停滿了…

每當碰到這些狀況,你是不是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台像柯南一樣的隨身代步器?而從前,我們或許只能羨慕那些活在電視裡的虛擬人物,但是現在,這可能不再是無稽之談了!


Sanjay Dastoor:一個有推動裝置的滑板

這個由Sanjay Dastoor和團隊發明的新型交通工具-電動滑板(Boosted Boards)不但輕便、簡易而且還節能減碳!

試想看看,若是能有一個隨身攜帶的交通工具會減少生活中的多少不便?更何況,在環保意識逐漸上漲的今日,多為地球著想似乎是個無庸置疑的選擇!Sanjay Dastoor指出,這款「電動滑板」不但能夠攀爬上坡,更能節能省電,只要用普通插座充電約15分鐘,它便能帶你悠遊1000公里,而且只需要1美元的電力!

那麼這個「能夠爬坡的馬達」和「高效能的電池」是從哪裡來的呢?你可能以為它是新發明的科技產品,但是出乎意料的它們竟是來自於大家所熟悉的「遙控飛機」

Sanjay Dastoor看準了通勤一族對於短程距離的不便而研發了「動力滑板」,而這種缺乏正提供了一個一展長才的溫床!試想看看,如果你是一名上班族,但是公司離最近的捷運站卻還有一小段「坐車太近」,「走路太遠」的距離,而這時候你會需要什麼呢?

當電動車混血遙控飛機,他們便成了嶄新的電動滑板!
那麼你還想做什麼?試試看自己發明吧!

或許你對於電動滑板還有更多的好奇,不訪參考以下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WV8irg64oM

若是你對於有趣的交通方式抱有更多想像,一起看看TED Blog幫大家統整的新型代步工具吧:
http://blog.ted.com/2013/04/02/9-transportation-devices-that-could-make-your-comjunh mute-far-more-fun


發明來自於缺乏!
那麼一個位於南非的「缺水」小鎮能夠變出什麼?

新型乾洗澡

大家都知道「乾洗手」吧!它是當我們身處野外或用水不便的時候能協助殺菌的好幫手,但是「乾洗澡」呢?你有聽過嗎?

在許多孩子眼裡,洗澡真是一件麻煩事!而對於生活在缺水小鎮的Ludwick Marishane那更不用說了!某個冬天當他和朋友輕鬆的躺著曬日光浴的時候,一席友人的話讓他突發奇想:為什麼沒有人發明一種東西可以直接塗在身上,那麼就不用洗澡了?


Ludwick Marishane:沒水照樣可以洗澡

根據研究指出,全世界有超過25億人口沒有穩定的自來水源和健全的下水道設施,而其中的4億5千萬人身在非洲,又有5百萬人位於南非。在這種缺乏乾淨水資源的情況下,疾病肆虐的情形更為嚴重,而其中最恐怖的則是-粒性結膜炎,也是我們俗稱的沙眼。因為眼睛進沙而造成多處感染的沙眼讓每年有多達800萬人失明,而你知道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是什麼嗎?就是「洗臉」而已!

了解到恐怖數據的Ludwick Marishane利用他的諾基亞手機和當地的網咖,上Google和維基百科搜尋了各種和乳液、乳霜相關的資訊,研究它們的成分、溶點和毒性,並且用了他在高中自然課學過的化學概念寫下了簡易配方,還在手機裡完成了40業的企劃書,就這樣,在四年之後,「乾洗澡」順利上市,他的願望達成了-以後再也不用洗澡!而為了配合當地人的經濟需求,Ludwick Marishane還設計了少量的洗澡隨身包,讓他們用不到20元就能洗一次澡!

Ludwick Marishane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代替洗澡水的乳液,只要把它塗在身上,就能達到洗澡的效果!產品主打-簡易清潔,它不僅可以給有錢人方便,還能救窮人的命,而事情的起因只是因為他和朋友都不喜歡洗澡而已!


雖然說「缺水」的確麻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防水」又是現代人的一大訴求!接著來看看新科技-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如何顛覆你對防水的既有印象吧!

神奇的超疏水效應

如果能把剛使用完的雨傘直接收進包包該有多好…
如果衣服沾到醬料卻不會髒該有多好…

鑑於科技,現在這些願望終能實現!
Mark Shaw在TED的舞台上示演了這項保持乾爽的秘密-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而這項神奇的科技是什麼呢?簡單來說,當水接觸表面的時候會形成「水滴」,而這樣的水滴越圓,它就越防水。那當水滴超圓的時候,也就是水滴和表面接觸的角度大於150度時,它便稱為「超疏水」!

只要塗上了「超疏水」的奈米材料,它便會在表面形成一片防水保護層,加上超疏水的表面變得非常「怕」水,只要水一遇到它便會馬上變成水滴滑落,完全不濕而且滴水不漏!

Mark Shaw:超極致防水效應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貼近自己的科技產品吧-Iphone!除了打電話、上網之外,它還能做什麼呢?Keller Rinaudo用簡易的基座搭配手機的Wi-Fi連接,製作了擁有可愛臉蛋的迷你機器人-Romo!

簡單擁有迷你機器人

一個機器人通常要價不菲,但是只要讓身邊的Iphone加上了150元的基座,你也可以擁有一個會哭會笑的機器人!在TED的舞台上,Keller Rinaudo示範了如何讓Romo活起來!只要將Iphone插入了裝有滾輪的基座,Romo的臉便會在螢幕上顯示,而他也能隨著前置鏡頭搜尋人臉,並有喜怒哀樂甚至還會有俄肚子的時候!配合Wi-Fi,它也能將相片或視訊同時傳到其他的蘋果裝置上。這個友善可愛的機器人裝置能讓遠距溝通變得有趣,家長也能透過Romo看到孩子在家裡的情況,顛覆了以往死板「監視器」的印象!

Keller Rinaudo: A mini robot — powered by your phone


科技產品是越用越笨還是越用越便利?其實原因在使用者自己!
現在「創意」已經漸漸的進入生活:能掛在桌面上的掛鉤;防止滑入湯碗內的湯匙;能單手看書的書橕…如何將我們的所謂的「不便」付諸行動?動動腦,停止抱怨,開始結合生活中的科技和既有知識來打造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吧!


撰稿:Sandy

每則臉書貼文都是你的「數位刺青」!

$
0
0

你有刺青嗎?若你不敢刺青,原因會是什麼?

在這則不到六分鐘的演講裡,Juan Enriquez 說:你在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kedIn、甚至是手機、GPS導航系統上所有活動,可能不只像「足跡」那像在身後留下印記,而是像「刺青」般永恆的留下紀錄!


人人都有的網路刺青

自科技產品及社群網路問世以來,質疑「數位足跡」將影響真實生活的聲音就不曾消失過,而 Juan Enriquez 只是對此提出了新的譬喻,強調大多數人並沒有充分認知到每個衝動決定所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

「我不是說這些東西不該存在,而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力量太強大,我們該謹慎地思考我們的所做所為,而不是將它當作兒戲,以為沒有人會在意我們深夜兩點時貼文。」

此外,除了社群網路和巨量資料無孔不入地滲透我們生活的趨勢,Juan Enriquez 也提醒我們,現今臉部辨識軟體已開發的十分完善,結合網路與社群媒體後更是大大的擴展了「網路」與「隱私」之間的灰色地帶。

例如不久前,以臉部識別技術聞名、擁有一百八十億個臉部資料的以色列新創公司 Face.com 就被 facebook 所收購。你能想像這些科技與網路、社群等結合起來會是什麼情景嗎?舉例來說,下圖這張在酒吧拍攝的照片中,後方的仁兄意外入鏡,但有心人士能輕易的透過臉部辨識軟體和網路找到這個人的所有記錄!

相信這種私人生活被公諸於世的感覺令不少人感到毛骨悚然,而雖然 Juan Enriquez 介紹了一款能夠防止臉部辨識軟體認出你的眼鏡(glasses designed to impede facial identification software.),但這絕對不是解決之道;因為,社群媒體與網路就像刺青一樣,絕對是展現自我的絕佳管道,許多刺青圖案的背後更象徵著耐人尋味的故事;而在討論這些「數位刺青」時,目的不是要將自我從科技產品中完全抽離,只是要記得避免在醉的不省人事時魯莽地留下慘不忍睹的永恆印記,找出如何聰明的使用數位產品的方式、並意識到每個決定所留下的痕跡和可能的影響!

希臘故事的啓發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Juan Enriquez 以希臘神話故事作為啓發,給了大家以下五個具體的建議:

1. 小心你所張貼的內容
神話故事中,遭受懲罰的 Sisyphus 費力的將大石頭推到山頂,但每次一鬆手,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石頭滾回山谷。我們的名聲就像這塊大石頭,你必須不停的確保它沒有滑落,而一旦滑落,你就只能費力地往上推;也就是說,小心你所張貼的內容!

2. 別成為自戀狂
美少年 Narcissus 終日坐臥在湖畔欣賞自己的倒影,愛上自己,最後被變為水仙花。我們在網路上建立我們的形象、堆砌並展現自我的生活軌跡時,也注意別太沈迷於自己網路身份而成為自戀狂!

3. 不要追蹤情人的過往資訊
追隨死去情人來到地底世界的 Orpheus 在故事中禁不住期待與誘惑,在完全離開地底之前回頭望了情人的身影,就此打破了換取愛人重生的條件,從此只能與情人天人永隔;Juan Enriquez 提醒我們,也許我們也不該在好奇心的趨使下過度挖掘情人的過往!

4. 別忘了繼續前進
賽跑健將 Atalanta 喜歡向男人下戰帖:贏者能抱得美人歸,輸了卻只有一死的份,而她最後仍被 那些 Hippomenes 不停地往前丟擲的小小金蘋果給打敗了!而我們生活中大大小小令你想要立刻上網分享的事件就是那些分散了 Atalanta 注意力、拖延速度的小金蘋果!


彷如「虛擬影子」的社群媒體

最後,除了Juan Enriquez 所提出的「數位刺青」,再與讀者們分享另一種對社群媒體的想像:《Our Virtual Shadow: Why We Are Obsessed with Documenting Our Lives Online》作者 Damon Brown 所提出的觀點:我們的「虛擬影子」。

「我們越來越專注於這個身後的影子;這個影子就像我們的倒影,只不過慢了幾秒鐘。」

這個影子可說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變得越來越清晰、逼真、立體、緊貼著真正的我們,例如無時無刻分享所見所思的 twitter、facebook,或是 google 前陣子所推出的 Google Glass,幾乎可以全方位記錄下所有生活細節…。

我們近乎上癮的記錄生活、捕捉美好時刻、更新狀態,而在此同時, Damon Brown 提醒我們:我們很有可能正在逐漸喪失「活在當下」的能力,例如,香味四溢的美食當前卻忙著拍照、婚禮中緊抓相機卻未用心感受…。

回首人類文明進展,這些探討如何與科技共處的而不喪失人類本質的討論自古以來一直存在,不論是電視機發明得當時、或是原始人發現火焰的瞬間;Damon Brown 給大家的建議是:「如同我們的祖先一樣,我們只是要找到聰明的將這些新科技與生活結合的方式,而具體的做法便是自問『這會不會影響到我的生命品質?』一如我們反思所有其他的活動一樣!


