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的父母好像在親子教養上老遇到麻煩?
環視書店裡的親子教養區,架上擺的盡是「如何教出有環保觀念的孩子」、「培養孩子的科學腦」或是「給孩子不含麩質的飲食」這類書籍。對Jennifer Senior來說,這些書根本沒什麼用處。她說:「在我眼裡,這些五花八門的書,根本就是刻滿人類惶恐的碩大紀念碑。」聽起來似乎太偏激,不過確實有研究顯示,為人父母的人比不是父母的人壓力更大,且婚姻滿意度也相對較低。Senior引用心理學家Matthew Killingsworth的話,作為當今親子教養的註解:「跟朋友相處比跟伴侶好;跟伴侶相處比跟親戚好;跟親戚相處又比跟點頭之交好;跟點頭之交相處又比跟父母好;跟父母相處又比跟小孩相處好。小孩跟陌生人沒兩樣。」此番話引來全場笑聲。
Senior相信現在的親子教養有其特別之處。當今的世界變化得太快,沒有事情可以按照既定劇本進行。過去,小孩就像資產,父母提供小孩的食宿,孩子則外出工作,拿錢回家給父母。Senior表示:「過去這種約定成俗的形態可能不合乎道德,但的確是種互惠模式。」如今,我們禁止童工,並小孩送到學校受教育。用比較憤世嫉俗的話來講,小孩變成「在經濟上沒有價值,情感上卻是無價之寶」。
Senior認為,如果我們知道要替孩子做哪些準備,事情會容易許多。在Senior年紀還小時,許多人都認為一定要學日文,將來才會成功,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現在則很多人覺得一定要會中文,不過Senior表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所以就把所有我們想得到、未來可能的趨勢通通塞給孩子,希望至少有個技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父母送小孩去學下棋,訓練分析能力;讓他們參加體育校隊,學習合作能力;不然就是培養他們成為金融專家、有環保觀念、有科學邏輯,或是不讓他們接觸麩質食物以維持健康。Senior說:「我小的時候不是很環保,也吃含麩質的食物,我吃了很多焗烤通心粉跟牛肉,但我現在依然好好的。」可是現在的父母覺得,用在他們身上沒問題的辦法,對孩子而言不夠好。Senior說:「要是我們沒有用盡各種辦法,好像我們就沒有努力一樣。」
讓親子教養問題有更多麻煩的原因,還有夫妻角色的變化。女人在家的時間變少了,可是男人還是只專注在工作上。Senior表示,現代女性還是比男性花費兩倍以上的時間在養育孩子。如果你覺得傳統的家庭在親子教養上已經遭逢困境,那麼一些新型態的家庭,如同性婚姻家庭或單親家庭,必定有更多挑戰。
Senior說,大多數的父母覺得,身為孩子的監護人是種尊嚴。雖然說「希望孩子快樂就好」可說是普世價值,但Senior認為,這其實是個很難捉摸的目標。快樂不是種技能,也不是個課程。她說:「快樂跟自信可以是其他事情所帶來的附加價值,但不該被視為一種目標。」她認為父母要做的,是教養出品行端正的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跟愛,就能夠快樂。既然教養孩子沒有腳本可參照,Senior說,那麼就以亙古不變的法則:寬容、道德跟愛,來呵護孩子。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4/03/21/the-crisis-of-modern-parenting-jennifer-senior-at-ted2014/
撰稿:Raq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