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顆石頭進池塘,會引起陣陣漣漪。而這場演講「共鳴」就如同這顆石頭,將好的想法擴散,期望引起眾人的重視與討論,並在台灣產生正向的力量。這個時代需要的不是英雄,是群眾!
仁愛鄉親愛國小小提琴團:「音樂是一種不滅的語言!」
鮮明的服飾,專注的神情,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聲優美交織,繚繞在2014TEDxTaipei會場裡,親愛國小小提琴團的孩子們為年會第二天揭開序幕。
「音樂是一種不滅的語言!」親愛國小指導老師王子建與陳珮文,一個教製琴,一個教音樂,五年來堅持不懈的信念,用愛灌概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情,共築深具部落特色的新弦樂文化村。站上TEDxTaipei舞台,王子建驕傲地看著團員們,「資源應是這樣用的:不一定要給特定的對象,而是去幫助身旁你所看到的那個人;而這群孩子——就是我所看到的人。」
他也向大家展示親愛村部落手工製作的小提琴,琴聲雕刻獨特雅緻圖騰,音質純淨亮麗,這把綠色小提琴名為「沙漠玻瑰」,他認為「文化的紮根就像沙漠玫瑰,也許十年久旱,但一遇愛的灌溉,絕對會綻放最美的光采與力量!」
呂世浩:「現代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工匠為目標的教育。」
身為一個歷史教授,呂世浩老師一直在思考歷史學能夠為現代人帶來什麼。歷史不應該只是一門死記背誦的學科,讓社會大眾覺得索然無味。經過多年研究,他得到一個結論:古人和我們學歷史的方法不同。
現代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工匠為目標的教育,因此著重於知識技術的傳授,和古人不同,古人的歷史是拿來用的,當他們讀到歷史中的一個重要場景,他們會把書蓋上,想著如果是自己設身處地會怎麼做,不只拘泥於某特定事件,而是將時間軸拉長通盤考慮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如果換個方法,又會是什麼結果,透過這樣的思考,古代歷史與我們現在的人生產生緊密的連繫。
呂世浩老師為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用思辨的方式來學習歷史,他在網路上開設開放式課程提供學生學習,得到的迴響也十分熱烈。老師想要告訴大家,在現實人生遇到問題時,你知道自己決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碰到這個難題的人,我們可以看古人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藉古人的案例來啟發自己的智慧,進而成為知識的主人,開創屬於自己的人生。
Barry Kerzin:Mind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appearance.
Dr.Barry Kerzin 身兼僧侶、教師與醫生在演講中,與我們分享了四個主題:
1.快樂的來源: 「你上次發自內心的大笑是什麼時候?」Dr.Kerzin 問到。 在印度有一群人會在早上五點的時候,聚集在一起練習大笑;在兒童癌症病房,有醫生穿著小丑的裝扮看診; 在UCLA的醫學院甚至有一堂課教導「幽默感」。笑容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我們應該養成這個好習慣。
2.愛與同情: 愛是我們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當他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要仔細的聆聽,而不是去評斷他、給他意見。同時,當他人願意和我們分享心事的時候,這是一個天大的「祝福」。
3.慢下來冥想: 「慢下來五分鐘,你並不會失去你愛的人,但是你們將因為這五分鐘的沈澱而有更好的關係。」 Dr.Kerzin在現場和大家進行2分鐘的冥想,在這個快速的時代,如何慢下來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慢下來將使我們活在當下、享受當下,而不再重複著「後悔過去、擔心未來」。
4.真正的智慧: 最後,Dr.Kerzin分享他認為智慧就是「表相與事實的差距」。我們常常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就誤以為那是事實,然而真正的智慧能讓我們分辨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像是英國倫敦地鐵站的標示「Mind the gap」,我們必須將這句話時時刻刻地放在心中。
楊恩誠:「農藥的問題不是禁不禁,而是怎麼使用、怎麼管制。」
聯合國調查顯示,人類有1/3農作物仰賴蜜蜂授粉,在全球陸續出現大量蜜蜂消失危機之際,不僅生態平衡遭破壞,這些農作物也受到嚴重影響,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在探索原因,致命病原體、基因改造食品、農藥等各種推測群起,但始終無法得到充份證明。
楊恩誠與台大團隊的研究首度證實,農藥殺蟲劑益達胺,會使幼蜂喪失學習記憶能力,長成工蜂後無力回巢,,最後崩解蜂群生態,幾乎就是造成蜂群消失的元兇。
面對研究成果和國內現況,他認為,我們的首要任務並非急著禁農藥,而是需要投入更多對昆蟲的研究,唯有充份了解自然生態運作,才有根本解決問題的可能。
最後,他引用昆蟲系上名句「NO insects, NO life」並加以改造:「KNOW insects, KNOW life!」
陸育克:「故事是最有效最強的黏著劑。」
陸育克很喜歡說故事,當聽他故事的人因為他的故事而快樂時,他也從其中得到滿滿的幸福感。這些幸福感促使他想把更多這樣的快樂帶給各地的小朋友,有小朋友因為喜歡他的故事,而要他把更多的故事傳出去。他的故事沒有框框,不只侷限在學校或圖書館,更深入病房、部落、偏鄉,甚至任何一個角落。
說了這麼多故事後,他發現說故事不只是為了聽故事的人,更是為了說故事的人自己,我們心中都有一顆象徵童心的彈珠,說故事的人有時比聽故事的人更容易感動,說故事對陸育克來說是一種自省、是一種修練、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他立志做一個終身的故事人,用更多的故事把大家黏著在一起。
范宗沛:「如果一輩子都吃便當,對美食產生的共鳴就比較少;如果一輩子只聽流行樂,對音樂的共鳴也就比較少。」
范宗沛認為,「共鳴」的力度,取決於生命裡有無足夠產生共鳴的體驗與經歷。自小接觸各種音樂的他,從不侷限自己聽音樂的類型,長大後成為電影配樂師。
透過各式旋律與老師口頭演繹交織呈現,令人彷彿身歷一場奇幻樂音冒險,原來最平凡不過的生活想像,也能以音樂的力量,重建出無比創意與驚喜。「好聽的音樂,能幫你解決一半以上的廢話!」老師不忘傳授最好的約會祕笈。
最後,老師以現場大提琴演奏,用他最喜歡的語言,為TEDxTaipei觀眾送上一曲深情的《李香蘭》
撰稿:黃曼、方德、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