撰稿:劉耘

同情心的平衡

$
0
0

當電視上播出戰爭、飢荒、地震、海嘯肆虐等時事,某些人的心立刻心生憐憫,接著情緒被震撼、痛擊、悲憅所攪和;另一方面,也會聽見有人略帶冷漠的說:「這樣的悲劇日日上演」、「無能為力」…….要不然就是選擇關掉傳播媒介,停止接觸這些亂象,面對這樣的行為,慈善工作者稱這為「同情心疲乏」。

我想,大家都認可同情心的價值,但是,當同情心開始顯露疲態時,我們能為自己做什麼?是成為無感之人、被同情心的壓力擊垮、還是選擇逃避?


過度同情,將衍生更多難以收拾、負荷的自我情緒

Jackie Tabick在某次與失去親人的朋友們一同坐在葬禮上,在哀傷的瞬間,他腦袋瞬間埋沒在悲傷、艱困之中,這些情緒讓他快速地墜落到他個人、家庭、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挑戰與困境,但是,他很快地發現,沈於這混沌情緒之中,只會使他的情緒超出負荷,難以消化。
在面臨這種超出自我負載情緒之時,你必須要清楚他人的需要,但這種清楚是得建立在生活能正常運作的基礎上,進而給予他人幫助,因此,同情的部分意義在於了解人們為什麼做一件事的真正原因,因為,在你不可能百分之百瞭解他人痛苦的前提下,你只能更深的多了解你自己,這是為了要讓你的心更堅強的唯一方式,當你的心更堅強時,你才能給予他人力量,而那股力量也將成為你不再墜入悲傷、哀慟的漩渦之中。

一切事物均有所限度

如果你對世界上主流宗教信仰有所接觸,一定會發現「慈悲」、「同情心」、「愛」是宗教的部分教義,例如:猶太教的托拉(猶太教聖經)要求人類要愛及自己的鄰居如同愛自己一樣、而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基督教教導我們要學著原諒、愛切敵人……在這些宗教教條下,都強調著同情心的重要性,畢竟,如果連上帝都沒有教導同情之情,那這個世界的面貌將更凹坑不平。

Jackie Tabick以猶太教教義巧妙地解釋了創世紀的由來:在上帝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祂認為最佳做法就是僅賦予這個世界正義、神聖的屬性–因為上帝是正義的,很理所當然整個世界都應該是正義,但當上帝繼續預測未來時,卻發現沒有「絕對正義、公正」的世界,於是,上帝決定創造一個充滿「同情心的世界」,上帝再次的預見未來時,卻發現:如果世界只有同情心,那麼這個世界將充滿混亂,一切的事物均得有所限度,就像當你把冰水倒入一個美麗卻易碎的玻璃碗,,它會碎裂;倒進沸騰的水,它也會碎裂,因此,你得把冰水同滾水混合再倒入器皿,就如上帝讓正義與同理心都存於世間。

中庸之道在於同情

當然,光是只有正義、同理心的世界是不足夠的,還得讓更多感情發酵,讓同理心進入世界,付諸行動,Jackie Tabick說:「我們不能總只想著如何友好對待我們的鄰居,而是應該付諸行動、慈悲為懷。」此外,正義、同情心、慈悲,這三者更是得融合其中,因為「正義」是讓我們了解生命裡的界線觀,也是促使人類感受生命和活著的真正價值信念,這即為社會正義中的樂於行善,你得理智的瞭解你不可能為任何人做任何事而沒有任何限制,你得不計代價的保持平衡使之適中,因此,取得中庸之道的原則就在於「同情」。

Jackie Tabick說:「同情不僅定義為了解他人痛苦,這更代表對個人與萬物之間之聯繫的理解、了解個人屬於萬物、了解在我們所見、所聞、所感之深處,瞭解生命有一致性。」

因為瞭解萬物的一致性,我們才能忘記習慣評論他人的惡習,以及當自我感覺良好之時,能夠放棄那些自我良好的標籤,試著往付諸行動的真正意義前進,褪去惡意的習慣、情緒、想法、框架、價值觀…….幫助自己擺脫這些舊模式的行動力,也是富有同情心的基礎概念,因為心的清澈更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在世界的定位。

的確,有同情心固然很好,但許多時候過渡的同情心會使我們產生一些難以控制的情感。你一定瞭解應當愛及周圍的人,就如愛自己一般,但有個問題是:「隔壁那些人,你就是無法忍受!」在某種程度上,這反映出的挑戰是:如何把一個好的想法付諸行動。


撰稿:Aler 圖片:摘自網路

優席夫:為土地發聲

$
0
0

一開口,傳進耳底的便是情感飽滿、濃厚、滲入人心終至溫暖的渾厚嗓音。

優席夫:「我來自全台灣最美的土地,花蓮—我是阿美族。」


他的生命有三分熱情、兩分驕傲、五分愛自己,多餘的都是笑容與喜悅,他謙虛的形容自己是「野生的」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者,原因在於他從未上過任何的創作課,他的創作皆憑藉自己的感覺、對部落的印象,他用色高調、繽紛、鮮艷,就如優席夫的個性一般,鮮明、活潑、真摯,提起夢想,他舉了手大聲的說:「我五歲時就決定長大時要成為歌星—因為我愛唱歌」,記憶底五歲在嘴裡嚷嚷的童言童語,便開啓了他的生命之歌,音樂與藝術的種子似乎在那刻在漸漸發芽,優席夫注定有天生的好歌喉。

夢想與現實的平衡:你得先認同自己

優席夫初步踏入社會時,仍懷抱歌星夢,但卻因膚色與外形問題,讓他飽受挫折,不受眾多經紀、唱片公司的青睞,在他個人堅持下他仍然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但也因為唱片公司與經紀公司的財務糾紛問題,讓他成為一片歌星,優席夫因此被冷落五年,無處可去的他,並沒有墜入低潮,他選擇走出台灣,到英國散散心看看世界,離開祖國的優席夫,也發現他的膚色honey brown,是外國人最喜愛的顏色,他開始認同自己、接受自己,當他腳踏英國的土地,生命墜入空白之期,他開始進入他的繪畫人生,有充裕時間的他,創作、創作、再創作,讓生活遇見更多邊分顏色。

世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優席夫在Party上與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策展人有了幸運的相遇,跨在Party的畫作讓優席夫備受肯定,立刻就被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策展人力邀於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參展,他的人生倏然驚喜,他形容自己是在莫名其妙的狀態下進入藝術界,優席夫:「我甚至不清楚我為什麼站在這裡」—他用自己的力量順勢的走出藝術康莊大道。

四年前,延長壽基金會舉辦的花東藝術營,當時邀請重量級的藝術家蔡國強教裝置藝術、林懷民教舞蹈、朱宗慶教音樂,而優席夫則受邀教繪畫,來自原住民部落的優席夫勇敢地接下案子,他與各界名家齊聚,分享藝術的力量,一教便是三年,這三年間他除傾心於藝術更從中發現諸多問題:部落的需求問題、資本主義在土地上的暴力、商業暴力的摧殘……隨著2011年BOT花東條例開發案的通過,將可能引起更多五星級飯店、海水遊樂場、餐廳、藝品店進駐花蓮,這些問題將在未來的兩三年不斷湧出,優席夫以蘭嶼核廢料事件做譬喻,要台灣人關切自然,關切土地,我們的環境我們自己負責!

優席夫:「我有責任替土地說話」
最後,他以他的作品作為聲音,讓更多的愛散落在台灣的臉上。

<笑兩個>:

在傳統社會的婦女,她們的笑容總是靦腆、含蓄的,相較之下,原住民的部落女性,仿佛是用全身的力氣露齒而笑,<笑兩個>有別於傳統女性的靦腆、溫順笑容,阿美族原住民認為小麥色的皮膚、陽光且健康的笑容、會運動的女性充滿生命氣息的美麗。


<什麼事這麼好笑>:

因為原住民慣吃檳榔,讓她們有紅磚牙,她們摀住嘴巴,不好意思地笑著。


<滿足>:

阿美族人總說:「如果你出去捕魚時,抓今天夠吃的就好,因為我們懂得生態平衡。」以資本主義的觀點會認為,魚群越多,更該一次捕捉、拿出去販售,資本主義認為這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反之,原住民的生活價值觀是建構在和諧與關愛上,優席夫說:「我們在乎環境和諧與平衡,這就是原住民智慧。」


<大地的禮物>:

此圖是優席夫的父母,部落的人習慣用親手摘作食物,這無疑是代表人的溫度,愛的傳承,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就是與土地有感情種出來的東西–淳樸,就是力量。

「如果我們心地善良,珍愛土地,土地也會為我們效力」為自己的土地,即便認為自我力量窄小,但是我們並不孤單。


撰稿:Aler

歡迎來找碴!

$
0
0

EDxSFU 志在促進良性思想,引人觸發價值觀的面對面傳播,是一個完全由西蒙弗雷澤大學學生志工組成的年度會議。
該活動由TED授牌,但是我們屬於獨立性的組織活動。

為了傳達 “背道而驰" 的主題,我們在視覺上將看、 說、聽化為行動,納入宣傳活動。這些美麗海報背後的設計師Sophia Yip說, 針對主題,她的創作靈感源自這句諺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將其借換成正面思考,我想要傳達的訊息是不要對我們周圍的情況視而不見。藉由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允許人類圖發奇想,做出與眾不同的事和呈現出足以改變世界的理想結果。

這些驚人的傑作將刊登在所有三個 SFU 校園裡的佈告欄、 電視和巴士站。如果你幸運的話,說不定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多的創作!


翻譯:Melody | 原文:In an Effort to Convey Our Theme of Going Against

讓現代孟姜女帶你跨越艱深難懂的文字長城!

$
0
0

“To an outsider, the Chinese language “seems to be as impenetrable a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對非母語人士來說,中文似乎就像一道難以攻破的『萬里長城』」,而對學習外語不陌生的我們,在聽到這樣的描述後,或許也或多或少能體會外國人學習中文的困境,畢竟,以英文為例,所有的字句都是由最初的26個字母構成,且各個字詞間一目瞭然的間隔、相對簡單扼要的文法…等也讓初學者更容易記憶和學習。


搗毀強頑的中文字長城

然而,面對「中文字」這道厚實的文字壁壘,現代孟姜女─薛曉嵐決定用不同以往的創新的手法,試圖搗毀眼前這道阻擾著中文學習者的萬里長城!

目前定居英國的曉嵐,是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也曾於90年代和好友在台開創紅極一時的網路公司「資迅人」,身為書法家之女的她,兒時最珍貴的記憶便源於母親對一筆一劃文字之美獨到的見解,自此,她便深深愛上了這個不可思議的神祕語言,在移居他鄉後,曉嵐有感外國人對理解中文字不得其門而入的苦衷,決定採取化繁為簡的策略,著手和設計師合作,打造出一套生動活潑的圖像式中文學習網站“Chineasy”,期望能藉此讓外語人士也能輕鬆體驗中文之美。


超簡單的中文字圖像記憶法

曉嵐在演講中表示:「僅僅1000字,便能使你具備基本的中文讀寫力,而其中較艱深的200字更足以幫助你理解一般中文文學作品中40%的內容,馬路上的路標、餐廳菜單、甚至是網站或報紙的文章大綱也難不倒你!」

接著,曉嵐更於現場利用搭配故事和圖像的Chineasy教學法,教授「火、木、日、月、人、口、門、山」這「八大基礎中文字」,如此令人過目難忘的圖片和聯想法,使現場的外國聽眾們也能現學現賣,最重要的是,這「八大文字」就有如積木般,能再堆積、衍伸出更多複雜的中文字!

