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擁抱開放世代的新文藝復興

$
0
0

在先前的一篇文章,「新世代的文藝復興」,提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產生一些事實真相的差異,傳統媒體可能會將原本黑白分明的事實,卻只傳遞給民眾單一面向的訊息,可是在新媒體的環境裡,藉由簡單的社群平台與分享與互動的聲音,讓新聞事件多了新的面相,群眾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共同深入解構並建構事實,凸顯出新媒體的最豐富的全貌。

我們藉由最近爆發的話題,「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苦勞」事件中,在未得知事件真相之前,不管是任何媒體,都引起相當大的騷動,姑且不討論事件內容,而是看到此事件的傳統紙媒出處,利用部分新聞事實,建構出令人髮指的社會議題,但是,最後是藉由新媒體的力量,重新建構整個新聞事件,才知道,原來是此報導媒體想藉由建構出來的新聞議題,警醒世人,卻遺忘了事件的當事人要飽受新媒體的壓力,而這股壓力,也是引發事件真相的最後一根稻草。


經過以上事件,我們引用張以明先生的演講中(未來媒體是一場新運動),提到來自英國《衛報》在今年二月底,發表了一部很有趣的微電影《三隻小豬》

“故事一開始就是鎮暴警察進入三隻小豬的家裡,因為三隻小豬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把大野狼給殺了,還活活烹煮。接下來這個事件開始在網路社群上激起熱烈討論,大家都認為三隻小豬是情由可原的受害者,而大野狼就是名符其實的加害者,直到有人利用新媒體在社群網站上貼的一張照片,才證實大野狼其實是氣喘病,原本以為大野狼用吹氣之力吹倒三隻小豬的房子的事實是有問題存在。最後果然真相大白,竟然是三隻小豬交不起銀行貸款,為詐領保險金鋌而走險,不得不殺了大野狼。”


以上的事件都顯而易見的是,傳統媒體的面貌正在改變,而新媒體卻成為審視傳統媒體的力量。在新世代的媒體的發展,衍生出的社會議題,其實應該回到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互動,來探討整個社會互動的轉變,並非是你我現在才看到的如此。

這是一位來稱為中國第一位部落客的“毛向輝”,在TEDxShanghai的分享,它是一位科技理論學者,更是一位分享主義者,而他曾在Web2.0高峰會和國際維基媒體大會(Wikimania)等地,宣揚分享主義的理念,在TEDxShanghai的分享時的開場時便說:「我來“分”,你們來“享”」,讓我們感受到毛向輝對於分享的哲學思想是很有趣的!

引用自一位人類學家 Richard Wrangham 所著的書籍 Catching Fire 中,發現在一百九十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人類並沒有任何社會互動,直到人類懂得儲藏食物,藉由分享自己烹飪的食物,產生非常有信任感的社會關係,而現在人還是依賴食物來建立社會關係,而這樣關係並不是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在人類經過一段黑暗時期,也就是有部分人類發現,如果能控制資源,就能控制其他人,並且服從於他,讓這些社會關係建立在個人之上,而這樣的社會關係的建立會在商業、教育、宗教、文化、政治,而這些層面產生很多控制主義,他們希望藉由少數人的控制,獲得其中最大的利益,這段黑暗時期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人們發現控制主義是限制人類發展進化,到了二十世紀,藉由科技、Web以及人類原有的分享基因,很快的發展出具有相當高度的社會關係,讓人類擺脫控制主義的威脅,這就像是我們曾經聽過的「六度間隔理論」,而這樣的間隔就像是我們透過一個活動,可以產生很近的關係,而人與人之間可能是在兩、三個人的間隔之間獲得進一步的關係與機會。

在這之前我們談到很多關於分享主義(sharism)的部分,而分享是透過人的內在力量,去顯現此層關係,而我們必須打開內心大門,也就是2012年TEDxTaipei年會,邀請毛向輝先生分享的主題:「擁抱開放 Open Everthing」中,相同的概念。

經過科技發展,產生互聯網與Web 2.0的行為,衍生出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的基構,這並不是絕對的不保護版權,而是在尊重作者版權的基礎之上,去傳播作者的作品,讓全世界可以藉由這些作品進行混合應用,而這樣的架構成為新媒體的基礎水平架構,而這些行為依然是以“分享”為出發點。


藉由一項IDC的統計,全世界的資訊量大爆炸,而這些內容都來自你我手中的行動裝置或是任何可連網的裝置所產生出來,而這些內容還會產生更多的內容,以中國為例,從2002年到2009年內容量大概是24倍的成長,由此可知,這也產生出很多的商業機會。

傳統媒體面臨商業模式的轉換,傳統紙媒銷售量逐漸下滑,而媒體必非只是如此,時代快速的轉變,藉由你的行動裝置或是任何可以上網的裝置,讓社群媒體的興起,這樣的新媒體,就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間的連結,這些連結也產生出很多的商業機會,從內容、商品、使用者經驗等等,產生很多密切的連結,透過一些網路上的電子商品專業開箱文可以得知,這樣的內容效益,遠遠超過商品單位的單一面向的介紹,而這樣內容操作上的成本也明顯比較低,這也顯現出共享需要更多力量去產生社群智能生態系。


在這段分享中提到一位著名的未來學家 Ray kurzweil,在當時(2009)有個很棒的紀錄片,「The Transcendent Man」,Ray kurzweil的思維是跨越人類發展的歷史,到未來宇宙的進化歷史,從化學結構到人類的思維模式,到今天的技術所產生的資訊儲存與傳播方式,最後到我們人類在有生之年,都可以看到人類與機器智慧之間有完善的整合,而人類需要建立新的規則去挑戰。


然而現在依然還有很多傳統的控制存在,他們正面臨轉變的挑戰,這些挑戰是來自於,人類從僵化模式(Hibernated),到有意願去分享(Tempted),再到開放的去藉由現有的方式去分享(Open),最後形成自由的分享(Free),讓自己成會這個社會神經元,而這些神經元就像人類的大腦一樣,更是真實地反映出人與人所產生的連結,是可以去解決很多社會問題,而傳統的控制模式必須改變。


這些年出現更易用的社群媒體平台,會讓這一切不斷的被重新創造與轉推(Retweet),所以未來我們需要更大的社群生態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毛向輝的分享中,推薦了幾本書,都是對於人類社會關係有著深度的探討 -
Richard WranghamCatching Fire
Stuart KauffmanReinventing the Sacred

最後分享了一本書《Reinventing the Sacred》,回歸到人的本質,人為什麼會有情感,我們無法得知未來的事情,人類可能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產生逆循環,我們爭奪資源、破壞環境,實際事件例如:維基解密事件,人們利用新媒體在網路上匿名發表內容,看到這些激進事件後,開始思考出了什麼問題,到底是網路問題還是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並非像是神在七天內,創造天地萬物有辦法解釋的,而人類需要有更大的神聖,去促進社會的發展。

分享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的展現人類的價值,而這一切都要回到「個人核心價值」,再由人與人的共享,激發出人類核心價值。


毛向輝的分享主義哲學,令人佩服,在他網站上(Isaac MaoJust)還有更入微的見解,都是相當有價值的,而張以明提出的未來媒體是一場新運動,這場新運動,會因為時代的發展,所有人都無一幸免,而在這樣的社會關係新運動的背後,人類還是必須保有「獨立思考能力」與「擁抱開放 – Open Everything」的心態,創造更大的社群智慧生態系,重新建構這些還存在的控制主義,讓這些控制主義回到「人類核心價值」。


來源 > 圖片:毛向輝在TEDxshanghai分享影片中擷取 | 撰稿:Henry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