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三個字母中的E,代表著「娛樂」(Entertainment)。不論你是孩童還是成年人、是學生抑或上班族,問問自己:有多久不曾真正地玩樂了?
Steve Keil是一名保加利亞的企業家,眼看著家鄉飽受經濟危機之擾、在歐盟各項政經指數排名中敬陪末座,他大膽找出問題點,帶領聽眾掀起一場以「玩樂」為名的革命!
思考與玩樂 活化工匠機器人
位於東南歐的保加利亞,於2007年加入歐盟一員,仍持續面臨經濟困頓、政治貪腐和地方犯罪等問題,在歐盟的醫療、經濟、教育等統計排行中,皆無樂觀表現。觀察整體社會,Keil認為,過去共產政權所遺留的專制壓抑與「嚴肅」基因,是社會一大病因。國家置於個人之上的觀念,不經意扼殺了創新思維,於是教育重視死記強背與標準化,忽略自我表達和個人創意,也抑制了主動的探索玩樂,如此培養出進入職場的,即是一批不會思考的機器工人。
把眼光從保加利亞拉回近距離,思考我們自己身處的環境,是否也有相似情形呢?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專任助理教授呂世浩說:「現代教育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重視如何在短時間內訓練大量專業人才,習慣強調『所有事物都有標準答案』,是一種培養工匠的教育。」(推薦閱讀:呂世浩:用思辨探究歷史,讓歷史成為大用)
欲改變嚴肅僵化而缺乏思考的病況,最好的催化劑,就是「玩樂」。
Keil:「玩樂的相反不是工作,而是憂鬱消沉!」
提起「玩樂」,許多人立刻聯想起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然而Keil認為玩樂是一個普世現象:人們玩體育競賽,玩音樂,玩藝術。回想童年,那些單純娛樂的遊戲時光,躲貓貓、大富翁、堆積木、紙娃娃……等,盡情歡笑大叫的同時,不也正在動腦計劃、設計創造、冒險想策略嗎?
事實上,研究指出,玩樂能刺激大腦中控制情緒的「杏仁核」神經生長,也能促進「前額葉皮質」發展,那是處理複雜性認知思考的部位,意即透過玩樂,有助於培養情緒成熟度,發展出更佳的決策能力。因此,玩樂並非等於輕佻不認真,而是能增加人們對挑戰和改變的適應度、強化學習能力、提高工作生產力的重要態度!
在商業上,玩樂也是一項重要因素。聯邦快遞將以人為本的歡樂態度視為重要信念,當顧客面對有成就感的快樂員工時,較能得到愉快消費經驗,因而帶來更高的收益。Google和Facebook等世界級企業的辦公室,皆以高員工福利及繽紛活潑的玩樂空間聞名,Facebook總部辦公室設計團隊認為:「一座內外都能盡情玩樂放鬆的辦公室,才能激發工作上更靈活多變的創意。」(推薦閱讀:FACEBOOK總部/讓員工都不想下班的美式幽默)。
馬克.吐溫說:「工作與玩樂是同義字,只是分別使用於不同情況而已。」英語裡有句諺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Work hard, play hard!」真正懂得玩樂的人,亦懂得在工作上獲得成功,享受工作玩樂並行的生活。
玩家起義,找回玩樂因子
Keil所謂的革命,不要武器,也無需鬥爭,而是一場影響長遠的改變:改變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模式,讓「玩樂」重返生活,進而改善家庭、學校、工作,和整體社會環境。
在面對下一個上學上班日的到來之前,不妨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生活和內心,若玩樂因子已然消失,你必須找回它:也許那是一件兒時最喜愛的事物,也許是六個月前正享受、但之後礙於家庭或工作升遷而放棄了的興趣,也許是衝浪或騎單車,也許是一本書、一款小遊戲、一種樂器、一系列古怪的收集——重心找回玩樂感,即使我們非保加利亞成員,一樣能續燃這改革之火,為屬於自己的更好的人生,創造玩樂革命。
撰稿:陳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