舉最基本的「木」字來說,單獨出現的木是「樹木」,三個木堆疊起成了「森林」,在木的下方放一條槓是「根本」,那麼把「嘴巴」放在木上呢?那就是笨蛋!

若我們在雙木「林」的下面放了一把「火」,變得到了「焚」這個字。

在學會幾個基本中文字後,初學者便能開始學習片語,把火和山連起來就是火山,再加上一張嘴變成了「火山口」!

一個展開雙臂的「人」是「大」的意思,若後面又加上了「人」就是「大人」了。

目前為止的中文都還難不倒你?那試試這個吧!兩個「日」併排的中文會是什麼意思呢?曉嵐在她的臉書上表示:「這個字絕對會讓你說中文的朋友對你刮目相看!因為這個字十分少見,甚至連99%的中文母語人士都不知道該怎麼發音呢!」.

“Chineasy”對「閃」這個字的解釋也十分有意思,當一個「人」躡手躡腳地想從「門」中溜出去時,閃這個字便有「閃躲」、「避開」之意。


就從簡單做起吧!

薛曉嵐創新的中文學習法或許看似簡易,其背後的意義卻相當深遠,畢竟若沒有展開行動,再偉大的構想也終將付諸於流水,抱著衝垮語言長城的熱血理念,曉嵐將利用最簡單的八個中文字在頑固的城牆上鑿出一孔小洞,期望未來能有更多人藉此穿越文字隔閡,屹立多年的長城自然也將不攻自破!

官方網站


編譯及撰稿:Paul | 原文:5 mnemonic devices for reading Chinese characters

你相信算命嗎?別鬧了!

$
0
0

我願意相信什麼,根據的是感情;我應該相信什麼,則該根據證據,兩者間未必有交集──這是懷疑論者協會理事長Michael Shermer的一番話。


你相信全球暢銷心理勵志書籍《秘密》中所說:「如果抱持負面想法就會吸引壞事發生,如果抱持正面想法就會吸引好事發生,所以你的每一個思想都是一種力量,也是讓美夢成真的唯一關鍵。」

Michael Shermer可不以為然。

你相信透過所謂「神的使者」,你就能和死去的親人對話,就像許多電影情節般或是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轉述其自身經驗;或者,死去的親人會託夢給你,因此帶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甚至可能因此破案,讓死者含冤得雪。

Michael Shermer認為全是一派胡言。

那麼,究竟有沒有外星人綁架地球人事件?幽浮是真是假?麥田圈是人為,還是外太空生物造訪地球的證明?為什麼人們會看到聖母瑪利亞在三明治上?

Michael Shermer說,先拿出證據來。

在Michael Shermer面前,如果你相信算命,認同占卜,或是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他恐怕會對你嗤之以鼻。

「懷疑論者」先生Michael Shermer是懷疑論者學會的理事長,顧名思義,該學會的使命是要推翻超自然的「傳說」,他曾在TED進行過兩場演講,談的主題都圍繞著「人們為什麼會相信稀奇古怪的事?」,並從演講去闡釋懷疑的重要性與科學的必要性。

他提出最重要的觀念如下:

我願意相信什麼,根據的是感情;我應該相信什麼,則該根據證據,兩者間未必有交集。

在科學上我們必須記錄那些不準的,不能只記準的。但偏偏,人性習慣記住準的,忘記不準的,而這就是通靈者、占星家、塔羅牌師或算命師的運作原理。

Michael Shermer認為,科學是從虛擬假設開始,也就是一開始先假定要探究的宣稱是假的,直到證明不是假的為止。要終止虛擬假設需要相當份量的統計學證據。在有對照組的理想實驗,我們會要求95~99%的可信度來支持結果不是由機率造成的,才會暫時同意該作用可能是真的。沒能夠推翻虛擬假設,不代表該宣稱就是假的;而推翻了假設,也不保證宣稱一定為真。不論如何,要區分真與假的模式、辨別現實與幻想,以及偵測胡說八道,科學是已知最好的工具。

而要解釋人們為何會相信奇異現象,其一就是我們會簡化事物。他舉例,我們會傾向看見臉孔,是由於人類是圖樣找尋的動物;而這是為了生存,人類的祖先避開危險的行為模式遺留在我們的血液中,使得我們傾向在無意義的事件中尋求意義,走著同一條熟悉的路、或是深深的迷信著難以解釋的現象!

Michael Shermer認為,遇上「不可思議」的事情時,我們應該再三反問,倒底哪個的可能性較高,比如說:幽浮比較可能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或是感官認知的錯誤?或甚至是假的。他舉一張幽浮照片舉例,「你甚至不需要Photoshop,不需要高科技器材,你也不需要電腦,這是用柯達拋棄型相機拍的。你只需要有人在旁邊準備擲出輪蓋就可以了。」

要解釋人們為何會相信奇異現象,第二個原因是:抱持疑問會讓人不快。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裡有處理信念的機制:人類喜歡尋找模式(pattern-seeking),我們樂於找尋事物的關聯:由A到B,由B到C,即所謂的關聯式學習。

對此,Michael Shermer提出科學證據。當人們做不同決定時,回答「相信」時,腦中有塊與報酬引起的快感有關的區塊會特別活躍,造成成癮的藥物也作用於此,由此不難理解,肯定的回答,容易造成內心的愉快;而當人們回答「不相信」時,腦中與痛覺、厭惡感相關的某區塊則特別活躍,可以想見,為什麼人不容易從口中說出「不」這個答案。而當人們回答「不確定」時,則腦中處理衝突反應的區塊會開始活躍,可以想見,人在難以做決定時,心情不會好過,甚至是痛苦的。

而這也同時解釋,多數人傾向於服從權威、接受現狀,對聽起來有點道理的事,也不會多加懷疑,因為這麼做最簡單,自我感覺也最好。懷疑與求證不是人的本能,帶來的不確定感也不那麼舒服,能免就免。所以多數人一旦被洗腦成功,就會死心塌地的相信,不看不聽也不想,只要感覺幸福就好。

好奇Michael Shermer是如何變成今日的他嗎?其實,他曾是一位基督徒,年輕時他在加州一所基督教大學讀書,對信仰十分熱誠,經常挨家挨戶去傳福音。但有一次他的女友在車禍之後癱瘓,在醫院中他誠懇地向上帝祈禱,希望她的女友癒合,結果:當然什麼都沒有發生。從此,他劃下了一個斬釘截鐵的結論:根本沒有神。從那時起,他成為了一個懷疑論者,而不再是一個基督徒。

想瞭解更多Michael Shermer的看法,可上WWW.SKEPTIC.COM網站,裡頭有他對於許多國際重大事件的「懷疑」,包括911事件、黛安娜王妃之死…


撰稿:Charles


想成功,先拿出你的意志力!

$
0
0

-「生活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

你贊同這句話嗎?幸福的人生是一次短暫的衝刺,還是一場考驗心智的耐力賽?常常,我們總是興致勃勃的為自己定下一個改變人生態度的新目標,而一旦時間久了,這條通往終點的跑道似乎越來越長,我們的意志力也隨著當初的信誓旦旦而煙消雲散。


學業好的學生=聰明的學生?

Angela Lee Duckworth在27歲那年辭去了管理諮詢的工作,而成為了紐約公立中學的數學老師,和許多其他教職業者一樣,她也善於去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她發現:有些非常優秀的學生智商並非特別高,而有些絕頂聰明的學生,學業也並不一定最好。而這也引發了她更進一步的思考-影響學生學習結果差異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智商而已!

讓我們回想看看,自己在國中學習的那些知識真的有那麼難嗎?或許某些概念可能較為複雜,但是卻並非難以理解,而前提則是擁有足夠的堅持而已!

究竟誰會成功?

為了探索問題的解答,Angela Lee Duckworth進了研究所成為心理學者,並開始觀察成人和兒童在面對艱鉅挑戰時的表現。在教學領域中,她去了西點軍校,並試著預測哪些學員能通過軍事訓練,而又有哪些會放棄;她們也觀察那些在艱苦環境下工作的新教師,同時預測有哪些人在學期末時還能堅守在崗位上。另外,Angela Lee Duckworth也和私人公司合作,預測哪些銷售人員能保住工作?哪名員工能賺最多錢?…等等。

而研究結果發現,在這些受試者非常不同的背景之下,Angela Lee Duckworth發現有一個特質能夠很好的「預測成功」!不是社交能力的優劣、不是外貌的美醜、也不是身體的健康與否、更不是智商差異,那麼到底關鍵是什麼?就是說得簡單做起來卻難上加難的-意志力

如何鍛鍊意志力?

而這個抽象的意志力到底是何方神聖?就像一開始提到的,意志力像是一場人生馬拉松,是一種當我們面對長遠目標時的毅力表現。Angela Lee Duckworth也曾到芝加哥公立學校對當地的高中生進行意志力調查,結果發現,意志力越堅定的學生,相對的畢業可能性就明顯越高!而其他所有可能的影響畢業的因素,例如家庭收入、測驗成績,甚至孩子們在學校時的安全感都一起被考慮而且被排除了!

雖然某些成功的道理大家都聽過,但是你知道嗎,關於「意志力鍛鍊」這件事我們卻所知甚少!而到底該如何培養能堅持下去的意志力呢?Angela Lee Duckworth在演講中提到了Carol Dweck的學術研究,那麼就讓我們先來看看Dweck博士的這本書吧-《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在書中Carol Dweck曾提到我們的兩種心態:

1.「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天生注定的,你可能天生聰明,也可能注定駑鈍,而你所表現出的種種行為正是自我能力的表現,例如某次考試考不好,那便是證明了自己不夠聰明。而這樣的思維模式對於我們來說,在日子久了之後一旦我們在某一方面表現不好,很容易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認為我就是對這個領域不在行,漸漸的它便會限制我們的潛能發展並變成阻擋成功的絆腳石。

2.「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這相反的,這種心態則是相信一個人的素質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慢慢培養的。
它認為,大腦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被訓練的!而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知道更能接受挑戰,因為他們知道經過碰撞之後自已會變得更強壯,而能夠努力去達到自己對於成功的定義。另外,在接受批評的方面,他們將批評視為一種「需要改進」的行為,知道自己還能夠更好。

而Angela Lee Duckworth正是希望能利用Carol Dweck所提到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來成為大家在意志力訓練上的助力,讓我們在通往成功路上學會願意失敗、願意犯錯、願意吸取教訓並從頭開始!

嘗試自我突破吧!

「打破舒適圈」,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換種角度想想,你現在是在訓練意志力!而其中你的成長心態正是要以改變的信念做為基礎!你習慣了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在這個時間看電視,習慣和同一群人吃午餐,但是一旦打破了這個規則,例如拿看電視一半的時間練習第二外語,嘗試其他新的料理…從小事情做起,踏出自己的舒適圈,並堅持改變。

而意志力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不只是今天、這禮拜、這個月,而是年復一年的持續不斷。或許在你的用心之中,不知不覺你的意志力已經強壯到足以實現你嚮往的那個未來!

