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
0
0

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前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八日因中風在倫敦麗池飯店(Ritz Hotel)辭世,享年八十七歲。柴契爾夫人是英國第一位、至今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國主要政黨第一位女黨魁,她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間擔任首相,在當時男人主導的全球政壇裡,樹立獨特的施政風格

對於這位全球知名的政治人物,你有多少理解?

 事實上,現任英國首相David Cameron同樣來自保守黨,因此,若想進一步瞭解柴契爾夫人的政治理念,可從David Cameron於2010年在TED的演講「新時代的政府」中一窺其面貌。(註:這場TED演講後三個月,David Cameron成為英國首相)


一開始,David Cameron便以一張全球政府支出赤字統計鐘的投影片作為開場,上頭顯示著:全球各國政府的合計負債數字高達32兆美元。

「現在政治上最迫切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用更少的錢而做得更好?因爲不會有足夠的錢來改善公共服務來改善政府,或來改善政客們掛在嘴上的這些事。所以,如果你還是一直認爲,成功就是花更多的錢在公共服務、在健保、教育、公共政策上,以爲要求政府花更多的錢就是進步,那你將來的日子會不太好過。」David Cameron將這場演講的結論,開宗明義就說出來。

他的說法,其實也就是柴契爾夫人所屬的英國保守黨的一貫主張:基本上,英國保守黨一向主張對絕大部份的事務都減少政府干預,因此其主張自由市場經濟,主張限制工會權利,建立所謂的「小政府」;也因此,英國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

如David Cameron所言,在保守黨的哲學裏,有兩件事,是跟這個議題密切相關的。第一個,如果你給人們更多的權力去掌握他們的生命,如果你讓他們掌握自己的方向,那麽,就能創造更好更壯的社會。第二件事,我們相信要順從人性,政治和政治家要成功必須尊重人們,讓他們做自己,而不是去告訴人們該怎麽做,那麽,我想我們真的可以在全體福祉上有進步,在更強健的社會裏有更多的快樂,而不需要花一大堆的錢。

聽起來很完美?

事實上,柴契爾夫人在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她透過減稅、國營事業私有化等鐵腕措施,確實重振起英國的經濟活力;然而,降低稅收、限縮公共支出、提倡私有化又削弱工會等作法,卻也導致英國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種下現在無法彌補的貧富差距,導致窮人無法翻身。而這也是為何柴契爾夫人過世消息傳出時,英國各地許多勞工階級鼓舞歡慶的原因。

而在David Cameron眼中,如何能在堅守「小政府」概念下,又可逐漸弭平由於政府「無所為」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呢?他認為,在三個方面可以有改變:透明度、更多的選擇、和責任歸屬,他認為,在於這些改革可以真的賦予人民權力。

談到透明度,David Cameron提到,在以前,只有政府能擁有資訊,只有少數議員能試著拿到資訊並去質詢、挑戰政府的正當性;在未來,完全的透明度會帶來很大的改變。他舉例,如果所有政府招標的合約都在網路公開,大家都看得到合約條件内容是什麽,這會讓政府的錢更好用,也會全面增加人民福祉。

再來談選擇。David Cameron認為,現在大家都網路購物、比價,上網做很多事,但是這項功能還沒有拓展到教育、健保、和治安上,未來如果藉著資訊革命,大家能上健保的網站去查,哪些手術項目、能看到醫生的資歷,醫院的清潔比數,哪間醫院感染管制做得好,這些以前都由衛生署所掌控的資訊,那人民就能透過自由意志選擇,來。

第三個大改變則是-明確的責任歸屬。David Cameron秀出一張芝加哥的犯罪分佈圖。他說,以前只有警察有這些資訊,知道誰在哪犯了什麽罪?因此我們必須在政府裏面另外僱人來監督警察的執法;若是一般老百姓也看得見這張犯罪分佈圖,什麽時候誰在哪裏犯了什麽罪?不僅可以讓人民「趨吉避兇」,甚至也可以藉此堅督讓警察確實地負起責任。因為,你若可以看得到犯罪的發生,你也就有機會叫警察負責。

這場TED演講內容,其實就是David Cameron的政治理念,也是柴契爾夫人所屬的英國保守黨的一貫主張的延伸,你認同嗎?


聽完David Cameron的TED演講後,你是否好奇英國的另一大政黨-工黨的政治理念?不妨來聽聽英國前工黨黨魁,也是英國前首相Gordon Brown在2009年TED年會上與TED主持人Chris Anderson的精彩對談。(註:Gordon Brown在這場對談後的十個月,因籌組聯合政府失敗辭職下台,由David Cameron接任)

相較於保守黨,英國工黨更傾向於中產階級的利益,在經濟上,工黨同樣傾向減少政府干預,但為保持總體經濟穩定增長,工黨強烈主張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尤其對歐洲一體化持積極態度,主張加入歐元;而這點,卻是英國保守黨最持反對意見的,如柴契爾夫人即從不跟歐陸國家唱和,對歐洲整合更是質疑,她尤其主張:英國絕不能放棄代表主權的英鎊。

Gordon Brown認為,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問題之一是,保護主義的興起,人們只看到自己,只會保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並不惜犧牲他國的利益。實際去看看世界經濟的動態,少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它是無法往前進的。再過幾年,任一保護主義國家,自己也將被摒除在外,無法分享世界經濟發展的利益。

他認爲,國家的利益跟全球的利益如對付貧窮和氣候變遷,在長期來看,是一致的。因此,在短期間內,為應付氣候變遷,或為安全問題採取行動,或為其他人提供教育的機會 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建立一個更健全的全球社會,讓人們可以互相和平共處,也可以互相溝通,會讓各國間的關係也更穩固。

他舉2004年南亞大海嘯為例,當世界各國一起合作 來應付地震或者是氣候變遷可能引起的後果,這些問題將可以處理得更好。擺在眼前的大好機會那就是:藉由人們的合作,才能真的處理到問題的核心,而這是以前孤立主義,或有限結盟的組織所辦不到的。

Gordon Brown認為,他談的概念本來就是人們道德感的一部分。所以,經營的基礎不是自利,是人們的理想和價值觀, 這些信念是永遠不會熄滅的。而政府要做的事情是,你如何說服人們,這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我們必須重建全球的組織,使他們能面對現在的挑戰。


撰稿:Charle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