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低迷,根據才庫人力資源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約有三成的上班族希望學習更多技能,藉以獲得更多兼差的機會,增加收入。起薪低、物價漲,導致越來越多上班族起了找兼職工作的念頭,許多人力銀行也都有工讀、兼職專區,網站上條列了上萬筆短期職缺,要找個兼差機會賺外快看似不難。
找工作大不易
然而,事情並非想像中簡單,有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兼職工作,是因為個人或家庭因素,像是罹患慢性病而無法長時間工作,或是得照顧患病的家人等原因,而需要極為彈性的上班時間。但不穩定的工作時間,也會造成雇主的困擾,因此這些迫切需要工作收入的人,反而不容易找到工作。
另外,也有一些工作雖極需短期工讀人力,但工作內容又不是那麼容易上手,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熟悉工作環境的合適人才,像是餐飲旅館業、物流倉儲業等。這顯示,兼差工作機會看似很多,但求職者是否符合徵才條件又是另一回事。
當然,現在有很多人力銀行、仲介這類由市場主導的營利性機構提供人才媒合的服務,也有一些免費的網路平台,像是Craigslist、Yahoo等等,但這些私人機構所提供的資源,還是會存在資訊不對稱、被詐騙的疑慮。
善用市場機制
擔任英國Slivers-of-Time計畫負責人的Wingham Rowan,長期致力於推動由政府部分介入工作與人才的媒合,以更緊密地連結雇傭需求,改善這些被人力市場所忽略的問題。
長期以來,市場經濟總是由金字塔頂端少部分的人所主導,他們從中汲取許多活力與資源,發展更為精密而複雜的交易機制;如果政府能夠擺脫盡可能不介入市場運作的一貫思維,好好運用市場機制的功能,利用這些交易的後台運作機制,辨識求職者身分、建立完善的證照核准機關,做好把關的工作,由政府適當的介入,當成公共事業在經營,也許能讓求才求職更為順利,減少資訊的不對等。
我們有職訓局、就業服務中心、網路平台,但是不是能夠做得更好、更細緻?Rowan認為政府不見得需要主導經營,但必須制定出明確的規則、政策,讓雙方瞭解自己的權利義務,做好市場媒介的角色,以個人 為主體的就業市場就可以充分發揮。
原子化的資本主義
在龐大財團組織林立的資本主義世界,小規模生意似乎沒有被摧毀,如果有合適的媒合平台,反而可以創造出驚人的產值,這點在英國已經被證實。在台灣這個中小企業林立的社會,絕對有潛力發展這種低成本、低門檻的小本生意,並在經濟發展面臨阻礙的時候,闖出一條路來。
另一方面,這也許是居家就業的SOHO族一個很好的機會,政府迄今沒有提出任何與居家就業有關的政策法規,少了這層規範,從業人員相對而言也就少了一層保障,如果能在政府的協助下成功推動一個小規模的交易市場,或許就能夠改善SOHO族長期以來所面對的削價競爭、接案紛爭等問題。
從改善時下人力市場的盲點、輔導民眾順利就業,到開創龐大商機,這提醒我們不要忽視個人的力量,就如現在熱門的App應用程式開發,也經常是從一個小小的契機開始發展的,如何降低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風險,就需要藉公部門的力量,創造一個嶄新、安全的市場。
撰稿: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