愛與母親的對話

$
0
0

『 聽見「母親」這兩個字,在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畫面? 是在家長接送區等待的身影,如雪花般湧上髮際的白頭,還是為了特別日子擦上香水、一抹朱色唇膏的倩影? 無論她的菜是否色香味俱全;作的事是否盡善盡美,若能將母親的辛勞放在天秤上衡量,她的牽掛應不亞於任何CEO。』

當我們看見6歲接觸圍棋,8歲即立志做職業棋士的黑嘉嘉因自主學習而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時,不禁佩服她選擇掌握自己人生的勇氣和堅持下去的毅力。但在此同時,不妨也想想背後支持黑嘉嘉的那股溫暖力量。有人曾對黑嘉嘉的媽媽說:「黑嘉嘉的成就,是你最大的快樂吧?」 黑媽媽驕傲地回答說:「黑嘉嘉的快樂,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黑」母三遷

澳洲出生的黑嘉嘉,四歲回到臺灣,十一歲因為父親的工作需要又搬到了美國。
在黑嘉嘉的童年裡,為夢想遷徙的路上,一直有著媽媽的陪伴。

為怕孩子不會中文,黑媽媽毅然決然自澳洲搬回臺灣,讓她接受中文教育。在黑嘉嘉三年級的時候,她考上了秀朗國小的游泳班,媽媽為了讓他能減少通勤的時間,於是搬到學校的附近。十一歲舉家搬回美國之後,嘉嘉仍堅持著對圍棋的夢想,靠著在網路上自學,和亞洲的高手們對弈。十四歲那年,黑嘉嘉和媽媽到中國去參加職業圍棋的定段賽,進而改變了她的人生。為了讓嘉嘉繼續圍棋之路,除了陪著她出國比賽,黑媽媽更帶著嘉嘉回到臺灣定居,繼續陪著她朝夢想前進。


支持代替作主

黑嘉嘉四歲的時候,和外公一起看了亞運轉播,看到了體操比賽,於是央求著要學體操。媽媽帶著她到了健寶園試上了一門課,上完之後,媽媽問她開不開心,她說開心,便幫她註冊了一期的課。 當嘉嘉得知一期的課是三個月之後,就跟媽媽說:「3個月後你還是要帶我去學真正的體操。」
黑媽媽:「你知道這不是體操?」
黑嘉嘉:「我知道什麼是體操啊!」
黑媽媽:「我現在知道你知道什麼是體操了。」

黑媽媽雖驚訝於女兒這麼小就知道這不是體操,仍不斷地替開始幫女兒詢問關於學習兒童體操的課程,甚至打電話到中華民國體操協會去詢問,找到了台北市唯一一家兒童體操推廣中心。

黑嘉嘉也學習鋼琴和琵琶,但當時因為還有學習其他才藝的情況下,時間分配上沒有辦法有周全的時間練習,因此希望暫停一項樂器。由於她的琵琶是由學校老師提供的,黑媽媽心想不如把琵琶還給老師,繼續在家裡學鋼琴。當時她答應了,但是後來有點後悔,又去找媽媽商量。因為嘉嘉認為,之後回到澳洲想學鋼琴很容易,但要再找到琵琶老師可能就比較困難了。黑媽媽聽了也覺得蠻有道理,便停掉了鋼琴課,買了ㄧ把新琵琶給她。

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但是黑媽媽並不會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認真看待孩子的想法,反而尊重、支持並鼓勵她多元學習。她認為多元開發興趣才更有機會找到孩子的所愛。我們常常認為孩子小、不懂事,便為他們作主。試著靜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興趣並支持他的選擇,對孩子來說會是更好的幫助。 開明的黑媽媽曾說:「嘉嘉要學什麼東西,我負責找學習的地方,盡量幫她完成夢想,前途則交給他自己決定。」

記得濃郁的咖啡香,調和了臺北喧囂繁忙的氛圍,第一次與黑嘉嘉和黑媽媽碰面時,黑媽媽靦腆地帶著嘉嘉一同前來,臉上滿是驕傲地和我們侃侃而談著嘉嘉的成長過程、輕描淡寫地描述著這些聽來高潮迭起的人生轉折,彷彿這些甜蜜的付出就像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努力一般的自然。除了花許多時間找尋最適合的老師、在各大洲遷徙、從旁支持協助找尋資源等等,嘉嘉每一個人生決定,媽媽都沒有缺席。每次看到黑媽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女兒夢想的那種熱情和漾起的微笑都讓我們感動不已。

母親,總是象徵著那溫暖柔性的力量。事實上,媽媽是堅強地陪伴孩子這趟充滿冒險的生命旅程。在雀躍欣喜的時候,一同分享快樂;挫折低潮的時候,一起揮淚邁步。 媽媽們,並不吝於表現出對兒女的愛。


創造回憶

在地球的另一端,身為父親 的 Steven Addis 則用另一種較為涵蓄的方式記錄著他對女兒的愛。Steven Addis 是一位職業攝影師,但他畢生最珍貴的15張照片都非他親自掌鏡。這些照片沒有專業的攝影構圖也沒有光圈快門的設定,有的是聯繫父女一輩子的成長回憶。

十幾年前,因為到紐約的演講適逢女兒一歲生日,Steven Addis 的太太為他和女兒在紐約第57街和第5街的交叉口拍下了他們的合影。整整一年後,他們又有機會回到紐約,便決定在重回同一個地點拍ㄧ張一樣的照片。往後的日子,這張攝於紐約的父女照成了他們的傳統,每年必定要重回紐約,擺出一樣的姿勢,請路過的遊客幫忙記錄這個屬於他們的回憶。

他們從沒想過這個旅程會逐漸變得神聖。年復一年,他們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想法,一起討論、一起成長。這段專屬於父女的相處時間,是他們整年最期盼到來的時刻。

在最近一次的旅程當中,父女漫步在紐約的街上,女兒莎賓娜突然停下來,指著那賣洋娃娃店鋪,回想起她5歲那年第一次經過這個櫥窗時內心那興奮不已的心情。而現在的莎賓娜,正準備申請大學,當女兒決定要到紐約念書的那個時刻,Steven Addis 感受到在和女兒一起創造的事情當中,回憶,是最可貴的。

回想一下,那個帶著點心接送你上、下課,總是在鏡頭的另ㄧ側捕捉你童顏的人,家族合影中是否也常常少了他的影子呢? 不管你是父母或孩子,每年拍一張屬於你們的照片吧,不要遲疑地請陌生人幫忙拍張照吧,相信沒有路人會拒絕你的!亦或是懷著感恩的心為你們創造自己與眾不同的回憶吧!


撰稿:Nancy 楊雅琇

站著開會已落伍,試試散步開會吧

$
0
0

試過站著開會嗎?你可以直接聯想到,這會是一種高效率的開會方法,雖然,至今企業的使用率普遍仍不高;TED講者Nilofer Merchant則自創一種「散步開會」的方法,對她而言,這種開會方法不只能帶來健康,更重要的是,還能激發更多的創意。


先談談站立開會(stand-up meeting)這件事吧!它有什麼好處?開不完的會、議而不決的討論-這大概是所有上班族的夢魘。如果,改成站著開會,每天開會,但每次只開15分鐘,而且,選在中午用餐前的15分鐘前開會,可預想到的好處是:當每個人都得「站著」時,而且心裡清楚延長開會時間,只是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那麼,大家都會希望趕快得出結論,結束會議,無形中自然比「坐著」更有效率。

而對管理者而言,這種「少量多餐」的開會方式,對於進度追蹤將會更精準,也更容易。甚至,微軟的某個產品開發小組,會選擇在沒有冷暖氣的樓梯間開會,這種不舒服的環境,會讓所有人自動自發提高開會效率,盡早回到座位上。

Nilofer Merchant所提暢的「散步開會」,倒不是從提高效率這個角度來看待開會這件事情,而是健康。她開宗明義就說,現在的我們每天坐著的時間長達9.3小時,相較於7.7小時的平均睡眠時間還要長,「坐」是極度普遍的,但我們對此卻是不曾質疑,因為每個人都這樣做,甚至不曾想過這是不行的。「我認為,「坐」這件事情,對健康的危害程度,已經相當於吸煙。」

這個開會靈感,是來自於一次Nilofer Merchant與人有約,卻總是喬不攏時間,然後,對方問了一句話:「我明天得遛狗,到時妳能來嗎?」從此,她展開了上百次的散步會議。她開始邀請他人邊步行邊進行會議,而且每周步行距離長達20至30英哩,也開始改變了她的生活。

散步開會有什麼好處?首先,你可以照顧好健康,也同時做到盡忠職守,在過去,對Nilofer Merchant來說,這兩者經常無法兼顧。

其次,散步會議經常能激發出創新思維,激發靈感的原動力,或來自大自然,或許就在於運動本身,這確實真的有效。

再來,跳脫既有框架,這是件多麼的了不起的事。這會讓人深思,如果我們打算解決問題,或許可以試著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無論是管理、業務、環境問題、創造就業機會等等,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如何重新界定那些問題,使兩樣事情變得真實。

如果下次有機會進行一對一的會議時,不妨將它改成「散步會議」,讓彼此的想法在步行中交流吧!當然,這可能不適用於與老闆開會,你也知道的,台灣的老闆總愛見到員工將他的指令手抄在紙上,才能展現出你已確實收到訊息。


撰稿:Charles

深索奧妙人生

$
0
0

人類不僅僅是由100 兆隻細胞組成的生物。 在Alexander Tsiaras “將受孕到出生視覺化”的演說,顯示人類從單細胞到嬰兒呱呱落地的旅程。 這段影片使用微磁學共振成像,呈現令人驚嘆的過程。如 Tsiaras 所言,”人體,這部不可思議的機械構造,將孕育出奇妙的你”。

本周刊登在赫芬頓郵報的TED週報欄,特別宣廣 Tsiaras 的演說,敘述見識生命奇蹟的種種觀點。我們特別刊登了三篇佳作供各位欣賞。

Alexander Tsiaras: 懷孕的美妙和高效率人體構造


過去十年,我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運用團隊在 TheVisualMD 開發的科學計算視覺化技術,關注成長生物學的奇特事物 — “多細胞有機體從發育未全,發展成人形體的研究”。 親眼見証從受孕到出生,胚胎的遺傳結構不斷改變的過程,我感到十分光榮。

在第 7、 8 和第 9 周,嬰兒的肺部逐漸形成。 這起巧奪天工的發育過程,由於心臟需要增長空間的緣故,左肺只分隔成兩葉; 相對於右肺則發展較長,分隔成三葉。 這個突出的構造和心臟細胞,實際上正對發育中的肺部細胞說,”嘿, 我這裡需要一些空間”。 肺部的不對稱能容納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設計。 我們美妙以及高效率的人體的確具有其令人敬畏和魅力無窮之處。

閱讀原文


Andrew Hessel: 遺傳密碼X 3GB

Alexander Tsiaras”將受孕到出生視覺化”的影片令人興奮又敬畏。 能完整欣賞由胚胎發育,從精子與卵子結合到出生的壯麗過程,真的是一件令人驚嘆的事。 除此之外,他使用的視覺化效果並不是一般簡易的醫學插圖,而是透過演算法處理,由高解析度微型磁共振形成圖像。 讓人感到敬畏的是,從 Tsiaras 的影片,才明白我們對分子自組創造人類的程序的瞭解,其實少之又少。 Tsiaras 指出,要理解細胞之舞,並不是現今數學程式能加以解釋的。 或許,我們只能透過一種神秘、 神奇、甚至以某種神力的角度表達激賞。

幾世紀以來,科學家不斷努力收集生物系統的知識。 Tsiaras 藉由這個自初期到熟成的發展計劃,運用微型磁共振成像,給予人類一個非破壞性的觀察工具。 它提醒我們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出現,我們得以對宇宙大開眼界。 只有在這裡,而不是透過觀望星辰,我們才有機會深入探討人體構造。探討後得知的結果往往令人嘖嘖稱奇。

經由人體解析是否能證明上帝或宇宙的存在? 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只是障眼法。

閱讀原文


Rabbi Geoffrey A.Mitelman: 是什麼促成奇蹟?

