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颶風襲擊大西洋各地,媒體報導舉目皆是美東都會區的嚴重災情:水災、停電、交通中斷、紐約證交所宣佈停市等。而在媒體較少報導的巴哈馬、古巴、亞買加、海地、多明尼哥等地,災情更為嚴重;還未自兩年前地震復原的海地,現在更面臨糧食不足、霍亂肆虐的危機,急需世界的幫忙。
TEDxTaipei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七則影片,就將帶大家重新審視極端氣候來臨前的因應措施、遭到災害襲擊後的重建過程。除了審視因應極端氣候的方式,我們也將介紹暴風雨不為人知的秘密,並帶領大家欣賞來自這些極端氣候的藝術作品!
1. Vicki Arroyo:為氣候變遷作好準備(2012)
在上周為大家介紹的十場呼籲大眾重視環保的演講中,我們已向大家介紹過 Vicki Arroyo 於 TEDGlobal 2012 的這場演講;而再次提及它,便是希望更多人認識面對極端氣候的新方式。
在受到水災、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災害摧殘後,許多紐奧良居民利用重建的機會,將橋樑及住宅設計的更高,並結合更多高效能的科技產品;伊索比亞則開始建造山坡露台,幫助保存70%人口賴以為生的雨水;舊金山市則花了四千萬美金修改了下水道及排水系統;英國的泰唔士水閘則保護倫敦免於暴風潮的迫害。
除了基礎建設的改善,我們更該思考人的因素,例如撤離計劃、相關法規等。美國國會通過寵物撤離及運輸標準法,讓更多人在撤離時能夠攜帶寵物搭乘大眾運輸;伊索比亞提供了農業風災險、給予農夫負擔得起的貸款讓農夫自信的耕種;芝加哥市政府則大舉推廣綠化屋頂、分擔住戶及建商的成本,成功地緩和熱島效應影響、節約電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並降低雨水流失。
人們面臨自然災害襲擊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而如何以積極正向的態度審視現有的基礎建設、法規,並在建構未來時將氣候變遷的因子納入設計考量,是需要各行各業一起思索的重要議題!
2. Nathalie Miebach:源自風暴的藝術(2011)
大自然變幻莫測,我們生活在其中、欣賞她毫無修飾的喜怒哀樂;但當科學家用數據記錄下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夠更精確地掌控她的變化之後,這些數據往往就塵封進一般民眾無法理解的象牙塔內了。為了讓大家都看得懂氣象資料,藝術家 Nathalie Miebach 將資料轉換成雕像和音樂!
仿佛是跨領域的翻譯工作,Nathalie Miebach 將天氣數據轉換為雕塑和音符,而她的雕塑和音樂又是能雙向演繹的:雕像上的每一顆珠子都代表一種天氣元素,也能代表一個音符!而這超乎想像的作品用的卻是我們隨手可得的簡單工具製成:她用五金店便能買到的工具搜集環境中的資訊、比較網路上可查詢到的天象資料、編織在富有彈性的蘆葦梗上。
對於她的創作,她說道:「我熱愛我的工作,因為這些作品挑戰了人們對藝術及科學的既定假設;這件作品會根據它放置的位置而有不同的解讀。將它放在藝術博物館,它便是雕塑;放在自然博物館,它是立體視覺化後的數據;將它放在演奏廳,它突然又成了一篇樂章!」
Nathalie Miebach 在這場四分半鐘的演講中僅播放一小段樂曲以及少部分製作颶風雕塑的過程,若各位讀者想欣賞更多她的作品,可到她的網站參觀!若我們的社會中,每個領域的人們都能夠突破科學複雜性、打破思考藩籬,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3. Robert Krulwich:颶風有多重?
在這則三分鐘的小動畫中,Radiolab 的主持人 Robert Krulwich 解釋到:天空中輕飄飄的雲比我們想像中要重多了,約等於 2/3 隻藍鯨重!而讓它漂浮在空中的原因僅是上升的熱空氣。如果這讓你感到驚訝,那麼,颶風的重量可是更難以想像!它攜帶了1080億磅的水,而這些水的重量換算起來,竟等於 360,000 條藍鯨的重量,比世界上真正存在的藍鯨數量還要多!
