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絨絨的北極熊、面露微笑的豹斑海豹,和肚皮圓滾的皇帝企鵝,這些生長在極地裡的可愛動物深受世人喜愛,許多人都甘願忍受極端氣候的不適,長途跋涉到人煙罕至的世界角落,只為親眼目睹牠們的風采。然而這些迷人的極地動物卻因為極地冰層消失而命在旦夕。《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Paul Nicklen 用影像帶來極地的奇幻旅程,並述說牠們的美麗與哀愁。
潛入極地的奇幻旅程
Paul Nicklen 自幼在北加拿大極圈境內的巴芬島成長,那裡沒有電視、電腦和電話,他的遊樂園是大自然,玩具就是雪和冰,自此之後他便深深著迷於極地的景觀,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世界分享這幅美景,並保護這片土地。
具海洋生物學背景,特別專精於北極熊與北極生態系統的Paul Nicklen,自 1995 年起,便開始擔任拍攝野生動物與自然景觀的攝影師,任職於《國家地理雜誌》迄今已超過 15 年,並曾獲BBC Magazine 提名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戶外攝影師之一。結合這兩大長才,Paul Nicklen 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在極地拍攝許多難得一見的珍貴景象。
氣候變遷急速吞噬極地動物的家
近年來,科學家預測海冰融化的時間不斷下修,從最初的一百年,到現在某些區域的海冰甚至可能在未來的四到十年間消失。即使新聞媒體不斷報導,大多數人仍無法直接感受到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很有可能不到一個世紀,北極熊就會滅絕、極地生態會瓦解,對整個生態系統和人類將造成嚴重影響。
二十年前,Paul Nicklen 擔任生物學家時,從未見過死熊,但最近四、五年來,死熊卻經常出現在各地,甚至有一對熊伴侶死在消融的浮冰上。北極熊需仰賴海冰才能存活,然而目前有 95% 的冰川正在融化,牠們需要花比以往更長的時間游泳,才能找到可以停靠休息的海冰。
另外,極地的浮冰下蘊藏超過三百種生物,每當冰層融化,這些生物就像失去土壤的植物。急遽減少卻未增添一絲一毫的海冰,不僅讓北極熊和眾多生長在極地的生物無家可歸,也讓牠們即使找到了能棲息的浮冰,因為缺乏食物而餓死。
溫暖人心的極地動物
我們與極地動物的關係看似遙不可及,某些物種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甚至顯得殘暴、不利人類,以致於牠們的生死也變得不那麼重要。多年前曾有位落水的科學家被豹斑海豹吃掉,海豹十分兇狠的陳述變開始廣為流傳。當電影《快樂腳》出現討喜的企鵝,這些動物變得廣受喜愛,因此當海豹吃掉企鵝時,人們又再牠們的身上加諸一條罪名。然而事實上,這些過程都只是自然食物鏈裡的一環。
為了打破迷思,Paul Nicklen 前進極地,希望能與豹斑海豹和解,並看看牠們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嚇人。一開始,他看到巨大無比的海豹正在吃一隻企鵝,嚇得不敢下水。為了完成工作,他不得不鼓起勇氣潛入海底,當他一進到水中,海豹就張開大嘴咬住他的相機,但沒多久之後,海豹就離開他了。
海豹開始在他身旁不遠處捕捉企鵝,再釋放給他,幾回之後,Paul Nicklen 發現海豹其實在幫他打獵。海豹不懂人不吃企鵝,誤以為他沒有能力處理活企鵝,便帶來沒有生命的企鵝給他,接著又將食物丟給他,希望快吃,不要餓死,整整四天,海豹一直試著給 Paul Nicklen 食物。最後,海豹還幫他驅逐敵人。
和海豹的互動經驗讓Paul Nicklen深受感動,他說海豹就如同許多在極地的動物一樣,對人類也十分友善,不像人們印象中那樣恐怖,甚至還會主動示好,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像。
拯救極地動物,從生活做起
極地動物對素未謀面的人類展現出友好的一面,然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間傷害牠們,牠們的生命流逝,就像是人類對動物施行的種族滅絕,剝奪牠們的空間與生命,不留下任何活口。
居住在陸地的你也許對氣候變遷、地球暖化沒什麼感覺,但對極地動物來說,我們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就足以威脅牠們的性命。
只要在生活中實踐環保,你就能夠成為拯救牠們的友善大使:
1.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與提袋
2.珍惜擁有的物品,避免過度消費
3.不任意丟棄、更新未完全損壞的東西
4.回收可再利用的資源
5.節能減碳
你是否願意伸出援手,拯救生命岌岌可危的極地動物?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Paul Nicklen 官方網站:http://www.paulnicklen.com/
撰稿:Marssi Dr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