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一個平凡不再的世界

$
0
0

一場場不尋常的學習革命,正在看似平常、你我習以為常的網路上蠢蠢欲動著,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眾人關心的課題,倘若我們口口聲聲地說教育需要改頭換面,心裡卻又對新型態教育感到不安或排斥,那我們又怎麼能期盼教育應該要不一樣呢?仔細觀察,透過網路學習的方式早已有跡可循,我們上TED網站觀看一部又一部發人深省的演講、用Google搜詢不懂的知識、用線上地圖規劃旅遊路線、點閱網友的商品開箱文評估商品好壞,更別說網路上散落無數有關Q&A文章的論壇,我們正利用網路學習,就和在學校的教室沒什麼兩樣,而現在,更有無數個專門提供教育資源的網站紛紛冒出頭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便分享了他在參加哈佛和MIT聯辦大會,有關線上學習概念的心得,或許,線上教學和正統大學並不存在所謂「誰有資格取代誰」的問題,或許,「共生」正是教育真正需前進的方向,一個沒有學習邊界,永遠不停止心中對新事物渴望的世界。


我在前兩天,參加了一場由MIT和哈佛大學主辦,主題為「線上學習和住宿式學院教育未來發展」的會議,即所謂的「若我的孩子能透過大量開放式線上教學免費學習知識,大學憑什麼還要我每年繳5萬美金的學費?」

大家或許認為「大規模開放式線上教學」(MOOCs)概念的炒作意味濃厚,不過我在波士頓的司機對這樣的說法不以為然,一天,我在抵達洛根國際機場後,隨即搭上了Michael Sandel的車,他是我一位在哈佛大學任職,教授蘇格拉底「正義論」的老友,目前有一千名學生在上他的課,而且,他的課程在3月12號正式登陸MIT和哈佛大學合作的線上教學平台edX,成為該平台第一門人文課程。

在和他碰面後,我注意到了穿在他腳上,一雙五彩繽紛的運動鞋。

「你從哪搞來這雙鞋的啊?」我問道,Sandel接著解釋,他最近去了南韓一趟,因為他的「正義論課程」在南韓已有韓語字幕,還在國家電視頻道上放送播放,使他成了南韓家喻戶曉的名人,南韓人甚至還邀請他擔任一場專業棒球比賽開球儀式的嘉賓,並送上一雙七彩運動鞋讓他登台開球!沒錯,一位哈佛哲學教授被邀請到韓國棒球場上擔任開球嘉賓!因為有太多的粉絲被他在節目中「化解道德難題」的方式所打動。

Sandel前陣子才剛在首爾一座露天劇場,為一萬四千名觀眾舉辦一場互動式課程,他中文字幕版本的線上課程,在中文網站上的瀏覽數已高達兩千萬人次,中國日報還形容:「Sandel橫掃中國的魅力,通常只會出現在好萊塢明星和NBA球星身上。」

當然,並非每位大學教授都有著通吃海內外的魅力,但MOOCs所引發的革命浪潮,是確確實實地存在的,儘管它眼前仍有著相當漫長的道路和阻礙。

以下是我從這次會議上擷取的一些重點心得:

一、

如同歷史學家Walter Russell Mead所述,各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從原本的「時間取向」轉為「質量取向」,如今Google已成了獲取知識的泉源,因此,現在這個世界所在乎的,並非「你知道什麼」,能讓你脫穎而出、並讓人願意掏腰包買單的是「你能用你的知識做什麼?」,不會再有人因為大學認定你化學及格,給你C+的成績和學位就雇用你,我們面臨的,是一個更「看重能力」的世界,它對你是如何獲取這些能力其實沒什麼興趣─不論你是透過線上課程、四年制大學還是公司內部訓練,它關心的是你是否能證明自己足以掌握這些能力。

二、

因此,我們必須從目前「聖人台上傳教,學生台下筆記」的學習教學方式,轉變成要求並賦予學生順著自己的腳步,透過網路學習、掌握基本知識,讓教室變成學生和教授討論、從事實驗,一個「應用知識」的場所,這種融合線上課程和傳統教室的「混合模式」似乎也廣受認同。

在去年秋天,聖荷西州立大學採用了MIT線上的電路和電子學導論課程,學生們先看了線上教學影片在家做作業,再到教室裡上課,課程的前15分鐘是由教授主導的「Q&A時間」,而剩餘的45分鐘則是「解決問題和討論」,初步數據顯示,這門課及格的學生數從原本僅約60%一舉躍昇到將近90%,且由於這門課是踏入科學及科技領域的入門課程,這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潛在的學生會因此邁向更高階的專業及職業領域。

三、

我們會要求水管工或幼稚園老師需通過認證才得執業,但卻沒對授課的大學教授制定類似的標準,現在情況不一樣了,MOOCs將豎立起一場教學競賽,迫使教授們和眼前的網路競爭者面對面,並改善他們的教學方式。
四、

重點整理:

現存的住宿式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和其體系下的「教師對學生」和「學生對學生」間互動所帶來的效益仍不容小覷,但若要再創佳績,大學必須接受更多不同於以往的方式,運用少量的經費、採取適當手段,融合科技以改善教育成效。我們仍需透過更多研究才能找出真正有效的方法,但原地踏步絕對不會是好主意。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兼「破壞式創新」專家Clayton Christensen曾辦過一場發人深省的演說,內容為「現今傳統大學和60年代通用汽車之共通點」,如眾人所知,後來的豐田汽車運用其突破性的技術,從原本的默默無名,最終取代了通用的地位。Chrstensen提到,哈佛商業學院已不再教授基本的會計入門課程了,因為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提供的線上會計課程廣受好評,讓哈佛學子們趨之若鶩,紛紛投向它的懷抱。

當「卓越」變得如此唾手可得,「平凡」便不再占有一席之地。

延伸閱讀:

edX是哈佛大學和MIT合作的線上教學平台,網站也提供了其他頂尖大學的課程。
Coursera是由幾位史丹佛大學教授創辦的教學網站,網站也和多家大學合作,課程種類五花八門,從科技、商業、食物、到藝術和音樂應有盡有。
Khan Academy是一所非營利教育機構,主辦人Salman Khan也曾上過TED舞台,分享他從拍攝業餘Youtube教學影片轉戰開放式教學網站的過程。

求知若飢的你,更可以參考之前TEDxTaipei發佈的「自主學習教育革命」及其他和新型態教育相關的文章,祝你學習愉快!


翻譯:Paul | 原文:The Professors’ Big Stag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