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不流血的皮革製造術

$
0
0

綜觀台灣生育率連年下降,早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然而全球人口卻持續成長,預計在2050年將高達100億人口,而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物」也將大幅提升。除了依賴土地滋養的穀物蔬果之外,2012年全球的肉品需求,是由飼養超過600億口牲畜在供給。

然而我們都知道,牲口的飼養對於環境負擔影響甚鉅,沙漠化、溫室氣體排放等等,除此之外,人道考量也是宰殺牲畜所帶來的議題之一,人們該如何在這中間找出平衡之道?


大量需求之下

除了肉品需求之外,皮革等相關動物製品也必須由宰殺牲畜來生產。推估2050年全球將有100億人口,按照比例估算,需要高達1000億口的牲畜來供應需求,然而,飼養牲畜不僅使用大量的土地、水資源,牛隻所排放出的氣體正為造成溫室效應的甲烷。

Andras Forgacs 2

全球過度飼養牲口,除了造成環境負擔之外,動物所感染的病毒、罹患的疾病,也是全球傳染病的隱憂之一:最初被稱為豬流感的H1N1病毒,2009年全球大流行,在台灣曾造成死亡病例;2013年在中國爆發的H7N9禽流感病毒,也造成多人感染、導致死亡。

雖然我們平常並不會接觸到屠宰場的殘酷畫面,但這仍是人類必須深思的課題:同為存在地球上的生靈,人類有甚麼樣的權力能夠操控其他物種的命運?


細胞培養做皮包

3D生物列印是近年來正興起的科技之一,由3D 生物列印企業家Andras Forgacs所創立的Organovo,透過細胞培養出人體組織,目前醫學界也已經由此種技術培養出更複雜的身體組織,例如:耳朵、皮膚、血管等,為病人謀福音。

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皮革,或是人類食用的肉類,其實都只是簡單的動物組織,因此,Andras提出利用此技術培養動物性組織的想法,也許能夠解決上千億牲畜飼養的問題。

Andras Forgacs 1

人們對於吃下肚的食物,總是顧慮較多,於是Andras從皮革開始下手:透過從動物身上取出細胞培養,有效的複製、結合,並且萃取之後,進行揉製,即可產生如同皮革的產物。

Andras Forgacs 3

現場Andras帶來了由這種技術所製成的皮革,由於為人工培育而成,可自行調整其厚薄程度、柔軟度或透氣度等,也不會有著動物皮革的疤痕、傷口或附著毛髮的問題,還能夠一體成型、無需後製拼接。


改變觀念救地球

這種透過細胞培養、製造出組織的技術,其起源可以追溯至酒類生產上:透過環境、氣溫的控制,發酵菌種得以生長發酵,釀造出一罈罈瓊漿玉液。未來此技術將廣泛地應用在更多領域上,改變目前肉品生產、製造的過程,進而為全球環境帶來改善。

然而,大眾對於以細胞培養所生產的產品將有所疑慮。過去人們之所以喜愛使用皮革製品,除了品質較高、耐用之外,其珍貴性、稀有性也是皮革愛好者追求的奢華尊貴。因此,如何扭轉大眾對於皮革製品的觀念便成為重要的課題。

「永續發展」一詞容易被當作口號,知易但實行起來卻不簡單。人類生存於這顆蔚藍星球之上,理當學習的是在有限度的使用之下,將資源的使用效率極大化,愛惜得來不易的生態圈、愛護與我們共存於此的各種生命。


撰稿:Tina Miao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