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請你的對手吃午餐吧!

$
0
0

坦白說,這並不算是一個極為和平的世界。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是強烈且混亂的,原因在於,每個人的心裡都可能住著多重的自己,驕縱的、溫順的、善良的、貪勢的……..即便現在只有兩個人在對談,但事實上,說不定有四個腦袋、好幾張嘴巴在對話,就像故事中心裡有善良的天使、壞心的惡魔一般衝突,人心,多端善變又難以捉膜—–無關男女。


泰瑞沙修女:「這世界的問題,皆起因于我們把家庭的範圍定義得太小。」

這世界最值得慶幸的是,自由已存於每人心中,語言是自由、行動是無拘束的。然而,正因為如此,右派、左派大力相互衝突;社會主義跟資本主義相互抗衡,文化間似乎總在藉著批判凸顯各方差異,用惡魔化的口吻侵襲對方,而這些侵擾,也在文字上大肆的傳播、干擾,舉例來說美國政治立場的兩方面暢銷書:《自由主義是一種精神缺陷》、《拉什•林堡是個大白痴》、《笨蛋與愛國者》、《與白痴爭論》……等等書名都極具諷刺,即便這種諷刺幽默的手法是為了吸引讀者矚目,但這是很危險的,這會使世界更分歧、分化。

Elizabeth Lesser發起新提議:「請你的對手吃晚餐。」

這無疑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這個舉動是非常有益處的,許多時候我們總在不了解事件,將口語夾雜著偏見、不尊重的攻擊他人,小至個人,大至群體,Elizabeth Lesser建議我們先成為「旁觀者」,即便再忙碌,都要相信這個新方法對所有人都有益處的,因為它可以抵消我們排斥異見者的趨勢。如果你是一個共和黨人,你或許可以和一個民主黨人一起吃午飯,不先入為主,聆聽意見,如果這對你而言是十分困難,既倒胃口、又讓你覺得顏面盡失的,那就先從身旁的人開始練習!比如說談論墮胎的看法、代理孕母……等等,聆聽一個與你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與你生活相互抗衡的聲音,也許你的生命將會有所轉變。

我們應該繼續聖人的工作

出生在政治家庭的Elizabeth Lesser,形容自己內在衝突嚴重,心裡住著「神秘家」與「戰士」,兩種極為不同的性格常常對話,家裡的價值觀是:「你如果有智慧,那你就不該相信靈性的東西。」極為喜歡探究神秘的Elizabeth Lesser似乎成為家裡的怪胎,她認為事實不一定眼見為憑,她試圖窺探愛因斯坦所謂的「日常生活意識的光學幻象」,看見世界更細緻、精華的神奇景象,像是海底的奇幻世界,並不是只有珊瑚礁,其實也有些色彩繽紛的微生物,人類意想不到的世界景象,Elizabeth Lesser透過她的神秘家個性一步步追尋,在追尋靈性的道路上 讓她對所有的假設性都產生疑問,Elizabeth Lesser :「我對我的不全然知道感到驕傲。」

Elizabeth Lesser最衝突的地方就在於,當神秘學家的她正在滔滔不絕的說宇宙、世界多奇妙時,戰士的她會聽不下去–因為戰士總是關心當下的世間發生的情局,在她體內的兩種性格,各背負不同使命,她一輩子像戰士般的為女性議題奮鬥,從事政治活動;也像神秘家的探究世界、用愛關懷世界,她也是環保運動的活躍份子,Elizabeth Lesser:「聖人似乎都有著勇敢奉獻的基因。但事實上,我們也都有能力做他們做的事,而現在我們也應該做他們做的事。」

要做一件大事,是必得經過許多磨練,你得從各個角度了解事情的真理,學習分享、理解知識,Elizabeth Lesser提議「與對手吃飯」的原因,就在於創造一種溝通奇蹟,你可以開始了解「不去說服、答辯、打斷」的尊重,也可以了解異見者世界與自己世界之差異性,傾聽,正是人類最需要的溝通方式,當雙方同時願意放下「我什麽都知道」的成見,雙方將會開始卸下他們的防護武器,同時向對方邁出一步。

偉大的波斯詩人盧米曾這麽寫過:「放下這些誰對誰錯的成見,在這之外,有一個地方,讓我們在那裏相見吧。」


撰稿:Aler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