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讀者都欣賞過Ken Robinson在2006年前曾發表的演講「學校教育扼殺創意 」及這場演講的續集「教育該有自己的革命 」,今天首先要介紹的,就是 Ken Robinson 與 RSA Animate 合作的動畫影片「改變教育典範 (Changing Education Paradigms)」。
順著不斷流動的插畫筆跡,Ken Robinson 再一次向大家分析了現有教育體制的盲點,以及我們是如何像製造罐頭一樣,依照智力將孩子區分出所謂的優劣,逼迫所有人學習可能並不是他天賦及熱情的知識。他再一次地告訴我們,要創新教育就必須拋棄舊思維,重塑我們對智力及才能的看法,並避免從眾。
台灣學歷貶值的狀況已經越來越嚴重,無法突破升學迷思所帶來的後果也逐漸反映在社會和經濟結構各層面,但是,我們的社會卻仍忽略技職體系和人文/藝術/體能領域的價值,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也缺少讓個體探尋自身天賦的空間。
這樣的社會風氣和僵化的教育模式下,一股自主學習的風潮因應而起;TEDxTaipei不久前就向大家介紹過許多自學的資源 ,也在九月底結束的年會辦了教育2.0 的單元,邀請到數位講者分享他們的看法;也在明日之星的單元中看到許多年輕人以實際行動改變這樣的價值觀。然而,我們所思考的是:除了鼓勵自主學習之外,我們要如何改善學校教育?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學校教育的價值和教師的角色又有什麼轉變?
在「為什麼要上學?」這篇訪談文章中,作家 Will Richardson 簡短的介紹他在TED電子書 Why School? How Education Must Change When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Are Everywhere 中的論點,帶領大家重新思考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學校價值及教師角色的轉變。
Will Richardson 說到,部落格、維基百科、和雲端協作已經取代傳統教師、教室、校園,成為知識的主要來源;學校和教師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握有通往知識的唯一鎖匙。過去,人們建立學校的前提是因為教師、知識、和資訊是稀少的、被獨佔的,但現在狀況已經不同了。快捷的網路讓舊教育模式看起來很多餘。例如,我們在學校問孩子許多用google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我們在課堂上卻不讓他們使用網路。
也就是說,現在的學生和過去學生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連接人群和知識的方式。我們不該再把學校視為一個場域,用來單方向地灌輸那些150年前被定義為重要的知識,而是該重新思考:我們讓孩子來學校,到底是希望他們學到什麼經驗、技巧、或知識?舉例來說,由於網路上人人都可編輯、刊登、傳播不同的資訊,而當過多(且不一定正確的)資訊到處流動時,批判思考的重要性就大幅提升了。我們所設計的學校教育,應該要讓孩子俱備更強的過濾與判斷資訊的能力。
但對於成長與不同時代老師或父母來說,這會是個困難的任務。Will Richardson 認為,所有教育者都不該迴避這個趨勢,而是要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方法,並讓自己與科技接軌。TEDxTaipei作為一個分享故事與想法的平台,希望藉由這次分享引發各位讀者加入討論,思考學校教育在這個時代的意義為何、而我們又能透過什麼具體的方式改善它?
以下我們就選了幾則影片,與大家分享關於學校教育和教學方式的新點子,並期待聽見更多創新的想法!
Dan Meyer:數學課程必須改頭換面
數學老師 Dan Meyer 將數學分成兩類:一類是計算,不使用就會忘記,第二類則是應用數學,涵蓋了生活經驗、培養解題耐心、以及規劃問題的能力。而後者,正是我們希望學生們離開數學教室後也能保有的能力。
首先,先來看看目前的教學方式出了什麼問題。現實生活中,許多待解決的問題通常是資訊不足、或必須篩選過多的資訊。然而在課堂中,我們演練的是強制性的問題及答案:編一個題目、提供充分的資訊、希望學生套用公式後解出答案,「就像舖了一條平順筆直的道路到另一端,並對於學生跨過途中一條小斷層而讚不絕口。」
為了突破這樣的教學方式,Dan Meyer 的具體建議可歸納成下列幾點:由對話引導出數學、將教材中的次步驟刪除、盡可能詢問最簡短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建構問題、並且不要幫太多忙。例如說:我們可以用一個斜坡的圖像引發對話,問:「哪一個部份坡度最陡?」讓學生自行討論。或是,簡單的問到「將水槽裝滿需要多少時間?」並由學生自行建構這個缺乏完整資訊的問題。
Diana Laufenberg:從錯誤中學習!