我們今日仍會遇到奇蹟嗎? 這取決於我們對 ”奇蹟”的定義。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到奇蹟,通常聯想到宗教傳統上— 摩西將紅海一分為二,耶穌醫治麻瘋病患,穆罕默德上天堂的種種神蹟。
我們不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奇蹟”一詞。 當一名家庭成員大病痊癒時,我們稱之為”奇蹟”。當我們驚險地躲過一場災難時,我們稱之為”奇蹟”。 我們認為”若是那天錯過了晚餐,我永遠不會認識我的另一半”,我們也叫它”奇蹟”。

也許我們平常使用在”奇蹟的誕生”上的奇蹟一詞,也就是Alexander Tsiaris 的 TED演說,”將受孕到誕生視覺化”所表達的一種具體說明。

閱讀原文


翻譯:Melody | 原文:TED Weekends ponders the wonder of life

想成功,先拿出你的意志力!

$
0
0

-「生活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

你贊同這句話嗎?幸福的人生是一次短暫的衝刺,還是一場考驗心智的耐力賽?常常,我們總是興致勃勃的為自己定下一個改變人生態度的新目標,而一旦時間久了,這條通往終點的跑道似乎越來越長,我們的意志力也隨著當初的信誓旦旦而煙消雲散。


學業好的學生=聰明的學生?

Angela Lee Duckworth在27歲那年辭去了管理諮詢的工作,而成為了紐約公立中學的數學老師,和許多其他教職業者一樣,她也善於去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她發現:有些非常優秀的學生智商並非特別高,而有些絕頂聰明的學生,學業也並不一定最好。而這也引發了她更進一步的思考-影響學生學習結果差異的因素並不是只有智商而已!

讓我們回想看看,自己在國中學習的那些知識真的有那麼難嗎?或許某些概念可能較為複雜,但是卻並非難以理解,而前提則是擁有足夠的堅持而已!

究竟誰會成功?

為了探索問題的解答,Angela Lee Duckworth進了研究所成為心理學者,並開始觀察成人和兒童在面對艱鉅挑戰時的表現。在教學領域中,她去了西點軍校,並試著預測哪些學員能通過軍事訓練,而又有哪些會放棄;她們也觀察那些在艱苦環境下工作的新教師,同時預測有哪些人在學期末時還能堅守在崗位上。另外,Angela Lee Duckworth也和私人公司合作,預測哪些銷售人員能保住工作?哪名員工能賺最多錢?…等等。

而研究結果發現,在這些受試者非常不同的背景之下,Angela Lee Duckworth發現有一個特質能夠很好的「預測成功」!不是社交能力的優劣、不是外貌的美醜、也不是身體的健康與否、更不是智商差異,那麼到底關鍵是什麼?就是說得簡單做起來卻難上加難的-意志力

如何鍛鍊意志力?

而這個抽象的意志力到底是何方神聖?就像一開始提到的,意志力像是一場人生馬拉松,是一種當我們面對長遠目標時的毅力表現。Angela Lee Duckworth也曾到芝加哥公立學校對當地的高中生進行意志力調查,結果發現,意志力越堅定的學生,相對的畢業可能性就明顯越高!而其他所有可能的影響畢業的因素,例如家庭收入、測驗成績,甚至孩子們在學校時的安全感都一起被考慮而且被排除了!

雖然某些成功的道理大家都聽過,但是你知道嗎,關於「意志力鍛鍊」這件事我們卻所知甚少!而到底該如何培養能堅持下去的意志力呢?Angela Lee Duckworth在演講中提到了Carol Dweck的學術研究,那麼就讓我們先來看看Dweck博士的這本書吧-《心態致勝》(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在書中Carol Dweck曾提到我們的兩種心態:

1.「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天生注定的,你可能天生聰明,也可能注定駑鈍,而你所表現出的種種行為正是自我能力的表現,例如某次考試考不好,那便是證明了自己不夠聰明。而這樣的思維模式對於我們來說,在日子久了之後一旦我們在某一方面表現不好,很容易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認為我就是對這個領域不在行,漸漸的它便會限制我們的潛能發展並變成阻擋成功的絆腳石。

2.「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這相反的,這種心態則是相信一個人的素質是可以靠後天努力而慢慢培養的。
它認為,大腦就像肌肉一樣是可以被訓練的!而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知道更能接受挑戰,因為他們知道經過碰撞之後自已會變得更強壯,而能夠努力去達到自己對於成功的定義。另外,在接受批評的方面,他們將批評視為一種「需要改進」的行為,知道自己還能夠更好。

而Angela Lee Duckworth正是希望能利用Carol Dweck所提到的「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來成為大家在意志力訓練上的助力,讓我們在通往成功路上學會願意失敗、願意犯錯、願意吸取教訓並從頭開始!

嘗試自我突破吧!

「打破舒適圈」,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是換種角度想想,你現在是在訓練意志力!而其中你的成長心態正是要以改變的信念做為基礎!你習慣了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在這個時間看電視,習慣和同一群人吃午餐,但是一旦打破了這個規則,例如拿看電視一半的時間練習第二外語,嘗試其他新的料理…從小事情做起,踏出自己的舒適圈,並堅持改變。

而意志力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不只是今天、這禮拜、這個月,而是年復一年的持續不斷。或許在你的用心之中,不知不覺你的意志力已經強壯到足以實現你嚮往的那個未來!


撰稿:Sandy|圖片:摘自網路

在戰爭中,你看到什麼?

$
0
0

當我們每天在Facebook上打卡、追捧新話題、發表自我心情時,事實上,在台灣島之外有很多難以想像得殘酷事件正不斷發生。
今年普立茲「即時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被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5位戰地攝影師抱走,這些照片揭示了敘利亞內戰。
面對戰爭,你不能看見而無所感受、知道而置身事外。

一個敍利亞男人,抱著自己兒子的屍體,他被敍利亞軍隊所殺。

一個男人正在教 11 歲小男孩使用 RPG 火箭炮。

戰爭就是這樣開始的,你過著平凡無奇的生活,也許正要去參加派對、送小孩去上學、與朋友約會、預約牙醫門診…….接著,電話瞬間失去收訊、電視打不開、街上有人拿著槍指著他人,你的生活進入假死狀態,時間也彷彿靜止不動。


先聽一個故事吧:
Janine di Giovanni是一位戰地記者,她關注世界各地的人權、性別、種族議題,
她的朋友Aida是為銀行業者,1992年的4月,她穿著迷你裙與高跟鞋前往銀行上班,看見一台坦克車緩緩的開進塞拉耶佛的大街上,剷平所有「障礙」,她看見這輛坦克車旁邊還有士兵護衛,所有人們瞬間慌張逃竄、一片混亂,她像任何正常人一樣想逃離那個地方,她蜷曲著身體,慌張的躲在隱蔽的垃圾桶後。過了幾星期,狀況依然混亂,她在亂竄的人群裡懷抱自己的嬰兒,推搡著前方的人們,她決定要把手中的孩子交給一個坐在開往別處大巴士上的陌生人,她向陌生人大喊著「帶走我的孩子!帶走我的孩子」,此後,她與骨肉就此分離、毫無緣分。
這場發生在20世紀中期的圍城戰持續了3年半,這是一場消耗戰,沒有水、能源、電力、熱能、食物,只有哭泣、慌張、恐懼的情緒。

平凡人就是英雄

身為記者的Janine di Giovanni,冒著生命危險,從戰亂看到所有的幸運與不幸,
她瞭解身為人,不只是著重在身份地位的外顯,而是瞭解身為人的同理心,
戰亂中每個人都是英雄,戰亂中身旁的人就是朋友,在死亡、破壞、混沌之中,
Janine di Giovanni學到如何以平凡人、陌生人的身份幫助鄰居,她學會分享食物、察覺人類的養育情感,這些混亂的景象讓她知道有些事情再危及生命的當下,也得嘗試救援他人,就像是她得從路中間拉回一個將被射死的人。
1994年她暫時離開塞拉耶佛,前往盧旺達報導種族屠殺事件,1994年4月至8月有100萬人遭到屠殺,這次的死亡人數是多得難以想像,屍體堆起來的高度是Janine di Giovanni的兩倍高,你看見的不是只有死亡,還有失望、恐懼,任何的絕望,你會親眼看見母親奄奄一息之餘手仍擁著自己小孩的悲傷景象。

你只能選擇擁抱戰爭

Janine di Giovanni因經歷塞拉耶佛圍城之戰,讓她更確信她得讓事實浮出,她認為她有必要向全世界傳達真相,提起盧旺達持續20年的戰爭,無疑是一道永痛的傷疤,但是他們也正在學著療癒國家的傷痕,目前國會議員有56%都是女性,現在盧旺達國家的憲法要求不能以族裔稱呼,不准分胡圖族、圖西族,因為種族歧視是導致大屠殺的重要原因,現在,他們從戰爭中學習到和平,即便付了很大的代價,但令人感動的是,有一群胡圖族和圖西人的孩子、一群婦女,他們相互排起隊,以沒有任何賠償的方式組成家庭,不去在乎過去真正的父母是被誰殺害,不去在意種族形態,這是一個很神聖的儀式,在重新組成的關係之間,他們彼此放下過去的族群相殺意識,擁抱這些傷害,以無形的狀況和解。

Janine di Giovanni開始在敘利亞報導戰爭,她說:「因為我看到很多非常英勇的人,他們之中有人是為民主自由而戰,為我們每天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戰。」

Janine di Giovanni:「我的工作就是要為他們見證事件的核心。」

最慘忍的是,就算Janine di Giovanni再怎麼努力阻擋、救援,面對戰爭時她也僅是一位目擊者,曾有多到數不清的人在離她最近的距離「砰」的一聲死亡,面對戰爭場景她也懷疑過自己的究竟能貢獻能力,在並非聯合國衝突解決的成員,更不是人道救援的行動醫生的前提下,她能做的只是讓自己成為那些無法發言的代言人,Janine di Giovanni的工作像是一道光,照亮最黑暗的角落,今世代的人們對戰爭的敏感度降到最低,只有國內的事件似乎才能引起國內共鳴,但在外界,其實還有很多你不敢想像的事件正在上演,離自己很遠的敘利亞、波斯尼亞、剛果共和國…..,你或許毫無所感,但對Janine di Giovanni來說,她的工作就是為他們做見證事件的核心,在只能祈禱奇蹟發生,而無法用拜託政治高層人物改變的狀態下,她選擇不欺騙自己紀錄歷史上的真相。

現在的和平,某種程度上是用過去的人命換來的,面對政治,人民雖無法有權決定、改變,但也千萬別輕易地提起「戰爭」這個字眼,如果我們還需要以暴制暴的手段,那為何我們又不斷的提醒群眾要進步成一個強而有力的多元民主社會?

