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父母再進化!當「過度保護」成為小孩的緊箍咒
相信大家對於「直升機父母」這個詞彙一定不陌生。直升機父母的特性,一言以蔽之,就是「過度介入、過度焦慮」。然而,現在除了這兩點之外,大人們往往也會「以愛之名,行過度保護之實。」而這種情形,其實不只出現在臺灣。
在美國,兒童安全守則隨處可見。塑膠玩具的包裝上一定寫著「小心窒息!」、飲料紙杯上寫著「小心熱飲!」沒完沒了、無限上綱。然而,大人的過度保護,其實是很可怕的。
暴露在適當的危險中,才能讓小孩學會保護自己
知名作家與電腦科學家Gever Tulley認為:「我們忙著磨平稜角,銷毀每個有尖角的物品、每個令人不舒服的小地方,結果我們的小孩生平第一次碰到一個尖尖的塑膠製品時,他們就會弄傷自己。」也就是說,「大人所認定的安全範圍愈窄,孩子學習與整個世界互動的機會就越少。」
也因此,Gever Tulley創辦了東敲西打學校(Tinkering School),希望能讓孩子脫離神經兮兮的照顧,藉由一些手作的嘗試,使孩子變得「有創意、有自信,並能掌握週遭的環境。」此外,Gever Tulley也提供了五個「一定要讓小孩試試看的危險活動」。
一、玩火
當我們叫別人不要作什麼危險事的時候,我們會說「別玩火!」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火在人類的認知中,是多麼危險的事物。然而,卻也是火,讓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那麼,我們該如何善用這份大自然的贈禮呢?
Gever Tulley認為:「在每一個兒童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段重要的關鍵期, 在這個期間,他會試著控制自然界中某一項最基本的元素力量。但只有那些有機會與之接觸的人,才得以一窺其面目。」也因此,要能夠好好利用火,首先,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玩火。「藉由玩火,小孩子學習到一些關於火的基本原理,像是進氣、燃燒跟排氣。如果你想好好的控制火,這三種元素缺一不可。」
二、擁有摺疊刀
「第一把摺疊小刀就像是你所獲得的第一個萬用工具。它是個賦予你更多能力的工具。」父母必須做的事,便是「訂下幾條簡單的規則,像是刀鋒要向外、保持刀片鋒利、不要用蠻力使用刀子等等。而這些是小孩可以理解並且可以做到的。」
三、丟東西
其實不只是「亂丟」,所有的「拋接練習」都可以算在內。「練習拋東西能刺激前腦葉及頭頂腦葉。它們是負責我們的視覺感觀,理解立體影像,以及解決結構問題。也幫助孩子發展視覺技巧和預測能力。」Gever Tulley說道。此外,拋接也可以幫助兒童發展他們的專注力和集中力。
四、解體電器
拆解的過程就是探索的過程。Gever Tulley認為,「這對兒童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讓他們知道他們有能力拆解東西。無論它們有多複雜,孩子已明白其中一部份,這也意味著他們有一天會瞭解所有的事情。這是一種認知,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五、超乎法律之外
「有些法律不是在規範安全界線,而是在嘗試限制我們如何去使用我們擁有的東西。」Gever Tulley說道。「在iTunes裡買一首歌曲,寫在一個光碟裡,然後把光碟轉換成MP3,並在同一部電腦中播放。其實這樣就觸法了,美國唱片業協會可以來告你。」然而,Gever Tulley認為,「這是孩子應該明白的重要課題──你可能在無意中就觸法了,而這些法律卻需要有人替你詮釋才會瞭解。」
雖然這些建議看來充滿了風險,然而,我們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除了Gever Tulley提供的這些「激進手段」之外,你也可以參考日本建築師Takaharu Tezuka的作法(超乎想像的最棒幼兒園建築),建立有著小量危險,讓孩子可以從中學習的環境。然而,無論是Gever Tulley或者是Takaharu Tezuka,他們的初衷其實都是:真正的安全,不是隔離危險,而是認識它們。
撰稿: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