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7、6、5、4、3、2、1……」「Happy New Year!」在大聲的倒數呼喊後,煙火爆炸聲四起,就這樣一年又過去了,2015年正式到來,新的一年總是會有新希望,這一年的你/妳,打算怎麼過呢?
這是不是很神奇呢?沒想到胡蘿蔔也可以變身成單簧管,發揮想像力,將兩樣毫不相關的事物連結在一起,也能碰撞出新的火花,Linsey把薩克斯風的吹嘴和胡蘿蔔兩樣東西兜在一起,搖身一變,全場震驚。
許多不可思議就是這樣發生的,或許可以跟隨著美國傑出的哲學家Morgan Spurlock的腳步,用30天嘗試新事物。
在生命中一定會有一直想做的事,可是一直沒有機會開始,那麼,三十天剛好是一段合適的時間,能夠在生活中養成一個新的好習慣,或者改掉一個壞習慣。
如果因為生活的一成不變而感覺到枯燥乏味,可以和Matt Cutts一樣,跟著哲學家Morgan Spurlock的腳步,花三十天的時間來試試新的事物。他在三十天的時間裡,每天拍一張照片,清楚的記錄下自己身在何處,比起以往匆匆流逝且被遺忘的月份相比,這段時間顯得更珍貴,更令人難忘。
這三十天改變了他很多,從只會窩在電腦桌前的人到會騎腳踏車去上班的人,甚至還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札羅山,隨著他開始做更多更難的三十天挑戰任務後,自信心不但增強了,也讓一個宅男轉變成為一位冒險家。
做一些微小但是持續性的改變,把這些事有始有終的完成,雖然不是什麼又大又瘋狂的挑戰,但一天寫1,667個字,一點一滴的累積下來,三十天後就能完成一部5萬字的小說。
不過,在決定好自己想要嘗試的新目標後,「噓-」別大肆宣傳,不然可能就不會實現了。
現在想像自己跟別人說要實現的目標,然後想像大家恭喜你、稱讚你,這種感覺非常好,覺得自己又離目標更近一步了, 好像已經變成自己的一部分了。可是,這都只是「想像」而已,正因為這個開心的感覺反而會降低實踐度。
正常情況是,達成目標後才有滿足感,但當告訴別人時,他們的讚賞和支持,會造成心理上一種已經實現的錯覺,而再感受到那種滿足感後,動力會因此減低,該做的事就怠惰了。
如果這是真的,那我們該怎麼做?忍住想宣告目標的誘惑,還是換種方法說,「如果我怠惰了,就揍我。」要家人朋友時時監督自己呢?
不,其實,只要「去做」就對了
一位來自馬拉威的大男孩William Kamkwamba,他在兩年前第一次離開他的家鄉,站在坦尚尼亞阿魯夏TED的講台上,簡要的介紹他自豪的發明,那時他將一個小故事藏在心底,今天再度站在TED講台上向大家分享。
在發現科學有多奧妙之前,他是一個來自盡是貧窮農民國家的普通農民,種著玉米,靠老天吃飯;2001年可怕的飢荒不只讓他的家庭有一餐沒一餐,也使被迫中輟,樂愛學習的他並沒有受此打擊,反而用盡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受教育。
英文不好的他,透過圖表和圖片來學習文字,其中有一本書提到了風車可以抽水和發電,William眼睛都亮了起來,因為這正是能夠對抗他們所遭遇的問題-饑荒,他決定自己做一座風車,跑去廢料場挖掘材料,儘管所有人都說他瘋了。
他依然去做,找到一個拖拉機風扇, 一個避震器,一些PCV管,並用一輛自行車的車架 和一台舊的自行車發電機, 開始製作機器。
「我嘗試了,而且我成功了。」
2015年已經開始了,正在為夢想而奮鬥的你/妳,發揮想像力,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目標,要相信自己並堅持信念,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放棄,「去做」就對了。
撰稿:洪辰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