Janine di Giovanni:http://janinedigiovanni.com/


撰稿:Aler

圖片摘自:Janine di Giovanni Facebook\Pulitzer Prize Winners

人生20就開始

$
0
0

還記得你在20歲左右、年輕時的青澀模樣嗎?那時的你是否也懵懵懂懂,對多數事物的看法通常會認為:「我才20幾歲耶,還有數不盡的時間可以去煩惱之後的問題!」工作、養家活口、結婚生子這類的事就交給未來30歲時的我去煩惱吧!然而,事情真的就這麼順利嗎?


Meg Jay自博士班畢業後開始擔任心理治療師,在見到她職涯中第一位諮詢者踏進門時,差點沒當場鬆下好幾百口氣!因為與Meg同期畢業的博士班同學正負責棘手的縱火犯案子,但求助於她的Alex就和其他20多歲的「20世代」一樣,只不過是名苦惱於感情問題的女性!Meg對此鬆下了戒心,打算一路點頭支持Alex的決定,「工作、婚姻、生兒育女…諸如此類的煩人事,就通通都丟給30歲後的自己吧!」畢竟「人生30才是另一個20的開始」(30 is the new 20),正值青春年華的Alex才不過20多歲。她有的是時間。

然而,Meg的主管卻對這個「天下掉下來的禮物」有著不同的看法,Meg駁斥道:「我當然知道Alex的男友配不上她,我也知道她目前的枕邊人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但這又不代表她以後就會嫁給他!」

主管的一番建言卻一語驚醒了沉浸在美夢中的Meg。他回道:「沒錯,她『還不會』嫁給現任男友,但她很有可能會嫁給『下一個爛貨』,而我們能為Alex做的,就是避免她再重蹈覆轍!」

Meg這時才領悟到心理學家們口中,所謂的「茅塞頓開的頓悟」(Aha! moment)是怎麼一回事,她終於了解到「30並非另一個20的開始」(30 is not the new 20)

,我們對20世代族群善意的忽視才是真正的問題,當然,我們能決定在30幾歲時再定下來,但20~30歲這十年的光陰又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就該這麼理所當然地揮霍掉這寶貴的黃金期嗎?

事實是,20跨30並非我們印象中,一段用過即丟的「免洗期」,這個你我都會經歷的「黃金十年」,正是能為我們未來,埋下幸福種子,不論事業、婚姻、家庭…等等的「萌芽期」。


你不可不知的年齡密碼

光在美國,目前就有五千萬名20世代年輕人,佔去美國總人口的15%,若以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段「黃金十年」的情況來看,說其占總人口的100%也不為怪,因此Meg決定要公開這項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神經學家和生育學專家早就知道的祕密,「面對你『已經20幾歲』的事實,是最簡單,卻又對你未來工作、愛情、幸福最有影響力的秘訣!」

Meg解釋這並非純粹出於她的個人看法,而是囊括自各學界資料所得到的訊息:

一、「人生80%最重要的時刻都發生在35歲前,這意味著,10個足以影響你人生的重大決定、經驗及茅塞頓開的頓悟,就有高達8起會在30多歲前就發生。」

二、「初入職場前10年的工作和經驗將影響你日後的薪資所得。」

三、「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在30歲以前就已經和未來的另一半同居、交往甚至結婚。」

四、「人類大腦的主開關會在20歲左右時再次開啟,為邁入成年期做調整,也就是說,不管你想改變的是什麼事,『現在』就是你主動出擊的最佳時機!

五、「我們人格特質在20來歲時的改變,比起其他年齡層的改變還來的多。」

六、「女性的生育力在28歲時達到巔峰,並在35歲後開始下滑。」

因此,別再安慰別人或自己,說出:「你還有10年時間可以好好決定你的人生…」,因為這麼做根本無濟於事!這反倒剝奪了一個人思考面對現實、夢想、企圖心的權利,給予過度的幻想只會造就出一群聰明、有創意卻得排隊等著看心理諮詢的年輕族群,不耐煩地閒聊著:「我知道我跟我男友不適合,但我也沒有很認真付出這段感情,我只不過想殺殺時間罷了!」,或者「大家都說只要我在30歲前找到一份好工作,一切就沒問題了!」;鮮為人知的,是那些邁入中年期成年人們心中的怨嘆,中年危機的病源並非源自於對物質、金錢的需求,而是當你意識到自己已和心目中的夢幻工作無緣、是當你了解到自己已喪失生育能力,有多少30、40歲的成年人懊悔萬分,希望能對過去20幾歲的自己咆嘯「你到底在想什麼?」、「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因此,20來歲正是個讓你反思、充電再出發的大好時機。


給20世代年輕族群的三項建議

Meg接著介紹另一位心理諮詢者Emma的故事,Emma在25歲時踏進診療室,因為她認為自己患有 「認同障礙危機」,Emma覺得自己有些嚮往藝術和演藝圈,但她無法拿定主意,所以過去幾年她就靠在餐廳端盤子過活,也為了省錢,委屈和脾氣暴躁的男友同居,一天,Emma在治療期間哽咽地表示,自己剛買了新的聯絡人資料簿,就在她忙著填入各個聯絡人資料時,一格寫著 「若發生緊急情況,請連繫…」的欄位卻讓她的情緒完全崩潰,她發狂似地哭喊著:「若我出了車禍誰會來照顧我!?若我得了癌症,我該怎麼辦!?」

Meg心理其實非常清楚,Emma需要的才不是什麼心理治療,她需要的,是一個更適合她的人生,她決定從輔導Alex後學到的經驗來幫助Emma,她告訴了Emma,任何一個20世代年輕人都該好好參考的三項建議。

一、捨棄你所謂的「自我認同障礙」,學會投資「自我認同基金」

意思是多做些能替你「真實的自我」加分的事情,嘗試做些你「憧憬中自我面貌」的行動,沒有人會知道你未來的工作會是什麼,但藉由投資「自我認同基金」,你便能為你自己開啟一扇窗;因此,現在就開始為你盼望已久的海外工作、實習計畫、創業的夢想邁出第一步,這麼做的用意並非在藐視20世代年輕人「人生探索期」的理論,因為所謂的「探索期」根本就不存在,那只不過是「拖延戰術」的一種說法罷了!開始探索你心儀的工作,並試著讓這些經驗值回票價吧!

二、跳脫熟悉的舒適圈,緊握圈外的弱連結

搭好友的便車去機場搭飛機雖然很方便,但總和同一群朋友圈廝混反倒會讓視野受到侷限,因為那些最新訊息、朋友、伴侶通常都出現在舒適圈外,你好友的朋友的朋友,所謂的「弱連結」上,在20世代族群中有一半的人還未就業,但同時,也有一半的人已踏入職場,「弱連結」便是張能讓你踏入社會的門票,因為至少有一半的新職缺都不會公開徵才,透過鄰居的老闆便會是一個找工作的好方法,你不必對此萌生罪惡感,因為這只不過是資訊流通下的自然法則。

三、 尋覓適合共組家庭的人選

你或許認為比起20、25歲,30歲才是適合定下來的年齡,這個想法沒什麼不對,但當你在臉書上看到好友一個個步上紅毯的照片後,隨之興起對同居男女友展開逼婚行動絕對不會是個好策略,因此,在踏入婚姻前你就該著手思考你的人生大事了,就像探索你潛在的心儀工作一樣,你未來的伴侶必須是你真心所愛的人,而非只是為了殺時間、交往或結婚而勉強自己。

之後,Emma在聯絡人資料簿中,從前室友表哥那找到了一份位於別州美術館的工作,她離開了前男友,在另一州展開了嶄新的人生,五年後,Emma當上了美術館的活動企劃,並和心儀的另一半共組家庭,對現在的人生滿意極了,她在寫給Meg的信上這麼說:「現在,我的緊急聯絡人的欄位總算不再那麼空了!」

Emma的人生故事對你來說也許不夠戲劇化,但Meg從中學到了一點,推20世代族群一把竟是如此輕而易舉的事,這些年輕人就像是剛從機場起飛的航班,在飛行過程中的任何一絲改變都有可能影響他們之後降落的目的地,因此,請別再虛度你的青春,「30不是另一個開始,面對你已長大的事實吧!投資你的認同基金、利用你的弱連結、開始挑選你理想中的另一半,別再為自己找其他藉口了,現在,就開始決定你的人生吧!

註:若你想了解更多相關訊息,也可以參考講者Meg Jay的著作 “The Defining Decade”「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


編譯及撰稿:Paul | 參考文章:Make the most of your 20s: Meg Jay at TED2013


十大省時的科技妙方

$
0
0

科技產品常常能讓我們滿足「圖個方便」的心情,但是你知道嗎,當你和別人使用同一種工具時候,你或許比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種情形:在一群人都要使用同種電腦介面填寫表格的時候,總是有些人會寫得比較快,但你卻可能還剩一半沒完成!而在這些高智能產品,例如電腦、手機、相機…當中,其實設計了許多簡易的快速功能,某些你可能已經瞭若指掌,但剩下的那些你可能還不知道呢!


關於你不知道的科技偷吃步

一起來看看David Pogue利用短短五分多鐘和大家分享的實用科技小撇步,:

一、快速滾動頁面

當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常常需要向下滾動頁面,而利用鼠標去拉著右邊的下拉式滾軸是不是浪費了你很多時間?尤其是在身邊沒有滑鼠的時候!那麼要如何省時瀏覽呢?下次想要向下滾動時,只要按按空格鍵;而向上滾動,就按shift加上空格鍵!它適用於所有的電腦瀏覽器,所以下次換電腦使用的時候也不用擔心!

二、快速填寫表格

在你在填寫表格的時候,相信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按下Tab鍵就可以快速的移至下一個格子,但是當我們遇到下拉式選單時該怎麼辦呢?例如點選日期,我們不需要點開下拉式選單,只要直接打上數字它就會自動出現了!

三、介面放大鏡

在瀏覽網頁時,有時候會因為設計不同而導致字體大小不一,而當你希望字體大一點的時候只要按下Control(CTRL)加上「+」,字體就會自動變大一級,而縮小時也一樣,按下Control(CTRL)加上「-」,字體便會縮小一級!而同樣的,它也適用於所有的電腦瀏覽器。

四、手機輸入快捷

當你在利用智慧型手機打訊息的時候,千萬別再因為要變換大小寫,或是加上句號而切換輸入法了,其實只要按兩下空格鍵,若是英語系統,它就會自動幫你加上句號、空格、和大寫字母,或是中文系統,則是會加上句號及空格!

五、快速重播

說到了手機,當你想要打電話給之前打過的某個人,不用再去搜尋通訊錄,只要按下撥號鍵,手機便會自動出現那個人的號碼,這時再按一下撥號鍵就能快速重播了!

六、跳過電話答錄機的提示

當我們想要在對方的手機留話時,總是需要先聽一長串的「語音信箱介紹」,那麼要如何直接跳過說明直接在「嗶」聲後留言呢?David Pogue在演講中提到,這項功能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你需要詢問你的電信業者,它會因為廠商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快捷鍵!

七、萬能Google

我們都知道Google很好用,但或許我們認為它是一個網頁搜尋軟體,但其實它還可以是字典、貨幣或單位轉換器!試著在你的Google搜尋列你打上「define」,空格之後再打上你要搜尋的單字,按下Enter之後它的解釋就會立即出現!另外當我們要搜尋貨幣匯率的時候不需要麻煩地到各家銀行網頁,只要在搜尋列打上「台幣」,在空格之後打上你要搜尋的貨幣,例如「美金」,匯率就會馬上出現,若是想知道另種計算方式,只要將貨幣順序倒過來搜尋就可以了!