Diana Laufenberg 分享了許多她所設計的有趣課程,像是透過實際舉辦一個社區選舉來讓學生學習美國政府制度、透過訪問 Paul Rusesabagina 並鼓勵學生觀察自身生活中的典範來學習以負責和尊重的方式處理種族屠殺的問題、以及讓學生觀察媒體報導自行針對漏油汙染事件設計出別出心裁的圖表。在教學的過程中,她不斷地鼓勵她的學生擁抱失敗和錯誤的可能、在小組作業成果中讓學生自己發掘每個作品的優劣,而非權威地以分數決定高下。她在影片中批判了現今迷戀單一正確答案的文化,強調學習必定包含一定程度的失敗。
Shimon Schocken:自己建構你專屬的電腦課
透過自身自學的經驗,Shimon Schocken認知到:老師們並不一定要教學!而是該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並激發學生內在自我提升的渴望。因此,當他注意到大部份電腦課的學生連基本的電腦運作原理都不懂時,他便決定讓學生們從自行組裝一台可運作的電腦開始,逐漸進階到撰寫小型遊戲軟體程式。Shimon Schocken 和 Noam Nisan 為此所建立的線上電腦課程也出乎意料地吸引來了更多網友,透過他的課程自行組裝電腦撰寫程式等等。
Shimon Schocken 認為他所做的、並且也鼓勵更多教育者做的,是提供資源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並拋開傳統教育思維,不用分數評斷優劣,或讓學生們對失敗感到恐懼。而他正在進行的教學計劃涵蓋了四個重點:自學、從做中學、自我探索、及團體協作。
Emily Pilloton:尋求改變的設計教學
教育改革能否與設計結合呢?對創立 Studio H 的 Emily Pilloton 來說,答案是肯定的。Emily Pillotony 與建築師 Matthew Miller 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貧困的伯地郡進行他們的H計畫:重建這個地區苟延殘喘的公立教育系統。她分享了這個地區的居民是如何結合有限的資源和無限的設計思維,改變這個地區的教育環境。Studio H 的核心概念就是:不將居民視為客戶而是與當地居民一起設計、讓居民接觸設計、思考他們的需求。
其中, Studio H 讓設計與學校融合的作法獲得十分顯著的正面效果:透過「為教育設計(design for education)、「重新設計教育redesign education」、和「教導設計(design as education),Emily Pilloton 結合高中生的智慧、為窮困的鄉鎮帶來更符合需求的設計和新的機會,像是一個讓校長都捨不得走的電腦教室、由輪胎建成並可學習數學的遊樂場教室,以及許多因此而認識設計、參與建造、並培養出專業設計技能的學生們!
Taylor Mali:老師們做了什麼?老師們改變世界!
在看過這些教育家分享了他們的經驗之後,不知道各位讀者對於教師的角色及學校教育有什麼新的想像呢?過去,英文有句輕視教師的諺語:「能者行動;無能者教導。(”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 )」,便是社會忽視學校教育和貶低教師辛勞和創造力的證明。但就在短短兩天的TEDxTaipei年會中,我們看見了許多關注未來教育的朋友積極的想改變現況,也有許多年輕的優秀學生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框架,為台灣的教育帶來一股新興的力量,像是測量高鐵的吳承儒,能夠主動建構問題、搜集所需資訊和知識尋求答案;或是實習老師黃韋嘉,在課堂中透過射橡皮擦比賽引發學生發現物理原理、並藉由撲克牌遊戲讓學生瞭解質因數概念。
我們都尚未完全明瞭網路為教育帶來的錯綜複雜影響,而教師更是站在第一線上,肩負許多社會期待也承受許多檢驗。相信正在閱讀此篇文章的讀者們中,有不少就是從事教職或為人父母,而TEDxTaipei便在此向所有面對時代變遷、苦思未來教育方向、試圖透過教育改變世界的教育者們致上最深的敬意!!老師們到底做了什麼呢?詩人Taylor Mali說:老師們改變世界!
來源 > 文章:TED Blog – 10 talks on making schools great | 撰稿:劉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