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讓我們歡迎正妹─天下雜誌總主筆李雪莉。」
李雪莉:「拜託以後介紹不要講什麼正妹不正妹的,你知道專業人員,最怕被人貼標籤了。」
這位主持人反應了這個世代普遍的認知以及慣用語,我們常常在生活中看到女神、正妹等等的用詞,但到底「美」從何而來?符合某些條件就是美嗎?同時,又是什麼被我們定義為不美呢?以下的六則演講帶我們走入一場美的覺醒。
Cameron Russell:「相信我,外表不代表一切。」
Victoria’s Secret大秀的模特兒Cameron Russell 仔細思考著美麗的定義。對她來說,自己就好像中了一張基因樂透,是審美文化中的既得利益者,高挑、纖細、溫柔、白皙的肌膚,她所擁有的這些特質正好符合社會對於美的定義。
Russell用許多的例子向我們說明,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美女和形象其實都是被一群專業人士精心建構出來的。「形象有著強大的力量;但同時,它也十分膚淺。」
「我免費獲得這些好處只因為我的長相,並非因為我這個人;然而世界上,卻有許多人因為他們的長相而被歧視。」在面對種種因膚色、性別、與種族而引起的不公義和壓迫時,身為既得利益者的Russell感到坐立難安。
因此,Russell決定好好運用她的這張樂透彩券,讓大眾媒體變得更有內涵、更真實且更負責。她在2013年三月創立了一個關於女權主義的線上雜誌網站Interrupt Mag,蒐集了許多關於種族和身體形象的文章,也邀請大家跟她一起思考女性的形象與大眾媒體的關係。
「Young women are led by the media to believe that sexiness is empowering, but women who are sexualized are seen as less competent. (媒體告訴年輕的女人,性感使妳們更有權力;然而性感的女人卻被視為花瓶。)」
Richard Seymour:美帶給人什麼感受?
美,是經過思考的嗎?還是真實的感受?設計師Richard Seymour認為美是感受得來的。在這場演講,他讓我們了解到,原來「感覺」深深影響了我們對於美的判斷。
Aimee Mullins和她的十二雙腿
擁有義肢並不是殘障。身為運動員和模特兒的Aimee Mullins,義肢讓她擁有了許多的力量—速度、高度,當然還有美麗。義肢不再代表著想要彌補缺失的替代品,而是一種表徵,代表著穿義肢的人們有能力去創造出他所想創造的事物。
Dennis Dutton:美感進化論
Dennis Dutton認為美不只來自於觀者所處的文化美學品味,更是從遠古以來,隨著演化汰選後就留在我們體內的天性。他透過許多的證據來解釋「美感進化論」,顛覆了我們對美感的認知。
Virginia Postrel :談誘惑力
誰擁有魅力?美麗的電影女星還是動作片的男主角?文化評論家Virgina Postrel 給了魅力更大的定義。在這場演講中,她說明glamour這個字的定義其實是一種魔咒, 而且是被刻意塑造出來的形象。
Rick Guidotti:每一種美都值得被捕捉
時尚攝影師Rick Guidotti曾經拍過許多美麗動人的模特兒,但他卻厭倦了這個只有「美」和「性感」的世界。因此,Guidotti建立了非營利組織Positive Exposure,拍攝了許多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孩子們的照片,希望能藉由這些照片,讓這個社會以更正面的態度來面對他們,並且讓世俗的美重新被定義。
「美是多元的,不要用面對受害者的心態來面對這些患者,他們跟我們其實沒有太多的差別,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我們的世界需要更多這種美好的人事物。 」
原文網址:http://blog.ted.com/2013/01/16/6-talks-on-beauty/
撰稿:黃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