八、快速點選文字

當我們在打字的時候常常需要反白選取,而總是拉著鼠標其實是很浪費時間的!若是你要選取的是單字或詞彙,只要在上面快速點擊兩次,選取段落則點擊三次,而電腦就會幫你自動選取!另外如果要更改這些詞彙,你不用將它刪除,只要在反白的詞彙上直接更改即可!

九、抓住瞬間的好照片

在美麗的景色前,我們總是希望捕捉一瞬間跳躍的影像,但是你是否也曾在檢視結果的時候才發現相機裡總是出現這種照片:

而這是因為我們的傻瓜相機都有所謂的「快門延遲」,當你按下快門鍵時,它和相機實際拍攝的瞬間會有一小段時間差來計算焦點和光圈,但是如果你在拍照時先按下一半的快門來預先聚焦,在跳躍的瞬間拍攝便不會有快門延遲的問題了!

用點技巧,你的傻瓜相機也能變身專業單眼!

十、投影片小技巧

在上台簡報的時候你是否與過這樣的問題?台下的聽眾只關注在你的投影片上!而當你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的時候,只要按下鍵盤上的「B」鍵,你的投影片便會變成全黑一片,再按一次,它又會再次出現!相同道理,你也可以按「W」鍵來讓妳的螢幕變白,同樣的,再按一次便能把投影片再叫回來!


使用者的真實便利

任何設計,一旦不能貼切使用者的需求就不算是好的設計,而你在David Pogue提出的十項科技小撇步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技巧了嗎?

似乎在我們的電子產品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這些「隱藏功能」,例如微軟電腦的快速鍵。而我們應該熟知這些技巧來讓工作更快速便利,但要小心不要為了「使用這些功能」而讓自己的工作程序更複雜了!

找對方法做的事情往往比用錯方法更省時間!開始發現周遭科技產品的「隱藏功能」來讓自己的工作效率更上一層吧!


撰稿:Sandy

如何辨別網路訊息的真偽?

$
0
0

台灣人開的便當店究竟肯不肯賣給菲勞便當?這起「便當門」事件,最近占據了各家電視台新聞的頭條。最後真相大白,原來這是少數人道聽途說、東拼西湊,加上不專業的記者為聳動新聞而造假的一場笑話。

身處於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場18分鐘的TED演講時間內,全球就有864小時的影片會上傳到YouTube,250萬張照片會上傳到臉書(Facebook)和Instagram上。究竟,我們要如何過濾如此龐大的資訊呢?

不妨來聽聽同樣身為記者的Markham Nolan的這場演講,他在倫敦的TED Salon演說中,分享了他與他的團隊在過濾網路訊息時使用的即時調查技術。


首先,Markham Nolan肯定網路為新聞行業帶來的正面效果,他不否認,新聞媒體和觀眾之間的力量消長已經了大幅的改變,過去,記者扮演的是至高無上的輸出端,如今,記者同時也是個輸入端,必須仰賴觀眾幫忙挖掘新聞;而且,透過觀眾的力量,往往可以更快速、更真實的呈現事件的原貌,重點在於,經常能帶來足以改變社會的正向效果。

最有名的例子是:在中東地區,「臉書革命」(Facebook Revolution)鼓動異議人士推翻了僭居大位多年的極權統治者;在巴拿馬,一個叫作Mi Panama Transparente 的網站藉由匿名讀者之助,報導了當地犯罪集團的運作內幕,巴拿馬發行量最大報紙La Prensa進一步查證與報導後,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瓦解黑幫;英國的『衛報』(Guardian newspaper),曾在2009年為了調查國會議員數以百萬計的支出文件,在網站打出一則呼籲:「請協助我們清查國會議員們的支用帳單,人手愈多將使這項工作更容易完成」,結果在短短80小時內就清查了總共 17萬頁文件。

問題是,當訊息太多時,要在這麼龐大的資訊量裡,找出有用的訊息實在不容易。Markham Nolan認為,和過去的新聞工作比較,現今記者的工作就是過濾訊息,記者的工作不是找資料,不是提供資料給讀者而已,還要把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東西剔除。

所以,追朔可信的來源變得越來越重要。

很遺憾的,台灣的記者為了求快、求轟動,卻往往忽略了這點,卻是一位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項使命。必須同意的是,有時在網路上會遇到很吸引人的題材,你非常非常想用;可是,你無法百分之百確定是否能用?因為你不曉得來是否可信,你不知道訊息是否完整,是否為重新上傳的舊聞。當你也有這種困擾,不妨來看看Markham Nolan是如何針對網路訊息進行查證吧!

這支youtube影片僅有十秒不到的時間,呈現的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閃電過後,一間房子像是突然炸烈般的情景。

如果你是新聞製作人,你一定會想播出這段,因為真的很精彩,畢竟,這個人的反應實看來很真實。

當然,Markham Nolan的心態也是如此,不過,他第一件事並不是拿著這支影片去找新聞主管邀功。他開始研究這段影片,當時,他唯一的線索是:YouTube上的使用者名稱,而且,這個帳號只曾經上傳過這支影片,使用者名稱為Rita Krill,不過,沒有人知道Rita是不是確有其人,或者只是個假名。

接著,他開始藉由免費的網路工具尋找,首先使用Spokeo來尋找Rita Krills這個人,搜尋整個美國後發現,在紐約、賓州、內華達州與佛州這四個地方都有人叫作Rita Krills(範圍先縮小了)。他接下去使用第二套免費工具,叫作Wolfram Alpha,來查詢這四個地方的氣象報導,看看是否和影片拍攝上傳時的天氣吻合,結果發現只有佛州,當天有發生大雷雨(範圍又再縮小了)。

接下來,Markham Nolan打開佛州的電話簿,搜尋所有名為Rita Krills的資料,結果找到了幾個地址,接下去他再用谷歌地圖(Google Maps),找出每個地址的所在地建築物,當中找到到了一間有泳池的房子,看起來和影片中的很像;他再回頭看影片,找尋可能的線索交叉比對,影片中有把遮陽傘、泳池中間有張白色的氣墊床,泳池的邊角是圓角,而且後院有兩棵樹;再回到谷歌地圖拉近一點,的確有張白色的氣墊床、有兩棵樹和一支傘。

最後,他才打電話給Rita Krills,也確認這支youtube影片正是她拍的。

或許,你會反問,跑新聞不就是要搶快,搶獨家嗎?如此費心的過濾訊息,不就錯失了新聞的黃金時間了。

Markham Nolan告訴我們,其實,他只需要坐在都柏林的辦公室,使用免費的網路工具,20分鐘就可以查到結果。「雖然網路上的訊息像洪流一樣泛濫,要過濾這些訊息越來越不容易,不過,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夠得到有用的資訊。」

這告訴我們,身處在資訊空前豐富的時代,雖然過瀘訊息變得更為困難,不過我們也擁有更多的工具,我們有免費的網路工具,可以幫我們進行調查工作,我們有更聰明的演算法,以及運算速度更快的電腦。

這支TED演講影片中,還有許多Markham Nolan如何運用免費網路工具辨別網路訊息真偽的例子,相當值得一看,尤其對於大量仰賴網路訊息的台灣新聞工作者而言更該用心。


如果你對網路世界真假難辨還有興趣,建議你還可以看看另一支TED演講影片,這是網路工作者Eli Pariser的驚人發現:

Eli Pariser先舉個例子,他要一些朋友用Google搜尋「埃及」這個關鍵字,並且寄給他搜尋結果的營幕快照,結果是,這兩頁竟然完全不一樣,他稱之:「這確實是難以置信。」其中一個朋友的Google搜尋結果第一頁裡,竟然完全沒有關於埃及的抗議訊息;另一位的搜尋結果就有很多。而當時,正是埃及發動革命之際。

Eli Pariser將這種現象稱為「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而這個過濾氣泡是你個人在網路上獨特存在的資料宇宙,他所過濾的,是基於你是誰和你的行爲。但問題來了,這個過濾氣泡的內容並非在你意志或意識下作出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你完全看不到什麼被刪除。

Eli Pariser提醒,如果我們對於傳統新聞工作者所扮演的「守門人」角色已經厭煩,因而促使網路成為另一種伸張正義的管道,但是,如Google基於「個人化」主張所形成的「過濾氣泡」現象,何嘗不是另一種新型態的守門人,只是從「人類守門人」變成「算法守門人」,造成我們得讓電腦運算法用它的方式來看世界,讓它來決定我們可看什麼,不可以看什麼。


其他衍申文章與演講:

媒體巨獸;你好大,我不怕。
Paul Lewis:Crowdsourcing the news
Clay Shirky:How social media can make history
Erik Hersman on reporting crisis via texting


撰稿:Charles

教育死谷的春天

$
0
0

有世界教育部長之稱、長期關注教育議題、亦曾多次登上TED舞台的Ken Robinson又回來了! 在此次演講中,他談到了自己最近在洛杉磯參加了一場名為「替代性教育課程」會議的過程,該會目的在幫助孩子重返教育行列,這些創新課程著重個人化教育、重視教師地位,且課程內容相當多元,聽起來棒透了!但Robinson最感興趣的一點是該課程的名稱─所謂的「替代性教育」,因為,若我們的教育本來就是這個模樣,我們何必還需要一個替代方案?


美國部分地區高中生的輟學率為60%,在某些原住民社區,輟學率更高達了80%,若我們能將數字減半,便能替美國未來十年的經濟貢獻將近一兆美元,從經濟角度來看無疑是場划算的交易,然而,輟學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還得考慮那些人在教室裡,心卻早已飛出校園的孩子,這些學生壓根不喜歡上學,在不在學校對他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錢不是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然而,經費不全然是教育改革裹足不前的原因,美國投資在教育上的經費高於世界上多數國家,班級人數也較少,甚至每年都有數百項嘗試改善教育僵局的方案(如於2002年通過的「有教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但幾些年過去了,情況還是有如一灘死水,Robinson表示,這些行動之所以會徒勞無功,是因為他們全都搞錯方向了!現行的教育模式和人類之所以有著如此非凡精彩人生的原則完全背道而馳、毫無交集,這才是造就「台上辛苦,台下痛苦」的最大元凶。


未來教育體制應思考的三大原則

一、 我們天生就不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若你有孩子(或你看過小孩),你就會了解到,沒有一個孩子是可以被取代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獨二的恩賜,你也不會認為這個世界會需要用任何手段來區別他們,但就舉 「有教無類法案」來說,它所提倡的教育模式並非基於多樣性,而是僵硬死板的統一性,它定義的範圍過於狹隘,過度追求學生在數理學科上的知識,當然,理工專業必然重要,但真正的教育應該給藝術、人文、體育等領域相同的地位。

在美國,約有10%的孩子被診斷出「注意力不足」(ADD)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雖然這種病症確實存在,但Robinson認為它如此盛行的情況簡直讓人難以置信,但話又說回來,若我們要求孩子們整天不須動腦地坐上數個小時,要杜絕這些症狀蔓延還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二、 人類與身俱來的神器─好奇心

只要你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他們就會主動開始學習,人類天生就會學習,而「好奇心」便是引領我們駛向成功的火車頭,Robinson認為「老師」在教育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為,「教書」的行為已超越了它字面上的意義,這份神聖的工作其實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創造力」,好的老師不該只是傳遞知識,他們即是良師、更是益友,他們會絞盡腦汁激勵、引導、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畢竟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能主動學習,沒有學習就沒有教育,若僅僅空談教育而忽略學習,一切便毫無意義。

Robinson也對現行教育提出了質問,他表示:「進行」一件事和「實踐」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若「老師在教室教書」但「學生沒有學到知識」,那老師就只是在「進行」教學程序,而非「實踐」教學的目的,現今的教育體制過度著重在考試而非教學,我們的教育要求孩子和老師們遵守一板一眼的規則,扼殺了想像力和好奇心,標準化測驗並非不重要,但測驗應該是要輔助、而非阻礙學習。


三、 人生便是創造性的表現!

