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TEDxTaipei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放牧 vs. 豢養

$
0
0

Gever Tulley 創辦了東敲西打學校(Tinkering School)- 一個暑期課程之外,也提供一個空間讓孩子們嘗試他們想做的、想玩的、想創新的地方。

「我們所處的社會,對孩子有一定的保護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嚴格的標語在各個地方,像是在熱飲上會寫著小心燙口;或者是在某些場所我們可以看到兒童不宜;在尖銳的東西上也有註明著警告標語… 等等。

這些標語除了要我們小心自己的安全外,更要我們注意孩童們的安全。但是,實際上的狀況是:我們的過度保護更有可能促使孩童們成長的過程因為經驗不足,導致未來更有可能發生受傷,因為他們不明白如何避免、如何應付。」


看完 TEDxTaipei 這則 9 分鐘的教育演說,我想起自己。童年的我就是一個不曾進樹林、下池塘、玩泥巴、拿火把、打彈弓,獲得極度保護、下樓玩耍必稟告父母、自己又嚴守規矩的孩子。

因為很少經歷「風險」,所以錯過不少事情,只能「老大徒傷悲」:直到現在,我的泳技欠佳而難以與陸路運動相提並論、學生時期騎協力車必須在後座被女同學載,更遑論參加抽機車鑰匙的聯誼活動。直到積極投入學校社團、參與救國團自強活動,我才擴展了視野 & 體驗,彌補一些人生缺憾。


有一次和職場的啟蒙恩師聊到「職場領導」。恩師以他們夫妻 2 種不同的教養思維為例,引導我思考帶領部屬之道:

  • 開放思維:
    恩師只跟在孩子後方看似無為而治,就像一位牧羊人,只管羊群在活動範圍裡,放任牠們自由吃草、活動,接觸必然會接觸的事物;放牧的羊兒可能一時迷途,但是牠們可以學到自己辨認好吃的草、自己從跌倒再爬起來、躲避天敵,牧羊人還可以享受悠閒~
  • 限制思維:
    恩師太太對孩子貼身呵護,像是養殖場主人,控制動物依照計劃運動、進食及長大,萬無一失。豢養的動物受到極佳的保護、溫飽無虞,但是牠們所經歷的、學會的也就僅只於此;未曾經歷的事物就術手無策。而且,多數的養殖場主人都勞動過度~
    開放 vs. 限制的對比令我印象深刻:家庭教養、職場領導的道理都與畜牧工作相似,孩子、部屬可以只在籬笆內依參觀路徑瀏覽指定的景色;或者,也可以在高低起伏的樹林裡嚐試新的小路、累積她/ 他們的經驗,穿越到另一頭欣賞風景。
  • 每個人的「認知」、「想像」都會受限於自身的「經驗」。為使 2A 具有更開闊、自由的想像空間,我們經常外出逛逛、見識不同事物,一起擴大視野、體驗(註),其實,也是避免 2A 像我一樣錯過人生裡可能的精彩~

    Gever Tulley 列出 5 件允許孩子的危險事,包括:玩火、使用摺疊刀、擲矛、拆解電器、嚐試擅自運用數位資訊。這幾件事的確都有危險,但也能增強「控制」、「自我意識」、「專注」、….. 等多樣心智能力,不應一味禁止。

    我們可以製造機會,讓孩子學習降低風險、同時實現想做的事,而不是因為「保護」而限制孩子接觸這些現實存在的事物,因為,「限制」、「約束」將會降低孩子對新事物的嚐試、冒險意願,延後學習成長的時機,這才是真正的危險~

    PS:一名友人提倡父母不只讓孩子度過歡樂童年,更可以「陪著孩子再過一次自己的童年」。因此,陪孩子嚐試新的事物,其實也是父母回味童年的絕佳機會~


    來源 > 文章:KidKidding 孩子。愛玩。笑 – 放牧 vs. 豢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22

    Trending Articles