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雙薪家庭沒時間開伙,往往選擇外食解決三餐,既便利又快速,但你可知道,外食其實是最不環保的行為!
堆積如山的廚餘
英國廚師Arthur Potts Dawson說:「餐飲業大概是全世界最浪費資源的產業。」仔細想想,還真是有些道理,自己在家開伙,份量可以自己掌控,要吃多少,就煮多少;但到餐廳用餐,業者提供的份量都是固定的,如果沒吃完又無法外帶,剩下的食物就只有被當成廚餘處理掉的份。
這幾年盛行的自助式或吃到飽餐廳,若是業者錯估消費人數,或是顧客抱持一定要「吃夠本」的心態,拿了超出份量的食物,反而容易造成浪費。不僅如此,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曾經針對台灣北區餐廳進行「台灣餐飲業食材使用現況調查」,結果顯示,餐飲業者一年所丟棄的食材金額高達十八億元!浪費食物的情形相當嚴重。
歸納業者丟棄食材的三大主因:食材儲存不當、採購過量、以及缺乏對消費者飲食需求的掌握,這些因素事實上並非完全無法避免,倘若業者能夠做好成本控管,多注意營運的細節,不但能夠減少食材的浪費,還能節省開支,增加盈餘。
連廢棄物也不浪費
浪費時間、金錢、空間、能源、廢棄物等等,浪費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但Arthur Potts Dawson相信,在自然界封閉的循環系統裡,只要堅持自然的方式就不會有浪費,因此在他所打造的餐廳裡,從空間安排到菜單設計,全都秉持著減少浪費的永續原則。
餐廳的地板與桌椅選用耐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質,內部裝潢也選擇化學成分含量最低的材料,整個空間更完全以水力或風力發電來運作,最特別的是,餐點份量不是由店家所決定,而是由顧客自己決定要吃多少份量。這麼做固然能夠大幅減少浪費,但人不可能完全不製造廢棄物,餐廳剩下的廚餘就在一旁的院子 裡做成堆肥,徹底實行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最後一切回歸於大自然的理念。
除了打造深具環保理念的餐廳,Dawson更打算著手開一間全世界最環保的「人民超市」,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以社會企業的精神來經營超市,致力於建立起都市社區與農夫之間的關係,向更多人推廣永續的概念,讓食物完全不被浪費。
節能減碳,你我都該學習
要構築一間像這樣自成一套循環體系的環保餐廳並不容易,但從「減少浪費」著手,對餐飲業者可能就簡單許多。業者可以加強廚房營運步驟的管理,並根據顧客的飲食偏好定期調整菜單、改變食物份量;也可以將未用完的食材,轉做成員工餐點;更可以促銷「每日特餐」,藉此減少食材的囤積與浪費。
餐飲業者需要改變作法,消費者也要有所配合,才能確實改善問題,但該怎麼做才能吃的方便又不浪費? 消費者要學會量力而為,不要一口氣點過多的餐點,也不要抱著「一定要吃的很飽,才划得來」的心態。這不只是為了避免浪費,更是為了健康著想,追求方便而外食,高油高鹽的烹調方式本就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別再因貪小便宜的心態而加劇身體脂肪的屯積,造成肥胖問題。 多做一點就好
Dawson:「如果我們不挺身而出,為世界做出一些改變,我們終有一天會滅亡。我要身先士卒,讓各位知道,我們只要多負擔一些責任就可以做到。」他就是以這樣的精神告訴我們,建立具有環保意識的企業是可行的。同理,追求環保、永續的生活,也應該抱持這種「只要多做一點,世界就會不一樣」的態度,而不是只做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所以從今天起,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所共有的地球,讓我們一起檢視生活的各個層面,盡力達成「減量」(reduce)、「重覆使用」(reuse)、「拒絕浪費」(refuse)、「回收利用」(recycle)的4R原則吧!
撰稿: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