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當台北的天氣漸涼,就代表著TEDxTaipei將要回到熟悉的華山文創園區,再次為台灣創造聆聽、溝通與思考的華人故事平台。年會第一天,台下有來自台灣各地、上海、日本、韓國、香港的觀眾朋友,大家一起參與這場知識與娛樂的饗宴。第一個子題「韌性」由Jason和劉安婷一起共同主持,講者包括詹宏志、菅野武、劉軒、鍾瑩瑩與優席夫。
「我們必須先承認問題的存在,才會開始尋求答案。認識我們不曾列入考慮的選項,即便只能找到發散的答案,也是一種收獲。」- 詹宏志
三月太陽花學運之後,詹宏志先生開始思考台灣社會及年輕人將要何去何從?今日台灣的階層流動困難,年輕人機會流失,這是極其損傷之事;他認為社會財富不均所帶來的世代剝奪感,是太陽花學運真正的底層原因。台灣的問題不是單純來自領導階層的無良無能,而是年輕人與三、四、五年級的大人們之間的世代差異:從前白手起家、成就民主政治、 精緻文化與經濟富庶的奮鬥者,現在卻成為年輕世代的攔路者。
當財富增加超過薪資增加的速度,即造成世代的不公平;資本回報超出生產力提升,則造成財富世襲的狀況,這些是世界性的課題。目前台灣面臨輸出機會、輸入貧窮的情況,並無法與崛起的中國簽訂合作協議,因此,我們必須尋覓新的能力(rediscover),並喚回台灣人的韌性。
我們不要怕動盪,因為穩定性結構就是世襲。我們必須鼓勵創業與新產業發展、尋找破壞性創新,迫使舊勢力尋找新能力。詹宏志指出,創造有利年輕人的創業環境,是成熟企業的責任,而我們不應依靠單一來源,互助型創業則是群眾募資的新詮釋。
韌性是既不輕易被折斷也是彈性,詹宏志盼台灣社會能先承認問題的存在,尋求過去不曾考慮過的選項,再將發散的答案,努力形塑成收斂的解決方案。
「當我們被限制在艱困的環境當中,我們要怎麼從過去的無助感走出來?」-菅野武
菅野武醫生來自於日本東北,一個只有一萬八千人居住的漁業觀光小鎮,距離海岸線只有四百米,每天早上都可以看見太平洋美麗的日出。
在311第一波地震停止時,菅野武醫生的醫院雖然無人傷亡,但海嘯湧入小鎮的速度更快於將病患疏散至高樓層的速度,許多在五樓以下、行動不便的病患都來不及逃離而被海嘯吞噬。而當晚,海嘯來來回回,沒有氧氣、電力、水與食物的供給,所有人都陷入了絕望與恐懼的情緒。在直升機前來救援的隔天,仍然非常不幸的有七人逝世。第三天,菅野武帶著生還者的罪惡與愧疚感、悲傷與痛苦,搭上最後一般直升機離開志津川醫院。但在災難發生後九天,菅野武又回到了災難現場,建立醫療救急基地,提供倖存難民醫療救助。
菅野武認為,災難後的重建並不是單純恢復鎮容,而是應該將自己從災難中學到的經驗、度過困境時找到的解決方法,傳承下去,使所有人堅信,光明一定會回來,人類是可以改變生存的處境。
「在面對問題時,要不斷告訴自己:我能找到辦法,我一定會找到辦法。」-劉軒
劉軒父親的文集,從被各出版社拒絕到後來的大受歡迎,這是命運還是運氣?劉軒的父親說:鍥而不捨(persistence)就是幸運。而劉軒提出了進一步的問題:什麼因素會使人更幸運?
劉軒向大家介紹了「幸運指數調查計劃」,找出跟幸運感高相關的因子:樂觀程度、轉念能力、生活滿意度、自我效能感。亞洲各國的自我效能感都不大一樣,而如何提升自我效能感?方式有:克服挑戰、達到目標,看別人做、從中學習,加油打氣、信心喊話。當我們面對一個新挑戰時,劉軒的sop是:蒐集背景事實,找出關鍵因素,然後重新組織。但有了方法,俱備了能力,你是否有信心能掌控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當別人說你不可能時,你是否能夠有自信地說「我會找到辦法」?
用二十世紀知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是否能夠克服恐懼,在於你是否能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有能力卻缺乏信心,自我實現的齒輪將無法轉動。劉軒希望大家在面對問題時,要不斷告訴自己:我能找到辦法,我一定會找到辦法。
「用幽默的態度面對人生,享受挫折帶來的樂趣。」-鍾瑩瑩
鍾瑩瑩在正值青春年華的二十六歲,突然遭逢父親破產,不得不回到鄉下,接下雙親的鯉魚養殖場,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毅力和韌性,將屬於台灣獨一無二的美麗錦鯉帶入國際。
贏得國際錦鯉大賽冠軍、獲得歐洲媒體關注,她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成就?而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一天只有24小時,8小時睡覺,8小時工作,而剩下的8小時,你就要拿來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對於鍾瑩瑩來說,她的8小時就是要培養出屬於台灣的美麗錦鯉!
但看似風光的背後,她也曾遭遇展覽前一天,整箱錦鯉被貨運司機偷走的窘境,但她說:「人生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面對挫折時,你可以選擇哭泣,或是選擇勇敢起身面對挑戰,享受挫折,相信自己擁有面對挫折的韌性,並將如此的生命經驗不斷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看見生命的熱情。
「希望台灣人可以先認識自己的土地,生命的韌性來自於堅持,千萬不要放棄敲門找機會的精神。」-優席夫
優席夫是來自花蓮瑞穗的阿美族藝術家,現居英國愛丁堡。兩年前優席夫曾擔任TEDxTaipei年會講者,今年再度受邀。2012年,他在嚴長壽先生的鼓勵之下,與林懷民、朱宗慶一起到台東舉辦兒童藝術營,令他感到驚豔的是,只要輕輕一點,部落的孩子的藝術天分就顯露無遺。優席夫笑稱自己是野生的畫家,並沒有接受專業訓練,他希望培養更多原住民藝術家。
他也參與了公共電視的紀錄片拍攝,到長濱國中為部落小孩上美術課,鼓勵小孩把想像畫出來,他更帶領小孩舉辦部落中的第一次展覽。優席夫透過原住民藝術讓世界看見台灣,其畫作不但在桃園國際機場展出,更與時尚品牌合作,將台灣原住民的色彩圖騰融入服裝設計,將台灣之美推向杜拜國際時尚博覽會,今年也協助台灣原民表演團體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展出。
撰稿:Sophina Chou、Shu Hsuan、Fish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