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昆蟲系教授楊恩誠解開多年來全球蜜蜂大量消失的謎團,身為今年講者的他,今天來到TEDxTaipei辦公室彩排,並對於近日頻繁的食安事件提出一些看法。
台灣經常有農藥殘留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國內外對於農產品安全,隨著WTO與全球化的盛行而更加被重視,因為只要農產品被檢驗出有超量的農藥殘毒,或有流行疫病,就會立即遭到全球之抵制與退運。但究竟農藥殘留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台灣,農民需要農藥必須向農藥商購買,但農藥商人通常不俱有專業用藥知識,再加上利益導向,也造成所謂「農藥商隨便賣、農民隨便用」的情況。楊教授說,這種沒有經過專業醫師診斷、藥師配藥的方式,很像是他小的時候,生病時就可以在藥店買到抗生素的情況。
農產品的源頭出現這樣的問題,便導致吃進我們嘴巴的食物有著嚴重的農藥殘留問題。我們經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農作物的農藥殘留超標,然而事實上,許多農作物不只有被報導的那一兩種的農藥超標,而是十幾種。
「這個問題便顯示出台灣在農藥管制上的問題,政府只管制哪些農藥可以進口來台灣,卻沒有約束農藥的處方。」
農藥的濫用該如何解決?植物醫學制度
楊恩誠教授認為應朝向處方農業(prescriptive agriculture)的概念,讓農業生產更專業化,未來的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是經過植物醫師專業的診斷、處方,以避免亂投藥的情形。同時,農民也應該接受更好的農藥知識,才能避免過度用藥。為促進安全農業之生產,植物醫師將透過他們的專業,用合理的方式解決農藥濫用的問題,並藉由跨領域的科系整合,以滿足農民及農企業即時診斷與處方之需求。
農藥的問題不是禁不禁,而是怎麼用
農藥產生的問題那麼多,那是不是應推行農藥禁用呢?楊教授表示,有許多農藥是必須的,像是害蟲便需要農藥來抑制;然而當我們用農藥抑制壞蟲的時候,同時也傷害了所謂的益蟲。因此,農藥的討論並不應該就「禁不禁」來切入,而應該就「怎麼管制」、「怎麼用」來討論。
怎麼適當地使用農藥以避免益蟲的消失?
怎麼管制用量來防止農藥對人體的傷害?
怎麼做才能重拾民眾對於食的信心?
2014TEDxTaipei年會〈大哉問 What Matters Now〉邀您一同來重視這些問題。
2014TEDxTaipei年會官網:http://2014.tedxtaipei.com/
線上購票:http://www.accupass.com/go/tedxtaipei2014
撰稿:黃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