4. Caitria 和 Morgan O’Neill:如何在災難中站出來(2012)
2011 年,龍捲風襲捲 O’Neill 姊妹的家園,而她們在災後數天逐漸瞭解到人們對於重建的工作十分疏於準備。她們生動的重現了災難發生後的混亂場景:人群安危、捐助的物資、需要物資的地區和運送問題、志工可協助的時間、發佈消息的權限···「不,在無線網路發達的社區,利用科技來增進復原速度應該是更好的辦法!」於是,她們開始建立系統規劃志工及捐款,並發現了社區重建的三個主要問題為:工具、時間、和數據。
首先,大型救助組織在給予大量的資源後便會離開,而當地居民便使用excel、facebook等工具處理物資的流通,但這些工具確沒辦法幫助區別這些資源中的重要順序。第二,由於所有災難發生後的七天是網路搜尋量50%的關鍵時刻,如何在這七天內透過媒體力量,清算整個社區的主要損失,並收集到夠多往後重建所需的資源?第三,則是數據記錄:由於美國政府會針對聯邦認證的災難支付85%的損失,若所有的開銷,甚至志工的人力資源都能妥善紀錄,將會對重建工作非常有助益。
她們為這三個問題想出了解決方案:「重建工具軟體」,並將各種想法記錄在她們的網站 Recovers.org 。對於災害的重建,她們說道:「不管一個救援組織多麼好,他們最終還是得回家,但如果你把工具交給當地人、告訴他們使用方法,他們就成了專家」。而自然災害不少的台灣,能否從她們的經驗中學到什麼呢?
(在另一篇 TED Blog文章 “ Hit by a natural disaster? The first 6 things to do for your community’s relief effort ” 中,Caitria 和 Morgan 姊妹也分享了災後重建的首要六項任務,我們將於日後提供中文翻譯。)
5. George Kourounis:我們憤怒的星球(2011)
記得電影《龍捲風(Twister)》中不顧生命危險接近龍捲風、只為了近距離欣賞大自然的威力並取得科學數據的攝影師和科學家們嗎?George Kourounis 就是這樣的追風族!擔任電視節目 Angry Planet 主持人的 George Kourounis 有個人生目標:親身經歷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拍攝它們、並與世人分享!
「我試著在這地球上最毀滅性的事件裡找尋藝術。」,George Kourounis 說到。但與多數藝術家看待大自然與藝術的方式不同,他認為「自然」本身並不會創造藝術,而僅是各種自然趨力的交互變化;「藝術性」是人類感知後再賦予自然的,就如同災難一樣取決於由人類:若這些自然現象發生在無人跡處,它也只是「現象」而非「災難」。
George Kourounis 不諱言的談到這些自然現象對人類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他如何肯定他的工作價值:當他捕捉到大自然最致命的一面,不僅能讓更多人重新與自然連結、體認到身為自然一份子的原始連結,更可能可以警告世人、提前作好準備。他與我們分享了他面對颶風、火山、冰山、沙漠的時刻,而身歷其境、完整的感受氣味、溫度、濕度、視覺的經驗讓他深信:當更多人看見自然最極端的樣貌、認識最壞的情況,也許我們能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這個星球!
6. Jeremiah Warren:颶風如何命名
Sandy 颶風、Katrina 颶風、Andrew 颶風… 這些風暴的名字是哪來的呢?在這則短短的影片中, Jeremiah Warren 解釋了颶風命名的邏輯: 首先,被命名的是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而不是颶風(hurricane)!而歷史上的命名規則也修改過:原本使用經緯度命名,但這個方式太過混淆而且難記。1953 年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開始使用女性的名字命名,直到1979年才開始使用男性名字。我們總共列了六個姓名清單,每年使用一個名單:一年中的第一個風暴會選擇 A 開頭的名字,第二個則是選 B 開頭的名字;而產生嚴重災情的熱帶風暴的名字將不再使用!
