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記得網路時代剛蓬勃發展的時候,當時還是有線網路,速度慢得讓人沒有耐性,社群與社交媒體也還未興起。直到21世紀的來臨,網路改變的不只是時代的文化,連人的習慣都重新被建構且重組,科技的轉換速度過快,人們忙著學習新的習慣與新的知識,而朋友、情人早就被晾在一旁,聽與說不再是人與人的溝通方式,Line、Facebook才是!
這真的是件很弔詭的事!每天使用Facebook就像與幾百位朋友連結,一瞬間與好多個朋友聯繫,看似完全不浪費時間的行為,卻潛藏很多人際危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真的能單靠科技聯繫與維持嗎?
抬頭看世界
近期的這支Youtube影片《LOOK UP》引起廣大迴響,片中的男主角說他有422個朋友,但他卻感到很孤單。因為這些朋友只是認識他卻不了解他!
人與人的交流情感,因科技的進步而轉變,分享的方式變成Facebook的動態發文,人們透過自拍把最美好且幽默的照片上傳,好像就只是為了多得一些讚;聊天的方式不再是約會時的四目交接,而是眼睛盯著手機螢幕的人名回覆短訊,這些小巧的智慧型裝置,就這樣默默地控制眾人的行為,如此快速的與眾多人連結或接受這些讚數後所得到的心理滿足,真的有讓人際關係更緊密嗎?
事情的確如此,朋友聚會、情人約會的方式被改變,見面儼然變成麻煩的事情,即便是聚會,許多人也不忘隨時查看手機,與朋友分享、情人戀愛的方式轉變成「一起寂寞」的生活型態,如果智慧型手機真的能取代人際,那是不是以後出門旅遊都可以一個人呢?畢竟社群無國界阿!
別讓科技控制你
對於現代科技所養成的習慣,TED講者Sherry Turkle認為科技正引領著我們,逐漸使人群分化,而虛擬世界影響了人的自我認同感,或許有人會納悶使用這些高科技產品聯繫有什麼不好,Sherry Turkle:「面對面交談是真實進行的,你無法控制要說些什麽。所以重點就在這裡,簡訊、電子郵件、po文這些功能讓我們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呈現自己,我們能編輯也就代表我們能刪除;我們能修改我們的臉、聲音、肌膚。」真實的情緒被人們藏住,情緒的交流容易退溫,試想,如果我愛你、我想念你都變成文字,在接收訊息的同時,那股暖流是否會被減退?
科技在人性最弱的點上展現致命的吸引力,或許是人們因為害怕自己不夠被喜歡、生活不夠豐富而讓對話變成文字,動態生活變成照片,我們向科技求助期許能多創造一些美好的樣子,但心裡那份孤單並沒有解決,過度地沉溺科技產品反而讓我們更隱藏自己。
Sherry Turkle:「我們感到孤獨,但又害怕親密,我們設計了不需要有友誼卻能給我們有伴的錯覺的科技。」
面對這樣的孤單,或許可以從幾個方式調整:
第一,當然是減少用智慧型產品。 多用雙眼與他人交流,畢竟與朋友吃飯,重要的不是手機的訊息傳送,而是飯桌上的歡樂氣氛。
第二,乘坐交通工具時可以觀察他人的行為。 讓自己開始學習留意身邊的事物,而不要一頭栽進手機。
第三,把獨處想成一件好事,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找一些方式來應證時間的寶貴是必須花在與自己或他人相處的情況。Sherry Turkle:最重要的是我們真該好好傾聼大大小小甚至於無聊的事,因爲只有當我們結結巴巴、猶豫或無言的時候,我們才是在跟對方顯示我們的真本性!
當然,科技的進步絕非壞事,要注意的只是我們的使用行為,畢竟科技始於人性,如果讓人被科技操控,那就不是創造科技的本意了!現在我們都該多關注各式各樣的新聞與各種芝麻大小事,運用科技將我們帶回真實的生活。
撰稿:Ying Pu 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