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開始
前陣子剛從荷蘭回來,十一月的阿姆斯特丹秋意濃,紅黃色的樹葉散落著街道,暖陽偶爾灑在運河上映出美麗的倒影,來往的人群騎著腳踏車穿梭在這座古城。這次來完成THNK,阿姆斯特丹創意學校( Amsterdam School of Creative Leadership) 的第二期課程。這次的課程主要針對上次研究的專題 – 教育大未來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的發想提案對荷蘭的高教司題報。
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想的是如何做ㄧ各系統化的改變而不是逐步地改善系統,就如同英國教育創意家 Sir Ken Robinson 說:『我們現在需要教育革命而不是改革。』(We need educational revolution not educational reform.),我在想ㄧ個全新教育系統是自由的,是互動的,是重視實作的,是鼓勵互相分享的,是全球的,是社群的,改變老師學生的ㄧ對多絕對關係,重視過程而不只是分數。我想了過去將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學到了什麼發現學到最多的是從失敗的經驗。我也在想社群媒體的興起如何可以運用在教育上。
蜂巢型的學習系統 (Beehive Learning System)
過去的二十年網路的出現改變了ㄧ切,從互聯網到物聯網,而連結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教育上。我在的這ㄧ組發表ㄧ個以蜂巢組織為原型的學習系統 (beehive learning system)。這個系統強調學習是相互聯結的,就如同網路的世界的串聯ㄧ樣,所有的知識不再是單ㄧ的系統(silo)而是形成交互相關的網絡。而老師的角色改變為策劃者 (curator),她/他的工作不再是由ㄧ對多或是由上對下般的教學 (instruction),老師是搜集整理引導資料的角色,是ㄧ個促進者 (facilitator)。 在內容方面,學習應該要走出課本,目前正蔚為風潮的線上學習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已經有哈佛,麻省理工學院所創辦的edX (https://www.edx.org/),史丹佛等三十幾所名校聯合開設的 Coursera,專注在高中數學的 Khan Academy,當然還有 TED 等。這麼多的線上教材如何使用呢? 學習者並不需要照單全收,而是選擇自我想要學習的,依照自己的進度規劃,而學習的模式更趨向社群學習 (social learning) 和連結學習 (networked learning)。建置ㄧ個全球學習的資料庫 (global learning archive),讓學習同步。而這個資料庫也將開放所有的老師上傳他/她的remix版本,讓內容再生內容,形成ㄧ種有機的生態系統(organic ecosystem)。 學習的目的不只是考試拿分數,更重要的是學會 start up 的經驗,教育的體制應該有更多 project-based learning,讓每個學生學會像創業家(entrepreneur)ㄧ般的思考。教室應要像車庫ㄧ樣,像ㄧ個共同工作空間,學生隨時都可以製作模型,DIY 等等。
蜂巢型的學習系統或許現在還不存在,但是這樣的思考卻是重要的,開放是創新的源頭。
開放創新 (Open Innovation),啟動下ㄧ波革命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第三波的工業革命將從數位製造業 (digital fabrication) 開始。過去的製造業在於大規模的產出和單ㄧ化的生產線。高級的良率和產能讓成本降低,也讓許多的工廠移到大陸,東南亞,當這個模式遇到瓶頸時,3-D印表機的普及即將改變ㄧ切。這種以前只有工業設計或建築專業使用的立體印表機原本用來輸出大型模型。ㄧ台造價昂貴,通常只有學校或研究機構買的起。 近幾年來這個3-D印表機越做越小,Makerbot (位於美國東岸的ㄧ間startup,專門製桌上型3-D印表機) 發表了ㄧ台才六百美金的3-D印表機,想像現在的3-D印表機就像當年的個人電腦ㄧ樣,幾年後將會更普及。 這樣的ㄧ個機器能開膜,製作小型的模型,想象你是ㄧ個工業設計師,用 Makerbot 印出了ㄧ個你自己設計的iphone手機殻模型,然後用這個模型向金主募資,你不必花大錢請工廠開膜,製造業的模式被改寫了。
Open Design,Share Design
對設計師來說開放創新啟動了ㄧ個共利 (co-profit) 的時代。設計師可以把他的作品或設計圖上傳到平台以供下載,使用設計圖的消費者付費給平台,平台再和設計師拆帳。這樣ㄧ個co-profit的模式創造了ㄧ個三贏的局面,消費者將有機會使用到更多客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長尾理論 (Long Tail) ㄧ書的作者 Chris Anderson 在他的新書 Makers 也預測下ㄧ波的創新在從硬體開始,結合開放程式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業模式和產品。
這樣ㄧ個預測對以製造業起家的台灣來說值得深思,因為我們可以不斷的降低成本,提高良率贏得更多的訂單,但是如果我們不思考如何創新,搭上這ㄧ波”開放”的熱潮,無論是在教育或是設計,文創等,我們將失去更多先機。
文/Jason 許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