7. Rachel Kyte:從災後重建到災害預防(2012)
世界銀行永續發展副總監 Rachel Kyte 在日本 TEDxSendai 的演講中告訴我們許多驚人的數據:世界發生自然災害的次數是過去的兩倍,而過去三十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已達三倍以上、中低收入國家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及死亡人數幾乎可比擬一個國家的大小。面對與日俱增的自然災害,貧窮的社群是第一線受害者、承受著比以往更嚴峻的考驗,而全球氣候變遷將使糧食、水源、能源危機等困境更加棘手;更嚴重的是,未來人口將持續增加,且增加的人口有90%都在南亞和非洲等開發中國家。
Rachel Kyte 以她對農業、環境、能源、基礎建設、城市設計、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專業經驗告訴我們,要改善這一切的關鍵有兩點:(1) 改變增長途徑(growth path),運用更全面且環保的方式 (2) 讓災難風險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成為建設的一部份,在災難發生前就做好準備。Rachel Kyte 提到,日本就是災難風險管理做得很好的國家。建築物不僅在建設時考慮到災難的因素,法律規範、教育系統、和公眾討論也時常涵蓋災害風險管理。比起其他國家在災害發生時才大肆報導,日本公眾討論的不僅是「災難」而是「災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 not disaster, is part of the public discourse in japan.”)。
另外,我們必須改變「災後重建」的思考模式,轉而重視「災害預防」(”We need to move from a culture of response to a culture of prevention, a culture of resilience.”),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創造經濟效應。Rachel Kyte 說,目前人們僅花用捐助款項的 3.6% 於災害預防和準備,96%用於災後重建;但若我們在重建的過程中沒有轉換思維、預防未來的災害,每一筆我們所花用的錢都可能被再次摧毀。
Rachel Kyte 分別舉了三個例子,告訴我們投資災害預防的成功案例。第一個案例屬於公共領域:世界銀行在聖露西亞最常發生山崩的地區投資建設了山坡排水設備,而當暴風再次來襲時,建設好排水設備的五個聚落無人傷亡、損失極小,但其他地區卻如以往一樣,飽受山崩摧殘。第二個案例則屬於私人企業投資:西班牙卡塔赫納市的港口進出口商,因感受到氣候變化對其經濟效益的負面影響,主動投資港口的修復及更新,進行挖泥、增高周邊道路高度等建設,創造企業及居民雙贏的效果。第三,則是社群互助的力量:社群連結較緊密的社區往往在災害中應變得最好、也重建的較快,因為家人、鄰居、朋友,就是社區最強大精密的網絡!而日本社會在面對 311複合型災難時,就清楚的讓世界看到社群的力量。
如同所有因應環境議的辦法一樣,這些改變都並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改變思維、由下而上推動社會改革!
台灣每逢大雨便有水患,颱風來襲時更常發生橋斷、山崩等災難。每一次政府的應變措施總是來得太慢,而及時的人力與物資運送也時常成為難題。我們是否該更用心的建設「預防」措施,不僅改善基礎建設、在設計時就把天災納入考量,也該重視人文社會層面,例如撤離系統、災害中的抉擇、建築法規、社區災後重建運作系統等等?
如同 Vicki Arroyo 在第一則演講中說到的,氣候變遷這議題太過重要,重要到不能只靠專家來解決問題;況且,我們正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而在這個二氧化碳濃度遠遠高出地球數百萬年歷史、氣候變幻莫測、極端氣象頻頻發生的世界裡,專家根本不存在!唯有當每個人都參與這場攸關人類生存的考驗、加入討論、提出更多創意解決辦法並身體力行時,我們的世界才有改變的可能!
來源 > 編譯自文章: Thinking about extreme weather:7 talks for the storm | 撰稿:劉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