我們創造自己的命運,人生經歷各不相同,也造就出多彩多姿的世界,這便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也是身為人類的價值所在,我們經由成長變化的過程,將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地淋漓盡致,而教育存在的主要目的就該是喚醒潛藏在每個人體內、與眾不同的力量。

芬蘭在教育上的成就眾所皆知,而芬蘭的教育革命之所以成功的秘訣,除該國教育涉及包括了人文、體育和藝術廣泛的領域外,芬蘭也沒有所謂的標準化考試,學校測驗的目的並不是要學生熬夜、早起或死坐在書桌前;芬蘭人不了解「輟學」 的問題,因為他們根本不會讓輟學的情況發生在校園中,若學生遭遇到困難,教職人員很快就會察覺到異狀,他們會全力以赴幫助學生度過難關。


突破教育困境的三個方法

一、 教育和學習個人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應該要重視好奇心、差異性和創造力才能吸引學生自主學習,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二、 賦予教師崇高的地位

我們必須慎選優秀、合適的人來執行「教育」這項神聖的任務,並給這些肩負重任的老師們必要的支持和鼓勵,提供他們發展其他專業的機會,投資在老師身上就等於是投資在國家上,這是任何一個成功國家都知道的原則。

三、 讓學校奪回自主權

多數的教育政策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問題是教育進行的場所是在學校,而非立法機關的會議室內,老師和學生是整個教育界的主角,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心聲,將原本至高無上的決策權交還到各級學校手上。


教育不是製造知識的工廠

許多現行的教育政策,都將教育預設為機器,好像只要調整輸入的參數就可以改善教育品質,但問題是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個機械化的系統,他是一個由擁有不同靈魂的人類所組成的,教育成敗的關鍵是人,有人想學、有人卻不想,每個輟學生之所以背離教育都有全然不同的原因,而教育的目的,就該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分享這份資源,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潛能。

死亡谷(Death Valley)是美國最酷熱乾燥的地方,沒有任何生物能生長在如此嚴苛的環境,而就在2004年冬季,死亡谷罕見地下了些雨,到了2005年的春天,奇蹟出現了!原本毫無生氣的死亡谷居然搖身一變,佈滿了繽紛的花朵,原來,死亡谷並沒有死亡,它的地下埋藏了充滿著無限可能的種子,對有機體來說,只要符合了適當條件,生命便會跟著誕生;因此,若我們也能夠打造出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教育環境,同樣身為有機體的人們便會挺身而出,帶來的效益也將超乎我們的想像!


撰稿:Paul

拒絕淘汰主義者 A&F!

$
0
0

2012年,Abercrombie & Fitch前往香港設立子公司Hollister,他們招集了多位猛男模特兒雲集店外,引起許多人亞州人爭相拍照,如果你也在場中,那你無疑是被Abercrombie & Fitch的行銷手法欺騙,除此之外,你更可能成為他們茶餘飯後恥笑的nobody!


抵制Abercrombie & Fitch!

Abercrombie & Fitch是一個極為擁護白種人的品牌,他們刻意雇用光鮮亮麗的銷售員,讓「外貌上相」的員工來當自身的活招牌,此品牌行銷手法雖造成正面效應,但事實上,背後卻隱藏很多惡意行銷策略,Abercrombie & Fitch的「外貌政策」(Look Policy)不只是吸引顧客,事實上更是把人群分種,他們無視平等、人權的存在意義,Abercrombie & Fitch傲慢的歧視亞洲人、鄉下人、自閉症患者,甚至是以自身品牌隱性攻擊他人,他們更強調自家的品牌設計並不會把尺碼做大,因為他們不想讓肥胖的人穿自家品牌的衣服。


淘汰主義者?我們就是!

Abercrombie & Fitch的執行長麥克•傑佛瑞斯(Mike Jeffries)更說:「每所學校內都會有兩種族群,一種是受歡迎的年輕人,另一種是不受歡迎的年輕人,我們當然選擇受歡迎的這一群,其他不符資格的人,就只好被淘汰,我們是淘汰主義者?我們就是。」

Abercrombie & Fitch更曾在全球網頁上寫著:「絕不將廢衣捐贈」,他們認為窮人是被社會淘汰的人,而這些人毫無權利穿著,Abercrombie & Fitch會將所有瑕疵衣服一把燒除。


死性不改

可別以為Abercrombie & Fitch的淘汰主義是在近期才建構而成,早在1997年來Abercrombie & Fitch接踵的捲入品牌經營、服飾設計、員工待遇不平等法律糾紛,2002年,Abercrombie & Fitch更推出一系列的歧視亞洲人的T-shirt:
“Wong Brothers Laundry Service — Two Wongs Can Make It White.”,他們在衣服上印上此標語,意指恥笑華人的教育水準不高,都移民於美國過洗衣店維持生活,即便這樣傲慢且惡意的行銷態度造成美國亞裔人士群集抗議而使衣服下架,Abercrombie & Fitch的惡習至今仍無回改之心,在人權高漲的時代,他們毫無企業良知。


當你知道的越多,你的選擇權就會變多

別讓你的美失去價值!Victoria’s secret 的模特兒Cameron Russell 曾在TED的舞台上:「形象有著強大力量;但同時,它也十分膚淺。」她以自身的經驗重擊現今社會對皮相的自我迷思,性感與美豔只是一種影像,那種美好的樣子只是一種包裝。

曾有調查以美國為例,全美國13歲的女孩中,有53%不喜歡他們的身體;到了17歲,這個比例則增加為 78%,這些數字的成長或許你認為只反應在美國上,與亞州人毫無關聯,但事實上許多引領潮流的流行品牌正是從歐美掀起主流,因此,若是在一個已經進步的社會,且俱有人權平等的環境中,仍餵養著總是攻擊社會群眾的價值、文化毫無道德良知的商品,那我們也毫無理由去支持這些所謂的「主流商品」,別讓你辛苦掙到的錢成為隱性支持攻擊人類族群意識的推手,當你知道的越多,你就有權利為自己、他人改變生命!

美國網友Gkarber誓要將該牌子打造成「全世界第一流浪漢品牌服飾」,他在收取Abercrombie & Fitch時更用「混蛋品牌」來稱呼,Abercrombie & Fitch已經有了新的品牌暱稱!

Gkarber用自身的力量改變社會、打破歧視,但他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製作短片在網上流傳,呼籲大家一起行動,如果你願意:

1. 大家回家打開自己的衣櫃,朋友和鄰居的衣櫃,把所有A&F的衣服都找出來;
2. 全部送到當地的遊民救濟所;
3. 然後在你的Facebook和Twitter上分享這個行動(Google+都可以,如果你有用),hashtag #Fitchthehomeless。


撰稿:Aler

教育不只知識而已

$
0
0

你認為「喜歡學生」是老師的義務之一嗎?
很多人認為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傳授知識」,老師在台上教書,學生在台下被動學習,「師生關係」就是這麼簡單!

而曾有人說過:「老師的職責不是喜歡學生。」的確,乍聽之下「喜歡學生」似乎不是身為師長的第一要務,但是教育家Rita Pierson提到了一點:

「孩子不會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試想看看,若是學生不喜歡你,不願意跟你學習,那麼你是否連「傳授知識」這個首要任務都無法達成了呢?


別小看了師生之間的「關係」

「教育改革」從古至今一直不斷地進行,同時它也是一個廣受關注的議題,在這些教改當中,有些得到了它應有的成效,但有些卻只淪為教條。這些年以來,我們嘗試著去了解學生們在學習旅程中半途而廢的原因,那些理由不外乎是貧窮、翹課、同儕間的負面影響…等等,但在這些眾所皆知的問題背後,大家都忘了將「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也納入考量,而這個存在於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很可能就是影響學習的主因之一。

那麼「人際關係」要如何衡量呢?Rita Pierson在演講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應該以更有「關係」的模式進行。

上述曾提到:「你無法傳授知識給不喜歡你的孩子。」雖然這用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了人際關係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但是,難不成一個老師要喜歡所有的學生嗎?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但是身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有義務要讓學習情況變得更好!


做個會道歉的老師

那到底該如何建立起與學生的良好關係呢?這個任務看似艱難,甚至有人認為這需要仰賴身為老師的本事,但Stephen Covey曾說:「試著投入幾件簡單的小事,像是先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要別人理解你!」又例如道歉,你有想過嗎?一個老師跟學生道歉!而這正發生在Rita Pierson身上。

Rita Pierson曾經教過一堂「比值」的課程,但是她的數學不是非常好,雖然她很努力的想讓學生理解,但是下課後當她翻開教學手冊時她才發現自己全都教錯了!讓我們想想某些台灣教育體制下的老師會怎麼做?又或是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Rita Pierson在隔天上回到課堂時和同學道歉,她說:「各位同學,我把整堂課教錯了,我很抱歉!」而大家給她的反應則是:「沒關係,Pierson老師,因為妳教得很認真投入,所以我們原諒你!」

孰能無過?就算是老師也一樣,當犯錯的時候不要因為拉不下臉而拒絕承認,因為學生們不是笨蛋,就像道歉一樣,用自己面對大眾的角度去面對學生,而這些生活中的小事便能成為讓師生關係更進一步的橋梁。


讓孩子擁有不自大的自信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有所不同,有人會念書,有人適合在其他領域發展,那麼若是你剛好帶到了一群程度非常差的學生,你會怎麼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讓們擁有這個年紀應有的知識水準呢?

自己程度不好學生當然知道,所以身為老師最困難的則是「同時提昇學生的學業和自信」!如果你身為他們的其中之一,你會希望從老師口中聽到哪一句話呢?

-「你們要好好讀書,謹言慎行,雖然現在還落在別人後面,但是總有一天會追趕上的!」

-「我是最棒的老師而你們是最棒的學生,所以你們被挑選到我的班上是因為學校把我們放在一起好成為每個人的典範!」

結果都是加一分,你喜歡從59變60還是99變100?雖然這兩句話的出發點都是希望能讓學生進步,但是誰不喜歡讚美呢?學生會因為讚美而有自信,進而讓自己相信我能做得更好!
Rita Pierson就曾用第二句話來告訴一班程度很糟的學生,並說:「我們要成為其他班級的榜樣,所以當我們穿越走廊時大家會注意我們,所以我們不行喧鬧,只顧昂首闊步!」


某些事情當你反覆說久了,它就會變成真的!

身為一個教育及知識傳授者,其實有義務去創造一個與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繫,雖然老師不可能喜歡每一個學生,而且某些最難纏的學生也絕對不會消失,但是Rita Pierson指出:教育和學習應該要帶來快樂!我們在其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並堅持要求他們盡全力做到最好!

「教育」難嗎?當然!但是我們不該放棄,因為不論你是不是老師,身為一個教育者,你天生就該改變世界


撰稿:Sandy

Viewing all 72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