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始 The Power Within
2013年12月,TEDxTaipei首次舉辦TEDxWomen。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女性勇於突破傳統、挑戰自我,自信地穿梭在社會中不同的領域,展現絢爛奪目的光彩。這一次,我們將主題定為心開始 (The Power Within),邀請大家一起來傾聽女性的聲音,發掘來自內心深處的力量,體驗一場截然不同的心.旅程。
上默劇團創辦人孫麗翠
首先,就由上默劇團創辦人孫麗翠,以沈靜卻震撼人心的藝術默劇為第一屆的TEDxTaipeiWomen開場。
白色的披衣是象徵還未蛻變成蝴蝶的蛹,褪去披衣後的她將轉換成美麗蝴蝶,她左顧右盼的走進這個新世界,雀躍、喜悅的心情難壓抑,這正是象徵從內心轉換。
這場表演是向大眾傳達,我們都該從價值的蛹中解套,用更寬闊、正面且圓滿的態度面對新世界!
媽媽監督核電廠陳藹玲
「把好的留給孩子,把不好的留給自己,這就是媽媽。 把不好的留給後代,把好的留給自己,這就是核電廠。」這段廣告台詞用母親對小孩最純粹的愛,喚起人們對核電議題的重視。
身為四個孩子的媽媽,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的發起人陳藹玲認為,核電議題不能只是個擁核與反核的選擇題,更不能只是政治立場的表態。真正的問題,是核電對我們生活與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以支持國力發展為藉口,不該是核電廠繼續存在的理由。
陳藹玲說:「民間團體其實不該只仰賴政府,民間團體應該彼此溝通、瞭解,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大眾可以溝通的新平台。」
而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政府與民間團體溝通,為我們的下一代爭取一個更安全的環境!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
簡靜惠女士這次所講述的是「三代對談」—與父母、公婆對話;與自己對話;與子女對話。
無論在哪個時代,女性總是需要面對來自家庭、子女與專業等方面的多重壓力,作為新時代女性的表率,簡靜惠為自己人生的選擇而勇敢。
選擇走入不平凡的大企業婚姻,面對大家庭的生活,讓她學會傾聽、退讓與溝通。面對專業與理想,她不僅在企業內部管理財務,更憑著一股願為社會有所貢獻的精神,一頭栽入企業草創的基金會擔任執行長。面對小孩的教養問題,她一改強悍的作風,以鼓勵取代責備,與小孩保持良好的溝通。
簡靜惠說:「跟自己對話就是知道我要什麼、家庭要什麼、公公婆婆的聲音又是如何?」持續與家人溝通,讓她一路走來能夠堅持夢想,照顧好家庭。如此堅定的步伐,讓人看見女性來自心的力量!

巧宛然掌中劇團紀淑玲
長居於山林間的紀淑玲,不僅是山中小學的音樂老師,更經常以詞曲創作的方式,訴說對大自然的關懷,她那洗滌心靈、深具穿透力的歌聲,讓聽眾彷彿能看見那清澈的小溪流過,那花香撲鼻而來。
這次TEDxTaipeiWomen有幸邀請到紀淑玲,在現場以清澈空靈的聲音唱出山林的故事,唱出她對這片土地的愛。

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
南管,是一種音樂類型,因發源自中國福建泉州,又稱之為泉州南音。這幾年,被喻為南管全才的王心心,致力於南管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跨界合作,激盪出許多精彩的表演火花。
事實上,南管早期主要由男性所唱,現在卻以女性歌唱為主,王心心認為,這實際上也算是南管音樂的一種進步與創新。
南管音樂的特色就是「慢」,一句只有四個音,就可唱五分鐘!相對於這個步調快速的社會,南管的「慢」促使人們學習關照自己,找尋自己的本質,這也許就是王心心口中所謂的「以心交心,用音樂相互交流。」

金鐘編劇徐譽庭
2012年獲得金鐘獎最佳編劇殊榮的徐譽庭,一路以來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戲劇作品,像是紅極一時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光陰的故事》等,皆引起廣大的迴響。
許多人好奇,在她筆下的這些角色,是否就是她本人的化身?徐譽庭承認,她創造角色的個性、情感事實上都源於自己,而她所創造出來的這些人物,都有一些小缺點,不完美反而使角色更為真實而可愛。
有人說,在徐譽庭的筆下沒有完人,經過長時間的累積與沉澱,確實她自己也體會到,「面對戲中討厭的角色,事實上我們都有這些不完美,其實我們都不經意的、偷偷的討厭自己,而這些事實上我們都擁有。」
面對這些我們都有,卻默默討厭著的個性,徐譽庭鼓勵大家「勇於跟別人認錯,實際上是與自己認錯。」學習與自己對話,多與自己聊一聊,挖掘自己的內在力量,並且不斷重複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並直視缺點,從中改變或者喜歡自己。
其實,劇本就是徐譽庭與自我對話的延伸,既然她的作品深具渲染力,能夠觸動你我的心,也許學會與自己對話,也能找出那份來自於你內在的感動。

台灣超級鐵人職業選手李筱瑜
熱愛運動的李筱瑜,事實上並非從小接受運動員的訓練,十七歲那年的一場車禍,改變了她的命運,走上運動員之路。從癱瘓到把運動當作她生命的力量,李筱瑜堅定的毅力,鼓勵她不斷挑戰自己。
二十五歲那年,她第一次參加鐵人三項比賽即獲得冠軍,自此開始了征服三鐵賽事的旅程。二十九歲,她成為鐵人三項的國手,身為最老的國家隊代表,她不是不服老,而是那滿腔熱情,讓她不受年齡與體型的阻礙,勇往直前,奪下各大比賽的冠軍。
就像李筱瑜所說的:「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做、願不願意挑戰。」三十五歲時,她下定決心轉戰職業賽,用毅力堅持住職業選手龐大的訓練力度,在滿三十六歲的今年,如願拿下日本北海道鐵人三項職業組冠軍。
「不管你的性別,讓你身體裡的能量爆發就對了!」這句話,正是李筱瑜奮鬥過程最好的註解。

電影製片人李烈
壓軸登場的,是知名製片人李烈。在上台的前一刻,她決定拋開早已準備好的講題,選擇與大家分享她人生路上,關於勇氣的故事。
曾經卸下明星的光環,開始從商之路的李烈,在大陸經商雖未成功,卻也磨練出一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繞了一大圈,經歷過人生高低起伏的洗禮,她看清楚自己的特質與優勢,下定決心成為一名製片人,從無人看好到如今電影作品叫好又叫座,李烈為了理想與熱誠,勇敢的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李烈鼓勵大家:「找一條跟自己以前、別人都不同的道路。」也許,我們都需要這種不顧一切,做好自己的勇氣!

撰稿: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