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拒絕淘汰主義者 A&F!

$
0
0

2012年,Abercrombie & Fitch前往香港設立子公司Hollister,他們招集了多位猛男模特兒雲集店外,引起許多人亞州人爭相拍照,如果你也在場中,那你無疑是被Abercrombie & Fitch的行銷手法欺騙,除此之外,你更可能成為他們茶餘飯後恥笑的nobody!


抵制Abercrombie & Fitch!

Abercrombie & Fitch是一個極為擁護白種人的品牌,他們刻意雇用光鮮亮麗的銷售員,讓「外貌上相」的員工來當自身的活招牌,此品牌行銷手法雖造成正面效應,但事實上,背後卻隱藏很多惡意行銷策略,Abercrombie & Fitch的「外貌政策」(Look Policy)不只是吸引顧客,事實上更是把人群分種,他們無視平等、人權的存在意義,Abercrombie & Fitch傲慢的歧視亞洲人、鄉下人、自閉症患者,甚至是以自身品牌隱性攻擊他人,他們更強調自家的品牌設計並不會把尺碼做大,因為他們不想讓肥胖的人穿自家品牌的衣服。


淘汰主義者?我們就是!

Abercrombie & Fitch的執行長麥克•傑佛瑞斯(Mike Jeffries)更說:「每所學校內都會有兩種族群,一種是受歡迎的年輕人,另一種是不受歡迎的年輕人,我們當然選擇受歡迎的這一群,其他不符資格的人,就只好被淘汰,我們是淘汰主義者?我們就是。」

Abercrombie & Fitch更曾在全球網頁上寫著:「絕不將廢衣捐贈」,他們認為窮人是被社會淘汰的人,而這些人毫無權利穿著,Abercrombie & Fitch會將所有瑕疵衣服一把燒除。


死性不改

可別以為Abercrombie & Fitch的淘汰主義是在近期才建構而成,早在1997年來Abercrombie & Fitch接踵的捲入品牌經營、服飾設計、員工待遇不平等法律糾紛,2002年,Abercrombie & Fitch更推出一系列的歧視亞洲人的T-shirt:
“Wong Brothers Laundry Service — Two Wongs Can Make It White.”,他們在衣服上印上此標語,意指恥笑華人的教育水準不高,都移民於美國過洗衣店維持生活,即便這樣傲慢且惡意的行銷態度造成美國亞裔人士群集抗議而使衣服下架,Abercrombie & Fitch的惡習至今仍無回改之心,在人權高漲的時代,他們毫無企業良知。


當你知道的越多,你的選擇權就會變多

別讓你的美失去價值!Victoria’s secret 的模特兒Cameron Russell 曾在TED的舞台上:「形象有著強大力量;但同時,它也十分膚淺。」她以自身的經驗重擊現今社會對皮相的自我迷思,性感與美豔只是一種影像,那種美好的樣子只是一種包裝。

曾有調查以美國為例,全美國13歲的女孩中,有53%不喜歡他們的身體;到了17歲,這個比例則增加為 78%,這些數字的成長或許你認為只反應在美國上,與亞州人毫無關聯,但事實上許多引領潮流的流行品牌正是從歐美掀起主流,因此,若是在一個已經進步的社會,且俱有人權平等的環境中,仍餵養著總是攻擊社會群眾的價值、文化毫無道德良知的商品,那我們也毫無理由去支持這些所謂的「主流商品」,別讓你辛苦掙到的錢成為隱性支持攻擊人類族群意識的推手,當你知道的越多,你就有權利為自己、他人改變生命!

美國網友Gkarber誓要將該牌子打造成「全世界第一流浪漢品牌服飾」,他在收取Abercrombie & Fitch時更用「混蛋品牌」來稱呼,Abercrombie & Fitch已經有了新的品牌暱稱!

Gkarber用自身的力量改變社會、打破歧視,但他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製作短片在網上流傳,呼籲大家一起行動,如果你願意:

1. 大家回家打開自己的衣櫃,朋友和鄰居的衣櫃,把所有A&F的衣服都找出來;
2. 全部送到當地的遊民救濟所;
3. 然後在你的Facebook和Twitter上分享這個行動(Google+都可以,如果你有用),hashtag #Fitchthehomeless。


撰稿:Aler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